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纹石斑鱼染色体核型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郭丰 王军 +2 位作者 苏永全 王德祥 许丽娜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共3页
采用PHA体内培养肾细胞制片法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Temminck etSchlegel))核型进行研究,表明其染色体核型为2n=2st+46t,臂数NF=50。结合已有报道,显示石斑鱼类染色体形态存在一定程度的多样性。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Temminck et Schlegel)) 染色体 核型
下载PDF
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31
2
作者 李炎璐 王清印 +5 位作者 陈超 翟介明 吴雷明 马文辉 宋振鑫 孙芳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21-832,共12页
以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为母本,七带石斑鱼(E.septemfasciatus)♂为父本进行种间远缘杂交,系统观察了杂交子一代胚胎及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及形态特征。对杂交子一代的胚胎发育按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 以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为母本,七带石斑鱼(E.septemfasciatus)♂为父本进行种间远缘杂交,系统观察了杂交子一代胚胎及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及形态特征。对杂交子一代的胚胎发育按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各阶段进行观察,在水温21~22.5℃、盐度29、pH 8~8.1的海水中,整个胚胎发育过程经35 h 20min完成。根据在卵黄囊期、第二背鳍棘和腹鳍棘生长消退过程、鳞片生长、体表色素变化的不同,观察比较了胚后发育的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形态特征。鱼苗培育至58 d后完成了稚鱼至幼鱼的变态:初孵仔鱼4 d以前为内源性营养(卵黄囊仔鱼);4 d后开口摄食,为外源性营养;(42±2)d基本完成变态进入稚鱼阶段,(58±4)d全身被鳞,进入幼鱼期。同时,用同一母本(云纹石斑鱼)同批卵与同种雄鱼采集的精子授精后获得的受精卵作为对照组,进行孵化和仔稚幼鱼培育,与杂交子一代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杂交子一代在仔稚幼鱼阶段生长速度快于云纹石斑鱼,与七带石斑鱼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 七带石斑鱼 杂交子一代 胚胎发育 形态观察
下载PDF
盐度对云纹石斑鱼抗氧化酶及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廖雅丽 张晨捷 +2 位作者 彭士明 高权新 施兆鸿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9-176,共8页
为探讨云纹石斑鱼肝脏抗氧化指标和血清溶菌酶活力对盐度骤降的响应,本实验设置4个盐度梯度(27、21、15和9)对云纹石斑鱼进行盐度骤降胁迫实验,在0、1、2、3和7 d时取样,测定其肝脏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 为探讨云纹石斑鱼肝脏抗氧化指标和血清溶菌酶活力对盐度骤降的响应,本实验设置4个盐度梯度(27、21、15和9)对云纹石斑鱼进行盐度骤降胁迫实验,在0、1、2、3和7 d时取样,测定其肝脏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血清溶菌酶(LZM)活力。结果显示,SOD与CAT活力第1、2天均呈下降趋势,盐度21组的SOD和CAT活力第3天大幅度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后第7天下降恢复至正常水平;T-AOC变化趋势与SOD、CAT活力变化一致;MDA含量变化与SOD、CAT活力变化趋势相反;血清溶菌酶活力随盐度降低,呈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盐度21组第1天为最高值。研究表明:盐度骤降使云纹石斑鱼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初期抑制SOD和CAT活力,随后恢复,T-AOC和MDA含量也相应变化。溶菌酶活力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 急性低盐胁迫 肝脏抗氧化酶 溶菌酶
原文传递
云纹石斑鱼(♀)×赤点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发育及生长 被引量:22
4
作者 杨求华 黄种持 +3 位作者 郑乐云 李雷斌 刘银华 许朝辉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4-231,共8页
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和赤点石斑鱼(E.akaara,♂)进行了杂交实验,并对杂交子代的胚胎发育和生长状况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显示,杂交子代受精卵为圆形、透明、浮性卵,卵径0.858±0.022 mm,有油球一个... 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和赤点石斑鱼(E.akaara,♂)进行了杂交实验,并对杂交子代的胚胎发育和生长状况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显示,杂交子代受精卵为圆形、透明、浮性卵,卵径0.858±0.022 mm,有油球一个,居卵中央;在水温26±0.5℃、盐度32、pH 8.2、静水微充气的孵化条件下,胚胎可以正常发育,共经历了受精卵、卵裂、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出膜6个阶段28个时期,历时25h 15 min完成胚胎发育。统计结果显示,杂交石斑鱼的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分别为87.3%、91.6%和9.5%。在仔稚幼鱼生长方面,杂交石斑鱼的生长速度介于云纹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之间,快于云纹石斑鱼而慢于赤点石斑鱼,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 赤点石斑鱼 杂交 胚胎发育 生长
下载PDF
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与生长特性 被引量:23
5
作者 陆丽君 陈超 +3 位作者 马爱军 翟介明 王新安 李伟业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2-829,共8页
采用随机取样实验生态学方法,对人工培育的云纹石斑鱼的仔、稚、幼鱼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及摄食变化状况进行了观察和描述。结果表明,云纹石斑鱼仔、稚鱼生长期间,分别以牡蛎幼体、轮虫、卤虫为饵料,幼鱼摄食配合饲料。形态学数据测量... 采用随机取样实验生态学方法,对人工培育的云纹石斑鱼的仔、稚、幼鱼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及摄食变化状况进行了观察和描述。结果表明,云纹石斑鱼仔、稚鱼生长期间,分别以牡蛎幼体、轮虫、卤虫为饵料,幼鱼摄食配合饲料。形态学数据测量结果表明,云纹石斑鱼仔、稚、幼鱼的全长、体重和日龄三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全长与日龄的关系式为L=2.8058e0.0287D;体重与日龄的关系式为W=0.0004e0.0825D;全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0.001e0.103L,相关系数分别为0.8954、0.9054、0.7982。云纹石斑鱼摄食状况测量结果表明,在人工投喂条件下,5日龄仔鱼的摄食率为90%,18日龄仔鱼饱食率为100%。实验结果还表明,在全天光照条件下,仔鱼16:00—18:00达摄食高峰;自然昼夜条件下,仔鱼14:00达摄食高峰;在全天黑暗条件下,仔鱼没有明显的摄食高峰。说明仔鱼摄食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均表现为白天摄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 仔稚幼鱼 生长特性 摄食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云纹石斑鱼幼鱼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潘桂平 刘本伟 周文玉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8-85,共8页
低温是鱼类常见的环境胁迫因子之一,有关云纹石斑鱼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尚未见报道。本实验设置了9、13、17℃3个温度梯度,研究短期低温胁迫(7 d)对云纹石斑鱼幼鱼肝脏和血清中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低温是鱼类常见的环境胁迫因子之一,有关云纹石斑鱼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尚未见报道。本实验设置了9、13、17℃3个温度梯度,研究短期低温胁迫(7 d)对云纹石斑鱼幼鱼肝脏和血清中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随胁迫温度的降低和胁迫时间呈上升趋势;不同温度组,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趋势不同,胁迫过程中9和13℃组均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17℃组无显著变化。9℃组血清中SOD和TAOC在7 d胁迫前后显著上升,而其MDA含量在胁迫前后显著下降,其余抗氧化指标变化不显著。就血清免疫指标而言,各温度组血清中溶菌酶(LZM)活力和免疫球蛋白M(Ig M)含量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但Ig M含量变化并不显著。综上,低温胁迫对云纹石斑鱼幼鱼抗氧化和免疫性能影响显著,低温胁迫导致该鱼体内的MDA含量升高,因而肝脏合成更多的抗氧化物质来进行抗氧化防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 幼鱼 低温胁迫 抗氧化保护 免疫性能
原文传递
鞍带石斑鱼冷冻精子与云纹石斑鱼杂交家系建立及遗传效应 被引量:18
7
作者 田永胜 陈张帆 +10 位作者 段会敏 马文辉 唐江 李文升 刘江春 侯云霞 孙振翔 庞尊方 王晓梅 翟介明 李波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17-1828,共12页
利用4尾鞍带石斑鱼冷冻精子与27尾云纹石斑鱼雌鱼授精建立父系半同胞家系28个,在家系鱼苗生长到130 d时,从所有家系中共选取1294尾鱼苗,对其全长、体长、头长、体高和体质量5个生长性状进行测量。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4组父系半同... 利用4尾鞍带石斑鱼冷冻精子与27尾云纹石斑鱼雌鱼授精建立父系半同胞家系28个,在家系鱼苗生长到130 d时,从所有家系中共选取1294尾鱼苗,对其全长、体长、头长、体高和体质量5个生长性状进行测量。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4组父系半同胞家系的生长性能,利用线形混合模型(line mixed mode)对母本和父本遗传效应进行预测,利用最小范数二次无偏估计法(MINQUE)对5个生长性状方差组分进行估计,利用"加性-显性"模型对生长性状遗传相关、遗传力进行估计,采用调整无偏预测法(adjusted unbiased prediction,AUP)预测父母本的加性及显性随机遗传效应。结果显示,5个生长性状之间的加性、显性、基因型和表现型遗传相关基本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5个性状的狭义遗传力为(0.5 2 1±0.0 2 0)^(0.8 0 5±0.0 1 8),广义遗传力为(0.5 2 1±0.017)^(0.832±0.011)。27个雌性亲本中有7个(5766、6436、5779、5798、5782、6440、5790)在5个生长性状上达到了极显著的正向加性效应,4个雄性亲本中有1个(8920)达到了极显著的正向加性效应,其后代生长指标显著高于其他雄性的后代。28个杂交组合中有7个(5766*5777、6436*8932、5779*8932、5798*8932、5782*8932、6440*8920、5790*8920)在头长、体高和体质量3个性状上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显性效应。本研究首次开展了鞍带石斑鱼冷冻精子与云纹石斑鱼远缘杂交及遗传效应预测研究,为石斑鱼远缘杂交育种技术和新品种培育提供了丰富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带石斑鱼 云纹石斑鱼 冷冻精子 远缘杂交 遗传力 遗传效应
下载PDF
云纹石斑鱼幼鱼血清生化指标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9
8
作者 施兆鸿 张艳亮 +2 位作者 高权新 彭士明 张晨捷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22-2228,共7页
设置9、13、17℃3个温度梯度(17℃对照组),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幼鱼进行7 d的胁迫实验,检测了血清中生化指标和代谢酶活力。结果表明:血清总蛋白(TP)和葡萄糖(GLU)含量在温度骤降后虽有变化,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 设置9、13、17℃3个温度梯度(17℃对照组),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幼鱼进行7 d的胁迫实验,检测了血清中生化指标和代谢酶活力。结果表明:血清总蛋白(TP)和葡萄糖(GLU)含量在温度骤降后虽有变化,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中甘油三酯(TG)和肌酐(CREA)含量在水温骤降至9℃和13℃,7 d后与胁迫前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代谢酶指标中碱性磷酸酶(AKP)、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力,随低温胁迫的强度和胁迫时间的延长活力都呈上升趋势,且实验结束时均与胁迫前差异显著(P<0.05);乳酸脱氢酶活力在实验结束时各低温胁迫实验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认为,在耐受温度范围的下限云纹石斑鱼幼鱼遭受低温骤降胁迫时,短期内血清生化指标不发生显著变化;幼鱼通过血清代谢酶活力的升高来响应低温胁迫,以提高抗应激能力;但停食会导致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下降,因此实际生产中仍应降低胁迫强度和缩短胁迫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 低温胁迫 血清生化指标 代谢酶
原文传递
操作胁迫对云纹石斑鱼肝脏抗氧化和鳃Na+-K+ATPase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孙鹏 尹飞 +2 位作者 王建建 高权新 钟幼平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7-251,共5页
研究了操作胁迫(惊扰)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肝脏抗氧化能力和鳃中钠-钾ATP酶(Na+-K+ATPase)活力的影响。在胁迫处理后,鱼体肝脏中抗氧化酶活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 研究了操作胁迫(惊扰)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肝脏抗氧化能力和鳃中钠-钾ATP酶(Na+-K+ATPase)活力的影响。在胁迫处理后,鱼体肝脏中抗氧化酶活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其在处理后快速达到活力最高值,然后逐渐下降到与处理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力也在处理后升高,但一直与处理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中VC含量在处理后显著增高,并最终恢复到处理前水平;而Na+-K+ATPase活力一直显著低于处理前水平(P>0.05)。研究表明,操作胁迫会通过氧化应激对云纹石斑鱼体造成损伤,而在胁迫应激反应中,SOD和CAT可以作为有效的生物指示剂用于胁迫状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 操作胁迫 抗氧化酶 钠-钾ATP酶
下载PDF
温度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胚胎发育和仔鱼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廷廷 陈超 +4 位作者 施兆鸿 李炎璐 于欢欢 任保辉 徐万土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33,共6页
研究了不同孵化温度(16℃、18℃、20℃、22℃、24℃、26℃、28℃和30℃)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胚胎发育的影响,记录并分析不同温度处理组受精12 h后的胚胎发育时期、受精卵的孵化周期、孵化率和初孵仔鱼的畸形率,并对初孵仔... 研究了不同孵化温度(16℃、18℃、20℃、22℃、24℃、26℃、28℃和30℃)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胚胎发育的影响,记录并分析不同温度处理组受精12 h后的胚胎发育时期、受精卵的孵化周期、孵化率和初孵仔鱼的畸形率,并对初孵仔鱼进行不同温度下的饥饿耐受性实验,测定其每天的存活率和生存活力指数(Survival activity index,SAI)。结果显示,当温度在18–28℃范围内时,胚胎均可孵化出仔鱼,且孵化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孵化时间y与温度x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y=12139x-1.869,R^2=0.993(P<0.01)。22℃时受精卵孵化率最高,为71.01%,该温度下对应最低畸形率(9.70%),其次为24℃时,受精卵孵化率为65.37%,畸形率为13.07%;温度低于22℃时,孵化率逐渐降低,18℃时的孵化率为24.39%;温度高于22℃时,孵化率亦明显降低,28℃孵化率最低,为16.11%,而畸形率的变化趋势与孵化率相反。温度为16℃时,受精卵发育至高囊胚期后不再继续发育;温度为30℃时,胚胎停止于胚体形成期。仔鱼的SAI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在20℃时,SAI值最高(25.97),仔鱼的半数死亡时间最长为7 d;22℃时,SAI值有所降低(22.38),仔鱼在该温度下半数死亡时间为6 d。分析结果可知,云纹石斑鱼受精卵培育的最适温度为22–24℃,仔鱼孵化的最适温度为2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 温度 胚胎发育 仔鱼活力
下载PDF
云纹石斑鱼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梁友 倪琦 +5 位作者 王印庚 刘志伟 陈君 庞尊方 孙芳芳 马文辉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1-34,41,共4页
研究使用外源激素诱导法所得的云纹石斑(Epinephelus moara)雄鱼和雌鱼作为试验用鱼。亲鱼经营养强化后,进行人工催产和采卵授精,受精率达68.5%~83.2%。研究结果表明:该鱼受精卵在水温20~22℃、盐度28~31‰、pH 7.9~8.0的外界水环境... 研究使用外源激素诱导法所得的云纹石斑(Epinephelus moara)雄鱼和雌鱼作为试验用鱼。亲鱼经营养强化后,进行人工催产和采卵授精,受精率达68.5%~83.2%。研究结果表明:该鱼受精卵在水温20~22℃、盐度28~31‰、pH 7.9~8.0的外界水环境下,44 h后孵化出仔鱼,孵化率为76%~91%;初孵仔鱼经56d培育,完全变态成为幼鱼。在试验中收集到人工授精上浮好卵(受精24 h后)9.6 kg,共获体长>3 cm的云纹石斑鱼苗23万尾,成活率为1.5%。研究结果将为云纹石斑鱼在我国大规模人工繁育提供数据和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纹石斑 人工繁殖 苗种培育
下载PDF
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形态观察 被引量:13
12
作者 吴水清 郑乐云 +6 位作者 黄种持 仇登高 许朝辉 郑君飘 邱峰岩 吴精灵 刘银华 《渔业研究》 2016年第1期27-35,共9页
对云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及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在水温(22±1)℃、盐度33、p H7.8的海水中,杂交受精卵经过35 h 23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胚胎发育可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和... 对云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及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在水温(22±1)℃、盐度33、p H7.8的海水中,杂交受精卵经过35 h 23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胚胎发育可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其中在卵裂期、囊胚期和仔鱼出膜前后,杂交子代胚胎的死亡率较高。杂交石斑鱼的孵化率为91.5%,低于对照组的93.1%;畸形率为10.5%,高于对照组的5.3%。根据杂交子代卵黄囊消失与否、第二背鳍棘和腹鳍棘的生长与收缩、体色和鳞片的出现,可将杂交石斑鱼胎后发育分为:前期仔鱼(0!3日龄)、后期仔鱼(4!27日龄)、稚鱼期(28!45日龄)、幼鱼期(46日龄以后);通过与其亲本早期发育进行比较发现,云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具有一定的杂交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杂交子代 胚胎发育 形态观察
下载PDF
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后代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成美玲 田永胜 +8 位作者 吴玉萍 李振通 张晶晶 王林娜 李文升 马文辉 王晓梅 翟介明 李波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7-75,共9页
本研究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杂交后代利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及秋水仙素通过活体注射法制作染色体标本。选用头肾和鳃组织制作细胞悬浊液,并对冷滴片和热滴片法进行比较,结... 本研究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杂交后代利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及秋水仙素通过活体注射法制作染色体标本。选用头肾和鳃组织制作细胞悬浊液,并对冷滴片和热滴片法进行比较,结合空气干燥法制作染色体分裂相玻片,经吉姆萨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筛选清晰完整的分裂相。杂交子代(俗称云龙斑)选取75个分裂相,统计染色体数目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云龙斑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8,其中,19对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2对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3对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染色体臂数(NF)为58,核型公式为2n=48,4sm+6st+38t。杂交后代云龙斑与父母本染色体数目相同,都为2n=48,但云龙斑染色体与其父母本组型不同,在遗传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染色体重新配对和变异。本研究为杂交后代"云龙斑"的种质鉴定、亲缘关系分析、杂交育种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云龙斑 染色体PHA注射法 核型分析
下载PDF
饲料维生素E水平影响云纹石斑鱼幼鱼对氨氮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2
14
作者 施兆鸿 张艳亮 +2 位作者 高权新 彭士明 张晨捷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96-1604,共9页
为观察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在云纹石斑鱼(Epinehelus moara)幼鱼抗氨氮胁迫中的作用,试验配制了维生素E水平分别为11.09、47.52、91.38、134.57、178.92 mg/kg的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15.6±0.2)g的云纹石斑鱼幼鱼56 d后进行6 h氨... 为观察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在云纹石斑鱼(Epinehelus moara)幼鱼抗氨氮胁迫中的作用,试验配制了维生素E水平分别为11.09、47.52、91.38、134.57、178.92 mg/kg的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15.6±0.2)g的云纹石斑鱼幼鱼56 d后进行6 h氨氮胁迫,测定其血清葡萄糖(GLU)、乳酸(LD)、皮质醇(COR)、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肝脏SOD活力和MDA含量对氨氮胁迫的响应。每个维生素E水平设3个网箱(重复),每个网箱放养20尾鱼。结果显示:各组血清中GLU含量在饲喂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氨氮胁迫后血清中GLU含量随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的升高而降低。氨氮胁迫后血清中LD含量与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呈反比,并在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达到47.52 mg/kg之后维持稳定。氨氮胁迫后各组血清中COR含量都有显著升高(P<0.05)。当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达到47.52 mg/kg后,饲喂56 d后再氨氮胁迫对血清和肝脏中SOD活力不产生显著影响(P>0.05)。血清中CAT活力在饲喂后和氨氮胁迫后均有下降的趋势,当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达到或超过91.38 mg/kg时不论饲喂后还是氨氮胁迫后,血清中CAT活力变化都不显著(P>0.05)。在低维生素E水平(11.09和47.52 mg/kg)下,血清和肝脏中MDA含量在氨氮胁迫后均呈显著上升(P<0.05);在高维生素E水平(91.38、134.57、178.92 mg/kg)下,血清和肝脏中MDA含量在氨氮胁迫后没有产生显著差异(P>0.05)。在饲料维生素E水平达到或超过91.38 mg/kg时,饲喂后血清中GSH-Px活力均显著上升(P<0.05),氨氮胁迫后血清中GSH-Px活力则无显著变化(P>0.05)。在饲料维生素E水平达到或超过47.52 mg/kg时,血清T-AOC在饲喂后呈现显著升高(P<0.05),而氨氮胁迫后又出现下降的趋势。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与云纹石斑鱼幼鱼的抗应激和抗氧化能力具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云纹石斑鱼 氨氮胁迫 抗应激能力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云纹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 被引量:11
15
作者 梁友 雷霁霖 +4 位作者 倪琦 刘志伟 张宇雷 黄滨 王秉心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28,39,共4页
本试验率先采用循环水系统开展了云纹石斑鱼的养殖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结果显示,在莱州明波养殖基地选用的平均体重50 g/尾规格的云纹石斑鱼苗种10万尾,在水温22~25℃、盐度28~31、pH7.8~8.2的水环境条件下,经12个月培育,长成平均体重为0... 本试验率先采用循环水系统开展了云纹石斑鱼的养殖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结果显示,在莱州明波养殖基地选用的平均体重50 g/尾规格的云纹石斑鱼苗种10万尾,在水温22~25℃、盐度28~31、pH7.8~8.2的水环境条件下,经12个月培育,长成平均体重为0.65 kg/尾的商品鱼,平均单尾月增重50 g,成活率93.5%;共收获成鱼9.35万尾,单产49.9 kg/m3。本研究为云纹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提供一个成功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 循环水养殖 养殖工艺
下载PDF
温度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杂交F_1胚胎发育和仔鱼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于欢欢 李炎璐 +3 位作者 陈超 贾瑞锦 孔祥迪 翟介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9-114,共6页
用控温仪设定温度组,观察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13℃、15℃、17℃、19℃、21℃、23℃、25℃、27℃、29℃、31℃)云纹石斑鱼(E.moara)(♀)×七带石斑鱼(E.septemfasciatus)(♂)杂交F1的胚胎发育情况,并对实验12 h后的好卵率、12 h后的... 用控温仪设定温度组,观察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13℃、15℃、17℃、19℃、21℃、23℃、25℃、27℃、29℃、31℃)云纹石斑鱼(E.moara)(♀)×七带石斑鱼(E.septemfasciatus)(♂)杂交F1的胚胎发育情况,并对实验12 h后的好卵率、12 h后的胚胎发育时期、受精卵的孵化率和初孵仔鱼的畸形率进行了记录;仔鱼孵化出膜后,对其进行了耐饥饿实验,测定其每天的存活率和生存活力指数(Survival activity index,SAI)。实验结果表明,受精卵胚胎发育周期与温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其受精卵孵化的适宜温度范围是17–25℃,温度低于17℃时,孵化率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畸形率反之;温度为13℃时,不能孵化出仔鱼;温度高于25℃时,孵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畸形率反之;仔鱼的SAI值随着温度的变化先升高后降低,在温度为17–21℃时,SAI值较高,分别为32.14±2.83、32.30±1.29、22.98±1.42,其他温度条件下SAI值均低于这3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 七带石斑鱼 杂交F1 温度 胚胎发育 孵化率 畸形率 SAI
下载PDF
云纹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杂交子一代线粒体相关基因的母性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郑乐云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1-358,共8页
对云纹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及其正反杂交子代的3种线粒体基因(COⅠ、16S rDNA、Cyt b)和核基因Tmo-4c4进行序列分析,其中16S rDNA序列中有明显的插入缺失位点,而其他3个基因序列无插入缺失变异。在12个分析样本中,COⅠ同源序列(387 b... 对云纹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及其正反杂交子代的3种线粒体基因(COⅠ、16S rDNA、Cyt b)和核基因Tmo-4c4进行序列分析,其中16S rDNA序列中有明显的插入缺失位点,而其他3个基因序列无插入缺失变异。在12个分析样本中,COⅠ同源序列(387 bp)中共检测到41个核苷酸多态性位点,16S rDNA(529 bp)中有21个核苷酸多态位点,Cyt b(383bp)中有49个核苷酸多态位点。Tmo-4c4(467 bp)有8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序列差异分析和遗传距离比较结果显示,正反杂交子一代的3个线粒体基因序列与母本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都为100%,与父本的基因序列同源性分别为COⅠ:90%和89.4%;16S rDNA:96%和96%;Cyt b:87%和87.2%。核基因Tmo-4c4正反交子一代与母本的序列同源性为98.9%~99.6%之间,与父本的同源性为98.7%~99.4%之间,没有明显的遗传差异。以上结果表明了云纹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杂交子一代在3种线粒体基因上严格按照母性遗传的规律,而核基因Tmo-4c4没有明显的遗传偏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 赤点石斑鱼 杂交子代 线粒体基因 核基因 遗传变异
原文传递
云纹石斑鱼仔稚鱼的摄食习性与生长特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银华 张雅芝 +3 位作者 钟幼平 李军 谢仰杰 胡家财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8-396,共9页
于2013年5~7月对人工培育的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仔、稚鱼的摄食习性与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水温为(26.7±1.3)℃的培育条件下,云纹石斑鱼仔、稚鱼摄食能力强;仔鱼4日龄开口,摄食率为40.00%;仔、稚鱼平均摄食率为97.6... 于2013年5~7月对人工培育的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仔、稚鱼的摄食习性与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水温为(26.7±1.3)℃的培育条件下,云纹石斑鱼仔、稚鱼摄食能力强;仔鱼4日龄开口,摄食率为40.00%;仔、稚鱼平均摄食率为97.63%,且13日龄之后的平均饱食个体比例为92.25%,摄食量(y)与体重(W)的关系可用二项式方程y=0.000 1W2+0.055 9W-0.629 8表达;云纹石斑鱼仔鱼、稚鱼在白天均出现两个摄食高峰,夜间基本不摄食,为白天摄食类型,并可以初步确定以鱼体重的10%~20%和8%~10%分别作为云纹石斑鱼仔鱼和稚鱼的日投喂量.全长(Lt)与日龄(D)的回归方程为Lt=0.008 8D2+0.162 2D+1.114 5,体重(Wt)与日龄(D)的回归方程为Wt=0.366 0D2-11.361D+59.022 3,全长(Lt)与体重(Wt)的回归方程为Wt=0.011 7Lt3.017 8,b=3.017 8约等于3,表明云纹石斑鱼仔、稚鱼为均匀生长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云纹石斑鱼 仔鱼 稚鱼 摄食习性 生长特性
下载PDF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状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振通 田永胜 +7 位作者 唐江 成美玲 马文辉 庞尊方 李文升 刘江春 王晓梅 翟介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05-1017,共13页
为了对云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的杂交种云龙石斑鱼生长特性进行分析,本研究对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特性进行了对比。通过云龙石斑鱼家系与云纹石斑鱼家系建立和培育,对不同家系的受精率、正常... 为了对云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的杂交种云龙石斑鱼生长特性进行分析,本研究对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特性进行了对比。通过云龙石斑鱼家系与云纹石斑鱼家系建立和培育,对不同家系的受精率、正常发育率和畸形率进行统计;分别对45~245日龄的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性状进行了测量;分别对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在生长时间跨度为2~13月龄的生长性状进行测量,并于13月龄时统计成活率(苗种为2016年繁育);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多重比较分析对测定的生长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利用Excel软件拟合云龙石斑鱼、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曲线。结果显示,杂交种云龙石斑鱼受精率平均为55.5%±26.7%,正常发育率平均为33.9%±23.6%,畸形率平均为8.3%±0.9%。至245日龄时云龙石斑鱼体长、体质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2.5±1.7) cm、(316.7±57.3) g,云纹石斑鱼的体长与体质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6.8±1.3) cm、(123.2±30.2) g,云龙石斑鱼比云纹石斑鱼生长快,云龙石斑鱼的体长为云纹石斑鱼的1.3倍,体质量为云纹石斑鱼的2.6倍。云龙石斑鱼在45~245日龄阶段的生长曲线为W=0.039 2L^(2.891 2)(R^2=0.986 9),云纹石斑鱼生长曲线为W=0.025 5L^(3.021 6) (R^2=0.990 8),在本阶段云龙石斑鱼为异速生长型,云纹石斑鱼为等速生长型。经过12个月的对比养殖,云龙石斑鱼成活率为97.2%,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成活率为93.2%~94.5%,云龙石斑鱼全长与体质量平均值分别为(35.3±4.1) cm、(700.0±247.2) g,珍珠龙胆石斑鱼全长与体质量平均值分别为(28.6±3.5) cm、(550.0±224.8) g,云龙石斑鱼体质量是珍珠龙胆石斑鱼的1.3倍,全长为1.2倍。研究表明,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杂交组合,杂交后代云龙石斑鱼具有生长快、畸形率低、成活率高的杂交优势,为杂种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云龙石斑鱼 珍珠龙胆石斑鱼 生长性状
下载PDF
北方海域云纹石斑鱼的陆海接力高效养殖试验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滨 关长涛 +4 位作者 梁友 翟介明 张丽丽 周游 马腾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共5页
为了有效突破我国北方海域冬季网箱养殖品种少和产业发展缓慢的局面,通过陆海接力养殖模式,开展了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的网箱陆海接力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在莱州明波网箱基地选用的平均个体重量225 g的大规格云纹石斑鱼鱼苗,... 为了有效突破我国北方海域冬季网箱养殖品种少和产业发展缓慢的局面,通过陆海接力养殖模式,开展了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的网箱陆海接力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在莱州明波网箱基地选用的平均个体重量225 g的大规格云纹石斑鱼鱼苗,经过2个月的网箱接力养殖,个体平均重量达到350 g,平均单尾月增重62.5 g,成活率92.02%;在连云港众利网箱基地选用的个体平均重量152 g大规格云纹石斑鱼,经过4个月的网箱接力养殖,个体平均重量增加到425 g,平均单尾月增重68.25 g,养殖成活率达96.00%。石斑鱼的网箱养殖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相比,平均月增重速度提高54.6%~6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接力养殖 云纹石斑鱼 离岸网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