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相关因素,评价抑肝散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120例AD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健康儿童12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评价家庭环境、儿童生活习惯、儿童环境毒物接触情况对ADHD的影...目的探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相关因素,评价抑肝散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120例AD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健康儿童12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评价家庭环境、儿童生活习惯、儿童环境毒物接触情况对ADHD的影响。另选取患儿中证属脾虚肝亢者75例,其中试验组38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行为治疗,每周3次;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加味抑肝散150 m L,一日2次,疗程为8周,分别于入组前,治疗后4,8周行中医证候积分评定和疗效判断。结果父母学历低于初中、采取责罚教育方式、家庭月收入低于每月3000元、单亲或隔代抚养家庭、人工喂养、父母为独生子女均为发生ADHD的危险因素。作息不规律、缺乏爱好、睡眠紊乱、易食零食,接触增塑剂(DEHP)次数越多及玩手机次数越频繁更易患ADHD。试验组控显率为52.63%,总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控显率为24.32%,总有效率为43.24%,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8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其改善程度更显著。结论 ADHD发生与家庭环境、儿童生活习惯及接触环境毒物有一定关系;抑肝散治疗脾虚肝亢型ADHD疗效确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相关因素,评价抑肝散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120例AD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健康儿童12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评价家庭环境、儿童生活习惯、儿童环境毒物接触情况对ADHD的影响。另选取患儿中证属脾虚肝亢者75例,其中试验组38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行为治疗,每周3次;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加味抑肝散150 m L,一日2次,疗程为8周,分别于入组前,治疗后4,8周行中医证候积分评定和疗效判断。结果父母学历低于初中、采取责罚教育方式、家庭月收入低于每月3000元、单亲或隔代抚养家庭、人工喂养、父母为独生子女均为发生ADHD的危险因素。作息不规律、缺乏爱好、睡眠紊乱、易食零食,接触增塑剂(DEHP)次数越多及玩手机次数越频繁更易患ADHD。试验组控显率为52.63%,总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控显率为24.32%,总有效率为43.24%,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8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其改善程度更显著。结论 ADHD发生与家庭环境、儿童生活习惯及接触环境毒物有一定关系;抑肝散治疗脾虚肝亢型ADHD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