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译在家国之外——黄继忠《论语》英译的策略选择 被引量:10
1
作者 屠国元 许雷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215-220,共6页
黄继忠于1983年受邀至美国讲授《论语》,在此后近20年去国离乡的日子里黄继忠相继翻译了《论语》《道德经》等中文典籍。透过其《论语》英译本,可以看到译者文化身份对译本形成的影响以及作为华人译者的黄继忠在其译本中坚持选择"... 黄继忠于1983年受邀至美国讲授《论语》,在此后近20年去国离乡的日子里黄继忠相继翻译了《论语》《道德经》等中文典籍。透过其《论语》英译本,可以看到译者文化身份对译本形成的影响以及作为华人译者的黄继忠在其译本中坚持选择"直译"翻译策略的原因。文章尝试从文化身份建构视角探讨离散经历对黄继忠《论语》英译本形成的影响:基于海外华人译者共有的离散经历,黄继忠译本呈现出华人译者译本的共性因子;其次,从黄继忠个人文化身份诉求出发,探讨"直译"翻译策略所带来的个性译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继忠 《论语》英译 翻译策略 文化身份诉求 直译
下载PDF
译者声音的差异化分析——以《论语》英译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小曼 卞珍香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55-65,共11页
译者声音是译者在文本内外的显隐性存在,是译者构建自身话语权威的主要途径。隐含读者、交际媒介和语境都会传递译者的声音。在翻译《论语》时,理雅各的声音倾向于沉默,多客观陈述,对原文的叙事特征遵从明显;辜鸿铭多采取对话、类比、... 译者声音是译者在文本内外的显隐性存在,是译者构建自身话语权威的主要途径。隐含读者、交际媒介和语境都会传递译者的声音。在翻译《论语》时,理雅各的声音倾向于沉默,多客观陈述,对原文的叙事特征遵从明显;辜鸿铭多采取对话、类比、设问的方式,说理性更强,很多时候代替孔子发声,拉近读者和孔子之间的距离。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文化身份的作用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理雅各力主儒家思想和基督教义的有机融合,辜鸿铭强调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精神滋养。理雅各和辜鸿铭二人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都起了重大作用,体现了他们所属时代的译者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声音 《论语》英译 叙事话语 文本 理雅各 辜鸿铭
下载PDF
译文词汇密度及其波动研究——以多重《论语》英译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国向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25-32,42,共9页
译文词汇密度(译文LD)是指翻译单位汉语文言句读平均使用的英语单词数量。首先,译文LD以汉语原文为其外部参照,不受英语词汇体系和语法结构的影响,因而无需区分实义词和功能词。其次,译文LD可用以分析译文及其语句和篇章并呈现其在译解... 译文词汇密度(译文LD)是指翻译单位汉语文言句读平均使用的英语单词数量。首先,译文LD以汉语原文为其外部参照,不受英语词汇体系和语法结构的影响,因而无需区分实义词和功能词。其次,译文LD可用以分析译文及其语句和篇章并呈现其在译解、语式和措辞上的风格。再次,Pound和Ku(辜鸿铭)的《论语》英语译本明确了现有的《论语》英译在译文LD区间[5.91,9.13]内波动。该区间在译文LD的数值上界定了多重《论语》英译甚至文言英译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文 词汇密度(译文LD) 波动 《论语》英译 翻译风格
下载PDF
从《论语》中“士”的英译看跨文化传播的实现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丽君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5年第3期65-71,共7页
《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思想、主张的重要著作,其影响源远流长。自1893年理雅各的第一部完整的英译本问世以来的200多年中,产生了数量众多的英译版本。本文试以理雅格、亚瑟·韦利、刘殿爵、雷蒙·道森和安乐哲的《论语》的... 《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思想、主张的重要著作,其影响源远流长。自1893年理雅各的第一部完整的英译本问世以来的200多年中,产生了数量众多的英译版本。本文试以理雅格、亚瑟·韦利、刘殿爵、雷蒙·道森和安乐哲的《论语》的五种英译的不同版本中"士"的翻译,分析中西背景下对"士"的不同理解,从而探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翻译的效果和影响对文化传播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英译 “士” 跨文化传播
下载PDF
《论语》对外译介的文学性建构
5
作者 张枝新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78-80,共3页
在《论语》对外译介中,我国晚清翻译家辜鸿铭首次发出了对《论语》文学性建构的诉求,将《论语》文学性与思想性置于同等重要地位。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在译出原作丰富意蕴的前提下,从章节、句法、修辞、音韵等对原文的文学性进行了... 在《论语》对外译介中,我国晚清翻译家辜鸿铭首次发出了对《论语》文学性建构的诉求,将《论语》文学性与思想性置于同等重要地位。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在译出原作丰富意蕴的前提下,从章节、句法、修辞、音韵等对原文的文学性进行了既忠实又有创造性的传达,凸显了《论语》作为文学作品该具有的文学性特征,对中国典籍之作如何成功地走出国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引作用与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英译 辜鸿铭 文学性
下载PDF
理雅各英译《论语》的经典生成路径
6
作者 李华冉 《现代英语》 2021年第14期65-68,共4页
典籍翻译是近年来国内译界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在各家典籍的英译研究中,尤以儒家经典《论语》的英译研究成果斐然.文章以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翻译的《论语》为例,从经典化和经典性两个层面着手考察翻译经典的生成路径,分析历史语境及译者... 典籍翻译是近年来国内译界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在各家典籍的英译研究中,尤以儒家经典《论语》的英译研究成果斐然.文章以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翻译的《论语》为例,从经典化和经典性两个层面着手考察翻译经典的生成路径,分析历史语境及译者的翻译原则和翻译实践模式对译本命运产生的影响,以探寻经典译本的生命奥秘,辩证思考中国典籍经典译本对我国经典文化走出去的意义和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雅各 《论语》英译 经典化 经典性
原文传递
跨文化视阈下明清传教士对《论语》的翻译及传播
7
作者 赵静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50-53,共4页
明清时期,耶稣会士和新教传教士是向西方传播《论语》的主要力量。以跨文化交流为视角,从传教士对儒家思想的“神学化”诠释、中国形象在欧洲的变迁以及中国经典对欧洲的影响等方面探索儒家经典在海外的传播情况和影响力。
关键词 跨文化交流 儒家思想 传教士 《论语》译本
下载PDF
《论语》英译的文化战略考量
8
作者 黄玉霞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3期97-98,116,共3页
在翻译过程中,文化战略总是或隐或现地发挥作用,各个时代的译者出于不同的文化战略,对《论语》做出不同的理解,形成多种译本。因而,只有站在文化战略的高度对《论语》进行翻译与研究,才能实现其平等地对外推介与交流。
关键词 文化战略 《论语》英译
下载PDF
《论语》英译本的海外读者接受状况调查
9
作者 张秀娟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21期175-176,共2页
本文以美国亚马逊网站《论语》英译本的销量和读者评价为数据来源,统计了各译本的星级评级和五星评价,梳理了销量最高译本的读者书评。通过对销售数据及书评内容的分析发现:刘殿爵《论语》英译本销量最高,在海外普通读者群中的接受度好... 本文以美国亚马逊网站《论语》英译本的销量和读者评价为数据来源,统计了各译本的星级评级和五星评价,梳理了销量最高译本的读者书评。通过对销售数据及书评内容的分析发现:刘殿爵《论语》英译本销量最高,在海外普通读者群中的接受度好评度甚佳;刘译本的成功接受对中国典籍外译提供一些启示:读者关注的核心要素是原作的思想内容及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翻译的可读性、充分的背景知识介绍、译本编排、出版社等也是影响译本接受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英译本 读者接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