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族与维吾尔族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根管治疗后疼痛差异及口服布洛芬后镇痛效果比较 被引量:13
1
作者 闫磊 王新迎 +2 位作者 万娜 尹艳娇 吴佩玲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17-221,共5页
目的 :比较汉族、维吾尔族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发生率,比较布洛芬对汉族、维吾尔族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后疼痛的镇痛效果,优化术后用药方案。方法:选取切牙、尖牙、前磨牙单根管慢性根尖周炎的汉族、维吾尔族... 目的 :比较汉族、维吾尔族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发生率,比较布洛芬对汉族、维吾尔族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后疼痛的镇痛效果,优化术后用药方案。方法:选取切牙、尖牙、前磨牙单根管慢性根尖周炎的汉族、维吾尔族患者各250例,均给予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术后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别将维吾尔族患者分为实验组(维)、对照组(维),将汉族患者分为实验组(汉)和对照组(汉)。其中实验组患者参照说明书,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照组患者则服用安慰剂(淀粉胶囊),医生与患者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对分组和服药情况均保持不知情。利用VAS痛觉量表记录患者术后6、12、24、48、72 h和1周的疼痛程度,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实验期间,各组患者根管治疗后疼痛的发生率从大至小依次为对照组(维)>对照组(汉)>实验组(维)>实验组(汉),各组两两之间均有显著差异。从时间分布上来看,根管治疗后疼痛多发生于24~48 h之间,疼痛的最大值也多集中在这一时间段。不论是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发生率还是剧烈程度,实验组(汉)与对照组(汉)之间的差异,均比实验组(维)和对照组(维)之间的差异更为显著。结论:单根管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后,维吾尔族患者疼痛发生率高于汉族患者;服用布洛芬对于维吾尔族和汉族患者都能有效预防、缓解根管治疗中疼痛,但是布洛芬对于维吾尔族患者的镇痛效果不如对汉族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根尖周炎 根管治疗后疼痛 布洛芬 维吾尔族
下载PDF
根管治疗期间急性发作与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细菌组成比较 被引量:9
2
作者 闫培芳 梁景平 +1 位作者 唐子圣 李鸣宇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9期500-503,共4页
目的:比较根管治疗期间炎症急性发作及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8种厌氧菌检出情况,分析急性发作时根管内定植细菌种类及其相关性。方法:分别提取26例根管预备后约诊期间炎症急性发作患牙根管样本和23例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样本,提取样... 目的:比较根管治疗期间炎症急性发作及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8种厌氧菌检出情况,分析急性发作时根管内定植细菌种类及其相关性。方法:分别提取26例根管预备后约诊期间炎症急性发作患牙根管样本和23例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样本,提取样本细菌DNA,利用细菌16S rRNA引物通过PCR扩增方法鉴定细菌。结果:慢性根尖周炎样本根管细菌检出率达100%(23/23),根管治疗期间急性发作样本细菌检出率为92.31%(24/26);产黑普氏菌、齿垢密螺旋体和直肠弯曲杆菌在急性发作样本中的检出率较慢性根尖周炎样本显著增高(P<0.05)。急性发作样本中牙龈卟啉菌与福赛氏类杆菌的检出显著相关(OR>2,P<0.05)。结论:根管内感染是根管治疗期间炎症急性发作的重要原因,厌氧菌在急性发作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期间急性发作 PCR 根管
下载PDF
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程度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颖 潘倩茹 +2 位作者 黄绮凌 郑耀斌 黄世光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93-195,210,共4页
目的分析根管治疗期间急症(EIAE)发生率、急性发作指数(FUI)及相关因素。方法按纳入标准选取204例在湖南旺旺医院口腔科就诊需行根管治疗的患牙,随机分成两组,A组101例患牙采用双敞法制备根管;B组103例患牙采用根向深入法制备根管。记... 目的分析根管治疗期间急症(EIAE)发生率、急性发作指数(FUI)及相关因素。方法按纳入标准选取204例在湖南旺旺医院口腔科就诊需行根管治疗的患牙,随机分成两组,A组101例患牙采用双敞法制备根管;B组103例患牙采用根向深入法制备根管。记录相关数据,如患者年龄、性别、牙位、患牙治疗前状况(包括牙髓及根尖周状况、治疗前疼痛、窦道)及根管器械制备后1周内出现的症状。结果 204例患牙EIAE的发生率为13.24%(27/204),FUI值为3.51±1.36。双敞法组EIAE的发生率(21.78%)明显高于根向深入法组(4.8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敞法组FUI值(5.53±1.09)明显高于根向深入法组(1.79±0.76)(P<0.01)。根尖X线透射阴影阳性患者EIAE的发生率和FUI值明显高于根尖X线正常者(P<0.05);治疗前有疼痛和无窦道患者EIAE的发生率和FUI值明显高于无症状者(P<0.05);EIAE的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牙位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根向深入法制备根管能显著降低EIAE的发生率及急性发作程度,根尖X线透射阴影阳性、治疗前疼痛和根尖无窦道的患牙能增加EIAE的发生率及急性发作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制备 根管治疗期间急症 急性发作指数
原文传递
塞来昔布预防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颖 黄绮凌 +1 位作者 潘倩茹 黄世光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968-971,共4页
目的比较一次性和二次性根管治疗后根管治疗期间急症(EIAE)的发生率及急性发作程度(FUI),评价应用塞来昔布的预防效果。方法按纳入标准选取在湖南旺旺医院口腔科就诊的225例牙髓坏死并有根尖周X线透射阴影需行根管治疗的患牙,采用逐步... 目的比较一次性和二次性根管治疗后根管治疗期间急症(EIAE)的发生率及急性发作程度(FUI),评价应用塞来昔布的预防效果。方法按纳入标准选取在湖南旺旺医院口腔科就诊的225例牙髓坏死并有根尖周X线透射阴影需行根管治疗的患牙,采用逐步后退法制备根管,随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塞来昔布组113例,根管预备后口服塞来昔布,其中55例行一次性根管治疗,58例行二次性根管治疗;安慰剂组112例,根管预备后口服外形和颜色一致的安慰剂,一次性根管治疗和二次性根管治疗各56例。记录两组患者根管治疗后1周内出现的症状。结果一次性根管治疗组EIAE的发生率及FUI均值均明显高于二次性根管治疗组(P<0.05)。塞来昔布组EIAE的发生率及FUI值分别为5.31%、(2.58±0.64),明显低于安慰剂组的13.39%、(4.08±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塞来昔布对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的EIAE发生率及FUI值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根管制备后预防性服用塞来昔布可显著降低EIAE的发生率、减轻术后疼痛及肿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期间急症 塞来昔布 急性发作程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