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源性搏动耳鸣的介入诊断和治疗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宝民 曹向宇 +6 位作者 刘新峰 李生 王君 梁永平 葛爱莉 张阿兰 冯惠敏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0-197,共8页
目的:回顾性探讨血管源性搏动耳鸣的影像学诊断、发病特点和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本组分析了82例动脉和静脉源性搏动耳鸣的DSA不同特征和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对3例颅内动静脉瘘,16例自发性颅底脑膜动静脉瘘,5... 目的:回顾性探讨血管源性搏动耳鸣的影像学诊断、发病特点和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本组分析了82例动脉和静脉源性搏动耳鸣的DSA不同特征和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对3例颅内动静脉瘘,16例自发性颅底脑膜动静脉瘘,5例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2例锁骨下动脉狭窄,3例颈动脉狭窄,1例颅内动脉狭窄,2例椎-基底动脉迂曲延长,2例静脉窦憩室,46例优势引流侧的静脉窦狭窄,2例枕窦狭窄分别经股动脉和股静脉入路,选用螺旋圈、NBCA胶、Balt球囊、自膨式支架和颅内微支架性行栓塞与支架成形处理。结果82例介入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与介入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术后搏动性耳鸣在2天内均消失。平均门诊随访5~36月,4例动脉源性耳鸣于介入术后3月复发搏动性耳鸣,经二次栓塞和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病例在支架成形和支架辅助螺旋圈栓塞后均未出现复发征像。结论应用经血管内的诊治方式可能对临床诊断和治疗顽固的搏动性耳鸣提供新的选择途径,有助于为鉴别和研究其他类型的耳鸣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动性耳鸣 AVF 脑动脉 静脉窦 狭窄 栓塞 支架成形
下载PDF
小隐静脉栓塞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宋开芳 陈艺新 +3 位作者 李青松 秦杰 田霓 杨颇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第6期426-428,共3页
目的探讨小隐静脉栓塞对远端带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白兔小腿后侧切取远端蒂腓肠神经岛状皮瓣,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个皮瓣。第1组在蒂部保留小隐静脉干;第2组在蒂部远端1cm将小隐静脉干结扎;第3组在蒂部远端1... 目的探讨小隐静脉栓塞对远端带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白兔小腿后侧切取远端蒂腓肠神经岛状皮瓣,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个皮瓣。第1组在蒂部保留小隐静脉干;第2组在蒂部远端1cm将小隐静脉干结扎;第3组在蒂部远端1 cm栓塞小隐静脉干。结果第1组皮瓣的小隐静脉充盈较第2、3组显著,且第1组皮瓣均有明显淤血、肿胀。第3组皮瓣存活率(87.5%)明显高于第1组(62.3%)和第2组(81.5%),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在小隐静脉远端栓塞或结扎阻断静脉血流灌入,均能显著提高远端蒂皮瓣的存活率,在蒂部结扎小隐静脉影响皮瓣远端供血和皮瓣成活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小隐静脉 栓塞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文华 赵进委 +1 位作者 蒋国民 王明海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700-702,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的作用。②方法对40例经CT诊断为SAH的患者进行DSA检查,其中20例加摄旋转DSA,8例脑动脉瘤患者行电解脱铂金弹簧圈(GDC)栓塞治疗,5例脑血管畸形行Onyx胶栓塞...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的作用。②方法对40例经CT诊断为SAH的患者进行DSA检查,其中20例加摄旋转DSA,8例脑动脉瘤患者行电解脱铂金弹簧圈(GDC)栓塞治疗,5例脑血管畸形行Onyx胶栓塞治疗。③结果常规+旋转DSA共检出脑动脉瘤27例(30个),脑血管畸形8例,脑底异常血管网(moyamoya病)2例,无明显异常3例。8例脑动脉瘤行GDC栓塞,5例动静脉畸形(AVM)行Onyx胶栓塞,均取得良好效果。④结论DSA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有效的方法;介入治疗安全、可靠,是脑血管疾病治疗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动脉瘤 栓塞
下载PDF
超声微泡低频动力学特性及其生物效应 被引量:3
4
作者 钱梦騄 程茜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19-426,共8页
理论上利用有耗散函数的Lagrange方程,建立了有壳微泡的R(t)运动方程,开展了自由空间中有壳微泡动力学特性的研究,表明微泡内外半径增量随声压的增大、超声频率的降低、初始内径的增大及壳厚的减薄而迅速增大。实验上,利用Mie散射技术在... 理论上利用有耗散函数的Lagrange方程,建立了有壳微泡的R(t)运动方程,开展了自由空间中有壳微泡动力学特性的研究,表明微泡内外半径增量随声压的增大、超声频率的降低、初始内径的增大及壳厚的减薄而迅速增大。实验上,利用Mie散射技术在80°散射角和前向Mie散射检测新技术实验测量了微泡R(t)曲线;利用体视显微镜,实时观察了超声微泡对动物活体微血管损伤,开展了超声微泡生物效应的动物和细胞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超声作用下,微泡引起肿瘤中微血管壁周期性膨胀收缩而发生管壁破裂,形成血栓和微血管栓塞,抑制了肿瘤生长;(2)超声联合微泡可以破坏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肝癌细胞,可以减少肿瘤血管和癌细胞再生,因此,低频超声联合微泡技术是一种值得探索抑制肿瘤生长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微泡 前向Mie散射 血管栓塞
下载PDF
乙酰化壳聚糖微球作为潜在动脉栓塞剂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旋 孔明 +3 位作者 刘卫芳 冯超 程晓杰 陈西广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478-2482,共5页
利用优化后的乳化交联法制备的壳聚糖微球(CMs)及其乙酰化微球(ACMs)表面光滑、球形完整、粒径均匀。微球溶胀率试验、体外降解试验和细胞毒性试验显示,ACMs多种特性较CM更优。采用ACMs对兔耳栓塞15d后,栓塞部位小动脉萎缩消失,周围组... 利用优化后的乳化交联法制备的壳聚糖微球(CMs)及其乙酰化微球(ACMs)表面光滑、球形完整、粒径均匀。微球溶胀率试验、体外降解试验和细胞毒性试验显示,ACMs多种特性较CM更优。采用ACMs对兔耳栓塞15d后,栓塞部位小动脉萎缩消失,周围组织坏死,部分发生脱落,与坏死组织交界的边缘表皮萎缩增厚。结果表明,ACMs可以作为潜在的动脉栓塞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微球 乙酰化 栓塞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可显影栓塞剂的体外模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小敏 孟建文 +3 位作者 赵成如 朱肖杰 罗西友 冯圣玉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0年第1期40-43,共4页
以合成的含碘聚合物溶于适宜的溶剂作为栓塞剂,建立体外输送模型和体外栓塞效能模型,观察研究可显影栓塞剂的体外模拟栓塞情况。观察栓塞剂在微导管中的输送情况,筛选出栓塞剂的适宜浓度;观察栓塞剂在体外栓塞效能模型中的栓塞过程,考... 以合成的含碘聚合物溶于适宜的溶剂作为栓塞剂,建立体外输送模型和体外栓塞效能模型,观察研究可显影栓塞剂的体外模拟栓塞情况。观察栓塞剂在微导管中的输送情况,筛选出栓塞剂的适宜浓度;观察栓塞剂在体外栓塞效能模型中的栓塞过程,考查栓塞剂的弥散性、栓塞效果等,摸索推注速度及结束点等操作条件,验证栓塞剂的栓塞效能;通过两个模型的实验结果,筛选出了最佳栓塞剂浓度,最佳推注速度和结束点,为下一步做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碘聚合物 可显影聚合物 可显影栓塞剂 栓塞 体外输送模型体外栓塞模型
下载PDF
子宫肿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梁文钊 伦彩霞 +5 位作者 张应和 田乔 李春芳 李良 朱明欣 黄雪珍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7年第5期226-230,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介入疗法治疗子宫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36例中晚期子宫肿瘤病例按介入疗法和内科疗法分A组(样本组)、B组(对照组)。A组采用介入疗法,B组采用内科化疗法,实行分组研究,分别对其疗效、术后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影像学检查征象... 目的探讨采用介入疗法治疗子宫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36例中晚期子宫肿瘤病例按介入疗法和内科疗法分A组(样本组)、B组(对照组)。A组采用介入疗法,B组采用内科化疗法,实行分组研究,分别对其疗效、术后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影像学检查征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18例中,瘤体平均体积缩小超过50%的有12例(12/18、占66.7%),15例(15/18、占87.3%)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16例(16/18、占90%)阴道不规则出血的症状明显好转,止血效果最为明显。15例(15/18、占87.3%)盆腔疼痛以及膀胱与直肠压迫症状缓解。3例无明显缓解(3/18、占16.7%)。B组18例予以内科全身化疗法2~4个疗程,平均3个疗程,在治疗后6个月复查,发现瘤体平均体积缩小超过50%的有6例(6/18、占33.3%)。出现盆腔疼痛减轻、压迫症状减轻、阴道不规则出血减少者有4例(4/18、占22.2%)。症状无明显变化者5例(5/18、占27.8%)。症状较前加重者9例(9/18、占50%)。经临床、影像学检查分析比较,临床缓解率A组明显好于B组。结论介入疗法是治疗子宫肿瘤的有效、安全方法之一,治疗出血疗效快捷,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栓塞 介入性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节段性栓塞化疗与常规栓塞化疗对肝癌术后复发的肝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符忠祥 董兰强 程红岩 《上海医学影像》 2005年第3期224-225,共2页
目的研究节段性栓塞化疗与常规栓塞化疗对肝癌术后复发肝功能的影响差异。方法50例肝癌术后复发病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3例,年龄30-74岁,平均50岁。其中32例行常规栓塞化疗,18例行节段性栓塞化疗。均采用Seldinger技术,分别将导管置于... 目的研究节段性栓塞化疗与常规栓塞化疗对肝癌术后复发肝功能的影响差异。方法50例肝癌术后复发病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3例,年龄30-74岁,平均50岁。其中32例行常规栓塞化疗,18例行节段性栓塞化疗。均采用Seldinger技术,分别将导管置于肝固有、肝左或肝右动脉。或超选择性将导管至于亚段靶动脉,分别注入栓塞剂及化疗药物,栓塞剂为进口超液态碘化油,用量为5-15ml,化疗药物选用5-FU1000mg,cDDP60mg,MMC20mg(或THP40mg)行夹心面包栓塞法。结果常规栓塞化疗组治疗后32例TBIL(24/32)、ALT(20/32)明显升高,ALB(13/32)轻度降低。节段性栓塞化疗组,18例患者中仅1例ALT轻度升高。结论肝癌术后复发栓塞化疗,节段性栓塞化疗对肝功能影响较常规栓塞化疗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 肝癌术后 复发 栓塞 节段性栓塞化疗 常规栓塞化疗 术后复发 功能影响 肝癌 SELDINGER技术
下载PDF
球囊辅助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治疗
9
作者 杨少春 王柏群 +6 位作者 邹连生 罗穆云 娄建云 刘鹏 张宏 罗军 刘德华 《江西医药》 CAS 2009年第12期1167-1169,共3页
目的评价应用球囊辅助技术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效果。方法1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瘤颈≥4mm或瘤颈与瘤体比≤1/0.75)患者,采用球囊辅助瘤颈重塑形技术结合电解脱弹簧圈(GDC)进行栓塞治疗。术后随访半年~1年。结果10例宽颈动脉瘤均应用球... 目的评价应用球囊辅助技术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效果。方法1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瘤颈≥4mm或瘤颈与瘤体比≤1/0.75)患者,采用球囊辅助瘤颈重塑形技术结合电解脱弹簧圈(GDC)进行栓塞治疗。术后随访半年~1年。结果10例宽颈动脉瘤均应用球囊辅助瘤颈重塑形技术或球囊保护对动脉瘤进行了成功栓塞,无死亡病例。8例患者经临床随访行MRA或CTA复查,无动脉瘤复发。结论球囊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栓塞 球囊辅助
下载PDF
碘化油乳化三氧化二砷栓塞对兔VX2肝癌模型的疗效研究
10
作者 陆光生 胡那宏 +5 位作者 陈小伍 剧永乐 伍锦浩 朱达坚 张才铭 戎祯祥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08年第4期86-88,共3页
目的观察碘化油乳化As2O3经肝动脉栓塞实验兔肝种植瘤灶的疗效。方法40只VX-2兔肝模型,行肝动脉插管后随机分为A、B、C、D四组即碘化油乳化As2O3组、生理盐水组、碘化油组和As2O3,组,术前、术后7d分别采耳静脉血测前白蛋白(PA)、... 目的观察碘化油乳化As2O3经肝动脉栓塞实验兔肝种植瘤灶的疗效。方法40只VX-2兔肝模型,行肝动脉插管后随机分为A、B、C、D四组即碘化油乳化As2O3组、生理盐水组、碘化油组和As2O3,组,术前、术后7d分别采耳静脉血测前白蛋白(PA)、白细胞计数,2周后处死实验兔取瘤灶测其体积,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碘化油乳化As2O3,经肝动脉栓塞组无腹水及转移,在肿瘤体积变化与各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理示A组种植结节呈坏死无结构样表现,坏死灶周围见假包膜之层状纤维细胞,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只有散在活肿瘤细胞。而各对照组瘤结节中心呈程度不一坏死无结构样表现,而其周缘区少许淋巴细胞、浆细胞,仍见活体瘤组织,尤以B组为甚,D组次之。碘化油乳化As2O3组用药3d时前白蛋白比治疗前稍降低,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5),而7d时其前白蛋反而高于治疗前及用药3d值,其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其各时间值与单用碘油及单用As2O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各组不同时间白细胞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化油乳化As2O3经肝动脉栓塞治疗实验兔肝种植瘤灶是安全有效的。其疗效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栓塞 三氧化二砷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被引量:50
11
作者 陈宏玲 刘振川 +1 位作者 陈明慧 韩红星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20-621,共2页
探讨应用微弹簧圈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3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术前做好患者、药品、器械及导管室的准备工作,术中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术后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术后动脉瘤100%闭塞32例,95%闭塞2例,90%以下闭塞1... 探讨应用微弹簧圈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3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术前做好患者、药品、器械及导管室的准备工作,术中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术后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术后动脉瘤100%闭塞32例,95%闭塞2例,90%以下闭塞1例。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默契配合,术后防治各种并发症,做到系统性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介入栓塞术 护理
原文传递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宋晓华 庄舜玖 +1 位作者 戚韶红 李黎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90-492,共3页
目的 探讨各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 16 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手术、溶栓、抗凝等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16 5例患者中 ,手术治疗 12例 ,有效率 ... 目的 探讨各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 16 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手术、溶栓、抗凝等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16 5例患者中 ,手术治疗 12例 ,有效率 10 0 % ;溶栓治疗共 89例 ,有效率 85 .4% ;抗凝治疗 2 8例 ,有效率 6 0 .7%。近期有效率达 73.3% ,肺栓塞发生率 1.2 % ,其中 91例随访 2个月~ 48个月 ,后遗症发生率为 39.6 %。结论 DVT的治疗有多种方法 ,我们主张早期诊断 ,中央型DVT可以采用手术取栓的方法 ,周围型和混合型DVT适用溶栓、抗凝以及其他方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溶栓 抗凝 治疗 DVT 适应证 疗效
下载PDF
5步序贯法治疗放射性膀胱炎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居正华 李有元 +4 位作者 韩惟青 涂新华 朱绍兴 邹青 余文昌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90-894,共5页
目的探讨5步序贯法治疗放射性膀胱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6家省级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12例放射性膀胱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福建省肿瘤医院134例,湖北省肿瘤医院109例,湖南省肿瘤医院76例,江西... 目的探讨5步序贯法治疗放射性膀胱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6家省级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12例放射性膀胱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福建省肿瘤医院134例,湖北省肿瘤医院109例,湖南省肿瘤医院76例,江西省肿瘤医院75例,浙江省肿瘤医院60例,江苏省肿瘤医院58例。男15例,女497例。年龄(60.1±8.2)岁(53~71岁)。血尿均出现于盆腔肿瘤放疗后,放疗结束至出现血尿的时间为(2.9±0.8)年(0.5~13.0年)。按血尿严重程度将放射性膀胱炎患者分为轻症和重症2组,其中轻症480例,重症32例。5步序贯法包括:第1步应用药物保守对症治疗,第2步采用凝血酶溶液或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第3步行经尿道电凝止血术,第4步行介入栓塞术,第5步应用高压氧治疗。512例均应用5步序贯法治疗。轻症患者从第1步开始治疗,重症患者从第3步开始治疗,同时辅以第1步。采用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对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并观察疗效。结果480例轻症患者均接受第1步治疗,其中223例接受第1+2步治疗,98例接受第1+2+3步治疗,30例患者接受1+2+3+4步治疗,10例接受1+2+3+4+5步治疗。轻症患者经第1步治疗后总有效率65.2%(313/480),第1+2步治疗后总有效率84.2%(404/480),第1+2+3步治疗后总有效率95.6%(459/480),第1+2+3+4步治疗后总有效率98.3%(472/480),第1+2+3+4+5步治疗后总有效率100.0%(480/480)。重症患者经第3+1步治疗后总有效率59.4%(19/32),第3+1+4步治疗后总有效率68.8%(22/32),第3+1+4+5步治疗后总有效率100.O%(32/32)。轻、重症患者治疗后OAB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30例轻症患者及19例重症患者行第4步治疗后,其中28例出现轻微臀部疼痛,应用镇痛药后缓解。第4步治疗后轻症患者中2例出现再出血,再出血率6.7%(2/30);重症患者中2例出现再出血,再出血率10.5%(2/19),予止血药物及高压氧治疗后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膀胱炎 经尿道电凝止血术 介入栓塞术 高压氧
原文传递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戎 师林 +1 位作者 于振玲 王蓓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本研究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与介入栓塞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并发症对比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诊治的2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系统分析患... 目的:本研究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与介入栓塞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并发症对比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诊治的2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系统分析患者经夹闭术(140例)与介入栓塞术(140例)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并研究二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感染病原菌共14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8株占55.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2.1%)、化脓性链球(10.7%)、粪肠球菌(7.1%)和G型溶血性链球菌(6.4%)为主,革兰阴性菌62株占44.3%,以铜绿假单胞菌(8.6%)、鲍氏不动杆菌(7.1%)、产气肠杆菌(7.1%)和肺炎克雷伯菌(5.7%)为主;栓塞术后患者感染病原菌共14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6株占54.3%,以化脓性链球(14.3%)、F型溶血性链球菌(7.9%)、粪肠球菌(7.1%)和G型溶血性链球菌(5.7%)为主,革兰阴性菌64株占45.7%,以肺炎克雷伯菌(12.9%)、脑膜炎奈瑟菌(6.4%)、鲍氏不动杆菌(6.4%)和产气肠杆菌(5.0%)为主;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与介入栓塞术后患者并发症有脑血管痉挛、动脉瘤破裂、脑梗死、脑水肿、电解质紊乱和颅内感染等,但二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的差异性;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治愈率、重度残障率低于介入栓塞组而预后良好率高于介入栓塞术组患者,而轻度残障和死亡率无明显差异性。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与介入栓塞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有一定差异性,而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夹闭术 介入栓塞术 病原菌分布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白蛋白微球经颈外动脉灌注后的体内分布及降解速度 被引量:3
15
作者 华成舸 温玉明 +1 位作者 付风华 王昌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 :探讨作为药物载体的白蛋白微球 (AMS)经颈外动脉灌注后在体内的分布及降解速度 ,以及栓塞血管再通时间 ,为AMS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经家兔颈外动脉灌注以12 5 I标记的平均粒径 56.3 μm的白蛋白微球后 ,测定局部组织及全身脏... 目的 :探讨作为药物载体的白蛋白微球 (AMS)经颈外动脉灌注后在体内的分布及降解速度 ,以及栓塞血管再通时间 ,为AMS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经家兔颈外动脉灌注以12 5 I标记的平均粒径 56.3 μm的白蛋白微球后 ,测定局部组织及全身脏器内的放射剂量。用 760ml/L的泛影葡胺行家犬颈外动脉造影观察AMS灌注后末梢血管再通时间。结果 :微球经颈外动脉灌注后 92 .2 3 %集中于头颈局部组织内。微球对颈外动脉的微小分枝有明显的栓塞作用 ,栓塞的血管在 7~ 9d内再通。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微球 经颈外动脉灌注 体内分布 降解速度 栓塞治疗 化疗 恶性肿瘤
下载PDF
经肝动脉栓塞化疗与无水乙醇消融术联合治疗小肝癌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东顺 贾朝阳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5年第5期220-221,共2页
目的:探讨小肝癌的联合介入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用联合介入方法治疗12例小肝癌,并观察其效果。结果:12例小肝癌治疗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8.5%、69%。结论:小肝癌联合治疗效果显著,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 碘油 无水酒精 白介素 联合治疗 经肝动脉栓塞化疗 小肝癌 乙醇消融术 介入方法
下载PDF
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介入治疗
17
作者 郝晓宁 刘乃寅 《实用医技杂志》 2005年第02B期413-414,共2页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栓塞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中晚期肝癌病人在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同时进行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观察病人血液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肝功能的变化情况和术后反应,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人治疗后血...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栓塞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中晚期肝癌病人在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同时进行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观察病人血液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肝功能的变化情况和术后反应,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人治疗后血液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升高,肝功能恢复快,门静脉压力降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部分性脾栓塞应用于治疗肝癌有助于改善病人肝功能,促使血液白细胞、血小板升高,有助于病人的恢复和为肝癌介入治疗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功能亢进 肝癌 脾栓塞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卧床制动时间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1
18
作者 罗莎莉 刘继红 +1 位作者 孔金艳 刘则玲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5,共2页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 (简称TACE)术后患者下地活动的合适时间。方法 运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 ,对 3 3 6例行TACE术的患者术后不同下地活动时间与术后并发症、不舒适感及第 1次排尿时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TACE术后不同下地活...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 (简称TACE)术后患者下地活动的合适时间。方法 运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 ,对 3 3 6例行TACE术的患者术后不同下地活动时间与术后并发症、不舒适感及第 1次排尿时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TACE术后不同下地活动时间、患者的股动脉穿刺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术后 6h下地活动的患者不舒适感发生率明显降低 (P <0 .0 1) ;71.1%的患者需要在术后 6h之内排尿。结论 TACE术后患者一般只需卧床制动 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 栓塞 制动 护理
原文传递
羊水栓塞3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7
19
作者 杨伟文 周宁渝 +1 位作者 周永兰 李蓉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 通过对 38例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分析 ,找出其诱发高危因素 ,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对苏州市及所属 6个县、市 1984~ 1998年中发生的 38例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每 3年为 1个阶段划分为 5个阶段。结果 在 1... 目的 通过对 38例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分析 ,找出其诱发高危因素 ,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对苏州市及所属 6个县、市 1984~ 1998年中发生的 38例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每 3年为 1个阶段划分为 5个阶段。结果 在 1984~ 1998年的 15年中 ,共发生羊水栓塞 38例 ,其中初产妇 30例 (含双胎 1例 ) ,经产妇 8例。开始的前 4个阶段 ,31例全部死亡 ,第 5阶段 ,7例中有 3例死亡 ,4例存活。羊水栓塞死亡率占同期孕产妇死亡的 15 0 % ,为孕产妇死亡的第 2位原因。急性羊水栓塞 32例 ,迟发型 6例。孕 2 8周前发生 2例 (5 2 % ) ,孕晚期 36例 ,其中 2 0例 (5 2 6 % )发生在产程中 ,13例 (34 2 % )发生在分娩后 ,3例未进入产程即发病。全部病例均有呼吸困难、青紫、胸闷、休克和心肺循环障碍 ,12例血液中找到羊水物质 ,1例尸解确诊 ;16例产后出血和 (或 )实验室DIC指标阳性。 38例患者中发病后 1h内死亡 15例 (39 5 % )。其主要诱因为使用缩宫剂或因宫缩强自然破膜者占 17例 (44 7% ) ,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者 11例 (2 8 9% ) ,高龄经产妇 9例 (2 3 7% ) ,剖宫产术 8例 (2 1 1% )。结论 对突然出现原因不明呼吸困难、青紫及胸闷等的心肺功能障碍的孕产妇 ,特别是有一过性过敏反应者 ,应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栓塞 死亡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的过往及现状 被引量:44
20
作者 夏恩兰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3期249-254,共6页
宫腔镜应用于临床已有100多年历史。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宫腔镜手术微创、有效,在治疗不孕症、复发性流产、子宫畸形和其他宫腔疾病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常见的宫腔镜手术并发症为宫颈撕裂、体液超负荷与电解质紊... 宫腔镜应用于临床已有100多年历史。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宫腔镜手术微创、有效,在治疗不孕症、复发性流产、子宫畸形和其他宫腔疾病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常见的宫腔镜手术并发症为宫颈撕裂、体液超负荷与电解质紊乱、气体栓塞,以及子宫穿孔、出血、感染和继发于宫腔镜手术后的妊娠子宫破裂等。笔者回顾以往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引以为戒,探讨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以提高宫腔镜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并发症 子宫穿孔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综合征 栓塞 空气 出血 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