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那曲地区雷电特征初步分析 被引量:51
1
作者 赵阳 张义军 +3 位作者 董万胜 张鸿发 陈成品 张彤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5-410,共6页
通过对 2 0 0 2年夏季青藏高原那曲地区雷暴过程及闪电观测资料的初步分析 ,发现该地区雷暴电荷结构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地闪明显偏少 .对高原地闪的一些基本特征参量的统计分析表明 ,无论正地闪还是负地闪梯级先导前都具有持续时间较... 通过对 2 0 0 2年夏季青藏高原那曲地区雷暴过程及闪电观测资料的初步分析 ,发现该地区雷暴电荷结构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地闪明显偏少 .对高原地闪的一些基本特征参量的统计分析表明 ,无论正地闪还是负地闪梯级先导前都具有持续时间较长的云内放电过程 ,地闪以单次回击为主 .与中低纬度地区相比 ,高原地闪中正地闪比例明显要高 ,为 33% ;负地闪为 6 7% ;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电荷结构 电场变化 那曲地区 雷电
下载PDF
一次人工触发闪电上行正先导的传输特征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彩霞 郄秀书 +1 位作者 蒋如斌 杨静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3-560,共8页
利用山东一次人工触发闪电的高速摄像和30 m,60 m和480 m的同步电场测量,清晰显示了人工触发闪电上行正先导的传输特征.上行正先导头部光强相对较强,二维发展速度变化波动较大并呈现明显不规则性,表明上行正先导发展具有明显的梯级特征... 利用山东一次人工触发闪电的高速摄像和30 m,60 m和480 m的同步电场测量,清晰显示了人工触发闪电上行正先导的传输特征.上行正先导头部光强相对较强,二维发展速度变化波动较大并呈现明显不规则性,表明上行正先导发展具有明显的梯级特征.在先导开始阶段从340 m到705 m高度之间上行正先导平均发展速度为9.8×104m/s.起始速度是3.8×10~4 m/s,局部速度总体上随高度呈现增加趋势.电场变化在近距离产生有规律的梯级状变化,记录到的28个梯级相邻梯级间隔变化从14μs到39μs,几何平均值为25.1μs.估计的先导梯级长度分布在0.9 m到3.7 m,几何平均值为1.7 m.先导电场变化由慢的正向梯级状变化和脉冲变化组成,结合光学和电场变化测量结果.得出正先导头部通道发生弯曲可使其电场变化的梯级特征减弱或消失;正负先导梯级形成机制可能类似,均由其先导头部前端的双向流光发展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触发闪电 上行正先导 电场变化 高速摄像
原文传递
软黏土二维电渗固结性状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瑛 龚晓南 +1 位作者 焦丹 刘振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4034-4039,共6页
利用自制的试验装置,进行轴对称条件下的饱和软黏土电渗固结试验,通过测量电渗过程中的电势、电流和排出的水量以及电渗结束后土体的沉降量和含水率分布,从电渗机制和能量消耗的角度研究土体的性状。结果表明:(1)土体中的电势不仅与到... 利用自制的试验装置,进行轴对称条件下的饱和软黏土电渗固结试验,通过测量电渗过程中的电势、电流和排出的水量以及电渗结束后土体的沉降量和含水率分布,从电渗机制和能量消耗的角度研究土体的性状。结果表明:(1)土体中的电势不仅与到阴极的距离有关,而且与通电时间有关。轴对称条件下电势以折线形式分布,折点在阴极附近。(2)土体中的电场强度并不是不变的,当忽略界面电阻的影响时,它随电渗时间线性减小。(3)在电渗的后期,土体电阻率和能量消耗急剧增加,并且存在突变点。试验证明,可以通过能耗系数曲线来控制电渗时间,减少能量消耗,提高电渗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电渗 二维固结 电势分布 电场变化 能量消耗
下载PDF
近距离负地闪电场波形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其林 郄秀书 +3 位作者 王怀斌 陈成品 张广庶 张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26-130,共5页
利用GPS同步的高时间分辨率闪电电场变化仪,2002年夏季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的闪电特征进行了多点同步观测,得到了0.4μs时间分辨率的慢天线电场变化仪资料.文中主要分析了8月4日一次雷暴过程中大量负地闪电场变化波形,发现首次闪击先... 利用GPS同步的高时间分辨率闪电电场变化仪,2002年夏季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的闪电特征进行了多点同步观测,得到了0.4μs时间分辨率的慢天线电场变化仪资料.文中主要分析了8月4日一次雷暴过程中大量负地闪电场变化波形,发现首次闪击先导电场反转距离的变化范围为3.4~5.1km.在3.4km以内,负先导引起的电场变化为负,地闪典型波形呈V形;在5.1km以外,负先导引起的电场变化为正,地闪典型波形呈MP形,即随距离的增加,负地闪典型波形一般从V形变为MP形.另外,将源电荷先导模式和电荷均匀分布的回击静电模式结合,对首次闪击电场变化波形的V形和MP形结构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雷暴 电场变化 先导 地闪
下载PDF
闪电电场测量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邱实 周璧华 +1 位作者 郭建明 李炎新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3,共5页
分析了电场变化测量仪的时域与频域响应特征,采用系统函数研究了快、慢电场变化测量仪的响应,阐明了电场变化仪的测量结果可归结为对被测电场变化的一阶高通滤波。在此基础上,利用信号处理方法,设计了由测量结果求取被测电场原波形及不... 分析了电场变化测量仪的时域与频域响应特征,采用系统函数研究了快、慢电场变化测量仪的响应,阐明了电场变化仪的测量结果可归结为对被测电场变化的一阶高通滤波。在此基础上,利用信号处理方法,设计了由测量结果求取被测电场原波形及不同时间常数天线间测量结果相互转换的方法。最后通过对观测资料的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明确了快慢电场测量波形之间的联系,为简化雷电电场变化的测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 电场变化 测量 系统函数
下载PDF
空中人工引发雷电的正负先导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义军 刘欣生 +9 位作者 王才伟 肖庆复 张广庶 董万胜 周良才 钟定珠 樊灵孟 陈明理 王道洪 渡边贞司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3,共8页
通过对 1998年 8月 2 2日空中引发雷电先导过程的光、电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 ,在空中引发雷电的先导系统中存在三个先导过程。①向下发展的负先导在起始阶段呈小阶梯特征 ,阶梯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 2 0 μs ,阶梯的上升时间小于 1μs... 通过对 1998年 8月 2 2日空中引发雷电先导过程的光、电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 ,在空中引发雷电的先导系统中存在三个先导过程。①向下发展的负先导在起始阶段呈小阶梯特征 ,阶梯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 2 0 μs ,阶梯的上升时间小于 1μs,随着负先导的下行发展 ,梯级增长。②金属导线上端向上发展的正先导在负先导接地之后 ,表现出明显的阶梯特性 ,阶梯之间的时间间隔平均为 15 μs。③从地面向上发展的连接正先导由多个振荡脉冲组成 ,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 13μs,连接先导的发展也是梯级的。电场快变化中的高频分量随着距离的增加衰减很快。最强的发光是由向下的负先导接地时形成的小回击产生的 ,强光只集中在空气离化而形成的放电通道部分 ,光强则随着高度的增加很快衰减 ,其传播速度约为 2 .1× 10 8m·s-1。在小回击发生之前 ,向下发展的负先导在接地之前有较强的发光 ,而金属导线上端向上发展的正先导没有明显的发光。在小回击发生之后 ,金属导线上端向上正先导的发光强度被增强 ,其向上的传播速度约为 2 .4× 10 6m·s-1。金属导线部分在小回击发生之后约 2 2 0μs逐渐开始熔化发出强光 ,并向上发展而与前面向上发展的正先导的发光相并合 ,其传播速度约为 1×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引发雷电 先导传播 电场变化 负地闪 正地闪
下载PDF
光束偏转器传输特性对系统定向准确度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劲 金韬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85-1888,共4页
基于光束在单轴晶体交界面处的折射理论和单轴晶体中的矢量传播理论,研究了基模高斯光束通过铌酸锂光束偏转器后的电场变化,计算得到了光束定向系统探测器输出的中频电流与光束失配角之间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通过铌酸锂光束偏转器后的... 基于光束在单轴晶体交界面处的折射理论和单轴晶体中的矢量传播理论,研究了基模高斯光束通过铌酸锂光束偏转器后的电场变化,计算得到了光束定向系统探测器输出的中频电流与光束失配角之间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通过铌酸锂光束偏转器后的基模高斯光束的电场分布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这种细微的电场变化将改变输出中频电流与光束失配角之间的对应关系.借助该修正的数学模型,可提高光束定向系统的角度测量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学 光束定向 铌酸锂(LiNbO3)光束偏转器 传输电场变化
下载PDF
闪电的20 MHz辐射与放电过程 被引量:8
8
作者 郄秀书 刘欣生 王怀斌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93-97,共5页
利用一台窄带高频接收机对20MHZ的闪电辐射场进行了测量,并利用—慢天线电场变化仪配合观测以区分对地放电中的各放电过程,得到了地闪各闪击过程及云闪的辐射强度和辐射时间。我们认为云闪的k变化、地闪中的第一次闪击是20MHZ的最强辐射... 利用一台窄带高频接收机对20MHZ的闪电辐射场进行了测量,并利用—慢天线电场变化仪配合观测以区分对地放电中的各放电过程,得到了地闪各闪击过程及云闪的辐射强度和辐射时间。我们认为云闪的k变化、地闪中的第一次闪击是20MHZ的最强辐射源,以后的闪击次之,并逐步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 辐射场 电场变化 放电过程 云闪 回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一次地闪放电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孔祥贞 郄秀书 +3 位作者 赵阳 张彤 张广庶 董万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93-1000,共8页
利用成像率为1000幅/s的高速摄像系统和快、慢电场变化仪以及宽带干涉仪系统等探测仪器在青藏高原那曲地区所观测的地闪资料,对一次地闪回击及其之前的持续时间较长的云内放电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闪先导前的云内放电过程发生... 利用成像率为1000幅/s的高速摄像系统和快、慢电场变化仪以及宽带干涉仪系统等探测仪器在青藏高原那曲地区所观测的地闪资料,对一次地闪回击及其之前的持续时间较长的云内放电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闪先导前的云内放电过程发生于雷暴云下部正电荷区和中部负电荷区之间;云中部负电荷区距离地面的高度为2.8—4.5km;闪电的起始放电发生区域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0—1.7km;初始流光在云外发展时具有很大的水平分量和较多的分支;梯级先导的速度为1×10^5m/s,在向地面发展时出现较大的弯曲;首次回击放电过程与低海拔地区没有差异,通道中的峰值电流有24.1kA;继后回击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速摄像 电场变化 云内放电 回击
下载PDF
基于COMSOL分析步进电动机故障的电流和磁场变化规律研究
10
作者 龙玉江 王杰峰 +1 位作者 钱俊凤 赵文彬 《微特电机》 2024年第4期44-48,共5页
步进电动机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设备之一,当步进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将直接导致电力系统的停运,给电力企业带来经济损失,需要对步进电动机内部故障原因进行研究。通过COMSOL有限元分析及建模的方式,对步进电动机的失步故... 步进电动机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设备之一,当步进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将直接导致电力系统的停运,给电力企业带来经济损失,需要对步进电动机内部故障原因进行研究。通过COMSOL有限元分析及建模的方式,对步进电动机的失步故障和开路故障所引起的电场和磁场的变化展开了研究,分析了在5种不同频率下失步故障和开路故障所引起的电场和磁场的变化规律,以提高对步进电动机故障诊断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进电动机 失步故障 开路故障 电场变化 磁场变化
下载PDF
空中人工引雷先导特征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其林 郄秀书 +1 位作者 王才伟 肖庆复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7-174,共8页
根据1998年8月22日在广州从化5次空中引发雷电远近两个观测点得到的地面电场变化资料, 对主放电之前的先导传输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双向先导系统稳定传输阶段, 近区电场为较慢的正极性电场变化上叠加负极性振... 根据1998年8月22日在广州从化5次空中引发雷电远近两个观测点得到的地面电场变化资料, 对主放电之前的先导传输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双向先导系统稳定传输阶段, 近区电场为较慢的正极性电场变化上叠加负极性振荡脉冲; 远区的辐射场开始为双极性脉冲, 逐渐过渡到单极性脉冲, 而且双极性脉冲的初始极性与单极性脉冲极性以及小回击极性相同都为正。双极性脉冲幅度逐渐减小, 且初始半周期较光滑, 未观测到更高频小脉冲的叠加现象。双极性脉冲整个宽度为3.8 μs, 方差为0.33 μs; 峰与峰间隔为15 μs, 方差为2.4 μs 。单极性脉冲具有上升快而大的初始峰值、 慢而小的负反冲特性, 且初始上升部分较光滑, 未观测到高频小脉冲, 其上升时间为0.23 μs, 方差为0.05 μs; 半峰值宽度为0.37 μs, 方差为0.1 μs; 脉冲间隔为12 μs, 方差为3.4 μs 。单极性脉冲峰值逐渐增大, 就5次触发闪电而言, 最大先导脉冲幅度与小回击之比为0.24, 范围在0.2~0.3之间。小回击后, 远区的单极性脉冲幅度小, 上升慢而下降快、 无明显负反冲, 平均间隔为20.1 μs, 方差为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引雷 空中触发闪 电场变化 双向先导 统计分析
下载PDF
闪电先导静电场波形理论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义军 言穆弘 刘欣生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85-191,共7页
通过对地闪电先导过程静电场变化波形的理论分析指出,先导所致静电场时间变化率dE/dt 是一个比静电场变化ΔE 更能反映先导传播特性的物理量。利用 dE/dt 时变曲线可以较精确地确定先导开始位置、接地附近先导传播速度以及接地瞬时的先... 通过对地闪电先导过程静电场变化波形的理论分析指出,先导所致静电场时间变化率dE/dt 是一个比静电场变化ΔE 更能反映先导传播特性的物理量。利用 dE/dt 时变曲线可以较精确地确定先导开始位置、接地附近先导传播速度以及接地瞬时的先导电流,同时利用dE/dt 极值点的特征可以揭示通道传播过程中倾斜、弯曲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 先导过程 电场变化 波形理论
下载PDF
雷电回击速度非单调变化对电场波形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贾晟 李云 +2 位作者 孙征 石立华 邱实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4-241,共8页
针对回击速度的非单调变化,采用回击通道分段的思想,建立了速度非单调变化条件下的回击工程模型,并检验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基于变速度的回击工程模型,分析了回击速度非单调变化对电场的影响,发现回击速度主要通过影响电场辐射场... 针对回击速度的非单调变化,采用回击通道分段的思想,建立了速度非单调变化条件下的回击工程模型,并检验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基于变速度的回击工程模型,分析了回击速度非单调变化对电场的影响,发现回击速度主要通过影响电场辐射场分量来改变回击电场波形,并导致回击电场出现次峰现象.文中还分析了回击速度的不同变化趋势对电场波形的影响和速度峰值所在高度不同时电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速度峰值所对应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回击速度增长越快,电场曲线次峰的上升段越陡;速度衰减越慢,次峰之后的凹陷程度越不明显;速度峰值所在高度越低,电场次峰出现越早,表明回击速度的变化对回击波形的精细结构有显著影响.通过建立变速度的回击工程模型,可加强对电场波形精细结构的理解与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 回击速度 非单调变化 回击模型 电场变化
下载PDF
闪电电场时变率与电场变化同步观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旭光 陈军 +2 位作者 刘青松 卢治钢 张斌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97-703,共7页
闪电电场变化(ΔE)和电场时变率(d E/dt)测量是研究闪电电磁辐射及其传播规律的重要手段.虽然两者早已应用于闪电观测研究,然而对两者的相互关系及差异少有报道.本文通过闪电ΔE和d E/dt的同步观测,测出了两次近距离负极性地闪的全波波... 闪电电场变化(ΔE)和电场时变率(d E/dt)测量是研究闪电电磁辐射及其传播规律的重要手段.虽然两者早已应用于闪电观测研究,然而对两者的相互关系及差异少有报道.本文通过闪电ΔE和d E/dt的同步观测,测出了两次近距离负极性地闪的全波波形.对比发现:闪电回击d E/dt脉冲积分后与直接采集的ΔE脉冲在回击后100μs内基本一致,差异主要表现在d E/dt积分波形后期出现的低频分量偏移;预击穿、梯级和直窜先导阶段的d E/dt脉冲更为密集,部分放电脉冲在ΔE波形上无法分辨.这表明闪电d E/dt测量能够在数据采集设备有限的动态范围内更有效地响应闪电高频辐射,因而对先导等小尺度击穿过程更为敏感,所以d E/dt传感器可以成为闪电电场测量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导 回击 电场时变率 电场变化
下载PDF
Artificially triggered lightning and its characteristic discharge parameters in two severe thunderstorms 被引量:17
15
作者 QIE XiuShu ZHANG QiLin +6 位作者 ZHOU YunJun FENG GuiLi ZHANG TingLong YANG Jing KONG XiangZhen XIAO QingFu WU ShuJu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7年第8期1241-1250,共10页
The lightning-induced-damages in the mid-latitude regions are usually caused during severe thunderstorms. But the discharge parameters of natural lightning are difficult to be measured. Five lightning flashes have bee... The lightning-induced-damages in the mid-latitude regions are usually caused during severe thunderstorms. But the discharge parameters of natural lightning are difficult to be measured. Five lightning flashes have been artificially triggered with the rocket-wire technique during the passage of two severe thunderstorms. The discharge current and close electric field of return stroke in artificially triggered lightning have been obtained in microsecond time resolution by using current measuring systems and electric field change sens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ve triggered lightning flashes include 1 to 10 return strokes, and the average return stroke current is 11.9 kA with a maximum of 21.0 kA and a minimum of 6.6 kA, similar to the subsequent return strokes in natural lightning. The half peak width of the current waveform is 39 us, which is much larger than the usual result. The peak current of stroke I_p(kA) and the neutralized charge Q(C) has a relationship of I_p = 18.5Q^(0.65). The radiation field of return stroke is 5.9 kV ? m^(-1) and 0.39 kV ? m^(-1) at 60 m and 550 m, respectively. The radiation field decreases as r^(-1.119) with increase of horizontal distance r from the discharge channel. Based on the well-accepted transmission line model, the speed of return stroke is estimated to be about 1.4 × 10~8m·s^(-1), with a variation range of (1.1-1.6)×10~8m·s^(-1). Because of the similarities of the triggered lightning and natural lightning, the results in this article can be used in the protection design of natural light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ly triggered LIGHTNING CHARACTERISTIC discharge parameters current WAVEFORM electric field change in CLOSE distance SEVERE THUNDERSTORM
原文传递
利用快电场变化脉冲定位进行云闪初始放电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东方 郄秀书 +4 位作者 袁铁 张广庶 张彤 张廷龙 张其林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5-174,共10页
利用高时间精度GPS同步的雷电快天线电场变化测量仪等设备,在2004年夏季对甘肃中川地区雷暴的闪电放电特征进行了7站同步观测。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基于到达时间差的快天线电场变化脉冲定位方法,对8月20日一次强雷暴过程的5次云闪初... 利用高时间精度GPS同步的雷电快天线电场变化测量仪等设备,在2004年夏季对甘肃中川地区雷暴的闪电放电特征进行了7站同步观测。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基于到达时间差的快天线电场变化脉冲定位方法,对8月20日一次强雷暴过程的5次云闪初始阶段产生的快天线电场变化脉冲进行了三维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辐射源到达不同测站的时间差,能够对云闪产生的辐射源进行较好的定位,闪电的放电区域与雷暴的不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在雷暴发展的比较旺盛阶段,闪电的放电区域相对较高,对应的离地高度为3.3—6.4 km(此时对应的雷达回波顶高约9 km,回波强度在35 dBz以上的回波顶高约7 km);在雷暴处于减弱和消散阶段,闪电的放电高度降低,所分析的该阶段的其中1个云闪对应的离地高度为1.1—3.0 km(此时对应的雷达回波顶高约6 km,回波强度在35 dBz以上的回波顶高约3 km)。与雷达回波的对比分析发现,云闪初始阶段的辐射脉冲源位置与强回波区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辐射脉冲源位置分别与25—50 dBz的回波区域相对应。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定位结果的可靠性,而且说明利用快天线电场变化测量仪组网观测对闪电进行定位跟踪有可能反映雷暴强中心的发展变化过程,同时也表明了利用快天线电场变化测量仪组网观测在强对流的监测和预警中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另外,定位误差的模拟试验表明,当雷电距观测网络较近时,定位误差较小,雷电距观测网络中心越远,定位误差越大。5次云闪的实际定位误差对比表明,模拟试验的定位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地反映实际定位误差。这说明了该定位系统对位于探测网络上空或附近的雷电可以进行云内放电过程的较好的三维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云闪 快电场变化脉冲 多普勒雷达 定位误差
下载PDF
地闪连续电流特征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翠华 张义军 +1 位作者 张广庶 王才伟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71-378,共8页
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的闪电电场变化资料 ,统计分析了我国甘肃和广东地区地闪连续电流特征。结果表明 :在甘肃中川地区 1 0 3次地闪中 ,带有连续电流的地闪有 49.50/ 0 ,连续电流的平均持续时间为 88.9ms;在广东地区的 98次地闪中有连续电... 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的闪电电场变化资料 ,统计分析了我国甘肃和广东地区地闪连续电流特征。结果表明 :在甘肃中川地区 1 0 3次地闪中 ,带有连续电流的地闪有 49.50/ 0 ,连续电流的平均持续时间为 88.9ms;在广东地区的 98次地闪中有连续电流的地闪占 52 0/ 0 ,连续电流的平均持续时间为 1 58.2ms。在这两个地区 ,带有连续电流最多的是有 2次或 3次回击的地闪 ,连续电流的持续时间与产生它的回击和前一回击之间的时间间隔ΔT呈反相关 ,连续电流持续时间越长 ,ΔT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闪 连续电流 电场变化 统计
下载PDF
先导—回击模型与人工触发闪电特征参数计算 被引量:10
18
作者 郑栋 张义军 +2 位作者 吕伟涛 孟青 郄秀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151-157,共7页
在关于地闪通道的“先导模型”和“同击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先导-回击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2005年8月2日3次人工触发闪电中观测到的12次直窜先导和继后回击过程的慢电场变化资料进行了闪电通道特征参量的计算。计算结果发现:3次... 在关于地闪通道的“先导模型”和“同击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先导-回击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2005年8月2日3次人工触发闪电中观测到的12次直窜先导和继后回击过程的慢电场变化资料进行了闪电通道特征参量的计算。计算结果发现:3次人工触发刚电的高度分别在8.68、4.48和10.59km;直窜先导过程的电荷线密度范围为49.3~130.05μC/m;先导发展平均速度范围为0.23×10^7-1.48×10^7m/s:先导平均电流范同为0.14~1.87kA;先导通道电压范围为7.94-20.33Mv;继后同击中和的电荷量范围为0.16~1.21C:继后回击过程的回击平均速度范围为2.61×10^7~11.86×10^7m/s;回击平均电流范围为1.56—12.59kA。分析表明,“先导-同击模型”降低了对观测点站数和观测环境的要求,同时对通道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触发闪电 直窜先导 继后回击 慢电场变化 先导模型 回击模型 通道参量
下载PDF
闪电初始放电阶段亚微秒电场变化波形特征 被引量:9
19
作者 曹冬杰 郄秀书 +2 位作者 杨静 王俊芳 王东方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5-656,共12页
本文选取2008年西藏羊八井地区与2009年东北大兴安岭地区快、慢天线闪电电场变化仪观测资料,对云闪起始阶段和地闪预击穿阶段亚微秒电场变化波形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无论是云闪还是地闪,初始阶段快电场变化波形均表现为一系列脉冲... 本文选取2008年西藏羊八井地区与2009年东北大兴安岭地区快、慢天线闪电电场变化仪观测资料,对云闪起始阶段和地闪预击穿阶段亚微秒电场变化波形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无论是云闪还是地闪,初始阶段快电场变化波形均表现为一系列脉冲形式,且以归一化幅值小于0.5、脉冲宽度小于等于10μs的窄脉冲为主;同低海拔地区相比,高原地区地闪预击穿阶段脉冲总数相对较高,窄脉冲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幅值可与首次回击峰值相比拟的双极性大脉冲的发生比例较低。在统计的基础上,对产生双极性脉冲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发现较大的电流传输速度和电流衰减长度,是导致双极性大脉冲波形幅值远大于其它脉冲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 初始放电阶段 亚微秒电场变化 下部正电荷区(LPCC) 传输线模型
下载PDF
北京和广州地区云闪初始击穿电场变化特征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华 郑栋 +2 位作者 张义军 张阳 刘恒毅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6年第3期22-31,共10页
对比分析了北京和广州地区各100例云闪初始阶段前30 ms快电场变化波形上初始击穿脉冲的特征。依据脉冲的结构特征,两地区的云闪初始击穿脉冲可分为单极性单峰型、单极性多峰型、双极性单峰型和双极性多峰型脉冲,两地区均以单极性和单峰... 对比分析了北京和广州地区各100例云闪初始阶段前30 ms快电场变化波形上初始击穿脉冲的特征。依据脉冲的结构特征,两地区的云闪初始击穿脉冲可分为单极性单峰型、单极性多峰型、双极性单峰型和双极性多峰型脉冲,两地区均以单极性和单峰型脉冲为主。对脉冲参量特征的统计发现,脉冲的10%-90%上升时间、半峰值宽度地区差异性小于脉冲类型差异性;双极性单峰型脉冲的半峰值宽是单极性单峰型的1.2倍。不同类型脉冲过零时间的中值、平均值在10μs左右量级,且广州地区较北京地区的大;云闪初始击穿脉冲宽度平均值显著小于相同地区正地闪的,而脉冲间隔显著大于正地闪的。初始击穿脉冲最为集中的出现在云闪最初的1~2 ms,其比例随时间以显著的负指数分布下降。研究发现,双极性脉冲的过零时间与脉冲宽度之间、起始半周期峰值幅度与过冲幅度之间均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闪初始阶段 快电场变化 初始击穿脉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