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同一性风格、亲子沟通的关系 被引量:65
1
作者 王树青 张文新 张玲玲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5,共7页
采用问卷法对59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人数分布中,延缓状态占67.5%,其余三种同一性状态各占10%左右;大学生在四种同一性状态的人数分布上不存在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与其他同一性状态相比,获得状态的大学生... 采用问卷法对59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人数分布中,延缓状态占67.5%,其余三种同一性状态各占10%左右;大学生在四种同一性状态的人数分布上不存在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与其他同一性状态相比,获得状态的大学生在信息风格上得分最高,早闭状态的大学生在规范风格上得分最高,扩散状态的大学生在扩散风格上得分最高;亲子沟通中的开放性和问题既对同一性状态有直接预测作用,又以三种同一性风格为中介间接影响同一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状态 同一性风格 亲子沟通
下载PDF
自我同一性理论与经验研究 被引量:56
2
作者 周红梅 郭永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3-137,共5页
ErikErikson首先提出自我同一性的问题,并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描述,但没有对其进行实证研究。而Marcia则从复杂的自我同一性概念中析出两个维度,从而对自我同一性进行实证研究成为可能。随后的很多研究都把同一性发展归于个人因素,但这... ErikErikson首先提出自我同一性的问题,并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描述,但没有对其进行实证研究。而Marcia则从复杂的自我同一性概念中析出两个维度,从而对自我同一性进行实证研究成为可能。随后的很多研究都把同一性发展归于个人因素,但这很难解释倒退现象,于是情境因素就被引入到同一性发展中来,现在许多研究者对于影响同一性发展的因素既有情境因素又有个人因素这一点已达成共识,并提出一些理论模型。与此同时,另有一些研究者希望探求到自我同一性这一构念与其它构念间的关系。同一性构念效度及其发展机制以及同一性构念与其它构念之间的关系仍是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同一性 探索 承诺 倒退
下载PDF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48
3
作者 王树青 朱新筱 张粤萍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32,共4页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青少年期的中心发展任务。自E.Erikson提出自我同一性概念之后,已有大量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主要包括概念解析、测量方法和相关研究内容等方面对中西方有关自我同一性的研究的影响,及对未来...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青少年期的中心发展任务。自E.Erikson提出自我同一性概念之后,已有大量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主要包括概念解析、测量方法和相关研究内容等方面对中西方有关自我同一性的研究的影响,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的把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自我同一性 综述 测量方法 发展趋势 家庭因素 同伴关系 自我精神分析理论
下载PDF
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与父母教养方式、亲子沟通的关系 被引量:48
4
作者 王树青 张文新 陈会昌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年第2期126-132,共7页
对639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从初一到高三,自我同一性状态呈现出前进的发展趋势,与初中生相比,高二和高三学生更多地处于获得状态、更少处于早闭和扩散状态;除高一男生比女生更多处于获得状态外,其他年级同一性状态上均不存在... 对639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从初一到高三,自我同一性状态呈现出前进的发展趋势,与初中生相比,高二和高三学生更多地处于获得状态、更少处于早闭和扩散状态;除高一男生比女生更多处于获得状态外,其他年级同一性状态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溺爱型、权威型和忽视型教养方式在获得状态上得分均较高,权威型还具有最高的早闭状态得分,专制型教养方式最不利于同一性状态发展,有最高的扩散状态得分和最低的获得状态分数;亲子沟通可正向预测获得和早闭状态,负向预测同一性扩散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同一性 同一性状态 父母教养方式 亲子沟通
下载PDF
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和疏离感的研究 被引量:40
5
作者 孔祥娜 《河西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63-67,共5页
该研究采用国外学者编制的自我认同量表和国内学者编制的疏离感量表,对烟台市一百多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疏离感量表采用人际疏离感、无意义感、无能为力感、自我分离感和文化分离感五个经典维度。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疏离... 该研究采用国外学者编制的自我认同量表和国内学者编制的疏离感量表,对烟台市一百多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疏离感量表采用人际疏离感、无意义感、无能为力感、自我分离感和文化分离感五个经典维度。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疏离感不存在性别差异;(2)该研究中大学生的无能为力感、无意义感和自我分离感显著高于前人研究结果;(3)自我认同感与疏离感及其各维度均存在显著负相关,检验发现:自我认同感高分组与低分组在疏离感及其各维度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我认同感 疏离感 自我分离感 相关
下载PDF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权威性、同一性风格的关系 被引量:46
6
作者 王树青 陈会昌 石猛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5-72,共8页
采用修订的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同一性风格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1233名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考察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发展特点以及父母教养权威性、同一性风格和自我同一性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从初中到高... 采用修订的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同一性风格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1233名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考察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发展特点以及父母教养权威性、同一性风格和自我同一性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从初中到高中,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状态表现出前进的发展趋势,高中和大学阶段处于四种同一性状态的人数比例不存在明显差异;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多地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父母教养权威性既对同一性状态有直接预测作用,又以同一性风格为中介对其产生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状态 同一性风格 父母教养权威性
下载PDF
自拍:一种纠结的“自我技术” 被引量:51
7
作者 彭兰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55,76,148,共13页
自拍是新媒体时代的一种进行自我表达与自我创造的"自我技术",但自拍行为也会折射各种社会环境与社交互动的压力与影响。对于个体来说,自拍可以通过彰显"在场感"来进行自我呈现与表达,但沉浸于自拍又可能使得在场... 自拍是新媒体时代的一种进行自我表达与自我创造的"自我技术",但自拍行为也会折射各种社会环境与社交互动的压力与影响。对于个体来说,自拍可以通过彰显"在场感"来进行自我呈现与表达,但沉浸于自拍又可能使得在场成为缺席,另一方面,"在场"方式也往往是从他人的角度构建的。自拍作为一种典型的自我建构方式,体现着"个体自我""关系自我""集体自我"这三重自我的冲突与调和过程,建构与解构、个性与去个性的矛盾也会体现在自拍的自我建构中。以上三个方面的矛盾表明,尽管自拍是一种不同于"权力技术"的"自我技术",但在社交互动变得广泛而频繁的今天,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规训力量,通过自拍进行自我表现、从他者角度进行自我审查—自我调整的过程将变得越来越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拍 自我技术 自我建构 自我认同
原文传递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及与情绪适应的关系 被引量:46
8
作者 王树青 石猛 陈会昌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10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的:考察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自我同一性状态与情绪适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EOM-EIS-2)、自尊问卷(SES)、焦虑问卷(SAS)和抑郁问卷(BDI)对113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三学生比大一、大二表... 目的:考察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自我同一性状态与情绪适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EOM-EIS-2)、自尊问卷(SES)、焦虑问卷(SAS)和抑郁问卷(BDI)对113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三学生比大一、大二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同一性获得;与其他年级相比,大一学生具有较低的同一性早闭水平。在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中男生比女生具有更高的同一性获得水平;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中女生比男生具有更高的同一性早闭得分。②大学生的同一性获得状态可正向预测自尊,负向预测焦虑、抑郁,同一性早闭状态和扩散状态负向预测自尊,同一性延缓状态正向预测焦虑、抑郁。结论: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呈现出一定的性别差异、独生/非独生以及城乡差异特点;自我同一性状态对大学生的情绪适应有较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我同一性 同一性状态 情绪适应
原文传递
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对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影响:线上积极反馈的作用 被引量:45
9
作者 刘庆奇 孙晓军 +1 位作者 周宗奎 牛更枫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探讨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线上积极反馈与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交网站自我呈现策略问卷、线上积极反馈问卷和自我认同简易量表对48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和真实自我呈现都与线上积极反馈以... 目的:探讨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线上积极反馈与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交网站自我呈现策略问卷、线上积极反馈问卷和自我认同简易量表对48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社交网站积极自我呈现和真实自我呈现都与线上积极反馈以及自我认同显著正相关;积极自我呈现不能直接预测自我认同,线上积极反馈在积极自我呈现对自我认同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真实自我呈现不仅能够直接显著预测自我认同,而且能够通过积极反馈的中介作用影响自我认同。结论:社交网站自我呈现通过线上积极反馈影响青少年自我认同,不同呈现策略对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影响机制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站 积极自我呈现 真实自我呈现 线上积极反馈 自我认同
原文传递
720名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俞瑞康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13-416,共4页
对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实证研究表明,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经由一个理想朦胧——困惑疑为——现实提升的过程。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度数分布中间大、两头小。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存在性别差异。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与学习成效自评交互... 对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实证研究表明,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经由一个理想朦胧——困惑疑为——现实提升的过程。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度数分布中间大、两头小。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存在性别差异。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与学习成效自评交互影响。对中学生自我同一性教育训练应予以重视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自我同一性 同一性地位 教育洲练 发展心理学
下载PDF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大五”人格、因果取向的关系 被引量:28
11
作者 王树青 石猛 陈会昌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5-501,共7页
通过对536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大五"人格、因果取向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五"人格和因果取向均是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重要预测因素,能在较大程度上解释... 通过对536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大五"人格、因果取向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五"人格和因果取向均是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重要预测因素,能在较大程度上解释大学生所处自我同一性状态(特别是同一性获得状态和扩散状态)上的差异;(2)因果取向在"大五"人格对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影响中起重要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状态 “大五”人格 因果取向
原文传递
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被引量:25
12
作者 张国华 雷雳 邹泓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08年第1期37-39,58,共4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以北京市两所中学的初一到高二共5个年级404名中学生为被试,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结果:自我认同完成与"网络成瘾"显著负相关(r=-0.19,P&... 目的:探讨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以北京市两所中学的初一到高二共5个年级404名中学生为被试,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结果:自我认同完成与"网络成瘾"显著负相关(r=-0.19,P<0.01);自我认同完成与互联网信息服务使用偏好显著正相关(r=0.17,P<0.01),与互联网社交、娱乐、交易服务使用偏好相关不显著;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与"网络成瘾"均为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39、0.17、0.27和0.44,P值均小于0.01);回归分析发现,互联网社交、自我认同完成、性别和互联网娱乐服务使用偏好能显著地预测"网络成瘾",其解释量分别为18.6%、3.4%、2.2%和1.8%,总的解释量为26%。结论:自我认同完成和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与"网络成瘾"的相关显著,并能显著地预测"网络成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认同 互联网使用 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 网络成瘾
下载PDF
始成年期自我同一性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7
13
作者 弓思源 胥兴春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69-1776,共8页
Erikson将自我同一性看作是终生发展的过程并把18~25岁作为发展的关键时期,Arnett根据后现代社会的现实环境将这一阶段命名为"始成年期"。始成年期自我同一性对情感、工作、世界观等自我同一性发展领域的关注度相对青少年期... Erikson将自我同一性看作是终生发展的过程并把18~25岁作为发展的关键时期,Arnett根据后现代社会的现实环境将这一阶段命名为"始成年期"。始成年期自我同一性对情感、工作、世界观等自我同一性发展领域的关注度相对青少年期更广泛与深入,发展任务的繁杂使始成年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更具波动性,并随着个体逐渐成熟而更多处于同一性的高级状态。后现代社会属性是始成年期自我同一性问题的根本,原生家庭持续影响始成年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同时学校与工作单位这样的社会机构构成近端环境直接作用于始成年期自我同一性,自主性在始成年期个体与其家庭及所处社会机构的交互作用中对自我同一性起到关键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始成年期 自我同一性 同一性状态 个人动因
下载PDF
自我同一性对高中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积极心理资本与生涯适应力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20
14
作者 于晓琳 王姝娴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5期291-300,共10页
为探讨自我同一性对高中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以及积极心理资本和生涯适应力在其中的影响机制,采用自我同一性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生涯适应力量表以及生命意义感量表对81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自我同一性能显著正向预测生命... 为探讨自我同一性对高中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以及积极心理资本和生涯适应力在其中的影响机制,采用自我同一性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生涯适应力量表以及生命意义感量表对81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自我同一性能显著正向预测生命意义感,这种作用不仅分别通过积极心理资本和生涯适应力的单独中介作用实现,还可以通过积极心理资本和生涯适应力的链式中介作用实现。本研究表明,自我同一性对高中生的生命意义感有一定的增强效应,且这种效应可通过提高积极心理资本和生涯适应力发挥作用,为提升高中生的生命意义感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同一性 积极心理资本 生涯适应力 生命意义感 高中生
下载PDF
本科护生职业认同与自我同一性的相关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王建荣 丁淑贞 桑甜 《护理管理杂志》 2017年第9期620-622,共3页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职业认同、自我同一性的现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抽取大连市某高等院校的404名全日制本科护生进行调查,采用本科护生一般资料问卷、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及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性测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职业认同、自我同一性的现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抽取大连市某高等院校的404名全日制本科护生进行调查,采用本科护生一般资料问卷、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及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性测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职业认同均分为(3.00±0.91)分,处于中等水平。自我同一性总均分为(3.55±0.43)分,处于较低水平;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自愿报考护理专业、同一性获得及同一性早闭为本科护生职业认同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本科护生的职业认同与自我同一性呈正相关,护理教育者应重视本科护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有针对性地制订本科护生的同一性促进措施,提高个体的职业认同,稳定护理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护生 自我同一性 职业认同
下载PDF
同一性风格: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楠 张雅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1-698,共8页
近年来,自我同一性问题的研究由关注同一性状态转向关注同一性风格。同一性风格是指个体在建立与维持同一性时表现出的社会认知策略方面的偏好,包括信息风格、规范风格和扩散/逃避风格。研究者围绕同一性风格与社会认知加工策略、人格... 近年来,自我同一性问题的研究由关注同一性状态转向关注同一性风格。同一性风格是指个体在建立与维持同一性时表现出的社会认知策略方面的偏好,包括信息风格、规范风格和扩散/逃避风格。研究者围绕同一性风格与社会认知加工策略、人格、家庭环境、心理健康、学业表现等方面关系展开了丰富的研究。未来的研究方法和被试样本应该更加多样化,跨文化比较研究及干预性研究也有待进一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同一性 同一性风格 信息风格 规范风格 扩散/逃避风格
下载PDF
青少年的发展课题与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陈香 张日昇 《张家口师专学报》 2000年第4期64-71,共8页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H.Erikson)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为我们理解和研究青少年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本文在概述了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与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马西亚(J.E.Marcia)、小柴木启吾、加藤厚、张日昇等中...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H.Erikson)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为我们理解和研究青少年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本文在概述了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与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马西亚(J.E.Marcia)、小柴木启吾、加藤厚、张日昇等中外心理学家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问题所进行的分析,探讨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立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 影响因素 发展课题 自我同一性 角色混乱 同一性扩散 青少年问题 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特点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建人 杨喜英 +1 位作者 熊恋 凌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10年第5期651-653,663,共4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特点。方法:选取705名高一至大四年级年龄在14-25岁之间的学生为被试,采用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结合访谈法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特点进行考察。结果:①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年级差异显著,同一性获得表现... 目的:探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特点。方法:选取705名高一至大四年级年龄在14-25岁之间的学生为被试,采用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结合访谈法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特点进行考察。结果:①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年级差异显著,同一性获得表现出随年级而递增的趋势;同一性延缓得分在各年级间无显著差异;大二、大三年级的同一性早闭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级,高三的同一性早闭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年级;在同一性扩散上表现为高一年级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②同一性获得、同一性早闭得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③同一性获得、同一性早闭得分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城市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④同一性发展的各个状态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间未见显著差异。结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随年龄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各个维度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同时表现出一定的性别和城乡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自我同一性 发展特点
原文传递
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及其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被引量:19
19
作者 陈晓 徐菲 林绚晖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第2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及其与学校适应的关系。方法对258名大学新生施测《自我同一性过程量表》和《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结果①大学新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从高到低依次为:扩散型(32.9%)、获得型(29.8%)、早闭型(20.2%)、延缓型(17....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及其与学校适应的关系。方法对258名大学新生施测《自我同一性过程量表》和《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结果①大学新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从高到低依次为:扩散型(32.9%)、获得型(29.8%)、早闭型(20.2%)、延缓型(17.1%);②自我同一性的探索和承诺维度与学校适应呈显著正相关;③ANOVA分析表明不同类型的同一性状态在学校适应总分及其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获得型学生的学校适应最好,扩散型学生的学校适应最差;④回归分析表明自我同一性的4个维度对学校适应总分及学习适应、人际适应、角色适应和职业选择适应因子的预测力较大,其中意识承诺维度对学校适应总分、学习适应和职业选择适应起主要的预测作用(ΔR2=0.28,ΔR2=0.19,ΔR2=0.22),意识探索维度对角色适应起主要预测作用(ΔR2=0.16),人际承诺则对人际适应起主要的预测作用(ΔR2=0.22),人际探索对学习适应有负向的预测作用(B eta=-0.15,P<0.05)。结论大学新生的自我同一性对其学校适应存在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新生 自我同一性 学校适应 大学生适应量表
下载PDF
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与社会适应 被引量:18
20
作者 黄华华 刘少英 徐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社会适应的关系。方法:选取289名大学生,采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危机量表(AEICS)测量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IRIDS)、Beck抑郁问卷(BDI)、焦虑自评量表(SAS)、国际大学生调查问卷(ICS)...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社会适应的关系。方法:选取289名大学生,采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危机量表(AEICS)测量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IRIDS)、Beck抑郁问卷(BDI)、焦虑自评量表(SAS)、国际大学生调查问卷(ICS)中的主观幸福感分量表、自尊量表(SES)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测量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其中IRIDS测量人际适应,BDI、SAS、ICS测量情绪适应,SES和GSES测量自我适应)。通过建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社会适应各维度的关系。结果:大学生的AEICS得分与人际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得分均呈负相关(r=-0.19^-0.62,均P<0.01)。自我适应在自我同一性与人际适应、自我同一性与情绪适应之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为0.53和0.58)。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可以预测其社会适应,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直接预测其自我适应,并通过自我适应间接影响其人际适应和情绪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我同一性 社会适应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