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观均匀化方法预测非饱和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质 被引量:17
1
作者 杜修力 金浏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17-1325,1332,共10页
混凝土宏观力学行为由其细观结构和组成决定,孔隙水的存在影响湿态混凝土的力学性质。在细观尺度下,将非饱和混凝土看作是由混凝土基质、孔隙水、干燥及非饱和孔隙组成的多相复合材料,提出了预测非饱和混凝土力学性质的两步均匀化方法... 混凝土宏观力学行为由其细观结构和组成决定,孔隙水的存在影响湿态混凝土的力学性质。在细观尺度下,将非饱和混凝土看作是由混凝土基质、孔隙水、干燥及非饱和孔隙组成的多相复合材料,提出了预测非饱和混凝土力学性质的两步均匀化方法。基于该方法建立了非饱和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质,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拉伸强度及峰值拉伸应变与孔隙率及饱和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本文理论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方法的合理性。研究表明:湿态混凝土弹性模量、泊松比、拉伸强度和峰值拉伸应变均随饱和度的增大而增大;低饱和度混凝土的峰值拉伸应变随孔隙率的增大而减小,而高饱和度混凝土则呈现先减小后逐渐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混凝土 孔隙率 饱和度 弹性模量 拉伸强度 峰值应变
原文传递
筋土峰值拉拔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姚文杰 李明宝 +1 位作者 郑俊杰 郭亿辉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06,共6页
为解决加筋土结构中筋土界面间复杂效应问题,采用筋材的微单元受力平衡方法,考虑剪切刚度与位移的影响,推导筋土峰值拉拔力计算公式;预测筋材在所受拉力不超过其峰值拉拔力的情况下各个位置的拉力及位移;在最大峰值拉拔力的范围内分析... 为解决加筋土结构中筋土界面间复杂效应问题,采用筋材的微单元受力平衡方法,考虑剪切刚度与位移的影响,推导筋土峰值拉拔力计算公式;预测筋材在所受拉力不超过其峰值拉拔力的情况下各个位置的拉力及位移;在最大峰值拉拔力的范围内分析筋材有效加筋长度、剪切刚度对筋材位移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峰值拉拔力一定的情况下,筋材的有效加筋长度与剪切刚度对峰值拉拔力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弹性模量对峰值拉拔力的影响较小,筋材位移随着筋材有效加筋长度、剪切刚度的增大而呈非线性减小。将采用筋土界面峰值拉拔力公式的计算结果与拉拔试验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的最大峰值拉拔力相差不大,结果吻合较好。研究成果可以为加筋土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土界面 峰值拉拔力 剪切刚度 有效加筋长度 弹性模量
下载PDF
考虑孔隙影响的混凝土有效弹性模量预测分析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吴丹 陆林军 +1 位作者 乔丕忠 谢瑞峰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21,共9页
本文通过纳米压痕实验技术得到混凝土材料细观各相参数,基于渐进均匀化理论,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和双向游走方法建立了含孔隙混凝土的胞元模型.分析了孔隙在冻融循环次数增加情况下对混凝土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同时与有限元模拟分析进行了... 本文通过纳米压痕实验技术得到混凝土材料细观各相参数,基于渐进均匀化理论,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和双向游走方法建立了含孔隙混凝土的胞元模型.分析了孔隙在冻融循环次数增加情况下对混凝土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同时与有限元模拟分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孔隙体积分数增大,界面与砂浆压痕模量相对降低,但对骨料影响较小,导致混凝土宏观弹性模量随之降低;理论分析预测的混凝土有效弹性模量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吻合良好.应用含孔隙混凝土胞元模型能有效地预测混凝土宏观弹性模量,进而也为其在冻融作用下老化演变机理的研究评估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 混凝土 有效弹性模量 均匀化理论 冻融循环 纳米压痕实验
下载PDF
换热器管板设计中当量实心板理论的发展概述
4
作者 刘雪梅 杨国政 +1 位作者 张学勇 杨星辰 《化工装备技术》 CAS 2017年第6期38-43,共6页
当量实心板理论是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用于换热器管板设计的理论。该理论将管板简化为具有有效弹性常数的当量实心板,然后根据圆平板理论求解管板应力。当量实心板理论经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且被广泛用于换热器设计标准中。回顾... 当量实心板理论是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用于换热器管板设计的理论。该理论将管板简化为具有有效弹性常数的当量实心板,然后根据圆平板理论求解管板应力。当量实心板理论经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且被广泛用于换热器设计标准中。回顾了当量实心板理论的发展历程,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量实心板 管板 有效弹性模量 泊松比 换热器
下载PDF
基于Cosserat弹性理论的直接均匀化方法
5
作者 赵勇 张若京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2-466,共5页
运用细观力学中的直接均匀化方法研究了具有周期微结构的非均匀材料的均匀化问题,得到了基于Cosserat理论的直接均匀化方法,并对具有周期微结构的非均匀材料的平面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验证了均匀化方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 COSSERAT理论 非均匀材料 直接均匀化方法 有效弹性模量
下载PDF
油液综合体积弹性模量压力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余经洪 陈兆能 陆元章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6,共5页
本文在对液压油综合体积弹性模量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油液综合体积弹性模量随油压变化的理论模型及其简化形式。并采用互相关测速方法对系统的油液综合体积弹性模量进行了实测。引用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和非线性优化方法求解... 本文在对液压油综合体积弹性模量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油液综合体积弹性模量随油压变化的理论模型及其简化形式。并采用互相关测速方法对系统的油液综合体积弹性模量进行了实测。引用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和非线性优化方法求解等手段,对各模型参数进行了辨识,并对各模型的精度进行了评价。以泵—管道—加载溢流阀系统为实例,证实了理论模型是正确的和试验测试方法是可行的。由此求得的模型使液压系统动态分析的精度大为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油 体积弹性模量 压力模型
下载PDF
岩体弹性模量尺寸效应的拟合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徐高巍 白世伟 《铜业工程》 CAS 2006年第3期17-20,36,共5页
在岩石力学参数数据系统的支持下,利用4种函数对7种软、硬岩弹性模量的尺寸效应进行了拟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指数函数、幂函数和对数函数对硬质岩弹性模量尺寸效应的拟合效果比较理想;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对软质岩弹性模量尺寸效应的... 在岩石力学参数数据系统的支持下,利用4种函数对7种软、硬岩弹性模量的尺寸效应进行了拟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指数函数、幂函数和对数函数对硬质岩弹性模量尺寸效应的拟合效果比较理想;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对软质岩弹性模量尺寸效应的拟合效果比较理想;虽然目前尚不能提供一个适用于各种岩石的统一的力学参数尺寸效应的经验公式,但在预测大尺寸岩体力学参数时采用多个尺寸效应经验公式,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得到一个较合理的岩体力学参数的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寸效应 弹性模量 拟合曲线 大尺寸岩体
下载PDF
活性粉末混凝土抗压强度尺寸效应及弹性模量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宋浩 龙佩恒 张广达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34-38,共5页
活性粉末混凝土(简称RPC)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拥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为了使其更好地应用于桥梁工程等工程实践当中,对RPC抗压强度的尺寸效应及弹性模量进行试验研究.对于活性粉末混凝土而言,不掺钢纤维(RPC-1)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尺寸效应较掺... 活性粉末混凝土(简称RPC)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拥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为了使其更好地应用于桥梁工程等工程实践当中,对RPC抗压强度的尺寸效应及弹性模量进行试验研究.对于活性粉末混凝土而言,不掺钢纤维(RPC-1)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尺寸效应较掺钢纤维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明显;三种尺寸的立方体块抗压强度随试块尺寸的增大而减小;100 mm×100 mm×100 mm试块的抗压强度与100 mm×100 mm×300 mm试块的轴心抗压强度非常接近,活性粉末混凝土表现出了良好的韧性;三组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分别为44.4 GPa、41.2 GPa、41.8 GPa,试验数据显示,混凝土在1/3强度内不会出现明显的塑性变形,可看做为线弹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尺寸效应 弹性模量
下载PDF
新型组合桥面板UHPC收缩效应足尺试验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传习 方昌乐 +4 位作者 张永明 谭珂 舒本安 施宇 罗滋润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106,共13页
针对钢-UHPC组合桥面板中UHPC的收缩效应,进行了3个不同钢-UHPC面积比的组合桥面板节段足尺试件和UHPC自由收缩试件的养护全过程应变及温度测试,分析了收缩应变发展规律及蒸养温度的影响。基于所得UHPC自由应变、组合桥面板UHPC约束应... 针对钢-UHPC组合桥面板中UHPC的收缩效应,进行了3个不同钢-UHPC面积比的组合桥面板节段足尺试件和UHPC自由收缩试件的养护全过程应变及温度测试,分析了收缩应变发展规律及蒸养温度的影响。基于所得UHPC自由应变、组合桥面板UHPC约束应变和时变止效应方法,求解了养护过程的UHPC弹性模量和组合桥面板收缩应力。结果表明:①UHPC总自由收缩约为756×10^(-6),蒸养的UHPC内部温度愈高,收缩完成愈快;以自收缩时间零点算起,-1 h开启蒸养,龄期5 h的UHPC内部温度达90℃以上,持续蒸养48 h,则龄期5、25、35 h时分别完成总收缩的52%、82%、91%以上,龄期12 d时收缩全部完成;②UHPC弹性模量、组合桥面板收缩应力与收缩应变的发展规律基本一致;③整个养护过程,钢-UHPC组合桥面板的UHPC收缩应力远小于其当时的轴心抗拉强度,不会产生收缩裂缝,与观测现象相一致;④钢-UHPC组合桥面板的UHPC上缘约束收缩拉应力值为2 MPa左右,与静载试验所得钢-UHPC组合桥面板负弯矩的开裂应力较轴心抗拉强度减少值基本一致;⑤基于UHPC自由收缩应变、组合截面约束收缩应变计算UHPC弹性模量及组合截面收缩应力的时变止效应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UHPC收缩效应 足尺模型试验 钢-UHPC组合桥面板 弹性模量 收缩应力
原文传递
温度作用下混凝土拼接桥梁拼接缝界面剪应力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施鑫磊 高德宝 +3 位作者 李子奇 杨勇 王力 徐耀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8-164,共7页
为探究拼宽混凝土桥梁在温度效应下连接缝位置产生的界面剪应力问题,考虑施工过程中现浇拼接缝混凝土各项参数的变化,以某高速公路拼接桥梁为研究对象,基于初等梁理论提出1种考虑纵向温度应力的拼宽桥梁界面剪应力力学模型。结果表明:... 为探究拼宽混凝土桥梁在温度效应下连接缝位置产生的界面剪应力问题,考虑施工过程中现浇拼接缝混凝土各项参数的变化,以某高速公路拼接桥梁为研究对象,基于初等梁理论提出1种考虑纵向温度应力的拼宽桥梁界面剪应力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拼接缝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改变对拼接缝界面剪应力的数值和分布形态影响较小;新梁和旧梁的线膨胀系数差异越大拼接缝界面剪应力越大;研究得到不同拼宽宽度下拼宽桥界面局部剪切柔度修订值的变化规律,并拟合变化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接桥梁 现浇拼接缝 温度效应 线膨胀系数 弹性模量 剪切柔度
下载PDF
粗集料中心质效应的一些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南屏 祁玲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19-23,共5页
本文从中心质效应理论角度、利用弹性力学初步分析探讨了单轴受拉、受压时粗集料的一些中心质效应问题。
关键词 中心质效应 粗集料 弹性模量 混凝土 集料
下载PDF
对JJG 52-2013《弹性元件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中耐压检定的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辜卫国 杨敬磊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2年第10期21-22,共2页
弹性元件式压力表是将管道压力通过压力表弹性元件和传动机构在表盘上指示出现场压力的示值,广泛应用于生产企业、燃气管道。涉及安全类的压力表属于强制检定仪表,在检定过程中,测量上限需耐压3min,而对于面大量广的压力表检定工作,很... 弹性元件式压力表是将管道压力通过压力表弹性元件和传动机构在表盘上指示出现场压力的示值,广泛应用于生产企业、燃气管道。涉及安全类的压力表属于强制检定仪表,在检定过程中,测量上限需耐压3min,而对于面大量广的压力表检定工作,很多人不解甚至觉得没有必要,本文将对此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元件式压力表 耐压检定 弹性迟滞效应 弹性模量
下载PDF
电阻应变计刚化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伯鲤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27-133,共7页
分析了在低弹模材料上测试应变时,应变计灵敏度降低的原因,推导了计算应变计刚化效应的公式。并提出了关于各项参数选择的原则和建议。
关键词 刚化效应 弹性模量 电阻应变计
原文传递
沙牌水电站拱坝碾压混凝土基质-骨料界面特性及微观机理研究
14
作者 杨忠义 《水电站设计》 2003年第4期47-54,共8页
在对沙牌碾压混凝土拱坝所使用的低脆性水泥与花岗岩骨料性能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借助微观测试手段,对不同水泥品种与骨料岩性的碾压混凝土的基质-骨料界面特性与基质水化产物形貌进行了系统的测试与分析,进而探讨了其界面效应与微观机理... 在对沙牌碾压混凝土拱坝所使用的低脆性水泥与花岗岩骨料性能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借助微观测试手段,对不同水泥品种与骨料岩性的碾压混凝土的基质-骨料界面特性与基质水化产物形貌进行了系统的测试与分析,进而探讨了其界面效应与微观机理,并从碾压混凝土宏观性能对微观机理给予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牌水电站 拱坝 碾压混凝土 骨料 界面效应 弹性模量 极限拉伸 除变度
下载PDF
碱集料反应与冻融循环协同作用对混凝土破坏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天艳 邓敏 詹炳根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06年第5期1-4,共4页
研究了碱集料反应与冻融循环协同作用下的混凝土的破坏行为,结果表明,当混凝土先进行碱集料反应试验而随后再冻融时,碱集料反应对冻融循环有促进作用,随着碱集料反应程度的提高,混凝土开裂愈严重,随后表现的混凝土抗冻性愈差;然而当混... 研究了碱集料反应与冻融循环协同作用下的混凝土的破坏行为,结果表明,当混凝土先进行碱集料反应试验而随后再冻融时,碱集料反应对冻融循环有促进作用,随着碱集料反应程度的提高,混凝土开裂愈严重,随后表现的混凝土抗冻性愈差;然而当混凝土先冻融,而后再进行碱集料反应时,冻融循环对碱集料反应的促进作用则不大,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混凝土破坏程度增大,在继续进行的碱集料反应结束时,混凝土最终膨胀值增大,相对动弹模量损失增大,但是混凝土劣化速度则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碱集料反应 冻融循环 协同效应 膨胀率 相对动弹性模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