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复极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小嘉 路宏 +1 位作者 白玉云 李玲 《心电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37-138,共2页
目的了解早期复极综合征患病率与性别、年龄及机体有氧活动量的关系。方法2001年3月至2002年7月对19795例职工采用整群抽样原则完成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普查工作。结果早期复极综合征患病率为3.40%,其中男性3.99%(21~30岁4.50%,31~40岁4.... 目的了解早期复极综合征患病率与性别、年龄及机体有氧活动量的关系。方法2001年3月至2002年7月对19795例职工采用整群抽样原则完成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普查工作。结果早期复极综合征患病率为3.40%,其中男性3.99%(21~30岁4.50%,31~40岁4.24%,41~50岁2.78%),女性0.46%(21~30岁0.51%,31~40岁0.49%,41~50岁0.34%)。轻度体力活动强度人群患病率2.42%,中度以上体力活动强度人群患病率4.12%。结论早期复极综合征多发于男性青壮年,而且,更易发生在有氧活动量较高的人群中,提示早期复极综合征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流行病学 调查研究 心电图 整群抽样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作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江茜 林晓芳 郑茂清 《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了解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检出率和诊断作用。方法回顾分析5630例动态心电图检查,严格按诊断要求筛选早期复极综合征。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98例(1.74%),男性95例,女性3例,年龄13~72(平均39±16)岁。结... 目的了解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检出率和诊断作用。方法回顾分析5630例动态心电图检查,严格按诊断要求筛选早期复极综合征。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98例(1.74%),男性95例,女性3例,年龄13~72(平均39±16)岁。结论动态心电图的早期复极综合征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以青壮年多见,多无器质性心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诊断作用 动态心电图检查 无器质性心脏病 常规心电图 回顾分析 检出率 青壮年 筛选
下载PDF
早复极和早复极综合征的新概念及其危险分层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钧国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01-803,共3页
自2010年以来已形成了早复极和早复极综合征的新定义,认为约>95%的早复极或早复极图形是良性的,且预后良好;有很少数早复极与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密切相关,是特发性VT/VF的预测信号,定义为早复极综合征。90年代初,... 自2010年以来已形成了早复极和早复极综合征的新定义,认为约>95%的早复极或早复极图形是良性的,且预后良好;有很少数早复极与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密切相关,是特发性VT/VF的预测信号,定义为早复极综合征。90年代初,我国曾报道了许多特发性J波的患者。特发性J波的患者常伴有反复发作的VT、VF甚至猝死,部分有明显遗传倾向。我们认为这部份特发性J波和早复极综合征完全是同一病变,应归于早复极综合征。由于早复极综合征的高度危险性,如何在良性的早复极患者中,早期发现有发展为早复极综合征危险的患者,是近年来心血管和心电领域的研究热点。要重视早复极综合征危险分层的临床和心电图的几个高危指标,以便能及时发现有猝死危险的患者,使其尽早得到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猝死 早复极 早复极综合征 J波 心电图
原文传递
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 A cause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被引量:9
4
作者 Abdi Ali Nida Butt Azeem S Sheikh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5年第8期466-475,共10页
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ERS), demonstrated as J-point elevation on an electrocardiograph, was formerly thought to be a benign entity, but the recent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it can be linked to a considera... 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ERS), demonstrated as J-point elevation on an electrocardiograph, was formerly thought to be a benign entity, but the recent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it can be linked to a considerable risk of life- threatening arrhythmias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SCD). Early repolarization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SCD include high-amplitude J-point elevation, horizontal and/or downslopping ST segments, and inferior and/or lateral leads location. The prevalence of ERS varies between 3% and 24%, depending on age, sex and J-point elevation(0.05 m V vs 0.1 m V) being the main determinants.ERS patients are sporadic and they are at a higher risk of having recurrent cardiac events.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 implantation and isoproterenol are the suggested therapies in this set of patients. On the other hand, asymptomatic patients with ERS are common and have a better prognosis. The risk stratification in asymptomatic patients with ERS still remains a grey area. This review provides an outline of the up-to-date evidence associated with ERS and the risk of life- threatening arrhythmias. Further prospective studies are required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s of ventricular arrhythmogenesis in patients with 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 early repolarization SUDDEN CARDIAC DEATH J-wave
下载PDF
原发遗传性心律失常的诊治精要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继鸿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41-1146,共6页
原发遗传性心律失常(遗传性心律失常)是40岁以下青壮年或儿童猝死的常见病因,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占心脏性猝死的10%。这类患者的心脏结构大多正常,伴有相关基因的突变,有一定的诊治难度。因发生晕厥或猝死的概率高,使普及与提高... 原发遗传性心律失常(遗传性心律失常)是40岁以下青壮年或儿童猝死的常见病因,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占心脏性猝死的10%。这类患者的心脏结构大多正常,伴有相关基因的突变,有一定的诊治难度。因发生晕厥或猝死的概率高,使普及与提高遗传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危险分层和治疗水平迫在眉睫。本文通过解读和分析《2013 HRS/EHRA/APHRS原发遗传性心律失常诊治专家共识》、《2014 HRS/EHRA/APHRS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和《2015ESC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预防管理指南》,阐述了8种遗传性心律失常的诊治精要,希冀对提高中国这类疾病的诊治水平有所借鉴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心律失常 猝死 长QT综合征 BRUGADA综合征 早复极综合征 指南 共识
原文传递
单纯心肌桥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祁家祥 杨震坤 张瑞岩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探讨单纯心肌桥患者的发病特点及临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8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单纯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预后随访。结果:186例患者中有72.5%单纯心肌桥患者有胸闷、胸痛等症状。心电图变化以ST-T缺血性改变为主,81.7... 目的:探讨单纯心肌桥患者的发病特点及临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8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单纯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预后随访。结果:186例患者中有72.5%单纯心肌桥患者有胸闷、胸痛等症状。心电图变化以ST-T缺血性改变为主,81.7%患者需口服倍他乐克和(或)恬尔心等药物治疗,10.2%患者呈早期复极综合征表现。共随访到155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4.2±2.9)年,随访期内心绞痛发作程度无显著改变,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2%。结论:单纯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表现呈心绞痛样,一般需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心电图有特殊变化(呈早期复极综合征);单纯心肌桥患者长期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造影 早期复极综合征
下载PDF
心率变异性对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唐继志 张晓红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5期257-259,共3页
目的 探讨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在早期复极综合征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 2 2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 (观察组 )与 2 5例正常者 (对照组 )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SDNN、HRVTI显著增高 (P <0 0 5... 目的 探讨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在早期复极综合征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 2 2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 (观察组 )与 2 5例正常者 (对照组 )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SDNN、HRVTI显著增高 (P <0 0 5 ) ,RMSSD、PNN50 非常显著增高 (P <0 0 1) ,SDANN、SDNNindex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存在着自主神经功能失衡 ,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在本征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HRV分析有助于本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自主神经系统 心率变异性 ERS
下载PDF
J Wave Syndromes: A Decade of Progress 被引量:7
8
作者 Guo-Liang Li Lin Yang +2 位作者 Chang-Cong Cui Chao-Feng Sun Gan-Xin Ya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7期969-975,共7页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was to provide a brief history of J wave molecular, ionic, cellular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features. We will clinical research for J wave syndromes. syndromes and to summarize our current u...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was to provide a brief history of J wave molecular, ionic, cellular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features. We will clinical research for J wave syndromes. syndromes and to summarize 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ir also discuss the existing debates and further direction in basic and Data Sources: The publications on key words of"J wave syndromes", "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 (ERS)", "Brugada syndrome (BrS)" and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were comprehensively reviewed through search of the PubMed literatures without restriction on the publication date. Study Selection: Original articles, reviews and other literatures concerning J wave syndromes, ERS, BrS and STEMI were selected. Results: J wave syndromes were firstly defined by Yah et al. in a Chinese journal a decade ago, which represent a spectrum of variable phenotypes characterized by appearance of prominent electrocardiographic J wave including ERS, BrS and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 associated with hypothermia and acute STEMI. J wave syndromes can be inherited or acquired and are mechanistically linked to amplification of the transient outward current (I )-mediated J waves that can lead to phase 2 reentry capable of initiating VF. Conclusions: J wave syndromes are a group of newly highlighted clinical entities that share similar molecular, ionic and cellular mechanism and marked by amplified J wave on the electrocardiogram and a risk of VF. The clinical challenge ahead is to identify the patients with J wave syndromes who are at risk for sudden cardiac death and determine the alternative therapeutic strategies to reduce mort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ugada syndrome 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 J Wave syndromes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ansient Outward Potassium Current
原文传递
早期复极综合征56例临床特点与误诊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朱平辉 欧阳秀革 刘春艳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93-194,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并进行误诊分析。方法对56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4.57±14.73岁,其中45岁以下33例,占58%。44例患者(79%)以心脏急症收入院,其...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并进行误诊分析。方法对56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4.57±14.73岁,其中45岁以下33例,占58%。44例患者(79%)以心脏急症收入院,其中14例(25%)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32例患者行冠脉造影,6例单支血管狭窄>70%,1例右冠脉狭窄40%。结论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易于误诊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应注意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早期复极综合征与左心室纤维肌束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武彩娥 李徽 +4 位作者 朱天刚 王士昌 李惠玲 丁明发 董建琪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 探讨左心室纤维肌束及其特征与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 31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 (ERS组 ) ,简单随机法选择 10 0例健康人 (对照组 ) ,检测其左室纤维肌束 ,并对左室纤维肌束发生率、左室纤维肌束位置及数目的构成比、... 目的 探讨左心室纤维肌束及其特征与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 31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 (ERS组 ) ,简单随机法选择 10 0例健康人 (对照组 ) ,检测其左室纤维肌束 ,并对左室纤维肌束发生率、左室纤维肌束位置及数目的构成比、左室纤维肌束的长度、宽度及左室纤维肌束与室间隔的夹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RS组与对照组相比较 ,左室纤维肌束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两组左室纤维肌束的不同数目例数构成比、长度、宽度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P >0 .0 5 ) ;两组之间左室纤维肌束位置的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ERS组起于室间隔中部而止于左室游离壁中段的左室纤维肌束约 47% ,对照组仅 2 % ;ERS组左室纤维肌束与室间隔的夹角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左室纤维肌束的位置及夹角是导致早期复极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 ,推测其原因主要与左室纤维肌束对起止点的牵拉引起部分内膜下心肌较正常激动顺序提前复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纤维肌束 心室 心电图
原文传递
早期复极综合征运用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平板的诊断观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海英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3期293-294,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动态心电图及运动平板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66例,诊断前均询问病史,行心脏超声、常规体检及血生化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疾病。患者均先进行运动平... 目的探讨采用动态心电图及运动平板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66例,诊断前均询问病史,行心脏超声、常规体检及血生化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疾病。患者均先进行运动平板试验,然后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心率越慢,T波高耸、ST段抬高越明显,而S T段向等电位线下降随着心率的加快表现越明显(r=0.952,P<0.05);66例患者中,诊断符合率为98.5%(65/66)。运动平板试验后ST段均开始回落。达到目标心率时,64例患者的ST段随之恢复等电位线,ST段水平压低0.10~0.15 m V,2例患者的持续时间不低于2min。休息20 min后,全部恢复运动前心电图水平,诊断符合率为100.0%。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复极综合征采用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平板试验诊断均有较高的价值,可根据不同人群选择适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平板 早期复极综合征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早期复极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俊强 王国林 宁金民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59-65,共7页
早期复极综合征与恶性心律失常有关,为心电生理领域的研究新热点。本文就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流行病学、遗传背景、心电图诊断与鉴别、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危险分层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心源性猝死 心电图
下载PDF
早复极波及早复极综合征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中和(综述) 胡丹 夏豪(审校)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08-111,117,共5页
早复极既往长期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的心电图改变,且在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生率。近年来发现早复极波/早复极综合征是可以首发表现为晕厥乃至猝死的遗传相关性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加强对早复极综合征认知迫在眉睫。而目前... 早复极既往长期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的心电图改变,且在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生率。近年来发现早复极波/早复极综合征是可以首发表现为晕厥乃至猝死的遗传相关性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加强对早复极综合征认知迫在眉睫。而目前关于早复极综合征的细胞学机制是复极化还是除极化问题、遗传背景以及如何识别高危早复极等问题尚未完全清楚。文章结合早复极波及早复极综合征的最新研究进展做系统性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复极 早复极综合征 基因 危险分层
下载PDF
早期复极综合症心率变异性改变 被引量:6
14
作者 宋安齐 牛小麟 +1 位作者 张超英 杜颖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81-83,共3页
观察了31例早期复极综合症(EarlyrePolarizationsyndrome,ERS)A29例正常对照组·C率变异(Heartratevariability,HRV)五个时域指标的改变。结果发现,ERS组相... 观察了31例早期复极综合症(EarlyrePolarizationsyndrome,ERS)A29例正常对照组·C率变异(Heartratevariability,HRV)五个时域指标的改变。结果发现,ERS组相邻正常R-R问期差值的均万根GequarerootdthemeansquareddifferencesdSue-cessiveNNintervals,rMSSD)及相邻W常R-R问期至值大于50msi6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roPortionofNN intervalgreaterthan50ms,PNNs。)较对照增高,其余指标无明显差异。提示ERS存在到交感神经活性增高。ERS·O率变异的特征性改变对于该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极综合症 动态心电图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不同年龄患者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特征比较
15
作者 陈思维 郭玲 +3 位作者 刘娟 谷建峰 赖小娣 杨艳敏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52-54,59,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患者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年龄分为A组(<18岁,n=30)、B组(18~45岁,n=38)和C组(>45岁,n=32)。三...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患者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年龄分为A组(<18岁,n=30)、B组(18~45岁,n=38)和C组(>45岁,n=32)。三组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比较三组各项参数包括HRV指标、J波出现的导联情况、ST改变程度及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B组和C组的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差值的均方根(rMSSD)和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极低频(VLF)、低频(LF)、高频(HF)、LF/HF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V2~V3高于A组,V4~V5低于A组,B组的Ⅱ、Ⅲ、aVF低于A组,C组的Ⅱ、Ⅲ、aVF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ST段抬高距离高于A组,且Q-T离散度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ERS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且监测动态心电图对判断ERS患者的预后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从不同角度为ERS的临床监测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正确评估疾病的进展及预后,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动态心电图 年龄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及运动平板试验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6
作者 林明宽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30-132,共3页
早期复极表现为明显的J波和ST段弓背向下抬高,由于其心电图表现与变异型心绞痛、急性心包炎、Brugada综合征等较为相似,临床上易发生误诊误治。因此,对本病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动态心电图及运动平... 早期复极表现为明显的J波和ST段弓背向下抬高,由于其心电图表现与变异型心绞痛、急性心包炎、Brugada综合征等较为相似,临床上易发生误诊误治。因此,对本病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动态心电图及运动平板试验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价值,从其定义、分类、风险、诊断价值、诊断、心电图特点、机制、检查利弊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运动平板试验 早期复极综合征 诊断
下载PDF
早期复极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喜田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5年第1期1-8,共8页
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发现已经70多年,长期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良性心电图变异而未引起足够重视,直到2008年报道早期复极综合征与恶性心律失常致心源性猝死相关,才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筛查出猝死高危患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从基因组学到离... 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发现已经70多年,长期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良性心电图变异而未引起足够重视,直到2008年报道早期复极综合征与恶性心律失常致心源性猝死相关,才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筛查出猝死高危患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从基因组学到离子通道、J波形态,均可提供早期复极综合征危险分层的信息,综合运用效果可能更好。目前对于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治疗仅限于二级预防,射频消融、ICD植入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危险分层 心源性猝死 J波形态
下载PDF
早期复极综合征612例临床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湘杰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273-274,共2页
目的研究早期复极综合征患病率与年龄、性别及机体有氧活动量的关系。方法2003年9月—2005年8月对18 000名来我院体检人群采用整群抽样原则完成早期复极综合征普查工作。结果早期复极综合征患病率3.40%,其中男性3.99%(21-30岁4.45%,31... 目的研究早期复极综合征患病率与年龄、性别及机体有氧活动量的关系。方法2003年9月—2005年8月对18 000名来我院体检人群采用整群抽样原则完成早期复极综合征普查工作。结果早期复极综合征患病率3.40%,其中男性3.99%(21-30岁4.45%,31-40岁4.24%,41-50岁2.82%),女性患病率为0.44%(21-30岁0.45%,31-40岁0.46%,41-50岁0.38%)。轻度体力活动人群患病率2.32%,中度以上体力活动人群患病率4.05%。结论早期复极综合征多发于男性青壮年,并且更易发生在有氧活动量较高的人群中,提示早期复极综合征多由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青年 患病率 迷走神经
下载PDF
预激综合征射频消融术后心电图电张调整性T波及J-ST段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健豪 宋明才 +1 位作者 杨平珍 吴书林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预激综合征射频消融房室旁道后心电图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及J-ST段的特征及其发生机制。方法45例持续性预激综合征患者,对比射频消融术前后心电图,总结和分析术后电张调整性T波、J波以及ST段变化的发生规律和特征。结果45例中射... 目的探讨预激综合征射频消融房室旁道后心电图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及J-ST段的特征及其发生机制。方法45例持续性预激综合征患者,对比射频消融术前后心电图,总结和分析术后电张调整性T波、J波以及ST段变化的发生规律和特征。结果45例中射频消融术后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有27例,间隔部和左前壁旁道消融后电张调整性T波出现率最高(达100%),电张调整性T波主要分布于下壁导联(Ⅱ、Ⅲ、aVF)和高侧壁导联(Ⅰ、aVL);下壁导联电张调整性T波倒置深度Ⅲ>aVF>Ⅱ(P<0.01),高侧壁导联aVL>Ⅰ。此外尚可出现J-ST改变,表现为J点抬高、J波和ST段水平或弓背向下型抬高,总发生率高于同期隐匿性旁道消融组(42.2%vs3.5%,P<0.01)。结论预激综合征射频消融术后电张调整性T波的出现取决于预激时QRS波形态;射频消融术后心电图可出现类似早期复极综合征的J-ST段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预激综合征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电张调整性T波 J波 早期复极综合征
下载PDF
早期复极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平 王伟 《医学综述》 2017年第6期1206-1209,1214,共5页
早期复极综合征(ERS)可能与心脏性猝死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与心外膜瞬时外向钾离子流介导的动作电位复极不一致有关。ERS危险因素包括有晕厥、猝死及室性心律失常史、下侧壁导联J点抬高超过0.2 mV或J波广泛分布、心室除极异常、急性心... 早期复极综合征(ERS)可能与心脏性猝死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与心外膜瞬时外向钾离子流介导的动作电位复极不一致有关。ERS危险因素包括有晕厥、猝死及室性心律失常史、下侧壁导联J点抬高超过0.2 mV或J波广泛分布、心室除极异常、急性心肌梗死、特异性基因突变等。目前仍无完全有效预防ERS相关的恶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或非药物。药物治疗中的奎尼丁及异丙肾上腺素可能有效,但需要进一步证实。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是目前唯一被证实对预防ERS高危患者心室纤颤的有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危险分层 恶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