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使用SPR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大肠杆菌E.Coli 0157∶H7 被引量:19
1
作者 葛晶 殷涌光 王凯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4-218,共5页
利用大肠杆菌抗体的免疫吸附反应,使用集成化手持式 SpreetaTM SPR传感器快速检测大肠杆菌E.Coli 0157∶H7,采用亲和素 生物素系统放大检测的响应信号,并引入复合抗体作为二次抗体,使该传感器对大肠杆菌的检测限由106cfu/mL下降到105cfu... 利用大肠杆菌抗体的免疫吸附反应,使用集成化手持式 SpreetaTM SPR传感器快速检测大肠杆菌E.Coli 0157∶H7,采用亲和素 生物素系统放大检测的响应信号,并引入复合抗体作为二次抗体,使该传感器对大肠杆菌的检测限由106cfu/mL下降到105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检测 SPR生物传感器 快速检测 大肠杆菌 复合抗体
下载PDF
食品样品中大肠杆菌O157:H7复合PCR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志晶 刘秀梅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6-719,共4页
根据大肠杆菌O15 7:H7特异性基因fliC ,rfbE ,SLTI与SLTII设计四对引物 ,建立了复合PCR方法 ,扩增产物长度分别为为 5 6 0bp ,6 78bp ,2 10bp与 4 84bp。该方法可以一步检测出O15 7与H7特异性抗原基因 ,并可同时检测该菌产生SLT毒素的类... 根据大肠杆菌O15 7:H7特异性基因fliC ,rfbE ,SLTI与SLTII设计四对引物 ,建立了复合PCR方法 ,扩增产物长度分别为为 5 6 0bp ,6 78bp ,2 10bp与 4 84bp。该方法可以一步检测出O15 7与H7特异性抗原基因 ,并可同时检测该菌产生SLT毒素的类型 ,与 71株试验菌株的基因型完全配合 ,是一种特异、高效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牛奶样品中大肠杆菌O15 7:H7的检测 ,经过增菌步骤检测限可达 0 1cf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i 0157:h7 复合PCR 食品样品
下载PDF
硫化银纳米球负载金纳米粒子信号放大的大肠杆菌O157:H7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5
3
作者 宋新贺 王文昌 陈智栋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22-1126,共5页
设计了一种利用碳纳米管作为基底固定材料以及硫化银纳米球负载金纳米粒子做为电化学标记信号的无酶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大肠杆菌O157:H7。同时引入具有信号放大功能的硫化银纳米球负载金纳米粒子作为标记物,并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对金... 设计了一种利用碳纳米管作为基底固定材料以及硫化银纳米球负载金纳米粒子做为电化学标记信号的无酶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大肠杆菌O157:H7。同时引入具有信号放大功能的硫化银纳米球负载金纳米粒子作为标记物,并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对金纳米粒子进行检测,其产生的电化学信号在一定范围内与大肠杆菌O157:H7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在最优条件下,该传感器线性范围为:1×10~3~1×10~7cfu/m L,检出限为4×10~2cfu/m L,并且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稳定性。该免疫传感器可以用于大肠杆菌O157:H7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大肠杆菌O157:h7 硫化银纳米球 金纳米粒子
原文传递
生物传感器在大肠杆菌O157:H7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蓉卓 刘霞 +1 位作者 李蕾 李文进 《化学传感器》 CAS 2013年第1期12-17,共6页
生物传感器因其简单、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越性越来越引起重视,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自发现以来就被认为是危害性很大的致病菌,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曾多次暴发食源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全... 生物传感器因其简单、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越性越来越引起重视,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自发现以来就被认为是危害性很大的致病菌,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曾多次暴发食源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在食品安全领域,对大肠杆菌O157:H7检测方法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文章简单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分类,重点综述了近年来生物传感器在E.coli O157∶H7检测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 h7 生物传感器 检测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O157:H7新型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争 卜昭阳 +4 位作者 卢晓冉 李诗语 郎需龙 王兴龙 吴大成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9期956-960,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满足现场快速检测、完全脱离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大肠埃希菌O157∶H7多重PCR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大肠埃希菌O157∶H7抗原基因保守序列fli Ch7和rfb E设计2对引物,并对Palm PCR G1-12退火温度、循环数、引物浓度及引物最佳...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满足现场快速检测、完全脱离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大肠埃希菌O157∶H7多重PCR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大肠埃希菌O157∶H7抗原基因保守序列fli Ch7和rfb E设计2对引物,并对Palm PCR G1-12退火温度、循环数、引物浓度及引物最佳比例进行优化,建立微量快速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多重PCR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进行验证。取疑似病牛粪便共9份,利用粪便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按照建立的PCR方法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微型电泳仪电泳检测并照相。结果确定大肠埃希菌O157∶H7 PCR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4℃,循环数为25个循环,上下游引物浓度为10μmol/L,2对引物最适比为fli Ch7∶rfb E=1∶3。大肠埃希菌O157∶H7扩增产物可见625 bp(fli Ch7)和213 bp(rfb E)的特异性片段,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猪链球菌2型、金黄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小肠耶尔森菌、单增李斯特菌、沙门菌的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最低扩增DNA浓度为10 pg/μl,重复扩增5次均可见目的条带。9份疑似病牛粪便样品中,共检测出7份大肠埃希菌O157∶H7阳性样品。结论建立了大肠埃希菌O157∶H7微量快速多重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均良好,可在现场约1 h报告结果,对突发性传染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O157h7 多重PCR
原文传递
大肠杆菌O157:H7 eaeA基因的原核表达
6
作者 龚霞 郭霄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将含广东分离株大肠杆菌O157∶H7 021210eaeA基因的克隆质粒双酶切后,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 a(+),经PCR鉴定、酶切鉴定及核苷酸序列测定,正确构建了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eaeA.再将该重组质粒转化E.coliBL21(DE3)pLysS,经IPTG诱导... 将含广东分离株大肠杆菌O157∶H7 021210eaeA基因的克隆质粒双酶切后,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 a(+),经PCR鉴定、酶切鉴定及核苷酸序列测定,正确构建了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eaeA.再将该重组质粒转化E.coliBL21(DE3)pLysS,经IPTG诱导,进行SDS-PAGE,结果显示,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94 000,与eaeA基因蛋白的理论值相符.破菌后电泳证实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蛋白经初步纯化,3次免疫新西兰兔,获得抗eaeA蛋白的多克隆血清.经琼脂扩散试验和W estern-b lotting试验,表明该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0157:h7 eaeA基因 紧密素 原核表达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紧密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7
作者 李盟 张雪寒 +1 位作者 何孔旺 黄克和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40,共4页
以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工程菌株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紧密素的融合蛋白。用纯化的紧密素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对杂交瘤细胞及时筛选,阳性孔经4次有限稀释法克隆,成功获得2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抗紧密... 以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工程菌株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紧密素的融合蛋白。用纯化的紧密素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对杂交瘤细胞及时筛选,阳性孔经4次有限稀释法克隆,成功获得2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抗紧密素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2株单抗分别制备腹水,ELISA检测效价分别为5.2×104,2.5×104。Western blot检测表明,2株单抗与融合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ELISA检测表明,2株单抗可特异性检出大肠杆菌O157:H7。本研究为建立大肠杆菌O157检测方法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 h7 紧密素 单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智舌检测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8
作者 黄建锋 赵广英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62-267,共6页
目的:探究一种快速检测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方法。方法:基于多频大幅脉冲伏安法的智舌检测微生物生长过程中营养肉汤成分的综合信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簇类的独立软模式识别技术,对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 目的:探究一种快速检测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方法。方法:基于多频大幅脉冲伏安法的智舌检测微生物生长过程中营养肉汤成分的综合信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簇类的独立软模式识别技术,对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智舌的钯电极1 Hz频率段检测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1%葡萄糖营养肉汤区分效果较好,通过独立软模式识别技术能很好地判别、区分有菌生长的培养基和纯培养。结论:智舌能够有效检测、区分两种菌及培养基,有望成为检测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一种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 金黄色葡萄球菌 智舌 主成分分析 簇类的独立软模式
原文传递
大肠杆菌0157:H7呼吸系统调控蛋白FNR对三型分泌系统调控的研究
9
作者 徐雪芳 阎泽军 +1 位作者 熊衍文 徐建国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43-1046,共4页
目的了解大肠杆菌0157:H7FNR(fumarate nitrate reduction,富马酸硝酸盐还原)对三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表达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kRed重组技术,利用PCR产物,通过Bet(a ssDNA annealing protein,ssDN... 目的了解大肠杆菌0157:H7FNR(fumarate nitrate reduction,富马酸硝酸盐还原)对三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表达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kRed重组技术,利用PCR产物,通过Bet(a ssDNA annealing protein,ssDNA退火蛋白)和Exo(a5’-3’dsDNA exonuclease,5’-3’dsDNA外切酶)蛋白促进同位交换的方法,成功构建了.—矿突变株。结果虽然细胞黏附结果显示,与野生株相比,缺失株的黏附力并没有明显下降。但是T3SS的蛋白图谱显示.加突变株中蛋白分泌量有明显下降。结论推测可能是fnr基因敲除后导致高浓度的ClpXP(caseinolytic proteaseX&P,酪蛋白水解酶X&P)引起GrlA(global regulator of LEE activator)蛋白的降解,从而导致LEE(locus of enteroeyte effacement)表达的下降,造成T3SS蛋白分泌量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 h7 FNR T3SS
原文传递
免疫磁珠富集-实时荧光PCR检测生畜肉中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涛 张克俭 +3 位作者 张丽萍 魏雯 杨海峰 武永平 《医学动物防制》 2016年第11期1184-1186,共3页
目的建立免疫磁珠富集(immunomagnetic separation,IMS)-实时荧光PCR(q PCR)技术快速检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方法。方法根据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抗原特异性基因rfb EO157设计引物和Taq Man探针,建立q PCR检测体系... 目的建立免疫磁珠富集(immunomagnetic separation,IMS)-实时荧光PCR(q PCR)技术快速检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方法。方法根据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抗原特异性基因rfb EO157设计引物和Taq Man探针,建立q PCR检测体系;对样品中的O157∶H7大肠埃希菌用出血性大肠O157抗体标记免疫磁珠进行特异性捕获,再利用q PCR技术对磁珠吸附的菌株进行检测。结果采用IMS-q PCR方法检测,当25 g样本中菌量为10^0cfu,样品被1∶2稀释时,检测结果呈阳性,检测全过程需时2-3 h。结论 IMS-q PCR检测O157∶H7大肠埃希菌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等优点,可用于大肠埃希菌O157∶H7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食品微生物检测,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磁珠富集 联合 实时荧光PCR 大肠埃希菌O157h7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