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年中国7省份6~17岁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流行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王政和 邹志勇 +8 位作者 阳益德 王烁 董彦会 杨招庚 杨忠平 王西婕 李艳辉 高迪 马军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98-801,共4页
目的 分析中国7个省份6~17岁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在广东、湖南、辽宁省,上海、重庆、天津市,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共抽取93所中小学校,选取体格测量和血脂指标完整的... 目的 分析中国7个省份6~17岁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在广东、湖南、辽宁省,上海、重庆、天津市,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共抽取93所中小学校,选取体格测量和血脂指标完整的16 434名6~17岁的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009年"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判定血脂异常,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的相关因素。结果 6~17岁儿童青少年高总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LDL-C血症、低HDL-C血症和血脂异常检出率分别为5.4%(887例)、15.7%(2 578例)、3.0%(492例)、13.5%(2 221例)和28.5%(4 679例)。含糖饮料≥1次/周(OR=1.14,95%CI:1.05~1.24)、静坐时间〉10 h/d(OR=1.14,95%CI:1.01~1.28)、超重(OR=1.50,95%CI:1.33~1.70)和肥胖(OR=2.62,95%CI:2.31~2.96)是儿童青少年患血脂异常的相关因素。结论 我国7个省份6~17岁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检出率较高,含糖饮料≥1次/周、静坐时间〉10 h/d、超重和肥胖可能是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儿童 超重 含糖饮料
原文传递
身材矮小儿童和青少年血脂水平与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峰值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陈韵 邵倩 班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5期4306-4311,共6页
背景矮小症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常见问题,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是多见的类型,其诊断依赖于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研究表明,血脂水平可能是影响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反应变异性的因素之一。然而,类似的研究尚未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进行。目的调查身材... 背景矮小症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常见问题,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是多见的类型,其诊断依赖于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研究表明,血脂水平可能是影响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反应变异性的因素之一。然而,类似的研究尚未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进行。目的调查身材矮小儿童和青少年血脂水平与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峰值之间的关系,为影响身材矮小患儿生长激素激发试验高峰的可能因素提供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7年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 009例身材矮小的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的临床资料,根据身高第3百分位数分为矮小症595例,身材偏矮414例,进行分层分析。均完成左旋多巴生长激素激发试验(L-dopa试验)或胰岛素低血糖生长激素激发试验(ITT),测量身高、体质量、血脂水平和其他相关指标。采用单因素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峰值与人体测量指标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L-dopa试验峰值(PEAK1)与体质量、体质指数(BMI)、BMI标准差数值(SD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呈负相关,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呈正相关(P<0.05);ITT峰值(PEAK2)与BMI SDS、TC、HDL-C呈负相关,与女性、年龄、骨龄、身高、体质量、血红蛋白(Hb)、IGF-1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EAK1与TG和HDL-C呈负相关(P<0.05);PEAK2与HDL-C呈负相关(P<0.05)。按照身高第三百分位分为矮小症595例,身材偏矮414例,进行分层分析。对于矮小症患儿,PEAK1与HDL-C呈负相关(P<0.05)。对于身材偏矮患儿,PEAK1与TG、HDL-C呈负相关(P<0.05);PEAK2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脂水平影响生长激素对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反应性,建议在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之前应低脂饮食,这可能会提高诊断GHD的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小症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生长激素缺乏症 左旋多巴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胰岛素低血糖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血脂异常 儿童 青少年
下载PDF
肥胖儿童及青少年脂代谢紊乱与早期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7
3
作者 邹朝春 梁黎 +4 位作者 傅君芬 吕兰秋 留佩宁 黄轲 王春林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13-417,共5页
目的 了解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脂代谢紊乱、血压与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变化.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9月,从浙江省3家医院共募集580例7~17岁肥胖儿童青少年,按照血脂水平分为2组:血脂正常组中,男100例、女52例,平均年龄10.47岁;血脂紊... 目的 了解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脂代谢紊乱、血压与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变化.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9月,从浙江省3家医院共募集580例7~17岁肥胖儿童青少年,按照血脂水平分为2组:血脂正常组中,男100例、女52例,平均年龄10.47岁;血脂紊乱组中,男305例、女123例,平均年龄10.83岁.分别进行相关体格检查,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测血脂、血糖、血胰岛素和肝酶等生化指标,并对其中1家医院的285例研究对象进行颈动脉IMT检测.结果 (1)血脂正常组与血脂紊乱组患儿中,高血压比例分别是12.5%(19/152)和20.1%(86/4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62,P=0.037),比值比为1.760,95%可信区间为1.030~3.008.(2)血脂紊乱组的左、右颈总动脉IMT和颈总动脉平均IMT值均较血脂正常组偏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脂紊乱组的左、右颈内动脉IMT和颈内动脉平均IMT值分别是(0.66±0.15)mm、(0.65±0.15)mm和(0.65±0.15)mm,正常血脂组三者水平分别为(0.62±0.13)mm、(0.60±0.13)mm和(0.61±0.12)mm,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收缩压与年龄、BMI、BMI Z值、腰围、臀围、尿酸、丙氨酸转氨酶、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和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均P〈0.05);其中收缩压与臀围中度相关.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平均IMT也分别与年龄、BMI、腰围、臀围和TG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臀围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是收缩压的独立相关因素,腰围是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平均IMT的独立相关因素,甘油三酯还是颈内动脉平均IMT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1)肥胖儿童青少年存在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和动脉内膜增厚等血管病变,(2)脂代谢紊乱与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其中腰围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是血管病变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血脂异常 高血压 血管疾病 儿童
原文传递
生酮饮食对难治性癫痫患儿脂类代谢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慧 陈燕惠 +1 位作者 刘玲 王勇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0-453,共4页
目的研究生酮饮食(KD)对难治性癫痫患儿脂类代谢的影响,并通过血脂的变化评估经KD治疗的患儿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方法收集2013~2017年行KD治疗的47例难治性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检测患儿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血脂水平,包括甘油三... 目的研究生酮饮食(KD)对难治性癫痫患儿脂类代谢的影响,并通过血脂的变化评估经KD治疗的患儿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方法收集2013~2017年行KD治疗的47例难治性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检测患儿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血脂水平,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计算LDL/HDL比值、动脉硬化指数(AI)、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和血脂综合指数(LCI),来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结果 KD治疗3个月后,患儿TG、TC水平较治疗前轻度升高,HDL水平较治疗前略有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LDL水平在KD治疗3个月后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KD治疗3个月后,患儿LDL/HDL比值、AI、AIP和LCI数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上升,但仅LDL/HDL比值在患儿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D治疗会引起LDL水平升高,动脉粥样硬化指标LDL/HDL比值升高,提示KD治疗可能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风险。[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9,21(5):450-4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生酮饮食 血脂异常 动脉粥样硬化 儿童
下载PDF
不同营养状况儿童代谢综合征发生情况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马军 张世伟 +2 位作者 邬盛鑫 张衡 李珊珊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了解超重、肥胖儿童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发生情况,为预防儿童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3所中学和2所小学,根据2005—2006年中小学生身高、体重体检结果进行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学生的筛选,对自愿参加的1042名7... 目的了解超重、肥胖儿童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发生情况,为预防儿童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3所中学和2所小学,根据2005—2006年中小学生身高、体重体检结果进行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学生的筛选,对自愿参加的1042名7~15岁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的测量,并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空腹血糖(FPG)。结果除TC在不同体重组女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MS各组分均数在不同体重组男、女儿童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SBP,DBP,WC,LDL—C,TG及FPG水平均为肥胖儿童〉超重儿童〉体重正常儿童,HDL—C水平为肥胖儿童〈超重儿童〈体重正常儿童。除高血糖检出率在不同体重组女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MS及MS各组分异常检出率在不同体重组男、女儿童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检出率均为肥胖儿童〉超重儿童〉体重正常儿童。结论超重和肥胖儿童较体重正常儿童存在明显的血压、血脂和血糖异常等MS表现。应加强对超重和肥胖儿童MS各组分的检测,防治儿童肥胖,减少M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状况 代谢综合征X 血压 血脂异常 儿童
下载PDF
北京市体重正常和超重肥胖儿童血糖血脂状况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张世伟 马军 +2 位作者 邬盛鑫 张衡 马受良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87-1089,共3页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儿童血糖、血脂水平变化特点,为儿童肥胖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3所中学、2所小学,根据2005-2006年中小学生体检身高、体重结果进行筛选,对自愿参加的1045名7~15岁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采集空腹肘...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儿童血糖、血脂水平变化特点,为儿童肥胖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3所中学、2所小学,根据2005-2006年中小学生体检身高、体重结果进行筛选,对自愿参加的1045名7~15岁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空腹血糖(FPG)。结果FPG,TG,HDL-C,LDL-C在不同体型男、女儿童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HDL-C水平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FPG,TG,LDL-C水平均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男童TC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PG,TG,LDL-C偏高和HDL-C偏低的检出率均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女童FPG,TC,LDL-C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G偏高和HDL-C偏低的检出率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结论超重和肥胖儿童较体重正常儿童存在明显的血糖和血脂异常。应加强超重和肥胖儿童血糖和血脂检测,并进行综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 超重 肥胖症 血糖 血脂异常 儿童
下载PDF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胰岛素抵抗与肥胖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10
7
作者 金咏梅 都鹏飞 +3 位作者 项云 李全礼 范晓晨 杨善志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00-502,共3页
目的研究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及胰岛素抵抗与肥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两组儿童体格检查并检测血脂、血胰岛素,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并分析其与肥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肥胖儿童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臀比、血总胆固... 目的研究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及胰岛素抵抗与肥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两组儿童体格检查并检测血脂、血胰岛素,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并分析其与肥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肥胖儿童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臀比、血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压、内皮素(ET)、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IR)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H、ET、IR与腰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预测单纯性肥胖健康风险中,肥胖指标中的腰围比BMI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腰围 血脂异常 胰岛素抵抗 儿童
下载PDF
生酮饮食对难治性癫痫患儿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慧 陈燕惠 +1 位作者 郑杰 卢洪珠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15-917,共3页
目的研究生酮饮食(KD)对难治性癫痫患儿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8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内科行KD治疗的14例难治性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检测其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 目的研究生酮饮食(KD)对难治性癫痫患儿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8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内科行KD治疗的14例难治性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检测其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和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并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血脂水平变化:KD治疗3个月后,TG、TC水平轻度升高[(1.08±0.14) mmol/L、(5.19±0.146) mmol/L比(0.97±0.10) mmol/L、(4.57±0.29) mmol/L],HDL水平轻度降低[(1.19±0.08) mmol/L比(1.31±0.08) m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LD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3.73±0.40) mmol/L比(2.93±0.25)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2.血管内皮功能评估:与治疗前比较,KD治疗3个月NO[(60.84±5.29)μmol/L比(66.45±5.39)μmol/L]、ET-1[(1.24±0.30) ng/L比(2.13±0.78) ng/L]和vWF[(150.53±12.97)μg/L比(137.57±13.10)μg/L]水平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难治性癫痫患儿接受3个月KD治疗后LDL水平升高,但血管内皮功能未见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酮饮食 血脂异常 血管内皮功能 难治性癫痫 儿童
原文传递
江西省6~17岁儿童青少年血脂水平 被引量:6
9
作者 范奕 陈婷 +2 位作者 程慧健 朱慧 方晓艳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2-775,共4页
目的了解江西省儿童青少年血脂水平现状,为制定血脂异常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在江西省抽取6~17岁儿童青少年14 535名作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等,并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 目的了解江西省儿童青少年血脂水平现状,为制定血脂异常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在江西省抽取6~17岁儿童青少年14 535名作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等,并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DL-C),采用"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判定血脂异常。结果江西省6~17岁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检出率为14.9%,其中高TC、高TG、高LDL-C和低HDL-C检出率分别为5.9%,7.4%,2.9%,3.4%。女生血脂异常检出率(15.7%)高于男生(14.1%)(χ^(2)=8.01,P=0.01),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血脂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3.8%,15.5%,17.3%(χ^(2)=21.14,P<0.01),体重正常、超重、肥胖者血脂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2.8%,21.9%,30.0%(χ^(2)=297.20,P<0.01)。结论江西省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检出率虽低于全国水平,但现况不容忽视,超重肥胖学生应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患病率 儿童 青少年
原文传递
不同营养状况儿童脂肪肝检出情况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军 张世伟 +2 位作者 邬盛鑫 张衡 李珊珊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目的了解超重、肥胖儿童脂肪肝的发生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儿童脂肪肝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3所中学和2所小学.根据2005—2006年中小学生身高、体重体检结果进行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的筛选.对自愿参加的1011名7~15岁学生进... 目的了解超重、肥胖儿童脂肪肝的发生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儿童脂肪肝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3所中学和2所小学.根据2005—2006年中小学生身高、体重体检结果进行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的筛选.对自愿参加的1011名7~15岁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并进行肝脏B型超声检查和血脂、ALT的测定。结果超重、肥胖儿童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儿童:超重、肥胖儿童脂肪肝组血脂水平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除血清总胆固醇(TC)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超重和肥胖儿童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儿童。应加强超重和肥胖儿童肝脏B型超声的检查,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状况 脂肪肝 血脂异常 对比研究 儿童
下载PDF
北京市儿童保健人员对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发生率的认知情况及检查意愿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闫辉 赵杰 +3 位作者 刘影 李雪迎 张欣 齐建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202-2206,共5页
背景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原因,我国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发生率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儿童保健人员及家长的正确认知不仅是血脂异常状态早期发现和正确诊疗的基础,而且是形成正确膳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关键,对于实现该类... 背景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原因,我国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发生率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儿童保健人员及家长的正确认知不仅是血脂异常状态早期发现和正确诊疗的基础,而且是形成正确膳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关键,对于实现该类疾病的早期识别与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了解北京市作为家长的儿童保健人员对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发生率的认知情况及检查意愿,以实现对血脂异常的早期发现和防控。方法选取2019年4—12月参加北京市婴幼儿科学养育项目的儿童保健人员,纳入家庭中有20岁以下子女的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对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发生率认知情况及检查意愿进行调查,具体内容包括:子女性别、年龄,调查对象对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发生率的认知情况、城乡地域、调查对象及配偶受教育程度、工作地点及职业、一级及二级亲属是否有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对自己子女血脂水平了解情况及是否愿意给子女做血脂检查。将选择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发生率<5%者及选择儿童青少年血脂不稳定者作为认知不正确组,选择5%及以上者作为认知正确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认知的影响因素。结果选择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发生率<5%者109例(20.4%),在5%及以上者247例(46.2%),选择儿童青少年血脂不稳定者179例(33.5%)。认知不正确组288例,认知正确组247例。两组工作地点、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保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是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认知的影响因素(P=0.042)。了解子女血脂水平的家长共45例,占8.2%;认为血脂检查重要者占90.4%;愿意给子女做血脂检查者523例(95.4%)。结论超过一半的儿童保健人员对我国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发生率认识不足,其受教育程度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儿童 青少年 儿童保健服务 筛查
下载PDF
2023年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儿童和青少年血脂异常筛查推荐声明》解读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文郡 姚弥 +2 位作者 荆冠宁 闫存玲 闫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796-1801,共6页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多因素所致血脂异常是导致儿童期血脂异常的重要原因,而儿童期血脂异常可能导致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甚至威胁生命。已有众多指南和声明提出不同的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血脂筛查策略。2023年美国预防临床服务...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多因素所致血脂异常是导致儿童期血脂异常的重要原因,而儿童期血脂异常可能导致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甚至威胁生命。已有众多指南和声明提出不同的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血脂筛查策略。2023年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USPSTF)针对儿童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及多因素血脂异常筛查的利弊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发布《儿童和青少年血脂异常筛查推荐声明》,目前尚无充足的证据评估针对20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筛查的益处或危害,呼吁对此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建议临床医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是否进行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儿童 青少年 筛查 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
下载PDF
肥胖儿童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与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脂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燕利 刘戈力 +5 位作者 杨箐岩 郑荣秀 姜丽红 李岩 李亚璞 鲍鹏丽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糖负荷后2h血糖(2h-PG)与胰岛B细胞功能和血脂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15岁肥胖儿童102例,空腹血糖(FPG)均〈5.6mmol/L,根据2h-PG分为G1组(2h-PG≤5.6mmol/L)、G2组(5.7-7.7mmol/L)和G3组(2h-PG≥7.8m...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糖负荷后2h血糖(2h-PG)与胰岛B细胞功能和血脂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15岁肥胖儿童102例,空腹血糖(FPG)均〈5.6mmol/L,根据2h-PG分为G1组(2h-PG≤5.6mmol/L)、G2组(5.7-7.7mmol/L)和G3组(2h-PG≥7.8mmol/L)。比较各组之间糖脂代谢指标的差异及各指标与2h-PG的相关关系。结果G1组糖化血红蛋白(HAblc)、FPG低于G2、G3组。G3组空腹胰岛素(FINS)、0.5h胰岛素(0.5h-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G1、G2组。G3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e)低于G1组。3组问0.5h糖负荷后血糖(0.5h-PG)、2h糖负荷后胰岛素(2h-IN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经胰岛素抵抗校正的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IR-EI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或P〈0.01)。扣除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2h-PG与HAblc、FPG、0.5h-PG、0.5h-INS、2h-INS、HOMA-IR、LDL-c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IR-EIS呈负相关(P=0.002)。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h-INS、FPG、FINS、IR-EIS是2h-PG的影响因素。结论肥胖儿童2h-PG〉5.6mmol/L时已出现早期胰岛B细胞功能下降及血脂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胰岛素抗药性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葡糖耐量试验 血脂异常 儿童 糖负荷后2 h血糖 胰岛β 细胞功能
下载PDF
维生素D缺乏和血脂异常交互作用与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患病风险的关联
14
作者 李婷婷 罗晓燕 +1 位作者 田美娜 刘长青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78-1382,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缺乏和血脂异常交互作用与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患病风险的关联,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2022—202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的河北省6~17岁人群资料,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 目的探讨维生素D缺乏和血脂异常交互作用与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患病风险的关联,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2022—202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的河北省6~17岁人群资料,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118名儿童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维生素D缺乏、血脂异常与超重肥胖的关联,以相乘和相加模型分析维生素D缺乏和血脂异常与超重肥胖的交互作用。结果儿童青少年维生素D缺乏检出率为67.80%,血脂异常率为24.46%,超重肥胖检出率为41.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维生素D缺乏与血脂异常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相乘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OR=0.90,95%CI=0.57~1.43,P>0.05);但维生素D缺乏血脂异常的儿童青少年患超重肥胖风险是维生素D充足血脂正常儿童青少年的3.99倍(OR=3.99,95%CI=2.93~5.45,P<0.01)。维生素D缺乏和血脂异常存在正向相加交互作用,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交互作用归因比和交互作用指数分别为14.40,81.50%和7.35。结论儿童青少年维生素D缺乏与血脂异常存在协同作用,二者同时存在会增加超重肥胖的患病风险。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及时补充维生素D、维持正常血脂水平,减少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 血脂异常 超重 肥胖症 回归分析 儿童 青少年
原文传递
儿童体脂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联合作用与血脂异常的关联
15
作者 王佳妮 杨慧 +1 位作者 赵敏 席波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83-1387,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体脂水平和胰岛素抵抗(IR)的联合作用与血脂异常的关联,为儿童血脂异常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桓台儿童心血管健康随访队列”2021年第2次随访,纳入有完整采集信息的儿童1322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 目的探讨儿童体脂水平和胰岛素抵抗(IR)的联合作用与血脂异常的关联,为儿童血脂异常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桓台儿童心血管健康随访队列”2021年第2次随访,纳入有完整采集信息的儿童1322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体脂肪率(FMP)、脂肪质量指数(FMI)、皮下脂肪质量(SFM)和内脏脂肪质量(VFM)增高与血脂异常的关联,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探索4种体脂水平与血脂异常的剂量反应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体脂水平和IR的联合作用与血脂异常的关联。结果男生VFM和空腹血糖(FPG)水平更高,而FMP、FMI、SFM、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低于女生(t/Z值分别为3.22,2.58,-15.85,-7.35,-6.49,-2.40,-4.05,-2.40,P值均<0.05)。调整相关协变量后,与FMP正常组相比,FMP较高的儿童出现高TG(OR=4.26,95%CI=2.58~7.09)及低HDL-C(OR=4.10,95%CI=2.51~6.76)的可能性增加;FMI、SFM和VFM观察到与FMP相似结果(P值均<0.05)。相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4种体脂指标较高均与IR存在协同作用,增加出现高TG的可能性(P值均<0.05)。4种体脂指标与血脂异常存在线性或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结论儿童体脂水平与血脂异常存在正向关联,若体脂水平较高儿童同时伴有IR则血脂异常可能性进一步增加。建议加强对高体脂和IR儿童的关注,预防儿童血脂异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脂分布 胰岛素抵抗 血脂异常 回归分析 儿童
原文传递
SREBP2基因 rs2228314多态性与儿童青少年血脂水平和肥胖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芳宏 宋洁云 +3 位作者 马军 尚晓瑞 孟祥睿 王海俊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5-359,共5页
目的:研究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基因(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2 gene,SREBP2) rs2228314多态性与儿童青少年肥胖和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前期工作中收集的两批样本,共2030名7岁至18岁中小学生... 目的:研究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基因(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2 gene,SREBP2) rs2228314多态性与儿童青少年肥胖和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前期工作中收集的两批样本,共2030名7岁至18岁中小学生,对这些学生进行身体测量和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DL-C)的检测。采用基质支持的激光释放/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检测rs2228314多态性基因型。在显性模型下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不同基因型组间血脂水平(计量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rs2228314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异常(分类资料)和肥胖的关系。结果:rs2228314多态性GC/CC基因型组的HDL-C水平低于GG纯合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0&#177;0.35 vs.0.14&#177;0.36,P=0.020),在显性模型下,调整研究样本、性别和年龄后,rs2228314多态性与 HDL-C 水平的异常相关( OR =1.400,95% CI:1.027~1.907, P =0.033)。调整研究样本、性别、年龄和HDL-C 水平后,rs2228314多态性与肥胖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OR =1.178,95%CI:0.971~1.430, P=0.096)。结论:携带SREBP2基因rs2228314多态性GC/CC基因型的儿童青少年发生HDL-C水平异常的风险高于GG基因型携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质2 多态现象 遗传 肥胖症 血脂异常 儿童
下载PDF
北京海淀区肥胖儿童血糖血脂水平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蒲永兰 邢彦 +2 位作者 孙冰洁 黄娜 沈艳辉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1-692,共2页
目的了解肥胖学生血糖、血脂水平,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生长发育监测数据基础上,根据BMI指数确定肥胖儿童,以学号建立抽样框架,随机抽取海淀区2 920名肥胖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血糖和血脂的平均水平处于参... 目的了解肥胖学生血糖、血脂水平,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生长发育监测数据基础上,根据BMI指数确定肥胖儿童,以学号建立抽样框架,随机抽取海淀区2 920名肥胖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血糖和血脂的平均水平处于参考值范围之内,男生血糖和三酰甘油水平高于女生,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女生(P值均<0.05);从指标异常情况来看,血糖、血脂水平均正常的比例不到50%,58.0%的调查对象具有1个及以上的指标异常,具有2种及以上异常指标的构成比例高达33.8%,总胆固醇的异常率最高(39.1%),高密度脂蛋白的异常率最低(4.2%)。男生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异常率均高于女生(P值均<0.05)。BMI等级与肥胖儿童的血糖血脂指标异常数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等级相关性(r=0.144,P<0.01)。结论肥胖儿童血糖、血脂指标异常率较高,异常指标的个数与BMI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血脂异常 儿童 肥胖症
原文传递
青春期儿童血清瘦素脂联素与血脂水平的配对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会贞 陈新岭 +3 位作者 娄晓民 谭贵清 陈姜 胡巧云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0-191,共2页
目的探讨青春期儿童血清瘦素(LEP)、脂联素(ADIPO)与血脂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线索。方法选取13~14岁肥胖和体重正常儿童共73对,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LEP,用酶联免疫法测血清ADIPO,用酶比色法测三酰甘油(TG)及总胆固醇(TC)... 目的探讨青春期儿童血清瘦素(LEP)、脂联素(ADIPO)与血脂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线索。方法选取13~14岁肥胖和体重正常儿童共73对,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LEP,用酶联免疫法测血清ADIPO,用酶比色法测三酰甘油(TG)及总胆固醇(TC),用沉淀法测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进行配对分析。结果肥胖组儿童血清LEP(24.011±6.831)μg/L,TG(1.574±0.889)mmol/L水平高于对照组(12.542±6.565)μg/L,(0.913±0.362)mmol/L(P值均=0.000);ADIPO(4.074±2.493)μg/mL,HDL(1.115±0.256)mmol/L水平低于对照组(5.526±3.194)μg/mL,(1.404±0.331)mmol/L(P值均<0.01)。女童血清LEP与LDL呈正相关(r=0.246,P=0.043),与HDL呈负相关(r=-0.438,P=0.000);男童血清LEP与TG(r=0.518,P=0.000),TC(r=0.284,P=0.012)均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r=-0.353,P=0.002),ADIPO与HDL呈正相关(r=0.253,P=0.025)。结论青春期肥胖儿童存在瘦素、脂联素和血脂代谢紊乱,瘦素较脂联素与血脂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血脂异常 血液化学分析 配对分析 儿童 青春期
原文传递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肝及血脂水平的关联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萍萍 宋洁云 +1 位作者 王辉 王海俊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88-1391,1395,共5页
目的探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儿童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和血脂水平的关系,为NAFLD的遗传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2007年在北京... 目的探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儿童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和血脂水平的关系,为NAFLD的遗传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2007年在北京市海淀区3所中学和2所小学中选取1027名7~18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分病例组(患NAFLD的学生162名)与对照组(非NAFLD学生865名),由专职人员记录学生一般情况和既往病史,测量身高、体重,进行肝脏B超检查,并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对UGT1A1基因SNPs进行分型,分别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UGT1A1基因3个SNPs与NAFLD和谷丙转氨酶(ALT)及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UGT1A1基因rs10929303位点T等位基因与NAFLD的发生存在负相关(OR=0.51,95%CI=0.32~0.83,P=0.01)。rs4148323位点A等位基因与TC水平呈负相关(B=-0.10,95%CI=-0.19~-0.02,P=0.02);将TC水平作分类变量进行分析时,结果与将其作为连续性变量分析类似。结论UGT1A1基因rs10929303位点多态性与儿童青少年NAFLD相关,且rs4148323位点多态性和TC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脂肪肝 血脂异常 回归分析 儿童 青少年
原文传递
学龄儿童超重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敏 曾果 +4 位作者 刘婧 程改平 郭宏霞 李朝英 洪源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了解超重和肥胖学龄儿童代谢综合征流行特征,探讨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为代谢综合征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成都市2所小学261名超重和肥胖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检测血糖及血脂等指标,分析儿童代... 目的了解超重和肥胖学龄儿童代谢综合征流行特征,探讨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为代谢综合征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成都市2所小学261名超重和肥胖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检测血糖及血脂等指标,分析儿童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结果儿童代谢综合征总患病率为11.49%,超重组患病率为6.83%,肥胖组患病率为19.00%;儿童腰围、血压、空腹血糖、血浆三酰甘油(TG)及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异常率分别为92.34%,21.07%,0.77%,39.08%和3.45%。结论代谢综合征在超重和肥胖儿童中高发,其严重程度随着肥胖程度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症 代谢综合征X 血脂异常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