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2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特征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银珍 黄道中 +1 位作者 李进兵 赵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2期1815-1817,共3页
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IDC)的声像图特征 ,提高超声对ID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6例经病理证实的IDC二维图像特征及能量多普勒血流形态、频谱参数。结果  5 6例中显示毛刺征或蟹足征 3 4例 ,周边高回声晕 3 0例 ,内部微钙化 ... 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IDC)的声像图特征 ,提高超声对ID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6例经病理证实的IDC二维图像特征及能量多普勒血流形态、频谱参数。结果  5 6例中显示毛刺征或蟹足征 3 4例 ,周边高回声晕 3 0例 ,内部微钙化 3 6例 ,后方回声衰减 3 5例 ;能量多普勒显示无血流 1例 ,星点状或短线状血流 5 5例 ,穿入型、分支状、不规则型血流分别为 3 7例、3 4例、2 4例。 45例肿块内部血流表现为高速高阻型 (Ps≥ 17cm /s ,RI≥ 0 .7)。 2 1例有腋窝淋巴结肿大。结论 IDC在声像图上有其特征性表现 ,超声可成为诊断IDC的有效影像学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导管癌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双吻合器在保肛手术中的应用(附69例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郑民华 郁宝铭 李东华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1995年第7期407-409,共3页
作者1993年1月至1994年6月应用双吻合器(doublestaplingdevice)为69例直肠肿瘤患者进行直肠前切除低位吻合术,术后发生吻合口漏4例(5.8%),吻合口狭窄6例(8.7%),经治疗后均痊愈,无... 作者1993年1月至1994年6月应用双吻合器(doublestaplingdevice)为69例直肠肿瘤患者进行直肠前切除低位吻合术,术后发生吻合口漏4例(5.8%),吻合口狭窄6例(8.7%),经治疗后均痊愈,无手术死亡。本文着重讨论手术方法和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作者认为双吻合器具有较大优点,特别适用于直肠低位及超低位吻合术,可成为保肛手术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双吻合器 外科手术 保肛手术
原文传递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HPV18、HPV16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周晓燕 朱伟萍 +1 位作者 金爱萍 施达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目的 :了解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HPV18、HPV16的感染情况 ,分析其是否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HPV16、HPV18的DNA序列 ,合成相应特异的寡核苷酸片段 ,用加尾标记法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 ... 目的 :了解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HPV18、HPV16的感染情况 ,分析其是否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HPV16、HPV18的DNA序列 ,合成相应特异的寡核苷酸片段 ,用加尾标记法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 5 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0例相应正常乳腺上皮及 15例良性乳腺病变中HPV18、HPV16的感染 ,并分析其与患者发病年龄、肿块大小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浸润性导管癌中HPV18或 16的总阳性率达 70 6 % ,其中HPV18与HPV16的阳性率分别为 5 8 8%、4 5 1% ,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上皮的感染率 (30 0 %、10 0 % ;P <0 0 5 ) ;乳腺良性病变的HPV18、16阳性率分别是 6 0 0 %、6 0 % ,其中HPV18的阳性率亦显著高于正常乳腺上皮 (P <0 0 5 )。结论 :(1)HPV16和18可能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的致病因子 ,HPV18尚可能与乳腺良性病变的发生有关。 (2 )HPV的感染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HPV18 HPV16 乳腺肿瘤 导管癌 人乳头瘤病毒 原位杂交
下载PDF
扩散加权成像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皓 孙烨 +1 位作者 袁飞 洪楠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评价DWI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腋窝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病理证实的IDC患者的MRI,选取154枚淋巴结,根据手术及病理确定其性质,测量并比较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的ADC值,确定诊断转移淋巴结的ADC值界值,计算... 目的评价DWI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腋窝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病理证实的IDC患者的MRI,选取154枚淋巴结,根据手术及病理确定其性质,测量并比较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的ADC值,确定诊断转移淋巴结的ADC值界值,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结果 154枚淋巴结中,87枚存在转移,其ADC值[(0.921±0.161)×10-3 mm2/s]明显低于非转移淋巴结[(1.167±0.199)×10-3 mm2/s),P<0.001]。以ADC值为1.005×10-3 mm2/s作为转移淋巴结的诊断界值,其敏感度为80.46%,特异度为88.06%,阳性预测值为89.74%,阴性预测值为77.63%,准确率为83.77%。结论 DWI结合ADC值对鉴别乳腺IDC转移与非转移性腋窝淋巴结是有价值的功能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导管癌 腋窝淋巴结 扩散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涛 郑海宁 《上海医学影像》 2007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导管癌诊断价值,旨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乳头溢液(血性、浆液性、血性及浆液性交替、清水性)导管癌患者的乳腺钼靶X线平片及导管造影X线表现,并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结... 目的探讨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导管癌诊断价值,旨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乳头溢液(血性、浆液性、血性及浆液性交替、清水性)导管癌患者的乳腺钼靶X线平片及导管造影X线表现,并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乳腺钼靶X线平片正常10例,平片见肿块及钙化11例,选择性导管造影X线表现:大导管及分支导管管壁不规则浸润、僵硬、狭窄及截断征象和导管束状结构是癌侵犯、收缩或压迫等引起的改变。结论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导管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提高早期导管内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溢液 导管癌 乳腺钼靶摄影 导管造影
下载PDF
乳腺X线摄影中微钙化对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惠 邵晓丽 +3 位作者 刘洁 徐昌艳 沙红梅 庄鑫 《癌症进展》 2018年第8期951-953,959,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中微钙化对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163例乳腺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乳腺X线摄影和病理检查结果,分析乳腺X线摄影诊断良、恶性肿瘤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和乳腺X线摄影发... 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中微钙化对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163例乳腺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乳腺X线摄影和病理检查结果,分析乳腺X线摄影诊断良、恶性肿瘤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和乳腺X线摄影发现微钙化与病理诊断DCIS的一致性。结果乳腺X线摄影诊断良性肿瘤44例,恶性肿瘤119例。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良性肿瘤37例,恶性肿瘤126例。乳腺X线摄影诊断良、恶性肿瘤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为中等(Kappa=0.492,t=6.323,P﹤0.01),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84.92%(107/126),特异度为67.57%(25/37),阳性预测值为89.92%(107/119),阴性预测值为56.82%(25/44)。乳腺X线摄影发现微钙化与病理诊断DCIS的一致性较差(Kappa=0.181,t=3.125,P﹤0.01)。乳腺X线摄影发现微钙化对DCIS诊断的敏感度为77.78%(21/27),特异度为55.15%(75/136),阳性预测值为25.61%(21/82),阴性预测值为92.59%(75/81)。结论乳腺X线摄影能够作为临床筛查乳腺癌的有效手段,但是单纯寻找微钙化以诊断DCIS效能较低,不能作为诊断DCIS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钙化 乳腺X线摄影 乳腺导管内癌 一致性
下载PDF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胆总管下段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小明 张卫东 +2 位作者 孙卫东 蒋亚琦 胡明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477-47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手术难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诊断、术中难点及对策、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手术顺利,无术中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10.5 h,术中出血约500 ml...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手术难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诊断、术中难点及对策、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手术顺利,无术中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10.5 h,术中出血约500 ml;术后第2天出现高热、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得以控制;术后第3天胃肠道功能开始恢复;术后第6天出现少量胰漏,冲洗引流后痊愈;无胆漏、胃肠吻合口漏等并发症;术后17天出院。结论:娴熟的腹腔镜下操作技术是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先决条件;掌握好手术适应证,选择性地开展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总管下段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微卫星不稳定性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志刚 周晓军 +2 位作者 孔庆兖 易龙 孟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微卫星不稳定 (MSI)性及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方法 选取 10个微卫星位点 ,从石蜡包埋的存档标本中选取 34例肿瘤组织和其对应的自身正常对照组织 ,提取DNA后用PCR扩增 ,6 %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 ,银染...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微卫星不稳定 (MSI)性及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方法 选取 10个微卫星位点 ,从石蜡包埋的存档标本中选取 34例肿瘤组织和其对应的自身正常对照组织 ,提取DNA后用PCR扩增 ,6 %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 ,银染显色后进行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用免疫组化S P法观察 p5 3、c erbB 2、PR、ER在乳腺癌中表达情况。 结果 在 3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有 9例 (2 6 4 7% )至少 1个位点出现MSI。MSI和病人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p5 3、c erbB 2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ER和PR阴性的病例出现MSI的比例远远高于ER和PR阳性病例。 结论 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MSI,并可能和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浸润性导管癌 微卫星不稳定性 乳腺肿瘤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Gankyrin表达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刘荣美 王爱军 +2 位作者 厉善波 梁静 李寅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009-1013,共5页
目的Gankyrin是近年发现的一种癌基因。研究表明,Gankyrin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本研究探讨Gankyr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01-01-2018-06-30临沂市妇女儿童医院病理科存档的27例... 目的Gankyrin是近年发现的一种癌基因。研究表明,Gankyrin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本研究探讨Gankyr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01-01-2018-06-30临沂市妇女儿童医院病理科存档的27例正常乳腺导管、48例普通型导管增生、62例非典型导管增生、47例导管原位癌和89例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c arcinomas,IDC)标本,免疫组化检测Gankyrin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Gankyrin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Gankyrin在正常乳腺导管、普通型导管增生、非典型导管增生、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分别为7.4%(2/27)、12.5%(6/48)、41.9%(26/62)、61.7%(29/47)和80.9%(72/89),υ=4,χ^2=84.764,P<0.001.Gankyrin在IDC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υ=1,χ^2=3.894,P=0.048)、脉管侵犯υ=1,χ^2=4.160,P=0.041)和转移(υ=1,χ^2=4.175,P=0.041)有关联。结论Gankyrin在乳腺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高表达。Gankyrin可能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和防治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Gankyrin 癌前病变 免疫组织化学 导管癌
原文传递
乳头溢液的诊断与治疗(附360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运江 周涛 +1 位作者 吴祥德 韩捧银 《临床外科杂志》 2003年第3期140-141,共2页
目的 探讨乳头溢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360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360例均为女性,年龄16~74岁,平均43岁。溢液时间3天~2.5年。单侧溢液者302例,双侧溢液者58例,伴乳房肿块者29例。选择其中82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 目的 探讨乳头溢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360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360例均为女性,年龄16~74岁,平均43岁。溢液时间3天~2.5年。单侧溢液者302例,双侧溢液者58例,伴乳房肿块者29例。选择其中82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病理结果为乳腺癌18例,乳管内乳头状瘤36例,良性乳房疾病28例。65例乳头血性溢液患者中病理结果为乳癌者15例,占23.1%;乳管内乳头状瘤病32例,占49.2%。结论 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结合乳管造影、导管镜可明确乳头溢液原因。对45岁以上的乳头血性溢液患者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溢液 乳管内乳头状瘤 导管癌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乳腺纤维腺瘤内癌34例临床病理分析
11
作者 戴然 迪丽扎娃尔·海来提 +2 位作者 罗琳 赵亚楠 阿力比亚提·艾尼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818-822,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腺瘤内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诊断为乳腺纤维腺瘤内癌的患者3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及预后分析。结果3...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腺瘤内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诊断为乳腺纤维腺瘤内癌的患者3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及预后分析。结果34例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为44.3岁。7例行单纯肿物切除术,10例行改良根治术,4例行扩大切除术,1例行保乳根治术,12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34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4例,22例为导管原位癌(13例低级别导管原位癌,9例高级别导管原位癌),4例为浸润性导管癌,1例为浸润性小叶癌伴导管原位癌,1例为小叶原位癌,1例为乳腺分泌性癌,5例为浸润性导管癌伴导管原位癌。34例患者中,ER、PR阳性31例,阴性3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1.9(4~60)个月,其中复发1例,转移0例,死亡0例。结论经病理学检查可确诊乳腺纤维腺瘤内癌。根据术后不同病理类型及免疫组化结果采取不同治疗方式,术后辅以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可减少复发及转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纤维腺瘤内癌 原位癌 导管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胰腺导管癌中PD-L1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燕 吴雅珣 +2 位作者 黄洁玉 陆晓云 陈旭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77-1180,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癌(pancreatic ductal carcinoma,PDC)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68例PDC组织中PD-L1的表达,分析PD-L1表达与PD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癌(pancreatic ductal carcinoma,PDC)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68例PDC组织中PD-L1的表达,分析PD-L1表达与PD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利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68例PDC中肿瘤细胞PD-L1低表达53例,PD-L1高表达15例。PD-L1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29),其在低分化癌中的表达水平高于高+中分化癌中的表达水平。PD-L1低表达组(2例)和高表达组(1例)可见肿瘤出芽,肿瘤出芽部位PD-L1呈强阳性。PD-L1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神经侵犯以及TNM分期均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PD-L1表达状态对PDC患者的总生存期无显著影响(P=0.534 2)。结论PD-L1在低分化PDC中的表达高于高+中分化癌中的表达,PD-L1表达状态与PDC患者的总生存期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导管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征象与ER、C-erbB-2表达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解婷 陈飞 +1 位作者 白洁如 刘海龙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4-6,共3页
目的:针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讨论其超声征象与ER、C-erbB-2表达的关系,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超声征象与ER、C-erbB-2表达的关系... 目的:针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讨论其超声征象与ER、C-erbB-2表达的关系,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超声征象与ER、C-erbB-2表达的关系,包括边缘毛刺征象、微钙化、后方回声衰减3个方面。结果:在超声征象当中,发现患者的ER阳性率为50.7%(70/138),超声显示有边缘毛刺征等患者高于不具备特征患者(P<0.05);患者的C-erbB-2表达率为29.0%(40/138),有微钙化征象者高于无微钙化征象者(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超声征象集中在边缘毛刺征象、后方声衰减征象等,可以此来预测患者的ER水平。利用微钙化征象,可有效分析患者的C-erbB-2表达水平。日后在临床诊断中,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导管癌 ER C—erbB-2
下载PDF
Prognostic Value of the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and Its Relation to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in Women with Invasive Breast Cancer
14
作者 Asmaa Mahmoud Fouad Ahmed Moustafa Elzawawy +1 位作者 Sohair Elsayed Abdelmohsen Noha Noufal 《Journal of Cancer Therapy》 2020年第7期448-461,共14页
<strong>Background:</strong>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nvasive breast cancer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malignancy in women worldwide.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pan><spa... <strong>Background:</strong>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nvasive breast cancer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malignancy in women worldwide.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9 is a member of degrading enzymes required for tumor metastasis.</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Aim: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o assess the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9 expression in invasive breast cancer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Patients and Methods: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at the Oncology and Nuclear Therapy Unit, Suez Canal University Hospital. The study involved 33 females that were registered between January 1</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t</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2008 and December, 31</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t</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2012. The eligible participants had a confirmed non-metastatic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underwent surgery that their paraffin blocks containing tumor were available. The participants’ tissue specimens were immune stained fo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9 expression level in the hospital pathology lab. Survival analysis and correlation models were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9 expression level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parameters and survival.</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Results</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The mean age of participants was 51.2 ± 9.9 years.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GNOSIS ductal carcinoma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癌74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俊 《中国综合临床》 2009年第9期971-973,共3页
目的总结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74例乳腺导管内癌中37例行改良根治术,10例行单纯全乳切除术,27例行保乳手术。术后预后良好,所有患者均生存。结论乳腺钼靶... 目的总结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74例乳腺导管内癌中37例行改良根治术,10例行单纯全乳切除术,27例行保乳手术。术后预后良好,所有患者均生存。结论乳腺钼靶摄影能提高导管内癌的早期栓出率,尤其对无局部肿物的患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选择合适病例做保留乳房手术(肿瘤扩大切除或区段切除加术后放疗)是导管内癌的治疗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导管内癌 诊治
原文传递
乳腺管状腺癌与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比较
16
作者 赵冀安 陈进军 丁源一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7-470,共4页
目的比较乳腺管状腺癌(tubular carcinoma,TC)与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9年乳腺癌手术治疗分期为I/II的41例TC患者和分期为I/II的2 568例ID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 目的比较乳腺管状腺癌(tubular carcinoma,TC)与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9年乳腺癌手术治疗分期为I/II的41例TC患者和分期为I/II的2 568例ID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与IDC相比较,TC更容易用钼靶X线检测出(71%vs.22.9%,P<0.05),肿物较小,很少有淋巴结浸润(8.6%vs.22.9%,P<0.05)。TC和IDC的复发率分别为7.9%和25.7%(P<0.05),TC的无病生存期显著高于IDC(P<0.05)。结论 TC有着较好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此外,TC患者与正常人的预期寿命相似,所以辅助性化疗可能不适于作为TC的常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管状腺癌 导管癌 预后
原文传递
人体主要外分泌腺导管癌的诊疗与预后
17
作者 马平川 李春洁 李龙江()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449-455,共7页
外分泌腺导管癌是外分泌腺恶性肿瘤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唾液腺导管癌、胰腺导管腺癌、胆管癌等,这类疾病多具有一定的侵袭性,恶性程度较高,危害人体健康,早期筛查诊断是外分泌腺导管癌预后良好的关键。不同的外分泌... 外分泌腺导管癌是外分泌腺恶性肿瘤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唾液腺导管癌、胰腺导管腺癌、胆管癌等,这类疾病多具有一定的侵袭性,恶性程度较高,危害人体健康,早期筛查诊断是外分泌腺导管癌预后良好的关键。不同的外分泌腺导管癌之间也具有一定的联系,其分子生物学特征、病理特征与分子机制具有相似之处。手术切除治疗伴辅助放化疗是目前外分泌腺导管癌常用的治疗方法,同时其相关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位点也可以相互借鉴,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同家族标志物已成为乳腺导管癌和唾液腺导管癌的靶向治疗位点,针对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位点的免疫治疗在许多研究中也有涉及,但尚无明确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癌 诊断 分子靶向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颌下腺导管癌螺旋CT影像特征及其术前诊断价值
18
作者 崔海龙 赵亮 张慧生 《中国医药》 2017年第10期1572-1575,共4页
目的分析颌下腺导管癌的螺旋CT影像特征及其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 2月至2016年10月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和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共13例颌下腺导管癌的多排螺旋CT影像征象及临床资料,并与病理特征对照。术前均行多层螺... 目的分析颌下腺导管癌的螺旋CT影像特征及其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 2月至2016年10月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和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共13例颌下腺导管癌的多排螺旋CT影像征象及临床资料,并与病理特征对照。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分析肿块的位置、大小、边缘、密度、强化方式及侵犯范围。结果13例患者均为颌下腺单发肿块,肿块最大径2.2~11.0 cm,平均(3.0±1.2)cm。4例类圆形肿块,9例不规则肿块。平扫低密度肿块11例,等密度肿块 2例;2例散在点状钙化。11例动脉期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轻度强化。11例延迟期肿块实性部分强化程度减低,10例中心合并囊变坏死。13例均有淋巴结肿大、颌下腺周围组织均受侵犯,其中咽旁间隙侵犯3例,舌骨及下颌骨体部骨质破坏1例。肿瘤临床分期Ⅱ期5例、Ⅲ期7例、Ⅳ期1例。术前螺旋CT定位及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13/13)及92.3%(12/13)。术后放疗12例、1例未放疗。随访3个月~4年5例复发、8例未复发。结论颌下腺导管癌的典型CT表现为具有侵袭性、易坏死囊变、明显强化的肿块,并伴有明显强化的颈部肿大淋巴结,其术前诊断对指导临床手术治疗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癌 颌下腺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癌超声诊断价值
19
作者 赵慧敏 刘庆功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6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资料,并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46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中腺病型患者12例,超声显示患者腺...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6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资料,并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46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中腺病型患者12例,超声显示患者腺体局部变厚,结构紊乱;导管扩张型8例,导管扩张欠光整5例,导管单纯扩张3例,超声可见隆起性小光团;25例患者乳腺内为实性肿块,超声显示腺体内存在实质性小回声,呈现出不规则或椭圆型,纵横比<1,其中12例患者乳腺内病灶界限较清晰;1例患者乳腺内有混合型肿块,主要为囊性肿块,病灶内可见团状小回音,未见明显后方异常回音。结论超声检查对乳腺导管内癌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联合乳管内视镜和X线钼靶镜检查,有助于提高超声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癌 超声诊断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分布特点及超声特征
20
作者 徐小丽 谢春奇 谢梅兰 《甘肃医药》 2013年第5期348-350,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分布特点及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病理证实的IDC的分布特点、二维超声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结果:左侧发病22例,右侧发病8例,双侧发病3例。肿块位于外上象限23例,其余象限13例。结论:...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分布特点及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病理证实的IDC的分布特点、二维超声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结果:左侧发病22例,右侧发病8例,双侧发病3例。肿块位于外上象限23例,其余象限13例。结论:左侧乳腺、双乳外上象限发病较常见,为扫查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导管癌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