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旱塬区土壤贮水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5
1
作者 邓振镛 张强 +5 位作者 王强 张谋草 王润元 倾继祖 王鹤龄 徐金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5281-5290,共10页
选择黄土高原旱塬区最具代表性的董志塬所在地西峰站冬小麦2 m土层20 a土壤贮水量与产量资料,从大气降水-土壤水-作物循环系统的理论观点出发,研究土壤贮水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贮水量减少是旱塬区现代气候暖干化的重要... 选择黄土高原旱塬区最具代表性的董志塬所在地西峰站冬小麦2 m土层20 a土壤贮水量与产量资料,从大气降水-土壤水-作物循环系统的理论观点出发,研究土壤贮水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贮水量减少是旱塬区现代气候暖干化的重要特征,冬小麦生长年度2 m土层土壤贮水量历年平均值为351 mm,总体变化呈下降趋势,每10 a约减少21.4 mm,生长关键阶段的拔节期和孕穗-开花期变化最大,每10 a约减少32.1 mm和54.2 mm;而秋季底墒和返青期变化较平缓,每10 a约减少12.2 mm和7.6 mm,愈往生殖生长阶段干旱出现频率愈大。土壤贮水量突变年与气候产量突变年均发生在1994—1995年。不孕小穗率和千粒重与产量的相关性非常密切,是影响产量的主要要素。不孕小穗率对土壤贮水量的反应尤为敏感,其次是千粒重,最小是穗粒数。不同生育期2 m土壤贮水量与千粒重均呈正相关,其中拔节期与千粒重呈极显著直线相关,每增加10 mm千粒重提高0.8 g,当土壤贮水量在320—500 mm时,千粒重≥30 g,出现频率为80%。土壤贮水量是影响产量最重要的因素,拔节期2 m土壤贮水量与气候产量关系最密切。苗期主要利用浅层土壤水,营养生长中后期至生殖生长阶段主要利用中层和深层土壤水,而且愈往生长后期所利用的土层愈有加深的趋势。在产量形成过程中,不同深度土壤贮水量均起到重要作用,但浅中层(50 cm至1 m)具有突出作用;生殖生长阶段深层(2 m)土壤水向浅中层输送,对产量形成起重要的"补偿作用"。秋季底墒和返青至拔节期土壤贮水量是冬小麦需水和供水矛盾最突出的时期,对产量影响最显著。土壤贮水量对冬小麦产量贡献非常显著,产量年际波动主要受土壤贮水量的影响,气候变干前后的土壤贮水对产量的贡献不同,变干前平均气候产量为604.4 kg/hm2,变干后平均气候产量为-154.2 kg/hm2,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旱塬区 土壤贮水量 冬小麦产量 影响
下载PDF
半干旱区不同品种的青贮玉米与饲用高粱的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评价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晓春 杨春莲 +4 位作者 何志军 于海洋 金环 高婷 梁小军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6-100,共5页
试验旨在筛选适宜在宁夏固原半干旱地区种植的优质饲草种类及品种,以12个饲用玉米和8个饲用高粱品种为对象,开展农艺性状、营养价值等指标的分析与比较。结果显示,青贮玉米中,强盛30的鲜、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天赐19... 试验旨在筛选适宜在宁夏固原半干旱地区种植的优质饲草种类及品种,以12个饲用玉米和8个饲用高粱品种为对象,开展农艺性状、营养价值等指标的分析与比较。结果显示,青贮玉米中,强盛30的鲜、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天赐19和正大12的粗蛋白(CP)、淀粉含量最高,分别为6.28%、51.98%;金科968的RFV值最高。饲用高粱中,光明星的产草量最大,CP含量为7.75%,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F968的淀粉含量为27.90%,RFV值为118.64,二者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京科968、宁单24、正大12、屯玉168、大丰30、强盛30等青贮玉米品种以及F968、光明星、极光、F10、F438等饲用高粱,品种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表现较好。青贮玉米的CP含量显著低于饲用高粱(P<0.05),草产量、淀粉含量和RFV值极显著高于饲用高粱(P<0.01)。研究表明,饲用高粱耐旱性强于玉米,是旱作农业区生产潜力较大的一种饲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业区 青贮玉米 饲用高粱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陕北旱作农业区乡村人居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钰 王军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13,共6页
陕北是西北旱作农业生产的集中区域,也是我国"三农"问题较为集中和尖锐的地区,其整体农村人居环境现状不容乐观。从人居环境学科视角出发,以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为切入点,通过系统分析该地区人居环境发展演变的规律与趋势,指... 陕北是西北旱作农业生产的集中区域,也是我国"三农"问题较为集中和尖锐的地区,其整体农村人居环境现状不容乐观。从人居环境学科视角出发,以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为切入点,通过系统分析该地区人居环境发展演变的规律与趋势,指出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旱作农业生产都对陕北农村人居环境的发展格局、进程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人居环境建设应当从农村社会发展系统高度出发,将物质实体的建设自觉与农业生产、村落发展紧密结合,构建符合自身发展条件的适宜性模式,从而促进农村生产、生活与人居环境建设的和谐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对人居环境建设提出了若干相应的可行性对策,为今后该地区新农村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沟壑区 旱作农业 农村 人居环境
原文传递
旱作区春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子刚 卢海博 +6 位作者 赵海超 王炯琪 和江鹏 王雨晴 黄智鸿 赵海香 魏东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3-192,共10页
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和减少污染的重要途径。探讨冀西北旱作春玉米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为优化旱作区春玉米秸秆还田方式提供理论依据。设置秸秆还田大垄轮播(JL)、秸秆还田翻耕(JF)、秸秆... 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和减少污染的重要途径。探讨冀西北旱作春玉米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为优化旱作区春玉米秸秆还田方式提供理论依据。设置秸秆还田大垄轮播(JL)、秸秆还田翻耕(JF)、秸秆还田旋耕(JX)3种方式,分析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MBC、N、P)含量和蔗糖酶(SUC)、脲酶(URE)活性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够提高土壤MBC、MBN、MBP含量和SUC、URE活性,JL处理提高幅度显著(P<0.05)高于JF和JX,JF有利于提高20~60 cm土层增幅。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均显著(P<0.05)呈下降趋势。随着玉米生育期的延长,MBC和SUC呈先升后降趋势,MBN和URE呈波动式上升趋势,MBP呈先降后升趋势。随着土壤容重和pH的增加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呈下降趋势,随着土壤总有机碳(SOC)含量的增加MBC含量呈下降趋势,随着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提高玉米产量呈增加趋势。玉米生殖生长期显著(P<0.05)增加MBC、MBP含量,玉米衰亡期显著(P<0.05)增加MBN含量。综上所述,冀西北旱作区春玉米最优的秸秆还田方式为秸秆还田大垄轮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方式 旱作区 微生物生物量 酶活性 春玉米
下载PDF
旱作农业区农户气候变化感知与适应行为的多样性 被引量:13
5
作者 魏国茹 史兴民 +2 位作者 孙立凡 王露 李欢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6-124,共9页
通过对陕北地区17个县(区、市)23个乡(镇)80个村903位农户开展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构建多层感知器(MLP)模型及适应行为多样性指数,分析农户的气候变化影响感知及重要性影响因素、农户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多样性适应行为及其与感知和生计... 通过对陕北地区17个县(区、市)23个乡(镇)80个村903位农户开展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构建多层感知器(MLP)模型及适应行为多样性指数,分析农户的气候变化影响感知及重要性影响因素、农户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多样性适应行为及其与感知和生计资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影响农户正常农业生产与生活,导致病虫害增加,作物产量下降;文化程度、居住时间、赶集频率和看电视频率是影响农户气候变化影响感知的重要因素。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农户适应行为多样性;感知强度影响适应行为多样性;生计资本与适应行为多样指数呈显著性正向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业区 农户 感知 适应行为多样性 生计资本
下载PDF
区域环境、家庭禀赋与秸秆处置行为——以甘肃省旱作农业区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强强 杨清 叶得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63-572,共10页
研究农户秸秆利用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秸秆资源利用效率、缓解环境负外部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生态理性构建了农户秸秆处置行为分析框架,以甘肃省旱作区424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Logit模型对农户秸秆焚烧与饲料化利用... 研究农户秸秆利用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秸秆资源利用效率、缓解环境负外部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生态理性构建了农户秸秆处置行为分析框架,以甘肃省旱作区424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Logit模型对农户秸秆焚烧与饲料化利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秸秆处置行为是农户长期与周边客观环境长期适应、协同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决策认知下的行为结果。旱作区农户秸秆处置方式呈现出以饲料化利用和燃料为主的多元化特征,秸秆焚烧弃置依旧普遍。在影响农户秸秆焚烧处置行为的诸多因素中,户主年龄(P<0.1)、农户受教育程度(P<0.01)、牲畜饲养规模(P<0.05)、农业收入占比(P<0.1)和政府政策宣传(P<0.01)对农户秸秆焚烧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户主性别(P<0.1)与农户秸秆焚烧认知(P<0.01)助推农户非亲环境行为选择,农户秸秆焚烧政策认知度低,环保意识淡薄。户主年龄(P<0.1)、农户受教育程度(P<0.05)、家庭成员是否担任村干部(P<0.05)、饲料加工技术指导(P<0.01)以及禁烧补助(P<0.1)等因素对农户秸秆的饲料化利用有正向影响,而地形(P<0.1)对农户秸秆饲料化利用有负向影响。最后,从构建"禁焚与补贴"结合机制、加强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推广、加快完善秸秆收储运保障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综合利用 农户行为 生态理性 旱作农业区
原文传递
白银市胡麻新品种多点区域试验初报 被引量:9
7
作者 杨继忠 俞华林 +2 位作者 李雨阳 赵宝勰 师学豪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2期19-24,共6页
2019年在白银市旱作农业区、黄河灌区和井泉砂田灌区选择4个试点,进行了胡麻新品种多点试验研究。通过对6个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主要经济性状分析,初步确定白银市不同生态区域的主栽胡麻品种和搭配品种,即旱作区胡麻主栽品种为定... 2019年在白银市旱作农业区、黄河灌区和井泉砂田灌区选择4个试点,进行了胡麻新品种多点试验研究。通过对6个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主要经济性状分析,初步确定白银市不同生态区域的主栽胡麻品种和搭配品种,即旱作区胡麻主栽品种为定亚22号,搭配品种为陇亚13号、陇亚14号;沿黄河灌区和井泉砂田灌区主栽品种为陇亚13号和陇亚14号,水肥条件较好的沿黄河灌区和井泉砂田灌区首选搭配品种为陇亚10号,水肥条件不充足的高扬程黄河灌区首选搭配品种为定亚22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区 沿黄河灌区 高扬程黄河灌区 井泉砂田灌区 胡麻 主栽品种 搭配品种
下载PDF
14份紫花苜蓿在庆阳市北部旱作区生长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梁万鹏 施海娜 +4 位作者 吴恩平 杨海磊 李世恩 张金霞 徐振飞 《中国牛业科学》 2020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在旱作区覆膜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14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品比试验。[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10个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阿尔冈金、甘农5号2个品种综合得分排名为前二位,可作为进一步示范推广的品种。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因子分析法 旱作区 庆阳市
下载PDF
旱作农区应变型种植制度决策系统的建立及效益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龙昌 王立祥 +1 位作者 贾志宽 冯金侠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57-561,共5页
针对宁南旱区降水资源短缺且变异性显著 ,造成干旱灾害频繁的气候特点 ,依据不同作物对干旱气候的适应性规律 ,借助农业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 ,进行应变型种植制度优化设计 ,组建了不同生态类型地区的应变型种植制度决策系统。在综合考虑... 针对宁南旱区降水资源短缺且变异性显著 ,造成干旱灾害频繁的气候特点 ,依据不同作物对干旱气候的适应性规律 ,借助农业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 ,进行应变型种植制度优化设计 ,组建了不同生态类型地区的应变型种植制度决策系统。在综合考虑各种干旱发生频率及其对作物产量影响程度的基础上 ,种植制度优化模式包括了随机型和确定型两种决策方案。综合分析和生产验证表明 ,优化方案可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研究结果对于广大旱区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区 应变型种植制度 决策系统 系统建立 优化设计 生态类型地区
下载PDF
基于降水随机模拟的旱作区农业旱情等级划分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斌 付强 +1 位作者 王忠波 魏永霞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7-170,共4页
针对旱作区农业旱情等级的划分依据问题,以黑龙江省甘南县为例,建立了能够模拟时段降水量的随机模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并模拟了1 000年的降水序列,提出考虑降水量和作物需水量的缺水率指标,应用模拟的降水序列,采取降水量距平百分... 针对旱作区农业旱情等级的划分依据问题,以黑龙江省甘南县为例,建立了能够模拟时段降水量的随机模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并模拟了1 000年的降水序列,提出考虑降水量和作物需水量的缺水率指标,应用模拟的降水序列,采取降水量距平百分比和缺水率两种指标分析了甘南县遭受不同等级干旱的概率,并应用提出的缺水率指标划分了甘南县的农业旱情等级。结果表明,将降水的随机模拟与缺水率指标结合起来划分甘南县农业旱情等级的方法是可行的,与甘南县的实际干旱情况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区 降水模拟 农业干旱 旱情等级
下载PDF
燕麦在庆阳市北部旱作区生长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梁万鹏 张金霞 +5 位作者 施海娜 李世恩 吴恩平 耿智广 徐振飞 杨海磊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0-102,共3页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庆阳市北部旱作区推广种植燕麦品种,引进5个燕麦品种进行品比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参试的燕麦品种生育期、株高、分蘖数等11个指标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11个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边锋综合排名...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庆阳市北部旱作区推广种植燕麦品种,引进5个燕麦品种进行品比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参试的燕麦品种生育期、株高、分蘖数等11个指标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11个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边锋综合排名第1,可作为进一步示范推广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因子分析法 旱作区 庆阳市
下载PDF
旱作区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粮饲兼用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边金霞 王平 《农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3-20,共8页
为了实现旱作区化肥减量增效的可行性,研究化肥配施有机肥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2019—2020年,以粮饲兼用玉米品种‘金凯5号’为供试材料,设不施肥(CK)、单施商品有机肥(T_(1))、单施化肥(T_(2)常规用量)、化肥配施商品有机肥(T_(3)... 为了实现旱作区化肥减量增效的可行性,研究化肥配施有机肥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2019—2020年,以粮饲兼用玉米品种‘金凯5号’为供试材料,设不施肥(CK)、单施商品有机肥(T_(1))、单施化肥(T_(2)常规用量)、化肥配施商品有机肥(T_(3))、化肥减量15%配施有机肥(T_(4))及化肥减量30%配施有机肥(T_(5))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2年各施肥处理与CK相比,施肥均能促进玉米生长,显著增加营养器官干物质累积量,提高玉米产量肥料农学效率与偏肥生产力,对生长与产量影响大小依次为:T_(3)>T_(4)>T_(5)>T_(2)>T_(1)>CK。其中,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T_(4)、T_(5))与单施化肥(T_(2))相比,增加玉米株高0.24%~3.12%,穗位高增加0.28%~3.27%,叶面积指数增加2.36%~8.91%,不同生育期玉米干物质累积量增加4.14%~24.40%,玉米产量增加4.38%~11.2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9.06%~13.20%,氮、磷、钾肥力农学效率提高0.44%~24.80%。综上所述,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能显著促进玉米生长与提高玉米产量,即便化肥减量30%(T_(5))也不会对玉米产量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肥料农学效率与氮肥偏生产力,是旱作区玉米一种节肥增效的施肥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区 粮饲兼用玉米 化肥 有机肥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旱作区典型土类穿透阻力分布特征及耕层厚度确定 被引量:5
13
作者 宋强 夏可 +5 位作者 杨斌 方兵 周鹏飞 庄红娟 陈弘扬 张世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9-377,共9页
为探明不同土类的穿透阻力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针对中国黄淮海旱作区与东北旱作区的潮土、褐土、黑土、黑钙土、砂姜黑土与棕壤共6种典型土壤,测定了0—40 cm穿透阻力,分析其垂直分布特征,建模分析了0-20 cm内穿透阻力与土壤理化性质(... 为探明不同土类的穿透阻力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针对中国黄淮海旱作区与东北旱作区的潮土、褐土、黑土、黑钙土、砂姜黑土与棕壤共6种典型土壤,测定了0—40 cm穿透阻力,分析其垂直分布特征,建模分析了0-20 cm内穿透阻力与土壤理化性质(含水量、容重、质地、有机质含量)的量化关系,基于趋势分析,确定了不同土类的耕层厚度。结果表明:(1)在0—40 cm土层内,穿透阻力有着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增加后稳定的特征。平均穿透阻力最小的土类和亚类分别为黑钙土1.188 MPa和普通暗潮土0.819 MPa,最大的为褐土1.706 MPa和壤质石灰性潮土1.829 MPa。(2)在0—20 cm范围内,针对不同土类,不同建模方法的建模效果不同,偏最小二乘回归适用于潮土、黑土、棕壤,对褐土、砂姜黑土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效果较好,随机森林回归则适用于黑钙土。开发的经验公式有助于阐明穿透阻力的变化因素。(3)Mann-Kendall法和Pettitt法可以客观地确定并检验耕层厚度,旱作区典型土类耕层厚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褐土22.5 cm,潮土21.5 cm,棕壤20.0 cm,黑钙土16.0 cm,砂姜黑土15.0 cm,黑土14.0 cm,褐土、潮土、棕壤区可适当深耕,种植根系发达的作物,黑钙土、砂礓黑土、黑土区需要多加保护,减少大规模农机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区 土壤类型 穿透阻力 量化模型 耕层厚度
下载PDF
旱作区不同降解地膜对马铃薯产量及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伟琴 郭黎明 李继明 《中国马铃薯》 2019年第5期273-281,共9页
为明确不同降解地膜在安定区马铃薯生产上的降解情况和增产效果,减少地膜对土壤和农村环境污染,实现安定区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选择全生物黑色降解地膜6号、7号、8号、9号、11号,以普通黑色地膜覆盖为对照(CK)进行降解膜的降解特点... 为明确不同降解地膜在安定区马铃薯生产上的降解情况和增产效果,减少地膜对土壤和农村环境污染,实现安定区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选择全生物黑色降解地膜6号、7号、8号、9号、11号,以普通黑色地膜覆盖为对照(CK)进行降解膜的降解特点及对马铃薯的保墒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各降解膜的保温保墒效果、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均不如黑色全膜覆盖(CK),各处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解,但各处理的降解都没有达到完全崩解期和完全降解期。各处理以降解膜9号处理的产量为最高,为36261kg/hm^2,较黑色全膜覆盖(CK)处理减产4078kg/hm^2,减产率为10.11%;其次是降解膜6号处理,产量为34128kg/hm^2,较黑色全膜覆盖(CK)处理减产6211kg/hm^2,减产率为15.40%;最低是降解膜11号处理,产量为27756kg/hm^2,较黑色全膜覆盖(CK)处理减产12583kg/hm^2,减产率为31.19%。因此,在安定区应继续加大对降解膜的降解机理和对马铃薯增产效果试验研究,减少地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区 马铃薯 降解地膜 产量
下载PDF
定西旱作区富锌马铃薯引种试验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友生 李效文 +1 位作者 陈克刚 张令天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第4期55-57,共3页
为筛选出适宜定西旱作区推广的富锌马铃薯品种,以陇薯7号为对照品种,在垄上微沟栽培模式下对不同富锌马铃薯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薯14号折合产量最高,为28838.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7号增产2.2%,陇薯12号、定薯3号、陇... 为筛选出适宜定西旱作区推广的富锌马铃薯品种,以陇薯7号为对照品种,在垄上微沟栽培模式下对不同富锌马铃薯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薯14号折合产量最高,为28838.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7号增产2.2%,陇薯12号、定薯3号、陇薯11号分别较对照品种陇薯7号减产1.5%、9.9%、10.0%。陇薯14号生育期田间长势强,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商品薯率等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好,薯块含锌量高,是定西旱作区适宜推广种植的富锌马铃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西 旱作区 富锌马铃薯 引种试验
下载PDF
旱作区富锌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永永 赵婧 +5 位作者 赵贵宾 李星 司怀军 谢奎忠 陈超 边彩燕 《寒旱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145-147,共3页
为进一步做好富锌马铃薯的示范推广工作,增强甘肃省马铃薯市场竞争力,实现由马铃薯大省向强省转变,通过多年试验研究总结出的旱作区富锌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该技术以黑色地膜全覆盖垄作侧播栽培作为核心技术,综合配套富锌马铃... 为进一步做好富锌马铃薯的示范推广工作,增强甘肃省马铃薯市场竞争力,实现由马铃薯大省向强省转变,通过多年试验研究总结出的旱作区富锌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该技术以黑色地膜全覆盖垄作侧播栽培作为核心技术,综合配套富锌马铃薯品种、锌肥基施与喷施、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全程机械化等关键技术,同时对富锌马铃薯生产中使用的所有废旧地膜进行全部回收再利用,以减少地膜对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区 富锌马铃薯 高质高效 生产技术
下载PDF
天水市旱作区春玉米—冬油菜秸秆带膜翻压还田栽培模式研究
17
作者 杨志奇 刘晓东 +3 位作者 张喜平 赵尚文 吕莉莉 周小芹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13-17,共5页
为解决区域内春玉米—冬油菜一膜两用技术中秸秆利用不合理、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施用不合理、土壤水分利用不足、肥料利用率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在天水市旱作区开展了春玉米—冬油菜秸秆带膜翻压还田栽培模式研究,以... 为解决区域内春玉米—冬油菜一膜两用技术中秸秆利用不合理、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施用不合理、土壤水分利用不足、肥料利用率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在天水市旱作区开展了春玉米—冬油菜秸秆带膜翻压还田栽培模式研究,以期为区域内化肥减施、地力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秸秆粉碎带膜翻压还田可以提高玉米籽粒产量7.96%、冬油菜籽粒产量9.91%,增加0~20 cm土壤有机质、全磷、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2.53 g/kg、0.08 g/kg、10.93 mg/kg),缓冲土壤pH值,影响土壤速效钾、硝态氮和铵态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冬油菜 一膜两用 秸秆带膜翻压还田 产量 土壤养分 旱作区 甘肃天水
下载PDF
饲用玉米在庆阳市北部旱作区生长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万鹏 李世恩 +4 位作者 高钰 徐振飞 刘雨田 张金霞 朱正生 《中国牛业科学》 2019年第3期47-51,共5页
在旱作区覆膜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30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品比试验。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11个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预青贮23号、兴达101、九青645 3个品种综合得分排名为前3位,可作为进一步示范推广的品种。
关键词 饲用玉米 新品种 因子分析法 旱作区 庆阳市
下载PDF
旱作区全生物降解膜对土壤水分及红花产量的影响
19
作者 朱真真 井双泉 +1 位作者 李冰洁 王盼盼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62-66,共5页
为促进旱地红花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墨玉县开发区试验田进行全生物降解膜、普通PE膜和露地栽培条件下,通过对红花地土壤含水量、生物性状、产量及产量因子的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探明全生物降解膜对... 为促进旱地红花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墨玉县开发区试验田进行全生物降解膜、普通PE膜和露地栽培条件下,通过对红花地土壤含水量、生物性状、产量及产量因子的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探明全生物降解膜对旱地条件下红花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在红花种植生产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保墒、增产效果,全生物降解膜处理对水分、植株鲜重、干物质和产量的作用均低于普通PE膜处理,但显著高于露地处理,在株高、茎粗、果球直径3个性状表现均处于普通PE膜和露地处理之间,且均显著高于露地处理,全生物降解膜和普通PE膜较露地处理花丝产量分别增加24.27%和29.12%,籽粒产量分别增加47.19%和48.36%。全生物降解膜和普通PE膜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与露地处理呈现显著差异。就0~100 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而言,从出苗期到分枝期,全生物降解膜和普通PE膜处理无显著差异,而全生物降解膜显著高于露地处理。在现蕾期和开花期,全生物降解膜保墒作用处于普通PE膜和露地处理之间,保墒效果下降,在植株地上部鲜重和干物质方面,两者整体表现基本一致,均表现为普通PE膜>全生物降解膜>露地。全生物降解膜和普通PE膜较露地处理,含水量分别提高了5.97%和13.50%。全生物降解膜和普通PE膜较露地均具有差异不显著的保墒、促生长和增产作用,在旱地红花绿色高效生产中可用生物降解膜替代普通地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区 全生物降解膜 红花 水分 产量
下载PDF
不同种植模式对谷子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史高雷 王峰 +3 位作者 王晓明 裴晶晶 刘建军 李欣儒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7期1-7,共7页
【目的】如何实现水分高效利用是有效缓解我国旱作区水资源匮乏的重要途径之一。【方法】在敦煌极度干旱自然条件下,以新抗旱杂交谷子品种“张杂谷19号”为参试材料,通过设置地膜覆盖、灌溉及种植密度等不同处理,以期制定品种与配套栽... 【目的】如何实现水分高效利用是有效缓解我国旱作区水资源匮乏的重要途径之一。【方法】在敦煌极度干旱自然条件下,以新抗旱杂交谷子品种“张杂谷19号”为参试材料,通过设置地膜覆盖、灌溉及种植密度等不同处理,以期制定品种与配套栽培技术相结合的高水效种植模式。【结果】①与覆膜无补灌(F1W0)相比,收获期无膜无补灌(F0W0)处理张杂谷19号土壤水分明显低于大同29号,地膜覆盖减少水分无效散失,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发育,促进根系发育,从而中后期吸收更多深层水分。②种植模式对谷子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顺序依次为F0W1处理>F1W0处理>F0W0处理,张杂谷19号明显高于大同29号。③补灌可明显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但是,张杂谷19号在覆膜无补灌,9.0万株·hm^(-2)处理下最高,达到18.16 kg·hm^(-2)·mm^(-1)。【结论】在水分限制下保持高水效且获得较高收获产量;如适当增加补灌,不仅保持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更可大幅增加产量。研究仅限于降雨量少且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如依据水资源条件,制定不同区域配套的谷子高水效种植体系,这将对保证旱作区粮食高产和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种植模式 旱作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