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寻找陈铨——从《学衡》走出的新文学家 被引量:5
1
作者 沈卫威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20-26,共7页
陈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现代学术思想史上一位具有多方面建树的爱国作家、学者。作为作家,他有诗集、小说、剧本;作为学者,他有中德文学比较的论著,有专门的戏剧理论著作和研究德国现代哲学家的传记、专著。本文通过“历史调查”,首次... 陈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现代学术思想史上一位具有多方面建树的爱国作家、学者。作为作家,他有诗集、小说、剧本;作为学者,他有中德文学比较的论著,有专门的戏剧理论著作和研究德国现代哲学家的传记、专著。本文通过“历史调查”,首次澄清陈铨的个人史实:在极左路线下,陈铨个人的不幸和“政历问题”(“解放前写反动剧本和文章的问题”)是他通过戏剧创作,写了国民党抗日;通过学术研究和《战国策》,在中国传播叔本华和尼采思想———权力意志、英雄崇拜和种族精神重振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铨 学衡派 戏剧家 比较文学
下载PDF
杨景贤生平考索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冀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5-81,共7页
杨景贤是蒙古族第一位戏剧家,也是元末明初最多产、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杂剧《西游记》对小说《西游记》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然而,过去学术界对他的生平若明若暗,甚至有不少误解。本文依据史料,考索了杨景贤的姓字、生卒年... 杨景贤是蒙古族第一位戏剧家,也是元末明初最多产、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杂剧《西游记》对小说《西游记》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然而,过去学术界对他的生平若明若暗,甚至有不少误解。本文依据史料,考索了杨景贤的姓字、生卒年、交游以及他与朱棣的关系,并反驳了杨景贤是“文化特务”之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初 戏剧家 蒙古族 杨景贤 生平
下载PDF
《万历野获编》中的明代江浙戏曲家史料述略
3
作者 姚玥莹 刘天振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35-40,75,共7页
沈德符曾大量阅读戏曲文本,并与戏曲家交游,具有很高的戏曲修养,《万历野获编》中记载的戏曲家史料亦基于此,可信度较高。其中记载的明代江浙戏曲家主要有张凤翼、陈与郊、王衡、王稚登、屠隆、马湘兰六人。沈德符对戏曲家的道德和艺术... 沈德符曾大量阅读戏曲文本,并与戏曲家交游,具有很高的戏曲修养,《万历野获编》中记载的戏曲家史料亦基于此,可信度较高。其中记载的明代江浙戏曲家主要有张凤翼、陈与郊、王衡、王稚登、屠隆、马湘兰六人。沈德符对戏曲家的道德和艺术造诣进行评价,并对所记史料进行文学化处理,表达出对戏曲家高洁人格的赞赏和规范戏曲艺术的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历野获编》 戏曲家 江浙
下载PDF
焦竑与戏曲家南京交游考 被引量:2
4
作者 龙晓英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60-64,共5页
焦是明代南京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文章家、藏书家。他一生除60至70岁在北京为官十年,其余几十年都是在南京度过的。他和当时的许多曲家如陈所闻、汪道昆、梅鼎祚、汪廷讷、王衡、汤显祖、张凤翼、佘翘等都有交往。他们在南京进行了大... 焦是明代南京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文章家、藏书家。他一生除60至70岁在北京为官十年,其余几十年都是在南京度过的。他和当时的许多曲家如陈所闻、汪道昆、梅鼎祚、汪廷讷、王衡、汤显祖、张凤翼、佘翘等都有交往。他们在南京进行了大量的戏曲活动。他以在文坛儒林的声望、丰富的藏书、开明的的治学心态,支持了戏曲家的创作和批评,为当时南京的戏曲创作作出了贡献。金陵故都居南北之中,是戏曲声腔、剧种南北传播之要路。他们的交游为我们今天考察明代戏曲活动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竑 南京 戏曲家 交游
下载PDF
比较文化:汤显祖与莎士比亚? 被引量:2
5
作者 廖奔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共4页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完全是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不同历史进程中承担不同时代任务的他者。两位戏剧家的文化背景、历史环境和时代认知完全不同,人生价值实现和意义追寻的方向也不同,因而其人生道路迥异。比较文化必须考虑到这种种基因、环...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完全是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不同历史进程中承担不同时代任务的他者。两位戏剧家的文化背景、历史环境和时代认知完全不同,人生价值实现和意义追寻的方向也不同,因而其人生道路迥异。比较文化必须考虑到这种种基因、环境和语境差异,才能确立起科学性立场。我们今天对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进行研究和对比,可以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戏剧家的不同创作和生命轨迹,看到他们确立起不同的文化价值留下不同遗产,而这些遗产对今天来说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就够了,不需要去人为抬高一个打压一个。我们进行文化比较关注的方向应该是:从他们的剧作共同关心人类情感和命运的角度,体味其经典作品的深刻人文内涵,重新认识人类智慧和人类情感的本源,也品味中西文化的差异与各自审美特征,了解我们共同和不同的历史传统,把握中西戏剧不同的样式品性与美学原则,从而确立人类文化艺术丰富性、多样性和异质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文化价值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戏剧家 文化比较 科学立场
下载PDF
试析元杂剧历史剧的情节模式 被引量:2
6
作者 丁合林 《嘉应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1-65,共5页
元杂剧历史剧的情节具有模式化的特点。最典型的有:"忠奸斗争"模式,"帝王爱情"模式,"发迹变泰"模式,"贵者负贱"模式,"报恩报仇"模式,"伦理道德"模式等。这些模式能典型、... 元杂剧历史剧的情节具有模式化的特点。最典型的有:"忠奸斗争"模式,"帝王爱情"模式,"发迹变泰"模式,"贵者负贱"模式,"报恩报仇"模式,"伦理道德"模式等。这些模式能典型、集中地映射出社会习俗、价值取向,烛照出时代的情绪、兴趣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历史剧 情节模式 社会风气 杂剧作家
下载PDF
明清曲家生平史料钩沉三则 被引量:1
7
作者 陆勇强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7期51-54,共4页
盛于斯、宋敬舆、关上进等三位明清曲家,在相关的戏曲书录中,或记载缺失,或语焉不详。从别集、地方志中可钩稽有关其家世、事迹、著作、交游等生平史料。
关键词 明清 曲家 生平史料
下载PDF
论元杂剧中的孝子形象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71-73,共3页
元代蒙古族统治时期,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碰撞,以孝为核心的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受到冲击,社会秩序遭到破坏,引起了杂剧作家们的关注。他们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在杂剧创作中塑造了一大批身份各异的孝子形象。从孝子形象的塑造中,可以看出... 元代蒙古族统治时期,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碰撞,以孝为核心的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受到冲击,社会秩序遭到破坏,引起了杂剧作家们的关注。他们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在杂剧创作中塑造了一大批身份各异的孝子形象。从孝子形象的塑造中,可以看出剧作家的理想,他们希望以此来捍卫传统伦理道德,恢复良好的社会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孝子形象 伦理秩序 杂剧作家
下载PDF
清中期戏曲家仲振履考 被引量:1
9
作者 钱成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1-7,共7页
清代乾嘉时期江苏泰州籍戏曲家仲振履作为清中期泰州地区著名文人,其诗、书、画、曲皆精,著作众多;屡官广东多地,政绩显著;主持泰州文坛,影响深远。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仲振履缺乏应有的认识与评价。依据扬州、泰州地区公私所藏相关文献... 清代乾嘉时期江苏泰州籍戏曲家仲振履作为清中期泰州地区著名文人,其诗、书、画、曲皆精,著作众多;屡官广东多地,政绩显著;主持泰州文坛,影响深远。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仲振履缺乏应有的认识与评价。依据扬州、泰州地区公私所藏相关文献,可考证出其籍贯、家世、著作、官职甚至字号、生卒年等。同时,通过一些清人著述和近年来拍卖的书画作品,可对其与乾嘉时期著名文人和清中期名臣的交往进行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泰州 戏曲家 仲振履 考证
下载PDF
布尔加科夫及其创作探析
10
作者 蓝泰凯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83-91,共9页
布尔加科夫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著名的、具有卓越讽刺才华的俄罗斯作家。他用怪诞、夸张和反逻辑的艺术形式所写的一系列怪书、奇书,突破了现实主义文学对外在真实的要求,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荒诞化、幻想化的处理,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最... 布尔加科夫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著名的、具有卓越讽刺才华的俄罗斯作家。他用怪诞、夸张和反逻辑的艺术形式所写的一系列怪书、奇书,突破了现实主义文学对外在真实的要求,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荒诞化、幻想化的处理,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最本质的特征,从而表现出更为真实的现实。然而,在庸俗社会学十分盛行的20年代,这样的作品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因此,布尔加科夫的创作从一开始便遭到“拉普”的贬斥和打压。从20年代末开始,他的作品便被全面封杀。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些作品才得以面世,布尔加科夫的名字方为广大读者所知晓,对他的评价也从严厉的批判转变为对其创作及艺术成就的充分肯定。他的作品已成为俄罗斯文学宝库的珍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尔加科夫 讽刺作家 戏剧家 《图尔宾一家的日子》 《大师和玛格丽特》
下载PDF
论作为社会历史剧中人物和剧作者的人的历史辩证法
11
作者 周世兴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32,共6页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马克思曾经把社会历史比喻为由集剧中人物和剧作者双重角色于一身的人出演的既有多重主题又有波澜曲折情节和节奏的历史活剧,提出了人是社会历史的剧中人物和剧作者的历史辩证法思想,并运用这一重要方法论分析重...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马克思曾经把社会历史比喻为由集剧中人物和剧作者双重角色于一身的人出演的既有多重主题又有波澜曲折情节和节奏的历史活剧,提出了人是社会历史的剧中人物和剧作者的历史辩证法思想,并运用这一重要方法论分析重大社会历史事件、发现重大的历史运动规律和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历史是人通过人的劳动实践而生成的过程和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之所以兼有社会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物的双重身分,在于人作为有生命的存在物是能动的和受动的统一,在于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的类本质,在于实践和交往是人的社会历史活动的舞台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历史 剧中人物 剧作者 历史辩证法
下载PDF
历史潜流中的戏剧力量——抗战戏剧刍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邱丹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819-824,共6页
抗战时期,在"文艺救国"的多重合奏中,戏剧担当了"文艺救国"的排头兵。戏剧以其自身的通俗性、形象性、直接性、广泛性,完成了"戏剧大众化"的伟大使命,并迎来了中国现代话剧大繁荣的"黄金时代"... 抗战时期,在"文艺救国"的多重合奏中,戏剧担当了"文艺救国"的排头兵。戏剧以其自身的通俗性、形象性、直接性、广泛性,完成了"戏剧大众化"的伟大使命,并迎来了中国现代话剧大繁荣的"黄金时代"。戏剧家们的责任担当与艺术炼化,突破了没有硝烟的戏剧现场,在华夏版图上唤醒了沉睡的国民意识,并铸成了历史的厚度与民族的文化积累。戏剧家们在坚持思想性及政治性的同时,从未放弃过戏剧的审美向度,也使得抗战戏剧收获了全方位的成熟。抗战戏剧不仅是一种文化方式的展演,更是国民灵魂的精神辉映,抗战戏剧中沉潜着时代的智慧与民族的力量,共同铸成了中华民族记忆中的永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 抗战戏剧 戏剧家 民族记忆
下载PDF
晚明戏曲家王恒生年及其交游考略
13
作者 赵兴勤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50,共3页
晚明戏曲家王恒,各家著述均未提及其生卒年,对他的生平亦语焉不详,仅知其字伯贞,号少谷,浙江奉化人,作有传奇《合璧记》等。细读与之交往甚密的明代戴澳的《杜曲集》,可考知王恒生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至崇祯二年(1629)仍在世。
关键词 戏曲家 王恒 生年
下载PDF
清代戏曲家杨宗岱年谱
14
作者 何光涛 《宜宾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83-89,共7页
杨宗岱是清代中期较为有名的戏曲家和诗人,但因为相关文献资料匮乏,学术界对他的生平研究并不多。本文勾稽索引,考订辩证,大体厘清了杨宗岱科举、宦游、交游和主要的创作活动。
关键词 戏曲家 杨宗岱 年谱
下载PDF
论复古思潮下的明代戏曲尊体本色观
15
作者 刘竞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35-40,59,共7页
明代戏曲理论受复古思潮影响,具有明显的尊体意识。但对于戏曲本体艺术标准"本色"的理解,不同的立场却有不同的理解。曲家的尊体本色观认为,戏曲语言应以元曲为标的,宜于通俗,但因受复古思潮的影响,曲家也开始注意到戏曲与诗... 明代戏曲理论受复古思潮影响,具有明显的尊体意识。但对于戏曲本体艺术标准"本色"的理解,不同的立场却有不同的理解。曲家的尊体本色观认为,戏曲语言应以元曲为标的,宜于通俗,但因受复古思潮的影响,曲家也开始注意到戏曲与诗文之间的关系;而传统文人的尊体本色观则更侧重用诗文的眼光看待戏曲艺术要素,强调戏曲的词采和才力,希望将戏曲这一晚熟文学体式的艺术标准提高到诗文的层次,以实现戏曲文体价值的真正提高。与此同时,两种本色观对明代戏曲创作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古 尊体 本色 曲家 文人
下载PDF
萧伯纳的戏剧创作及对中国的影响
16
作者 吴先泽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B10期87-88,共2页
本文对世界著名戏剧家萧伯纳的戏剧理论和艺术作出了一定介绍和评价,并谈了萧伯纳对中国的影响。本文指出,萧伯纳是现实主义剧作家,他忠实于戏剧创作的原则,不盲目崇拜莎士比亚等名家。他有自己的理论主张,在实践过程中,他尽力实行自己... 本文对世界著名戏剧家萧伯纳的戏剧理论和艺术作出了一定介绍和评价,并谈了萧伯纳对中国的影响。本文指出,萧伯纳是现实主义剧作家,他忠实于戏剧创作的原则,不盲目崇拜莎士比亚等名家。他有自己的理论主张,在实践过程中,他尽力实行自己的理论主张。本文同时还指出,萧伯纳也有着自己严重的不足。不过,瑕不掩瑜,萧伯纳仍然是一位伟大的剧作家,幽默家,他的造访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伯纳 现实主义 戏剧家 幽默家
下载PDF
论“以人为本” 被引量:35
17
作者 孙显元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1期27-31,共5页
“以人为本”是对人的历史主体地位的科学概括 ,是对“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科学表述 ,是唯物史观的核心。“人是历史的主体”规定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 ,它是指一切历史创造活动 ,都要以人为前提 ,... “以人为本”是对人的历史主体地位的科学概括 ,是对“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科学表述 ,是唯物史观的核心。“人是历史的主体”规定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 ,它是指一切历史创造活动 ,都要以人为前提 ,以人为基础 ,以人为动力 ,以人为目的。概括起来 ,就是以人为中心 ,一切为了人 ,一切依靠人。只有实践“以人为本”的思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体 "以人为本" 历史的剧作者与剧中人
下载PDF
论明代戏曲的文人化特征(下) 被引量:4
18
作者 俞为民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9-84,共6页
宋元时期的戏曲作家多为民间艺人或下层文人,自元末高 明作《琵琶记》始,文人学士、官僚士夫逐渐取代民间艺人成为戏曲作家的主体。而随着戏 曲作家的文人化,也使得明代的戏曲呈现出与宋元时期戏曲不同的特征。一是出现了具有 不同... 宋元时期的戏曲作家多为民间艺人或下层文人,自元末高 明作《琵琶记》始,文人学士、官僚士夫逐渐取代民间艺人成为戏曲作家的主体。而随着戏 曲作家的文人化,也使得明代的戏曲呈现出与宋元时期戏曲不同的特征。一是出现了具有 不同艺术风格的戏曲作家流派,如五伦派、昆山派、吴江派、临川派等;二是在戏曲的题材 、人物形象、语言、音律等方面都呈现出典雅化的特征。明代戏曲的文人化既提高了戏曲的 文学品位,使得戏曲与诗文一样,具有了经典性,同时也由于其精致典雅后脱离了舞台,异 化为一种案头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戏曲 文人化 戏曲流派 雅化
下载PDF
注入男/女主体性灵的并蒂莲——杨骚、白薇剧作审美内涵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敏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0-76,148,共8页
在 2 0世纪 2 0、 3 0年代中国文坛上 ,杨骚和白薇是一对卓有成就的情侣剧作家。他们的剧作有着惊人的相似。但由于他们的整个创作中潜藏着一股充满性别差异的强烈的情绪流 ,他们剧作的审美内涵呈现出迥异的特点。杨骚和白薇剧作的审美... 在 2 0世纪 2 0、 3 0年代中国文坛上 ,杨骚和白薇是一对卓有成就的情侣剧作家。他们的剧作有着惊人的相似。但由于他们的整个创作中潜藏着一股充满性别差异的强烈的情绪流 ,他们剧作的审美内涵呈现出迥异的特点。杨骚和白薇剧作的审美内涵的衍变 ,蕴含了一个重要的命题 ,给整个现代戏剧史乃至现代文学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骚 白薇 剧作 审美内涵 性别差异
下载PDF
论元杂剧中的母亲形象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竞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7-90,共4页
元杂剧中出现了众多的母亲形象 ,她们身上体现出阴柔之美与刚健之美的和谐结合 ,在审美价值上超越了以往同类形象 ,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人物形象体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群体。同时 ,作者认为这一形象群体的出现与元代的社会思想风气。
关键词 元杂剧 母亲形象 阴柔美 刚健美 社会风气 杂剧作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