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4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球囊与欣普贝生用于羊水过少足月引产促宫颈成熟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41
1
作者 林毅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752-754,758,共4页
目的:探讨双球囊与欣普贝生用于羊水过少足月引产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对收集的符合引产指征、单胎、头位,孕足月,羊水指数50~80的220例进行分析.采用双球囊引产的120例为球囊组,采用欣普贝生引产的10... 目的:探讨双球囊与欣普贝生用于羊水过少足月引产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对收集的符合引产指征、单胎、头位,孕足月,羊水指数50~80的220例进行分析.采用双球囊引产的120例为球囊组,采用欣普贝生引产的100例为欣普贝生组,对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球囊组宫颈成熟率(100.00%)显著高于欣普贝生组(89.00%);球囊组阴道分娩成功率(82.35%)明显高于欣普贝生组(66.00%);球囊组剖宫产率(占17.65%)明显低于欣普贝生组(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母儿结局无统计学差异(P>0.05).球囊组发生并发症3例(2.5%),欣普贝生组发生并发症4例(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球囊用于羊水过少足月引产效果明显优于欣普贝生,且未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球囊 欣普贝生 引产 羊水过少 临床结局
下载PDF
宫颈扩张球囊对足月妊娠者促宫颈成熟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丽杰 刘巍 +1 位作者 刘津 王秋霞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1695-1697,1701,共4页
目的:比较单球囊、双球囊、欣普贝生3种方法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与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足月分娩孕妇300例临床资料,均有引产指征。根据促宫颈成熟方法不同分为单球囊组、双球囊组、欣普贝生组各10... 目的:比较单球囊、双球囊、欣普贝生3种方法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与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足月分娩孕妇300例临床资料,均有引产指征。根据促宫颈成熟方法不同分为单球囊组、双球囊组、欣普贝生组各100例。比较3组孕妇宫颈Bishop评分变化,引产至临产时间、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等。结果:单球囊组、双球囊组、欣普贝生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92%、89%、91%)无差异(P>0.05);剖宫产率欣普贝生组(28%)高于单球囊和双球囊组(9%、11%)(P<0.05);宫颈Bishop评分增加值单球囊组(4.0±1.4分)、双球囊组(3.5±1.6分)、欣普贝生组(3.6±1.6分)无差异(P>0.05);欣普贝生组用药至临产时间(13.9±10.8h)和总产程时间(7.1±2.6h)均短于单、双球囊组(P<0.05);产后出血量单球囊组(335±91ml)、双球囊组(358±100ml)、欣普贝生组(348±89ml)比较无差异(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单球囊组(3476±331g)、双球囊组(3482±296g)、欣普贝生组(3483±296g)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3种引产方式促宫颈成熟效果相当,欣普贝生组引产至临产所用时间及总产程时间更短,但剖宫产率更高,在引产效果无差异前提下建议应用宫颈球囊促宫颈成熟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妊娠 促宫颈成熟 欣普贝生 单球囊 双球囊 分娩结局
下载PDF
子宫颈单球囊和双球囊在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引产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金妹 陈丽丽 钱惠勤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24期2640-2644,共5页
目的比较子宫颈单球囊和双球囊应用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引产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00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两组:100例采用单球... 目的比较子宫颈单球囊和双球囊应用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引产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00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两组:100例采用单球囊行促宫颈成熟,为单球囊组;另100例采用双球囊行促宫颈成熟,为双球囊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促宫颈成熟疗效、诱发有效宫缩时间、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产妇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双球囊组促宫颈成熟率(94.00%)高于单球囊组(89.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球囊组诱发有效宫缩时间[(16.40±2.69)h]长于单球囊组[(14.55±3.31)h],而第一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为(6.17±1.56)、(7.15±1.87)h,短于单球囊组[(7.63±1.94)、(8.71±2.03)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双球囊组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为16.00%、6.00%,显著低于单球囊组(35.00%、17.00%),产后出血量为(145.34±30.56)m L,小于单球囊组[(208.97±41.57)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球囊组产妇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单球囊组产妇(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球囊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00%)明显低于单球囊组(3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球囊和双球囊均能有效促宫颈成熟,而双球囊诱发有效宫缩时间更长、产程时间更短、剖宫产率更低、安全性更高,能更有效降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引产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提高产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足月妊娠 引产术 宫颈球囊 单球囊 双球囊
下载PDF
Cook双球囊及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宫颈Bishop评分低和母婴结局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谢晓 邱菲 《当代医学》 2020年第9期13-16,共4页
目的研究宫颈扩张双球囊与缩宫素运用处理妊娠晚期治疗性引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东莞市樟木头医院收治的羊水偏少[50 mm<羊水指数(AFI)≤80 mm]和延期妊娠(孕周≥41周)的孕产妇88例,宫颈Bishop评分≤4分,按引产... 目的研究宫颈扩张双球囊与缩宫素运用处理妊娠晚期治疗性引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东莞市樟木头医院收治的羊水偏少[50 mm<羊水指数(AFI)≤80 mm]和延期妊娠(孕周≥41周)的孕产妇88例,宫颈Bishop评分≤4分,按引产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小剂量的缩宫素引产,观察组产妇给予宫颈扩张双球囊引产,记录两组产妇的促宫颈成熟效果、治疗至临产时间及母婴结局。结果双球囊组产妇年龄、孕周及宫颈Bishop评分与缩宫素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球囊组治疗至临产时间、总产程短于缩宫素组(P<0.05),双球囊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缩宫素组(P<0.05),两组出生1 min的Apg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球囊组治疗12 h的宫颈成熟度评分及阴道分娩率均高于缩宫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球囊组产妇出现胎心率异常、羊水污染及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均低于缩宫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扩张双球囊引产方式的有效运用,可使得羊水偏少[50 mm<羊水指数(AFI)≤80 mm]和延期妊娠(孕周≥41周)的孕产妇母婴结局获得显著改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球囊 缩宫素 引产 延期妊娠 羊水过少
下载PDF
多层CT小肠造影与单气囊小肠镜对小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娜 赵晓军 +6 位作者 王海红 王昕 李爱琴 谢惠 余东亮 韩英 盛剑秋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786-788,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CT小肠造影(MSCTE)与单气囊小肠镜(SBE)在小肠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6月-2013年2月临床和/或腹部X线平片疑为小肠梗阻的患者30例。所有患者先行MSCTE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选择经口或经肛SBE检查。分析两种检查... 目的探讨多层CT小肠造影(MSCTE)与单气囊小肠镜(SBE)在小肠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6月-2013年2月临床和/或腹部X线平片疑为小肠梗阻的患者30例。所有患者先行MSCTE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选择经口或经肛SBE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小肠梗阻性病变的诊断率。结果①MSCTE检查诊断小肠梗阻的灵敏度为85.19%,特异度为66.67%,阳性预测值为95.83%,阴性预测值为33.33%。SBE检查分别为81.48%、100%、100%和37.50%。②MSCTE和SBE检出病变一致性为53.33%(16/30)。③根据MSCTE检查结果选择经口或经肛SBE检查,MSCTE检查阳性指导SBE选择进镜方式正确率高于MSCTE检查阴性(95.83%vs33.33%,P<0.05)。结论 MSCTE和SBE对小肠梗阻的诊断率相当,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对小肠梗阻性病变的诊断率。MSCTE检查结果可以指导SBE选择进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小肠造影 单气囊 双气囊 小肠镜 小肠梗阻
下载PDF
双球囊与缩宫素在促宫颈成熟及足月延期妊娠引产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谢琰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28期91-93,共3页
目的探究双球囊与缩宫素在促宫颈成熟及足月延期妊娠引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住院部7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双球囊组和缩宫素组,每组35例。双球囊组应用双球囊进行置入治疗,缩宫素组采用注射缩宫素进行... 目的探究双球囊与缩宫素在促宫颈成熟及足月延期妊娠引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住院部7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双球囊组和缩宫素组,每组35例。双球囊组应用双球囊进行置入治疗,缩宫素组采用注射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孕妇的胎心变化、子宫收缩情况、产程、羊水质量、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结果治疗前,两组孕妇子宫颈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h后,两组子宫颈Bishop评分、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程、临产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球囊组有8例孕妇最终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剖宫产率为22.86%,缩宫素组有16例孕妇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缩宫素组有4例孕妇因宫颈僵硬,最终行剖宫产术,双球囊组有2例产妇因子宫颈僵硬,导致放置球囊失败,最终行剖宫产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球囊是一种促宫颈成熟和足月延期妊娠引产的首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球囊 缩宫素 引产 促宫颈成熟
下载PDF
Induction of labor using double balloon cervical device in women with previous cesarean section: Experience and review 被引量:6
7
作者 E. Ebeid N. Nassif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13年第2期301-305,共5页
Induction of labour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interventions in current obstetrics. Different pharmaceuticals have been used for cervical ripening such as prostaglandins;however they can lead to a number of p... Induction of labour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interventions in current obstetrics. Different pharmaceuticals have been used for cervical ripening such as prostaglandins;however they can lead to a number of potential inconvenient risks namely uterine tachysystole and pathological fetal cardiotocography (CTG). In cases of women with previous caesarean births, using prostaglandins would pose even higher risks such as uterine rupture and perinatal mortality. A mechanical method of cervical ripening could represent an alternative for these women. We report the use of the extra-amniotic double balloon cervical device (Cook’s device) for ripening of unfavourable cervix in seventeen women attempting 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section (VBAC). Using Bishop scoring system to assess cervical dilatetion, position, consistency, fetal station and effacement, the unfavourable cervix is the cervix that scores less than 6. We review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discussing this method of induction focusing on its effectiveness, simplicity, safety and efficacy, low cost and any associated serious side effects. Conclusion: Success was estimated to be over 50% with no serious life threatening maternal or fetal complications. We considered the process satisfactory and practical. We recommend larger studies to assess safety and efficacy of Cook’s device in vaginal birth after caesarean section before embarking on routine elective caesarean delivery. Objectives: To estimate success rate for vaginal delivery after previous caesarean section using cervical double balloon device (Cook’s device). Design: Three-year observational study. Setting: Maternity unit in district general hospital, UK. Population: Women who had one previous lower segment caesarean section and unfavourable cervix identified as having Bishop Score less than 6. Methods: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the birth registry over 3 years from January 2008 until December 2010. Main outcome: Measure successful vaginal delivery. Results: Out of 25 cases that had induction 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our INDUCTION CERVICAL balloon COOK balloon double balloon CESAREAN Section
下载PDF
Current status of device-assisted enteroscopy: Technical matters, indication, limits and complications 被引量:5
8
作者 Riccioni Maria Elena Urgesi Riccardo +3 位作者 Cianci Rossella Alessandra Bizzotto Galasso Domenico Costamagna Guid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CAS 2012年第10期453-461,共9页
Enteroscopy, defined as direct visualization of the smallbowel with the use of a fiberoptic or capsule endoscopy, has progressed considerably over the past severalyears. The need for endoscopic access to improvediagno... Enteroscopy, defined as direct visualization of the smallbowel with the use of a fiberoptic or capsule endoscopy, has progressed considerably over the past severalyears. The need for endoscopic access to improve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mall bowel disease has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technologies one ofwhich is noninvasive, the video capsule, and a type of invasive technique, the deviceassisted enteroscopy.In particular, the device-assisted enteroscopy consiststhen of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instruments all able toallow, in skilled hands, to display partially or throug-hout its extension (if necessary) the small intestine.Newer devices, double balloon, single balloon and spiral endoscopy, are just entering clinical use.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view recent advances in small bowelenteroscopy, focusing on indications, modifications toimprove imaging and techniques, pitfall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the new instruments. With new technologies, the trials and tribulations of learning new endo-scopic skills and determining their role in the diagnosisand treatment of small bowel disease come. Identification of small bowel lesions has dramatically improved.Studies are underway to determine the best strategy toapply new enteroscopy technologies for the diagnosisand management of small bowel disease, particularly obscure bleeding. Vascular malformations such as angiectasis and small bowel neoplasms as adenocar cinomaor gas 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Complete entero-scopy of the small bowel is now possible. However, because of the length of the small bowel, endoscopic examination and the rapeutic maneuvers require significant skill, radiological assistance, the use of deep sedation with the assistance of the anesthetist.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ies are needed to guide diagnostic testing and the rapy with these new endoscopic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ice-assisted ENTEROSCOPY double balloon Single balloon Spiral endoscopy
下载PDF
单气囊小肠镜与双气囊小肠镜诊断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赵航 靖大道 +1 位作者 翁坚军 郑萍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59-861,共3页
目的对单气囊小肠镜与双气囊小肠镜的诊断应用价值进行初步比较。方法回顾分析该科2008年~2009年所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及单气囊小肠镜检查,共149例,将所有患者依据检查内镜类型分入单气囊小肠镜组和双气囊小肠镜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 目的对单气囊小肠镜与双气囊小肠镜的诊断应用价值进行初步比较。方法回顾分析该科2008年~2009年所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及单气囊小肠镜检查,共149例,将所有患者依据检查内镜类型分入单气囊小肠镜组和双气囊小肠镜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小肠镜诊断产出情况,及小肠镜对不同主诉患者诊疗进程影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及主诉情况差异无显著性,单气囊小肠镜组总诊断产出率高于双气囊小肠镜组,两种类型小肠镜检查对不同主诉患者诊疗进程影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单气囊小肠镜同双气囊小肠镜诊断价值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气囊 双气囊 小肠镜
下载PDF
探究欣普贝生与COOK双球囊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国秀 《中外医疗》 2018年第33期32-34,37,共4页
目的探究欣普贝生与双球囊对促进宫颈成熟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方便搜集该院妇产科2017年1月—2018年4月诊治的115例宫颈Bishop评分<6分,孕周37~42周,有医学指征必须终止妊娠的孕妇,有阴道试产指征,排除引产禁忌证,随机分为两组,观... 目的探究欣普贝生与双球囊对促进宫颈成熟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方便搜集该院妇产科2017年1月—2018年4月诊治的115例宫颈Bishop评分<6分,孕周37~42周,有医学指征必须终止妊娠的孕妇,有阴道试产指征,排除引产禁忌证,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欣普贝生置阴道后穹窿促宫颈成熟,参照组给予COOK双球囊促宫颈成熟,观察两组病人促宫颈成熟情况、产程进展情况、分娩情况、妊娠结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不同引产方式干预后,对比两组促宫颈成熟的有效率,观察组96.55%(56/58)与参照组82.46%(47/5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P<0.05);用药前,两组孕妇宫颈成熟程度Bishop评分(3.89±0.27)分、(3.81±0.24)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P>0.05)。用药12 h后,两组孕妇的宫颈成熟程度Bishop评分显著高于用药前,且观察组孕妇的宫颈成熟程度Bishop评分(8.74±1.39)分显著高于参照组(6.94±1.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P<0.05);对比两组孕妇宫缩过强、胎膜早破、急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安全性问题发生率,观察组18.97%(11/58)与参照组7.02%(4/5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2,P<0.05)。结论欣普贝生的促宫颈成熟效果优于双球囊,而且总产程短于双球囊,但容易出现宫缩过强、胎膜早破、急产、胎儿窘迫等安全性问题,必须严密观察,二者各有利蔽,建议酌情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欣普贝生 双球囊 宫颈成熟 安全性
下载PDF
欣普贝生和双球囊在羊水过少足月引产中的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叶青 霍文玲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8期964-966,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在羊水过少足月引产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妇幼保健院于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222例符合引产指征的孕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2患者采用欣普贝生进行引产,划分为欣普贝生组;另外...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在羊水过少足月引产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妇幼保健院于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222例符合引产指征的孕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2患者采用欣普贝生进行引产,划分为欣普贝生组;另外120例患者采用双球囊进行引产,划分为球囊组。分析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分娩方式、促宫颈成熟效果以及妊娠结局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球囊组孕产妇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欣普贝生组孕产妇的89.22%(χ~2=13.616,P<0.05)。两组孕产妇的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产后出血量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293、1.002、1.224,均P>0.05)、产钳助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3.283,P>0.05)。球囊组孕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为(6.29±2.18)h,显著低于欣普贝生组的(10.31±3.29)h,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71,P<0.05)。球囊组孕产妇的阴道分娩率为82.50%,显著高于欣普贝生组的65.69%(χ~2=8.264,P<0.05);球囊组孕产妇的剖宫产率为17.50%,显著低于欣普贝生组的34.31%(χ~2=8.264,P<0.05)。欣普贝生组孕产妇中有4例(3.92%)出现引产并发症,而球囊组孕产妇中有5例(4.17%)出现引产并发症,两组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09,P>0.05)。结论双球囊在羊水过少足月引产中的引产效果显著优于欣普贝生,并且不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过少 引产 欣普贝生 双球囊 临床结局
下载PDF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鑫 张法灿 +4 位作者 农兵 梁运啸 周庆南 张文华 梁列新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7年第5期431-434,共4页
目的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小肠病变的诊断价值、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65例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可疑小肠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患者进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42例发现病灶,总体检出阳性率为64.6%,前三位... 目的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小肠病变的诊断价值、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65例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可疑小肠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患者进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42例发现病灶,总体检出阳性率为64.6%,前三位病变为炎性病变、美克尔憩室和肿瘤。其中慢性腹痛阳性率为54.2%,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阳性率为80.0%,不全性肠梗阻阳性率为90.9%,腹泻阳性率为100.0%。并发症发生回肠末段穿孔1例,一过性心率下降1例,无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及其他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发生。结论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小肠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安全性及有效性较好,是目前小肠病变最好的检查方法之一,但仍具有一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气囊 内窥镜 小肠疾病 腹痛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比较双球囊、欣普贝生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与引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邓淑红 李娜 +1 位作者 黄小红 张蕾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765-1767,共3页
目的:探究分析双球囊和欣普贝生应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与引产中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2月到2022年1月作为研究时间段,时间跨度1年,抽取期间本院妇产科收治的足月妊娠但宫颈不成熟的产妇合计400例纳入观察对象,通过随机... 目的:探究分析双球囊和欣普贝生应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与引产中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2月到2022年1月作为研究时间段,时间跨度1年,抽取期间本院妇产科收治的足月妊娠但宫颈不成熟的产妇合计400例纳入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产妇均分为对照组(n=200,使用欣普贝生引产)和实验组(n=200,使用双球囊引产),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新生儿情况、产后出血量、产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产妇接受双球囊促宫颈成熟与引产后,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继续使用缩宫素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临产时间、第一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新生儿评分更高,产后出血量更低,产后宫颈裂伤、尿潴留、感染、胎儿窘迫窒息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更低,但感染的发生率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新生儿出生体重,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时间对比,产后宫颈裂伤、尿潴留、感染、胎儿窘迫窒息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双球囊导管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与引产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宫颈条件、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优化妊娠结局,但继续使用缩宫素占比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需要临床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促宫颈成熟与引产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球囊 欣普贝生 足月妊娠 促宫颈成熟 引产 并发症
下载PDF
双囊式主动脉内气囊(DIAB)反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子彬 陆颂芳 +6 位作者 包玉生 彭屹 戴伟汉 于晓军 白净 林宏 鲁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22-426,共5页
通过体外模拟和动物实验证实,同体积的双囊式主动脉内气囊(DIAB)较单囊式的气囊(SIAB)在反搏时冠脉血流量提高30%,明显地改善了血流动力学参数,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反搏效果。其结果与计算机的仿真优化相吻合,进而验证了仿真优化的理论与... 通过体外模拟和动物实验证实,同体积的双囊式主动脉内气囊(DIAB)较单囊式的气囊(SIAB)在反搏时冠脉血流量提高30%,明显地改善了血流动力学参数,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反搏效果。其结果与计算机的仿真优化相吻合,进而验证了仿真优化的理论与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 优化 冠状动脉 DIAB 气囊反搏
下载PDF
单腔球囊联合地诺前列酮栓对足月顺产产妇促宫颈成熟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文龙 俞佳丽 +1 位作者 陈志鹏 喻志英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9年第24期2984-2987,共4页
目的 探讨单腔球囊联合地诺前列酮栓对足月顺产产妇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方法 选取义乌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足月顺产产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产妇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单独单腔球囊... 目的 探讨单腔球囊联合地诺前列酮栓对足月顺产产妇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方法 选取义乌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足月顺产产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产妇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单独单腔球囊促宫颈成熟,观察组产妇予以单腔球囊联合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观察两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效果、分娩结果以及宫颈Bishop评分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6.135,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84,χ^2 =2.563,均P>0.05);观察组产妇总产程为(5.8 ±2.1)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6 ±2.5)h(t=3.126,P<0.05);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χ^2 =5.342,P<0.05);球囊、球囊联合地诺前列酮栓置入前,两组产妇宫颈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623,P>0.05);球囊、球囊联合地诺前列酮栓取出后,观察组产妇宫颈Bishop评分为(8.6 ±1.5)分,高于对照组的(7.2 ±1.3)分(t=4.354,P<0.05);观察组产妇总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χ^2 =3.821,P<0.05).结论 相对于单纯单腔球囊,应用单腔球囊联合地诺前列酮栓对足月顺产产妇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更为显著,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率的同时,明显提高产妇宫颈Bishop评分,且有效缩短产妇总产程,并降低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末期 宫颈成熟 妊娠结局 单腔球囊 双球囊 地诺前列酮栓
原文传递
高性能医用双层球囊成型工艺研究及性能表征
16
作者 孙明昊 许贺 +3 位作者 马晓燕 刘小建 胡博文 胡倩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9期94-97,共4页
医用球囊扩张导管的耐高压性能、低顺应性及表面活性是提升其临床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该研究采用聚醚嵌段聚酰胺和聚酰胺作为内外层材料通过拉伸吹塑成型工艺制备双层球囊,其爆破压力和环向应力最高分别达到4 059.08 kPa、28... 医用球囊扩张导管的耐高压性能、低顺应性及表面活性是提升其临床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该研究采用聚醚嵌段聚酰胺和聚酰胺作为内外层材料通过拉伸吹塑成型工艺制备双层球囊,其爆破压力和环向应力最高分别达到4 059.08 kPa、281 MPa,顺应性最低降至4.6%。此外该研究通过实验探究拉伸吹塑成型工艺过程中成型温度、压力、拉伸参数对球囊壁厚、壁厚均匀性、外形尺寸、顺应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优化参数使双层球囊产品性能远优于相同条件下制备的单层球囊产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导管 双层球囊 吹塑成型 力学性能 顺应性
下载PDF
探析双球囊配合导乐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郭艳辉 琚玲丽 +2 位作者 陈妮师纯 李姗 康瑛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5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足月妊娠产妇引产采用双球囊配合导乐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0例足月妊娠产妇,利用奇偶数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引产,研究组采用双球囊配合导乐引产,比较两组引产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第一产程、第二... 目的探讨针对足月妊娠产妇引产采用双球囊配合导乐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0例足月妊娠产妇,利用奇偶数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引产,研究组采用双球囊配合导乐引产,比较两组引产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产程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球囊配合导乐在足月妊娠引产中,可改善妊娠结局,缩短产程时间,减少出血量和降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球囊 导乐 足月妊娠 引产
下载PDF
双球囊足月妊娠引产中催产素应用时机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点英 孟涛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年第8期1799-1801,共3页
目的:探究足月妊娠妇女采用双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时催产素的应用时机。方法: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本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60例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球囊后12小时给予催产素组(A组)、双球囊后1小时给予同时催... 目的:探究足月妊娠妇女采用双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时催产素的应用时机。方法: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本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60例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球囊后12小时给予催产素组(A组)、双球囊后1小时给予同时催产素组(B组)。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Bishop评分变化及相关分娩结局。结果:两组引产前Bishop评分无差异,引产后Bishop评分B组高于A组(P<0.05);A组30例初产妇中7例转为剖宫产,B组3例,其余两组产妇比较,B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较A组短(P<0.05),且两组分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并无差异。结论:双球囊同时加入催产素用于足月初产妇的引产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妊娠引产 双球囊 催产素 应用时机
下载PDF
双球囊在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引产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范翠芳 刘雪丽 孙艳梅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313-316,321,共5页
目的:探讨双球囊在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不同孕周引产中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4年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59例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单胎头位孕产妇,采用双球囊促宫颈成熟并引产,观察引产后的阴道分娩成功... 目的:探讨双球囊在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不同孕周引产中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4年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59例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单胎头位孕产妇,采用双球囊促宫颈成熟并引产,观察引产后的阴道分娩成功率及母婴结局。结果:159例中引产后107例成功阴道分娩,阴道分娩率67.30%,不同孕周阴道分娩率分别为28-34周(34/55)61.81%,34-36+6周阴道分娩率(35/51)68.63%,≥37周阴道分娩率(38/53)71.70%,差异统计学意义。阴道分娩均在24h内完成,阴道分娩的住院时间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病率低,母亲并发症无差异。结论:双球囊在宫颈不成熟的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中引产是有效并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球囊 重度子痫前期 促宫颈成熟 引产
原文传递
促宫颈成熟与足月延期引产应用双球囊及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解兰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评析促宫颈成熟与足月延期引产应用双球囊及缩宫素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106例足月延期引产产妇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各包含53例的缩宫素组(对照组)与双球囊组(实验组),分别进行缩宫素静滴、双球囊导管置入处理,评估比较两组产妇促... 目的:评析促宫颈成熟与足月延期引产应用双球囊及缩宫素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106例足月延期引产产妇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各包含53例的缩宫素组(对照组)与双球囊组(实验组),分别进行缩宫素静滴、双球囊导管置入处理,评估比较两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效果,并观察产妇的妊娠结局与引产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的促宫颈程度效果高达94.3%,相比于对照组的43.4%显著更高(P<0.05),宫颈Bishop评分提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剖宫产率、总产程时间与诱发临床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更少(P<0.05),而两组在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球囊导管对于足月延期引产产妇而言可有效促宫颈成熟,缩短产程时间,并降低剖宫产率,相较于缩宫素更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宫颈成熟 引产 双球囊 缩宫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