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书致治:清初官方的书籍出版与颁赐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学姣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2年第1期7-23,34,共18页
清初顺治朝统治未稳,但仍注重利用书籍的出版与颁赐建构清初的统治路径。多尔衮主持节译并出版颁赐自皇太极时就备受关注的辽金元三史,是为强化满洲源流、历史认同,翻译颁赐《洪武宝训》表明“遵行洪武定制”的姿态;顺治帝亲政后出版颁... 清初顺治朝统治未稳,但仍注重利用书籍的出版与颁赐建构清初的统治路径。多尔衮主持节译并出版颁赐自皇太极时就备受关注的辽金元三史,是为强化满洲源流、历史认同,翻译颁赐《洪武宝训》表明“遵行洪武定制”的姿态;顺治帝亲政后出版颁赐《资政要览》《表忠录》则为帮助稳固以儒家政治理念为核心的集权统治。顺治朝官方的书籍出版与颁赐或为鼓励臣下学习,汲取统治经验;或为警诫群臣,劝谕臣子唯忠唯正;或为宣扬文教,奖学立范。清初官方的书籍出版与颁赐活动研究,在目前学界较多关注民间书籍经济的“书籍社会史”之外,聚焦于统治阶级的“书籍政治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尔衮 顺治 赐书 书籍政治史
下载PDF
康乾时期的清帝北巡与木兰围场设置问题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文波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42-59,共18页
清朝康熙、乾隆的北巡避暑、行围活动,应追溯于顺治时期,摄政王多尔衮已经于喜峰口外修建避暑城、设置围场。从康熙皇帝实际举行哨鹿角度看,哨鹿所应设置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北巡行围的关键名词术语,哨鹿、木兰出现于康熙时,木兰... 清朝康熙、乾隆的北巡避暑、行围活动,应追溯于顺治时期,摄政王多尔衮已经于喜峰口外修建避暑城、设置围场。从康熙皇帝实际举行哨鹿角度看,哨鹿所应设置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北巡行围的关键名词术语,哨鹿、木兰出现于康熙时,木兰围场、木兰秋狝等则出现于乾隆时,各有特定含义、使用语境与时间范畴。清廷依托直辖地设置哨鹿所,又以蒙古各旗“敬献”之地设置围场,共同构成泛称意义的“木兰”围场,并被乾隆朝官修史籍用于追忆康熙时期的史事。伴随边界划定、管理加强、秋狝典制化,“木兰围场”成为一个范围缩小、地界明确的地名。乾隆初年重启北巡前后,在“遵循祖制”的政治需要与口号下,乾隆皇帝粉饰康雍年间诸多木兰故事,将哨鹿行围游乐之趣事,转变为肄武绥藩之大典。康熙时因避暑之名而得肄武绥藩之效,乾隆时则借肄武绥藩之名而行避暑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巡 哨鹿所 木兰秋狝 多尔衮 蒙古献地
下载PDF
顺治朝满文档案札记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珍 《满语研究》 2015年第1期36-39,共4页
依据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史料,我们断定,顺治帝福临6岁前的满语名字为fangkala(方喀拉);amba coohai ejen doro be aliha ho sˇoi mergen qin wang"大将军摄政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在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率清军进关后,改称号... 依据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史料,我们断定,顺治帝福临6岁前的满语名字为fangkala(方喀拉);amba coohai ejen doro be aliha ho sˇoi mergen qin wang"大将军摄政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在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率清军进关后,改称号为doro be aliha wang hese be aliha amba coohai ejen"摄政王奉命大将军",彰显独一无二的"摄政王"地位;顺治十三年(1656年)底、十四年(1657年)初,顺治帝命将庙坛匾额去蒙古字,只书满汉两种文字。这些新观点,无不说明清初满文档案于清史研究独具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文档案 顺治帝 多尔衮 天安之门
下载PDF
从祁充格的宦海浮沉看清初政治演变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楠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118,共8页
清初文臣祁充格由荣转衰、复荣再衰的仕途经历反映出清初旗主对旗人的影响远远超过皇权,祁充格的悲剧命运是由他的国家官员和隶属旗主的旗人双重身份决定的,是摄政王多尔衮与顺治帝权力更迭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清史 祁充格 擅改实录 多尔衮
下载PDF
多尔衮死于宁城县清代喀喇城考实——顺治七年多尔衮冬猎路径寻踪
5
作者 李俊义 胡廷荣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65-67,共3页
本文据《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1989年版)等文献,考知顺治七年,多尔衮赴边外冬猎路径:出京师城东侧朝阳门,经通州河、沙甸、汤河、遵化、三屯营、喜峰口、宽城、老哈河(音译作刘汉河,平泉市西北部)、黑里河上游区,因急病迁喀喇城... 本文据《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1989年版)等文献,考知顺治七年,多尔衮赴边外冬猎路径:出京师城东侧朝阳门,经通州河、沙甸、汤河、遵化、三屯营、喜峰口、宽城、老哈河(音译作刘汉河,平泉市西北部)、黑里河上游区,因急病迁喀喇城(今宁城县黑城)并死于此。其柩车返京师也经此松亭关路径(经石门)。更正学界关于多尔衮死于古北口外承德喀喇城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尔衮 出喜峰口 死于喀喇城 宁城黑城
下载PDF
多尔衮的华夷思想及其统治政策
6
作者 周喜峰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0-146,共7页
多尔衮是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时也是满族历史上作出巨大贡献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扶立皇太极幼子福临为帝,自为摄政王,1644年率领清兵入关,定鼎中原,成为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多尔衮的华夷思想主要分为四部分,即处处从满族的利益... 多尔衮是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时也是满族历史上作出巨大贡献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扶立皇太极幼子福临为帝,自为摄政王,1644年率领清兵入关,定鼎中原,成为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多尔衮的华夷思想主要分为四部分,即处处从满族的利益出发,对汉族进行军事征讨的民族征服和大一统思想,剃发易服的民族同化思想,经济掠夺、政治压迫的首崇满洲思想以及满汉一体思想。这些思想决定了多尔衮在清入关后的统治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多尔衮 华夷思想 统治政策
下载PDF
Judicial Changes in Qing Beijing during the Shunzhi Period(1644-61)
7
作者 Hu Xiangyu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20年第4期579-610,共32页
The judicial system in Qing Beijing integrated both Ming and Manchu institutions.In the Ming judicial system,the first level of courts in Beijing included the Ministry of Justice and the Censorate,and on the second le... The judicial system in Qing Beijing integrated both Ming and Manchu institutions.In the Ming judicial system,the first level of courts in Beijing included the Ministry of Justice and the Censorate,and on the second level was the Court of Judicial Review.During the Ming,however,this system became heavily disrupted by the intelligence security apparatuses,like the Eastern Depot.In the Manchu system,on the first level of courts was the banner company captains and on the second level was the Ministry of Justice.After 1644,the Ming^institutional legacies and lessons remained so important to Manchu rulers that they eventually created an integrated legal system that primarily drew from the Ming system.This integration reflected the Qing dynasty’s endeavor to adopt Ming institutions.Prince Regent Dorgon insisted upon judicial separation on the first level of the courts—Censors of the Five Wards could not settle cases involving banner people,nor could the banner system handle cases involving civilians—while the Shunzhi emperor and his successors wanted judicial unity in Beijing and ordinary banner people and civilians to be adjudicated by the same cour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IJING Qing judicial system Manchus SHUNZHI dorgon
原文传递
爱新觉罗氏早期宫廷肖像艺术发展考论(1583—1661)
8
作者 叶帆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68-75,共8页
晚明时期的满族并没有肖像艺术传统,从清太祖起兵直到清世祖逝世,爱新觉罗氏宫廷肖像艺术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清太祖早年并不重视肖像艺术,直到晚年才开始给予赞助。为清太祖工作的宫廷肖像画家甚至没有留下姓名。清太宗把肖像... 晚明时期的满族并没有肖像艺术传统,从清太祖起兵直到清世祖逝世,爱新觉罗氏宫廷肖像艺术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清太祖早年并不重视肖像艺术,直到晚年才开始给予赞助。为清太祖工作的宫廷肖像画家甚至没有留下姓名。清太宗把肖像艺术融入官修史书,重视提高宫廷肖像画家的社会地位,巩固了清初的宫廷肖像艺术传统。在多尔衮和清世祖统治时期,宫廷肖像艺术在风格上实现了明代宫廷和江南肖像艺术的有机融合,宫廷肖像画家的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从明末清初的文化史、政治史视角切入,结合风格分析法,考察爱新觉罗氏早期宫廷肖像艺术的基本发展脉络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新觉罗氏 宫廷肖像艺术 清太祖 清太宗 多尔衮 清世祖
下载PDF
清初盛京总管与盛京八旗驻防体制确立
9
作者 刘佺仕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9-25,共7页
顺治年间,盛京区域镇守主官官称,顺治元年(1644年)之内大臣,顺治二年(1645年)之阿立哈大,顺治三年(1645年),改盛京昂邦章京,概以盛京总管或盛京等处总管称之,亦可。顺治元年(1644年)八月,清廷以内大臣何洛会留守盛京等处之际,盛京总管... 顺治年间,盛京区域镇守主官官称,顺治元年(1644年)之内大臣,顺治二年(1645年)之阿立哈大,顺治三年(1645年),改盛京昂邦章京,概以盛京总管或盛京等处总管称之,亦可。顺治元年(1644年)八月,清廷以内大臣何洛会留守盛京等处之际,盛京总管就由盛京京城镇守主官,转变为统辖关外一切事务的区域最高镇守长官,辖区得以扩大,品级亦获提升(二品升为一品)。清初盛京早期八旗军事管理体制之设计和产生,同多尔衮摄政紧密相关,体现了多尔衮的政治意志、考虑以及利益。盛京早期八旗军事管理体制以留守管理为主要特征,是清廷命大臣以一品大员之身份和名义,总管盛京等处,统揽入关后关外各项事宜的战时八旗军事管制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京总管 官称 品级 多尔衮 留守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