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魅影、双生与镜像:论中国早期电影中的“复摄”
1
作者 苏涛 王涵玉 《电影艺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39,共8页
“复摄”是在中国早期电影中得到充分运用的摄影技术,从作为20世纪20年代神怪武侠片的戏法手段,到作为30年代“双生”电影的叙事工具,“复摄”完成了从视觉趣味到电影修辞的转变,折射出中国早期电影在叙事与美学上的双重转向。“复摄”... “复摄”是在中国早期电影中得到充分运用的摄影技术,从作为20世纪20年代神怪武侠片的戏法手段,到作为30年代“双生”电影的叙事工具,“复摄”完成了从视觉趣味到电影修辞的转变,折射出中国早期电影在叙事与美学上的双重转向。“复摄”通过二次曝光的技法呈现出的“分身”魅影,成为社会剧变带给个体身份焦虑的银幕寓言。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电影史上频繁出现的“分身”热潮,与彼时纷繁复杂的文化景观构成了相互指涉的镜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电影 复摄 分身 现代性 女明星
原文传递
《双重人格》与《白色城堡》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虎 《俄罗斯文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59,共6页
在众多的影身文学作品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双重人格》与帕慕克的《白色城堡》富于独特的意味。从文本层面上看,两者是相同的,皆是围绕身份的双重性展开情节与叙事的,但相同的文本层面下却隐藏着异质的主题思想,前者思考的是"人&q... 在众多的影身文学作品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双重人格》与帕慕克的《白色城堡》富于独特的意味。从文本层面上看,两者是相同的,皆是围绕身份的双重性展开情节与叙事的,但相同的文本层面下却隐藏着异质的主题思想,前者思考的是"人"的神性与人性之争,后者则是借伊斯兰神秘主义中的"双重真理说"反思东、西方的文化关系。然而,在文化渊源上,它们再一次达成同构,统一于俄罗斯与土耳其民族文化的精神分裂,这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帕慕克都如此青睐影身题材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人格》 《白色城堡》 影身 身份
原文传递
自我中的他者 他者中的自我——论怀特小说中的“二重身”母题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凯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4-129,155,共6页
"二重身"这一文学母题在澳大利亚现代主义文学巨匠帕特里克.怀特作品中的运用和发展尚未引起评论界的注意。怀特式的"二重身"给情感和直觉松绑,让读者看到了社会常规、理性抉择之外的天地。怀特通过"二重身&qu... "二重身"这一文学母题在澳大利亚现代主义文学巨匠帕特里克.怀特作品中的运用和发展尚未引起评论界的注意。怀特式的"二重身"给情感和直觉松绑,让读者看到了社会常规、理性抉择之外的天地。怀特通过"二重身"展现了小说人物对自我身份的审视和追索,他们在他者中找到了自我,自我就是他者。怀特小说中的"二重身"是现代语境下个体身份危机的一个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特里克.怀特 二重身 自我 他者
下载PDF
田纳西·威廉斯的“二重身”——重读《夏与烟》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尚宏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2-457,共6页
通过文本细读以及广泛联系作家的回忆录、访谈、书信和传记,结合弗洛伊德相关理论,揭示田纳西.威廉斯最喜欢的人物,即《夏与烟》中的阿尔玛,从一个模范的清教徒淑女突然转变为荡妇的原因,挖掘阿尔玛与作家的深层联系,在颠覆了从道德角... 通过文本细读以及广泛联系作家的回忆录、访谈、书信和传记,结合弗洛伊德相关理论,揭示田纳西.威廉斯最喜欢的人物,即《夏与烟》中的阿尔玛,从一个模范的清教徒淑女突然转变为荡妇的原因,挖掘阿尔玛与作家的深层联系,在颠覆了从道德角度对《夏与烟》以及主人公阿尔玛进行理解的基础上,指出阿尔玛以及她一直心仪的约翰并非一般人物,而代表着威廉斯矛盾思想的两个极端:清教主义思想和同性恋欲望;他们的剧变象征着威廉斯接受自己性取向的痛苦过程以及"出来"以后的矛盾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与烟》 “二重身” 剧变的内涵 田纳西·威廉斯
下载PDF
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分身现象 被引量:2
5
作者 郑体武 王宇乔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2-88,共7页
分身现象是'二重身'文学母题的一个基本类型。在'二重身'思维获得精神分析学说的解剖之后,分身现象的文学批评也具有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内涵在于借助幻想展开'分身'叙事,在'一体双身'的身影... 分身现象是'二重身'文学母题的一个基本类型。在'二重身'思维获得精神分析学说的解剖之后,分身现象的文学批评也具有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内涵在于借助幻想展开'分身'叙事,在'一体双身'的身影分离态势下,潜藏着同一个体兼具两面性的内在逻辑。俄罗斯分身题材的作品也毫不例外地复演着这一逻辑,并且在'两极化'民族文化心理的支撑下,将这种内在的两面性演绎得更加丰富多彩。从逃离主体的'鼻子'和激烈争斗的'双身',到富含自我否定意味的'黑影人',分身现象跨越了俄罗斯文学的不同时期。在这些分身题材的作品中,基于分身与母体之间所建立的不同关系,而彰显出离合、对抗、审视等主旨意涵的渐进发展,构成了一系列俄罗斯民族性格'两极化'特征的形象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文学 分身 二重身 面具 双重人格
原文传递
从森林夜行看好小伙布朗的二重身——心理接受冲突
6
作者 李纳 《文山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9-62,共4页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和心理小说家,围绕清教主题是其创作特点,此外他还比较擅长对人物进行心理刻画、揭示人物的心理冲突。文章在呈现当时狂热的清教信仰的同时,主要从好小伙布朗的森林黑夜之行...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和心理小说家,围绕清教主题是其创作特点,此外他还比较擅长对人物进行心理刻画、揭示人物的心理冲突。文章在呈现当时狂热的清教信仰的同时,主要从好小伙布朗的森林黑夜之行所表现出来的内心冲突来探讨他二重身的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桑 布朗 清教 心理冲突 二重身
下载PDF
卡波蒂“黑夜小说”中的城市体验与压抑
7
作者 张洪亮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53,共6页
杜鲁门·卡波蒂早期创作的中短篇作品被称作"黑夜小说",这些小说色调灰暗而恐怖,富有梦幻色彩。本文从弗洛伊德的暗恐理论和拉康的三界说视角,结合卡波蒂早期经历,分析其黑夜小说中频繁出现的回忆、幻觉、复影、自我追寻... 杜鲁门·卡波蒂早期创作的中短篇作品被称作"黑夜小说",这些小说色调灰暗而恐怖,富有梦幻色彩。本文从弗洛伊德的暗恐理论和拉康的三界说视角,结合卡波蒂早期经历,分析其黑夜小说中频繁出现的回忆、幻觉、复影、自我追寻等问题。卡波蒂黑夜小说的恐怖感是压抑复现、压抑变体所致的"暗恐",他笔下的主人公多在想象界和象征界的裂缝中彷徨,这些"暗恐"潜藏在其内心深处,后被纽约这座大都会所带来的震惊体验触发。城市经验与潜意识的碰撞引发的神秘、梦幻和恐怖感成为卡波蒂早期黑夜小说的一个突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蒂 暗恐 黑夜小说 二重身
下载PDF
分身·异界——《老师的提包》中都市女性的孤独意识探析
8
作者 刘小伶 杨珍珍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45-50,共6页
川上弘美是当代日本著名的女性小说家,她受到卡夫卡的影响,作品中充满了怪诞的孤独感。以作品《老师的提包》为中心,结合段义孚的生态文化思想以及地方空间思想,分析塑造出的主人公分身现象,并通过作品中小酒馆、梦境、提包、海岛、森... 川上弘美是当代日本著名的女性小说家,她受到卡夫卡的影响,作品中充满了怪诞的孤独感。以作品《老师的提包》为中心,结合段义孚的生态文化思想以及地方空间思想,分析塑造出的主人公分身现象,并通过作品中小酒馆、梦境、提包、海岛、森林等空间意象的建构,解读体现出的现代都市女性的孤独感,深入探讨这种孤独感产生的原因,揭示出日本社会由于经济高度发展以及不平等的两性关系,产生的人际关系的冷漠、家庭关系的疏离,以及由此引发的都市女性的孤独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女性 分身 空间意象 孤独意识
下载PDF
《洛丽塔》欲望叙事的自辩手段分析
9
作者 陈惠良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80-83,共4页
纳博柯夫认为小说必应该是美学的,而不是伦理的,文学创作不过是一种审美游戏,不存在什么社会意义,小说只是给人带来审美快感的东西。但作者也知道他无法回避读者的伦理审视,于是他在他的小说《洛丽塔》中设计了一系列的自辩手段,让读者... 纳博柯夫认为小说必应该是美学的,而不是伦理的,文学创作不过是一种审美游戏,不存在什么社会意义,小说只是给人带来审美快感的东西。但作者也知道他无法回避读者的伦理审视,于是他在他的小说《洛丽塔》中设计了一系列的自辩手段,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对小说主人公,也是故事叙事者的不论行为产生了同情,从而达到自我辩护的目的。这些自辩手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精神分析法,巧合和重影人物。通过这些自辩手法的运用,作者表达了他的艺术观,既所谓的真实都是主观的,阅读小说就是一次对生命真实的一次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丽塔 自辩 精神分析法 巧合 重影人物
下载PDF
美国南方社会变革主题研究——狂欢化视域下的《人造黑人》
10
作者 刘惠媛 王铎 《大连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47-54,共8页
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人造黑人》讲述了一场南方乡下人祖孙俩的进城旅行。其创作的20世纪50年代,美国农业南方正处于工业城市化改革和民权运动的社会剧变时期,革故鼎新的狂欢气氛弥漫其间。本文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探析其中的社... 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人造黑人》讲述了一场南方乡下人祖孙俩的进城旅行。其创作的20世纪50年代,美国农业南方正处于工业城市化改革和民权运动的社会剧变时期,革故鼎新的狂欢气氛弥漫其间。本文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探析其中的社会变革主题,从中发现,作者借助祖孙这对狂欢化人物及其在“狂欢广场”亚特兰大城中上演的“加冕-脱冕”式互动,揭露父权家长制和重农主义思想在南方的没落以及种族等级制的悖理,并反衬重商与平权的城市观念的得势。调和祖孙的黑人雕像作为二者的“讽拟同貌人”,则影射南方乡下人衍变为城乡“边缘人”后所产生的身份认同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纳里奥康纳 《人造黑人》 狂欢化 同貌人 边缘人
下载PDF
精神分析视域中“沙人”形象的性别分析
11
作者 张文琦 《科学.经济.社会》 2020年第2期94-100,共7页
霍夫曼的书信体短篇小说《沙人》不仅具有浪漫主义小说的一般特征,而且还带有哥特式小说神秘怪诞的特点,其作品风格引起了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关注。在论文《论诡异》中,弗洛伊德便以该小说为详细依据论述了自己对"诡异"... 霍夫曼的书信体短篇小说《沙人》不仅具有浪漫主义小说的一般特征,而且还带有哥特式小说神秘怪诞的特点,其作品风格引起了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关注。在论文《论诡异》中,弗洛伊德便以该小说为详细依据论述了自己对"诡异"的理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霍夫曼本人还是弗洛伊德,都将沙人形象的性别身份局限在男性角色中。具体而言,便是借助"阉割情结"将沙人形象男性化,并通过"分身"理论进一步遮蔽女性形象。但是,弗洛伊德对沙人形象精神分析式的解读本身也存在盲点,女性主义批评家在这种理论盲点中发现了其他解释的可能性,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分析女性在阉割恐惧形成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阐述"恶魔之眼"的反转式后果,认为将沙人形象的性别身份界定为女性具有更大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阉割情结 精神分析 “分身”理论 诡异
下载PDF
元宇宙时代的数字化生存:变革、风险与应对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国强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43-151,共9页
作为集成多种数字技术而生的新型平台,元宇宙的出现不仅意味着新的时代转型节点即将到来,同时有望开启数字化生存的下一阶段。当前,技术发展、用户需求和资本利益三者相互交织,共同助推数字化生存的“元宇宙转向”。与现阶段的互联网平... 作为集成多种数字技术而生的新型平台,元宇宙的出现不仅意味着新的时代转型节点即将到来,同时有望开启数字化生存的下一阶段。当前,技术发展、用户需求和资本利益三者相互交织,共同助推数字化生存的“元宇宙转向”。与现阶段的互联网平台相比,虚实交互、多元开放和人机融生的元宇宙将为用户提供沉浸式体验的同时拓展其生存时空并变革其生存形态。然而,元宇宙在带来诸多颠覆性变化的同时也隐藏着一系列风险。其中,全方位和深层次的数据收集可能加深资本隐性操控,极致性的虚拟沉浸体验可能加剧个体瘾性依赖,高维度人机交互与融生可能引发深层伦理困境。基于此,为了更好地应对元宇宙时代的数字化生存,在元宇宙的建设和发展中,需要加快技术突破,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正效应;强化风险治理,探索元宇宙的有效治理机制;加强数字教育,提升公民数字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数字化生存 虚拟分身 资本操控
下载PDF
制造分身:现代性主体的自我危机与分离想象
13
作者 施畅 《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07,共10页
“制造分身”是现代性主体在应对自我危机时的流行想象,在早期现代性文化中体现为伦理主体的自我分裂,在晚期现代性文化中体现为功绩主体的自我复制。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主人公希望将自己的邪恶一面分离出去,而20世纪中... “制造分身”是现代性主体在应对自我危机时的流行想象,在早期现代性文化中体现为伦理主体的自我分裂,在晚期现代性文化中体现为功绩主体的自我复制。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主人公希望将自己的邪恶一面分离出去,而20世纪中叶以来科幻电影的主角更希望复制出另一个自我为本体打工。为了保持自身的稳固性,早期现代性的伦理主体借助分裂人格来制造分身,精神分析学家将其视作压抑社会环境下的自我防御,但这也容易令个体走向最终的毁灭。为了保持自身的开放性,晚期现代性的功绩主体借助基因克隆、意识上载等媒介技术制造分身,借此利用、盘剥甚至奴役分身。分离出另一个自我,看似好处不少,但终究难逃分身犹如幽灵一般的纠缠与反噬。流行文化中的分身叙事暴露了现代人关于“自我分离”的迷思。面对过度饱和又支离破碎的自我,个体所采取的“自我分离策略”只能暂时缓解而无法彻底解除现代性主体的身份焦虑与认同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身 自我危机 后人类 虚拟数字人 功绩社会
原文传递
“双重束缚理论”与坡的替身小说 被引量:5
14
作者 于雷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5-145,共11页
替身小说是坡笔下不容忽视的亚文类,它们不仅展现出哥特文学的一个独特母题,更能够为心理学围绕无意识世界中的否定缺失找到一种"否定的回归"。英国人类学家格雷戈里·贝特森在其围绕精神分裂症以及动物行为所进行的研究... 替身小说是坡笔下不容忽视的亚文类,它们不仅展现出哥特文学的一个独特母题,更能够为心理学围绕无意识世界中的否定缺失找到一种"否定的回归"。英国人类学家格雷戈里·贝特森在其围绕精神分裂症以及动物行为所进行的研究当中,揭示了一种能够在病态逻辑与艺术想象之间实现对接耦合的"跨语境综合症",它将罗素眼中的"逻辑类型"混乱转化为操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双重束缚",并从中提炼出艺术的独特发生逻辑--字面信息的隐喻化。文章以这一理论框架为研究平台,通过给予坡的替身小说某种全景式观照,从人物心理与叙述结构这两大层面探讨替身美学的发生肌理。在此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替身现象既存在于文学作品的人物镜像关联之中,也会以巴赫金式的对话性逻辑呈现为显性情节与隐性进程所共同构建的叙述动力学;它不仅为当今西方学界的"表层阅读"流派提供了有效案例,更使得坡所一贯倡导的"秘密写作"获得了叙事学阐释的绝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伦·坡 格雷戈里·贝特森 “双重束缚理论” 替身小说
原文传递
生命观念的分解、投射与对话——论沈从文小说人物的“分身术”
15
作者 刘瑞雪 罗义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8-155,187,共9页
分身术是沈从文小说创作日趋成熟之后经常使用的一种人物创作方法,在弗洛伊德白日梦创作理论和人格结构理论的启发下,沈从文运用“主观分裂技巧”,将自身的不同侧面投射到小说当中化为一众分身人物。就类型而言,一是探讨追求爱情的不同... 分身术是沈从文小说创作日趋成熟之后经常使用的一种人物创作方法,在弗洛伊德白日梦创作理论和人格结构理论的启发下,沈从文运用“主观分裂技巧”,将自身的不同侧面投射到小说当中化为一众分身人物。就类型而言,一是探讨追求爱情的不同路径的“爱情分身”,二是体现其在城与乡之间摇摆游移的自我定位的“文化分身”,三是象征着记录与“凝固”生命的不同方式的“艺术分身”。这些分身反映了沈从文思想的矛盾、分裂,也体现了他对于主体分裂性和复杂性的深刻认知。通过分身人物的言说与对话,沈从文不仅实现了思想观念的梳理、超越与精神的自我疗愈,也通过对文本“对话性”的凸显使小说体现出了明显的复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身术 主观分裂技巧 哲学对话 对话疗法 复调性
下载PDF
互补原理与文学人物互补及作者分身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方直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5-13,共9页
量子力学与数学都有互相补充原理;儒家积极担当社会任务和道家消极逃避社会任务,两者间有互相补充现象;古代文化史上有些—对人物,其性格素质互相补充;表现主义戏剧的人物之间存在互补现象;佛可以一身分作三身或多身;文学作者可以把自... 量子力学与数学都有互相补充原理;儒家积极担当社会任务和道家消极逃避社会任务,两者间有互相补充现象;古代文化史上有些—对人物,其性格素质互相补充;表现主义戏剧的人物之间存在互补现象;佛可以一身分作三身或多身;文学作者可以把自身多样的性格素质分配给作品中的两人或多人;小说《花月痕》的作者是这样做的;曹雪芹设置自身可能的两种人生和品格,把它分配给林黛玉和薛宝钗、贾宝玉和甄宝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原理 分身之说 人物互补 钗黛互补 作者分身
下载PDF
赫尔曼·黑塞危机时期作品中的双影人母题研究
17
作者 王雯鹤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59-64,共6页
以双影人母题为切入点,分析黑塞人生危机时期的代表作《德米安》和《荒原狼》,认为作品中出现的双影人形象可归为两类:第一类是作为主人公原本市民价值观对立面的双影人,他们的出现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分裂;第二类的双影人与主人公有着... 以双影人母题为切入点,分析黑塞人生危机时期的代表作《德米安》和《荒原狼》,认为作品中出现的双影人形象可归为两类:第一类是作为主人公原本市民价值观对立面的双影人,他们的出现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分裂;第二类的双影人与主人公有着心灵感应的关系,是主人公内心声音的化身,他们引领主人公走上了寻找身份认同之路。主人公的自身发展反映在其与双影人的人物关系中。通过观察这些人物关系的发展,读者可以对作品主人公寻找身份认同的过程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尔曼·黑塞 双影人母题 身份认同 《德米安》 《荒原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