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眩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痰浊中阻型)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明媚 焦富英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154-156,共3页
目的:研究定眩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痰浊中阻型)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定眩汤口服;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1个疗程15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 目的:研究定眩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痰浊中阻型)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定眩汤口服;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1个疗程15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4天、治疗后第28天给予TCD观察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判断患者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4.1%,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6.5%,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2)治疗后14 d两组基底动脉、椎动脉的血流速度均增快,以治疗组增快较为明显,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3)治疗后28 d治疗组基底动脉、椎动脉的血流速度进一步增快,对照组基底动脉、椎动脉的血流速度较前无明显变化,两者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5)。结论:定眩汤可以通过增加脑血流速度,改善脑循环,有效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 眩晕 痰浊中阻 定眩汤
下载PDF
葛根汤联合定眩汤及地芬尼多片治疗颈性眩晕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娜 孙峰山 《陕西中医》 CAS 2021年第8期1032-1036,共5页
目的:探讨葛根汤联合定眩汤及地芬尼多片对颈性眩晕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16例颈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给予葛根汤联合定眩汤及地芬尼多片治疗)和对照组(58例,给予地芬尼... 目的:探讨葛根汤联合定眩汤及地芬尼多片对颈性眩晕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16例颈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给予葛根汤联合定眩汤及地芬尼多片治疗)和对照组(58例,给予地芬尼多片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眩晕程度、血流动力学[基底动脉(BA)、右侧椎动脉(RVA)及左侧椎动脉(LVA)]、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浆内皮素(ET)。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颈部活动受限或疼痛,涉及肩背部,向外上肢放射,身重而痛,四肢拘挛,手指麻木,肌肉萎缩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颈部活动障碍或疼痛,累及肩膀胸疼痛,向外上肢放射,身重而痛,四肢拘挛,手指麻木,肌肉萎缩评分均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水平更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BA、RVA、LVA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A、RVA、LVA水平均升高(P<0.05)。两组ET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CGRP水平及眩晕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ET水平更低,CGRP水平及眩晕程度评分更高(均P<0.05)。结论:葛根汤联合定眩汤及地芬尼多片能够有效改善颈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葛根汤 定眩汤 地芬尼多片 血流动力学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定眩汤对肝阳夹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经颅多普勒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秦磊 王念 全亚萍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2期19-20,22,共3页
目的:观察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肝阳夹痰证患者服用定眩汤前后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将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肝阳夹痰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定眩汤口服,对照组予西比灵。两组均连续服药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 目的:观察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肝阳夹痰证患者服用定眩汤前后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将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肝阳夹痰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定眩汤口服,对照组予西比灵。两组均连续服药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TCD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全血还原黏度(低切)及全血还原黏度(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低切)、全血还原黏度(高切)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基底动脉(BA)及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的收缩期血流速(Vs)、舒张期血流速(Vd)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BA、RVA"的Vs、Vd及"LVA"的V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眩汤治疗肝阳夹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能改善脑部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优于西比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眩汤 肝阳夹痰 后循环缺血 眩晕 经颅多普勒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定眩汤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脑血流参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险峰 《陕西中医》 2018年第8期1022-1024,共3页
目的:研究定眩汤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脑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将7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包括38例。对照组进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常规西医治疗,定眩汤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定眩汤... 目的:研究定眩汤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脑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将7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包括38例。对照组进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常规西医治疗,定眩汤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定眩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疗程、2个疗程时的疗效、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疗程、2个疗程时的血管内皮功能及脑血流参数。结果:治疗后1个疗程、2个疗程时定眩汤组的总有效率为81.58%(31/38)及97.37%(37/38),对照组分别为总有效率为57.89%(22/38)及78.95%(30/38),定眩汤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定眩汤组的血管内皮功能及脑血流参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眩汤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脑血流参数的影响较好,有助于患者疾病状态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血管内皮功能 @定眩汤
下载PDF
定眩汤治疗肝阳夹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秦磊 王念 全亚萍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4期80-81,共2页
目的:观察定眩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肝阳夹痰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肝阳夹痰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定眩汤口服,1剂/d,水煎2次过滤取汁300m L早晚分服。对照组予西比灵5mg/次,口服1次每晚。两组均... 目的:观察定眩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肝阳夹痰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肝阳夹痰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定眩汤口服,1剂/d,水煎2次过滤取汁300m L早晚分服。对照组予西比灵5mg/次,口服1次每晚。两组均连续服药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中医症状积分及血脂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血脂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眩汤治疗肝阳夹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能改善中医症状积分及血脂指标,疗效优于使用西比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眩汤 肝阳夹痰 后循环缺血 眩晕 经颅多普勒 血脂
下载PDF
定眩汤联合前庭功能康复训练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张雨芳 宋艳芳 +3 位作者 陈英哲 吴向东 海静静 孙文青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646-652,共7页
【目的】探讨定眩汤联合前庭功能康复训练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及其对临床症状和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梅尼埃病肝肾阴虚、风水上扰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前庭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定眩汤联合前庭功能康复训练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及其对临床症状和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梅尼埃病肝肾阴虚、风水上扰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前庭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定眩汤治疗,疗程为4周并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耳鸣残疾量表(THI)评分、听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椎动脉血流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听力改善疗效及随访情况。【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00%(43/50),对照组为62.00%(31/5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听力改善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听力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6.00%(38/50),对照组为46.00%(23/5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听力改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量表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DHI、THI和听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椎动脉血流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左椎动脉(LVA)和右椎动脉(RVA)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5)随访情况方面,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发作人数和发作次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发作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定眩汤联合前庭功能康复训练治疗梅尼埃病肝肾阴虚、风水上扰型患者疗效显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椎动脉血流方面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疾病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肝肾阴虚、风水上扰型 定眩汤 前庭功能康复训练 临床疗效 椎动脉血流
原文传递
定眩汤联合清宫正骨手法治疗痰浊上蒙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黄仁俊 全锐 +6 位作者 于栋 张云辉 方心 张清烽 刘侃 刘恒平 李晋玉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21-25,30,共6页
目的:探讨定眩汤联合清宫正骨手法治疗痰浊上蒙型颈性眩晕患者疗效改善情况,评价联合治疗对血流动力学及颈椎矢状面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设计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均接受... 目的:探讨定眩汤联合清宫正骨手法治疗痰浊上蒙型颈性眩晕患者疗效改善情况,评价联合治疗对血流动力学及颈椎矢状面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设计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均接受清宫正骨手法治疗的基础上(2次/周,30 min/次,治疗2周),观察组口服定眩汤颗粒,对照组口服定眩汤颗粒安慰剂,1袋/次,2次/d,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左侧椎动脉流速、右侧椎动脉流速、血管收缩期最大流速)、颈性眩晕症状(颈性眩晕评价量表(ESCV)评分)、生存质量(生理健康总分、心理健康总分)、影像学检查指标(T1倾斜角、C2~7Cobb角、C2~7矢状面轴向距离)四类指标治疗前后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左侧椎动脉流速、右侧椎动脉流速、血管收缩期最大流速)和颈性眩晕评价量表评分、生理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定眩汤联合清宫正骨手法治疗痰浊上蒙型颈性眩晕在改善脑部供血状况方面发挥协同作用,在清宫正骨手法治疗基础上加用定眩汤对患者的眩晕症状恢复具有明显增效作用,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眩汤 颈性眩晕 正骨手法 椎基底动脉系统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武越 银河 +5 位作者 陈琳 张威 周猷 魏戌 李晋玉 朱立国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501-1506,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复方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药物相关靶点,通过国际公认疾病基因数据库筛选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后获得直接靶点并在ST...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复方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药物相关靶点,通过国际公认疾病基因数据库筛选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后获得直接靶点并在STRING数据库中进行扩充,后进行网络拓扑分析获得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以进一步分析其治疗颈性眩晕的分子机制。结果:在TSMSP数据库与BATMAN-TCM数据库中共提取出活性成分所对应的靶点350个。在疾病基因数据库中得到与颈性眩晕相关的已知靶点253个。2组靶点映射后得到定眩汤作用于颈性眩晕的直接靶点21个,经STRING数据库扩充后得到199个直接和间接靶点。在Cytoscape中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共筛选出99个关键节点,GO分析结果表明,关键节点的生物过程主要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等;细胞成分主要包括核染色质、细胞外空间等;分子功能主要包括酶结合、DNA结合等。涉及的信号通路有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等。结论: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研究初步探讨了定眩汤作用的关键靶点及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发现其主要作用可能是影响骨平衡、调节骨代谢、促进血管的修复、调控相关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眩汤 颈性眩晕 网络药理学 分子机制 信号通路 生物学过程 骨代谢 血管修复
下载PDF
定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麦海燕 吴小丽 王海乔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6期114-115,共2页
目的 探讨定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性眩晕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12 mg/次,3次/d;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定眩汤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用.两组均以15d为... 目的 探讨定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性眩晕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12 mg/次,3次/d;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定眩汤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用.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为(1.02±0.21)分,较治疗前的(2.68±0.46)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症状评分为(2.01±0.43)分,较治疗前的(2.79±0.52)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定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眩汤 老年性眩晕 甲磺酸倍他司汀
下载PDF
唐远山教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经验举隅 被引量:1
10
作者 古宇 唐远山 +1 位作者 李环娜 惠荣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10期109-112,共4页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一种临床常见内科疾病,具有反复发作,持续加重的特点,往往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影响其生存质量。唐远山教授认为该病病机为营血虚滞于内,风阳上扰于外,肝脾肾三脏同病。治疗上以养血熄风与调气和胃并行,肝脾肾三...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一种临床常见内科疾病,具有反复发作,持续加重的特点,往往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影响其生存质量。唐远山教授认为该病病机为营血虚滞于内,风阳上扰于外,肝脾肾三脏同病。治疗上以养血熄风与调气和胃并行,肝脾肾三脏同调;并强调病证结合及综合调护。附验案一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养血熄风 定眩饮 名医经验 唐远山
下载PDF
自拟定眩汤治疗前庭神经炎(痰浊中阻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智强 崔春丽 缪冬梅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第8期1171-1174,共4页
目的观察定眩汤治疗前庭神经炎(痰浊中阻证)的疗效。方法患者9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激素加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定眩汤,治疗7、14 d后进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冷热试验CP值、vHIT的增... 目的观察定眩汤治疗前庭神经炎(痰浊中阻证)的疗效。方法患者9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激素加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定眩汤,治疗7、14 d后进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冷热试验CP值、vHIT的增益、白细胞介素-6(IL-6)、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DHI评分、冷热试验CP值、IL-6、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中医症状单项积分、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vHIT的增益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0%,优于对照组的75.56%(P<0.05)。结论定眩汤联合激素+倍他司汀对前庭神经炎(痰浊中阻证)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激素加倍他司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神经炎 眩晕 定眩汤 痰浊中阻证
下载PDF
芪葛定眩汤治疗椎基底供血不足眩晕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晓林 王万群 +1 位作者 邓雪 闫小燕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24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芪葛定眩汤治疗椎基底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9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 目的:探讨芪葛定眩汤治疗椎基底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9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口服,每晚1次;治疗组口服芪葛定眩汤,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流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相比,治疗组血流速度增快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均未见异常.结论:芪葛定眩汤治疗椎基底供血不足眩晕有显著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葛定眩汤 椎基底供血不足眩晕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耳穴贴压配合定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志兴 梁云武 +3 位作者 胡钧 钱茜 金敬 罗雯雯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0期132-133,共2页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自拟中药定眩汤对老年性眩晕的治疗作用。方法 132例老年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耳穴贴压配合口服中药定眩汤)和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治疗时间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中痊愈38例,...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自拟中药定眩汤对老年性眩晕的治疗作用。方法 132例老年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耳穴贴压配合口服中药定眩汤)和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治疗时间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中痊愈38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患者中痊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75.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配合中药定眩汤口服治疗老年性眩晕效果明显,方法简便,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贴压 定眩汤 老年性眩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安慧民 肖俊青 +1 位作者 孙秋来 安洪泽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655-1656,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患者采用利多卡因100 mg、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5 g加入质量浓度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配合中药自拟定眩汤(方药组成:姜半夏15 g,生白术30 g,天麻10 g,茯苓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患者采用利多卡因100 mg、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5 g加入质量浓度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配合中药自拟定眩汤(方药组成:姜半夏15 g,生白术30 g,天麻10 g,茯苓15 g,泽泻30 g,葛根30 g,牛膝20 g,菊花20 g,丹参20 g,水蛭10 g)治疗。结果:62例患者中痊愈44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5.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 定眩汤 痰浊中阻证
下载PDF
推拿配合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季春 曹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4-296,共3页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主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推拿配合定眩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推拿治疗,对治疗后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消失时间、眩晕评分量表评分分值、半年随访复发等方面,治...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主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推拿配合定眩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推拿治疗,对治疗后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消失时间、眩晕评分量表评分分值、半年随访复发等方面,治疗组都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定眩汤配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具有起效快,疗效稳固,复发率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推拿 中医药疗法 定眩汤
下载PDF
定眩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眩晕30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海洋 刘源香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4期84-87,共4页
目的:观察定眩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血两虚型眩晕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以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观察组予以定眩汤加减,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眩晕障碍... 目的:观察定眩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血两虚型眩晕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以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观察组予以定眩汤加减,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眩晕症状体征严重程度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DH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眩晕症状体征严重程度评分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67%(26/30),对照组为67.86%(19/2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眩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眩晕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气血两虚 定眩汤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定眩汤加减联合利多卡因对眩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朝阳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 探讨定眩汤加减联合利多卡因在眩晕症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成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在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神经内科收治的78例眩晕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静滴利... 目的 探讨定眩汤加减联合利多卡因在眩晕症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成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在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神经内科收治的78例眩晕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静滴利多卡因和维脑路通,患者为30例,治疗组在静滴利多卡因和维脑路通的基础上配合定眩汤加减,患者为48例。10 d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DHI眩晕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个疗程治疗之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两者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DHI眩晕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次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眩晕症患者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定眩汤加减联合利多卡因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成效,并且尚未发生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眩汤 利多卡因 眩晕症
下载PDF
定眩汤治疗缺血性脑病所致头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雪燕 《光明中医》 2019年第5期723-724,746,共3页
目的观察定眩汤治疗缺血性脑病所致头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8月收治的72例缺血性脑病头晕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所用药物,对照组(36例)选择氟桂利嗪药物施治,观察组(36例)选择氟桂利嗪+定眩汤药物施治,观... 目的观察定眩汤治疗缺血性脑病所致头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8月收治的72例缺血性脑病头晕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所用药物,对照组(36例)选择氟桂利嗪药物施治,观察组(36例)选择氟桂利嗪+定眩汤药物施治,观察2组缺血性脑病头晕患者用药总有效率、HAMA评分、DHI评分以及HAMD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用药总有效率(63. 33%)对比,观察组(96. 67%)提升程度明显(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在HAMA评分、DHI评分以及HAMD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P> 0. 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缺血性脑病头晕患者HAMA评分、DHI评分以及HAMD评分均获得明显提升(P <0. 05); 2组比较,观察组缺血性脑病头晕患者提升程度显著(P <0. 05)。结论缺血性脑病头晕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定眩汤的应用,对于药物疗效提高,HAMA评分、DHI评分以及HAMD评分结果的提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眩汤 缺血性脑病 头晕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早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小龙 朱超 连文文 《内蒙古中医药》 2021年第10期7-10,共4页
目的:观察定眩汤治疗颈型眩晕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43例痰浊中阻型颈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3例)。对照组每日口服盐酸氟桂利嗪和静滴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应用定... 目的:观察定眩汤治疗颈型眩晕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43例痰浊中阻型颈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3例)。对照组每日口服盐酸氟桂利嗪和静滴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应用定眩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表评分、椎-基底动脉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血液黏度,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半年内病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2%(68/73),对照组总有效率78.6%(55/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均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左侧椎动脉)LVA-PSV、(右侧椎动脉)RVA-PSV、(基底动脉)BA-PSV均升高(P<0.05);观察组LVA-PSV、RVA-PSV、BA-PSV比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水平均比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月内随访复发情况,观察组复发5例(6.85%),对照组复发18例(2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可有效提高椎-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降低血液黏度,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不增加不良反应,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定眩汤 血液黏度 血流速度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定眩汤联合头针治疗前庭神经元炎疗效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庆堂 《陕西中医》 2019年第7期882-885,共4页
目的:探讨定眩汤联合头针治疗前庭神经元炎患者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88例前庭神经元炎患者进行研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定眩汤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头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半规管轻瘫值... 目的:探讨定眩汤联合头针治疗前庭神经元炎患者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88例前庭神经元炎患者进行研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定眩汤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头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半规管轻瘫值、自发性眼震角度、眩晕障碍、负性情绪及安全性指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7.7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半规管轻瘫值、自发性眼震角度及各维度眩晕障碍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与观察组的6.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眩汤联合头针治疗前庭神经元炎较单独使用定眩汤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半规管轻瘫值、自发性眼震角度、缓解眩晕障碍及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眩汤 头针 前庭神经元炎 负性情绪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