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包容研究进展:内涵、影响因素与公共政策 被引量:84
1
作者 闫慧 张鑫灿 殷宪斌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0-89,共10页
文章从技术的接入与使用、参与社会活动、关注弱势群体、突破社会壁垒、消减数字鸿沟五个角度梳理了数字包容的内涵,并分析与数字排斥和社会包容的关系;将数字包容的影响因素整理成几类,包括ICT获取与使用、ICT素养、人口统计学特征、... 文章从技术的接入与使用、参与社会活动、关注弱势群体、突破社会壁垒、消减数字鸿沟五个角度梳理了数字包容的内涵,并分析与数字排斥和社会包容的关系;将数字包容的影响因素整理成几类,包括ICT获取与使用、ICT素养、人口统计学特征、家庭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将数字包容公共政策研究归为电信基础服务与数字培训两类,重点梳理了文献中的数字包容政策效果、公共图书馆中的数字包容行动等。最后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未来数字包容研究与实践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包容 数字鸿沟 数字不平等 电子包容 研究综述
下载PDF
数字不平等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6
2
作者 陈梦根 周元任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3-139,共17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逐渐形成,以数字鸿沟为基础、代表数字化技术分布不均衡及其经济社会影响的数字不平等现象引起了众多学术机构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回顾了数字不平等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演进,总结和评述了数...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逐渐形成,以数字鸿沟为基础、代表数字化技术分布不均衡及其经济社会影响的数字不平等现象引起了众多学术机构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回顾了数字不平等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演进,总结和评述了数字不平等的测度方法及实践,同时对数字不平等的形成机制及其经济社会影响进行了深入考察。数字不平等广义上既包括一、二、三级数字鸿沟,还包括数字鸿沟引致的机会不平等和结果不平等。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差异是数字不平等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数字鸿沟现象会加剧固有的社会不平等程度。为此,短期内应大力提升数字鸿沟中处于“弱势群体”的数字技能,长期内应针对数字鸿沟的形成原因,积极构建长效增收机制和促进教育公平,真正建立数字包容性社会,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数字不平等,缓解由数字鸿沟带来的社会不平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不平等 数字鸿沟 数字技能 社会不平等
原文传递
数字不平等与社会分层:信息沟通技术的社会不平等效应探析 被引量:49
3
作者 赵万里 谢榕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20年第1期32-45,共14页
信息以及信息的掌握能力是当今社会的核心资源,已经成为社会分层考量的重要维度。对信息技术差异化使用的解释模型逐渐从最初的数字鸿沟发展到了数字不平等。相关学者围绕ICTs与社会不平等状态的交互作用进行了详尽探讨,根据最近的研究... 信息以及信息的掌握能力是当今社会的核心资源,已经成为社会分层考量的重要维度。对信息技术差异化使用的解释模型逐渐从最初的数字鸿沟发展到了数字不平等。相关学者围绕ICTs与社会不平等状态的交互作用进行了详尽探讨,根据最近的研究成果,数字不平等作为中介一方面再现了线下社会分层,另一方面以强化或重塑的形式对社会分层起到反向作用。在信息社会,社会分层理论应当以一种更加整体和动态的方式思考数字不平等,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启发了分层研究分析信息技术差异化使用的新思路,提供了打破已有研究中以传统阶层理论为主的解释模式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沟通技术 数字不平等 社会不平等 布迪厄 行动者网 络理论
下载PDF
互联网环境下我国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者特征及其行为模式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宋小康 赵宇翔 +1 位作者 宋士杰 朱庆华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07-117,共11页
[目的/意义]代表他人使用互联网搜寻健康信息成为非医学专业人员为患者提供健康信息支持的重要形式,了解替代搜寻者特征及其行为模式将对健康信息服务与传播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从参与者人口统计、健康信息搜寻经验和家庭结构3个... [目的/意义]代表他人使用互联网搜寻健康信息成为非医学专业人员为患者提供健康信息支持的重要形式,了解替代搜寻者特征及其行为模式将对健康信息服务与传播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从参与者人口统计、健康信息搜寻经验和家庭结构3个方面的个体特征变量进行调查,并基于5W(Why-Who-When-Where-What)视角对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者的行为模式进行分析。其中,除了对行为动机Why使用半结构化访谈之外,其余变量均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进行测量。[结果/结论]研究发现,87.0%的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者在近12个月内有帮助别人在线搜寻健康信息的经历;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者的特征包括女性、独生子女、已婚、健康状态较好、有丰富的在线健康信息搜寻经验以及家人有慢性病患者;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者的行为动机包括关怀、利他主义等;替代搜寻者更多地帮助与他们有强社会关系的人搜寻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者一般在患者就医之前帮助他们在线搜寻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者的信息来源于搜索引擎、在线健康社区和在线问答社区等;替代搜寻者更加需要与疾病本身相关的一般性信息、日常保健以及治疗相关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健康信息替代搜寻 个体特征 行为模式 数字不平等
原文传递
算法偏见概念、哲理基础与后果的系统回顾 被引量:23
5
作者 贾诗威 闫慧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76,共20页
算法偏见是社会偏见在算法信息社会的延伸,映射信息不平等。本文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国内外算法偏见类型的实证研究进行梳理综合,在界定算法偏见的内涵和外延基础上,整合算法偏见的二元主体概念框架,并归纳算法偏见的三条形成链,包括人... 算法偏见是社会偏见在算法信息社会的延伸,映射信息不平等。本文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国内外算法偏见类型的实证研究进行梳理综合,在界定算法偏见的内涵和外延基础上,整合算法偏见的二元主体概念框架,并归纳算法偏见的三条形成链,包括人类智能系统内的偏见链、人工智能系统内的偏见循环圈、人类智能系统到人工智能系统的偏见作用路径。然后从功能主义、冲突论、还原论和马克思主义角度反思算法偏见研究的哲理基础。最后从信息科学视角构建技术、信息、用户之间的三元交互影响模型,讨论算法偏见在技术、信息、用户三要素互动过程中的存在形式,并发现算法偏见导致的三类不平等现象——信息呈现不平等、信息分布不均衡和新型数字不平等。研究结果深刻揭示了算法时代的信息社会问题,并赋予信息领域的传统不平等话语新的内涵与外延,为信息职业人员应对算法时代新挑战提供思路和参考。图3。表2。参考文献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偏见 信息不平等 数字不平等 信息呈现 信息分布
下载PDF
跨越参与鸿沟:数字不平等下的在线政治参与 被引量:22
6
作者 陈福平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2013年第4期82-107,179-180,共26页
从数字不平等的视角出发,论文考察了互联网使用差异与在线政治参与之间的内在联系,即试图分析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人群由于各自偏好的网络使用类型,是否进一步强化了"参与鸿沟"。文章利用2011—2012年对10个城市在职网民的调查数... 从数字不平等的视角出发,论文考察了互联网使用差异与在线政治参与之间的内在联系,即试图分析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人群由于各自偏好的网络使用类型,是否进一步强化了"参与鸿沟"。文章利用2011—2012年对10个城市在职网民的调查数据,结合了社会经济地位和使用心理以及行为变量的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互联网使用鸿沟明显存在,但是以娱乐互动为中介的互联网使用能够促进低教育人群的政治表达,而且独立于社会阶层影响的娱乐互动效能也能够增强互联网使用者进一步去获取政治信息的行为。但是高社会阶层在网络政治参与中信息和互动的双重优势,潜在地可能给予他们在公共议题上的引导性权力。最后,论文对中国互联网实践中这种网络政治生态及其政策内涵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不平等 互联网使用 在线政治参与
下载PDF
互联网工资溢价效应的阶层差异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元超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41,共15页
本研究基于CFPS2014数据,采用倾向值加权法,探究互联网工资溢价效应的阶层差异,旨在探索数字不平等与现实社会不平等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应用通过技术效应与资本效应两个路径提高了个人工资收入。技术效应与资本效应均具有... 本研究基于CFPS2014数据,采用倾向值加权法,探究互联网工资溢价效应的阶层差异,旨在探索数字不平等与现实社会不平等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应用通过技术效应与资本效应两个路径提高了个人工资收入。技术效应与资本效应均具有阶层差异,因此互联网工资溢价效应具有阶层差异:中地位阶层的互联网工资溢价效应显著高于低地位阶层,支持了资源强化理论的假设。但研究同时发现,高地位阶层的互联网工资溢价效应并不显著高于中、低地位阶层,即支持了资源替代理论关于互联网工资溢价效应存在阈值的论述。这说明互联网工资溢价效应与阶层的关系呈倒"U"型,将拉大中—低地位阶层间收入差距,缩小中—高地位阶层间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工资溢价 阶层差异 数字不平等 倾向值加权
原文传递
互联网使用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基于两级数字不平等的视角 被引量:21
8
作者 杨梦瑶 李知一 李黎明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147,共16页
伴随互联网逐渐嵌入老年生活,网络使用与老年心理健康的研究正在兴起。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6-2020),探讨了互联网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网络功能类型和社会结构背景下的异质性特征。结果显示:(1)互联网使用与... 伴随互联网逐渐嵌入老年生活,网络使用与老年心理健康的研究正在兴起。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6-2020),探讨了互联网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网络功能类型和社会结构背景下的异质性特征。结果显示:(1)互联网使用与老年人的心理抑郁程度呈负相关,进一步看,是在线非正式休闲活动(社交和娱乐)有助于改善老年心理健康,而非在线正式生产活动(学习和工作)。(2)互联网使用及其非正式功能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作用于城镇老人,对老年农户没有直接影响;对老年女性的作用大于男性。(3)新冠疫情以后,使用互联网对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显著加强,线上娱乐、学习功能对老人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提升。(4)与子女交往和社会信任是互联网作用老年心理健康的中介路径,子女交往是促进型中介因素,社会信任是抑制型中介因素。但社会信任的间接作用存在异质性,在农户和女性老人中不显著,在疫情后也有所消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心理健康 老龄化 数字不平等
下载PDF
社会资本对社群数字不平等状况的影响研究——芝加哥公共图书馆CyberNavigator项目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闫慧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6,11,共6页
采用参与和介入观察、访谈等田野调查方法,对芝加哥公共图书馆基金会发起的"虚拟导航员"项目在唐人街社区公共图书馆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该案例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在图书馆读者尤其是特殊社群获取计算机免费培训信息方... 采用参与和介入观察、访谈等田野调查方法,对芝加哥公共图书馆基金会发起的"虚拟导航员"项目在唐人街社区公共图书馆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该案例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在图书馆读者尤其是特殊社群获取计算机免费培训信息方面扮演着支配型角色;桥接型社会资本为社群数字贫困成员实现数字脱贫提供了先决条件;社区公共图书馆在社群成员的数字化生活中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社会网络节点"。以芝加哥公共图书馆基金会为代表的非营利组织可以增加公益信息机构如图书馆的团结型(内部型)社会资本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不平等 社会资本 社群 公共图书馆 社群信息学
下载PDF
数字经济推动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吗?——基于“宽带中国”试点的证据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东玲 焦宇新 刘敏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8-56,共19页
数字经济正成为新发展阶段推动中国绿色变革的重要力量,“宽带中国”是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文利用2006—2019年中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基于“宽带中国”政策检验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数字经济正成为新发展阶段推动中国绿色变革的重要力量,“宽带中国”是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文利用2006—2019年中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基于“宽带中国”政策检验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剖析政策效果差异,结合空间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政策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宽带中国”政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正向影响。随着政策强度提升,政策效果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呈现出阶段性的“虹吸效应”。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的地区,政策效果更好,但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超过一定水平后,“虹吸效应”再次出现。从政策的空间溢出效应来看,总体上“溢出效应”大于“虹吸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绿色创新 数字不平等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数字秩序的“阿喀琉斯之踵”:当代数据治理的迷思与困境 被引量:16
11
作者 庞金友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1-20,共10页
当今时代,数据治理乃大势所趋,但当前的数据治理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面临一系列困境。数据应用的普及与深化,带来了数据安全、隐私安全、数据垄断等数字安全问题。数字技术不对等和不均衡发展导致的数字鸿沟现象形成了全新的数字不平等... 当今时代,数据治理乃大势所趋,但当前的数据治理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面临一系列困境。数据应用的普及与深化,带来了数据安全、隐私安全、数据垄断等数字安全问题。数字技术不对等和不均衡发展导致的数字鸿沟现象形成了全新的数字不平等,引发了更深层次的经济不平等和社会不平等。数字的赋权性一方面导致传统政治权威遭遇挑战,一方面推动新兴超级权力强势崛起,使技术专制和数字利维坦成为可能。算法规则的内在矛盾性使数据治理陷入逐私利还是谋公利、倚偏好还是重平等、技术至上还是人类为本的两难选择,算法歧视、病毒式传播、过滤气泡、蜂群思维等现象悄然泛滥。人工智能对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领域的持续渗透和介入,势必牵动治理体系的变革、权力结构的重组、民主形式的更迭以及统治秩序的重构,让人们不得不重视AI治理的潜在风险,防范机器统治的灰色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治理 数字安全 数字不平等 数字利维坦 人工智能
下载PDF
数字鸿沟与社会不平等的再生产——读《渐深的鸿沟:信息社会中的不平等》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济群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7-132,F0003,共7页
狄杰克所著的《渐深的鸿沟:信息社会中的不平等》突破了将数字鸿沟局限于技术设备接入差距的传统思维,重构了数字鸿沟理论,并分析了数字鸿沟的产生情境以及对社会参与的可能影响,提出了弥合数字鸿沟的政策建议。文章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 狄杰克所著的《渐深的鸿沟:信息社会中的不平等》突破了将数字鸿沟局限于技术设备接入差距的传统思维,重构了数字鸿沟理论,并分析了数字鸿沟的产生情境以及对社会参与的可能影响,提出了弥合数字鸿沟的政策建议。文章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该书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书中理论对未来的数字鸿沟研究及相关政策及实践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数字不平等 信息社会 数字化接入
下载PDF
数字不平等的再生产——以大学生网络使用为例 被引量:15
13
作者 施芸卿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75,共7页
基于中国社科院"大学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调查"12所高校的数据,从数字资源、数字生活方式以及数字自主性这三个维度,对当前大学生网络使用中的数字不平等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中存在着数字不平... 基于中国社科院"大学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调查"12所高校的数据,从数字资源、数字生活方式以及数字自主性这三个维度,对当前大学生网络使用中的数字不平等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中存在着数字不平等的多级阶梯,体现出技术普及的动态过程中遭遇到的社会边界。在阶层及外部资源上占有优势的群体,能更多地占据多样化的数字资源,更深入地融入数字生活以及有更大的自由获取信息,现实中的不平等正在数字空间中被持续地再生产出来。研究还注意到了使用者们面对这种不平等做出的一些努力,他们有意识地将互联网作为一种增强个人人力资本和表达能力的工具,以期待对个人境遇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源 数字生活方式 数字自主性 数字不平等 大学生
下载PDF
数字经济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4
14
作者 戎爱萍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4-82,共9页
数字经济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对经济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在梳理数字经济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探究数字经济水平的测度方法,分别从劳动力就业、生态环境、城乡收入差距以及乡村振兴四个方面阐述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效应,并分... 数字经济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对经济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在梳理数字经济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探究数字经济水平的测度方法,分别从劳动力就业、生态环境、城乡收入差距以及乡村振兴四个方面阐述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效应,并分析数字不平等及其治理路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因数字不平等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不平等。然后,从丰富数字经济内涵与数字化创新、数字不平等、数字技术自身减排以及数字治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展望,以期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有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数字治理 数字不平等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论数字不平等:理论框架与治理路径 被引量:11
15
作者 周尚君 谢林杉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1-192,共12页
“知识鸿沟”“信息鸿沟”假说仅为“数字鸿沟”提供了理解进路,却无法解释数字社会生活中数字化差异现象的基本属性与社会成因。“数字鸿沟”是数字化差异的初级状态,随着数字技术向纵深迈进,数字鸿沟概念的局限性逐渐凸显,“数字不平... “知识鸿沟”“信息鸿沟”假说仅为“数字鸿沟”提供了理解进路,却无法解释数字社会生活中数字化差异现象的基本属性与社会成因。“数字鸿沟”是数字化差异的初级状态,随着数字技术向纵深迈进,数字鸿沟概念的局限性逐渐凸显,“数字不平等”成为解释数字化差异的重要理论概念。以数据为核心、算法为驱动、算力为支撑的数字社会为数字不平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数字不平等表现为以个人信息数据为主要内容的数据不平等,以算法决策为基本方式的算法不平等和以算力驱动为技术核心的“平台权力”支配。在我国数字化战略部署进程中,针对数字不平等的治理体系已初具雏形,数据治理、算法治理、平台治理成为我国推进数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式。要实现数字正义、优化治理路径,需适应治理数字化转型,改变治理逻辑,审慎配置公民数字权利,阶段性划定和优化算法流程,实现技术关照下的平台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数字不平等 平台权力 数字治理现代化
原文传递
数字素养与农户收入:兼论数字不平等的形成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汉杰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106,共21页
本文基于2021年中国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调查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素养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数字素养提升能够显著促进农户收入增长。进一步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素养提升显著促进农户创业,并缓解农户信贷约束,进而实现农户收入增... 本文基于2021年中国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调查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素养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数字素养提升能够显著促进农户收入增长。进一步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素养提升显著促进农户创业,并缓解农户信贷约束,进而实现农户收入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增收效应并不具备包容性。相比高收入、高人力资本、低年龄组和男性户主的农户而言,低收入、低人力资本、高年龄组和女性户主的农户获益十分有限。上述发现印证了数字素养提升有助于实现农户收入增长,但也揭示了农村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等问题。据此,本文认为新发展阶段中国数字乡村战略的推进不仅要注重农户数字素养的培育,更要加快构建乡村数字经济的包容性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农户收入 数字鸿沟 数字不平等
原文传递
关于数字鸿沟问题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梅 陈友华 《人口与社会》 2022年第1期9-17,共9页
技术进步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张力引发了数字鸿沟这一现代性危机。数字化进程推进、人口结构老化以及公共卫生危机使得数字鸿沟问题在当前中国社会变得愈发突出。在应对数字鸿沟这一现实问题之前,有必要进一步认识数字鸿沟。数字鸿沟这一... 技术进步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张力引发了数字鸿沟这一现代性危机。数字化进程推进、人口结构老化以及公共卫生危机使得数字鸿沟问题在当前中国社会变得愈发突出。在应对数字鸿沟这一现实问题之前,有必要进一步认识数字鸿沟。数字鸿沟这一概念经历了接入、使用、受益的不同发展阶段,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其社会属性也在不断增强;同时,数字鸿沟问题并不局限于老年群体,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要警惕“年龄陷阱”,避免对老年群体的标签化与刻板印象;此外,数字鸿沟这一现象在未来很可能会持续存在,并长期处于一种不断被建构与被消解的状态中,进而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社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数字不平等 老年数字鸿沟 技术社会学 数字陷阱
下载PDF
数字贫困社群实现信息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一项京津晋沪粤五地调研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闫慧 《情报资料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96,共6页
文章采用逻辑斯蒂回归分析方法、田野调查之焦点小组和一对一深度访谈等方法,以CFPS2008年调查数据库和访谈文本数据为依据,从宏观统计和微观层面分析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因素及年龄等变量对数字贫困社群实现向数字中产社群的信息... 文章采用逻辑斯蒂回归分析方法、田野调查之焦点小组和一对一深度访谈等方法,以CFPS2008年调查数据库和访谈文本数据为依据,从宏观统计和微观层面分析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因素及年龄等变量对数字贫困社群实现向数字中产社群的信息社会流动关键行为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数字贫困社群实现信息社会流动的关键行为受到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正向影响,受到年龄变量的反向影响;社会因素(含社会资本、社会地位感知等)对于该行为的影响在京沪粤宏观层面不显著,但从京津晋的社会个体层面可以找到二者相关性的证据。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经济发展和公益信息制度方面的公共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不平等 数字贫困社群 社会流动 信息通讯技术 信息政策 社群信息学
原文传递
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根源和现实依据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信 邹金汇 柯岚馨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3,共6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演进过程有其深刻的理论根源和现实依据。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根源在于新公共行政理论、公共文化理论和数字不平等理论,其现实依据为法律和政策依据、基础与现实依据以及政府职能转变依据。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演进过程有其深刻的理论根源和现实依据。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根源在于新公共行政理论、公共文化理论和数字不平等理论,其现实依据为法律和政策依据、基础与现实依据以及政府职能转变依据。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也应根据这些理论与现实依据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新公共行政 公共文化 数字不平等
下载PDF
“网络一代”的数字不均:大学生多模态网络使用、政治知识和社会参与 被引量:13
20
作者 韦路 余璐 方莉琳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0-96,共7页
大学生一直以来都被称为"网络的一代"。这一称呼一方面形象地概括了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优势,另一方面却给该群体贴上了一个同质化的标签,导致其内部的网络使用差异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本研究从多模态网络使用的概念出发,对大... 大学生一直以来都被称为"网络的一代"。这一称呼一方面形象地概括了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优势,另一方面却给该群体贴上了一个同质化的标签,导致其内部的网络使用差异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本研究从多模态网络使用的概念出发,对大学生的网络使用差异进行描述,对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多模态网络使用与政治知识和社会参与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研究发现,月均花费越高的学生,对网络使用的多模态程度也越高。而大学生网络使用的多模态程度越高,其所获取的时政知识也越多,所参与的社会活动也越多。虽然大学生群体在年龄和教育程度上具有相对的同质性,但所在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模态,并进而对其社会融入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数字不均 多模态网络使用 政治知识 社会参与 大学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