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茱萸不同极性提取物降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杨勇 容蓉 +2 位作者 蒋春红 李家魁 房国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0-172,共3页
目的:对山茱萸不同极性的提取物进行初步药理学评价,探讨其对正常小鼠、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血脂及胰岛素的影响。方法:(1)将山茱萸的水提取物、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浓度皆为1g生药材/mL溶液)以7.5g生药材... 目的:对山茱萸不同极性的提取物进行初步药理学评价,探讨其对正常小鼠、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血脂及胰岛素的影响。方法:(1)将山茱萸的水提取物、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浓度皆为1g生药材/mL溶液)以7.5g生药材.kg-1对正常小鼠灌胃,连续7天,观察其降血糖作用。(2)通过灌胃四氧嘧啶(Alloxan)50mg.kg-1×3天分次注射造模建立的小鼠糖尿病模型,以相同剂量的山茱萸不同极性提取物连续7天灌胃,观察其降血糖作用及对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结果:山茱萸不同极性提取物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山茱萸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组与模型组相比,可显著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值(P<0.05),其中山茱萸醇提取物可显著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P<0.05);山茱萸乙酸乙酯提取物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P<0.01),山茱萸醇提取物对甘油三酯有降低趋势。结论:山茱萸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糖尿病模型动物具有较好的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不同极性提取物 降糖作用 胰岛素水平 甘油三酯
下载PDF
了哥王不同提取部位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熊友香 尤志勉 +1 位作者 程东庆 姚振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42-43,共2页
目的比较了哥王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不同提取物对11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显著强于正丁醇提取物,且两者对葡萄球菌属的细菌抑菌作用最强,水提取物基本没有抑菌作用。结论... 目的比较了哥王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不同提取物对11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显著强于正丁醇提取物,且两者对葡萄球菌属的细菌抑菌作用最强,水提取物基本没有抑菌作用。结论了哥王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效果显著,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哥王 不同提取部位 最低抑菌浓度
下载PDF
美洲凌霄花抗凝血功能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韩海燕 姚士 +1 位作者 褚纯隽 张健 《中医药导报》 2012年第9期75-77,共3页
目的:研究美洲凌霄花的抗凝血作用,初步探讨其抗凝血机制。方法:采用断尾法和毛细管法分别测定小鼠尾出血时间(BT)、毛细管凝血时间(CT),并测定小鼠肺栓塞时间(PET),通过试剂盒测定小鼠体外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 目的:研究美洲凌霄花的抗凝血作用,初步探讨其抗凝血机制。方法:采用断尾法和毛细管法分别测定小鼠尾出血时间(BT)、毛细管凝血时间(CT),并测定小鼠肺栓塞时间(PET),通过试剂盒测定小鼠体外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血浆复钙时间(PRT)。结果:美洲凌霄花醇提物剂量依赖性延长小鼠CT、BT并剂量依赖性缩短小鼠肺栓塞时间(PET);其不同萃取层中水层能显著延长小鼠CT、BT(P<0.05),并能延长TT、PT、PRT(P<0.05);粗多糖能够延长小鼠CT、BT,并能延长APTT、PT、PRT(P<0.05)。结论:美洲凌霄花具有抗凝血作用,其活性强度为多糖>水层>醇提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凌霄花 不同部位 抗凝血作用
下载PDF
鹿角脱盘及其5种提取部位21种氨基酸含量对比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思 郜玉钢 +5 位作者 臧埔 王璐 宋胜男 赵岩 祝洪艳 张连学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51-1857,共7页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检测鹿角脱盘及其提取部位中21种水解氨基酸含量,分析鹿角脱盘5种提取部位氨基酸含量和组成。方法:采用RP-HPLC法,异硫氰酸苯酯(PITC)作为衍生剂,乙腈-水(4∶1)为流动相A,0.1 mol·L^(-1)乙酸钠溶液(乙酸调pH...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检测鹿角脱盘及其提取部位中21种水解氨基酸含量,分析鹿角脱盘5种提取部位氨基酸含量和组成。方法:采用RP-HPLC法,异硫氰酸苯酯(PITC)作为衍生剂,乙腈-水(4∶1)为流动相A,0.1 mol·L^(-1)乙酸钠溶液(乙酸调pH 6.5)-乙腈(97∶3)为流动相B,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 mL·min^(-1),柱温36℃,以梯度洗脱的方法(0 min,100%B;11 min,98.5%B;21.7 min,92.4%B;23.9 min,89%B;27 min,86.6%B;39 min,70%B;42 min,30%B;45 min,0%B;52 min,0%B;55 min,100%B;70 min,100%B)检测鹿角脱盘及其5种提取部位中水解氨基酸含量。结果:21种氨基酸质量浓度在0.001 9~2.700 0μmol·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0.992 0,水解氨基酸的加样回收率在93.2%~102.8%,RSD在0.65%~2.6%之间;5种提取部位的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鹿角脱盘粉(P<0.05),但水提取部位、碱提取部位和醇提取部位间氨基酸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用氨基酸的比例达60%以上;鹿角脱盘碱提取部位中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含量比值和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比值为各组最高。结论:本方法适合鹿角脱盘及其提取部位水解氨基酸含量的测定;5种提取部位较鹿角脱盘有更高的医学和营养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脱盘 不同提取部位 氨基酸 异硫氰酸苯酯 柱前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白鹤灵芝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出血、凝血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谢丽莎 蒙田秀 +1 位作者 周芳 黄振园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9期66-67,共2页
目的观察白鹤灵芝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出血、凝血时间的影响。方法取正常健康小鼠110只,随机分为11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丹参组(3.20g/kg)、白鹤灵芝三个提取部位的高(48.0g/kg)、中(24.0g/kg)、低(12.0g/kg)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 目的观察白鹤灵芝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出血、凝血时间的影响。方法取正常健康小鼠110只,随机分为11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丹参组(3.20g/kg)、白鹤灵芝三个提取部位的高(48.0g/kg)、中(24.0g/kg)、低(12.0g/kg)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给药,连续7d。分别采用断尾法测定小鼠的出血时间,玻片法和玻管法测定小鼠的凝血时间。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除正丁醇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出血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玻片法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的高剂量组小鼠凝血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丹参组,石油醚低剂量组,乙酸乙酯中剂量组,正丁醇高、中剂量组小鼠凝血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血管法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石油醚低剂量组小鼠凝血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丹参组,石油醚高、中剂量组,乙酸乙酯高、中剂量组,正丁醇高、中剂量组凝血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鹤灵芝不同提取部位有延长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提示白鹤灵芝有一定活血化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灵芝 不同提取部位 出血时间 凝血时间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盐全蝎水溶性蛋白含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胡晓静 孔成诚 +1 位作者 方成武 戴向荣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5期38-39,共2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提取方法盐全蝎水溶性蛋白含量的比较研究,寻找水溶性蛋白含量较高的提取方法,为全蝎的临床用药提供借鉴。方法对活体东亚钳蝎进行盐制后,分别对水浸泡24h、水煎30、60、90、120min、75%乙醇浸泡24h六组样品浸出液进行粗... 目的通过对不同提取方法盐全蝎水溶性蛋白含量的比较研究,寻找水溶性蛋白含量较高的提取方法,为全蝎的临床用药提供借鉴。方法对活体东亚钳蝎进行盐制后,分别对水浸泡24h、水煎30、60、90、120min、75%乙醇浸泡24h六组样品浸出液进行粗蛋白、蛋白氮和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结果水煎60min盐全蝎水提液的粗蛋白、蛋白氮、氨基酸的含量与清水浸泡24h,水煎30min、90min、120min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结论临床应用上采取水煎60min的方法可能更有利于全蝎的药效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全蝎 不同提取方法 粗蛋白含量 蛋白氮含量 氨基酸含量
下载PDF
基于SPME-GC-MS和PCA的不同萃取头对新疆烤羊肉香气成分萃取效果比较 被引量:29
7
作者 席嘉佩 詹萍 +5 位作者 田洪磊 王鹏 耿秋月 王永晓 张芳 姬云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4-241,共8页
以烤羊肉中关键挥发性物质的萃取效果为目的进行萃取头类别筛选。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对新疆石河子地区烤羊肉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组成进行提取和分析。以灵敏性及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 以烤羊肉中关键挥发性物质的萃取效果为目的进行萃取头类别筛选。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对新疆石河子地区烤羊肉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组成进行提取和分析。以灵敏性及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得到的载荷矩阵中投影大于0.80的关键共有物质作为筛选最优萃取头的依据,研究不同纤维涂层萃取头(75μm CAR/PDMS、65μm DVB/PDMS、85μm PA、100μm PDMS、50/30μm DVB/CAR/PDMS)与所萃取的挥发性物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经灵敏度检验、PCA后确认7 5μm CAR/PDMS为萃取烤羊肉样品中关键挥发性物质的最优萃取头,萃取得到样品中的关键香气成分为1-辛烯-3-醇、庚醛、正戊醛、十二醛、己醛、苯甲醛、1-十四炔、萘、4-甲基壬酸、反-2-癸烯醛、6-甲基庚醛、对异丙基苯甲醛、癸醛、壬醛、2-甲基-3-甲硫基呋喃、辛醛、联二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烤羊肉 固相微萃取技术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不同萃取头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全蝎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的考察 被引量:29
8
作者 孔成诚 张传标 +1 位作者 方成武 汪宁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4期39-41,共3页
目的比较冷提、热提、醇提等不同提取方法对全蝎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自主活动分析法、戊四唑所致小鼠惊厥的方法,观察不同提取方法全蝎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结果全蝎冷浸提取液的镇痛效果... 目的比较冷提、热提、醇提等不同提取方法对全蝎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自主活动分析法、戊四唑所致小鼠惊厥的方法,观察不同提取方法全蝎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结果全蝎冷浸提取液的镇痛效果强于热提液和醇提液;全蝎冷提、热提、醇提液在镇静、抗惊厥实验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镇痛效应的角度,全蝎以冷提法为好;从镇静和抗惊厥效应的角度,全蝎采用冷提、热提、醇提三种方法皆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蝎 不同提取方法 镇痛 镇静 抗惊厥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菠萝蜜种子淀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胡美杰 张彦军 +3 位作者 初众 谭乐和 赵晶 付莉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8-1223,共6页
本实验采用湿磨法、酶法、表面活性剂法、碱法4种方法提取菠萝蜜种子淀粉,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菠萝蜜种子淀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湿磨法(SMF)、碱法(氢氧化钠和硫代硫酸钠)、酶法(P7、PBS、ANP、SDN、PBL、P6)、表面活性剂法的提取率... 本实验采用湿磨法、酶法、表面活性剂法、碱法4种方法提取菠萝蜜种子淀粉,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菠萝蜜种子淀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湿磨法(SMF)、碱法(氢氧化钠和硫代硫酸钠)、酶法(P7、PBS、ANP、SDN、PBL、P6)、表面活性剂法的提取率分别为18.92%、64.46%、63.82%、55.30%、66.68%、43.57%、46.89%、52.48%、41.03%、70.55%;淀粉膨胀力和溶解性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溶解度和膨胀力均显示湿磨法最高。以淀粉提取率为指标,确定中性蛋白酶(Protex-7L)法为菠萝蜜种子淀粉提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蜜种子 淀粉 不同提取方法
下载PDF
羌活种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卫根 周国英 +3 位作者 徐文华 李春丽 杨路存 孙菁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12年第6期3364-3373,共10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索氏提取法(SE)及超临界CO2萃取法(SFE-CO2)提取羌活种子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所得挥发油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同时,采用DPPH法和FRAP法对SFE-CO2法所提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并与典型的合成抗氧化剂BH...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索氏提取法(SE)及超临界CO2萃取法(SFE-CO2)提取羌活种子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所得挥发油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同时,采用DPPH法和FRAP法对SFE-CO2法所提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并与典型的合成抗氧化剂BHT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方法所提挥发油在外观、得率、化学成分组成及含量上均存在一定差异,采用SD法、SE法、SFE-CO2法所提挥发油的得率分别为2.3%、12.9%、7.6%,分别鉴定出35、50、55种成分,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比例分别为94.64%、99.93%、99.98%。SFE-CO2法所提挥发油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约为1.9mg/mL;其FRAP值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线性回归方程为y=0.1958x-0.0128(R2=0.9973)。羌活种子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但较合成抗氧剂BHT弱。SFE-CO2法所提挥发油能更真实、全面的反映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活种子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不同提取方法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不同提取方法对茯茶多糖理化性质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孙玉姣 马芸皓 +4 位作者 王凡 袁旭霜 徐洋 张楠 王建康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1-38,共8页
分别采用水提法、酸法和碱法提取茯茶多糖,并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茯茶多糖理化性质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酸法和碱法可显著提高多糖得率,且酸法可提高中性糖占比,碱法可提高糖醛酸占比;气相色谱分析显示三种多糖均由鼠李糖、阿拉... 分别采用水提法、酸法和碱法提取茯茶多糖,并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茯茶多糖理化性质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酸法和碱法可显著提高多糖得率,且酸法可提高中性糖占比,碱法可提高糖醛酸占比;气相色谱分析显示三种多糖均由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但具体的相对摩尔比例有明显差异;扫描电镜分析显示除片状结构外,酸提茯茶多糖和碱提茯茶多糖均观察到杆柱状形态.抗氧化研究表明,与水提茯茶多糖相比,酸提茯茶多糖和碱提茯茶多糖在较低浓度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以及对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更强,抗氧化效果更显著.该研究将为茯茶多糖的制备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茶 多糖 不同提取方法 理化性质 抗氧化作用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南酸枣果胶多糖理化性质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阳 王文君 +1 位作者 谭妙英 李景恩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1-26,共6页
分别采用水提法、酸法、碱法、草酸铵法从南酸枣果肉中提取果胶多糖,并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多糖理化性质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方法制备的多糖得率分别为20.31%、25.33%、24.54%、21.71%;中性糖含量分别为21.21%、26.31%、35.... 分别采用水提法、酸法、碱法、草酸铵法从南酸枣果肉中提取果胶多糖,并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多糖理化性质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方法制备的多糖得率分别为20.31%、25.33%、24.54%、21.71%;中性糖含量分别为21.21%、26.31%、35.53%、32.09%;半乳糖醛酸含量分别为35.78%、29.64%、45.35%、39.44%;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99%、5.49%、3.34%、5.86%。红外光谱图显示4种多糖都具有果胶的特征吸收峰,属于果胶类多糖。抗氧化研究表明,4种果胶多糖的自由基清除力及还原力均随样品浓度升高而增加,基本呈正相关。其中碱提法制备的果胶多糖,表现出相对较好的抗氧化性,其对DPPH·和·OH的IC50分别为3077μg/mL和3694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酸枣 果胶多糖 不同提取方法 理化性质 抗氧化作用
下载PDF
金银花中绿原酸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春燕 曾婷 +2 位作者 陈远谷 王若焱 杨娟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2-216,共5页
对金银花中绿原酸不同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分别采用药典方法、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水煎法以及萃取与不萃取等不同处理方法提取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含量,色谱柱Accur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 对金银花中绿原酸不同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分别采用药典方法、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水煎法以及萃取与不萃取等不同处理方法提取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含量,色谱柱Accur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柱温30℃。结果显示,不同提取方法对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率影响较大,醇提回流提取不萃取所得绿原酸提取率最高为4.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绿原酸 不同提取方法 提取率
原文传递
亳州4种地产药材提取前后重金属转移率及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权春梅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59-63,共5页
目的:通过对亳州4种地产药材白芍、天花粉、菊花、桑白皮提取前后5种重金属转移率的考察,对4种药材重金属残留量进行风险评估,为制定中药材重金属限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采用煎煮、超声波振荡、乙醇回流3种提取方法制备样品,... 目的:通过对亳州4种地产药材白芍、天花粉、菊花、桑白皮提取前后5种重金属转移率的考察,对4种药材重金属残留量进行风险评估,为制定中药材重金属限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采用煎煮、超声波振荡、乙醇回流3种提取方法制备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样品中的铅(Pb)、镉(Cd)、砷(As)、汞(Hg)、铜(Cu)5种重金属进行含量测定,并采用分级别的风险评估方法,对药材提取前后重金属残留量进行风险评估。结果:3种提取方法中,As、Pb、Cu的转移率较大,Hg、Cd的转移率较小;Pb、Hg和Cu在水煎煮中转移率较大,而Cd和As在乙醇回流方式中转移率较大。一级风险评估中表明,4种药材中Cd、Hg、Cu对大部分人群相对安全,而Pb、As可能对部分人群具有一定的风险;二级风险评估的结果是4种药材Pb、As的风险较小。结论:4种药材通过不同方法提取后5种重金属转移率差距较大,不同提取方式对重金属转移率的影响也不同。本研究采用了中药外源性有害残留物的分级别的风险评估,对于较低级别评估模型得到的较高风险的情况,应进一步采用更加精确的更高级别的评估模型进行评估,该研究为制定重金属限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天花粉 菊花 桑白皮 不同提取方法 重金属转移率 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川芎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12
15
作者 夏珊 李生茂 +3 位作者 张馨予 鲁琴芮 李倩茹 敖慧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1243-1248,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提取川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石油醚索氏提取法(SE)和超临界CO_(2)萃取法(SFE-CO_(2))提取川芎挥发油,运用GC-MS、DPPH法结合直观比较、主成分分析(PCA)等比较不同方法...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提取川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石油醚索氏提取法(SE)和超临界CO_(2)萃取法(SFE-CO_(2))提取川芎挥发油,运用GC-MS、DPPH法结合直观比较、主成分分析(PCA)等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川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结果:SD、SE和SFE-CO_(2)提取的川芎挥发油得率分别为0.28%、2.62%和2.15%,分别检测到44、23和30个色谱峰;分别鉴定了其中32、18和21个色谱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鉴定色谱峰相对含量之和分别是93.74%、96.61%和94.44%。SD、SE和SFE-CO_(2)提取的川芎挥发油有10个共有成分,各共有峰相对含量有所不同,但均以Z-藁本内酯含量最高,分别为53.71%、43.43%和46.93%;共有成分相对含量之和分别为87.17%、76.58%和83.40%,且以苯酞类为主,相对含量分别为79.13%、74.08%和80.13%。除共有成分外,SD提取的挥发油还主要含有烯类、酚类和醇类,SE和SFE-CO_(2)提取的挥发油则主要为脂肪酸及其酯类。PCA结果表明,SE和SFE-CO_(2)提取的川芎挥发油化学成分相似,且与SD法提取成分有一定差异。SD、SE和SFE-CO_(2)提取的川芎挥发油均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其IC_(50)值分别是0.20 mg/mL、0.42 mg/mL和0.93 mg/mL。结论:SD、SE和SFE-CO_(2)提取的川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种类、数量和抗氧化活性存在一定差异,但主要化学成分相似,仅相对含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挥发油 不同提取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主成分分析(PCA)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黄芪提取液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姜莉 王成 +1 位作者 邢颖 徐怀德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19-126,共8页
为优化黄芪中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采用4种单一提取法包括亚临界提取、超声辅助提取、酶解提取、水磨提取和3种联合提取包括超声辅助提取、酶解提取及水磨提取分别联合亚临界提取对黄芪中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并对比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 为优化黄芪中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采用4种单一提取法包括亚临界提取、超声辅助提取、酶解提取、水磨提取和3种联合提取包括超声辅助提取、酶解提取及水磨提取分别联合亚临界提取对黄芪中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并对比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亚临界提取及联合提取对黄芪中总皂苷的提取效果较好,其中超声辅助、酶解辅助、水磨以及亚临界提取总皂苷得率分别为3.71%、2.92%、1.72%和1.91%。酶解辅助和水磨提取对总黄酮提取效果较好,其得率分别为1.04%和2.20%。酶解提取黄芪多糖的提取效果较好,多糖得率为6.05%。不同提取方法对提取后黄芪残渣的组织结构均具有显著性影响。亚临界及联合提取所得提取液体外抗氧化能力均强于其它提取方法,其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及铁离子还原能力为其它提取方法的8倍~16倍、5倍~8倍、36倍~115倍,由相关性分析得出提取液体外抗氧化能力与总皂苷得率呈显著正相关性,与黄芪皂苷II含量以及美拉德反应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不同提取方法 总皂苷 总黄酮 多糖 抗氧化性
下载PDF
柴胡黄芩配伍不同提取部位抗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宪龄 宋宁 崔姗姗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研究柴胡黄芩配伍不同提取部位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影响,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白酒灌胃造成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以当飞利肝宁胶囊作为对照药,通过检测MDA、GSH、SOD、ADH、IL-8含量等指标,从多方面探讨柴胡黄... 目的:研究柴胡黄芩配伍不同提取部位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影响,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白酒灌胃造成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以当飞利肝宁胶囊作为对照药,通过检测MDA、GSH、SOD、ADH、IL-8含量等指标,从多方面探讨柴胡黄芩配伍不同提取部位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结果:正丁醇组对各项检测指标影响最显著。结论:抗脂质过氧化损伤,降低ADH活性,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L-8的释放,是柴胡黄芩配伍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重要机制;正丁醇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黄芩 配伍 不同提取部位 酒精 急性肝损伤 抗脂质过氧化 大鼠
原文传递
不同提取工艺对连翘药材中连翘苷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钟小群 李先何 +2 位作者 余华 张爱华 方铝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52-52,63,共2页
目的 :研究不同提取工艺对连翘药材中连翘苷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提取工艺 (水提、醇提、半仿生提取等 ) ,提取连翘 ,得到不同的提取物 ,用HPLC法测定各连翘苷总量 ,计算提取率。结果 :用HPLC法能测定连翘苷总量 ,但是各提取物中含量较... 目的 :研究不同提取工艺对连翘药材中连翘苷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提取工艺 (水提、醇提、半仿生提取等 ) ,提取连翘 ,得到不同的提取物 ,用HPLC法测定各连翘苷总量 ,计算提取率。结果 :用HPLC法能测定连翘苷总量 ,但是各提取物中含量较低 ,提取率均不高。结论 :连翘经试验所用方法提取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工艺 连翘 中药材 连翘苷 HPLC法 测定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北五味子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锐利 包东东 刘华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3177-13179,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北五味子提取物抑菌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北五味子,增加其附加价值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乙醇提取和水提等方法对北五味子成分进行提取,研究其提取物抑菌活性。[结果]北五味子提取物对供试菌有一...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北五味子提取物抑菌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北五味子,增加其附加价值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乙醇提取和水提等方法对北五味子成分进行提取,研究其提取物抑菌活性。[结果]北五味子提取物对供试菌有一定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对2种菌的抑制效果均高于超临界提取物和水提取物。[结论]用醇提取法北五味子提取物抑菌活性较好,这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北五味子,增加其附加价值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 不同提取方法 抑菌活性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黄秋葵果胶理化性质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周小敏 许鑫 +3 位作者 郭天立 吴永庆 夏宁 张华江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4-58,共5页
分别采用微波辅助酸法、水浴硫酸法和纤维素酶法提取黄秋葵果实的果胶,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果胶提取率及其理化性质的影响,比较三种方法提取果胶的p H、酯化度、半乳糖醛酸、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热稳定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对果胶... 分别采用微波辅助酸法、水浴硫酸法和纤维素酶法提取黄秋葵果实的果胶,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果胶提取率及其理化性质的影响,比较三种方法提取果胶的p H、酯化度、半乳糖醛酸、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热稳定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对果胶提取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纤维素酶法提取率最高,为29.57%,水浴硫酸法最低,为24.80%;与水浴硫酸法和微波辅助酸法相比,纤维素酶法提取的果胶p H最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种方法提取的果胶的酯化度均大于50%,说明黄秋葵果胶属于高甲氧基果胶,其中水浴硫酸法提取果胶的酯化度最高,有显著影响(p<0.05);三种方法测得的半乳糖醛酸含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三种方法提取果胶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水浴硫酸法最高;黄秋葵果胶在热处理作用下黏度先迅速下降后缓慢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果胶 不同提取方法 提取率 理化性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