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话在吴语分区上的地位——兼论上海话的混合方言性质 被引量:15
1
作者 游汝杰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8,共7页
上海话是一种混合型的城市方言,是由松江话、苏南吴语和浙北吴语混合而成的。其最明显的特点是只有五个单字调。在吴语内部的分片上,应将其从原来的苏沪嘉小片独立出来,成为太湖片上海话小片。
关键词 上海话 吴语 语言接触 混合型方言
原文传递
社会语言学和方言学在日语吴音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何俊山 金梅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年第1期88-90,共3页
将传统的方言学与当代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相结合,调查和研究我国的吴方言,乃是佐证日语中的吴音起源于今天的浙江话、江苏话、上海话这一学说是否正确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社会语言学 方言学 吴方言 吴音
下载PDF
语音层次与边界方言属性--以丹阳方言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娟娟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8-525,共8页
丹阳方言位于江淮官话与吴语交界地带,语音演变情形复杂。历史上较完整的文白异读对应已经消失,但今声母、韵母与中古音韵地位对应的不齐整,仍可显示出方言语音的不同层次。通过与扬州、苏州、常州语音的比较,可看出丹阳方言的边界方言... 丹阳方言位于江淮官话与吴语交界地带,语音演变情形复杂。历史上较完整的文白异读对应已经消失,但今声母、韵母与中古音韵地位对应的不齐整,仍可显示出方言语音的不同层次。通过与扬州、苏州、常州语音的比较,可看出丹阳方言的边界方言属性,分析丹阳方言语音里的异源层次,发现方言底层的语音形式;可探讨丹阳方言文读层和白读层的来源,以及方言语音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演变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层次 边界 江淮官话 吴语 丹阳方言
下载PDF
汉唐时期吴语地位演变及其在唐诗中的运用
4
作者 景遐东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20-24,共5页
汉唐时期,吴语经历了由偏僻蛮夷之音向细腻柔和的妙音的转变、地位由低到高由被北方人轻视到被认同接受甚至模仿的过程。唐人心目中吴语妩媚动听,风格轻柔悠扬。唐人在诗歌创作中运用吴语方言词汇较为普遍,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 吴语 地位 演变 唐诗 文化意义
下载PDF
《乐府诗集》吴声歌曲所见中古金陵语音述要
5
作者 于阔 岳洋峰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9-85,共7页
宋代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是我国古代乐府学著作中收集乐府歌辞最为完备的一部。《乐府诗集》收录了东晋南朝时期长江流域的乐府诗歌,吴歌即为其中之一。通过分析《乐府诗集》中342首无署名吴歌的韵脚,发现其押韵与晋宋时期文人诗... 宋代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是我国古代乐府学著作中收集乐府歌辞最为完备的一部。《乐府诗集》收录了东晋南朝时期长江流域的乐府诗歌,吴歌即为其中之一。通过分析《乐府诗集》中342首无署名吴歌的韵脚,发现其押韵与晋宋时期文人诗的用韵规律各有异同。吴歌与晋宋时期文人诗押韵的相同之处在于:东冬钟江合用,脂微同用,皆部齐韵字与支部齐韵字不押韵,寒桓删和先仙山分用。吴歌押韵规律相较晋宋时期文人诗作用韵规则的不同之处则在于鱼韵与模韵的分用。吴歌中鱼模分用规则与齐梁文人诗的用韵习惯较为接近,从汉语史的角度来说可谓时代新变,而这种新变或许与吴歌所使用的金陵附近地区方音有关。通过对吴歌鱼韵字押韵的分析,发现吴歌正处于晋代至齐梁诗歌鱼模分用的过渡阶段。整理吴歌鱼模二韵的韵脚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中古金陵语音面貌,也证明了鱼模二韵由合用到分用的变化是受到当时金陵语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诗集》 吴歌 押韵 金陵语音 吴语
下载PDF
《儒林外史》吴地方言例考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树生 《韶关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97-100,共4页
作为清代白话小说的典范,《儒林外史》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语汇。从《儒林外史》的语言分析,吴敬梓在这部讽刺小说中的叙述语言基于“官话”但也间杂了一些吴地方言语汇。其作品所以点缀了吴语词汇,缘于作者的生活迁移和社会交... 作为清代白话小说的典范,《儒林外史》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语汇。从《儒林外史》的语言分析,吴敬梓在这部讽刺小说中的叙述语言基于“官话”但也间杂了一些吴地方言语汇。其作品所以点缀了吴语词汇,缘于作者的生活迁移和社会交游,以及他对于吴语词汇的文学精炼与运用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吴地方言 吴语词汇
下载PDF
宣城方言声调的早期形式
7
作者 高永安 《中州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59-64,共6页
通过现代方言比较、连读变调、古文献资料等的处理和分析,运用方言地理学、现代音系学等方法,构拟 了安徽南部宣城片吴语的早期声调形式。我们把利用各种方法得到的构拟结果加以对比,发现有很大的一致之处; 最后又通过对比周围方言声调... 通过现代方言比较、连读变调、古文献资料等的处理和分析,运用方言地理学、现代音系学等方法,构拟 了安徽南部宣城片吴语的早期声调形式。我们把利用各种方法得到的构拟结果加以对比,发现有很大的一致之处; 最后又通过对比周围方言声调的情况,排除了横向影响的可能性,所以结论基本可信。我们为宣州片吴语构拟的早 期声调是:阴平33、阳平11、上声55、去声53、入声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州片吴语 声调 构拟 连读变调 方言地理学
下载PDF
论陆机作品的吴地特色
8
作者 刘艳春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43-45,共3页
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分析,陆机是第一位在生前身后都产生了较大影响的吴地作家,他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吴地特色,具体表现为:内容上,陆机作品渗透着难以割舍的水乡情怀;风格上,陆机作品在"繁缛"之外还表现出"清新"的另一面... 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分析,陆机是第一位在生前身后都产生了较大影响的吴地作家,他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吴地特色,具体表现为:内容上,陆机作品渗透着难以割舍的水乡情怀;风格上,陆机作品在"繁缛"之外还表现出"清新"的另一面;语言上,陆机在作品中运用了吴语和吴韵。以上三点表明陆机在创作过程中或隐或显地受到了吴地文化的影响,吴地文化已深烙于他的生命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机 水乡情怀 清新 吴语吴韵 吴地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