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9.2”沈阳暴雪天气诊断与预报误差分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梁红 马福全 +3 位作者 李大为 刘建国 魏红 方斌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年第4期22-27,共6页
针对2009年2月12—13日沈阳暴雪过程,运用Micaps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分析了大尺度天气形势及相关物理量场。结果表明:500 hPa南北两支槽在辽宁的叠加和地面蒙古气旋及江淮气旋的合并是此次暴雪过程的主要成因。强降雪出现在850 hPa涡度和2... 针对2009年2月12—13日沈阳暴雪过程,运用Micaps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分析了大尺度天气形势及相关物理量场。结果表明:500 hPa南北两支槽在辽宁的叠加和地面蒙古气旋及江淮气旋的合并是此次暴雪过程的主要成因。强降雪出现在850 hPa涡度和200 hPa散度大值区内,对流层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为强降雪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低空急流为暴雪区水汽来源,亦为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的触发源,暴雪区还具备上干冷下暖湿的热力不稳定条件;降水性质的转换与850 hPa的温度、温度平流和地面气温有直接联系;暴雪过程无论从量级,还是降水起止、雨转雪时间均预报得较为准确,但对降雪量和积雪深度估计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环流形势 物理量 诊断分析 雨雪转换 预报误差
下载PDF
2011年3月宁夏一次寒潮天气过程诊断 被引量:23
2
作者 陈豫英 陈楠 +2 位作者 聂金鑫 穆建华 辛尧胜 《干旱气象》 2012年第1期88-93,共6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等,采用天气动力学诊断方法,对2011年3月13~15日宁夏寒潮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配置、冷空气移动路径及高低空环流形势演变等进行诊断分析,并结合宁夏寒潮和大风沙尘预报...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等,采用天气动力学诊断方法,对2011年3月13~15日宁夏寒潮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配置、冷空气移动路径及高低空环流形势演变等进行诊断分析,并结合宁夏寒潮和大风沙尘预报指标,分析了强降温和大风沙尘的主要成因。结果表明:过程前期宁夏各地升温强烈,有强冷空气在西西伯利亚堆积并向南爆发造成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出现在乌拉尔山高压脊强烈发展东移过程中,影响系统为新疆快速东移短波槽与强锋区,促使寒潮爆发的流场为"低槽东移型",地面冷高压进入关键区,中心强度达1 062.7 hPa,以分裂南下方式影响;气温剧降的主要原因是850 hPa有强盛的冷平流自北向南控制宁夏;大风沙尘产生在强风区、辐合区、上升运动区及涡度梯度带上,并有"低层辐合中层辐散高层辐合"的垂直结构;由于系统浅薄、强度不强、宁夏及上游为平直西风气流、没有高空急流区配合是未出现沙尘暴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宁夏春季寒潮预报概念模型和预报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诊断 预报着眼点
下载PDF
MM5与MM5-PAFOG模式区域雾预报效果评估比较 被引量:12
3
作者 石春娥 吴照宪 +2 位作者 邓学良 张浩 张苏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49-1359,共11页
利用MM5和PAFOG模式对2010年10-11月中国东部地区的雾进行逐日预报,包括基于MM5模式结果的多要素诊断预报和PAFOG模式预报能见度的定量预报,应用TS/ETS评分方法和区域内所有测站每3h(或6h)一次的常规观测资料,根据该两方法的预报结果分... 利用MM5和PAFOG模式对2010年10-11月中国东部地区的雾进行逐日预报,包括基于MM5模式结果的多要素诊断预报和PAFOG模式预报能见度的定量预报,应用TS/ETS评分方法和区域内所有测站每3h(或6h)一次的常规观测资料,根据该两方法的预报结果分别对中国东部地区和安徽进行了效果评估。结果表明:(1)两种预报方法对区域雾都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都存在空报率较高的明显不足。基于MM5模式的多要素诊断预报,得到中国东部地区的TS/ETS评分为0.075/0.065,命中率(HR)为0.296;安徽的TS/ETS评分为0.094/0.081,HR为0.378。(2)PAFOG模式对中国东部地区的TS/ETS评分为0.038/0.027,HR为0.388;安徽的TS/ETS评分为0.053/0.038,HR为0.52。与MM5模式的诊断结果相比,TS/ETS评分较低,HR较高。(3)按日统计结果表明,MM5模式在整个中国东部地区的预报效果优于PAFOG模式,但在内陆省份(安徽),PAFOG模式的预报效果略优于MM5模式。(4)效果评估时若考虑过去1h内的天气现象记录,两种方法的预报效果都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雾 诊断预报 MM5模式 PAFOG模式 效果评估
下载PDF
一次局地短时强降水及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苏军锋 魏邦宪 +1 位作者 张锋 彭丽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6期2577-2579,共3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资料以及数值模式预报资料对2012年5月28日陇南局地短时强降水及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在蒙古低涡冷槽发展南压的大环流背景下,配合西南涡外围的暖湿气流共同作用形成的...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资料以及数值模式预报资料对2012年5月28日陇南局地短时强降水及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在蒙古低涡冷槽发展南压的大环流背景下,配合西南涡外围的暖湿气流共同作用形成的,其中良好的水汽条件以及深厚的垂直上升运动所产生的抽吸作用和局地的不稳定条件为局地暴雨的发生提供的充分的条件;同时,卫星云图上云团的合并分裂对短时强降水的预报有很好的指导性,而各家数值模式预报对此次降水过程预报量级上偏小,但对降水落区及起止时间的总体把握上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 短时强降水 暴雨 诊断分析 数值预报
下载PDF
1997/1998年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的诊断分析与预报检验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清泉 赵宗慈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5-363,共9页
通过与历史上已发生的ENSO事件的比较,对1997~1998年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基本特征和可能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发现1997/1998年El Nino事件具有显著的异常性和独特性,不同于以往单纯的东部型或西部型El Nino。对用一个简化海气耦合动力... 通过与历史上已发生的ENSO事件的比较,对1997~1998年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基本特征和可能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发现1997/1998年El Nino事件具有显著的异常性和独特性,不同于以往单纯的东部型或西部型El Nino。对用一个简化海气耦合动力学模式做1997/1998年El Nino事件的预报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对这次暖事件超前0~24个月的预报技巧均在0.5以上,模式对暖事件的成熟位相及以后阶段的预报比对暖事件的开始阶段预报得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分析 数值预报 预报检验 1997年 1998年 厄尔尼诺 热带太平洋 海温异常
下载PDF
肝素结合蛋白对创伤性脑出血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马丰丽 王卫光 周亚敏 《医药论坛杂志》 2024年第6期610-614,共5页
目的 探究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对创伤性脑出血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脑出血患者,病原学检查根据是否发生细菌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检... 目的 探究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对创伤性脑出血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脑出血患者,病原学检查根据是否发生细菌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检测入院48 h内的血浆HBP浓度,并统计分析患者一般资料,测定各项生化指标,并进行病原菌培养确定细菌种类,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HBP及其他指标的预测效果。结果 符合本研究标准的创伤性脑出血患者142例,通过体液培养分为感染组45例和非感染组97例。临床资料比较可知,感染组年龄大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呼吸频率大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PCT水平为(3.53±2.07)ng/mL,高于非感染组的(2.06±0.09)ng/mL;感染组WBC(14.64±45.72)×10^(9),高于非感染组的(8.65±43.36)×10^(9)(P<0.05);感染组HBP水平为(35.42±5.49)ng/mL,高于非感染组的(15.54±3.72)ng/mL;感染组GCS评分为(8.53±2.29)分,低于非感染组的(12.54±3.50)分(P<0.05);45例细菌感染的开颅术患者的脑脊液样本中共分离出55株细菌病原菌,包括革兰阳性菌为29株,和革兰阴性菌为26株,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高PCT水平[OR(95%CI):1.698(1.347~3.985),P=0.042]、高HBP水平[OR(95%CI):4.671(2.658~7.863),P<0.001]、低GCS评分[OR(95%CI):2.367(1.769~4.752),P<0.001]是开颅术后发生细菌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ROC分析知,PCT、HBP和GCS对是否发生细菌感染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OC-AUC(0.95CI)分别为:0.785(0.628~0.921)、0.902(0.880~0.908)、0.809(0.628~0.974)。其中HBP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 HBP水平升高是创伤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发生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对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优于PCT和GCS评分,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结合蛋白 创伤性脑出血 细菌感染 诊断效能 预测
原文传递
暴雨落区的诊断预报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威 刘先昌 +1 位作者 袁美英 魏芳 《黑龙江气象》 2000年第3期22-26,32,共6页
通过对 1995~ 1998年 6~ 8月暴雨过程的样本提取 ,获得有大雨以上站点的样本记录 6 39个。选取能够反映暴雨发生的 9个物理量 (T -Td、水汽通量散度、锋生函数、假相当位温、涡度、散度、垂直速度、Q矢量涡度、Q矢量散度等 )共 16个... 通过对 1995~ 1998年 6~ 8月暴雨过程的样本提取 ,获得有大雨以上站点的样本记录 6 39个。选取能够反映暴雨发生的 9个物理量 (T -Td、水汽通量散度、锋生函数、假相当位温、涡度、散度、垂直速度、Q矢量涡度、Q矢量散度等 )共 16个要素值 ,用相对独立的方法 ,分别提取黑龙江省南部和北部 6、7、8月暴雨发生时各要素的临界值 ,从而建立暴雨的诊断预报模型。另外 ,用该模型对 1995~1998年 6~ 8月的降水过程进行了检验 ,并对 1999年 6~ 8月的降水进行了试报 ,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落区 诊断预报 临界值
下载PDF
2009-09宁夏连阴雨天气诊断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沈跃琴 裴晓蓉 +2 位作者 辛尧胜 聂晶鑫 金青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11年第2期101-105,共5页
应用NCEP/NCAR北半球逐日再分析和T213分析场资料,对宁夏2009-09-04—09连阴雨天气进行了诊断分析,并从环流特征、水汽条件及动力和热力学特征等方面,与2007—2008年连阴雨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次阴雨过程均发生在有利的环流... 应用NCEP/NCAR北半球逐日再分析和T213分析场资料,对宁夏2009-09-04—09连阴雨天气进行了诊断分析,并从环流特征、水汽条件及动力和热力学特征等方面,与2007—2008年连阴雨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次阴雨过程均发生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冷空气的强弱和水汽来源的不同,造成了阴雨过程持续时间的不同;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和假相当位温分布的差异导致了阴雨过程降水特征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秋季连阴雨 天气诊断 对比分析 预报着眼点
下载PDF
DIAGNOSTIC ANALYSIS AND VERIFICATION OF PREDICTION OF THE TROPICAL PACIFIC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DURING 1997~1998
9
作者 李清泉 赵宗慈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01年第2期144-153,共10页
By comparing with ENSO events that ever happened in the history, the basic features and probable causes of the anomalous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 during 1997 and 1998 have been analyzed di... By comparing with ENSO events that ever happened in the history, the basic features and probable causes of the anomalous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 during 1997 and 1998 have been analyzed diagnostically. It is found that the 1997/1998 El Nino had significant abnormalities and peculiarities. It differs from the previous El Ni駉 events falling into the simple eastern pattern or western pattern. The predictions of 1997/1998 El Ni駉 event have also been tested with an intermediate ocean-atmosphere coupled dynamic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kills of the 0~24 lead month forecasts for the warm event are all above 0.5. The predictions of the mature phase and the later stages of the warm event a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beginning ph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 diagnostic analysis numerical forecast verification of PREDICTION
下载PDF
DIAGNOSTIC ANALYSIS ON THE DYNAMIC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LEAR AIR TURBULENCE(CAT)
10
作者 刘金良 李剑中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1996年第3期331-345,共15页
Clear air turbulence(CAT),a meso-or microscale(subgrid scale)phenomenon occurring in synoptic scale flow field at high altitude,is very difficult to be observed by the conventional obser- vation network.Thus it is nec... Clear air turbulence(CAT),a meso-or microscale(subgrid scale)phenomenon occurring in synoptic scale flow field at high altitude,is very difficult to be observed by the conventional obser- vation network.Thus it is necessary to approach an index to predict CAT.But at first,the struc- ture characteristics of CAT should be preanalyzed.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d diag- nostic analysis of a case,features for wind profile,energy budget and dynamic mechanism of this case were presented.Furthermore,an objective and quantitative index for CAT forecast was giv- en.The verification for its efficiency was done with both real-time observation data and products from a numerical model.The results are very encoura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ear air turbulence(CAT) forecast indexes numerical simulation diagnostic analysis
原文传递
2017年6月4~5日银川市区域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泉 杨苑媛 +3 位作者 聂朝晖 肖云清 翟颖佳 张晓露 《宁夏农林科技》 2019年第3期34-36,F0002,共4页
利用欧洲中心数值预报高空形势场、地面形势场、物理量场以及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应用天气学分析及诊断分析方法对2017年6月4~5日银川市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表明:此次降水天气是在有利的大... 利用欧洲中心数值预报高空形势场、地面形势场、物理量场以及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应用天气学分析及诊断分析方法对2017年6月4~5日银川市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表明:此次降水天气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高低层天气系统共同作用产生的。500hPa西风槽、南支槽和700hPa低涡、切变线、低空急流以及地面冷锋是本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低层较强的水汽辐合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涡度场、散度场、垂直速度等均表明,此次降水天气具有较好的动力条件。雷达速度场上表现出低层的汇聚流场,从低到高有较明显的暖平流结构,同时有明显的低空急流。通过对数值预报产品检验发现,WRF9km对此次降水过程的预报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影响系统 诊断分析 雷达回波 数值预报
下载PDF
秦皇岛沿海灾害性天气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预报
12
作者 陈连友 居丽玲 +1 位作者 曹建新 曹秀芝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1-14,共4页
风暴潮天气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一般情况下,大于500 km的东到东北大风持续12个小时,且风速大于或等于6级,将在秦皇岛沿海形成风暴潮天气。通过分析引发风暴潮天气的动力条件,风暴潮与台风、温带气旋等天气系统相关联系,再根据天文... 风暴潮天气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一般情况下,大于500 km的东到东北大风持续12个小时,且风速大于或等于6级,将在秦皇岛沿海形成风暴潮天气。通过分析引发风暴潮天气的动力条件,风暴潮与台风、温带气旋等天气系统相关联系,再根据天文、潮汐变化、台风、温带气旋24 h诊断预报,判断台风、温带气旋移动径,从而达到准确预报风暴潮天气之目的。分析表明:成灾风暴潮多发生在朔日和望日及其后的5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 台风 诊断预报 技术指标 自然环境
下载PDF
2008年12月两次寒潮天气对比分析 被引量:54
13
作者 陈豫英 陈楠 +2 位作者 邵建 聂晶鑫 马金仁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9-38,共10页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分析方法,并结合宁夏寒潮预报系统的预报结果,对2008年12月2—4日和12月20—21日宁夏出现的两次典型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均是在前期强烈升温的基础上,有强冷...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分析方法,并结合宁夏寒潮预报系统的预报结果,对2008年12月2—4日和12月20—21日宁夏出现的两次典型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均是在前期强烈升温的基础上,有强冷空气在西西伯利亚及贝加尔湖堆积并向南侵袭造成的;两次过程亚洲中高纬环流形势均表现为"一脊一槽"型,动力机制均为高空旋转低压槽与强锋区,促使寒潮爆发的流场均为"低槽旋转型";冷空气爆发后,宁夏上空均由强盛的冷平流控制,地面冷高压均进入关键区并达到寒潮强度;但由于寒潮发生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及冷空气的强度、发展、移动路径不同,因此两次过程的降温幅度和对宁夏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宁夏冬季寒潮天气的预报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天气分析 诊断分析 预报着眼点
下载PDF
基于“配料”的梅雨锋强降水预报方法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李俊 李武阶 廖移山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8,共6页
在梅雨锋暴雨预报中应用“配料法”,通过降水量的基本公式解释了强降水形成的基本配料,给出了建立配料的基本步骤,同时,通过一次暴雨个例分析,具体阐述了“配料法”在梅雨锋暴雨预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基于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形成物理机... 在梅雨锋暴雨预报中应用“配料法”,通过降水量的基本公式解释了强降水形成的基本配料,给出了建立配料的基本步骤,同时,通过一次暴雨个例分析,具体阐述了“配料法”在梅雨锋暴雨预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基于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形成物理机理认识的基础上,所选取的可降水量等动力、热力因子与暴雨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通过分析以上关键物理因子建立的过程,可以给出暴雨潜势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料法 诊断分析 暴雨预报
下载PDF
大连地区2009年12月29~30日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桂春 宋若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9620-9622,共3页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分析方法,对大连南部地区2009年12月29~30日出现的寒潮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前期升温的基础上,有强冷空气在蒙古国堆积并经乌兰巴托、二连浩特,侵袭大连地区造成的;寒潮过程亚...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分析方法,对大连南部地区2009年12月29~30日出现的寒潮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前期升温的基础上,有强冷空气在蒙古国堆积并经乌兰巴托、二连浩特,侵袭大连地区造成的;寒潮过程亚洲中高纬环流形势为"一脊一槽"型,动力机制为高空旋转低压槽与强锋区,促使寒潮暴发的流场为"低槽旋转型";冷空气暴发后,大连地区上空由强盛的冷平流控制,地面冷高压进入关键区并达到寒潮强度,但由于寒潮发生的环流偏南、影响系统及冷空气移动较快,因此,大连南部地区,旅顺、大连、金州三站出现寒潮。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大连地区寒潮天气的预报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天气分析 诊断分析 预报着眼点
下载PDF
2008年宁夏久旱转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豫英 王秀文 +2 位作者 陈楠 陈晓娟 邵建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37-743,共7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对2008年7月中旬宁夏久旱转雨过程的环流演变及各种物理量场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干旱期宁夏上空长期维持稳定的"西高东低"环流型;大尺度环流形势的调整,特别是中纬度环...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对2008年7月中旬宁夏久旱转雨过程的环流演变及各种物理量场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干旱期宁夏上空长期维持稳定的"西高东低"环流型;大尺度环流形势的调整,特别是中纬度环流形势向"东高西低"转变,是久旱转雨的必要条件。进一步分析发现,这次过程是典型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北抬西伸型,副高584 dagpm外围的"SW"气流增强,也与高空冷槽、低空急流、低涡切变和不稳定层结(能量)的发展等有关;久旱转雨时水汽、热力、动力等物理量场的变化也较明显,降水产生在低层高能舌、水汽辐合带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上升气流区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宁夏夏季久旱转雨预报概念模型及预报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久旱转雨 环流演变特征 物理量场诊断分析 预报着眼点
下载PDF
华东地区热带气旋暴雨气候特征及其落区预报 被引量:13
17
作者 沈树勤 于波 +1 位作者 张菊芳 李昕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3-37,共5页
作者分析了近十几年来华东热带气旋暴雨的主要特征,并以热力、动力参数相结合,采用合成对比方法,进行诊断分析,然后使用数值产品制作热带气旋暴雨落区的概率预报。
关键词 热带气旋 暴雨 华东地区 气候特征 降水预报
下载PDF
Q矢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岳彩军 曹钰 寿绍文 《暴雨灾害》 2010年第4期297-306,共10页
1978年至今30多年期间,Q矢量一直不断得到改进与完善,并被广泛应用于天气诊断分析及实际业务预报。Q矢量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准地转Q矢量、C矢量、广义Q矢量、半地转Q矢量、非地转干Q矢量、非地转湿Q矢量及非均匀饱和大气中的非地转湿Q矢... 1978年至今30多年期间,Q矢量一直不断得到改进与完善,并被广泛应用于天气诊断分析及实际业务预报。Q矢量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准地转Q矢量、C矢量、广义Q矢量、半地转Q矢量、非地转干Q矢量、非地转湿Q矢量及非均匀饱和大气中的非地转湿Q矢量等。Q矢量应用研究主要包括:Q矢量分解及对Q矢量诊断分析能力的提高;Q矢量散度被定性用于短期天气预报工作;对以Q矢量散度为强迫项的ω方程的迭代计算及水汽作用的考虑,则将Q矢量分析应用于定量降水预报(QPF)。基于对30多年来Q矢量分析的理论研究及应用的总结、分析基础上,最后进行了有意义的讨论,指出了现阶段仍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工作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矢量 诊断分析 预报应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河西走廊东部沙尘暴气候特征及短时预报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晓玲 丁文魁 +2 位作者 王鹤龄 张爱萍 周华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49-457,共9页
沙尘暴是河西走廊东部多发的灾害天气之一。利用河西走廊东部5个气象站1961—2014年月沙尘暴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沙尘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选取1990—2009年逐日NCEP再分析资料,依据气流的南北配置对沙尘... 沙尘暴是河西走廊东部多发的灾害天气之一。利用河西走廊东部5个气象站1961—2014年月沙尘暴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沙尘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选取1990—2009年逐日NCEP再分析资料,依据气流的南北配置对沙尘暴天气进行了环流分型;采用诊断方法、因子组合和日常的经验预报等方法对不同层次、不同物理量进行分析和计算,构建了具有经验性的预报因子库,利用线性相关、经验预报和最大靠近原则等诊断分析方法建立了沙尘暴诊断预报模式。结果表明:受天气系统、地形以及海拔等影响,低海拔地区沙尘暴日数多于高海拔地区。年、年代沙尘暴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递减率为民勤〉凉州〉永昌〉古浪〉天祝。年沙尘暴日数的时间序列存在着5~6a的准周期变化,北部年沙尘暴日数发生了突变,而南部没有发生突变。沙尘暴日数月变化也比较一致,峰值出现在4月,谷值出现在9—10月。沙尘暴日数均为春季最多,秋季最少。沙尘暴的环流形势分为西北气流型、西南气流型和西风气流型。确定了各型沙尘暴的预报指标和阈值,诊断预报模式的预报准确率在73.3%以上,达到了较高的预报水平,填补了沙尘暴精细化预报的空白,可为沙尘暴的业务预报预警提供客观有效的指导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气候特征 环流形势 诊断预报模式 河西走廊
原文传递
Analysis of Cold Wave Weather Process in Dalian Area on December 29-30,2009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桂春 宋若宁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0年第5期44-47,共4页
By using the routine weather data and the numerical value forecast products,applying the weather analysis and diagnostic analysis methods,the cold wave weather which happened in the south area of Dalian was analyzed o... By using the routine weather data and the numerical value forecast products,applying the weather analysis and diagnostic analysis methods,the cold wave weather which happened in the south area of Dalian was analyzed on December 29-30,2009.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ased on the temperature rise in prior period,the strong cold air accumulated in Mongolia and passed Ulan Bator,Erenhot to invade Dalian area.In the cold wave process,the circulation situations in the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s were the 'one ridge and one trough' pattern in Asia.The dynamic mechanisms were the rotary low-pressure trough in high altitude and the strong frontal zone,and the flow field which induced the cold wave to break out was the 'low trough rotation pattern'.After the cold air broke out,Dalian area was controlled by the strong cold advection.The cold high-pressure on the ground entered into the key zone and reached the intensity of cold wave.However,the circulation of cold wave occurrence was southerly,and the shifts of cold air and influence system were quicker.Therefore,the cold wave appeared in Dalian's south areas which included Lvshun,Dalian and Jinzhou.On this basis,the key point of cold wave weather forecast in Dalian area was summar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d wave Weather analysis diagnostic analysis Key point of forecast Chi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