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读解戴望舒诗歌的色彩密码——青 |
王卫湘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5
|
|
2
|
忧郁的诗魂——戴望舒诗歌的美学特征 |
谭德晶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3
|
《雨巷》经典化现象研究 |
王蕾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4 |
4
|
|
4
|
戴望舒与道家文化 |
刘保昌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5
|
“诗情”论与“纯诗”论之比较——戴望舒与法国象征主义诗论研究 |
朱源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6
|
超现实主义与戴望舒《灾难的岁月》 |
姚万生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7
|
“社会制约”视角下清末民初《睡美人》的在华译介 |
章文
|
《翻译界》
|
2023 |
0 |
|
8
|
“邂逅情结”的古今联通——戴望舒《雨巷》的另一解读 |
张细珍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2 |
3
|
|
9
|
“雨巷”的秘密——论“现代派”作家作品的文际关系 |
王宇平
|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3
|
|
10
|
情之魅:内在的音乐精神——论戴望舒中期诗歌的音乐性 |
王珍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2
|
|
11
|
魏尔伦《秋歌》与戴望舒《雨巷》之比较 |
刘一静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07 |
2
|
|
12
|
孤独的边缘文化人——读《戴望舒:一个边缘文化型诗人》 |
文学武
黄昌勇
|
《安康师专学报》
|
2001 |
1
|
|
13
|
论戴望舒诗歌抒情自我的嬗变 |
王布新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14
|
遗迹犹存“西来意”——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在1940年代中国流传之存证 |
解志熙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5
|
现代焦虑的诗性表达——戴望舒新诗创作的欲望化嬗变 |
杨四平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16
|
都市中的忧郁与想象——论戴望舒的情感生活与诗歌创作 |
李洪华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7
|
双重的“过时”——论戴望舒诗歌创作的认同与选择 |
王宇平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8
|
戴望舒诗歌情感的变迁 |
曹振华
|
《宜宾学院学报》
|
2014 |
2
|
|
19
|
戴望舒《雨巷》的精神分析学解读——兼谈小说《回忆》 |
管冠生
|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1
|
|
20
|
隐喻、悖论与张力--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的文本细读 |
陆情莉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