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洛花鼓戏《带灯》中的文化负载词英译探析——基于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视角 被引量:6
1
作者 廉洁 孙雪娥 冯哲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4期87-91,共5页
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各有长处。针对这两种模式,译者需要结合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形式特征和文化特色灵活选择。当使用文献型翻译既能保证译文的准确、易懂,又能将源语的文化色彩和寓意体现在译文中时,译者就应优先选择这种翻译模式。... 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各有长处。针对这两种模式,译者需要结合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形式特征和文化特色灵活选择。当使用文献型翻译既能保证译文的准确、易懂,又能将源语的文化色彩和寓意体现在译文中时,译者就应优先选择这种翻译模式。但是当因文献型翻译的使用而导致译文内容的错误时,译者就必须选择工具型翻译的模式,使用地道的表达方式对源语进行重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灯》 文化负载词 文献型翻译 工具型翻译 翻译方法
下载PDF
关联理论视角下地方戏剧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以商洛花鼓戏《带灯》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孙雪娥 廉洁 《商洛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44-47,共4页
戏曲在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商洛花鼓戏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对外传播中离不开翻译的支撑。从关联理论翻译视角出发,以商洛花鼓戏《带灯》为例,探讨该剧中方言、俗语等语言文化负载词的翻... 戏曲在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商洛花鼓戏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对外传播中离不开翻译的支撑。从关联理论翻译视角出发,以商洛花鼓戏《带灯》为例,探讨该剧中方言、俗语等语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主要包括直译、意译、直译加注等,为地方戏及其他形式的方言、俗语等的英译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理论 《带灯》 文化负载词 翻译策略
下载PDF
论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基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带灯》翻译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廉洁 孙雪娥 《商洛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34-38,共5页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各有优势,译者应基于汉语文化负载词的文化和形式特点对其灵活选择。为了传播中国文化,译者应在能够保证译文准确易懂且不会引起文化误解的前提下使用语义翻译。语义翻译主要包括三种形式:直接复制原语文本的语义翻...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各有优势,译者应基于汉语文化负载词的文化和形式特点对其灵活选择。为了传播中国文化,译者应在能够保证译文准确易懂且不会引起文化误解的前提下使用语义翻译。语义翻译主要包括三种形式:直接复制原语文本的语义翻译、增加注释的语义翻译和音译加注形式的语义翻译。如果因语义翻译的使用而导致译文内容的错误,甚至带来文化冲突时,译者就必须选择交际翻译,通过使用释译、注释、增译、省译等方法,优先保证译文的易懂性、准确性和流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灯》 文化负载词 语义翻译 交际翻译
下载PDF
论贾平凹乡土叙事的脉络与情怀——以长篇小说《浮躁》《秦腔》《带灯》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少山 《安康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5-18,共4页
乡土叙事主题贯穿了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始终,本文以其长篇小说代表作《浮躁》《秦腔》《带灯》为例,试图从叙事视角、叙事主题和思想价值等方面综合分析、阐释贾平凹乡土叙事的现实脉络与悲悯情怀。
关键词 贾平凹 乡土叙事 现实脉络 悲悯情怀 《浮躁》 《秦腔》 《带灯》
下载PDF
紫色的苜蓿 红色的玫瑰——《带灯》正文、后记互文阅读 被引量:1
5
作者 钱旭初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5期45-49,共5页
贾平凹在他的长篇小说《带灯》中,通过樱镇这样一个基层山区乡镇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深入描写了当下中国乡村的政治生态环境,尤其是通过主人公带灯作为乡镇干部这样一个体制内维护者、帮忙者、修补者的悲剧,更进一步揭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 贾平凹在他的长篇小说《带灯》中,通过樱镇这样一个基层山区乡镇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深入描写了当下中国乡村的政治生态环境,尤其是通过主人公带灯作为乡镇干部这样一个体制内维护者、帮忙者、修补者的悲剧,更进一步揭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同时,本文通过小说正文和后记的互文阅读方式,从不同侧面全面体会作者的人文态度,那种"温和的尖锐"和"机智的批判"方式,表现出了作者内心的力量与理想的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带灯》 政治生态 悲剧形象 人文态度
下载PDF
带灯夜行:且行且吟的乡土悲歌——贾平凹《带灯》女主人公意象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许心宏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234-238,共5页
贾平凹长篇新著《带灯》聚焦于"乡村病"的书写。一是基于小说结构的"出走——外来"模式,阐释其视角陌生化与间距化的审美效果;二是通过带灯书信体的心灵独白,离析出农村基层问题的驳杂性与其性格组合的矛盾性;三是... 贾平凹长篇新著《带灯》聚焦于"乡村病"的书写。一是基于小说结构的"出走——外来"模式,阐释其视角陌生化与间距化的审美效果;二是通过带灯书信体的心灵独白,离析出农村基层问题的驳杂性与其性格组合的矛盾性;三是经由带灯"夜游症"意象分析,解构理想者的精神苦役与政治话语的游离;四是坐实在文本的叙事策略上,剥离出叙事交流的断裂性与实效性,内中探究作者叙事声音的罅隙性在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带灯》 乡村裂变 现实主义 书信体 叙事视角 空间诗学
下载PDF
身处浊世的自我救赎——对《带灯》中带灯与元天亮关系的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悦华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79-82,共4页
贾平凹先生的新作《带灯》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小说讲述了一个美丽的镇政府综合治理办公室女主任——带灯的故事。带灯沉浸在繁杂的工作和不幸的婚姻里,精神逐渐贫瘠,却在无意当中,养成了给小镇名人——元天亮写短信的习惯,并以此... 贾平凹先生的新作《带灯》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小说讲述了一个美丽的镇政府综合治理办公室女主任——带灯的故事。带灯沉浸在繁杂的工作和不幸的婚姻里,精神逐渐贫瘠,却在无意当中,养成了给小镇名人——元天亮写短信的习惯,并以此作为精神寄托。带灯向元天亮写手机短信倾诉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吐露内心情感的困惑,元天亮逐渐成为一个精神的符号,带灯在单向的付出和获得中不断向上地成长,试图借此在泥泞的现实生活中实现自我的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灯 元天亮 精神解救
原文传递
“带灯”等“天亮”——论《带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新峰 《商洛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6-23,共8页
带灯和元天亮是《带灯》小说两个主人公,作为小说叙事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出现。作家给主人公命名匠心独具。带灯对元天亮的痴迷和崇拜,实际上是已经有了自我觉醒意识的"带灯"对光明、温暖、公正的行政(社会)秩序的渴望,也是作... 带灯和元天亮是《带灯》小说两个主人公,作为小说叙事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出现。作家给主人公命名匠心独具。带灯对元天亮的痴迷和崇拜,实际上是已经有了自我觉醒意识的"带灯"对光明、温暖、公正的行政(社会)秩序的渴望,也是作家面对转型期中国社会现实焦灼心理的形象折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灯 元天亮 等待 光明 意象
下载PDF
论《带灯》叙事视角的转换
9
作者 刘艮艮 《皖西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72-75,93,共5页
《带灯》延续着贾平凹关注农村问题的创作主题,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叙事视角实验。小说中插入24封短信,造成全知视角与内视角的转换,带来叙述人称的变化。主要从叙事学的角度、人物形象的丰富、文本思想的深化三个方面,分析《带灯》叙事视... 《带灯》延续着贾平凹关注农村问题的创作主题,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叙事视角实验。小说中插入24封短信,造成全知视角与内视角的转换,带来叙述人称的变化。主要从叙事学的角度、人物形象的丰富、文本思想的深化三个方面,分析《带灯》叙事视角转换的作用,以及两种视角转换下语言风格的不同。尽管视角的转换造成文本表层的断裂,却构成叙事层面与话语层面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灯》 叙事视角 语言
下载PDF
转型期社会体制的基层影射——论贾平凹长篇小说《带灯》
10
作者 李明燊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88-92,共5页
《带灯》是贾平凹创作中较有现实感、也是少有的以女性作为主叙事对象的长篇小说。《带灯》所揭示的是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路上的中国所滋生的诸多社会问题,而体制转型又是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这里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等。《... 《带灯》是贾平凹创作中较有现实感、也是少有的以女性作为主叙事对象的长篇小说。《带灯》所揭示的是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路上的中国所滋生的诸多社会问题,而体制转型又是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这里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等。《带灯》延续着贾平凹式的泥土气息,以一个乡镇女干部的视角呈现出当下中国乡村的面貌,并将中国的现实问题投射到中国基层社会,在这一过程中,作家对社会的洞察显得较为真切和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灯》 贾平凹 转型期 乡土基层 社会体制
下载PDF
《古炉》和《带灯》的乡村书写
11
作者 关峰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64-68,共5页
如果说《古炉》以事为主,展现了村民群像的话,那么《带灯》更突出了个体的"人",是改革时代的英雄颂歌。贾平凹的乡村"圣像"客观上拉开了与狂热无序的异化环境之间的距离,好像现实社会的镜子,构建了意义生成的张力... 如果说《古炉》以事为主,展现了村民群像的话,那么《带灯》更突出了个体的"人",是改革时代的英雄颂歌。贾平凹的乡村"圣像"客观上拉开了与狂热无序的异化环境之间的距离,好像现实社会的镜子,构建了意义生成的张力空间。《古炉》和《带灯》加大了高潮环节的写作力度。这一处理显然带有作家平衡和补偿的企图,以克服因琐屑的日常生活叙事而可能伴生的冗长和沉闷之弊。贾平凹在记述膨胀着的物质欲望及其罪恶的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堕落和可怕。围绕着善恶冲突,贾平凹呈现了三种情节力量:一是人情事理的守望者,二是邪念贪欲的附体者,三是惩恶扬善的权力者。与火热而伟大的时代相应,两部小说都瞩目于生命和人性的纠结与张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古炉》 《带灯》 乡村书写
下载PDF
论“带灯”及“萤火”意象的象征意义
12
作者 黄晓璐 《商洛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8-24,共7页
长篇小说《带灯》是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一部极为重要的作品,集中展现了对当下转型社会火热生活的传达能力、创造力,其文笔细腻,轻盈中不乏沉重,出版八年来备受好评。通过文本细读法与意象分析法解读"带灯"和"萤火"意... 长篇小说《带灯》是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一部极为重要的作品,集中展现了对当下转型社会火热生活的传达能力、创造力,其文笔细腻,轻盈中不乏沉重,出版八年来备受好评。通过文本细读法与意象分析法解读"带灯"和"萤火"意象,从而挖掘作家更深邃的哲思与社会人生意义,发现"带灯"意象寄寓着作家对"人性光源"等问题的思考;"萤火"意象则寄寓着作家对"改革力量"等问题的呼唤,两种意象互为对照。作家骨子里深深的焦灼,主人公带灯可贵的自我使命感,以及理想破灭后的坚守、包容、等待等复杂意蕴,都强烈地指向人性的救赎以及人类精神家园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火 带灯 象征 神性
下载PDF
被“开发”的乡土及其伦理现实主义省思——贾平凹《带灯》论析
13
作者 周涛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65-70,共6页
面对当代中国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城镇化进程,贾平凹的《带灯》聚焦于乡村生活世界的独特伦理景观,发掘和评估当下乡村社会所遭遇的现代性困境以及由此提炼而成的"中国经验"。"带灯"形象的塑造体现了贾平凹复苏传统... 面对当代中国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城镇化进程,贾平凹的《带灯》聚焦于乡村生活世界的独特伦理景观,发掘和评估当下乡村社会所遭遇的现代性困境以及由此提炼而成的"中国经验"。"带灯"形象的塑造体现了贾平凹复苏传统伦理记忆的努力,她的悲剧则突出了现实主义叙事逻辑的力量。"写伦理"的诉求与现实主义原则构成了《带灯》伦理现实主义的创作范式,为当代文学进入目前的乡村社会提供了新的审美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灯 “写伦理” 现实主义 现代性困境
下载PDF
论贾平凹《带灯》的农村书写
14
作者 张谦芬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5年第2期78-82,共5页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带灯》关注当下农村的种种困境,体现了作家直面农村现实的创作立场;同时,也是贾平凹学习汉代文学传统进行自我整理的一种实验。但是,由于作家创作方式和思想资源的原因,小说《带灯》对农村生活的叙述多于描写,对农村...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带灯》关注当下农村的种种困境,体现了作家直面农村现实的创作立场;同时,也是贾平凹学习汉代文学传统进行自我整理的一种实验。但是,由于作家创作方式和思想资源的原因,小说《带灯》对农村生活的叙述多于描写,对农村问题缺少深入的批判和理性的思考。这也是当前农村书写有待突破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灯》 农村书写
下载PDF
试论小城小说《带灯》中的灾难书写
15
作者 耿艳艳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0-83,90,共5页
小城小说《带灯》书写小镇底层民众的苦难,反思历史上自然灾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批判造成灾难的社会现实,展示出灾难文学叙事的三个层面。
关键词 小城小说 《带灯》 灾难书写
下载PDF
乡村中国的病相报告——重读贾平凹的小说《带灯》
16
作者 李波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69-71,共3页
小说里的疾病往往超出了具体的生理病象,被作家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疾病往往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带灯》中有大量的对疾病的叙述和描写。《带灯》里的樱镇实际就是乡村中国的缩影,樱镇在步入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农村... 小说里的疾病往往超出了具体的生理病象,被作家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疾病往往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带灯》中有大量的对疾病的叙述和描写。《带灯》里的樱镇实际就是乡村中国的缩影,樱镇在步入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农村在城镇化中所要经历的阵痛。作品里的疾病叙事实际上就是作家对社会现实、民族未来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带灯》 疾病
下载PDF
“文艺学批评”视域下的《带灯》批评——对《当代作家评论》一组文章的学术批评
17
作者 崔德香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9期35-40,94,95,共8页
以"文艺学批评"的视角来审理《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3期上发表的一组关于贾平凹小说《带灯》的批评文章。这组批评文章总体上"缺乏创见",在对《带灯》"新"事"新"人的认识上流于表面,偏于&qu... 以"文艺学批评"的视角来审理《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3期上发表的一组关于贾平凹小说《带灯》的批评文章。这组批评文章总体上"缺乏创见",在对《带灯》"新"事"新"人的认识上流于表面,偏于"事实重述";在对《带灯》"新"技法的认识上未能深入,"细化研究"不足。就其"真实性和可靠性"而言,这组批评文章对《带灯》的阐释表现出诸多"背离事实与逻辑"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学批评 学术批评 《带灯》 《当代作家评论》 局限性
下载PDF
一灯可否除去千年暗?——论贾平凹的《带灯》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晓琴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13-16,共4页
长篇小说《带灯》是贾平凹新作,这是一个复杂矛盾而又浑然一体的文本。带灯是作品中寓意丰厚的一位女性,她充满诗性却又面对现实,用自己的生命发出向上的微明。《带灯》是贾平凹的转身之作,直录现实却又处处隐喻,裹挟着尖锐之声,在暗夜... 长篇小说《带灯》是贾平凹新作,这是一个复杂矛盾而又浑然一体的文本。带灯是作品中寓意丰厚的一位女性,她充满诗性却又面对现实,用自己的生命发出向上的微明。《带灯》是贾平凹的转身之作,直录现实却又处处隐喻,裹挟着尖锐之声,在暗夜里发出微明,在困境中寻找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带灯》 现实 隐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