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肾细胞核DNA含量与死亡时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刘良 彭东兵 +3 位作者 刘艳 邓伟年 刘亚玲 李劲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 研究 DNA含量与死亡时间关系。方法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了 15只大鼠在死后 48h内不同时间点大鼠肾细胞核 DNA含量的面积( Area)、等效直径( Mean- Dia, MD)、异形指数( Index of density, ID)、平均光度( Aver... 目的 研究 DNA含量与死亡时间关系。方法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了 15只大鼠在死后 48h内不同时间点大鼠肾细胞核 DNA含量的面积( Area)、等效直径( Mean- Dia, MD)、异形指数( Index of density, ID)、平均光度( Average optical density, AOD)、积分光度( Integral optical density, IOD)、密度变化数( L- Den- Coe, LDC)和平均灰度( Average gray, AG)等七项参数的变化值。结果 在大鼠死亡的相对早期( 48h内),其细胞核 DNA降解速率与 PMI具有一定相关性。本实验并将每个参数的测量值进行了多项式运算,获得了更能体现 DNA降解趋势的二项式回归方程。结论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机体死后 DNA含量变化,将会成为推断死亡时间精确、客观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时间 图像分析 大鼠 dna含量 法医学鉴定
下载PDF
醋酸钙不动杆菌PHEA-2的16SrDNA测序及其苯酚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徐玉泉 张维 +3 位作者 陈明 林敏 李浚明 方宣钧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2-14,共3页
从我国东北某炼油厂工业废水中分离到一株高效降解苯酚的菌株PHEA 2。采用PCR技术从该菌总DNA中克隆到 150 0bp的 16SrDNA片段。该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PHEA 2的 16SrDNA核苷酸序列与醋酸钙不动杆菌模式菌株 (Acine tobacterc... 从我国东北某炼油厂工业废水中分离到一株高效降解苯酚的菌株PHEA 2。采用PCR技术从该菌总DNA中克隆到 150 0bp的 16SrDNA片段。该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PHEA 2的 16SrDNA核苷酸序列与醋酸钙不动杆菌模式菌株 (Acine tobactercalcoaceticus )的同源性为 98%。在细菌系统发育分类学上 ,PHEA 2归属变形细菌γ亚类中的不动杆菌属 ,醋酸钙不动杆菌。PHEA 2除了能够降解苯酚外 ,还能降解苯甲酸盐和邻苯二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dna测序 醋酸钙不动杆菌 化学工业废水
下载PDF
古人类骨骼DNA降解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杨周岐 张虎勤 +1 位作者 张金 赵文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0-92,共3页
古DNA是古代人类最重要的遗传信息载体,已用于人类起源、进化、族群特征、迁移、古代人类疾病等方面的研究,由此导致了分子考古学的兴起.由于骨骼组织独特的结构和物理特性,其常常被选作较理想的古DNA研究组织样品.在长期的埋藏和暴露... 古DNA是古代人类最重要的遗传信息载体,已用于人类起源、进化、族群特征、迁移、古代人类疾病等方面的研究,由此导致了分子考古学的兴起.由于骨骼组织独特的结构和物理特性,其常常被选作较理想的古DNA研究组织样品.在长期的埋藏和暴露过程中,受外界物理因素、化学因素、酶解及微生物侵染等作用,古人类骨骼DNA分子将发生一定程度的降解.通过分析骨骼组织结构及其物理特性,探讨了骨骼组织的保存及影响其分解的环境因素,阐述了骨骼无机相羟基磷灰石与有机胶原质形成的嵌合结构对DNA片段的吸附保护作用.在分析DNA分子的特点和稳定性的基础上,探讨了水解反应、氧化反应、酶解及微生物分解作用对古DNA分子造成的降解,研究了温度、湿度、pH值、微生物等环境因素对古DNA降解速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不同条件下古DNA仍得以幸存的年代范围,提出了有利于古DNA保存的环境条件,从而为古DNA样品保存、研究取样、提取及真实性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降解 骨骼 羟基磷灰石
下载PDF
小鼠骨骼肌细胞核DNA降解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14
4
作者 邓立彬 余纯应 杨庆恩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273-275,共3页
目的 监测小鼠死后骨骼肌核内DNA降解的情况 ,探讨死后细胞核DNA降解的一般规律。方法 建立小鼠死亡模型 ,在死后 72h内 ,以 12h的间隔取骨骼肌样本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 ,在荧光显微镜下测量彗星图像 ,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机体死后 ... 目的 监测小鼠死后骨骼肌核内DNA降解的情况 ,探讨死后细胞核DNA降解的一般规律。方法 建立小鼠死亡模型 ,在死后 72h内 ,以 12h的间隔取骨骼肌样本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 ,在荧光显微镜下测量彗星图像 ,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机体死后 ,骨骼肌细胞在电泳图像上出现了明显的彗星形拖尾 ,L/W比值随死亡时间而逐渐增大 ,二者呈一定的线性关系。结论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可以应用于早期死亡时间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骨骼肌细胞核 dna降解 死亡时间 法医病理学 单细胞凝胶电泳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 in Forensic Science 被引量:16
5
作者 Yaran Yang Bingbing Xie Jiangwei Yan 《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5期190-197,共8页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 technology, with its high-throughput capacity and low cost,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analytical tool for many genomics researchers. New opportuni...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 technology, with its high-throughput capacity and low cost,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analytical tool for many genomics researchers. New opportunities in the research domain of the forensic studies emerge by harnessing the power of NGS technology,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simultaneously analyzing multi- ple loci of forensic interest in different genetic contexts, such as autosomes, mitochondrial and sex chromosomes. Furthermore, NGS technology can also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many other aspects of research. These include DNA database construction, ancestry and phenotypic inference, monozygotic twin studies, body fluid and species identification, and forensic animal, plant and microbiological analyses. Here we review the application of NGS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forensic science with the aim of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future forensics studies and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NS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GENOMICS degradation of dna
原文传递
阿胶加工工艺过程中DNA降解规律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艳艳 董书光 +3 位作者 耿加亮 谭晴晴 张全芳 步迅 《药学研究》 CAS 2016年第9期501-507,共7页
目的本文以阿胶传统工艺加工过程样品为研究对象,探讨关键加工阶段阿胶样品中驴基因组DNA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的降解变化规律。方法提取阿胶工艺过程中的驴基因组DNA,分别利用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琼脂糖凝胶电泳、普通PCR、荧光定量PCR和... 目的本文以阿胶传统工艺加工过程样品为研究对象,探讨关键加工阶段阿胶样品中驴基因组DNA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的降解变化规律。方法提取阿胶工艺过程中的驴基因组DNA,分别利用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琼脂糖凝胶电泳、普通PCR、荧光定量PCR和简单序列重复(SSR)微卫星毛细管电泳(CE)检测方法对提取的DNA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原料驴皮、化皮、双效、浓缩和加辅料阶段,琼脂糖凝胶电泳均能检测到清晰的条带,普通PCR可扩增到200~1 600 bp左右的片段,而在凝胶阶段DNA降解最为严重,只能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100~800 bp的目的片段,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线粒体基因在阿胶加工各个阶段均可检测出,核基因凝胶阶段未检出;通过PCR-SSR-CE检测在凝胶阶段核基因未检出特征峰,更进一步证明了凝胶阶段DNA核基因降解严重。结论对阿胶工艺加工过程DNA变化规律发现,随着阿胶加工的深入进行,各个阶段DNA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其中凝胶成品阶段降解最为严重,本研究对比普通PCR、荧光定量PCR和简单序列重复微卫星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发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最快速、灵敏和可靠,通过比较发现以线粒体基因为靶基因在阿胶的各个加工阶段均能满足DNA溯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驴皮 阿胶 dna降解 质量检测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高效降解烷烃的无色杆菌X_L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被引量:15
7
作者 司美茹 赵云峰 苏涛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2-567,共6页
从山东东营胜利油田附近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通过逐步驯化筛选原油降解菌株,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分离到一株以原油为唯一碳源,且摇瓶培养对原油降解率高达72.6%的降解菌XL。②通过形态、生理生化和16 SrDNA序列分析,XL... 从山东东营胜利油田附近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通过逐步驯化筛选原油降解菌株,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分离到一株以原油为唯一碳源,且摇瓶培养对原油降解率高达72.6%的降解菌XL。②通过形态、生理生化和16 SrDNA序列分析,XL与木糖氧化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的同源性达99.0%,最终确定为木糖氧化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③通过GC-MS分析表明,菌株对C12-C23和C27-C43的烷烃几乎能彻底降解,说明菌株具有高效较宽的烷烃降解谱。④XL菌株发酵液溶血圈和排油圈直径较大,分别为3.6 cm和4.7 cm,说明其能产生表面活性剂。⑤通过油污土壤的室内外培养降解试验发现,当土壤中原油含量为10%时,锯末、秸秆、菌剂及N、P营养物协同处理60 d后,土壤原油降解率为79.5%(室内)和71.0%(室外),明显高于仅加菌剂或加菌剂+N、P营养物的处理组。⑥室外堆制试验中,XL菌株对石油污染物的降解速度、能力均低于室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降解 筛选 生物修复 16Sr dna 无色杆菌
原文传递
小鼠心肌细胞核DNA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12
8
作者 郑吉龙 张晓东 牛青山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监测小鼠死后细胞核DNA降解的情况,探讨死后细胞核DNA降解的一般规律。方法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结合荧光显微镜和专业的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111只小鼠在死后72h内不同时间点小鼠心肌组织细胞头半径、尾长度、头DNA含... 目的监测小鼠死后细胞核DNA降解的情况,探讨死后细胞核DNA降解的一般规律。方法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结合荧光显微镜和专业的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111只小鼠在死后72h内不同时间点小鼠心肌组织细胞头半径、尾长度、头DNA含量比例、尾DNA含量比例、尾矩、Olive矩、头面积、尾面积八项参数的变化值。结果在个体死亡72h内,测定的八项参数指标均显示细胞核DNA降解速率和程度与死亡时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并获得了更能体现DNA降解趋势的二项式回归方程和多元回归方程,均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72h内心肌组织DNA变化与死亡时间之间呈线性关系的各组回归方程,可为法医学推断死后经过时间提供一种新的、客观的、精确的方法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凝胶电泳 死亡时间 dna降解 图像分析
下载PDF
不同加工条件下转基因大米潮霉素标记基因(hpt)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沈立明 吴永宁 +3 位作者 张建中 周萍萍 魏晓丽 朱祯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1-434,共4页
目的从DNA稳定性的角度,探讨转基因大米潮霉素标记基因hpt向食品或消化道微生物转移发生水平转移的可能性。方法利用针对hpt不同大小片段的PCR扩增体系,对hpt在转基因大米加工食品中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建立的PCR体系能稳定扩增出hpt... 目的从DNA稳定性的角度,探讨转基因大米潮霉素标记基因hpt向食品或消化道微生物转移发生水平转移的可能性。方法利用针对hpt不同大小片段的PCR扩增体系,对hpt在转基因大米加工食品中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建立的PCR体系能稳定扩增出hpt236bp-910bp不同大小的5个片段。利用这一PCR体系对s86转基因大米不同加工食品的检测显示,加工米饭、粥大于500bp的片段已降解,爆米花和锅巴大于236bp的hpt片段已降解。对照M86大米加工米饭和粥仅能扩出植物叶绿体基因rbcl片段,爆米花、锅巴及空白对照所有扩增均为阴性。结论hpt在转基因大米加工食品中均已不同程度的发生了降解,不同加工方式对hpt片段降解影响显著,在加工后hpt以较大或完整片段向食品或消化道微生物转移的可能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大米 潮霉素标记基因 dna降解 食品加工 基因水平转移
下载PDF
洱海沉积物中有机质和DNA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10
作者 魏中青 刘丛强 +1 位作者 梁小兵 汪福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72-675,共4页
测定了洱海沉积物中有机碳、氮,提取了沉积物中的DNA。有机碳氮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降解主要发生在表层10cm;7cm前后氧化-还原条件变化,微生物电子受体改变,所以有机质的降解方式不同,出现不同的特征。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地球化学相结合的... 测定了洱海沉积物中有机碳、氮,提取了沉积物中的DNA。有机碳氮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降解主要发生在表层10cm;7cm前后氧化-还原条件变化,微生物电子受体改变,所以有机质的降解方式不同,出现不同的特征。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能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早期成岩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沉积物 降解 电子受体 有机质 有机碳 分布特征 地球化学 表层 变化趋势
下载PDF
强脉冲电场对细胞膜通透性及其DNA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鹰 曾新安 +1 位作者 温其标 冯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0-93,共4页
为探讨脉冲电场(PEF)致死微生物的机理,研究了不同场强与处理时间对悬浮在温度为30°C,电导率σ为340μS/cm的NaCl溶液中大肠杆菌的灭菌效果。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PEF处理前后核酸与蛋白质的溢出情况的结果显示,电场强度为30 kV/cm,... 为探讨脉冲电场(PEF)致死微生物的机理,研究了不同场强与处理时间对悬浮在温度为30°C,电导率σ为340μS/cm的NaCl溶液中大肠杆菌的灭菌效果。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PEF处理前后核酸与蛋白质的溢出情况的结果显示,电场强度为30 kV/cm,处理时间266 ms时,大肠杆菌全部杀灭。经PEF处理后的大肠杆菌液中的核酸与蛋白质相对于未处理的大肠杆菌液有明显提高,说明用PEF处理提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采用ERIC-PCR技术比较脉冲电场处理前后大肠杆菌的DNA指纹图谱变化的结果表明:强PEF(场强≥20kV/cm)导致大肠杆菌的DNA链损伤与降解,在指纹图谱上表现为DNA大分子条带的缺失与小分子量条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脉冲电场 大肠杆菌 细胞膜通透性 ERIC-PCR指纹图谱 dna降解
下载PDF
DNA降解与腐败尸体死亡时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罗光华 陈玉川 +2 位作者 成建定 王江峰 高翠莲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9,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变化与腐败尸体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应用DNA高度特异性染色方法Feulgen改良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死后不同时间(0~14d)胸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胸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随死亡时间延长...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变化与腐败尸体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应用DNA高度特异性染色方法Feulgen改良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死后不同时间(0~14d)胸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胸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随死亡时间延长呈缓慢而规律下降,直至死后两周仍未完全降解。结论死后DNA降解速率与死亡时间呈线性关系,测定死后骨髓细胞核DNA含量可望成为腐败尸体死亡时间推断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时间推断 dna含量 腐败尸体 胸骨骨髓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离体人脾细胞DNA降解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何方刚 刘亚玲 +6 位作者 舒细记 任亮 朱方成 王琦玮 王树发 黄知军 刘良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321-324,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下离体人脾细胞DNA降解的差异性.方法应用Feulgen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并分析在不同温度下死后早期(36h内)各个时间点离体人脾细胞DNA含量的差异性情况.结查人死后7~36h内代表DNA含量的参数中,异形指数(ID)...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下离体人脾细胞DNA降解的差异性.方法应用Feulgen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并分析在不同温度下死后早期(36h内)各个时间点离体人脾细胞DNA含量的差异性情况.结查人死后7~36h内代表DNA含量的参数中,异形指数(ID)、密度变化数(LDC)、积分光密度(IOD)、平均光密度(AOD)及平均灰度(AG)在不同温度下其测量值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其中密度变化数(LDC)、平均光密度(AOD)和平均灰度(AG)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1).结论温度对死后DNA降解有明显影响,进行温度对死亡时间(PMI)推断的影响的研究有重要的法医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温度 死亡时间 dna含量 差异性 脾细胞
下载PDF
组织细胞DNA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新 沈忆文 +3 位作者 顾云菊 刘志萍 孙淑惠 赵子琴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研究人死后各器官组织细胞DNA降解变化规律,探讨其在推断死亡时间方面的应用价值,为推断死亡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已知死亡时间人尸体的心、肝、脾、肾,按死后6,12,24和48h四个时间段取材,制成石蜡切片,经Feulgen染色并图像分析;... 目的研究人死后各器官组织细胞DNA降解变化规律,探讨其在推断死亡时间方面的应用价值,为推断死亡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已知死亡时间人尸体的心、肝、脾、肾,按死后6,12,24和48h四个时间段取材,制成石蜡切片,经Feulgen染色并图像分析;同时将各器官组织按不同时间段取材,制成单细胞悬液,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结果(1)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经FCM检测,脾细胞核DNA随死亡时间延长呈现较好的下降梯度,而心、肝、肾,则由于自溶较快,死后6h细胞核DNA含量已很低,其变化情况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不佳;(2)各器官组织细胞核DNA染色强度指数均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结论(1)机体死亡后,各器官组织细胞核DNA含量随死亡时间延长逐渐减少,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其中以脾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死亡时间最具相关性,肝、肾次之,而心最差;(2)方法学分析,图像分析技术(IAT)与流式细胞术(FCM)两种检测方法在研究组织细胞DNA含量变化方面,各有利弊,可互补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dna 死亡时间 含量变化 相关性研究 细胞核dna含量 流式细胞术(FCM) FEULGEN染色 流式细胞仪检测 图像分析技术 变化规律 时间延长 器官组织 dna降解 单细胞悬液 FCM检测 dna染色 方法学分析 应用价值 科学依据
下载PDF
组织细胞DNA降解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的显微拉曼光谱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熊平 郭萍 张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11-1515,共5页
为了给死亡时间推断的研究提供新的途径与数据,探讨了人死亡后组织细胞DNA含量变化与死后时间间隔关系。将离体肾、肝组织置于特定环境中,在不同时间点提取离体组织,利用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在拉曼位移测试范围内,对... 为了给死亡时间推断的研究提供新的途径与数据,探讨了人死亡后组织细胞DNA含量变化与死后时间间隔关系。将离体肾、肝组织置于特定环境中,在不同时间点提取离体组织,利用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在拉曼位移测试范围内,对死后不同时间肾、肝组织DNA含量变化进行拉曼光谱检测与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人死亡后48~72h,随着死亡时间的推移,肾、肝组织Raman光谱的主要散射峰峰位没有明显变化,而其峰高有明显差异;所测组织的激光拉曼光谱特征峰的相对峰强值(I1094/I2923)随死亡时间的推移而减小。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人死亡后肾、肝组织细胞DNA含量随死亡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拉曼光谱 dna降解 死亡时间间隔(PMI) 相对峰强
下载PDF
耐辐射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辐射抗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孙翠凤 刘芬菊 汪涛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1-165,共5页
耐辐射球菌 (Deinococcusradiodurans)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对电离辐射、紫外线、过氧化氢等一些DNA损伤剂都具有极强抗性的微小球菌。研究表明 ,这种独特抗性归因于其具有高效而准确的DNA修复系统。公认的耐辐射球菌有 3种DNA修复方式 :碱... 耐辐射球菌 (Deinococcusradiodurans)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对电离辐射、紫外线、过氧化氢等一些DNA损伤剂都具有极强抗性的微小球菌。研究表明 ,这种独特抗性归因于其具有高效而准确的DNA修复系统。公认的耐辐射球菌有 3种DNA修复方式 :碱基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和重组修复。对于耐辐射球菌是否具有SOS易错修复尚存争议。染色体DNA的降解和排除细胞外有利于DNA修复的正确和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辐射球菌 辐射抗性 切除修复 重组修复 dna降解 医学 抗放疗癌细胞
下载PDF
人脾淋巴细胞核DNA含量及形态学参数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成毅 郭学荣 +3 位作者 任亮 邓伟年 刘艳 刘良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17-220,共4页
目的 探讨人体死亡后脾淋巴细胞核DNA含量及形态学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具有明确死亡时间的人体尸体材料,离体脾脏置于室内(19~24℃),在40h内每3~7h取材1次,做成细胞悬液,经RNA酶水解等处理,PI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核中含不完... 目的 探讨人体死亡后脾淋巴细胞核DNA含量及形态学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具有明确死亡时间的人体尸体材料,离体脾脏置于室内(19~24℃),在40h内每3~7h取材1次,做成细胞悬液,经RNA酶水解等处理,PI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核中含不完整DNA的细胞数,获得M1值。结果 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M1值逐渐增大,与死亡时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9826。在21h,M1值达21.146%,其后M1值的增大出现加速的趋势,在40h达56.965%,并仍有增大的趋势。结论 人体脾脏淋巴细胞核DNA的降解情况(M1值)与死亡时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延长取材时间,积累标本,建立数据库,将为死亡时间的推断提供较为精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脾淋巴细胞 dna降解 死亡时间推断
下载PDF
彗星试验检测死后DNA降解推断PMI的参数选择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易少华 赵小红 刘良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筛选出彗星试验检测死后DNA降解推断死亡时间(PM I)的合适彗星参数。方法大鼠断颈处死后置于10℃和20℃环境中44h,每4h取材脑和骨髓组织制成细胞悬液进行彗星电泳,CASP软件测量彗星参数,线性回归分析和比较各参数与PM I的相关关系... 目的筛选出彗星试验检测死后DNA降解推断死亡时间(PM I)的合适彗星参数。方法大鼠断颈处死后置于10℃和20℃环境中44h,每4h取材脑和骨髓组织制成细胞悬液进行彗星电泳,CASP软件测量彗星参数,线性回归分析和比较各参数与PM I的相关关系。结果死后DNA随PM I的延长逐渐降解,彗星头和尾DNA百分比、尾DNA、O live尾矩、尾面积、尾矩等参数与PM I呈稳定的线性相关关系。结论彗星头和尾DNA百分比、尾DNA、O live尾矩、尾面积、尾矩等参数是彗星试验检测死后DNA降解推断PM I的合适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dna降解 彗星试验 死后时间间隔 图像分析
下载PDF
兔死后角膜内皮细胞核DNA降解随死亡时间变化规律 被引量:9
19
作者 郑吉龙 张晓东 +2 位作者 安志远 林子清 梁克伟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0-222,共3页
目的研究兔死后角膜内皮细胞核DNA降解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结合荧光显微镜和专业的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27只家兔死后48h内不同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核DNA降解情况。结果家兔死后角膜内皮细胞产生彗星... 目的研究兔死后角膜内皮细胞核DNA降解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结合荧光显微镜和专业的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27只家兔死后48h内不同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核DNA降解情况。结果家兔死后角膜内皮细胞产生彗星现象,彗星样细胞出现率于兔死后6h开始逐渐增加。死后6~18h彗星样细胞出现率增加缓慢,死后24~36h出现率上升较快;死后36~48h彗星样细胞出现率上升缓慢,但仍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M1>85.4%),其回归方程为y=-0.0096x2+2.4548x+5.7964,与死亡时间呈正相关(R2=0.9743)。结论家兔死后角膜内皮细胞彗星样细胞出现率随死亡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死亡时间 dna降解 角膜内皮细胞 单细胞凝胶电泳
原文传递
离体人肝细胞核DNA含量死后变化的图像分析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任亮 刘亚玲 +3 位作者 罗斌 杨丽萍 舒细记 刘良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329-332,共4页
目的应用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人肝细胞DNA降解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8例已知死亡时间的人体肝脏,在死后4~36h内每小时进行细胞学涂片、Feulgen-Vans染色,应用图像分析系统研究肝细胞核平均灰度、平均光度、积分光密度等参数在死后的... 目的应用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人肝细胞DNA降解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8例已知死亡时间的人体肝脏,在死后4~36h内每小时进行细胞学涂片、Feulgen-Vans染色,应用图像分析系统研究肝细胞核平均灰度、平均光度、积分光密度等参数在死后的变化规律.结果在4~36h内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肝细胞核的平均灰度逐渐上升,平均光度、积分光密度逐渐下降,获得了36h内3个参数变化的回归方程.结论肝细胞核的平均灰度、平均光度和积分光密度均与死亡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可望用于推断早期人体死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死亡时间 dna降解 图像分析 肝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