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Lp-PLA2、hs-CRP和D-二聚体在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中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63
1
作者 李明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15-1217,122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在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心内科住院部冠心病患者136例(AMI组46例,SAP组38例,UAP组52例)作为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135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在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心内科住院部冠心病患者136例(AMI组46例,SAP组38例,UAP组52例)作为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1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动力学方法检测血清Lp-PLA2,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和D-二聚体,采用Gensini积分评估冠脉病变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Lp-PLA2、hs-CRP、D-二聚体水平和Gensini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MI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SAP组和UAP组,其中UAP组患者均明显高于SAP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Ⅱ级患者血清Lp-PLA2、hs-CRP、D-二聚体水平和Gensini积分均明显低于心功能Ⅲ级和心功能Ⅳ级患者,其中心功能Ⅲ级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心功能Ⅳ级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比较发现,轻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Lp-PLA2、hs-CRP和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低于中、高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且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上述指标亦明显低于高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Lp-PLA2、hs-CRP、D-二聚体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642,0.651,0.608,P<0.05)。结论血清Lp-PLA2、hs-CRP和D-二聚体水平在评估冠脉病变程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PLA2 D-二聚体 冠心病 冠脉病变
下载PDF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与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在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中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46
2
作者 孙晓菲 董其娟 +3 位作者 于江红 崔国敏 范慧洁 杨雪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706-2709,共4页
目的观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在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为糖尿病足感染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糖尿病足患者159例,其中未感染患者71... 目的观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在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为糖尿病足感染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糖尿病足患者159例,其中未感染患者71例,感染患者88例,其中轻度感染患者34例,中度感染患者33例,重度感染患者21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酶联荧光分析检测PCT水平,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比较各组患者hs-CRP、PCT、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差异。结果不同感染程度糖尿病足患者hs-CRP、PCT、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轻度感染组、中度感染组和重度感染组hs-CRP、PCT、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并且随着感染程度的加重水平不断升高;无效患者hs-CRP、PCT、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治愈患者、好转患者(P<0.05);经Pearson检验,159例糖尿病足患者hs-CRP、PCT、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糖尿病病程间均无相关性。血清炎性指标hs-CRP、PCT与纤溶指标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炎症和纤溶指标在糖尿病足患者感染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hs-CRP、PCT、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可用于反映糖尿病足感染程度及治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糖尿病足 感染
原文传递
降钙素原、D-二聚体、C反应蛋白在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3
作者 雷鸣 卓志娟 +1 位作者 夏先考 刘金朋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0年第8期1532-1534,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血浆D-二聚体(D-Dimer)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严重程度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9年7月我院收治的单纯CAP患者129例,同期健康对照48例。用我国CAP诊治指南、肺炎严重指数(PSI)、...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血浆D-二聚体(D-Dimer)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严重程度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9年7月我院收治的单纯CAP患者129例,同期健康对照48例。用我国CAP诊治指南、肺炎严重指数(PSI)、CURB积分分级等不同评分标准对CAP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组间PCT、D-Dimer和CRP水平的差异。结果不同严重程度肺炎患者PCT、D-二聚体和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血浆PCT、D-二聚体和CRP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高。结论血浆PCT、D-二聚体和CRP水平与CAP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动态监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对CAP病情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降钙素原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严重程度
原文传递
抗凝治疗对脓毒症凝血和炎症指标的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34
4
作者 韩宇 高传玉 +6 位作者 秦秉玉 徐红党 宋先荣 李斌 彭帮田 范太兵 程兆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将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将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以脓毒症确诊为始点,观察7d为终点。所有患者参照2008年国际脓毒症治疗指南及其他治疗策略进行治疗,观察组于入ICU当日即应用低分子肝素钙0.6mL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续7d10各组于治疗1、3、5、7d清晨空腹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D62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同时计算当日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并统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d时血中CD62p、D-二聚体、IL-6、TNF-dα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均逐渐下降,治疗3d时CD62p及治疗5d时D-二聚体、IL-6、TNF-α、APACHEⅡ评分即明显低于治疗1d时;而对照组各指标呈先降后升趋势,治疗5d时D-二聚体、IL-6、TNF-α水平已明显高于1d时。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观察组治疗7d时CD62p、D-二聚体、IL-6、TNF-α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降低[CD62p(μL):22.64±2.88比31.52±2.81,D-二聚体(g/L):1.32±0.46比4.79±0.82,IL-6(ng/L):5.84±1.87比49.64±3.12,TNF-α(ng/L):21.04±3.15比130.58±6.26,APACHEⅡ评分(分):9.71±2.02比14.17±2.38,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CD62p、D-二聚体、IL-6、TNF-α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07、0.868、0.880、0.693,均P=0.000)。观察组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6.7%(8/30)比46.7%(14/30),x^2=3.943,P=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抗凝 P-选择素 D-二聚体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
原文传递
hs-CRP、D-二聚体和Lp-PLA2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相关性 被引量:34
5
作者 庄德荣 何胜虎 +2 位作者 蔡定华 王文苑 田龙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26期5131-5133,共3页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的患者106例,按照检查结果分为易损斑...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的患者106例,按照检查结果分为易损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对照组。检测和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清hs-CRP、D-二聚体和Lp-PLA2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其与纤维帽厚度、斑块偏心指数和血管重构指数的相关性。结果:易损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的血清hs-CRP、D-二聚体和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易损斑块组的血清hs-CRP、D-二聚体和Lp-PLA2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hs-CRP与纤维帽厚度呈负相关(r=-0.712,P<0.05),与斑块偏心指数和血管重构指数呈正相关(r=0.813,0.756,P<0.05);D-二聚体与纤维帽厚度呈负相关(r=-0.654,P<0.05),与斑块偏心指数和血管重构指数呈正相关(r=0.912,0.853,P<0.05);Lp-PLA2与纤维帽厚度呈负相关(r=-0.796,P<0.05),与斑块偏心指数和血管重构指数呈正相关(r=0.836,0.729,P<0.05)。结论:hs-CRP、D-二聚体和Lp-PLA2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性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冠心病
原文传递
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体内D-二聚体、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变化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高岭 韩军 +1 位作者 程成 王均乐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8例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一般性特征,对发病期、恢复期及健康对照组进行D...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8例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一般性特征,对发病期、恢复期及健康对照组进行DD、PCT、CRP的检测,分析DD、PCT、CRP升高与患者发病期及预后的相关性对大量积液组、中量积液组、少量积液组患儿进行以及胸水常规化验指标分析比较。结果发病期DD、PCT和CRP均高于恢复期、健康对照组(P均<0.01);恢复期DD高于对照组(P<0.01),PCT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P=0.015);发病期患儿体内DD、PCT及CRP升高的比例明显高于恢复期水平;发病期患儿大量积液组DD、PCT、CRP、有核细胞数、TP、LDH、ADA水平明显高于中等积液组、少量积液组;发病期CRP与DD、PCT升高呈正相关。结论 DD、PCT及CRP升高可以反映患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严重程度以及积液量;DD、PCT及CRP的变化趋势可以反映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支原体肺炎 胸腔积液
原文传递
血清PCT sTREM-1及D-二聚体水平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28
7
作者 王绪松 庞春玉 陈绵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49-95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因子-1(sTREM-1)和D-二聚体对脓毒症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6例脓毒症患者,按照28天转归分为生存组(62例)和死亡组(34例),分别检测脓毒症患者第1、3、7天血清PCT...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因子-1(sTREM-1)和D-二聚体对脓毒症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6例脓毒症患者,按照28天转归分为生存组(62例)和死亡组(34例),分别检测脓毒症患者第1、3、7天血清PCT、sTREM-1和D-二聚体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CT、sTREM-1和D-二聚体水平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清PCT与sTREM-1和D-二聚体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第1、3、7天血清PCT(μg/L:9.16±3.28 vs.4.75±1.20,17.63±6.85 vs.2.94±1.08,28.42±13.90 vs.0.68±0.20)、sTREM-1(ng/L:138.50±27.40 vs.110.25±24.17,150.26±30.74 vs.116.30±21.35,161.82±32.74 vs.108.47±20.62)和D-二聚体(mg/L:2.30±0.94vs.1.82±0.52,2.92±1.05 vs.2.06±0.70,3.84±1.12vs.1.193±0.85)水平均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CT(2.417,95%CI1.583~4.830)、sTREM-1(1.722,95%CI1.193~3.316)和D-二聚体(1.508,95%CI1.046~2.417)水平升高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第3天血清PCT、sTREM-1和D-二聚体三项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928,95%CI0.865~0.984),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分别为93.0%和88.2%).相关分析显示,死亡组血清PCT与sTREM-1和D-二聚体水平均呈正相关(r=0.837,P<0.01;r=0.795,P<0.01).结论血清PCT、sTREM-1和D-二聚体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第3天三项联合检测对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降钙素原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因子-1 D-二聚体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1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5
8
作者 刘蕾 马壮 张俊丽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856-1858,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征以及溶栓、抗凝治疗的疗效,以期降低其漏诊率和误诊率,提高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122例急性PTE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 目的分析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征以及溶栓、抗凝治疗的疗效,以期降低其漏诊率和误诊率,提高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122例急性PTE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案等临床资料。结果急性PTE的危险因素有高龄、高血压等心脏基础疾病以及近期手术、糖尿病、骨折、长期卧床等。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最为常见,出现"三联征"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的为数极少。D-二聚体对急性PTE具有高度敏感性,结合心脏超声、CT肺动脉造影(CTPA)、肺通气/灌注扫描等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积极予以溶栓、抗凝治疗可降低病死率。结论急性PTE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临床医生应高度警惕。D-二聚体可作为急性PTE筛选检查。确诊后进行规范化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急性 D-二聚体 溶栓 抗凝
原文传递
骨科大手术术前Autar评分联合D-二聚体值在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张亚 李琳 +5 位作者 孟嘉 刘云 张成欢 李倩倩 赵泽华 马娜 《护理学报》 2018年第5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Autar评分联合D-二聚体值在评估骨科大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6年2月于10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行骨科大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Autar评分、术前D-二聚体值、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 目的探讨术前Autar评分联合D-二聚体值在评估骨科大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6年2月于10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行骨科大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Autar评分、术前D-二聚体值、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根据术前Autar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10分)、中风险组(10~14分)和高风险组(≥15分)。术前分别采用单独Autar评分、Autar评分联合D-二聚体值评估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统计分析2种方法的深静脉血栓形成预测符合率和假阳性率。结果 198例患者中,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9例(9.6%)。术前单独使用Autar评分评估低风险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测符合率为8.5%,假阳性率为91.5%;术前Autar评分联合D-二聚体值评估低风险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测符合率为13.7%,假阳性率为86.3%,P<0.05。结论相对于术前单独使用Autar评分对骨科大手术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术前Autar评分联合D-二聚体值可显著提高低风险组深静脉血栓形成预测符合率,降低假阳性率;提示术前Autar评分联合D-二聚体值评估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有助于提高对术前低风险患者评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Autar量表 D-二聚体
下载PDF
深静脉血栓及其诊断 被引量:23
10
作者 郭李龙 李拥军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9-362,I0001,共5页
未经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已得到临床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准确且及时的诊断是治疗DVT的前提。文章结合相关文献报道以及国内、外临床指南对DVT的诊断进行阐述。目前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临床上应结合患者DVT形成... 未经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已得到临床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准确且及时的诊断是治疗DVT的前提。文章结合相关文献报道以及国内、外临床指南对DVT的诊断进行阐述。目前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临床上应结合患者DVT形成的临床可能性评分、通过血中D-二聚体水平测定,以及超声多普勒等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评判,以确立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D-二聚体 超声多普勒检查
原文传递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陆胜 季雄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641-642,共2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测定90例脑梗死患者和89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Hcy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分析患者组两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Hcy、血浆D-二聚体...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测定90例脑梗死患者和89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Hcy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分析患者组两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Hcy、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脑梗死患者Hcy轻度及中度增高组Hcy水平与D-二聚体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504、0.633,P值均小于0.05)。结论血清Hcy、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在一定范围内,D-二聚体随Hcy的增高而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半胱氨酸 D-二聚体
下载PDF
DMX512控制协议及其实现 被引量:16
12
作者 方福波 刘有源 陈定方 《照明工程学报》 2002年第3期58-61,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数字调光协议DMX5 12协议 ,主要介绍了该协议所规定的数据格式、传送格式、电缆、连接器、终结器等 ,给出了软硬件实现方法。
关键词 数字调光协议 DMX512协议 控制协议 数据包 控制器 调光器 单片机
下载PDF
轻中度创伤性脑损伤后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武盛 李爱民 +7 位作者 陈军 颜士卫 吴海滨 陈震 周辉 江伟 李宁 李世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9-403,410,共6页
目的探讨轻中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9]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发生进展性出血损伤(progressive hemorrhagic injury,PH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8月132例... 目的探讨轻中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9]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发生进展性出血损伤(progressive hemorrhagic injury,PH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8月132例轻中度TBI患者颅内出血进展情况,41例(31.1%)进展为PHI(PHI组)。单因素分析包括性别、年龄、受伤原因、损伤类型、瞳孔大小、瞳孔对光反应、入院时高血压(收缩压≥140 mm Hg)、受伤到首次CT检查时间、血肿部位、血肿类型、是否合并脑挫裂伤、是否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入院首次凝血功能指标、血糖、血常规、肾功能,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并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损伤类型、入院时高血压、合并脑挫裂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D-二聚体、红细胞计数、血糖和出院GO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高血压(OR=2.417,P=0.045),合并脑挫裂伤(OR=2.792,P=0.017)和D-二聚体≥6500μg/L(OR=4.968,P=0.000)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轻中度TBI患者若存在入院时高血压、合并脑挫裂伤和较高水平D-二聚体(≥6500μg/L)更易发生PHI,需要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进展性出血损伤 D-二聚体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静脉血栓形成与D-2聚体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杨俊 蒋雷鸣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9期100-102,共3页
目的:恶性肿瘤患者本身存在着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简称凝溶系统)的异常,加之使用PICC置管,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将进一步增加。本研究旨在说明恶性肿瘤患者行PICC穿刺静脉血栓形成与D-2聚体的相关性,为PICC置管患者血栓相关安... 目的:恶性肿瘤患者本身存在着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简称凝溶系统)的异常,加之使用PICC置管,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将进一步增加。本研究旨在说明恶性肿瘤患者行PICC穿刺静脉血栓形成与D-2聚体的相关性,为PICC置管患者血栓相关安全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将本科室所收治的接受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D-2聚体检测,对比分析D-2聚体正常与异常情况下,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结果:经统计,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无统计学差异。D-2聚体异常升高组的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恶性肿瘤患者D-2聚体的异常升高,在进行PICC置管时,将出现更高的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此时进行血栓相关干预,可以降低上肢DVT的发生率,提高PICC置管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深静脉血栓 D-2聚体
下载PDF
脓毒症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15
作者 许晓巍 李岩 +5 位作者 贡伟 赵英英 沈芸 史红潮 郑明芳 徐侃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32-233,236,共3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中凝血异常的发生率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分析了2009年3月-2009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ICU和急诊病房住院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124例。分别在入院第1、7、14天测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计数...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中凝血异常的发生率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分析了2009年3月-2009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ICU和急诊病房住院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124例。分别在入院第1、7、14天测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计数、凝血全套。入院当天给以APACHEII评分、SOFA评分。根据D-dimer值分为3组,分别是D-dimmer<256μg/L、256≤D-dimer<1000μg/L、D-dimer≥1000μg/L。结果:所有入选病例第1、7、14天发生凝血异常的比例分别是38.7%、41.1%、45.9%。凝血异常组和无凝血异常组比较,D-dim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D-dimer浓度增加,APACHEII和SOFA分值增加。结论:近半数脓毒症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其中D-dimer检测早期凝血功能障碍更为敏感。D-dimer与脓毒症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D-二聚体 凝血异常
原文传递
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CRP和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16
作者 沈林 胡晓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77-79,共3页
探讨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CRP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Liatest免疫法,分别检测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6例、细菌性肺炎患儿123例及对照组60例血清CRP水平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实验结果显示,急性肺炎支... 探讨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CRP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Liatest免疫法,分别检测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6例、细菌性肺炎患儿123例及对照组60例血清CRP水平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实验结果显示,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CRP水平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RP和D-二聚体可以作为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体内炎症反应和血液高凝状态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CRP D-二聚体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干预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高凝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黄柳向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10期1901-1902,共2页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干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液流变学、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对照组50例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组50例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5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治疗前和1个疗程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干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液流变学、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对照组50例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组50例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5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治疗前和1个疗程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D-二聚体水平,疗程结束后作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丹参注射液干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改善其血液高凝状态,从而阻断肠黏膜微血栓形成,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丹参注射液 血液流变学 D-二聚体
下载PDF
超敏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炎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18
作者 袁思捷 谢海庭 李忠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5-419,共5页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炎(CTD-ILD)和非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炎(NCTD-ILD)患者血浆中的浓度高低,探究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收治的间...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炎(CTD-ILD)和非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炎(NCTD-ILD)患者血浆中的浓度高低,探究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收治的间质性肺炎患者69例,分为CTD-ILD组(30例)和NCTD-ILD组(39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纳入2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行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检测。结果 CTD-ILD组和NCTD-ILD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CTD-ILD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高于NCTD-ILD组(P<0.05),但两组间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浓度无差异;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分别与D-二聚体浓度、纤维蛋白原浓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539、0.534,P<0.01)。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对间质性肺炎的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超敏C反应蛋白的明显升高与合并结缔组织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间质性肺炎 超敏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被引量:17
19
作者 白娟 王德启 蔡忠贵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6期516-519,共4页
目的 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探讨三者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98例临床确诊患者,其中急性心肌... 目的 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探讨三者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98例临床确诊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98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0例,同时选取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单支病变69例、双支病变91例、三支病变38例.均采用免疫比浊法对hs-CRP和D-D进行测定,采用循环酶法对Hcy进行测定.结果 AMI患者血浆hs-CRP、D-D及Hcy水平分别为(18.3±6.4)mg/L、(553.2±148.7) μg/L、(45.6±8.4)μmol/L;UAP患者血浆hs-CRP、D-D及Hcy水平分别为(11.3±4.8)mg/L、(491.7±136.9)μg/L、(33.6±7.2) μmol/L;SAP患者血浆hs-CRP、D-D及Hcy水平分别为(6.9±3.3)mg/L、(304.3±124.5)μg/L、(27.8±6.8)μmol/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SAP、UAP、AMI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UAP、AMI组分别与SAP组相比较、AMI组与UAP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病变患者血浆Hcy、hs-CRP和D-D水平均明显高于双支病变和单支病变患者.结论 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cy、hs-CRP和D-D水平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D-二聚体 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及D-二聚体与SOFA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丁欢 马希刚 +3 位作者 马玉杰 曹相原 杨晓军 王晓麒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3-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D-二聚体(D-dimer)与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的关系及其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在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ICU住院治疗的101例脓毒症患者,测定其明确诊断...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D-二聚体(D-dimer)与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的关系及其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在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ICU住院治疗的101例脓毒症患者,测定其明确诊断后24h内的AT-Ⅲ活性和D-dimer质量浓度,同时记录呼吸、凝血、循环、中枢神经系统及肾脏、肝脏的SOFA评分。依据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与否分为MODS组(46例)和非MODS组(55例);比较不同SOFA评分分段AT-Ⅲ活性和D-dimer质量浓度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ODS组D-dimer质量浓度和SOFA评分均显著高于非MODS组(P<0.05和P<0.01),AT-Ⅲ活性显著低于非MODS组(P<0.01);MODS组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凝血及肾脏的SOFA评分显著高于非MODS组(P均<0.01);不同SOFA评分分段AT-Ⅲ活性和D-dimer质量浓度变化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AT-Ⅲ活性与SOFA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536,P<0.01);D-dimer质量浓度与SOFA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410,P<0.01)。结论脓毒症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障碍,血浆AT-Ⅲ活性和D-dimer测定及SOFA评分系统对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抗凝血酶Ⅲ D-二聚体 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