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TE Model 49C型臭氧监测仪,于2004年1月1日—12月31日,在上甸子本底站进行了地面φ(O3)的连续在线监测.分析了全年φ(O3)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同期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并对φ(O3)高值日的个例分析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上甸子本底站地面...利用TE Model 49C型臭氧监测仪,于2004年1月1日—12月31日,在上甸子本底站进行了地面φ(O3)的连续在线监测.分析了全年φ(O3)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同期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并对φ(O3)高值日的个例分析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上甸子本底站地面φ(O3)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规律,并且与同期的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主要特征:①夏初φ(O3)较高,6月的平均值达到最高,小时平均最大值可达129.7μL/m3;而冬季φ(O3)较低,12月的平均值达到最低,小时平均最大值仅为32.7μL/m3.②日变化趋势较为明显,在4:00—7:00出现最低值,在15:00—18:00出现最高值,变化幅度为夏季最大、冬季较小.③气温与φ(O3)呈显著正相关,夏季相对湿度与φ(O3)呈显著负相关,风向和辐射强度也与φ(O3)及其变化规律呈显著相关关系.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成功妊娠的概率。方法对2011年1~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和成都锦江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07例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目的评价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成功妊娠的概率。方法对2011年1~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和成都锦江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07例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36条目简明量表(SF-36)对调查对象进行生存质量评价,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复发性流产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较四川省常模低,城市患者健康总体自评(GH)和心理健康总评(MCS)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患者8个维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及高学历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好于农村及低学历患者,GH和MCS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下降,城市及高学历患者的生存质量优于农村及低学历患者。临床上对复发性流产进行治疗时,还应根据居住条件、文化层次等影响因素给予相应心理辅导,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良好妊娠结局的概率。展开更多
文摘利用TE Model 49C型臭氧监测仪,于2004年1月1日—12月31日,在上甸子本底站进行了地面φ(O3)的连续在线监测.分析了全年φ(O3)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同期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并对φ(O3)高值日的个例分析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上甸子本底站地面φ(O3)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规律,并且与同期的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主要特征:①夏初φ(O3)较高,6月的平均值达到最高,小时平均最大值可达129.7μL/m3;而冬季φ(O3)较低,12月的平均值达到最低,小时平均最大值仅为32.7μL/m3.②日变化趋势较为明显,在4:00—7:00出现最低值,在15:00—18:00出现最高值,变化幅度为夏季最大、冬季较小.③气温与φ(O3)呈显著正相关,夏季相对湿度与φ(O3)呈显著负相关,风向和辐射强度也与φ(O3)及其变化规律呈显著相关关系.
文摘目的评价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成功妊娠的概率。方法对2011年1~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和成都锦江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07例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36条目简明量表(SF-36)对调查对象进行生存质量评价,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复发性流产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较四川省常模低,城市患者健康总体自评(GH)和心理健康总评(MCS)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患者8个维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及高学历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好于农村及低学历患者,GH和MCS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下降,城市及高学历患者的生存质量优于农村及低学历患者。临床上对复发性流产进行治疗时,还应根据居住条件、文化层次等影响因素给予相应心理辅导,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良好妊娠结局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