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胺酮对外周神经传导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宋学军 张剑峰 +1 位作者 曾因明 赵志奇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446-449,共4页
12只戊巴比妥钠麻醉的猫,观察了神经干局部和静脉使用氯胺酮(ketamine,KET)对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显示:(1)局部施加较高浓度的KET(3.6、7.2、36、72和180mmol)对Aβ,A和C波... 12只戊巴比妥钠麻醉的猫,观察了神经干局部和静脉使用氯胺酮(ketamine,KET)对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显示:(1)局部施加较高浓度的KET(3.6、7.2、36、72和180mmol)对Aβ,A和C波具非选择性可逆性抑制作用,且与剂量呈正相关。而较低浓度的KET(0.9和1.8mmol)对动作电位不仅不抑制,反而有兴奋效应;(2)静脉注射 KETS和 10mg/kg对约半数的 Aβ,A和 C波有兴奋作用,而无抑制效应。上述结果表明,KET可以通过非突触作用直接影响外周神经冲动的传导,而较高浓度和较低浓度的KET则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分别对神经冲动的传导产生抑制和兴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复合动作电位 外周神经 神经传导
原文传递
卡铂损伤南美栗鼠耳蜗内毛细胞及对听觉复合动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袁芳 丁大连 +3 位作者 王坚 曹轶倓 Salvi Richard J 亓卫东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6-513,共8页
目的通过卡铂耳蜗损伤模型,观察成年南美栗鼠耳蜗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CAP)及其基底膜内、外毛细胞密度,探讨内毛细胞损害程度与CAP振幅、阈值改变的关系。方法18只成年南美栗鼠经耳科学检查后按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通过卡铂耳蜗损伤模型,观察成年南美栗鼠耳蜗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CAP)及其基底膜内、外毛细胞密度,探讨内毛细胞损害程度与CAP振幅、阈值改变的关系。方法18只成年南美栗鼠经耳科学检查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6只):A组为对照组,B组和C组分别接受1次和2次卡铂注射(76 mg/kg,腹腔注射,2次注射间隔1周)。B组和C组动物在卡铂注射后30 d、A组在相应时间行终点功能测试。经下鼓室径路将记录电极安放到麻醉后南美栗鼠的圆窗龛,记录短声(click)及0.5、1、2、4、8、16 kHz短纯音刺激下的CAP。测试结束后处死动物。耳蜗基底膜铺片经琥珀酸脱氢酶组织化学染色标记毛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全耳蜗基底膜铺片连续高清拍摄,统计毛细胞数量及基底膜长度,计算10%基底膜长度内耳蜗内、外毛细胞的数量作为毛细胞密度。采用GraphPad 6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组成年南美栗鼠click及0.5、1、2、4、8、16 kHz短纯音声刺激CAP阈值分别为(7.1±2.6)、(25.4±5.0)、(24.6±5.4)、(10.4±5.0)、(0.4±1.4)、(4.2±6.3)和(17.1±14.1)dB SPL(±s,n=12)。A组单个耳蜗毛细胞总数为(8936±643)个(±s,n=7),全耳蜗基底膜长度为(17.73±1.01)mm(n=12)。与A组相比,B组动物CAP阈值未见明显变化,但CAP饱和振幅降低了40%并伴有约40%的内毛细胞缺失。C组动物CAP明显升高并损失了近90%的内毛细胞。结论成年南美栗鼠短纯音CAP阈值在2、4、8 kHz最低,在低频或高频时阈值略有升高。卡铂造成的部分内毛细胞损伤与CAP振幅改变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但在内毛细胞损失40%时并不改变CAP的阈值,当内毛细胞缺失超过80%时,CAP阈值的升高不可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胞 听觉 基底膜 卡铂 复合动作电位 南美栗鼠
原文传递
A Study of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s in Current-Coupled Tracts: the General Case
3
作者 Aman Chawla Salvatore Domenic Morgera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23年第11期3345-3353,共9页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investigate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s formed when the underlying tract's axons have current-mediated coupling amongst themselves, and no field-mediated coupling. The key finding of the ...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investigate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s formed when the underlying tract's axons have current-mediated coupling amongst themselves, and no field-mediated coupling. The key finding of the paper is that, for the case of biophysically inhomogeneous axon tracts, the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 is governed by a Hodgkin-Huxley like equation itself in certain cases. The paper extends an earlier result for the identical axon c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s Current-Mediated Coupling Biophysically Inhomogeneous Axon Tracts Hodgkin-Huxley Equation Identical Axon Case
下载PDF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发病机制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志轩 李富德 +3 位作者 阮宏莹 林鹏 梁瑞敏 陈晨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ALHL)的发病机制。方法:对41例ALHL患者进行耳蜗电图检测,并测量-SP、AP的幅值,AP潜伏期及-SP/AP比值。结果:41例ALHL患者-SP幅值分别为:患耳(0.55±0.46)μV,健耳(0.29±0.21)μV,差异有... 目的:探讨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ALHL)的发病机制。方法:对41例ALHL患者进行耳蜗电图检测,并测量-SP、AP的幅值,AP潜伏期及-SP/AP比值。结果:41例ALHL患者-SP幅值分别为:患耳(0.55±0.46)μV,健耳(0.29±0.21)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幅值分别为:患耳(1.31±0.84)μV,健耳(1.29±0.73)μ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潜伏期分别为:患耳(1.73±0.20)ms,健耳(1.71±0.28)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AP比值分别为:患耳0.42±0.18,健耳0.24±0.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耳(41耳)中有24耳(58.54%)-SP幅值异常增高,27耳(65.85%)-SP/AP比值异常增高。健耳(41耳)中有9耳(21.95%)-SP幅值异常增高,3耳(7.32%)-SP/AP比值异常增高。结论:急性低频听力损失患者患耳较多出现-SP幅值和-SP/AP比值异常增高,提示急性低频听力损失可能与内淋巴积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低频 内淋巴积水 和电位 复合动作电位
下载PDF
一种基于声卡的CAPs检测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宫琴 黎婷婷 刘帅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8-684,共7页
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APs)的阈值曲线和调谐曲线分别反映了听神经系统对刺激声的强度灵敏度和频率灵敏度。为了全面、客观、方便地提取听神经系统的信息,该文基于多媒体外置声卡、使用C#语言编写对声卡的控制程序设计了CAPs检测系统,实... 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APs)的阈值曲线和调谐曲线分别反映了听神经系统对刺激声的强度灵敏度和频率灵敏度。为了全面、客观、方便地提取听神经系统的信息,该文基于多媒体外置声卡、使用C#语言编写对声卡的控制程序设计了CAPs检测系统,实现了对声音刺激下CAPs电信号的采集,并获取了用于表征听神经系统功能状况的CAP阈值曲线和调谐曲线。该系统为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检测和后续研究提供了综合、客观的分析研究平台,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阈值曲线 调谐曲线
原文传递
人工耳蜗植入者EABR、NRT与ESR检测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道行 张岩昆 +1 位作者 田昊 王亮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客观检测方法评价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听觉传导功能并指导术后调试的可行性。方法对39名人工耳蜗植入者分别选取第3、10、20电极,进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 allyevok edaudito rybrainstem responses,EABR)、神经... 目的探讨应用客观检测方法评价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听觉传导功能并指导术后调试的可行性。方法对39名人工耳蜗植入者分别选取第3、10、20电极,进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 allyevok edaudito rybrainstem responses,EABR)、神经反应遥测(neuralresponset elemetry,NRT)、电刺激镫骨肌反射(electricall yevokedstap ediusresponses,ESR)检测及主观心理物理测试,测定EABR、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evokedcompoundactionpotentials,ECAP)、ESR阈值、主观阈值(T-levels)和主观最大舒适强度(C-levels),分别对EABR、ECAP阈值与主观阈值,ESR阈值与主观最大舒适强度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EABR平均阈值分别为158.63±10.86、159.71±11.17、152.92±10.82电流级(currentlevel,CL);ECAP平均阈值分别为188.71±15.19、194.61±10.21、185.07±11.52CL;ESR平均阈值分别为210.10±16.16、209.81±14.24、204.55±12.90CL。EABR阈值与主观阈值间、ESR阈值与最大舒适强度间显著相关(P<0.01);ECAP阈值与主观阈值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EABR是判断人工耳蜗植入者听觉传导功能的有效客观方法;EABR和ESR阈值的测定可协助判断人工耳蜗植入者的主观阈值和最大舒适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神经反应遥测 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电诱发镫骨肌反射 主观心理物理测试
下载PDF
Nucleus24型人工耳蜗使用者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测定 被引量:7
7
作者 祝小莉 曹克利 +2 位作者 潘滔 杨华 王轶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 :探讨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ECAP)的特点及在人工耳蜗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应用NRT(neuralresponsetelemetry)软件 ,通过体外言语处理器和耳蜗内的植入电极系统 ,采用单极模式电极刺激和近场记录方法 ,对 37例Nucle... 目的 :探讨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ECAP)的特点及在人工耳蜗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应用NRT(neuralresponsetelemetry)软件 ,通过体外言语处理器和耳蜗内的植入电极系统 ,采用单极模式电极刺激和近场记录方法 ,对 37例NucleusCI2 4M装置使用者进行ECAP的记录。对其中 12例使用者做了行为测试。结果 :87.6 %的使用者记录到ECAP波形。分析了有行为阈值的 12例测试者的ECAP阈值和行为阈值的关系 ,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ECAP的检出率高且波形稳定可靠 ,在临床人工耳蜗装置的调试中可作为对行为测试的补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电刺激 神经反应测试法
原文传递
不同浓度酒精任氏液对蛙坐骨神经干双相复合动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志华 魏培坚 +8 位作者 江玲 陈穗 程必红 林颖 吴林耿 许秋雄 吴少伟 王海燕 沈建新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2-238,共7页
目的:定量探究1%~80%酒精任氏液对蛙坐骨神经干双相复合动作电位(AP)的作用及其恢复情况。方法:制备长为6~8cm的蛙坐骨神经干标本,分别将含有0%、1%、2%、4%、8%、16%、32%、48%、64%、80%酒精的标准任氏液通过新加装在神经屏蔽盒中的... 目的:定量探究1%~80%酒精任氏液对蛙坐骨神经干双相复合动作电位(AP)的作用及其恢复情况。方法:制备长为6~8cm的蛙坐骨神经干标本,分别将含有0%、1%、2%、4%、8%、16%、32%、48%、64%、80%酒精的标准任氏液通过新加装在神经屏蔽盒中的加药液槽浸泡位于刺激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的神经干各5min,用BL-420F系统分别记录由刺激所诱发的双相AP;之后用标准任氏液冲洗5遍,浸泡5min,分别记录冲洗后AP。结果:与标准任氏液相比,≤4%酒精任氏液对AP峰值和传导速度无影响,≥8%酒精任氏液作用后可使AP峰值和传导速度均下降;16%、32%和≥48%酒精任氏液作用后分别使神经干失去产生AP能力的比例为30%、90%和100%。≤32%酒精任氏液作用后冲洗,AP峰值可完全恢复;48%、64%和80%酒精任氏液作用后冲洗,能恢复产生动作电位能力的比例分别为90%、40%和0%,平均峰值分别下降至正常的60%、36%和0%;冲洗后:≤8%酒精任氏液作用后的AP速度与正常无异,≥16%酒精任氏液作用后的AP速度无法完全恢复。结论:不同浓度酒精对AP峰值和传导速度影响不同,这对酒精的合理使用及过度使用后的损伤恢复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浓度酒精任氏液 牛蛙 坐骨神经干 双相动作电位
下载PDF
健康豚鼠不同直径刺激电极圆窗ECAP比较分析
9
作者 郑文蕊 刘攀 +1 位作者 张斯 王林娥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7-821,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直径刺激电极对健康豚鼠圆窗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nerve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s,ECAP)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豚鼠12只(24耳),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只(12耳),A组使用直径为0.7mm的银...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直径刺激电极对健康豚鼠圆窗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nerve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s,ECAP)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豚鼠12只(24耳),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只(12耳),A组使用直径为0.7mm的银球电极,B组使用直径为1mm的银球电极。吸入麻醉后打开听泡,刺激电极正极置于圆窗膜,在电刺激条件下通过体表电极记录ECAP波形,比较两组ECAP引出率、阈值、幅值、潜伏期;总和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summating potentials,ESP)幅值、潜伏期。结果刺激电极直径愈大,ESP阈值愈小,潜伏期愈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5)。但刺激电极直径不同时ECAP的引出率、阈值、幅值与潜伏期及ESP幅值、阈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全麻下豚鼠圆窗ECAP可以稳定地记录到,其引出率、阈值与刺激电极直径大小无明显相关性。与直径为1 mm的银球电极相比,使用直径为0.7 mm的银球电极可以更快引出ESP,但刺激电极直径为1 mm时ECAP、ESP波形分化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电极 直径 圆窗 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
下载PD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s 被引量:1
10
作者 Fei Ji Ke Liu Shi-ming Yang 《Journal of Otology》 2014年第3期117-121,共5页
ECAPs are the summary of multiple neurons’ spikes which could be recorded by a bidirectional stimulation-recording system via the cochlear implant,with the artifact elimination paradigms of forward-masking subtractio... ECAPs are the summary of multiple neurons’ spikes which could be recorded by a bidirectional stimulation-recording system via the cochlear implant,with the artifact elimination paradigms of forward-masking subtraction paradigm or alternating polarity paradigm.Three kinds of FDA approved cochlear implants support ECAP testing.This article is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ECAP lest.ECAP test after insertion of electrode during implant opera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during cochlear implant surgery.In recent years.ECAP thresholds are also used to estimate the T levels and C levels helping programming.However,correlation between ECAP thresholds and psychophysical thresholds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So far,ECAPs cannot yet be a good indicator of post-operative hearing and speech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s Cochlear implant ELECTROPHYSIOLOGY HEARING 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
下载PDF
980nm脉冲激光诱发听神经冲动 被引量:2
11
作者 关添 吴默村 +1 位作者 朱凯 王健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0-704,共5页
为了最优化选取刺激人工耳蜗激光参数,该文选用波段980nm脉冲激光刺激豚鼠听神经,成功诱发了光刺激复合动作电位(optical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s,oCAPs);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光刺激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其刺激强度不是越大越好,存... 为了最优化选取刺激人工耳蜗激光参数,该文选用波段980nm脉冲激光刺激豚鼠听神经,成功诱发了光刺激复合动作电位(optical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s,oCAPs);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光刺激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其刺激强度不是越大越好,存在一个最佳区域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近红外激光 光刺激 光质复合动作电位(oCAPs)
原文传递
人工耳蜗植入者主客观调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岩昆 张道行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05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 通过对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调试中进行主观心理物理测试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NRT)、电诱发镫骨肌反射(Electrically Evo... 目的 通过对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调试中进行主观心理物理测试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NRT)、电诱发镫骨肌反射(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sponses,ESR)等客观检测,探讨对人工耳蜗植入者协同应用主、客观方法进行术后调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名人工耳蜗植入者进行主观心理物理测试,测定主观阈值(T-levels)与主观最大舒适强度(C-levels),分别选取第3,10,20电极,进行EABR,NRT,ESR客观方法检测,测定阈值,将主观方法获得的T-levels与C-levels与EABR、NRT、ESR客观检测所测得的阈值进行比较。结果第3,10,20电极主观T-levels平均值分别为147.71±12.40,147.76±113.33,142.13±11.89电流级(current level,CL),C-levels平均值分别为203.26±14.43,203.32±15.85,198.51±15.16CL;EABR平均阈值分别为158.69±10.89,159.85±11.32,153.11±10.42CL;NRT检测ECAP平均阈值分别为191.56±12.15,193.69±8.80,184.35±9.35CL;ESR平均阈值分别为208.25±13.53,208.09±12.13,202.71±11.11CL。主观T-levels与EABR阈值间存在显著性相关(P<0,01);主观C-levels与ESR阈值间存在显著性相关(P<0.01)。结论1.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术后 心理物理测试 ESR 诱发 阈值 临床应用价值 主观 客观 存在
下载PDF
基于声卡的CAPs阈值和调谐曲线的快速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宫琴 张硕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36-1044,共9页
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APs)的阈值曲线和调谐曲线分别反映了听神经系统对刺激声的强度灵敏度和频率灵敏度。为快速、准确、客观地提取听神经系统的信息,该文基于多媒体外置声卡CAPs检测系统平台,使用C#语言设计了CAPs阈值曲线和调谐曲线... 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APs)的阈值曲线和调谐曲线分别反映了听神经系统对刺激声的强度灵敏度和频率灵敏度。为快速、准确、客观地提取听神经系统的信息,该文基于多媒体外置声卡CAPs检测系统平台,使用C#语言设计了CAPs阈值曲线和调谐曲线的快速检测算法。并通过豚鼠实验,系统探讨了扫描方向、刺激声频率对快速CAPs调谐曲线的影响,并与传统测试方法得到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快速测试方法的可靠性。该文还探讨了不同抑制准则、抑制声强度步长对于快速CAPs调谐曲线精确性的影响并验证了该系统的精确性。该系统为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检测和后续研究提供了快速、客观、综合的分析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APs) 阈值曲线 调谐曲线 快速方法
原文传递
Prophylactic effect of Ca^(2+)-deficient artificial perilymph perfusion on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14
作者 李兴启 于宁 +1 位作者 孙建和 赵立东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21-124,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phylactic effect of low calcium concentration perilymph on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Methods Forty guinea pigs with normal hearing weighing 250-350 g were assigned to five groups (8 i...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phylactic effect of low calcium concentration perilymph on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Methods Forty guinea pigs with normal hearing weighing 250-350 g were assigned to five groups (8 in each group): (1) Ca2+-deficient perilymph perfusion (CDP) for 2 h; (2) white noise (120 dB SPL) exposure (WNE) only for 1 h, (3) combination of calcium-deficient perilymph perfusion and white noise (120 dB SPL) exposure (WNE+CDP); (4) normal artificial perilymph (NAP) perfusion for 2 h; and (5) white noise exposure + normal artificial perilymph perfusion (WNE+NAP) for 2 h.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s (CAP) evoked by click was recorded from round window every 15 min. The cochleae from 5 animals in each group were examined wi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Results The CAP for group 1 experienced a threshold shift (TS) of 15-26 dB, while group 2 yielded a 46-59 dB TS and group 3 a 37-45 dB TS; no threshold shift occurred in group 4. The CAP TS in group 5 was 33-64 dB. The CAP TS of group 3 was less than that of group 2. After one hour of noise exposure, the CAP TS of group 3 were 45.92±2.90 dB and 59.30±3.95dB in group 2.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between groups 3 and 2. The CAP TS of group 3 was less than that of group 5 at the points of 1, 1.5 and 2 h after noise exposur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3 and 5 (P<0.01). Stereocilia of 89 OHC3 were in disarray in five cochleae after noise exposure in group 2. The cuticular plates of 8 OHC2,3 sank and the stereocilia became fused in only one animal cochlea after noise exposure in group 3 combined with low calcium perilymph perfusion. Conclusions Low calcium concentration appears to participate in preventing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and the rising of calcium concentrations in inner hair cells after noise exposure, which may have been due to the opening of calcium channels in inner hair cells during noise exposure. The mechanism of the prophylactic effect might be caused by a lower calcium concentration in inn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 2+ ·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s · whole cochlear perfusion
原文传递
电生理测试在力声特人工耳蜗调试中的应用
15
作者 黄美萍 杨璐 +4 位作者 李进 李孛 周嵌 黄治物 李蕴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4-438,共5页
目的分析电镫骨肌反射阈值(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 threshold,ESRT)、电刺激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EABR)阈值、电刺激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nerve ... 目的分析电镫骨肌反射阈值(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 threshold,ESRT)、电刺激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EABR)阈值、电刺激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nerve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s,ECAP)阈值与人工耳蜗心理物理量测试中的最大舒适阈值(maximum comfort threshold,C值)及最小反应阈值(minimum response threshold,T值)之间的关系,为力声特人工耳蜗植入者调试时参数设置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4例具有一定响度辨别经验及言语交流能力且配合良好的语后聋力声特人工耳蜗植入者,平均年龄22.47±13.37岁,植入体型号为LCI-20PI。在每个患者开机后6±1个月时,选取人工耳蜗低频(1号)、中频(11号)、高频(19号)区域电极各一个,分别测试其T值、C值、ESRT、EABR及ECAP阈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11及19号电极ESRT引出率均为100%;EABR阈值引出率分别为100%、100%、78.57%;ECAP阈值引出率分别为100%、100%、71.43%。各电极ESRT与C值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73、0.70,与T值均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各电极EABR阈值、ECAP阈值与T值、C值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ESRT可以作为力声特人工耳蜗植入者调试中C值设置的首选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镫骨肌反射阈 电刺激听性脑干反应 电刺激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最大舒适阈值 最小反应阈值
下载PDF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对偏瘫侧上肢周围神经电生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向哲 许攀攀 +6 位作者 王盛 赵晓萌 魏天祺 李喜凤 梅娜 周伟 吴勤峰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对偏瘫侧上肢周围神经电生理参数的影响。方法纳入20例脑卒中伴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分别对患者双上肢肩胛上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及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对偏瘫侧上肢周围神经电生理参数的影响。方法纳入20例脑卒中伴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分别对患者双上肢肩胛上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及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进行评估,并对偏瘫上肢冈上肌、三角肌、肱二头肌、伸指总肌、拇短展肌和小指展肌进行静息状态下针极肌电图检测;采用Brunnstrom分期对患者的上肢和手功能进行评估,并对患侧神经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波幅的变化率与患者病程、年龄及上肢Brunnstrom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侧相比,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侧的肩胛上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CMAP波幅均显著降低(P<0.01),肩胛上神经和腋神经的潜伏期延长(P<0.05),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潜伏期双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双侧无差异(P>0.05)。偏瘫侧腋神经、肩胛上神经、肌皮神经CMAP波幅变化率明显高于桡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P<0.05)。偏瘫侧桡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较健侧降低(P<0.01),感觉传导速度双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瘫侧SNAP波幅变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正中神经、桡神经和尺神经,但两两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率两两对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半脱位后上肢所检肌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发电位,偏瘫上肢近端出现率高于远端肢体,其中冈上肌自发电位出现率为61.54%,三角肌为84.62%,肱二头肌为69.23%,伸指总肌和拇短展肌为46.15%,小指展肌为30.77%。偏瘫侧CMAP变化率与患者病程、年龄及上肢Brunnstrom分期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可导致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关节半脱位 神经传导 肌电图 上肢功能
原文传递
补阳还五汤促进大鼠腓总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梅晓云 周岚 +3 位作者 吴灏昕 孙华林 谢辉 赵宗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4-117,共4页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BYHWD)促进大鼠夹伤腓总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BYHWD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5.92,12.96,6.48g生药/kg)、弥可保组(剂量为625μg/kg)、模型组、假手术组。采用大鼠腓总神经5m...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BYHWD)促进大鼠夹伤腓总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BYHWD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5.92,12.96,6.48g生药/kg)、弥可保组(剂量为625μg/kg)、模型组、假手术组。采用大鼠腓总神经5mm夹伤模型后,每日ig给药。术后18d行电生理检测,测定复合肌动作电位;组织形态学分析,测定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髓鞘厚度,观察BYHWD对大鼠夹伤腓总神经的再生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BYHWD高、中剂量组复合肌动作电位波幅、再生有髓神经纤维计数、髓鞘厚度均显著增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BYHWD有利于轴突生长和髓鞘形成,可以促进大鼠夹伤神经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再生 补阳还五汤 腓总神经 复合肌动作电位 组织形态学
原文传递
运动神经元病与下运动神经元综合征患者肌肉复合动作电位波幅变化比较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小璇 樊东升 +2 位作者 张俊 张朔 郑菊阳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31-135,共5页
目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中确诊级的预后最差,可疑级的患者由于没有上运动神经元的损害又可将其归为下运动神经元综合征(LMNS)之中。LMNS中包含一些可治的疾病,如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慢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CMAN),如能尽早将其从LMN... 目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中确诊级的预后最差,可疑级的患者由于没有上运动神经元的损害又可将其归为下运动神经元综合征(LMNS)之中。LMNS中包含一些可治的疾病,如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慢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CMAN),如能尽早将其从LMNS中分出并予以相应治疗可改善预后。本文将从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改变的角度对典型患者与LMNS患者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将112例ALS患者分为确诊43例,拟诊38例,可疑31例,其中确诊、拟诊的患者代表典型ALS患者,可疑组均为单纯下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患者。对此112例患者予常规肌电图和神经电图检查,评价典型的ALS患者和LMNS患者的CMAP波幅改变的异同。结果:典型ALS患者的CMAP 波幅下降的例数(35例,81.4%)较可疑患者(14例,45.2%)明显增多(X2=4.938,P<0.05),但二者波幅下降的程度差异无显著意义(t=0.815,P>0.05)。在确诊ALS的病例中,同一患者其波幅水平是逐渐下降的,但不同患者的波幅水平与病程无相关性。在可疑患者波幅下降与典型ALS有以下不司:①短期内波幅明显下降者,运动轴索受损的严重程度与肌力不成比例;②发病2年内波幅下降明显者,无广泛肌电图损害;③波幅下降缓慢或保持正常者,病程往往超过2年,肌电图损害广泛。其中①和②部分患者试用免疫抑制剂有效,提示为MMN或CMAN。结论:CMAP波幅在LMNS和典型ALS中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可为二者在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方面提供重要的电生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下运动神经元综合征 慢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波幅
下载PDF
超声引导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小儿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轩 黎鸣 +1 位作者 廖荣宗 彭健泓 《罕少疾病杂志》 2019年第6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小儿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2月期间行闭合尺、桡骨骨折拟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儿40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将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小儿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2月期间行闭合尺、桡骨骨折拟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儿40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将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观察组使用超声引导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阻滞,对照组使用单纯超声引导阻滞,比较2组麻醉总体效果。结果观察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全麻药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对照组苏醒期出现烦躁不安者4例(20.00%)高于观察组的0例(0.00%)(P<0.05)。结论超声引导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小儿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电生理监测 臂丛神经阻滞 混合肌肉动作电位
下载PDF
双极金属钩电极体表刺激大鼠坐骨神经电生理特性检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亚先 杨令延 胡文 《交通医学》 2012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双极金属钩电极体表刺激检测大鼠坐骨神经电生理特性的可行性。方法:麻醉后依次用体表刺激坐骨神经和暴露坐骨神经直接刺激2种方式,记录腓肠肌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测量CMAP平均振幅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并行配对t检验分... 目的:探讨双极金属钩电极体表刺激检测大鼠坐骨神经电生理特性的可行性。方法:麻醉后依次用体表刺激坐骨神经和暴露坐骨神经直接刺激2种方式,记录腓肠肌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测量CMAP平均振幅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并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经体表刺激可记录到稳定腓肠肌CMAP,其波形与直接刺激神经干所记录CMAP波形基本一致,2种方式记录的CMAP平均振幅分别为13.8±3.0mV和13.3±1.8 mV,MCV分别为53.2±5.1m/s和54.7±2.6 m/s,2种刺激方式之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接经双极金属钩电极体表刺激坐骨神经记录CMAP是可行的,这为采用电生理方法动态监测周围神经再生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金属钩电极体表刺激 神经干直接刺激 复合肌动作电位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坐骨神经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