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掺杂TiO_2/壳聚糖复合膜吸附和光降解染料(英文) 被引量:9
1
作者 陈建新 张娜 +1 位作者 李银辉 李瑞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746-3752,共7页
氮掺杂二氧化钛/壳聚糖(CS)复合膜是一种有前途的有机染料废水处理材料,相对于传统的废水处理材料更具优势。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用氮掺杂二氧化钛/壳聚糖(CS)复合膜对有机染料甲基橙溶液进行降解,通过吸附和光催化的双重作用,甲基橙的... 氮掺杂二氧化钛/壳聚糖(CS)复合膜是一种有前途的有机染料废水处理材料,相对于传统的废水处理材料更具优势。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用氮掺杂二氧化钛/壳聚糖(CS)复合膜对有机染料甲基橙溶液进行降解,通过吸附和光催化的双重作用,甲基橙的降解率可达99%。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其壳聚糖中活性官能团NH2,OH在氮掺杂TiO2复合膜中同时存在。研究表明,氮掺杂二氧化钛/壳聚糖(CS)复合膜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污水处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iO2 壳聚糖 纳米颗粒 复合膜 降解
下载PDF
塑料复合膜用醇溶性聚丙烯酸酯-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建军 吴明元 +2 位作者 吴庆云 张建安 金志来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0-84,共5页
首先合成了含环氧基团的醇溶性聚丙烯酸酯作为主剂,然后合成出氨基封端的聚醚型聚氨酯作为固化剂,通过调节二者的配比来得到双组分醇溶性聚丙烯酸酯-聚氨酯复合胶。用红外(FTIR)、核磁(NMR)和热分析(TG、DTG)表征了主剂与固化剂的结构,... 首先合成了含环氧基团的醇溶性聚丙烯酸酯作为主剂,然后合成出氨基封端的聚醚型聚氨酯作为固化剂,通过调节二者的配比来得到双组分醇溶性聚丙烯酸酯-聚氨酯复合胶。用红外(FTIR)、核磁(NMR)和热分析(TG、DTG)表征了主剂与固化剂的结构,并用红外光谱对胶粘剂的固化过程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双组分胶的配比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膜胶具有环保、无毒、剥离强度高和常温快速固化等特点,适用于制备塑料复合薄膜。当主剂/固化剂=10/2(质量比),常温下熟化时间24 h,该复合胶的粘接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溶性 聚丙烯酸酯 聚氨酯 常温固化 复合胶 复合薄膜
下载PDF
玉米纳米淀粉/纤维素纳米晶复合膜制备工艺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启杰 周丽玲 +2 位作者 邹佳祁 陈聪 王建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3-117,共5页
以玉米纳米淀粉为基质,甘油为增塑剂、纤维素纳米晶(CNC)为增强剂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备玉米纳米淀粉/CNC复合膜,成膜基质和干燥温度对纳米淀粉成膜影响较大,聚氯乙烯基质板对纳米淀粉成膜较好,干燥温度25℃,成膜平整光滑;单因素探讨了玉... 以玉米纳米淀粉为基质,甘油为增塑剂、纤维素纳米晶(CNC)为增强剂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备玉米纳米淀粉/CNC复合膜,成膜基质和干燥温度对纳米淀粉成膜影响较大,聚氯乙烯基质板对纳米淀粉成膜较好,干燥温度25℃,成膜平整光滑;单因素探讨了玉米纳米淀粉、甘油和CNC含量对纳米淀粉/CNC复合膜强度性能的影响,在该基础上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正交优化研究表明,对玉米纳米淀粉/CNC复合膜的抗张强度影响为:CNC>甘油>玉米纳米淀粉,正交试验优化结果为CNC 2%,甘油8%,玉米纳米淀粉10%,制备的玉米纳米淀粉/CNC复合膜抗张强度达20.18 MPa;FTIR分析表明玉米纳米淀粉、甘油、CNC混合均匀,形成了均一稳定的纳米淀粉/CNC复合膜。该玉米纳米淀粉/CNC复合膜在食品药品可食性包装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纳米淀粉 纤维素纳米晶 复合膜 工艺优化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SnS/TiO_2复合薄膜及其光电性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俊松 赵娟娟 张胜义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共4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首先合成了多孔结构的二氧化钛(TiO_2)薄膜,然后在多孔结构的二氧化钛(TiO_2)薄膜基础上,利用界面反应在常温下合成SnS/TiO_2纳米复合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制得的复合薄膜进行表征,用紫外... 通过溶胶-凝胶法首先合成了多孔结构的二氧化钛(TiO_2)薄膜,然后在多孔结构的二氧化钛(TiO_2)薄膜基础上,利用界面反应在常温下合成SnS/TiO_2纳米复合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制得的复合薄膜进行表征,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NIR)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测试了所制备薄膜的光谱性质,进一步探讨了SnS/TiO_2纳米复合薄膜的光电转换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S/TiO2 复合薄膜 光电性质
原文传递
TiO_2/PbO_2复合膜光催化氧化降解染料废水 被引量:9
5
作者 董俊明 陈晓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60,共4页
提出了一种TiO2/PbO2复合膜圆形光催化氧化反应器,研究了该反应器对经生化处理后的染料废水进行降解的过程。研究表明:光催化氧化的最佳条件是锌片镀TiO2/PbO2复合膜、pH=8.0、H2O2质量浓度为400mg/L。并对其他氧化剂对该过程的影响进... 提出了一种TiO2/PbO2复合膜圆形光催化氧化反应器,研究了该反应器对经生化处理后的染料废水进行降解的过程。研究表明:光催化氧化的最佳条件是锌片镀TiO2/PbO2复合膜、pH=8.0、H2O2质量浓度为400mg/L。并对其他氧化剂对该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有机废水通过该反应器进行处理后,其COD降为48.4mg/L。能使有机污染物全部降解为小分子无机物,废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 有机染料废水 TiO2/PbO2复合膜
下载PDF
TiO_2/GeO_2复合膜光催化氧化降解农药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董俊明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5-79,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TiO2/GeO2复合膜圆形光催化氧化反应器,研究了该反应器对经物化处理后的农药废水进行降解的过程。研究表明,光催化氧化的最佳条件是锌片镀TiO2/GeO2复合膜、pH=6.7、过氧化氢(H2O2)浓度为400 mg/L。并对其他氧化剂对该过... 提出了一种新的TiO2/GeO2复合膜圆形光催化氧化反应器,研究了该反应器对经物化处理后的农药废水进行降解的过程。研究表明,光催化氧化的最佳条件是锌片镀TiO2/GeO2复合膜、pH=6.7、过氧化氢(H2O2)浓度为400 mg/L。并对其他氧化剂对该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有机废水通过该反应器处理后,其COD值降为57 mg/L。能使有机污染物全部降解为小分子无机物,废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降解 有机农药废水 TiO2/GeO2 复合膜
下载PDF
镉、锡复合氧化物及掺银薄膜的气敏光透射特性 被引量:6
7
作者 许富江 翁文华 林祥云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5年第4期16-18,共3页
CdO-SnO2复合氧化物是对乙醇气体选择性较好的敏感材料[1],但灵敏度比纯SnO2低。对镉、锡复合氧化物掺微量银后,灵敏度明显提高。掺银薄膜的气敏光透射特性好,可检测乙醇饱和气体的浓度高且重复性好。
关键词 氧化镉 二氧化硅 薄膜 气敏光透射特性
下载PDF
镀铝复合膜用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8
作者 张凯鑫 高可 +5 位作者 梁玉宝 李胜国 丁畅 李华帅 张雨 吴玉昆 《塑料包装》 CAS 2023年第5期1-6,共6页
详细分析了PET/VMPET型镀铝复合薄膜剥离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针对镀铝复合膜剥离强度低,导致镀铝转移的问题,首先通过调整聚氨酯胶粘剂分子结构中软硬段的比例;同时引入侧链降低胶粘剂的规整度,从而增加链段柔韧性;最后控制相对分子质... 详细分析了PET/VMPET型镀铝复合薄膜剥离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针对镀铝复合膜剥离强度低,导致镀铝转移的问题,首先通过调整聚氨酯胶粘剂分子结构中软硬段的比例;同时引入侧链降低胶粘剂的规整度,从而增加链段柔韧性;最后控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来减少单体的残留量;通过这些缓解镀铝转移的思路,设计合成一种镀铝膜和塑料薄膜复合用聚氨酯胶粘剂。实验结果表明:该镀铝复合膜用聚氨酯胶粘剂剥离强度较高、镀铝无转移,此外溶剂残留低、流平性较好,适用于快速复合薄膜生产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铝复合膜 聚氨酯胶粘剂 剥离强度 镀铝转移 柔韧性
下载PDF
酸碱催化法制备双层及复合SiO_2增透膜及其光学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慧 范多旺 +1 位作者 王成龙 苟树翻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152-154,共3页
以SiO2溶胶或正硅酸乙酯(TEOS)为主要原料,分别以稀盐酸或氨水为催化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不同系列的SiO2增透膜.研究了不同催化剂对膜层性能的影响及不同膜系的透射率.结果表明:不同催化条件下制的膜的表面形貌,增透效果存在差异.... 以SiO2溶胶或正硅酸乙酯(TEOS)为主要原料,分别以稀盐酸或氨水为催化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不同系列的SiO2增透膜.研究了不同催化剂对膜层性能的影响及不同膜系的透射率.结果表明:不同催化条件下制的膜的表面形貌,增透效果存在差异.碱酸共同催化的复合膜以及酸/碱双层膜的增透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SIO2 双层增透膜 复合增透膜
下载PDF
IBAD MoS_2-Ta复合膜的氧化行为研究
10
作者 刘仲阳 王培录 +2 位作者 廖小东 郑思孝 孙官清 《真空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2-285,299,共5页
用XPS分别检测了在去离子水中浸泡 1 58h以及在 430℃高温加热 1h的离子束辅助沉积MoS2 Ta复合膜中Mo与S元素的电子结构。发现在浸泡和 430℃高温环境 ,MoS2 Ta复合膜的抗氧化特性远优于同样条件下沉积的纯MoS2 复合膜。结合TEM ,AES... 用XPS分别检测了在去离子水中浸泡 1 58h以及在 430℃高温加热 1h的离子束辅助沉积MoS2 Ta复合膜中Mo与S元素的电子结构。发现在浸泡和 430℃高温环境 ,MoS2 Ta复合膜的抗氧化特性远优于同样条件下沉积的纯MoS2 复合膜。结合TEM ,AES和XPS对MoS2 Ta膜的形态、结构、组成以及元素的化学态进行的观察和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辅助沉积 MoS2-Ta复合膜 结构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太赫兹器件用新型复合多层金刚石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莉莉 丁明清 +2 位作者 杜英华 冯进军 胡健楠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9-31,共3页
微波器件频率进入太赫兹,输能窗的厚度减小至一百甚至几十微米。常规的介质材料,或者多晶金刚石材料已经难以满足强度和真空密封性能的要求。为此设计并研制出一种新型微/超纳米复合多层金刚石膜。该膜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M... 微波器件频率进入太赫兹,输能窗的厚度减小至一百甚至几十微米。常规的介质材料,或者多晶金刚石材料已经难以满足强度和真空密封性能的要求。为此设计并研制出一种新型微/超纳米复合多层金刚石膜。该膜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MPCVD),通过反应气源和沉积参数的改变,实现在硅衬底上依次原位生长微米尺度和超纳米尺度的金刚石膜。研制的复合多层金刚石膜表面粗糙度Ra<0.5μm,生长面的断裂强度高达1550MPa,是普通多晶金刚石膜的三倍。用该膜封接的输能窗目前已经通过真空密封性测试,将首次应用于太赫兹真空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输能窗 复合多层金刚石 断裂强度 密封性
下载PDF
SiO_2纳米颗粒对电化学沉积半金属Bi膜的影响
12
作者 罗婷 任山 +3 位作者 刘向阳 梁才华 张晨阳 刘杨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43,共4页
研究了S iO2纳米颗粒对电化学沉积半金属B i膜沉积过程和膜形貌、结构的影响。利用I-V循环扫描曲线分析了未掺与掺入S iO2纳米颗粒后薄膜沉积过程的电化学特性,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膜的微观表面形貌及相结构进行... 研究了S iO2纳米颗粒对电化学沉积半金属B i膜沉积过程和膜形貌、结构的影响。利用I-V循环扫描曲线分析了未掺与掺入S iO2纳米颗粒后薄膜沉积过程的电化学特性,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膜的微观表面形貌及相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加入S iO2纳米颗粒引起电沉积过程中还原电势向正电位方向移动,使B i3+离子的还原沉积更容易,但不对B i膜的溶解电位产生明显影响。加入S iO2纳米颗粒后能显著影响沉积膜的形貌,具有明显细化晶粒的效果。总之,S iO2纳米颗粒的加入及加入量显著影响B i膜的电化学沉积过程和形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材料 铋膜 电化学沉积 纳米复合膜 SiO2纳米颗粒
下载PDF
高性能BaTiO_3/PVDF介电复合材料及其薄膜电容器应用 被引量:18
13
作者 党宇 王瑶 +3 位作者 邓元 张烨 张传玲 李茂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39,共5页
选用柔性高分子材料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基体,纳米钛酸钡陶瓷(BaTiO3)作为填充相,采用简单的溶液共混以及流延工艺制备BaTiO3/PVDF薄膜。通过SEM观察了复合材料体系的微观结构,研究了BaTiO3/PVDF介电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把所制备的BaT... 选用柔性高分子材料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基体,纳米钛酸钡陶瓷(BaTiO3)作为填充相,采用简单的溶液共混以及流延工艺制备BaTiO3/PVDF薄膜。通过SEM观察了复合材料体系的微观结构,研究了BaTiO3/PVDF介电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把所制备的BaTiO3/PVDF复合材料薄膜(70mm×30mm×25μm,电极面积:600mm2)加工成卷绕式薄膜电容器,研究了该电容器的电容、损耗、击穿电压以及温度稳定性等性能。结果表明,BaTiO3/PVDF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其薄膜电容器性能优异,电容值为3.34nF,损耗低于0.03,在测试频率范围内保持稳定,击穿电压达到1.3kV,并且在100℃以内能保持良好的电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BATIO3 聚偏氟乙烯 介电性能 薄膜电容器 电容
原文传递
表面织构对PTFE复合材料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高贵 龚俊 +3 位作者 李瑞红 王宏刚 任俊芳 陈生圣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7-706,共10页
为了研究表面织构对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作用机理,采用BBD响应面法对试验进行设计与分析,利用LSR-2M往复摩擦试验机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建立了织构参数与摩擦系数和体积磨损率之间的二次回归模... 为了研究表面织构对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作用机理,采用BBD响应面法对试验进行设计与分析,利用LSR-2M往复摩擦试验机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建立了织构参数与摩擦系数和体积磨损率之间的二次回归模型,研究了槽宽、间距和角度参数及其交互作用对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回归模型显著,拟合精度分别为82.9%和83.2%,预测出槽宽323.2μm、间距295.4μm、角度88.7°时摩擦系数存在最小值0.147,槽宽331.1μm、间距307.6μm、角度87.6°时体积磨损率存在最大值8.11×10^-5 mm^3/(Nm);织构增大了初始摩擦系数和体积磨损率,但有利于储存磨屑,在接触应力作用下磨屑中的纳米粒子与槽底及侧面的粗糙峰形成了机械互锁,提高了磨屑的附着力,促进了转移膜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BD-响应面法 PTFE复合材料 表面织构 摩擦转移机理 转移膜
下载PDF
复合材料胶接搭接接头应力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阿盈 《航空工程进展》 2012年第2期167-173,共7页
胶接是复合材料结构主要连接方法之一,对胶接接头进行应力分析是保证复合材料安全性、耐久性的关键。在初步设计阶段,一般采用解析方法对胶接接头进行应力分析及参数研究。针对复合材料双搭接和单搭接胶接接头,在Tsai等人的理论分析方法... 胶接是复合材料结构主要连接方法之一,对胶接接头进行应力分析是保证复合材料安全性、耐久性的关键。在初步设计阶段,一般采用解析方法对胶接接头进行应力分析及参数研究。针对复合材料双搭接和单搭接胶接接头,在Tsai等人的理论分析方法(TOM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搭接接头剪应力分析方法,该方法考虑了被胶接件的剪切变形,认为被胶接件只有在靠近胶层的半个厚度上产生剪切变形,剪应力沿该半厚度呈线性分布。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比现有的分析方法更接近于有限元模拟结果,可用于估算复合材料胶接接头剪应力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胶接接头 双搭接 单搭接 胶层 剪应力
下载PDF
薄膜式土压力分布传感器研发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廖波 周檀君 季雨坤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4,共6页
在岩土力学与工程领域,随着对土压力荷载大小与分布研究的深入,新型土压力传感器的研发愈显重要。本文利用导电敏感复合材料研制了一种新型薄膜式土压力分布传感器,其总厚度小于0.2 mm。首先介绍了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及结构,初步测试结果... 在岩土力学与工程领域,随着对土压力荷载大小与分布研究的深入,新型土压力传感器的研发愈显重要。本文利用导电敏感复合材料研制了一种新型薄膜式土压力分布传感器,其总厚度小于0.2 mm。首先介绍了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及结构,初步测试结果表明,双层结构传感器的灵敏度相对更高。然后,通过大型模型试验实测检验了研发的双层结构土压力分布传感器的基本性能。新型传感器具有测点面积小(可实现大密度测试)、T/D小(对土体扰动小)、引线方便以及弯曲挠度大(适合弯曲表面压力测试)等特点。综合来看,它用于土压力分布测试初步是可行的,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复合材料 土压力测试 土压力分布 薄膜式 模型试验
下载PDF
耐高温聚酰亚胺树脂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士勇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28,共6页
综述了耐高温聚酰亚胺树脂及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耐高温聚酰亚胺超级工程塑料和高性能功能性聚酰亚胺薄膜等的研究进展。耐高温聚酰亚胺树脂包括第一代耐316℃系列、第二代耐371℃系列、第三代耐426℃3个系列的产品;耐高温聚酰亚胺... 综述了耐高温聚酰亚胺树脂及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耐高温聚酰亚胺超级工程塑料和高性能功能性聚酰亚胺薄膜等的研究进展。耐高温聚酰亚胺树脂包括第一代耐316℃系列、第二代耐371℃系列、第三代耐426℃3个系列的产品;耐高温聚酰亚胺超级工程塑料包括反应性热模压成型和高温注塑成型的材料;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包括透明性聚酰亚胺薄膜和抗原子氧PI薄膜树脂。本文介绍了它们的结构,工艺以及性能,并对其在航天、航空空间技术及微电子等其它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做了简单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聚酰亚胺树脂 复合材料 工程塑料 薄膜
原文传递
碳纤维织物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1
18
作者 阮春寅 丁江平 +2 位作者 张翼鹏 张笑晴 范欣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77-81,100,共6页
采用薄膜叠压法制备碳纤维织物增强聚苯硫醚(CFF/PPS)复合材料层压板,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压力和热压时间对复合材料层压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制备CFF/PPS复合材料的理想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320~330℃,热压压力0.15~0.20MPa,热压... 采用薄膜叠压法制备碳纤维织物增强聚苯硫醚(CFF/PPS)复合材料层压板,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压力和热压时间对复合材料层压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制备CFF/PPS复合材料的理想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320~330℃,热压压力0.15~0.20MPa,热压时间8~10min。在该参数下制得的层压板拉伸强度为652MPa,弯曲强度为711MPa,层间剪切强度为43MPa;在6.7J/mm的冲击能量下,层压板的冲击后压缩剩余强度为116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 薄膜叠压法 碳纤维织物 聚苯硫醚 冲击后压缩
下载PDF
配比与紫外老化对PLA/PBAT包装膜性能及其中增塑剂乙酰柠檬酸三丁酯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钟怀宁 张明 +2 位作者 何金凤 林勤保 李泽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2-208,共7页
制备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LA/PBAT)复合食品包装薄膜,探究了配比和紫外老化时间对其性能及其中增塑剂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迁移的影响。制备了10∶90、20∶80、30∶70三种不同配比的PLA/PBAT复合薄膜,经过72、150、300 ... 制备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LA/PBAT)复合食品包装薄膜,探究了配比和紫外老化时间对其性能及其中增塑剂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迁移的影响。制备了10∶90、20∶80、30∶70三种不同配比的PLA/PBAT复合薄膜,经过72、150、300 h紫外老化时间后,对薄膜的拉伸强度、阻隔性、可见光透过率、结晶度等性能进行测试。借助GC-MS建立增塑剂ATBC的检测方法,探究不同配比及紫外老化时间对薄膜中ATBC迁移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配比对力学性能、透光率无明显影响,30∶70配比薄膜的阻隔性及结晶度最优,ATBC迁移率最低,氧气透过率和水蒸气透过率分别为894 m L/(m^2·d·0.1 MPa)和520 g/(m^2·day),结晶度为5.99%,ATBC的迁移率为25%;紫外老化以后会破坏薄膜内部结构,同时使表面生成致密层,降低力学性能的同时阻碍了其中ATBC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薄膜 增塑剂 紫外老化 迁移 性能
下载PDF
Friction of metal-matrix self-lubricating composites: Relationships among lubricant content, lubricating film coverage, and friction coefficient 被引量:7
20
作者 Jinkun XIAO Yuqing WU +2 位作者 Wei ZHANG Juan CHEN Chao ZHANG 《Friction》 SCIE CSCD 2020年第3期517-530,共14页
Metal-matrix self-lubricating composites can exhibit excellent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wing to the release of solid lubricant from the matrix and the formation of a lubricating film on the tribosurface.The coverage o... Metal-matrix self-lubricating composites can exhibit excellent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wing to the release of solid lubricant from the matrix and the formation of a lubricating film on the tribosurface.The coverage of the lubricating film on a worn surfac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the sliding process.However,it is difficult to quantify the film coverage owing to the thin and discontinuous character of the lubricating film and the high roughness of the worn surface.A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lubricating film coverage based on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analysis wa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The friction tests of Cu-MoS2 composites with a MoS2 content of 0-40 vol%were conducted,and the worn surfac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Further,the influence of the MoS2 volume content on the coverage of the lubricating film on the worn surface was investigated.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volume fraction of the lubricant,coverage of the lubricating film,and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were established.The friction model for the metal matrix self-lubricating composites was developed and verified to facilitate the composition design and friction coefficient prediction of self-lubricating compo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f-lubricating composites friction coefficient lubricating film XP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