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普惠金融、创业活跃度与共同富裕——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63
1
作者 韩亮亮 彭伊 孟庆娜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24,共7页
在构建我国省际共同富裕指数的基础上,利用2011-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效应和区域异质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 在构建我国省际共同富裕指数的基础上,利用2011-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效应和区域异质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机制分析表明:创业活跃度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共同富裕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并且创业活跃度能够调节数字普惠金融的非线性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间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强于中西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共同富裕 创业活跃度 门槛效应
原文传递
不患寡而患不均乎:发展旅游能促进共同富裕吗?——基于CFPS(2010—2018)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郭为 王静 +1 位作者 李承哲 张言庆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25,共14页
文章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2018年(CFPS2010—2018)家庭、社区层面的微观数据,检验了发展旅游能否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文章首先从省级样本到县市层面样本不断缩小比较空间,控制比较对象的经济和文化背景,利用t检验... 文章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2018年(CFPS2010—2018)家庭、社区层面的微观数据,检验了发展旅游能否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文章首先从省级样本到县市层面样本不断缩小比较空间,控制比较对象的经济和文化背景,利用t检验确认了发展旅游对景区家庭收入的提升作用。随后,文章从家庭个体层面通过PSM方法剔除混杂变量的干扰,检验了发展旅游对家庭收入的“净影响”。最后,文章利用PSM+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分别验证了发展旅游对家庭收入的提升作用以及对低收入家庭与中高收入家庭的收敛作用,从而一定程度上部分验证了发展旅游能够促进区域内的共同富裕。文章的具体结论如下:第一,地方发展旅游提高了景区家庭收入水平,城镇景区对家庭收入的提高更加明显;第二,风景旅游区内的城镇家庭和乡村家庭间的纯收入差异不显著,而非风景旅游区则差异明显;第三,发展旅游带来的收入分配更多地集中在低收入家庭上,低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之间存在收敛效应;第四,地方发展旅游提高家庭收入的机制来源于劳动力本地化就业率的提高。文章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发展旅游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仍然是一个黑箱效应。鉴于共同富裕的重要性,文章期望通过该项研究引起学者们对该领域的关注,并使之更加深入和细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发展旅游 收入差距
下载PDF
数字创新创业实现共同富裕的机理和证据 被引量:23
3
作者 吕重阳 傅联英 韩蓄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6,共15页
数字创新创业赋予了共同富裕新动能,正加快经济社会形成共创共富的生动局面。理论分析表明,数字创新创业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兼具鸿沟效应和红利效应,鸿沟效应在先期强于红利效应、在后期弱于红利效应,数字创新创业与共同富裕之间呈现U形关... 数字创新创业赋予了共同富裕新动能,正加快经济社会形成共创共富的生动局面。理论分析表明,数字创新创业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兼具鸿沟效应和红利效应,鸿沟效应在先期强于红利效应、在后期弱于红利效应,数字创新创业与共同富裕之间呈现U形关系;居民收入结构在因果链条中发挥了中介作用,数字基础设施发挥了调节功能。实证结果显示,数字创新创业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呈现“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并且稳健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U形关系在共同富裕的“头部”省份呈“细口尖底”形态,在“腰尾部”省份则呈“宽口平底”形态;南部省份整体上早于北部省份实现了由鸿沟效应向红利效应的转变;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创新创业正是通过影响经营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之比间接地作用于省域共同富裕,数字基础设施正向调节数字创新创业与共同富裕之间的U形关系。研究结果为厘清数字创新创业影响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提供了理论逻辑和经验证据,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出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创新创业 共同富裕 居民收入结构 数字基础设施
下载PDF
数字金融与共同富裕——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平 王凯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4期31-43,80,共14页
金融是经济活动的血液,运用数字金融的“普惠性”解决发展不平衡是实现共同富裕重要路径之一。在构建共同富裕指标的基础上,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作... 金融是经济活动的血液,运用数字金融的“普惠性”解决发展不平衡是实现共同富裕重要路径之一。在构建共同富裕指标的基础上,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促进共同富裕;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金融通过支持创新创业促进共同富裕;维度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均能促进共同富裕,而数字化程度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不存在;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的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存在,而在东部和东北部地区不存在。应进一步提升数字金融的“普惠性”,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因时因地制定差异化政策,更好地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共同富裕 创新创业
下载PDF
共同富裕下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维度与路径突破 被引量:14
5
作者 史卫民 彭逸飞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1-93,共13页
通过对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在发展理念、目标取向、实现方法及价值追求方面的比较,分析出共同富裕与城乡融合发展的逻辑关联,总结出城乡融合所具有的市场高度统一、要素自由流动、功能优势互补、共享发展成果四个理论维度。... 通过对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在发展理念、目标取向、实现方法及价值追求方面的比较,分析出共同富裕与城乡融合发展的逻辑关联,总结出城乡融合所具有的市场高度统一、要素自由流动、功能优势互补、共享发展成果四个理论维度。现阶段我国城乡融合发展面临城乡土地市场严重分割、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失衡、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受限、城乡产业发展严重割裂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突出问题。通过着力构建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尽快促进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大力推动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稳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均等化等路径,打破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藩篱,真正实现城乡之间互动融合发展,从而推进城乡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城乡融合 城乡统筹 城乡一体化 城乡收入 城乡经济 乡村振兴 农业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共同富裕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分解及动态演进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亦文 谭慧中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4-91,共8页
从发展特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公共服务均等化、高收入规范与调节、精神生活、农村农民六个维度构建我国共同富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分年度变异系数法测度出我国共同富裕水平,系统考察我国共同富裕水平的区域差异与时空演化特... 从发展特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公共服务均等化、高收入规范与调节、精神生活、农村农民六个维度构建我国共同富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分年度变异系数法测度出我国共同富裕水平,系统考察我国共同富裕水平的区域差异与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2011—2020年,我国共同富裕水平均值达到0.4652,并呈现出以2014年为底点的、不规则的“V”形波动;全国共同富裕水平的区域差异来源以区域间和超变密度为主,且超变密度的差异贡献率呈上升态势;全国共同富裕水平的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缩小趋势,且出现两极分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八大综合经济区 核密度估计
下载PDF
数字金融、财产性收入与共同富裕——基于地区和家庭层面的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方霞 谭龙昕 +1 位作者 陈思宇 张云 《会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133,共22页
数字金融以速度快、成本低、地域穿透力强等特性助力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对实现共同富裕有促进作用。文章在阐述数字金融、财产性收入与共同富裕内在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14-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CHFS数据,分别构建地区层面和微... 数字金融以速度快、成本低、地域穿透力强等特性助力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对实现共同富裕有促进作用。文章在阐述数字金融、财产性收入与共同富裕内在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14-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CHFS数据,分别构建地区层面和微观家庭层面共同富裕指数,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及实际效果。结果发现:无论地区层面还是微观家庭层面数据均证实数字金融通过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驱动共同富裕;分维度看,数字金融可以显著提高地区层面共同富裕的“发展性”和“共享性”,数字金融发展对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低的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共同富裕的边际作用更大;从微观家庭层面看,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显著增加微观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助推共同富裕,且数字金融对低收入群体共同富裕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因此,政府需加大数字金融实施力度,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居民金融素养,倡导居民进行财富管理,充分发挥数字金融的普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共同富裕 财产性收入 财富管理
原文传递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权能拓展与共同富裕 被引量:10
8
作者 邹宝玲 彭素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4期79-89,共11页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使命,而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村土地作为大部分农民获得生存和就业保障的重要基础,如何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撬动其他要素支持乡村发展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基于中国农村土...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使命,而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村土地作为大部分农民获得生存和就业保障的重要基础,如何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撬动其他要素支持乡村发展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基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农村土地产权细分,说明土地产权细分如何促进了土地权能拓展,进而响应了共同富裕的现实需求。研究发现在现行的土地制度下,农村农用地(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被允许入市,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以及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有效地拓展土地权能,丰富了土地功能属性,有助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并激活农民内生发展动力,促进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土地 土地制度变迁 土地权能 共同富裕
下载PDF
民营企业党建与社会责任承担:共同富裕的一种微观实现机制 被引量:5
9
作者 郑文全 袁媛 夏春玉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50,共21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本文认为,民营企业党建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共同富裕的一种重要的微观实现机制。理论研究发现:第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整合初次分配与三次分配从而协调公平和效率的微观机制。第二,企业党建...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本文认为,民营企业党建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共同富裕的一种重要的微观实现机制。理论研究发现:第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整合初次分配与三次分配从而协调公平和效率的微观机制。第二,企业党建机制是与企业利益权衡机制、社会呼吁和监督机制、政府规制机制并存的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新机制。第三,企业党建机制在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具有经济合理性。第四,我国企业党建机制与英美企业独立董事制度和德国企业联合决策制度都是内外部结合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机制。第五,卡罗尔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本质责任在于企业公平责任与效率责任。实证研究表明,党组织嵌入能够促进民营企业承担公平责任和效率责任;企业家兼任党组织书记强化了党组织嵌入对效率责任和公平责任的促进作用;企业家地方或其他基层党组织工作经验强化了党组织嵌入对公平责任的促进作用,但对效率责任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本研究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和党建研究,提出了共同富裕何以实现的一种微观机制,也揭示了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党建 企业社会责任 共同富裕
原文传递
实现共同富裕与缩小地区收入差异因素分解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肖若石(翻译) 《价格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7-90,186,共5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共同富裕纳入二〇三五年的远景目标,提出要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当前,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共同富裕纳入二〇三五年的远景目标,提出要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当前,制约我国共同富裕的主要问题仍然表现在城乡间、区域间与行业间。本文从区域间的发展因素与地区制度因素两方面分解影响我国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的成因。结果显示:地区的制度性因素是制约区域间收入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城乡二元结构分割对收入扩大的平均影响程度约为50%左右。因此,要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城乡统筹水平,缩小我国居民地区收入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居民收入 地区收入差距 城乡二元结构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背景下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阳 朱计翰 《科学发展》 2022年第3期104-112,共9页
针对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鸿沟”制约共同富裕实现的问题,一是找准突破口和关键点,对数字化技能水平较低的农民、老人等群体采取定向财政扶持,提高数字经济的普惠性和共享性,提升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二是以城市群为重点,引领区域合作... 针对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鸿沟”制约共同富裕实现的问题,一是找准突破口和关键点,对数字化技能水平较低的农民、老人等群体采取定向财政扶持,提高数字经济的普惠性和共享性,提升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二是以城市群为重点,引领区域合作,增强城市群对内辐射、对外联动的作用,开辟促进共同富裕的区域合作道路;三是筑牢数字乡村的发展基础,提升农村地区“新基建”的发展速度,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数字鸿沟
下载PDF
地方高校参与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多案例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巨臣 霍胜君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9,共14页
基于组织社会学视域,构建“组织—环境”分析框架,以典型个案为例,并将它们做类型化划分,进而探究不同区域地方高校参与乡村振兴的样态。研究发现,在特定情况下,以文化开发型参与为主的高校受到历史传统环境制约,生态建设型易被环境保... 基于组织社会学视域,构建“组织—环境”分析框架,以典型个案为例,并将它们做类型化划分,进而探究不同区域地方高校参与乡村振兴的样态。研究发现,在特定情况下,以文化开发型参与为主的高校受到历史传统环境制约,生态建设型易被环境保护与开发政策牵引,而产业发展型则依赖于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拥有厚重的历史传统底蕴、良好的自然风光环境和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分别是文化开发型、生态建设型与产业发展型适用推广的前提条件;三种类型的地方高校参与模式虽体现出了不同任务导向和组织优势条件下的差异化策略及其效果,但它们却一致遵循“通过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共同富裕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 组织社会学 共同富裕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角下第三次分配的运行逻辑与制度展开 被引量:6
13
作者 曹振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23年第6期32-43,共12页
第三次分配是社会主体自愿参与、以利益为基础的资源流动分配机制。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相比,第三次分配具有社会性、自愿性、有偿性、辅助性。从运行逻辑来看,纯粹道德追求与获得实在利益是社会主体参与第三次分配基本的行为动机,同时,... 第三次分配是社会主体自愿参与、以利益为基础的资源流动分配机制。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相比,第三次分配具有社会性、自愿性、有偿性、辅助性。从运行逻辑来看,纯粹道德追求与获得实在利益是社会主体参与第三次分配基本的行为动机,同时,由于第三次分配潜在的负外部性,需要以法治约束为核心的外部监管规则确保第三次分配的规范运作。因此,构建第三次分配制度要遵循激励与约束并行的思路。具体来说:首先,要建立健全政府荣誉颁授机制,完善第三次分配荣誉表彰法律规范体系、赋予政府机构荣誉奖励裁量权、健全社会捐助人政府荣誉奖励的救济机制等;其次,要完善慈善税费优惠的利益激励机制,扩大优惠政策的范围、强化各项慈善税费政策的衔接统一、保障社会捐助人获得物质奖励的救济权;最后,还要健全第三次分配的法治约束机制等,构建自治与监管统一的第三次分配协同治理机制、禁止政府及其机构的法外奖励行为、强化对“伪善者”的法律责任追究力度,全面提升社会主体参与第三次分配的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分配 共同富裕 慈善捐赠 政府奖励
下载PDF
税收促进共同富裕的规范逻辑及实践进路 被引量:6
14
作者 曹振 《南海法学》 2022年第6期102-112,共11页
公民财产权的社会性和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主渠道定位,决定了税收具有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积极作用。在我国宪制框架下,共同富裕的实现依赖于征税权存在的市场经济条件,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外部性的行政条件,公民依法律纳税义... 公民财产权的社会性和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主渠道定位,决定了税收具有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积极作用。在我国宪制框架下,共同富裕的实现依赖于征税权存在的市场经济条件,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外部性的行政条件,公民依法律纳税义务的法律条件以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条件。由此,我国税收促进共同富裕需要将公共政策与国家法律协同考量,将财政目的税收和干预性税收区分征收,对依法律纳税义务设定的类型进行分析,以及对税收征管体系进行组织调适,从而实现新时代税收制度的“良法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 共同富裕 贫富差距
下载PDF
打通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 多途径促进共同富裕 被引量:6
15
作者 许光建 黎珍羽 《价格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12,共4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的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共同富裕的内涵和本质,共同富裕具有发展性、共享性、阶段性、协调性、全面性等多重特征。实现共同富裕,直接生产...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的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共同富裕的内涵和本质,共同富裕具有发展性、共享性、阶段性、协调性、全面性等多重特征。实现共同富裕,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因此,要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分配和交换对促进共同富裕有着深刻的影响,应通过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的关键因素,可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公共消费规模,优化公共消费结构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等措施拉动居民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生产 分配 消费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下的共同富裕:机遇、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5
16
作者 谢宜泽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6期23-32,167,共11页
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同向而行。一方面,数字经济扩大了经济增量和就业空间,通过增效赋能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优化了经济存量,为共同富裕奠定了更充裕的物质基础,提供了更多元的收入分配渠道;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受到... 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同向而行。一方面,数字经济扩大了经济增量和就业空间,通过增效赋能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优化了经济存量,为共同富裕奠定了更充裕的物质基础,提供了更多元的收入分配渠道;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受到数字技术和数字治理水平的制约,而且数字经济的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同时它也在创造新的收入不平等,使广大低技能劳动者遭遇结构性失业风险。为加速数字经济时代的共同富裕历史进程,应集中力量攻克核心数字技术,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规范数字经济发展,按照共同富裕的实践要求完善数字治理体系;全方位强化数字教育,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加速弥合数字技能鸿沟,全面释放数字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数字产业化 产业数字化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金融素养能否推进居民共同富裕——基于微观家庭数据的经验研究
17
作者 阳立高 姚雁琼 +1 位作者 朱远达 龚世豪 《科学决策》 CSSCI 2024年第10期144-163,共20页
针对金融素养能否优化家庭收入及消费结构,进而推进居民共同富裕的问题,文章从物质与精神富裕两维度,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2017及2019年数据,实证考察金融素养对居民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金融素养能显著提升我国... 针对金融素养能否优化家庭收入及消费结构,进而推进居民共同富裕的问题,文章从物质与精神富裕两维度,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2017及2019年数据,实证考察金融素养对居民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金融素养能显著提升我国居民共同富裕水平,但目前大部分居民金融素养相对较低,且共同富裕成效主要体现于物质富裕;家庭收入结构是金融素养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家庭消费结构在金融素养推进共同富裕发展中存在传导作用,并发挥了遮掩效应;金融素养对我国城市、东西部地区及高中等教育程度的居民共同富裕的正向影响更大。因此,应重视大部分中国居民金融素养较低的现状并缩小个体间金融学习及应用能力的差距;注重居民精神富裕的充实;坚持先富带后富向更广更深层面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素养 共同富裕 物质富裕 精神富裕
下载PDF
渐进转型与制度供给:新中国成立以来民生保障制度变迁及其共富机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永丽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2-110,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对民生保障制度进行分析,将其变迁历程划分为起步阶段(1949—1977年)、发展阶段(1978—2011年)和提...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对民生保障制度进行分析,将其变迁历程划分为起步阶段(1949—1977年)、发展阶段(1978—2011年)和提升阶段(2012年至今);变迁方式包括: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反馈与强化的路径依赖,以及通过政策替换、层叠、转移、转变、衰竭,实现制度渐进式存续与转型。推进民生保障制度变革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此,根据制度效能理论,将民生保障制度变迁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理分为三个内容:民生保障制度以坚强组织保证促成全民共富、以政策系统集成助力逐步共富、以制度内容完善推动全面共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保障 制度变迁 共同富裕 制度供给 历史制度主义
原文传递
共同富裕背景下如何发展社会企业?——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牛楠 石皓喆 +1 位作者 孔畅 王金晖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社会企业作为一种兼顾经济与社会双重价值的组织形式,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兴力量。相关政策的出台将会缓解社会企业普遍面临的合法性困境。由此,以当前出台的18份政策文件为对象,基于政策工具分析框架进行了文本分析。研究发现:三大... 社会企业作为一种兼顾经济与社会双重价值的组织形式,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兴力量。相关政策的出台将会缓解社会企业普遍面临的合法性困境。由此,以当前出台的18份政策文件为对象,基于政策工具分析框架进行了文本分析。研究发现:三大政策工具占比相当:需求型(38.6%)、环境型(31.2%)、供给型(30.2%)。政策工具内部结构不够合理,在供给型政策工具中,基础设施、资源共享、组织建设节点占比较少;在需求型工具中,社会参与、政府购买节点占比过少;在环境型工具中,法规规范在所有二级节点占比最高,但财务金融、税收制度、择优扶持占比过少。另外,结合地区政策计量结果和实际发展情况,进一步对北京、成都和顺德三地的典型模式展开了分析。据此,提出满足市场需要,补齐政策短板;制定统一标准;警惕“各自为政”;明确负责机构,交流发展经验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社会企业 政策工具 案例分析
下载PDF
普惠金融能否促进共同富裕?——基于Meta回归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蓓 祝红梅 +1 位作者 周永锋 张晓宁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1-37,共7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助力脱贫攻坚、消灭绝对贫困取得全面胜利的基础上,促进共同富裕是下一步普惠金融工作的重点。理论分析表明,普惠金融能够通过降低金融服务门槛、促进经济增长等机...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助力脱贫攻坚、消灭绝对贫困取得全面胜利的基础上,促进共同富裕是下一步普惠金融工作的重点。理论分析表明,普惠金融能够通过降低金融服务门槛、促进经济增长等机制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但普惠金融市场“精英俘获”现象、经济机会不足、金融素养匮乏影响普惠金融对收入分配的改善作用,甚至可能加大收入不平等。对86个实证研究模型的Meta回归分析显示,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受到普惠金融指数构造、样本时间与区域范围等研究特征的显著影响。未来应继续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提升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同时更注重产业培育等“造血”机制建设,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疏通金融发挥作用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共同富裕 包容性增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