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油茶新炭疽病原的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鉴定 被引量:50
1
作者 李河 周国英 +1 位作者 徐建平 朱丹雪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2-607,共6页
为明确我国油茶炭疽病病原菌的种类,对采集自我国6个省市油茶产区的炭疽病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通过形态学特征并结合多基因谱系分析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到能引起油茶叶出现炭疽病症状的病原菌23株。病原菌在... 为明确我国油茶炭疽病病原菌的种类,对采集自我国6个省市油茶产区的炭疽病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通过形态学特征并结合多基因谱系分析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到能引起油茶叶出现炭疽病症状的病原菌23株。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28℃培养7 d后,菌落圆形,初期白色,逐渐变为灰色,最终为灰黑色;分生孢子堆橘黄色,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为(16.8±0.7)μm×(5.7±0.4)μm;菌丝附着孢椭圆形,褐色,边缘光滑、完整,大小为(9.5±1.5)μm×(6.1±0.6)μm。多基因系统发育树显示,这23株病原菌与包括模式菌株ICMP18581在内的所有果生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菌株序列聚为一个进化枝,置信度高达100%。根据形态特征及多基因系统发育树,鉴定这23株病原菌为果生刺盘孢菌C.fructicola,为国内油茶上果生刺盘孢菌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果生刺盘孢菌 炭疽病 病原菌 多基因系统发育
原文传递
苹果炭疽叶枯病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王薇 符丹丹 +1 位作者 张荣 孙广宇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25,共13页
炭疽叶枯病菌能够侵染苹果叶片造成病叶早期干枯、脱落,侵染果实引起坏死性斑点。该病害近年来在我国一些苹果产区被发现,并有迅速蔓延的趋势。对采自河南和陕西的苹果炭疽叶枯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形态学、培养特性、致病性及分子系统发育... 炭疽叶枯病菌能够侵染苹果叶片造成病叶早期干枯、脱落,侵染果实引起坏死性斑点。该病害近年来在我国一些苹果产区被发现,并有迅速蔓延的趋势。对采自河南和陕西的苹果炭疽叶枯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形态学、培养特性、致病性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明确了引起该病害的病原为果生刺盘孢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和隐秘刺盘孢C.aenigma。经致病性测定,证明C.fructicola和C.aenigma对嘎拉、秦冠、金冠、粉红女士、太平洋玫瑰、金世纪、蜜脆等以金冠为亲本的品种叶片致病;在有伤接种时,C.fructicola和C.aenigma对嘎拉、金冠、秦冠、太平洋玫瑰、新红星、富士等品种果实具有致病性;在无伤接种时,C.fructicola对嘎拉、金冠果实致病,C.aenigma对嘎拉果实致病。研究结果表明,C.fructicola和C.aenigma对不同品种叶片和果实的致病性都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生刺盘孢 隐秘刺盘孢 炭疽病 盘长孢状刺盘孢复合群
原文传递
bZIP转录因子CfHac1参与调控果生刺盘孢菌的生长发育和致病力 被引量:17
3
作者 姚权 郭源 +3 位作者 魏丰园 李司政 张盛培 李河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43-1652,共10页
油茶炭疽病是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上最重要病害之一,引起该病害的主要致病菌为果生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本研究以果生刺盘孢菌bZIP类转录因子CfHac1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果生刺盘孢菌的营养生长、产孢量、附着胞形成、... 油茶炭疽病是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上最重要病害之一,引起该病害的主要致病菌为果生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本研究以果生刺盘孢菌bZIP类转录因子CfHac1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果生刺盘孢菌的营养生长、产孢量、附着胞形成、致病力及耐受性等方面的生物学功能,为油茶炭疽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果生刺盘孢菌中具有一个与灰色大角间座壳(稻瘟菌)bZIP转录因子MoHac1直系同源的基因,命名为CfHAC1。该基因全长1627bp,编码526个氨基酸,该蛋白含有一个碱性亮氨酸链(bZIP)结构域和3个未知功能结构域。CfHAC1基因敲除突变体的菌丝生长速度显著变慢,分生孢子产量显著减少且不能正常形成附着胞,并对山梨糖醇和KCl渗透压胁迫敏感性增加;致病力测试结果表明,果生刺盘孢菌基因敲除突变体ΔCfhac1对油茶的致病力显著下降。转录因子CfHac1参与调控果生刺盘孢菌的生长、产孢、附着胞的形成、致病力以及响应外界渗透压胁迫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果生刺盘孢菌 CfHac1 致病力
原文传递
果生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朱丹雪 周国英 +2 位作者 徐建平 刘君昂 李河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6-374,共9页
研究了10个不同地区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菌株群体遗传结构。145个病菌样品ITS序列可推导出13种单倍体型(haplotype),其中,Haplotype 5为优势单倍型,有127个菌株。湖北随州地理种群与其他种群遗传分化极大,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4... 研究了10个不同地区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菌株群体遗传结构。145个病菌样品ITS序列可推导出13种单倍体型(haplotype),其中,Haplotype 5为优势单倍型,有127个菌株。湖北随州地理种群与其他种群遗传分化极大,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4685–0.40385。AMOVA分析显示,种群间和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分别占总变异的13%和87%;Mantel测试显示地理距离与遗传分化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该菌经历过种群扩张,群体间存在有效基因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炭疽病 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 ITS-5.8S序列 种群遗传结构
原文传递
海南省油茶及其他寄主植物果生刺盘孢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河 李杨 +1 位作者 徐建平 周国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0-88,共9页
【目的】研究海南省油茶树及其他寄主植物炭疽病菌果生刺盘孢菌群体遗传结构、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单倍型地理分布,探索海南地区不同寄主植物炭疽病菌的分子遗传变异规律。【方法】利用单孢分离法对采集自海南省南圣镇、通什镇、枫木林场... 【目的】研究海南省油茶树及其他寄主植物炭疽病菌果生刺盘孢菌群体遗传结构、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单倍型地理分布,探索海南地区不同寄主植物炭疽病菌的分子遗传变异规律。【方法】利用单孢分离法对采集自海南省南圣镇、通什镇、枫木林场和澄迈林场4个地区9种不同寄主植物的炭疽病病叶进行炭疽菌分离,并对每个菌株ITS,CAL和GAPDH 3个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按顺序对3个基因的序列进行拼接,然后采用Gen ALEx6,Dna SP 5.0,TCS1.21和MEGA6.0软件分别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分离、鉴定共获得12个病菌种群的108个果生刺盘孢菌病菌样品,可推导出18种单倍体型(haplotype),其中单倍型Haplotype11共70个菌株,为优势单倍型,在每个病菌种群中均有分布;单倍型网络结构分析表明,病原菌以单倍型Haplotype11为辐射中心,呈现出1个比较典型星状发散图,推测Haplotype11为原始单倍型;108株病菌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AMOVA分析显示,种群间和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分别占总变异的3%和97%,变异主要存在种群内,而种群间的差异小,说明不同的寄主植物未对病菌交流造成隔离障碍;遗传分化和基因流分析发现,12个病菌种群间遗传分化小,种群间基因交流频繁;另外,油茶种群之间以及油茶与鲫鱼胆、葛根和山矾等植物种群之间的果生刺盘孢菌存在遗传重组现象;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来自同一个果生刺盘孢菌种群的单倍型未能聚在一起,而是散乱的分布在系统树中,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寄主植物分布族群;核苷酸不配对分析表明病菌种群历史上并没有发生显著的种群扩张。【结论】海南省果生刺盘孢菌遗传多样性丰富,不同地区和不同寄主植物病菌种群之间存在有效基因流,揭示该病菌可以在油茶树及其他寄主植物之间迁移,这为整体考虑海南省油茶及其他寄主植物制定可持续控制油茶炭疽病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寄主植物 果生刺盘孢菌 群体遗传结构
下载PDF
草莓属植物种质资源对炭疽病抗性的离体评价 被引量:11
6
作者 韩永超 曾祥国 +4 位作者 向发云 过聪 张庆华 陈丰滢 关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585-3594,共10页
【目的】对草莓属植物12个草莓野生种24份材料、1个栽培种41个品种、种间杂交种6个品种共71份种质资源的炭疽病抗性进行评价,为草莓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从草莓上分离得到的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 【目的】对草莓属植物12个草莓野生种24份材料、1个栽培种41个品种、种间杂交种6个品种共71份种质资源的炭疽病抗性进行评价,为草莓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从草莓上分离得到的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为接种病原,采用离体接种法将炭疽菌孢子悬浮液(1×10^6个分生孢子/mL)均匀接种在草莓叶片的叶面、叶柄上。置于28℃条件下保湿培养4 d,然后分别对每个叶片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叶面病斑数量、叶面最大病斑直径、叶柄最大病斑长度。运用IBM SPSS 15.0软件对不同供试材料的叶面病斑数量、叶面病斑直径、叶柄病斑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叶柄病斑长度对每个叶片的病害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计算每份材料的病情指数,以接种炭疽菌后叶柄的病情指数为依据对供试材料的炭疽病抗性进行评价。以草莓种类为固定因素,供试材料为随机因素,采用SAS中的一般线性模型程序计算凤梨草莓(41份)、东北草莓(3份)、绿色草莓(4份)、黄毛草莓(3份)、种间杂交种(6份)的病情指数差异(P<0.05)。【结果】供试材料中没有对炭疽病完全免疫的材料,所有材料在接种果生炭疽菌4 d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对不同材料间的对比发现,感染炭疽病后草莓叶柄病斑长度与叶面病斑数量、叶片病斑直径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以接种炭疽菌后的叶柄病斑长度为依据可以对供试材料的炭疽病抗性进行区分,供试材料中高抗17份、抗病20份、中抗21份、中感3份、感病6份、高感4份,炭疽病抗性水平为中抗及以上的材料占全部供试材料的81.7%。凤梨草莓中的‘3公主’‘森加森加拉’‘达赛莱克特’‘全明星’‘香野’‘威斯塔尔’和‘京藏香’,种间杂交种中的‘桃薰’对炭疽病的抗性水平为高抗。在草莓野生种中全部东北草莓、绿色草莓、东方草莓供试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种质资源 果生炭疽菌 炭疽病 抗性
下载PDF
广东咖啡炭疽病病原菌初步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丹丹 石力允 +3 位作者 张羽 林泽勉 姜子德 乔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期100-107,共8页
【目的】明确引起广东咖啡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并筛选防治药剂。【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采集到的疑似炭疽病咖啡叶片进行分离,单孢纯化后利用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结合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序列(ITS、TUB2、GAPDH、CHS、ACT和GS... 【目的】明确引起广东咖啡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并筛选防治药剂。【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采集到的疑似炭疽病咖啡叶片进行分离,单孢纯化后利用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结合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序列(ITS、TUB2、GAPDH、CHS、ACT和GS)的系统发育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4种常用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分离得到的菌株为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暹罗炭疽菌C.siamense和芭蕉生炭疽菌C.musicola,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其均能侵染叶片。咪鲜胺、吡唑醚菌酯和甲基硫菌灵3种杀菌剂对两株强致病性炭疽病菌(果生炭疽菌C.fructicola CA-13和暹罗炭疽菌C.siamense CA-16)的抑制效果最强,其EC_(50)值均小于0.1 mg/L。【结论】广东咖啡炭疽病的优势病原菌为果生炭疽菌C.fructicola和暹罗炭疽菌C.siamense,咪鲜胺、吡唑醚菌酯和甲基硫菌灵可作为防治咖啡炭疽病的首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果生炭疽菌 暹罗炭疽菌 鉴定 杀菌剂
下载PDF
自噬相关蛋白CfAtg8在果生刺盘孢中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郭源 李河 +2 位作者 周国英 刘君昂 张盛培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2-602,共11页
油茶炭疽病是由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真菌引起的重要病害,在中国各油茶产区均有发生,严重威胁茶油的产量与品质。前期发现果生刺盘孢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是油茶炭疽病的优势致病菌,自噬相关蛋白Atg8在果生刺盘孢中的生物学功能... 油茶炭疽病是由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真菌引起的重要病害,在中国各油茶产区均有发生,严重威胁茶油的产量与品质。前期发现果生刺盘孢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是油茶炭疽病的优势致病菌,自噬相关蛋白Atg8在果生刺盘孢中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根据同源重组的原理及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获得了CfATG8基因敲除突变体及其互补菌株。进一步通过生物学表型分析,发现突变体生长减慢、产孢量减少、附着胞形成率降低、对细胞壁完整性胁迫耐受性降低,并且丧失对油茶的致病性。上述结果表明,CfAtg8参与调控果生刺盘孢的营养生长、无性繁殖、附着胞形成、对外界胁迫应答及致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果生刺盘孢 细胞自噬 自噬相关蛋白CfAtg8 致病性
原文传递
调控油茶果生刺盘孢bZIP转录因子CfAp1的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10
9
作者 高亚兰 何苑皋 李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0-39,共10页
【目的】研究油茶炭疽病的主要流行致病菌果生刺盘孢菌b ZIP转录因子Cf Ap1的生物学功能,以期阐明果生刺盘孢菌致病的分子机制,为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提取果生刺盘孢菌全基因组DNA,根据同源重组原理构建Cf AP1基因... 【目的】研究油茶炭疽病的主要流行致病菌果生刺盘孢菌b ZIP转录因子Cf Ap1的生物学功能,以期阐明果生刺盘孢菌致病的分子机制,为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提取果生刺盘孢菌全基因组DNA,根据同源重组原理构建Cf AP1基因敲除载体片段,采用PEG介导法把该片段转化至果生刺盘孢菌野生型菌株的原生质体中,验证筛选突变体菌株;PCR扩增果生刺盘孢菌含有启动子的Cf AP1基因回补片段,构建回补载体p YF11::Cf AP1;采用PEG介导法把回补载体p YF11::Cf AP1转化至果生刺盘孢菌突变体菌株的原生质体中,获得回补菌株ΔCfap1/AP1。测定野生型菌株、突变体菌株ΔCfap1-8及基因回补菌株ΔCfap1/AP1在生长发育、附着胞形成、外界胁迫和致病力等生物学表型。【结果】果生刺盘孢菌中具有1个与灰色大角间座壳(稻瘟菌) b ZIP转录因子MoAp1直系同源的基因,命名为Cf AP1;该基因全长1 804 bp,编码566个氨基酸,该蛋白含有1个碱性亮氨酸链(b ZIP)结构域、2个PAP1结构域和2个未知功能的结构域;与野生型和回补菌株相比,突变体ΔCfap1-8生长速率没有明显影响,但气生菌丝显著减少;通过测量产孢量,发现突变体ΔCfap1-8的分生孢子显著减少;ΔCfap1-8在含2.5、5 mmol·L-1H2O2和0.7 mol·L-1Na Cl的PDA平板上菌丝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致病力测试结果表明,果生刺盘孢菌基因敲除突变体ΔCfap1-8对无伤和有伤油茶叶片的致病力下降明显,与野生型和回补菌株的致病力差异显著;突变体分生孢子产生附着胞数量减少且膨压降低。【结论】转录因子Cf Ap1参与调控油茶果生刺盘孢菌的生长发育、产孢、致病力以及响应外界氧压胁迫和渗透压胁迫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果生刺盘孢菌 bZIP转录因子 CfAp1 致病力
下载PDF
甜柿炭疽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的筛选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童 姚立萍 +4 位作者 胡玉慈 唐鑫彪 何淑敏 陈清西 文志丰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9-596,共8页
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游洋镇采集患有疑似炭疽病的甜柿叶片,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TUB2-CAL-ACT基因构建的多基因系统发育树对获得的菌株进行鉴定,并经致病性测定,确定分离到的菌株为胶孢炭疽复合种(th... 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游洋镇采集患有疑似炭疽病的甜柿叶片,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TUB2-CAL-ACT基因构建的多基因系统发育树对获得的菌株进行鉴定,并经致病性测定,确定分离到的菌株为胶孢炭疽复合种(the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species complex)中的果生刺盘孢(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药剂筛选结果显示,不同药剂对该菌的抑制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75%百菌清对该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最强,抑制率分别为71.64%和85.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炭疽病 病原鉴定 多基因序列分析 果生刺盘孢 室内毒力测定
下载PDF
中国南方主要梨产区果生炭疽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沈量 马雨萱 +2 位作者 傅敏 洪霓 王国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4-59,共6页
为明确苯醚甲环唑对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不同发育阶段的毒力,并建立中国南方主要梨产区(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和福建)果生炭疽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基线,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了苯醚甲环唑对6个代表性菌株孢子萌... 为明确苯醚甲环唑对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不同发育阶段的毒力,并建立中国南方主要梨产区(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和福建)果生炭疽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基线,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了苯醚甲环唑对6个代表性菌株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影响,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评价了苯醚甲环唑对该病菌的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0株果生炭疽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对果生炭疽菌菌丝生长和芽管伸长的抑制效果较强,而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较弱,其平均EC50值分别为(0.33±0.03)、(2.61±0.26)和(29.87±1.31)μg/mL。160μg/mL的苯醚甲环唑对梨果生炭疽病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防效分别为92%和79%,而1000μg/mL的多菌灵则分别为51%和23%。来源于中国南方主要梨产区的120株果生炭疽菌对苯醚甲环唑均表现为敏感,EC50值范围0.27~1.12μg/mL,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符合正偏态分布,其平均EC50值(0.59±0.02)μg/mL可以作为我国南方主要梨产区果生炭疽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基线。本研究结果为监测梨果生炭疽菌对苯醚甲环唑的田间抗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为梨产区应用该药剂防治炭疽病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生炭疽菌 苯醚甲环唑 敏感基线 敏感性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草莓果生刺盘孢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测定 被引量:9
12
作者 宋丽丽 张丽勍 +1 位作者 高清华 段可 《上海农业学报》 2019年第6期88-96,共9页
利用多基因联合建树法对分离自上海和安徽的6个草莓炭疽菌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发现这6个炭疽菌菌株均为果生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6个草莓果生刺盘孢菌菌株最适生长... 利用多基因联合建树法对分离自上海和安徽的6个草莓炭疽菌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发现这6个炭疽菌菌株均为果生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6个草莓果生刺盘孢菌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佳pH为6—7,且能利用多种碳氮源。各菌株在同等条件下的产孢量存在差异,孢子萌发率在3—24 h显著增加。6个草莓果生刺盘孢菌菌株对草莓感病品种’章姬’叶片的致病性存在差异,GQH131的致病性显著高于其他5个菌株,病情指数为61.98;对抗病草莓品种’申阳’的致病性测定表明,GQH131的致病性显著高于GQHAH1和GQHAH4,病情指数为45.45,其余菌株间无显著差异。两地区分离自根颈处的菌株致病性均高于分离自叶片及匍匐茎处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炭疽病 果生刺盘孢菌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F85拮抗烟草炭疽菌的转录组学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涵斐 李锡宏 +4 位作者 徐婷婷 许汝冰 郑露 黄俊斌 黎妍妍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2,共11页
【目的】为探索烟草炭疽菌响应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F85拮抗的分子机制。【方法】以引起烟草炭疽病的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为研究对象,设置经F85无菌发酵液处理后的C. fructicola菌株(T)和正常生长的C. fructicola... 【目的】为探索烟草炭疽菌响应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F85拮抗的分子机制。【方法】以引起烟草炭疽病的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为研究对象,设置经F85无菌发酵液处理后的C. fructicola菌株(T)和正常生长的C. fructicola菌株(CK),利用转录组测序探究贝莱斯芽孢杆菌拮抗条件下烟草炭疽菌菌丝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ed Genes, DEGs)和代谢通路富集情况。【结果】B. velezensis无菌发酵液处理的C. fructicola菌株(T)与对照(CK)相比,共有2870个DEGs,其中1524个基因上调表达,1346个基因下调表达。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DEGs主要富集在苯丙氨酸代谢(Phenylalanine metabolism)、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Valine, leucine and isoleucine degradation)等通路上,编码过氧化物酶体(KatGs)、醛脱氢酶(ALDH)、甲基丙二酸半醛脱氢酶(MoMsdh)等的基因显著下调表达。【结论】在贝莱斯芽孢杆菌F85拮抗下,烟草炭疽菌菌丝转录组特征发生显著变化,F85主要影响C. fructicola菌丝过氧化物酶体调控以及菌丝能量形成过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烟草炭疽菌 转录组分析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植物提取物对油茶炭疽菌的抑菌活性筛选 被引量:7
14
作者 罗建梅 张兴怡 +4 位作者 伍建榕 刘丽 洪英娣 张东华 闫晓慧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52-859,共8页
为开发新型植物源农药,探究油茶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方法,以油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为供试病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9种植物的70种提取物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筛选出活性较好的提取物,并通过浓度梯度试验测定其... 为开发新型植物源农药,探究油茶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方法,以油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为供试病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9种植物的70种提取物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筛选出活性较好的提取物,并通过浓度梯度试验测定其抑菌毒力。结果表明,在提取物浓度为1 mg/mL时,臭灵丹石油醚萃取物和益母草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油茶炭疽菌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分别为54.48%和50.75%,经毒力测定其有效中浓度(EC)分别为0.7013和0.6246 mg/mL。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臭灵丹、益母草开发植物源抑菌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生长速率法 毒力 油茶炭疽菌 抑菌活性
下载PDF
草莓果生刺盘孢菌全基因组候选效应蛋白预测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家君 段可 +3 位作者 高清华 续益荣 倪迪安 杨静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5631-5641,共11页
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复合种下果生刺盘孢(C.fructicola)引起的草莓炭疽病严重危害草莓产业,病原菌通过分泌效应蛋白协助侵染宿主。为了研究果生刺盘孢效应蛋白与草莓互作机理,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对草莓果生刺... 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复合种下果生刺盘孢(C.fructicola)引起的草莓炭疽病严重危害草莓产业,病原菌通过分泌效应蛋白协助侵染宿主。为了研究果生刺盘孢效应蛋白与草莓互作机理,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对草莓果生刺盘孢的效应蛋白进行了全基因组预测,并对所得候选蛋白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355个候选效应蛋白,分属于29个已知蛋白家族;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260个候选效应蛋白在侵染草莓后的24、72和96 h均显著上调表达,60个蛋白在三个时间点均下调表达;对候选效应蛋白进行了蛋白互作网络分析,获得两个蛋白互作模块,发现其参与宿主细胞壁裂解和调控菌株致病力。本研究为探究草莓炭疽病的致病机理研究提供了分子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果生刺盘孢(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 全基因组 效应蛋白 蛋白互作
原文传递
核桃炭疽病菌中GH互作蛋白找寻及遗传关系分析
16
作者 张凯强 韩长志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9-205,共7页
【目的】植物病原真菌中的糖苷水解酶(GH)是参与破坏植物细胞壁的重要酶类,在真菌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核桃炭疽病菌中GH蛋白的互作蛋白及其遗传关系,可为深入研究该病菌中GH家族蛋白的协同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前... 【目的】植物病原真菌中的糖苷水解酶(GH)是参与破坏植物细胞壁的重要酶类,在真菌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核桃炭疽病菌中GH蛋白的互作蛋白及其遗传关系,可为深入研究该病菌中GH家族蛋白的协同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前期所获得的胶孢炭疽菌Cg1中20个GH蛋白,通过STRING网络在线分析与其相似性较高的两个炭疽菌种——胶孢炭疽菌Cg-14和果生炭疽菌Nara gc5相关蛋白的互作关系;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这些蛋白进行了分子对接、亚细胞定位及遗传关系分析。【结果】两个炭疽菌菌株GH蛋白的互作情况极为相似。其中:GH5的互作蛋白数量最多,且GH5、GH6、GH7、GH11之间均存在明显互作关系;GH28亚家族中两个蛋白之间互作但不与其他GH亚家族蛋白互作;与单独GH蛋白存在互作关系的其他类蛋白多参与多糖催化、碳水化合物代谢等过程。不同蛋白之间均存在多个相互作用的氨基酸位点;仅GH72亚家族中的3个蛋白定位于质膜,其余蛋白均定位于细胞外;胶孢炭疽菌Cg1、Cg-14以及果生炭疽菌Nara gc5中GH蛋白明显分为四大类。其中:GH43亚家族中的3个蛋白分属于不同分支,亲缘关系较远;GH5中的3个蛋白有两个属于同一分支,另一个单独在一个分支;而GH7、GH11、GH28亚家族内部的蛋白均属于同一分支。【结论】核桃炭疽病菌中GH蛋白的互作关系主要有3种,即不同GH蛋白之间的互作、同一GH亚家族中不同蛋白之间的互作以及单独的GH蛋白。其中,大部分GH蛋白定位于细胞外,且大多数GH亚家族中不同蛋白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仅有小部分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孢炭疽菌 果生炭疽菌 互作蛋白 生物信息学分析 遗传关系
下载PDF
果生刺盘孢CfHAC1调控应答二硫苏糖醇胁迫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司政 李河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86-1896,共11页
果生刺盘孢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是油茶炭疽病优势病原菌。前期研究发现bZIP转录因子CfHac1参与调控该菌的生长发育和致病性。为了揭示转录因子CfHac1调控果生刺盘孢响应内质网压力和致病机理,本研究测定了ΔCfhac1突变体对内质网... 果生刺盘孢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是油茶炭疽病优势病原菌。前期研究发现bZIP转录因子CfHac1参与调控该菌的生长发育和致病性。为了揭示转录因子CfHac1调控果生刺盘孢响应内质网压力和致病机理,本研究测定了ΔCfhac1突变体对内质网压力胁迫剂的敏感性,发现突变体对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l,DTT)的耐受性下降,说明CfHAC1基因可能参与调控果生刺盘孢响应内质网压力胁迫过程。进一步利用高通量RNA-seq技术对该病菌野生型菌株和CfHAC1敲除突变体菌株在DTT胁迫下的转录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共有2680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有1181个,下调表达基因有1499个。Gene Ontology功能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催化活性、结合、代谢过程、细胞过程、细胞成分合成、生物过程调控和应激反应等生物学过程。KEGG功能富集分析表明,上调表达基因主要被富集到核糖体、真核细胞的核糖体生物合成、RNA转运和氰基氨基酸代谢通路中;下调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内质网蛋白质加工、N-聚糖生物合成、类固醇合成和蛋白质分泌等通路中。分析发现转录因子CfHac1调控内质网胁迫应答和致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本研究提供了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对CfHAC1基因与内质网压力胁迫应答之间关联的新认识,为阐明果生刺盘孢响应内质网压力胁迫和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炭疽病 果生刺盘孢 内质网胁迫应答 差异表达基因
原文传递
油茶果生刺盘孢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Rtt109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成玉 姚权 李河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51,共12页
炭疽病是油茶的主要病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果生刺盘孢是油茶炭疽病优势致病菌。本研究旨在探讨果生刺盘孢中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Rtt109的生物学功能,为油茶炭疽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构建基因敲除载体,根据同源重组原理,敲除目标基... 炭疽病是油茶的主要病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果生刺盘孢是油茶炭疽病优势致病菌。本研究旨在探讨果生刺盘孢中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Rtt109的生物学功能,为油茶炭疽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构建基因敲除载体,根据同源重组原理,敲除目标基因CfRTT109,进一步筛选获得突变体ΔCfrtt109;构建CfRTT109基因回补质粒,转化至突变体ΔCfrtt109,通过荧光筛选回补菌株。生物学表型测定结果显示:相比于野生型,突变体ΔCfrtt109生长速率下降了51.23%,分生孢子的形成率下降了71.89%;在含有5.0mmol/L内质网胁迫剂二硫苏糖醇的PDA培养基中,突变体ΔCfrtt109的生长抑制率为50.75%,显著高于野生型和回补菌株;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与野生型和回补菌株相比,内质网相关的基因HAC1、SCJ1与PDI1基因在突变体中显著上调表达;在含有DNA损伤试剂甲基磺酸甲酯的PDA培养基中,突变体ΔCfrtt109停止生长;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甲基磺酸甲酯胁迫下,突变体ΔCfrtt109中的DNA损伤修复基因RHM52、RHM54与REV1表达量上调幅度显著低于野生型;致病力测定结果显示,突变体ΔCfrtt109在油茶叶上形成的病斑面积减小了77.60%,在苹果上减少了89.91%。综上所述,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CfRtt109参与调控果生刺盘孢营养生长、分生孢子形成、内质网胁迫和DNA损伤胁迫应答以及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生刺盘孢 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 生长发育 非折叠蛋白反应 致病力
原文传递
草莓果生刺盘孢菌候选效应子基因CfE15对孢子产量的影响
19
作者 张丽勍 余永婷 +2 位作者 方献平 李水根 张学英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919-3927,共9页
草莓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草莓生产中重要的真菌病害之一。果生炭疽菌为华东地区草莓炭疽病菌的优势种。效应子在真菌与植物互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致病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实验室前期结合转录组学结果对草莓果生炭疽菌的效应蛋白... 草莓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草莓生产中重要的真菌病害之一。果生炭疽菌为华东地区草莓炭疽病菌的优势种。效应子在真菌与植物互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致病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实验室前期结合转录组学结果对草莓果生炭疽菌的效应蛋白进行了预测,其中一个在侵染过程中上调表达的编码候选效应蛋白的基因被命名为CfE15。该基因编码一个小分子量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一条含有109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11.6 kD,等电点pI为4.45的多肽。N端含有一段24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CfE15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3%)、β-折叠(33%)、延伸链(17.43%)、β-转角(7.34%)和无规则卷曲(66.97%)组成。构建了CfE15的敲除载体pKH-CfE15和互补载体pKN-CfE15,并通过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获得CfE15基因的突变菌株ΔCfE15和互补菌株ΔCfE15C。野生型菌株、突变菌株ΔCfE15和互补菌株ΔCfE15C在菌落直径及孢子形态无显著差异,但CfE15的缺失导致产孢量降低,互补菌株ΔCfE15C的孢子产量与野生型菌株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为阐明果生炭疽菌的致病机理,深入解析果生炭疽菌与草莓互作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 效应子 CfE15基因 产孢量
原文传递
生防细菌对油茶炭疽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平 李朝阳 +2 位作者 赵清泉 王立海 马玲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7-116,共10页
【目的】从酸浆果实内分离筛选出对油茶炭疽病病原果生刺盘孢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并了解该菌对油茶炭疽病病原菌的抑菌机制,以期为油茶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组织分离法从果实中分离出细菌14株,通过平... 【目的】从酸浆果实内分离筛选出对油茶炭疽病病原果生刺盘孢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并了解该菌对油茶炭疽病病原菌的抑菌机制,以期为油茶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组织分离法从果实中分离出细菌14株,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得到对油茶炭疽病病原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细菌3株,菌株依次命名为DLSB-1、DLSB-4和DLSB-13。结合菌株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对菌株进行了鉴定。在上述试验基础上,判定生防菌株能否产生蛋白酶、纤维素酶和β-1,3-葡聚糖酶,通过显微镜观察3株细菌的无菌上清发酵液对病原菌丝的生长情况,并在室内测定了油茶盆栽苗的防治效果。【结果】3株细菌无菌发酵上清液均能抑制油茶炭疽病病原菌丝的正常生长,使其尖端膨大,畸变,扭曲。可产生蛋白酶和纤维素酶,不能产生β-1,3-葡聚糖酶;5个梯度的无菌发酵上清液(0.6×10^8、1.0×10^8、1.4×10^8、1.8×108、2.2×10^8 cfu/mL)与对照相比,对油茶炭疽病病原菌抑菌效果显著(P<0.05),抑菌率最高达到81.14%。其中,菌株(DLSB-4)5个梯度的无菌发酵上清液对油茶盆栽苗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40.2%、43.9%、57.7%、68.7%和71.1%,差异显著(P<0.05),且无菌发酵上清液的含量与防治效果呈正相关。【结论】3株细菌通过自身产生拮抗作用酶来抑制果生刺盘孢病原菌菌丝的生长,降低油茶炭疽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油茶炭疽病 抑菌效果 生物防治 内生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