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刺参体腔细胞和血细胞类型及体腔细胞数量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华 陈静 +2 位作者 陆佳 李强 朴守一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7-213,共7页
本文应用光镜、电镜技术研究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细胞和血窦中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周年体腔细胞总数及主要类型的细胞数量。研究结果表明,仿刺参体腔细胞和血细胞形态结构相同,作者将体腔细胞分为淋巴样细胞、球形细... 本文应用光镜、电镜技术研究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细胞和血窦中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周年体腔细胞总数及主要类型的细胞数量。研究结果表明,仿刺参体腔细胞和血细胞形态结构相同,作者将体腔细胞分为淋巴样细胞、球形细胞、变形细胞、透明细胞、纺锤细胞和结晶细胞,其中球形细胞又分为Ⅰ型、Ⅱ型、Ⅲ型。血窦中血细胞除未见结晶细胞外,其余与体腔细胞相同。体腔细胞和血细胞均以淋巴样细胞、变形细胞、球形细胞为主,透明细胞、纺锤细胞次之,结晶细胞数量最少。从形态和结构分析,作者认为仿刺参体腔细胞和血细胞来源可能相同。周年平均的体腔细胞总数为(3.85±0.21)×106个/mL,淋巴样细胞为(1.58±0.11)×106个/mL,占细胞总数的(41±1.47)%;球形细胞为(1.16±0.13)×106个/mL,占细胞总数的(30±0.89)%;变形细胞为(0.99±0.07)×106个/mL,占总细胞数的(25±0.98)%,三种主要类型细胞占细胞总数的(96±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体腔细胞 血细胞 类型 数量
下载PDF
海参的免疫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淑娴 叶海斌 +2 位作者 于晓清 李天保 王勇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5期12553-12555,共3页
海参是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动物的统称,作为海洋底栖生物能在高浓度病原体微生物环境中生存有其特有的免疫机制。海参的免疫应答是由参与免疫反应的效应细胞-体腔细胞和多种体液免疫因子共同介导的。体腔细胞通过吞噬、包囊、降解等方式... 海参是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动物的统称,作为海洋底栖生物能在高浓度病原体微生物环境中生存有其特有的免疫机制。海参的免疫应答是由参与免疫反应的效应细胞-体腔细胞和多种体液免疫因子共同介导的。体腔细胞通过吞噬、包囊、降解等方式抵抗病原入侵,同时体腔细胞还会释放免疫因子到体液中对外来物质进行识别和攻击。对目前海参免疫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体腔细胞 免疫机制
下载PDF
仿刺参补体类似物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峰 宫晶 +2 位作者 王海峰 赵啸 李宣延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6-248,共3页
用3种方法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液、体腔液上清液及体腔细胞中的总补体溶血活性和补体类似物AjC3、AjC4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仿刺参体腔液、体腔液上清液和体腔细胞中能够检测到总补体溶血活性和补体类似物AjC3、Aj... 用3种方法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液、体腔液上清液及体腔细胞中的总补体溶血活性和补体类似物AjC3、AjC4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仿刺参体腔液、体腔液上清液和体腔细胞中能够检测到总补体溶血活性和补体类似物AjC3、AjC4,表明仿刺参体内存在有脊椎动物的补体类似物,且活性与正常人补体活性相似。仿刺参体内总补体溶血活性和补体类似物AjC3、AjC4的活性依次顺序均为体腔液>体腔细胞>体腔液上清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体腔液 体腔细胞 补体类似物Ajc3 AjCA 溶血活性
下载PDF
可口革囊星虫体液细胞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 被引量:8
4
作者 苏秀榕 纪其雄 +3 位作者 丁理发 张伟 竺俊全 李太武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7-163,共7页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可口革囊星虫体液细胞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研究发现该星虫体液中含有红细胞、颗粒细胞、桑椹胚样细胞和卵母细胞。可口革囊星虫的红细胞数量较多,红细胞呈盘状,从一边或两边略凹陷,最典型的是从三...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可口革囊星虫体液细胞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研究发现该星虫体液中含有红细胞、颗粒细胞、桑椹胚样细胞和卵母细胞。可口革囊星虫的红细胞数量较多,红细胞呈盘状,从一边或两边略凹陷,最典型的是从三边发育的二裂片内陷,直径为24μm-32μm。圆形红细胞,核位于中央,细胞内很少有细胞器,细胞质内充满嗜锇的血红蛋白。体腔液内含有两种类型的颗粒细胞。Ⅰ型细胞含有大量的小颗粒,是典型的变形细胞,细胞质里含有大量的线粒体、最典型的高尔基体、内质网和各种形状不一的小池。Ⅱ型细胞含有大量的嗜锇细胞质。在可口革囊星虫体液中含有不同发育时期的卵母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口革囊星虫 体腔液细胞 显微和亚显微结构
下载PDF
几种重金属对刺参体腔细胞超氧阴离子(O_2^-)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峰 刘洪伟 宋志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00-103,共4页
测定重金属(Zn2+、Pb2+、Cd2+、Cu2+)对刺参体腔细胞吞噬过程中超氧阴离子(O2-)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Cu、Zn、Pb、Cd均能抑制刺参体腔细胞吞噬过程中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低浓度重金属离子Zn2+(1、5、10mg.L-1),Pb2+(0.5mg.L-1),Cd2... 测定重金属(Zn2+、Pb2+、Cd2+、Cu2+)对刺参体腔细胞吞噬过程中超氧阴离子(O2-)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Cu、Zn、Pb、Cd均能抑制刺参体腔细胞吞噬过程中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低浓度重金属离子Zn2+(1、5、10mg.L-1),Pb2+(0.5mg.L-1),Cd2+(0.05mg.L-1)处理刺参体腔细胞能使其吞噬过程活性氧产生增加;高浓度重金属离子Zn2+(50、100、200mg.L-1),Pb2+(1、5、10、50、100mg.L-1),Cd2+(0.5、5、10、50、100mg.L-1)处理能明显地抑制刺参体腔细胞吞噬过程中的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Cu2+在浓度为0.1mg.L-1时就开始对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抑制,随着浓度的加大,抑制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体腔细胞 重金属 超氧阴离子(O2-) 吞噬作用
下载PDF
铜砷单一污染对蚯蚓体腔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帅章 孙振钧 王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82-2386,共5页
蚯蚓是土壤污染的重要指示者。本实验的主要目标就是要研究重金属对蚯蚓以及参与防御反应的体腔细胞的影响。人工土壤用4个浓度的铜与砷染毒,然后把成熟的赤子爱胜蚓在其中分别放置2、7与14d。结果表明,随着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大与时间的... 蚯蚓是土壤污染的重要指示者。本实验的主要目标就是要研究重金属对蚯蚓以及参与防御反应的体腔细胞的影响。人工土壤用4个浓度的铜与砷染毒,然后把成熟的赤子爱胜蚓在其中分别放置2、7与14d。结果表明,随着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大与时间的增加,蚯蚓的生长率不断降低。中性红保持时间与重金属的剂量有一定的联系,浓度越高,中性红保持时间越短,随着时间的增加甚至会减少为0。黏附细胞吞噬活性与细胞吞饮作用也受到重金属的影响而减弱,这也说明重金属对蚯蚓中与免疫相关的体腔细胞影响较大。或许,免疫功能的破坏导致蚯蚓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生存活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腔细胞 中性红保持时间 饱饮能力 塑料黏附
下载PDF
光裸星虫体腔液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 被引量:5
7
作者 郝瑞娟 王庆恒 +1 位作者 焦钰 杜晓东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48,共9页
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光裸星虫(Sipunculus nudus)体腔液细胞(不包括生殖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光裸星虫体腔液细胞密度为(1.73±0.51)×108/mL,可区分为8种类型,包括红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颗粒细胞... 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光裸星虫(Sipunculus nudus)体腔液细胞(不包括生殖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光裸星虫体腔液细胞密度为(1.73±0.51)×108/mL,可区分为8种类型,包括红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颗粒细胞、淋巴样细胞、血栓细胞、网状细胞、盘状细胞和壶状细胞复合体,各类型细胞占细胞总数的比例分别为79.62%、5.23%、1.31%、2.86%、6.77%、1.74%、1.52%和0.94%。各类型细胞中,红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颗粒细胞、淋巴样细胞、血栓细胞与其他无脊椎动物血液(体液)中的同类细胞类似。网状细胞、盘状细胞和壶状细胞复合体较为特殊。其中,网状细胞内有很多单层膜包被的空泡,大部分泡内电子密度很低,少数为中等电子密度;部分细胞内具有中间电子密度高、边缘电子密度低的颗粒;网状细胞可能是颗粒细胞释放颗粒后的残余体。盘状细胞表面密布微绒毛,胞质中有1个很大的液泡,液泡内容物电子密度低,有很多细而短的纤维状结构,该细胞的功能尚不了解。壶状细胞复合体由前端的泡状细胞和后端的纤毛细胞构成,能在体腔液中自由"游动",并能分泌粘液黏附各种衰老细胞、外来异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裸星虫 体腔液细胞 显微结构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Gener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Different Fractions of the Coelomocytes of Holothurian Eupentacta fraudatrix in Response to the Thermostable Toxin of 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 in Vitro 被引量:3
8
作者 Dolmatova L. S. +7 位作者 Eliseykina M. G. Timchenko N. F. Kovaleva A. L. Shitkova O. A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93-304,共12页
Pure fraction (92%-95%) of phagocytes (FP) and a mixture of amoebocytes(62%) and morula cells (38 %) FPMC of the holothurian Eupentacta fraudatrix (Holothuroidea, Dendrochirota) were obtained by using ficoll verograph... Pure fraction (92%-95%) of phagocytes (FP) and a mixture of amoebocytes(62%) and morula cells (38 %) FPMC of the holothurian Eupentacta fraudatrix (Holothuroidea, Dendrochirota) were obtained by using ficoll verographine step gradient. Basal produ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in FP quantified by using reduction of nitroblue tetrazolium (NBT) was more than twice that in FPMC. Thermostable toxin of 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 (TST)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 0.2; 0.5; 2.5 μg/ml, but not 0.1 μg/ml) stimulated NBT reduction in FPMC after 24 h incubation. In FP, TST at concentrations of 0.1 and 0.2 μg/ml inhibited and at concentrations of 0.5 and 2.5 μg/ml stimulated NBT reduction after 24 h incubation. Maximal effect was observed in FP and FPMC at TST concentrations of 0.5 and 0.2 μg/ml, respectively. Addition of catalase (0.7 μg/ml) to the cells treated with TST (2.5 μg/ml) was followed by a decrease in NBT reduction compared to that under toxin treatment alone. TST stimulated 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 in concentration dependent manner (maximum at 0.5 μg/ml concentration in FP) after 24 h treatment, and this stimulation was prevented by a commercial catalase. Plant lectin concanavalin A stimulated NBT reduction more than 5 fold in FPMC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With addition of TST, lectin stimulated ROS to lesser extent than that with lectin alone. When catalase, TST, and lectin were added into the FPMC simultaneously, ROS increase was similar to that under lectin treatment alone. On the whole, data obtained indicated that ROS generation in holothurian coelomocytes especially occurs in both stimulated and not stimulated phagocytes, and that changes in ROS production by these cells may be one of the mechanisms of antibacterial protection of holothuri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terial toxin coelomocytes HOLOTHURIAN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superoxide dismutase
下载PDF
刺参体腔细胞类型及其死亡率与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庭家 田景玉 +2 位作者 丁月 隋凌云 宋亮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07-410,共4页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刺参体腔细胞的类型,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了刺参体腔细胞的亚群。光学显微镜下,根据细胞形态将体腔细胞分为球型细胞、变形细胞、淋巴样细胞和纺锤细胞;透射电镜下,根据细胞结构将体腔细胞分为颗粒细胞和无...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刺参体腔细胞的类型,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了刺参体腔细胞的亚群。光学显微镜下,根据细胞形态将体腔细胞分为球型细胞、变形细胞、淋巴样细胞和纺锤细胞;透射电镜下,根据细胞结构将体腔细胞分为颗粒细胞和无颗粒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通过测试前向角散射光(FSC)和侧向角散射光(SSC)两个参数,分别代表细胞的大小和细胞的颗粒度,绘制双参数(SSC×FSC)散点图和等高图,得出刺参体腔细胞可以分为颗粒细胞和无颗粒细胞两大群,其中无颗粒细胞是主要细胞类群,占体腔细胞总数的65%,而颗粒细胞占31%。采用流式细胞仪研究了刺参体腔细胞死亡率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0~20℃下海参体腔细胞死亡率变化不大,在高温条件下(20~30℃),细胞破裂解体速度加快,细胞存活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体腔细胞 分类 温度 死亡率
下载PDF
仿刺参体腔细胞染色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静 李华 +1 位作者 吴艳辉 陈辉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8-103,共6页
通过改变固定时间、孵育时间、染色时间及温度、分色方式等染色条件,研究不同染料、不同染色条件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lcus体腔细胞的染色效果,并以观察体腔细胞内的颗粒、细胞核、细胞质和伪足的着色情况和细胞整体轮廓清晰程... 通过改变固定时间、孵育时间、染色时间及温度、分色方式等染色条件,研究不同染料、不同染色条件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lcus体腔细胞的染色效果,并以观察体腔细胞内的颗粒、细胞核、细胞质和伪足的着色情况和细胞整体轮廓清晰程度为标准,筛选了适用于仿刺参体腔细胞的理想染色方法。结果表明:25℃室温下,采用滴片制片法,用湿盒孵育15~30min,用甲醇固定1~2min,用φ(Wright’s):φ(Giemsa)=1:1的混合液染色1~2min,水洗,用中性树胶封片,在此条件下对仿刺参体腔细胞的染色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体腔细胞 染色方法
下载PDF
瘤背石磺体腔细胞分类、免疫相关酶特性及初步转录组学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庭莉 杲绍强 +6 位作者 张虎 张易婵 陈鹏 王嘉伟 乔帼 杨伯平 张明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4-93,共10页
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广泛分布于潮间带和潮下带,是海洋生物向陆地生物辐射进化的重要代表,也是环境监测的指示生物。为丰富瘤背石磺的基础免疫学资料,本文研究了瘤背石磺体腔细胞的类别、细胞密度和体腔液免疫相关酶活性,并通过R... 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广泛分布于潮间带和潮下带,是海洋生物向陆地生物辐射进化的重要代表,也是环境监测的指示生物。为丰富瘤背石磺的基础免疫学资料,本文研究了瘤背石磺体腔细胞的类别、细胞密度和体腔液免疫相关酶活性,并通过RNA-Seq测序获得体腔细胞转录本,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瘤背石磺主要有变形细胞、球形细胞和色素细胞3种不同类型的体腔细胞,其中,球形细胞数量最多,色素细胞数量最少;在无任何外源刺激下,体腔液内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酚氧化酶等抗氧化酶和免疫相关酶均具有活性,且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酚氧化酶活性最高;转录组学分析显示,体腔细胞中共组装出63097个Unigenes,KEGG将这些Unigenes主要注释到"信号转导""运输和分解代谢""内分泌系统""翻译""折叠、分选和降解"等信号通路。研究结果将利于进一步揭示瘤背石磺的体腔液及其体腔细胞在机体免疫防御过程中的作用,丰富瘤背石磺的基础免疫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背石磺 体腔液 体腔细胞 免疫相关酶 转录组分析
下载PDF
仿刺参体腔细胞原代培养以及灿烂弧菌胞外产物对其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乐乐 麦康森 +1 位作者 马洪明 张文兵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0,70,共5页
采用CCM、HSM和L-15N 3种培养液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的体腔细胞进行了体外原代培养,并用MTT还原法对细胞的体外存活力进行测定,结果显示:CCM和HSM培养的体腔细胞,在体外分别存活至3 d和6 d大量死亡;L-15N培养液可使细胞在1... 采用CCM、HSM和L-15N 3种培养液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的体腔细胞进行了体外原代培养,并用MTT还原法对细胞的体外存活力进行测定,结果显示:CCM和HSM培养的体腔细胞,在体外分别存活至3 d和6 d大量死亡;L-15N培养液可使细胞在1周内保持存活。用刺参病原菌灿烂弧菌的胞外产物与刺参体外培养细胞共培育,发现对体腔细胞有毒性作用,半致死蛋白质浓度(IC50)为27.6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体腔细胞 体外细胞培养 灿烂弧菌 胞外产物
下载PDF
刺参体腔细胞和血窦游离细胞生物学特性比较
13
作者 赵南南 陈晨 +2 位作者 赵婉茹 庄丕心 王晗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5-91,共7页
比较了体腔细胞与血窦游离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应用转录组分析和逆转录定量PCR技术比较了多种免疫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分析了AjAIF-1蛋白水平表达的差异,应用EdU体外标记DNA复制能力分析比较了两种细胞体外增殖... 比较了体腔细胞与血窦游离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应用转录组分析和逆转录定量PCR技术比较了多种免疫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分析了AjAIF-1蛋白水平表达的差异,应用EdU体外标记DNA复制能力分析比较了两种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血窦游离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显著低于体腔细胞,免疫相关基因AjAIF-1、AjTLR3、AjToll、AjLITAF、AjC3和AjC3-2的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体腔细胞。AjAIF-1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低于体腔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结果显示,血窦游离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显著高于体腔细胞。形态学观察未检测到两种细胞主要细胞类型的差异,但血窦游离细胞中振动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体腔细胞。研究结果提示,与体腔细胞相比,血窦游离细胞可能具有较弱的免疫能力和较强的细胞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体腔细胞 血窦游离细胞 免疫 增殖能力
下载PDF
弓形革囊星虫体腔液细胞的结构与分类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凤麟 SARATH Babu +1 位作者 秦真东 林蠡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18-21,共4页
弓形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arcuatum)是一种栖息在潮间带沙泥中的名优经济动物,目前已经对弓形革囊星虫开展了小规模人工养殖,但是关于其基础生理学特性知之甚少.本研究通过瑞氏姬姆萨染色、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开展弓形革囊星虫体腔液... 弓形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arcuatum)是一种栖息在潮间带沙泥中的名优经济动物,目前已经对弓形革囊星虫开展了小规模人工养殖,但是关于其基础生理学特性知之甚少.本研究通过瑞氏姬姆萨染色、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开展弓形革囊星虫体腔液细胞的形态及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弓形革囊星虫的体腔液细胞主要存在七大类红细胞、盘状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血栓细胞、淋巴样细胞、网状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其中,红细胞数量在体腔液细胞中所占比例最大;盘状细胞长直径最大为39~42μm;嗜碱性粒细胞近椭圆形,碱性颗粒经姬姆萨染色后为蓝色;血栓细胞常多个聚集;淋巴样细胞细胞核较大几乎充满整个细胞;网状细胞内多空泡;嗜酸性粒细胞颗粒经姬姆萨染色后为紫红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革囊星虫 体腔液细胞 结构 分类
下载PDF
转录组测序解析刺参波里氏囊腔与体腔中体腔细胞对吐脏胁迫的响应差异 被引量:1
15
作者 史伟卜 王轶南 +3 位作者 王浩文 任媛 王庆奎 李强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6-125,共10页
刺参的体腔细胞大量存在于体腔液与水管系统内,广泛参与机体的营养输送、代谢以及免疫等多种功能。刺参吐脏时,体腔中体腔细胞近乎排尽,而后迅速恢复。波里氏囊是刺参吐脏后仅存的内脏器官,囊腔内体腔细胞在吐脏后也快速增加,表现出积... 刺参的体腔细胞大量存在于体腔液与水管系统内,广泛参与机体的营养输送、代谢以及免疫等多种功能。刺参吐脏时,体腔中体腔细胞近乎排尽,而后迅速恢复。波里氏囊是刺参吐脏后仅存的内脏器官,囊腔内体腔细胞在吐脏后也快速增加,表现出积极的响应。为研究探讨刺参吐脏后再生早期体腔细胞快速增加的作用与意义,本文分别对刺参吐脏后6 h与吐脏前波里氏囊腔和体腔中体腔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了波里氏囊腔与体腔中体腔细胞在吐脏胁迫下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显示,波里氏囊腔内体腔细胞在吐脏前后有267个基因显著差异表达,差异基因大量富集至GO功能注释的酶催化活性亚类以及甘氨酸、丝氨酸与苏氨酸代谢等KEGG通路。体腔中体腔细胞在吐脏前后有922个基因显著差异表达,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到GO功能注释的细胞黏附、生物黏附等亚类以及细胞外基质受体互作、转化生长因子-β与FoxO等KEGG通路。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刺参体腔细胞的功能及揭示刺参吐脏后的再生机制提供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体腔细胞 波里氏囊 吐脏 转录组
下载PDF
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H_(2)O_(2)胁迫对蚯蚓体腔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16
作者 王凤琴 张来军 李聃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20-24,共5页
蚯蚓是土壤中生物量最大的无脊椎动物,是土壤环境污染研究良好的实验材料,蚯蚓体腔细胞可以进行多种细胞毒理实验。实验将蚯蚓体腔细胞用于过氧化氢(H_(2)O_(2))构建的细胞损伤模型研究,为将这种实验材料用于初步筛选对细胞有保护作用... 蚯蚓是土壤中生物量最大的无脊椎动物,是土壤环境污染研究良好的实验材料,蚯蚓体腔细胞可以进行多种细胞毒理实验。实验将蚯蚓体腔细胞用于过氧化氢(H_(2)O_(2))构建的细胞损伤模型研究,为将这种实验材料用于初步筛选对细胞有保护作用的天然抗氧化剂的探索提供参考。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不同浓度H_(2)O_(2)对蚯蚓离体体腔细胞DNA的损伤作用。随H_(2)O_(2)浓度增大,代表DNA损伤程度的尾部DNA含量(T_(DNA)%)、尾长(T_(L))、尾矩(T_(M))和Olive尾矩(T_(OM))4个参数值也随之升高,表明H_(2)O_(2)对细胞DNA造成了损伤,且浓度越高,细胞DNA损伤越严重,两者呈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实验揭示了蚯蚓体腔细胞对H_(2)O_(2)敏感,可用于初步筛选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子爱胜蚓 体腔细胞 DNA的损伤 单细胞凝胶电泳
下载PDF
彗星电泳检测草胺磷对蚯蚓体腔细胞DNA的损伤
17
作者 张来军 陈永敢 王凤琴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草胺磷对土壤动物的影响,以蚯蚓为受试动物,在实验室环境下,采用彗星电泳技术检测不同浓度草胺磷胁迫对蚯蚓体腔细胞DNA损伤的程度。【方法】草胺磷质量浓度设定为0、37.5、75、150、300 mg/L,胁迫时间24 h,取头部DNA含量... 【目的】探讨草胺磷对土壤动物的影响,以蚯蚓为受试动物,在实验室环境下,采用彗星电泳技术检测不同浓度草胺磷胁迫对蚯蚓体腔细胞DNA损伤的程度。【方法】草胺磷质量浓度设定为0、37.5、75、150、300 mg/L,胁迫时间24 h,取头部DNA含量、尾部DNA含量、尾长、尾矩、Olive尾矩5个参数分析DNA损伤程度。【结果】电泳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比较,5个参数在4个草胺磷处理中都有显著差异;随草胺磷浓度升高,尾部DNA含量、尾长、尾矩、Olive尾矩随之升高,头部DNA含量随之降低,草胺磷胁迫引起了蚯蚓体腔细胞DNA的损伤,草胺磷浓度越高,DNA损伤越严重。随后降低草胺磷浓度,延长胁迫时间至96 h,得到相似结果。【结论】草胺磷会引起土壤动物蚯蚓体腔细胞DNA的损伤,草胺磷浓度与蚯蚓体腔细胞DNA损伤程度两者间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胺磷 赤子爱胜蚓 细胞毒性 DNA损伤 体腔细胞 彗星电泳
下载PDF
刺参体腔细胞免疫相关基因对溶藻弧菌感染的响应
18
作者 黎叶 苏扬清 +1 位作者 刘欣 赵彦翠 《河北渔业》 2022年第5期7-10,28,共5页
为探讨分离自患病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一株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感染刺参后,刺参体腔细胞免疫相关基因的响应变化,分别给刺参注射100μL生理盐水(对照组)和1×10^(9) CFU/mL溶藻弧菌菌液(实验组),用荧光定量PC... 为探讨分离自患病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一株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感染刺参后,刺参体腔细胞免疫相关基因的响应变化,分别给刺参注射100μL生理盐水(对照组)和1×10^(9) CFU/mL溶藻弧菌菌液(实验组),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24 h内刺参体腔细胞Lys、Rel和p105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注射生理盐水对刺参体腔细胞Lys、Rel和p105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影响。感染溶藻弧菌后,实验组刺参体腔细胞中溶菌酶基因的表达量在24 h显著升高,且1 h和24 h时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刺参体腔细胞中p105基因在感染后表达量呈上升趋势,3 h达到峰值,在3 h和6 h,p105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刺参体腔细胞Rel基因表达量在感染后无显著变化。可见刺参感染溶藻弧菌后其体腔细胞Lys和p105基因的表达在短时间内迅速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 体腔细胞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紫外线对刺参体腔细胞内Ca^(2+)浓度与凋亡的影响
19
作者 丁月 张晶 +3 位作者 田景玉 姜鹏飞 周大勇 宋亮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91-396,共6页
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紫外线对刺参体腔细胞内Ca^(2+)浓度变化及凋亡的影响。将鲜活刺参随机等分3组:对照组刺参为未经UVA照射;UVA组刺参为经UVA(15 W/m2)照射30min;药物处理-UVA组刺参为钙离子螯合剂(BAPTA-Na,IC... 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紫外线对刺参体腔细胞内Ca^(2+)浓度变化及凋亡的影响。将鲜活刺参随机等分3组:对照组刺参为未经UVA照射;UVA组刺参为经UVA(15 W/m2)照射30min;药物处理-UVA组刺参为钙离子螯合剂(BAPTA-Na,IC50=1.47mmol/L)灌入刺参体腔内后,再经UVA照射30min。刺参经室温避光分别静置0、1、2、3和4h后采集其体腔细胞待检。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UVA组刺参体壁"化皮"程度随静置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并伴随"吐肠"现象的发生;其体腔细胞内Ca2+浓度随着静置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2h时达到最高值,随后下降;体腔细胞凋亡率在3h后达到最高值,随后降低。药物处理-UVA组刺参体壁"化皮"程度随静置时间延长而未见明显变化;其体腔细胞内Ca^(2+)浓度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低于UVA组。推断紫外线照射刺参导致刺参体壁发生"化皮"现象,其体腔细胞内Ca^(2+)浓度的升高促进了细胞凋亡率的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体腔细胞 钙离子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虾夷马粪海胆体腔细胞的类型及功能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霞 王斌 +1 位作者 刘静 孙健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1-385,共5页
取平均壳径分别为1 9cm和4 4cm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intermedius)进行实验观察。结果表明,海胆体腔有2种类型的细胞,即变形吞噬细胞和色素细胞。变形吞噬细胞形状不定,能伸出伪足,核较大,线粒体、溶酶体等细胞器丰富。色素... 取平均壳径分别为1 9cm和4 4cm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intermedius)进行实验观察。结果表明,海胆体腔有2种类型的细胞,即变形吞噬细胞和色素细胞。变形吞噬细胞形状不定,能伸出伪足,核较大,线粒体、溶酶体等细胞器丰富。色素细胞具突起,内有紫红色颗粒,颗粒溶于酒精等多种溶剂中,使得电镜下细胞内含有大量空泡,细胞核很少见,细胞器较少。变形细胞离体后可凝集,具吞噬酵母的能力,吞噬能力与温度成正相关。色素细胞具有辅助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马粪海胆 体腔细胞 类型 功能 变形吞噬细胞 色素细胞 亚显微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