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4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气化细渣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1
作者 史兆臣 戴高峰 +4 位作者 王学斌 董永胜 李攀 于伟 谭厚章 《华电技术》 CAS 2020年第7期63-73,共11页
煤气化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但由于目前气化炉装备性能或运行水平较差,将会产生大量的气化粗渣和气化细渣,其中气化粗渣的成分与锅炉灰渣相似,可作为建材、道路桥梁等掺混原料;而气化细渣却因为含碳量高、烧失量大,不能直接用... 煤气化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但由于目前气化炉装备性能或运行水平较差,将会产生大量的气化粗渣和气化细渣,其中气化粗渣的成分与锅炉灰渣相似,可作为建材、道路桥梁等掺混原料;而气化细渣却因为含碳量高、烧失量大,不能直接用作建筑、道路材料,填埋处理是当前最主要的处理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浪费土地,也无法回收其中的残碳,经济性和环保性极差。气化细渣的经济环保高效处理是煤气化企业面临的重大难题,对几种典型气化炉产生的气化细渣的基本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总结,结合气化细渣含碳量高、灰分中硅铝含量高、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发达等特点,比较了浮选分离技术、与煤掺烧、用于土壤改良、合成及制备材料,以及水处理工艺等利用方式的技术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细渣 浮选 掺烧 资源化利用 综合利用
下载PDF
国内外生物质能源发电技术应用进展 被引量:47
2
作者 张东旺 范浩东 +6 位作者 赵冰 王家林 巩太义 张缦 李诗媛 杨海瑞 吕俊复 《华电技术》 CAS 2021年第3期70-75,共6页
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清洁能源,对节能减排具重要意义。生物质发电不仅能实现“碳中和”,在我国实现“碳达峰”后还可替代部分煤电,成为电网调峰的重要力量。分析了生物质燃烧特性,分别介绍了国内外纯燃生物质发电、生物质与煤混烧发电和... 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清洁能源,对节能减排具重要意义。生物质发电不仅能实现“碳中和”,在我国实现“碳达峰”后还可替代部分煤电,成为电网调峰的重要力量。分析了生物质燃烧特性,分别介绍了国内外纯燃生物质发电、生物质与煤混烧发电和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锅炉的应用现状。指出生物质纯燃发电项目容量小,发电效率不高且易出现积灰和氯腐蚀的问题,机组可用率偏低。生物质与煤混烧技术可以利用现有大容量发电机组,需要的额外投资小,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有效提高生物质利用效率,避免纯燃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现阶段更经济可行的发电方案。目前,生物质与煤混烧发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需要上网电价的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源 纯燃 混烧 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 循环流化床 碳达峰 碳中和 零碳 超低排放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大比例煤泥掺烧试验研究 被引量:37
3
作者 黄中 江建忠 +4 位作者 徐正泉 曹林涛 孙献斌 肖平 马丽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12-116,共5页
为综合利用煤泥资源,文中利用1台135MW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煤泥添加系统完成了大比例煤泥掺烧技术试验。试验研究了煤泥给料位置、给料量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比例煤泥掺烧后锅炉整体运行稳定,最大煤泥掺... 为综合利用煤泥资源,文中利用1台135MW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煤泥添加系统完成了大比例煤泥掺烧技术试验。试验研究了煤泥给料位置、给料量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比例煤泥掺烧后锅炉整体运行稳定,最大煤泥掺烧比例可达70%,中部给料的经济性略优于顶部给料,由于燃用煤泥后烟气体积增加并引起炉内灰浓度变化,风机电流和排烟温度显著增加,应及时进行燃烧优化调整,将配风调整至合理范围并增加尾部烟道吹灰频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大比例煤泥 掺烧 试验
下载PDF
生物质与煤混燃的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王玉召 李江鹏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74,共3页
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冷压成型生物质麦秆与煤混燃的燃烧特性,实验中生物质质量掺混比分别取0%、10%、50%、90%、100%。实验结果表明,掺入生物质有助于改善煤的燃烧特性;随生物质质量掺混比的增加,燃料的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降低,可燃烧... 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冷压成型生物质麦秆与煤混燃的燃烧特性,实验中生物质质量掺混比分别取0%、10%、50%、90%、100%。实验结果表明,掺入生物质有助于改善煤的燃烧特性;随生物质质量掺混比的增加,燃料的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降低,可燃烧性指数、燃尽特性指数、综合燃烧特性指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混合燃烧 燃烧特性
下载PDF
污泥与煤、木屑的混合燃烧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武宏香 赵增立 +1 位作者 李海滨 王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3-77,97,共6页
通过热天平分析装置对城市污水污泥、煤及木屑单独或混合燃料的燃烧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燃料的燃烧过程分为脱水干燥、挥发分的析出和燃烧、残余挥发分与焦炭的燃尽三个阶段;污泥的着火温度低,燃尽温度高,灰分产量高,燃烧放热量较低... 通过热天平分析装置对城市污水污泥、煤及木屑单独或混合燃料的燃烧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燃料的燃烧过程分为脱水干燥、挥发分的析出和燃烧、残余挥发分与焦炭的燃尽三个阶段;污泥的着火温度低,燃尽温度高,灰分产量高,燃烧放热量较低,挥发分与固定碳燃烧的活化能分别为26.67 kJ/mol和32.12 kJ/mol;污泥单独燃烧性能较差,综合燃烧指数较低为0.161×10-11 K-.3min-2,加入煤或木屑后能明显改善其燃烧性能,缩短燃烧温度范围,提高燃烧速率,降低灰分产率,但同时使挥发分与固定碳燃烧的活化能增加,燃烧对温度的敏感度增加。污泥与煤或者生物质废弃物混燃是污泥燃料资源化利用的较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木屑 混合燃烧
下载PDF
气化细渣基础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杜杰 戴高峰 +3 位作者 李帅帅 王学斌 孙晓伟 谭厚章 《洁净煤技术》 CAS 2019年第2期83-88,共6页
煤气化过程中产生大量含碳量较高的气化细渣,其填埋处理不仅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和水体,同时造成能源浪费,如何高效环保地对气化细渣进行资源化利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在获得气化细渣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粒径分布、灰成分和微观形貌... 煤气化过程中产生大量含碳量较高的气化细渣,其填埋处理不仅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和水体,同时造成能源浪费,如何高效环保地对气化细渣进行资源化利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在获得气化细渣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粒径分布、灰成分和微观形貌等基础上,利用热重对气化细渣单独燃烧及与燃料煤混合燃烧特性进行研究,对比了气化细渣与典型煤种燃烧特性的差异,并考虑掺混比例对混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化细渣的M_(ar)=69. 7%,A_d=54. 5%,w(C_d)=43. 4%,Q_(gr,d)=16. 14 MJ/kg,干化后的气化细渣中碳含量和发热量与对比劣质烟煤相当;干燥后的气化细渣粒径普遍小于200μm,且孔隙结构发达,电镜结果显示其微观结构由球形颗粒和不规则多孔形状颗粒组成。气化细渣与其他煤种燃烧特性对比表明:气化细渣的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分别为601. 6℃和680. 8℃,着火和燃尽特性比对比煤样和对应的原煤略差。气化细渣和原煤在不同掺烧比例下的热重燃烧试验结果表明,气化细渣和原煤掺烧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与原煤掺烧能显著改进气化细渣的燃烧特性,在25%气化细渣掺烧比例下,气化细渣的燃烧特性得到显著改善,且相比于纯烧原煤,掺烧气化细渣后混煤的燃烧特性未显著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干化后高含碳量的气化细渣极具应用价值,且与原煤掺烧对混煤的燃烧特性影响较小,还能显著改进混煤的燃烧特性,将干化后的气化细渣与原煤掺烧是一种可行的利用气化细渣热值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细渣 燃烧 热重 混燃 协同效应
下载PDF
某电厂600MW机组锅炉掺烧劣质煤制粉系统优化调整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李培 梁增同 +3 位作者 高振罡 李帅英 周永刚 赵虹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68,共5页
对某电厂600MW机组掺烧劣质煤后的制粉系统进行了优化调整,并对调整前后机组的综合经济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煤粉偏细和研磨出力不足是影响磨煤机出力的主要原因。通过制粉系统优化调整,磨煤机出力从50t/h左右增加到65t/h以上,机组... 对某电厂600MW机组掺烧劣质煤后的制粉系统进行了优化调整,并对调整前后机组的综合经济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煤粉偏细和研磨出力不足是影响磨煤机出力的主要原因。通过制粉系统优化调整,磨煤机出力从50t/h左右增加到65t/h以上,机组可实现满负荷运行。虽然灰渣含碳量略有升高,锅炉效率降低0.27%,发电标煤耗升高0.9g/(kW·h),但单位制粉电耗降低17.4%,供电标煤耗降低2.4g/(kW·h),总体经济效益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煤机 制粉系统 劣质煤掺烧 煤粉细度 制粉电耗 煤耗 综合经济性
下载PDF
生物质与煤的混烧特性及其对可吸入颗粒物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泉斌 徐明厚 +1 位作者 姚洪 戴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2,共6页
在沉降炉上进行生物质与煤的混烧试验,分析研究生物质与煤混烧对可吸入颗粒物(PM_10)的粒径分布、排放特性及其形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种燃料混烧的PM_10排放仍为相似的双峰分布;混烧时燃烧过程明显分为脱挥发分和焦炭燃烧2个阶段;L... 在沉降炉上进行生物质与煤的混烧试验,分析研究生物质与煤混烧对可吸入颗粒物(PM_10)的粒径分布、排放特性及其形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种燃料混烧的PM_10排放仍为相似的双峰分布;混烧时燃烧过程明显分为脱挥发分和焦炭燃烧2个阶段;LPSA煤与锯末混烧时排放的PM_10浓度最低,并且当氧气含量增加时,PM_1.0(粒径最大不超过1.0μm的颗粒物)变化幅度较小,而PM_1.0+(粒径位于1.0~10μm之间的颗粒物)则有较大程度的增长;对于同一种煤与生物质混烧时,PM_10的形貌有相似之处。在0.1μm处LPSA煤与生物质混烧形成的细微颗粒物大多呈柱状,而PDSB煤与生物质则大多呈碎片块状;并且在4.3μm处除了各自原有的柱状或碎片状结构外,还出现了部分光滑圆球体颗粒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混烧 生物质
下载PDF
煤与生物质混烧时可吸入颗粒物中的矿物质元素演变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泉斌 徐明厚 夏永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03-108,共6页
在沉降炉上进行了生物质与煤的混烧试验,分析研究了生物质与煤混烧时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特性以及颗粒物中矿物元素的演变规律。试验条件如下:燃料给粉速度为0.3g/min,燃烧温度为1150℃,燃烧氛围分别为[N2]:[O2]=4:1和[N2]:[O2]=1:1,混... 在沉降炉上进行了生物质与煤的混烧试验,分析研究了生物质与煤混烧时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特性以及颗粒物中矿物元素的演变规律。试验条件如下:燃料给粉速度为0.3g/min,燃烧温度为1150℃,燃烧氛围分别为[N2]:[O2]=4:1和[N2]:[O2]=1:1,混合燃料中煤与生物质的质量配比始终保持为3:1。燃烧生成的颗粒物采用低压撞击器(LPI)按不同粒径大小从0.03μm~10μm分别采集,共分为13级。试验结果表明:4种燃料燃烧产生的颗粒物排放均为相似的双峰分布,粒径的峰值也都分别出现在0.1μm和4.3μm附近。4种混合原料在各工况下燃烧时,几种重要的单一矿物元素(包括其氧化物形式的成灰元素钙、磷,钠,硫以及痕量元素锌)在PM1.0(1.0μm以下颗粒物)和PM1.0+(1.0μm以上颗粒物)上的富集情况各不相同,并且随着氧气比例的增加颗粒物中各元素的浓度分布的变化趋势也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颗粒物 混烧 生物质
下载PDF
煤粉锅炉协同处置工业污泥现场试验 被引量:23
10
作者 曹通 殷立宝 +3 位作者 方立军 张晗 刘洪锟 李畅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6-90,共5页
通过热电厂煤粉锅炉小比例污泥掺烧现场试验,对掺烧污泥后炉膛温度、飞灰含碳量、锅炉效率等参数的变化,以及NOx,SO2及二恶英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污泥掺烧比例的增加,炉膛温度降低,飞灰含碳量增加,飞灰、炉... 通过热电厂煤粉锅炉小比例污泥掺烧现场试验,对掺烧污泥后炉膛温度、飞灰含碳量、锅炉效率等参数的变化,以及NOx,SO2及二恶英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污泥掺烧比例的增加,炉膛温度降低,飞灰含碳量增加,飞灰、炉渣中重金属增加,锅炉效率在小比例掺烧污泥时变化不大,主要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该结果可为热电厂协同处置污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厂 污泥 掺烧 协同处置 锅炉效率 污染物排放
下载PDF
掺烧不同种类污泥锅炉的燃烧特性 被引量:23
11
作者 朱天宇 殷立宝 +3 位作者 张成 方庆艳 徐齐胜 陈刚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24,共10页
对某台420t/h四角切圆燃煤锅炉进行了单煤燃烧和2种污泥在不同含水率和质量配比下的掺烧数值模拟研究。采用涡耗散模型(EDM)模拟气相湍流燃烧,研究多工况下的炉内流动、燃烧、污染物排放和燃料总燃尽率、煤粉颗粒燃尽率等。结果表明:ED... 对某台420t/h四角切圆燃煤锅炉进行了单煤燃烧和2种污泥在不同含水率和质量配比下的掺烧数值模拟研究。采用涡耗散模型(EDM)模拟气相湍流燃烧,研究多工况下的炉内流动、燃烧、污染物排放和燃料总燃尽率、煤粉颗粒燃尽率等。结果表明:EDM能较好地模拟污泥配比和含水率对锅炉燃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随着掺混比和污泥含水率的增加,水蒸气吸热造成炉膛整体温度水平下降,且燃料总燃尽率呈下降趋势;掺烧污泥后,由于燃料型NOx生成量的减少,锅炉总NOx排放质量浓度明显呈下降趋势;由于不同污泥中硫含量各异,2种污泥掺烧后锅炉SO2排放特性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污泥 混烧 掺混比 含水率 污染物排放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城市下水污泥和煤/LPG在循环流化床上的混烧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吕清刚 范晓旭 +3 位作者 那永洁 贠小银 矫维红 高鸣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9-342,共4页
在高6000 mm、直径300mm的循环流化床上进行了含水率为79%的湿污泥与煤/石油液化气(LPG)的混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无论用煤还是LPG作为辅助燃料,试验都能在设定的工况条件下稳定运行;向炉内加入石灰石的量达到钙硫摩尔比为3.4∶1时... 在高6000 mm、直径300mm的循环流化床上进行了含水率为79%的湿污泥与煤/石油液化气(LPG)的混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无论用煤还是LPG作为辅助燃料,试验都能在设定的工况条件下稳定运行;向炉内加入石灰石的量达到钙硫摩尔比为3.4∶1时,二氧化硫和氯化氢的排放达标,脱硫效率和脱氯效率分别为75%和94%;在试验中, 烟气中NOx排放、烟气中汞含量和二恶英类排放都不超标;试验产生的飞灰含碳量低,飞灰中痕量元素的浸出毒性不超标;计算表明,如果利用余热干燥污泥和预热空气可有效地减少辅助燃料的消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污泥 循环流化床 混烧 LPG
下载PDF
燃煤机组耦合污泥发电对锅炉运行影响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周凌宇 王一坤 +4 位作者 陈钢 成汭珅 解冰 张广才 柳宏刚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7-83,共7页
为了研究燃煤机组掺烧污泥后对锅炉运行的影响,针对某电厂330 MW等级燃煤机组,以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通过热力校核计算分析了机组在330、280、180、80 MW电负荷时,分别掺烧含水率为82%、60%、35%和10%的污泥对锅炉热效率、燃煤量、排烟... 为了研究燃煤机组掺烧污泥后对锅炉运行的影响,针对某电厂330 MW等级燃煤机组,以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通过热力校核计算分析了机组在330、280、180、80 MW电负荷时,分别掺烧含水率为82%、60%、35%和10%的污泥对锅炉热效率、燃煤量、排烟温度及减温水量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掺烧污泥的含水率一定时,对锅炉运行产生的影响随负荷降低而增大;而在锅炉负荷一定时,对锅炉运行产生的影响随污泥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在80 MW电负荷下掺烧82%含水率污泥时影响最大,其锅炉热效率降低0.89个百分点;污泥掺烧对锅炉燃煤量的影响不定,在今后的工程评价与实践中应区别对待,具体核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污泥 掺烧 含水率 热效率 燃煤量 排烟温度 减温水量
下载PDF
污泥与煤和煤矸石共燃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肖汉敏 马晓茜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5-550,共6页
利用STA409 PC型同步热分析仪,对煤、煤矸石和污泥不同质量比样品的燃烧过程进行了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单一煤和煤矸石的DTG曲线都只有一个明显的失重峰,污泥的DTG曲线有两个明显的失重峰,而混合物的DTG曲线都有两个失重峰。通过分析不... 利用STA409 PC型同步热分析仪,对煤、煤矸石和污泥不同质量比样品的燃烧过程进行了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单一煤和煤矸石的DTG曲线都只有一个明显的失重峰,污泥的DTG曲线有两个明显的失重峰,而混合物的DTG曲线都有两个失重峰。通过分析不同样品的混燃过程,发现随着煤所占质量比的增加,最大失重峰速率所对应的温度都有所降低。煤、煤矸石、污泥及其混合物的活化能为16.93 kJ/mol^109.89 kJ/mol。随着污泥所占质量比的增加,混合物的着火温度有所降低,当达到70%时,污泥与煤混合物的着火点接近单一污泥的着火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污泥 热重 混燃 热重分析
下载PDF
350MW机组锅炉掺烧准东煤结渣问题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杜智华 姚伟 +1 位作者 方顺利 张森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9-113,123,共6页
准东五彩湾煤属于极易着火、极易燃尽,燃烧性能优异的煤种,但该煤种煤灰中钠与钙含量均较高,具有严重的结渣、沾污特性。对此,以准东五彩湾电厂2号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前后墙对冲、旋流燃烧器锅炉掺烧准东煤的炉内温度场... 准东五彩湾煤属于极易着火、极易燃尽,燃烧性能优异的煤种,但该煤种煤灰中钠与钙含量均较高,具有严重的结渣、沾污特性。对此,以准东五彩湾电厂2号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前后墙对冲、旋流燃烧器锅炉掺烧准东煤的炉内温度场和煤粉颗粒流动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锅炉后墙燃烧器的外二次风旋流强度过大,引起后墙水冷壁附近烟气温度过高,炉内热气流作用引发D层燃烧器煤粉气流贴墙,导致后墙结渣严重,影响掺烧准东煤锅炉的安全与经济运行。建议在掺烧准东煤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负荷扰动,或间歇性从底层A/B磨煤机掺入低钠煤,以减轻结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煤 乌东煤 掺烧 结渣 沾污 碱金属 温度场 二次风旋流强度
下载PDF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oxins,furans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during fluidized-bed combustion of sewage sludge 被引量:17
16
作者 DENG Wenyi, YAN Jianhua, LI Xiaodong, WANG Fei, CHI Yong, LU Shengyong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lean Energy Utilization, Institute for Thermal Power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1747-1752,共6页
Pre-dried sewage sludge with high sulfur content was combusted in an electrically heated lab-scale fluidized-bed incinerator. The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PCDDs), polychlorinate... Pre-dried sewage sludge with high sulfur content was combusted in an electrically heated lab-scale fluidized-bed incinerator. The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PCDDs), 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s (PCDFs)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were studied. Coal and calcium oxide (CaO) were added during the sewage sludge combustion tests to optimize combustion conditions and control SO2 emiss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lue gases emitted during mono-combustion of sewage sludge were characterized by relatively high concentrations of SO2, NOx and organic pollutants, due to the high sulfur, nitrogen, and volatile matter content of sewage sludge. The total 16 USEPA priority PAHs and 2,3,7,8-substituted PCDD/Fs produced from sewage sludge combustion were found to be 106.14 μg/m^3 and 8955.93 pg/m^3 in the flue gas, respectively. In the case of cocombustion with coal (msludge/mcoal =1:1), the 16 PAHs and 2,3,7,8-substituted PCDD/Fs concentrations were markedly lower than those found during mono-combustion of sewage sludge. During co-combustion, a suppressant effect of CaO on PCDD/Fs formation was ob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ombustion PCDD/F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sewage sludge
下载PDF
污泥与煤炭掺烧的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7
作者 吴江 余凌洁 +2 位作者 张会 关昱 张霞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07-110,148,共5页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污泥产量迅速增加,但污泥无害化处理率仍很低,因此污泥的减量、无害处理以及资源利用十分紧迫。污泥焚烧是实现最大体积减小的污泥处置方法之一。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污泥焚烧工艺已逐渐成熟。综述了污泥焚...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污泥产量迅速增加,但污泥无害化处理率仍很低,因此污泥的减量、无害处理以及资源利用十分紧迫。污泥焚烧是实现最大体积减小的污泥处置方法之一。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污泥焚烧工艺已逐渐成熟。综述了污泥焚烧技术的现状,对国内外包括电厂掺烧污泥在内的典型污泥焚烧系统进行了评价,并讨论了燃煤电厂污泥混烧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污泥 掺烧 焚烧设备
下载PDF
污泥和煤混烧过程中含氧官能团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培生 胡益 +3 位作者 胡念苏 余万 徐乔 杨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0-44,共5页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一种干燥后的市政污泥和一种烟煤在不同质量分数下组成混合物燃烧过程中含氧官能团的演化规律。分别取污泥质量分数为0、10%、20%、30%和100%配制成5组样品,在管式炉反应器中分别得到各样品在0、30%、50%、70%和...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一种干燥后的市政污泥和一种烟煤在不同质量分数下组成混合物燃烧过程中含氧官能团的演化规律。分别取污泥质量分数为0、10%、20%、30%和100%配制成5组样品,在管式炉反应器中分别得到各样品在0、30%、50%、70%和100%燃尽率下的焦样。运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焦样中含氧官能团的分析发现:随着燃烧的进行,烟煤中无机氧的含量上升,羟基的含量减少,羰基含量呈波动状,羧基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市政污泥中的含氧官能团形态与煤相同,其演化规律与煤相近。煤和污泥中的含氧官能团在混烧过程中均保持了各自的独立性,未发生明显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含氧官能团 混烧
下载PDF
市政污泥掺烧对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烟气中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陈海军 严骁 +4 位作者 许榕发 原晓华 杨庆东 彭佳 任明忠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66-772,共7页
与生活垃圾协同焚烧是污泥处置中最有前景的处置方式,但其对焚烧烟气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尚未明确。利用生活垃圾焚烧炉开展生活垃圾协同处置市政污泥的试验,研究掺烧5%、10%和15%的市政污泥时焚烧烟气中酸性气体、烟尘、重金属和二噁英等... 与生活垃圾协同焚烧是污泥处置中最有前景的处置方式,但其对焚烧烟气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尚未明确。利用生活垃圾焚烧炉开展生活垃圾协同处置市政污泥的试验,研究掺烧5%、10%和15%的市政污泥时焚烧烟气中酸性气体、烟尘、重金属和二噁英等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与单独焚烧生活垃圾的对照组相比,在各掺烧比例下,烟气中SO2、HCl、NOx及烟尘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均未超过GB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限值;Cu、Hg排放质量浓度明显下降,Cr、Cd波动下降,Pb在高掺烧比时仍远低于限值,Ni增长幅度小于15%;二噁英总量升高,但仍符合标准限值。因此,在掺烧比例不超过15%的情况下,焚烧烟气中污染物排放仍在安全可控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污泥 掺烧 烟气 污染物排放
下载PDF
配风方式对燃煤锅炉掺烧污泥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孟涛 邢小林 +3 位作者 张杰 周磊 张涛 王长安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3-271,共9页
燃煤耦合污泥发电技术研究主要聚焦在掺混比等条件的影响,而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等因素的影响规律尚不清晰。鉴于此,采用涡耗散模型对600 MW四角切圆煤粉锅炉掺烧市政污泥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污泥掺混比例、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以及... 燃煤耦合污泥发电技术研究主要聚焦在掺混比等条件的影响,而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等因素的影响规律尚不清晰。鉴于此,采用涡耗散模型对600 MW四角切圆煤粉锅炉掺烧市政污泥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污泥掺混比例、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以及二次风配风方式对燃煤锅炉内污泥掺混燃烧及NOx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污泥掺混比增加,炉膛整体温度下降,影响燃烧稳定性,同时炉膛出口NOx浓度有所降低。当污泥掺混比例增长至20%,炉膛出口温度约下降100 K,NOx浓度减少53.2%。而污泥掺混比例对于炉膛内速度场分布影响较小。随着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由0.72增加至0.96,炉膛出口温度增幅较小,仅增加15 K左右,而NOx浓度则大幅增长,由174.39 mg/m3增长至352.09 mg/m3,约增长50.4%。在本文过量空气系数范围内,考虑温度和NOx浓度,推荐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0.84。不同二次风配风对燃煤锅炉掺烧污泥影响差异较大。5种配风方式下,炉膛出口温度和NOx浓度有较大变化。鼓腰配风下炉膛出口温度最低,为1 289 K,而倒塔配风温度最高,为1 341 K。同时鼓腰配风下NOx浓度较高,为207.77 mg/m3,束腰配风NOx浓度较低,为156.42mg/m3。综合温度和NOx浓度,本文二次风配风推荐采用束腰配风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污泥 掺混燃烧 燃烧特性 污染物排放 数值模拟 配风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