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CYFRA21-1、NSE表达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胡媛春 蔡晓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472-476,共5页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 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NSCLC患者132例纳入NSCLC组,另择同期良性肺疾病者90例、健康体检者90名分别纳入肺良性疾病组、健康...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 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NSCLC患者132例纳入NSCLC组,另择同期良性肺疾病者90例、健康体检者90名分别纳入肺良性疾病组、健康对照组;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研究者血清CYFRA 21-1、NSE表达水平,分析血清指标表达与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关系;依照患者随访2 a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患者血清CYFRA 21-1、NSE水平对NSCLC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结果 NSCLC组患者血清CYFRA 21-1、NSE水平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CYFRA 21-1水平评估NSCLC的发生ROC曲线下面积为0.792,高于血清NSE评估曲线下面积0.671(P<0.05);NSCLC患者中,不同性别、年龄患者血清CYFRA 21-1、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发生淋巴结转移者血清CYFRA 21-1、NSE水平高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肺鳞癌患者血清CYFRA 21-1表达水平高于肺腺癌患者(P<0.05);随访2 a, NSCLC患者中失访4例,死亡组(34例)患者血清CYFRA 21-1、NSE水平高于生存组(94例)(P<0.05);血清CYFRA 21-1、NSE水平联合检测预测NSCLC患者2 a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8,高于两项指标单独检测曲线下面积0.689、0.665(P<0.05)。结论 NSCLC患者血清CYFRA 21-1、NSE水平呈现高表达,且CYFRA 21-1对NSCLC的评估价值更高,二者高表达可预示NSCLC患者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临床病理 预后
下载PDF
细胞角质蛋白19与肝癌临床病理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雁 汤钊猷 +3 位作者 田波 钦伦秀 叶胜龙 孙瑞霞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41-343,共3页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中细胞角质蛋白(CK)19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01例正常人血清中CK19浓度,确定参考范围;然后测定108例HCC患者术前血清CK19浓度,分析CK19升高...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中细胞角质蛋白(CK)19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01例正常人血清中CK19浓度,确定参考范围;然后测定108例HCC患者术前血清CK19浓度,分析CK19升高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正常人血清CK19浓度单侧98%可信区间上限是2.3μg/L。108例HCC患者中,24例(22.2%)CK19水平升高,浓度范围是2.4~4 5.5μg/L,其中12例(11.1%)只有CK19升高而AFP正常。低分化癌的比例在CK19升高者中(37.5%,9/24)高于CK19正常者(20.2%,17/84,x^2=7.362,P<0.05)。门静脉癌栓的比例在CK19升高组(25.0%,6/24)高于CK19正常组(6.0%,5/84,x^2=7.403,P<0.01);TNM Ⅲ/Ⅳ期肿瘤的比例在CK19升高组(54,2%,13/24)亦高于CK19正常组(21.4%,18/84,x^2=13.300,P<0.005)。结论 部分HCC患者血清中CK19升高,可能与肿瘤门静脉癌栓、分化程度更低、病期更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角质蛋白19 血清 原发性肝细胞癌 检测 临床病理
原文传递
8例涎腺透明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万飞 陈菲 +1 位作者 陈湘华 陈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68-671,共4页
目的:探讨涎腺透明细胞癌(CCCs)生物学特性和组织来源。方法:收集8例涎腺透明细胞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文献回顾对涎腺透明细胞癌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透明细胞癌EMA和CK8全阳性表达(8/8、100/100),Ck18和CK-HMW小部分阳性表达(各2/... 目的:探讨涎腺透明细胞癌(CCCs)生物学特性和组织来源。方法:收集8例涎腺透明细胞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文献回顾对涎腺透明细胞癌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透明细胞癌EMA和CK8全阳性表达(8/8、100/100),Ck18和CK-HMW小部分阳性表达(各2/8、25/100),S-100仅1例阳性表达。SMA、Calpon in和P53无表达,bc l-2全阳性表达,PCNA阳性表达率为72.25%。结论:涎腺透明细胞癌是腺上皮性肿瘤,肿瘤细胞增殖活跃,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 透明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
下载PDF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2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戚沛霖 李红 +1 位作者 陈星伟 何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7-18,T002,共3页
20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临床特点为发生于真皮内、病程长、常反复局部复发。组织学特征为梭形瘤细胞围绕小血管排列成车辐状结构且遍及整个瘤体;瘤细胞成分单一、核轻度异型、核分裂象少见;瘤体常包裹较多脂肪细胞和皮肤附件;瘤组织常... 20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临床特点为发生于真皮内、病程长、常反复局部复发。组织学特征为梭形瘤细胞围绕小血管排列成车辐状结构且遍及整个瘤体;瘤细胞成分单一、核轻度异型、核分裂象少见;瘤体常包裹较多脂肪细胞和皮肤附件;瘤组织常向皮下脂肪呈树枝状浸润性生长。本文介绍了新近的色素型和纤维肉瘤型两个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肉瘤 病理学 皮肤肿瘤
下载PDF
31例胃肠道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靖华 季洪爱 +2 位作者 陈龙邦 周晓军 汪国林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75-476,共2页
本文分析了31例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研究。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平均年龄56.6岁,发生部位以胃最为常见占77%(24/31),小肠、回盲肠及盲肠、大肠各2例,直肠1例,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病理学以裂、无裂细胞淋巴瘤多见。对16例... 本文分析了31例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研究。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平均年龄56.6岁,发生部位以胃最为常见占77%(24/31),小肠、回盲肠及盲肠、大肠各2例,直肠1例,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病理学以裂、无裂细胞淋巴瘤多见。对16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证实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占94%(5/16),T细胞性恶性淋巴瘤1例为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淋巴瘤 病理学
下载PDF
IMP3在平滑肌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著学 杨迎春 +2 位作者 童英 文安智 易韦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19期3281-3284,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MP3)在平滑肌肉瘤及平滑肌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IMP3在15例平滑肌肉瘤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选取54例平滑肌瘤患者作为对照。结果:IMP3在平...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MP3)在平滑肌肉瘤及平滑肌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IMP3在15例平滑肌肉瘤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选取54例平滑肌瘤患者作为对照。结果:IMP3在平滑肌肉瘤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33%(11/15),IMP3在子宫组、中低分化组、肿瘤性坏死组、核分裂计数≥25个/10 HPF组及ki67>20%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子宫外组、高分化组、无肿瘤性坏死组、核分裂<25个/10 HPF组及ki67≤20%、≤10%组(P<0.05);随访病例中,死亡、复发及转移病例(100.00%,4/4)均表达IMP3,明显高于健在且未复发、转移病例(60.00%,6/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4例平滑肌瘤患者中仅5例(9.26%)弱至中度阳性表达IMP3,IMP3在平滑肌肉瘤与平滑肌瘤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P3参与了平滑肌肉瘤的发生并在该肿瘤中高度表达,可作为一个新的与平滑肌瘤鉴别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mRNA结合蛋白3 平滑肌肉瘤 平滑肌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
原文传递
A clinico-pathological and cytological study of oral candidiasis
7
作者 Kayo Kuyama Yan Sun +5 位作者 Chieko Taguchi Hiroyasu Endo Masanobu Wakami Masahiko Fukumoto Takanori Ito Hirotsugu Yamamoto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1年第4期212-217,共6页
Candidiasis of the oral mucosa arises chiefly as a re- sult of infection with Candida albicans. Many clinico- pathological analyses of macroscopic findings have been described, although the clinical findings of oral c... Candidiasis of the oral mucosa arises chiefly as a re- sult of infection with Candida albicans. Many clinico- pathological analyses of macroscopic findings have been described, although the clinical findings of oral candidiasis vary considerably and the conditions are complex. The present study 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clinical, cytological and histological diagnoses of oral candidiasis, associated complex diseases and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ytology. The ratio of Candida in-fection was 28.9% among 1551 study participants. Females were infected significantly more often than men (p < 0.01) and the affected age range was 60 - 79 years (61.0%, p < 0.01). The predominantly affected areas were the tongue (48.3%, p < 0.01) and gingiva (20.0%, p < 0.01), and occurrence at multiple loci was seen in 43 (9.6%) patients. The typical clinical find- ings of oral candidiasis were ulcerative/erythematous lesions (33.2%, p < 0.01) and pseudomembranous candidiasis (31.6%, p < 0.01). A histopathological dia- gnosis of candidiasis based on biopsy specimens from 26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Candida infection indicated by cytology was confirmed from cultures. The break- down of a cytological to a definite diagnosis was 6 positive (SCC 4, verrucous carcinoma 1, moderate to severe dysplasia 1), 6 suspected positive (mild dyspla- sia, 2;moderate to severe dysplasia, 2;papilloma, 1 and SCC, 1) and 14 negative (epulis, 3;papilloma, 3;granulation tissue, 2;fibrosis, 2 and others, 4). Exfo-liative cytology can easily judge the presence of Can-dida species, although experience is necessary for the presumptive diagnosis of an oral mucosal disease. The application of exfoliative cytology using the Pe- riodic acid-Schiff reaction is helpful for the earlier detection of oral candidiasis with various macrosco- pic fin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DIDIASIS Oral EXFOLIATIVE CYTOLOGY clinico-pathology
下载PDF
Jab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朱维培 钱志红 费蓓蓓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2-613,616,共3页
目的探讨Jab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和分析10例正常卵巢组织、19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以及43例卵巢癌组织中Jab1蛋白的表达。结果Jab1蛋白阳性表达率正常卵巢组织、良性上皮性肿... 目的探讨Jab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和分析10例正常卵巢组织、19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以及43例卵巢癌组织中Jab1蛋白的表达。结果Jab1蛋白阳性表达率正常卵巢组织、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明显低于卵巢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Jab1蛋白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化、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年龄、有无腹水等无关。结论Jab1蛋白在卵巢癌中表达异常,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细胞的增殖活性密切相关。提示Jab1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有可能成为卵巢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JAB1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
下载PDF
颌骨肉瘤9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恒琨 巩艳玲 +3 位作者 张文峰 孙志军 陈新明 王仁欣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95例颌骨肉瘤的临床资料。方法:按照WHO骨肿瘤最新分类,对95例颌骨肉瘤的性别、年龄、病程、部位、临床表现、病理分型、X线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颌骨肉瘤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06∶1;好发年龄为20~49岁... 目的:回顾分析95例颌骨肉瘤的临床资料。方法:按照WHO骨肿瘤最新分类,对95例颌骨肉瘤的性别、年龄、病程、部位、临床表现、病理分型、X线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颌骨肉瘤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06∶1;好发年龄为20~49岁,占发病总数的58.95%;病程最短1周,最长5.5a,平均5.2个月;下颌骨较上颌骨多见;临床症状多有肿块(82.10%),伴疼痛、麻木及牙松动移位等;病理类型以骨肉瘤(31.58%)最多,其他依次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2.11%)、软骨肉瘤(15.79%)、恶性淋巴瘤(11.58%)、横纹肌肉瘤(6.32%)、纤维肉瘤(5.26%)、浆细胞肉瘤(5.26%)和尤文肉瘤(2.11%)。68.42%表现为骨质破坏,6.32%表现为骨质硬化,25.26%表现为骨质破坏伴骨质硬化。结论:颌骨肉瘤以20~49岁男性多见,与身体其他部位肉瘤的发病特点相似;骨肉瘤最为常见;根治性手术是治疗该类疾病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 肉瘤 骨肉瘤 临床病理
下载PDF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Hereditary, Familial and Sporadic Prostate Cancer
10
作者 Diem Nguyen Bentzon Anne Sofie Lynnerup Michael Borre 《Open Journal of Urology》 2012年第2期38-44,共7页
Aim: To characterize familial prostate cancer including hereditary prostate cancer and assess the disease-free survival following radical prostatectomy. Methods: A self-administered written questionnaire was forwarded... Aim: To characterize familial prostate cancer including hereditary prostate cancer and assess the disease-free survival following radical prostatectomy. Methods: A self-administered written questionnaire was forwarded to 709 prostatectomized patients from the Aarhus Prostate Cancer Study containing questions about cases of prostate cancer (PC), age at diagnosis, vital status, and age at death for all first-degree relatives. Patients were then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family history: hereditary prostate cancer (HPC), familial prostate cancer (FPC), and sporadic prostate cancer (SPC) groups. The information from a subset of both FPC (n = 17) and SPC (n = 17) groups were validated in the Danish Cancer Register and the Civil Registration System. Between groups, we described the association of ag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PSA), postoperative Gleason score and T Stage. A Kaplan-Meier curve demonstrated postoperative disease-free survival in each group. Results: The response rate was 81% (574/709). About 21% of the patients were categorized in the FPC group, of which 7% were identified as having HPC. The median follow-up time was 63 months for HPC, 65 months for FPC and 88 months for SPC. Overall,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in clinical features and disease-free survival except that patients with HPC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younger age than sporadic cases (p = 0.02). The proportion of self-reported PC diagnoses confirmed in the cancer register was 27.8%. The index persons with SPC reported no PC in first-degree relatives and none was found the cancer register. Conclusion: Overall, we found no difference i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urvival, following radical prostatectomy except that patients with HPC were younger at diagnosis. These results are in line with previously reported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Family History SELF-REPORTS clinico-pathology
下载PDF
子宫内膜鳞状细胞癌-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冰 粟占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1期2151-2152,共2页
目的:探讨PSCCE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总结3例PSCCE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3例PSCCE均为绝经后妇女,临床表现与一般内膜癌相似,病理学上与其他部位鳞癌相同。免疫组化ER、PR检查仅1例PR阳性,HPV免疫染色均... 目的:探讨PSCCE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总结3例PSCCE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3例PSCCE均为绝经后妇女,临床表现与一般内膜癌相似,病理学上与其他部位鳞癌相同。免疫组化ER、PR检查仅1例PR阳性,HPV免疫染色均为阴性。2例随访患者死于诊断后11和18个月。结论:PSCCE很少见,恶性度高,预后差。与高雌激素状态和HPV关系可能并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鳞状细胞癌 临床病理学
原文传递
外阴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戴莉萍 赵妤 严常宝 《中国医药导刊》 2009年第7期1124-1125,共2页
目的:探讨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外阴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进行临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见肿瘤有薄层纤维包膜,由短梭形细胞和大量小至中等大小的血管构成,梭... 目的:探讨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外阴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进行临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见肿瘤有薄层纤维包膜,由短梭形细胞和大量小至中等大小的血管构成,梭形细胞分布疏密不均,可见多核瘤细胞,血管壁增厚伴广泛玻璃样变,部分血管扩张。免疫组化:肿瘤细胞Vimentin弥漫阳性,CD34弱阳性,EMA局灶阳性,而desmin,actin,ER,PR,S100,CD117均阴性。结论: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的间叶性肿瘤,应注意与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侵袭性血管粘液瘸,软组织多形性玻璃样变血管扩张性肿瘤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 外阴肿瘤 临床病理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BTG2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3
作者 郑艳红 刘文文 +1 位作者 林建波 曹璋 《科技视界》 2018年第31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BTG2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76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BTG2表达情况,结合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BTG2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BTG2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 目的:探讨BTG2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76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BTG2表达情况,结合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BTG2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BTG2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 47%和76. 32%,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TG2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及部位无关,与淋巴结转移(P <0. 05)有关。结论:BTG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与淋巴转移及预后有关, BTG2可能在胃癌发展进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BTG2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回盲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14
作者 王兰 宋汉明 《河北医学》 CAS 1997年第5期10-12,共3页
本文对10例回盲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进行分析。认为该病主要特点是:发病年龄偏低,平均29.2岁;临床表现以腹痛、腹部包块出现率高,易并发肠套叠;组织学可观察到淋巴上皮损害,类型以B细胞性为主,并见1例少见的何... 本文对10例回盲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进行分析。认为该病主要特点是:发病年龄偏低,平均29.2岁;临床表现以腹痛、腹部包块出现率高,易并发肠套叠;组织学可观察到淋巴上皮损害,类型以B细胞性为主,并见1例少见的何杰金;本病预后差。肿瘤大小、侵犯肠壁深度、组织学类型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并对其病理鉴别诊断加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回盲部 临床病理
下载PDF
宫颈微偏腺癌临床病理形态学特征及诊断要点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风军 《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7期581-582,584,共3页
目的阐明宫颈微偏腺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报道1例宫颈微偏腺癌,结合文献对本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探讨。结果宫颈异常增大,活检腺体大小不一,形状怪异如尖角突出等,细胞异型不明显,腺体周围间质有水肿及促结缔组织反应。... 目的阐明宫颈微偏腺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报道1例宫颈微偏腺癌,结合文献对本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探讨。结果宫颈异常增大,活检腺体大小不一,形状怪异如尖角突出等,细胞异型不明显,腺体周围间质有水肿及促结缔组织反应。结论宫颈微偏腺癌是一种罕见的高分化腺癌,镜下腺体形态不规则、深部浸润及特异性间质反应均提示该病的存在,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微偏腺癌 临床病理学 诊断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2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伟 王仰坤 马丽 《实用医药杂志》 2006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23例GIST标本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23例GIST中良性4例,交界性7例,恶性12例。瘤细胞为梭形或上皮样,或两者混合存在。免疫组化表型为CD117和CD34,阳性率...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23例GIST标本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23例GIST中良性4例,交界性7例,恶性12例。瘤细胞为梭形或上皮样,或两者混合存在。免疫组化表型为CD117和CD34,阳性率分别为95.7%及65.2%。结论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有较为独特的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CD117敏感性强、特异性高,是胃肠道间质瘤可靠的标记物;CD34表达率较高,可作为诊断的参考指标,CD117及CD34等免疫标记物联合使用对其作出正确诊断起互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TIP30表达与肝外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建波 崔敏 +7 位作者 邵波 苑博 刘公攀 邵存华 关强 张阳 刘汇彧 李建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TIP30在肝外胆管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肝外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78例肝外胆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IP30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TIP30蛋白表达与肝外胆管癌的细胞分化、...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TIP30在肝外胆管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肝外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78例肝外胆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IP30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TIP30蛋白表达与肝外胆管癌的细胞分化、TNM分期、转移、预后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TIP30在肝外胆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3.59%和7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P30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细胞分化程度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TNM分期有关(P<0.05);肝外胆管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4.8个月,TIP30阳性表达者为20.3个月,明显长于阴性表达者的11.5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IP30蛋白在肝外胆管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与临床分期、转移及预后有关;TIP30可以作为预测肝外胆管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P30 胆管癌 临床病理 预后
下载PDF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atients with pauci-immune crescent glomerulonephritis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政 姚小丹 +4 位作者 胡伟新 曾彩虹 陈惠萍 刘志红 黎磊石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8-42,105,共6页
目的 对寡免疫复合物型新月体肾炎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方法 采用病理检查包括 :光镜检查、免疫病理分析、血清学检查、肾功能检查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6 4 0 0例非移植肾活检中发现 2 4例寡免疫复合物型新月体肾炎 (PICGN)患者 ,占... 目的 对寡免疫复合物型新月体肾炎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方法 采用病理检查包括 :光镜检查、免疫病理分析、血清学检查、肾功能检查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6 4 0 0例非移植肾活检中发现 2 4例寡免疫复合物型新月体肾炎 (PICGN)患者 ,占肾活检总数的 0 37% ,占新月体肾炎总数的 2 3 9% ,其中女性 16例 ,男性 8例 ,平均年龄 33岁。血管炎中微型多动脉炎 (33 3% )和结节性多动脉炎 (8 3% )为常见继发病因。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阳性率为 52 2 %。临床上多表现为急进性肾功能减退 (75 0 % ) ,发作性肉眼血尿发生率高 (58 3% ) ,高血压发生率为 4 5 8% ,肾病综合症发生率为 4 1 7% ,2 5%患者出现少尿无尿症状。除贫血外 ,肾外表现较少。病理上血管襻坏死 (6 2 5% )、单核及中性粒细胞浸润(6 6 7% )及小血管炎等为常见的急性病变 ;然而 ,小球硬化 (4 5 8% )、小管萎缩 (83 3% )、间质纤维化 (75 0 % )等慢性化病变也较严重。 2 2例患者行免疫抑制治疗 ,16例随访 8— 92个月 ,有 4例肾功能在正常范围 (<12 4 μmol/L) ,8例行非透析保守治疗 ,仅 4例进入终末期肾功能衰竭需进行维持性血透析治疗。结论 免疫抑制冲击治疗是治疗PICGN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uci-immune crescent glomerulonephritis·clinico-pathology·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原文传递
脑膜瘤12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昊宾 孙昆昆 +2 位作者 孙伟 黄绍花 沈丹华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97-600,共4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125例脑膜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脑膜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按照WHO (2007)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的标准对125例脑膜瘤进行病理分类及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125例脑膜瘤中,女性88例(70.4%),男性37例(2... 目的 回顾性分析125例脑膜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脑膜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按照WHO (2007)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的标准对125例脑膜瘤进行病理分类及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125例脑膜瘤中,女性88例(70.4%),男性37例(29.6%),男女之比为1:2.3.其中属低复发性和低进展危险性组脑膜瘤102例(81.6%),高复发性和高进展危险性脑膜瘤23例(18.4%);前者女性78例,后者10例;前者男性24例,后者13例;差异显著(P<0.05).男女两组的发病年龄高峰均在51 -60岁,随着年龄增大发病趋于相对稳定.男性组中,≤50岁者发生高复发和高进展危险性脑膜瘤的概率大于> 50岁者,差异显著(P<0.05),而>50岁组发生低复发和低进展危险性脑膜瘤的概率大于≤50岁者,差异亦显著(P<0.05).而在女性组中,两个年龄段发生低级别或高级别脑膜瘤的概率差异不显著(P>0.05).病理组织学类型主要为内皮型(49/125)和纤维型(30/125);发生部位多在大脑凸面,与大脑镰相连,其次为颅底部,再次为小脑、脑室及胸椎等部位.结论 脑膜瘤在性别、发病年龄、病变部位、病理学类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充分认识脑膜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可为早期发现和早期诊疗提供更充足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下载PDF
525例伴血脂异常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宇 古炀晖 +2 位作者 程小红 刘旭生 邹川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5-184,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血脂类型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的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525例IgA肾病患者的性别、基线年龄、基线病程、基线血压、高血压病史、血肌酐、eGFR、尿酸、24 h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 目的:探究不同血脂类型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的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525例IgA肾病患者的性别、基线年龄、基线病程、基线血压、高血压病史、血肌酐、eGFR、尿酸、24 h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血脂、Katafuchi半定量病理积分系统(包括小球积分、小管-间质积分、血管积分)等临床病理资料,根据血脂结果将患者分为血脂正常组、高胆固醇血症组、高甘油三酯血症组、低高密度脂蛋白组,分别比较各组临床病理指标的差异.结果:高甘油三酯血症组的间质纤维化积分、小管萎缩积分、小管间质积分、血管壁增厚积分、血管积分、katafuchi总积分高于血脂正常组;其小球增殖积分低于高胆固醇血症组;而血管壁增厚积分高于高胆固醇血症组.结论:不同血脂异常类型的IgA肾病患者的病理损害程度并不完全相同,其中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对肾脏病理改变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血脂异常 临床病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