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40年黄河源区气候要素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44
1
作者 徐宗学 和宛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06-913,共8页
用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对黄河源区13个气象站点1959—1997年日照、气温、降水、蒸发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黄河源区年平均日照时数表现为微弱的下降趋势,空间分布呈明显的从北部向南部减少的态势,变化趋... 用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对黄河源区13个气象站点1959—1997年日照、气温、降水、蒸发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黄河源区年平均日照时数表现为微弱的下降趋势,空间分布呈明显的从北部向南部减少的态势,变化趋势从中部向西部、东部、北部逐渐减少;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空间分布规律从西向东、从南向北逐渐增加,变化趋势为中部、南部地区上升趋势最小,北部、东部、西部上升幅度较大;多年平均降水呈较弱的下降趋势,空间分布规律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变化趋势表现为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年平均蒸发量的下降趋势幅度较大,空间分布规律从北部向南部逐渐减少,变化趋势表现为大部分地区呈减少趋势,以北部地区最为明显。另外,本文也应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对黄河源区各气候要素进行了分析,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气候要素 时空特征 变化趋势分析
下载PDF
43a来我国城市气候和太阳辐射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43
2
作者 杜春丽 沈新勇 +1 位作者 陈渭民 施帅红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0-207,共8页
利用1961—2003年气候观测资料和辐射资料,综合分析了我国10个城市43 a的云量、日照百分率、相对湿度、气温、降水以及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等要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43 a来10个城市中,多数城市的总云量减少而低云量增加;(2)各城市... 利用1961—2003年气候观测资料和辐射资料,综合分析了我国10个城市43 a的云量、日照百分率、相对湿度、气温、降水以及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等要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43 a来10个城市中,多数城市的总云量减少而低云量增加;(2)各城市的日照百分率呈减少趋势;除乌鲁木齐外,其他城市相对湿度呈减小趋势;各地气温都有所升高;降水量变化的地区性差别较大而总体上变化幅度不明显;(3)除昆明外,各地太阳总辐射呈下降趋势,且总辐射减少主要是由直接辐射减少引起的。由此揭示,43 a来我国城市正经历着以变暖变干为主的气候变化过程,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气候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要素 太阳辐射
下载PDF
近50年柴达木盆地气候要素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陈碧珊 潘安定 杨木壮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7-123,共7页
用线性估计方法和反距离权重方法对柴达木盆地9个气象站点1958-2007年气温、降水、日照和风速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近50年气温随时间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从南向北递减的趋势,变化趋势为... 用线性估计方法和反距离权重方法对柴达木盆地9个气象站点1958-2007年气温、降水、日照和风速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近50年气温随时间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从南向北递减的趋势,变化趋势为东北部、东南部上升趋势最小,西部、西南部上升幅度最大;多年平均降水量呈微弱上升趋势,空间分布规律从东向西逐渐减少,变化趋势表现为大部分地区降水呈增加趋势,以东部和中部最为明显;年日照时数表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从西北向东南少,变化趋势大致从东部向西北方向减少;年平均风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从西向东逐渐降低,变化趋势大部分地区呈减少趋势,大致从中部向东西两侧增加;近50年来柴达木盆地气候总体上呈现暖湿趋势,以东南部最为明显;中部和西部极端干旱地区,由于日照时数和风速的下降,使沙尘暴日数减少,植被有所恢复,生态环境将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要素 时空特征 线性估计方法 反距离权重方法 柴达木盆地
原文传递
气候条件对冬小麦穗粒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孙本普 王勇 +2 位作者 李秀云 王广元 刘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37-139,共3页
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气候条件对冬小麦穗粒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冬小麦穗粒数主要受返青后 5日滑动平均气温首次≥ 4℃之日~雌雄蕊原基分化时 (即拔节开始天数 )的影响 ,并受其至挑旗期平均最低气温和至抽穗期日照时数的制约。各因素对冬小... 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气候条件对冬小麦穗粒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冬小麦穗粒数主要受返青后 5日滑动平均气温首次≥ 4℃之日~雌雄蕊原基分化时 (即拔节开始天数 )的影响 ,并受其至挑旗期平均最低气温和至抽穗期日照时数的制约。各因素对冬小麦穗粒数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天数 >日照时数 >平均最低气温。冬小麦高产栽培还应协调好穗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条件 冬小麦 穗粒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1982—2019年长江经济带植被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19
5
作者 崔浩楠 罗海江 张学珍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517-2529,共13页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利用两套NDVI数据集(GIMMS3g NDVI和MODIS NDVI)和中国气象基本要素月值数据集,基于1982—2019年暖季(4—10月)平均NDVI及变化,解析了植被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借助气温、降水和辐射气象数据与NDVI进行多元回归及...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利用两套NDVI数据集(GIMMS3g NDVI和MODIS NDVI)和中国气象基本要素月值数据集,基于1982—2019年暖季(4—10月)平均NDVI及变化,解析了植被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借助气温、降水和辐射气象数据与NDVI进行多元回归及残差分析,量化了气候要素和非气候要素对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1982—2019年长江经济带多数区域暖季平均NDVI>0.5,植被覆盖较好;1982—2019年长江经济带暖季平均NDVI呈显著增加趋势,但伴随鲜明的阶段性特征;1982—1990年植被覆盖明显增加,主导因素是非气候因素,典型地区是四川、云南中南部和西北部、湖南东部及江西地区;1990—2003年植被覆盖总体平稳,局部降低,气候因素主导的增加与非气候因素主导的降低趋势强度相当,基本相互抵消,气候驱动NDVI增加的典型区域为江西南部、重庆和贵州等地,非气候要素驱动NDVI降低的典型区域为长三角、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等区域;2003—2019年植被覆盖又显著上升,气候和非气候因素共同驱动植被覆盖增加,二者贡献相当。总体来说,1982—2019年,非气候要素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大于气候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植被覆盖 气候要素 非气候要素 多元回归残差分析
原文传递
陕西省霾天气变化特征及气候成因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胡琳 张侠 +2 位作者 苏静 王琦 胡淑兰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7-714,共8页
通过对比选用14时实测值法利用1981-2016年全省96站14时相对湿度和能见度数据重建全省历史霾数据序列,分析区域内霾天气的特征及相关气象要素的特征,并探讨大范围持续霾天气过程对应的环流形势,研究霾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关中地... 通过对比选用14时实测值法利用1981-2016年全省96站14时相对湿度和能见度数据重建全省历史霾数据序列,分析区域内霾天气的特征及相关气象要素的特征,并探讨大范围持续霾天气过程对应的环流形势,研究霾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关中地区是我省霾天气的高发区,其次是陕南的汉中盆地,陕北出现最少。全省霾日数总体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2000年后增加显著。从季节变化来看全省及各区域均为冬季霾日数最多,秋季次之,夏季霾日数最少。各区域均在5~8 km能见度、60%~70%相对湿度、静小风时易出现霾天气,西安及关中全年和四季在偏东北风向时霾天气频率较大。冬季地面风速小,相对湿度较大,近地面风场辐合及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关中大气垂直扩散能力较弱,大气污染物发生堆积、累积效应易形成关中地区持续霾天气及严重大气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重建 14时实测值法 气候特征 气象要素
下载PDF
不同树高处树轮密度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可祥 张同文 +4 位作者 张瑞波 喻树龙 黄力平 姜盛夏 胡东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3-512,共10页
以伊犁南部山区雪岭云杉风倒木为对象,研究了1.3、5、10、15、20 m树高处树轮圆盘样品的最大密度、最小密度、早材平均密度、晚材平均密度4种树轮密度年表,结合当地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研究树干不同高度树轮密度对气候要素的响应... 以伊犁南部山区雪岭云杉风倒木为对象,研究了1.3、5、10、15、20 m树高处树轮圆盘样品的最大密度、最小密度、早材平均密度、晚材平均密度4种树轮密度年表,结合当地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研究树干不同高度树轮密度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同一树高下4种密度参数在整体上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其中10、15、20 m树高相对显著;不同树高处晚材平均密度的一致性相对较好;不同树高处树轮密度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存在差异,15 m树高处最大密度、晚材平均密度对上年7-9月、当年5-9月平均气温具有较好的响应。因此,在1.3 m处采集雪岭云杉样本存在对气温响应估计偏低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轮密度 树高 气候要素 雪岭云杉 天山
原文传递
50%噻苯隆在棉田的应用效果及气候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樊翠芹 王贵启 +2 位作者 苏立军 李秉华 许贤 《河北农业科学》 2007年第1期51-54,共4页
在棉铃吐絮35%~40%时喷施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研究其对棉花脱叶和吐絮效果的影响,并对气候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棉花具有理想的脱叶效果,用药剂量为150~300g/hm2(有效剂量)时,随用药剂量增加脱叶率提高;该药剂能... 在棉铃吐絮35%~40%时喷施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研究其对棉花脱叶和吐絮效果的影响,并对气候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棉花具有理想的脱叶效果,用药剂量为150~300g/hm2(有效剂量)时,随用药剂量增加脱叶率提高;该药剂能促进棉铃吐絮,提高霜前花比例;用150~450g/hm2剂量处理,对棉花品质没有影响。温度、日照时数对棉花脱叶速度、脱叶率及吐絮率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苯隆 棉花 脱叶剂 气候要素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生境下圆柏径向生长的气候响应 被引量:8
9
作者 苟晓霞 张同文 +3 位作者 喻树龙 张瑞波 姜盛夏 郭玉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74-1588,共15页
利用苦盏山区3个采样点的泽拉夫尚圆柏(Juniperus seravschanica)树轮样本建立树轮宽度年表,运用树木年轮学方法分析不同生境下圆柏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坡向和海拔的圆柏径向生长对气温和降水响应差异较大;北坡海拔... 利用苦盏山区3个采样点的泽拉夫尚圆柏(Juniperus seravschanica)树轮样本建立树轮宽度年表,运用树木年轮学方法分析不同生境下圆柏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坡向和海拔的圆柏径向生长对气温和降水响应差异较大;北坡海拔2000 m处圆柏径向生长主要受当年生长季降水的控制,同海拔南坡的圆柏径向生长主要受到上年和当年生长季气温的制约,而南坡低海拔处圆柏生长主要受当年生长季末期气温影响;u检验和滑动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生长在不同区域的圆柏径向生长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关系和响应时段存在差异;其中高海拔北坡的树轮宽度年表与当年5—6月的降水正相关逐渐增强,高海拔南坡的圆柏径向生长对上年5月气温的正响应和上年12月气温的负响应有所加强,而低海拔南坡和高海拔北坡的圆柏径向生长对生长季末期降水负响应呈现增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拉夫尚圆柏 树轮宽度年表 气候要素 响应分析
原文传递
气候对新疆棉花产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阿布都克日木.阿巴司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年第6期29-34,共6页
新疆是我国近年发展起来的重要产棉区,在中国棉花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目前新疆棉花单产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生产仍存在潜在的风险。本文即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产量统计资料和历年气象数据,划分气候丰歉年型,用相关分析法分析... 新疆是我国近年发展起来的重要产棉区,在中国棉花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目前新疆棉花单产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生产仍存在潜在的风险。本文即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产量统计资料和历年气象数据,划分气候丰歉年型,用相关分析法分析月平均温度、月总日照时数、月总降水量3个气候因子对棉花产量的影响,从而找出影响棉花产量丰歉的气象指标因子,为新疆棉区棉花产量丰歉年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棉花气象产量 气候因子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气候特征初步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甄伟 张爱军 左万星 《河北林业科技》 2016年第4期48-50,共3页
利用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山涧口沟山神庙滩自动气象站3a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温度、湿度、雨量、大气压强和辐射等气象要素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具有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的气候特点,年均气温为7.87℃,气温季节变化中降温... 利用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山涧口沟山神庙滩自动气象站3a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温度、湿度、雨量、大气压强和辐射等气象要素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具有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的气候特点,年均气温为7.87℃,气温季节变化中降温率高于升温率;年降水总量高,达728.48mm;平均相对湿度季节变化过程分布与年变化基本与气温的季节变化一致,与降水量分布一致;大气压强变化分布主要受季节变化过程影响,与相对湿度呈现反向关系;月均总辐射强度夏季明显高于冬季,5月出现最大值,与大气所含水汽、天空云量、下垫面性质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五台山 气候特征 气象要素
下载PDF
Quantitative recuperation of climatic sequences for the last 200 years in Xingcuo Lake,eastern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敬禄 李世杰 +4 位作者 夏威岚 王苏民 A.Lücke 施雅风 G.HSchleser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2年第9期832-841,共10页
The functional relation between the δ18O values in the shell of gastropodGyraulus sibirica and the air temperature in the warm half-yearly period, and that between Sr/Ca ratio and the precipitation in the warm half-y... The functional relation between the δ18O values in the shell of gastropodGyraulus sibirica and the air temperature in the warm half-yearly period, and that between Sr/Ca ratio and the precipitation in the warm half-yearly period were established by calibrating the δ18O aδ13C values, Sr/Ca ratio and Mg/Ca ratio in the shellGyraulus sibirica, as well as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and its δ13C values in the Xingcuo Lake sediment in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The sequences of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the last 200 years in the region were quantitatively recuperated on this ba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following: (i)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vity between Sr/Ca ratio and the precipitation in the warm half-yearly period, it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0.86. (ii) There was an obviously positive correlativity between index δ18O and the running average temperature in the warm half-yearly period, it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0.89. (iii) Evolution of the air temperature and the precipitation in the last 200 year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distinctly. The precipitation in the later mid-19th century was 220 mm higher than that today; the air temperature in the warm half-yearly period was 2°C lower than that of the present. The precipitation in the minimum air temperature period of the early 20th century was below that today by 60 mm, and the air temperature in the warm half-yearly period was 3.4°C lower than that today, (iv) An evidently warming and drying trend existed in the last five deca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AN Plateau TRACE element stable isotope climatic signal.
原文传递
两系杂交油菜南北异地制种气象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沈俊高 刘宁 +1 位作者 曹华 尹敬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1期24-25,共2页
针对历年来江西宜春地区须远赴青海省西宁进行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的问题 ,探索了在江西当地选择海拔高 ,昼夜温差大的山区 ,进行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的可能性。重点分析比较了青海西宁与江西靖安中源山区的气候条件。结果表明 :江西靖安中源... 针对历年来江西宜春地区须远赴青海省西宁进行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的问题 ,探索了在江西当地选择海拔高 ,昼夜温差大的山区 ,进行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的可能性。重点分析比较了青海西宁与江西靖安中源山区的气候条件。结果表明 :江西靖安中源山区安排在 2月下旬~ 3月上旬播种 ,可能获得两系杂交油菜繁殖制种的成功 ,但产量和纯度得不到保证。而青海西宁的春季升温缓慢、长日照、少雨湿度低等条件远远优于江西山区气候条件 ,制种纯度可靠 ,产量可达 1875kg/hm2 (江西靖安为 60 0kg/hm2 )。因此 ,在青海西宁进行两系杂交油菜制种更合算 ,而江西适于两用不育系 5 0 1 8s的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 制种 气象因素 两系杂交油菜 产量
下载PDF
亚热带山地丘陵区气象要素空间化方法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晓玲 曾永年 柳文杰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7年第12期51-56,共6页
空间连续的气象要素是区域环境、生态系统模拟的重要参数,空间插值是实现气象观测站点数据空间化的主要方法。由于不同区域气候要素时空分布的复杂性,研究适用于特定区域的空间化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分析长江中游... 空间连续的气象要素是区域环境、生态系统模拟的重要参数,空间插值是实现气象观测站点数据空间化的主要方法。由于不同区域气候要素时空分布的复杂性,研究适用于特定区域的空间化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分析长江中游亚热带丘陵区气象要素的空间化方法。基于湖南省及其毗邻地区的46个气象站点14年(2000—2013年)的气象观测数据(月降水量、月均温)和DEM数据,对普通克里金法(OK)、反距离加权法(IDW)、样条法(SPLINE)和基于DEM的多元线性回归插值法(MLR)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月降水量和月均温的MRE和RMISE值排序分别为:SPLINE>IDW>MLR>OK和SPLIN>OK>IDW>MLR;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均温插值的MRE和RMISE值排序分别为:SPLINE>IDW>OK>MLR和SPLIN>OK>IDW>MLR;2)MLR法不仅插值误差小,而且能从细节上反映出气象变化的空间变异性;3)对多变量进行数据探索分析表明,MLR插值法中,经度、坡度与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存在空间的一致性;纬度、高程和坡度对年均温的空间分布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要素 空间插值 精度验证 数据探索 湖南省
下载PDF
库布齐沙漠光伏电站气象特征观测及降尘微量元素分布规律
15
作者 朱艳秋 唐亮 +1 位作者 刘琪 王胜利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592,598,共8页
2023年3月对位于库布齐沙漠中的光伏电站开展环境和气象综合观测实验,分析光伏面板降尘中微量元素含量,定量阐述光伏电站对当地气候环境的影响,阐明降尘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上午电站内空气温度高于电站外,下午相反.下层平均气... 2023年3月对位于库布齐沙漠中的光伏电站开展环境和气象综合观测实验,分析光伏面板降尘中微量元素含量,定量阐述光伏电站对当地气候环境的影响,阐明降尘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上午电站内空气温度高于电站外,下午相反.下层平均气温站内为4.43℃,比站外降低了0.82℃.电站内底层空气湿度明显高于高层,最大差异达10%以上,并显著高于站外底层.电站内风速显著低于电站外,站内底层风速较站外降低了59.8%.光伏电站内降尘量为1.70 g/m^(2),比站外低170.27 g/m^(2),光伏电站防风固沙效果显著.不同类型光伏面板上降尘量不同,固定可调型光伏面板上降尘量为0.45 g/m^(2),比追踪型光伏面板降尘量低0.6 g/m^(2).光伏电站内降尘中元素Fe含量最高,其次是Mn、Mo.光伏电站场地中央w(V)、w(Cr)、w(Zn)、w(Ni)、w(Cu)、w(Pb)和w(As)分别为1.67×10^(-7)、1.19×10^(-7)、1.70×10^(-7)、1.70×10^(-8)、6.90×10^(-8)、2.20×10^(-8)和5.00×10^(-9),显著低于电站边缘和沙漠边缘,光伏电站有助于降低有毒重金属元素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气象特征 气候影响 大气降尘 微量元素
下载PDF
基于GIS德宏州雪茄烟种植气候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丹华 李慧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8期206-210,226,共6页
参照国际优质雪茄种植区域气候条件,对德宏州5个地面气象站1981-2018年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月平均空气相对湿度、月日照时数数据以及110个区域气象站2010-2018年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进行气候资源推算和分析,筛选出德宏... 参照国际优质雪茄种植区域气候条件,对德宏州5个地面气象站1981-2018年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月平均空气相对湿度、月日照时数数据以及110个区域气象站2010-2018年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进行气候资源推算和分析,筛选出德宏州适宜种植雪茄烟的气象指标,并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雪茄烟的单因子的气候要素进行分区及评价。结果表明,从气温条件上来看,建议到1月末2月初开始种植,最适的区域有芒市南部、瑞丽南部,次适宜区域为芒市中部以及陇川南部和盈江海拔较低的坝区一带。从降水条件上来看,1-4月气温上适宜种植雪茄烟的区域降水都有所不足,需人工加强灌溉,到5月份后德宏州雨季开始,降水大幅增多,均已超过雪茄烟成熟的需水量,会导致雪茄烟叶返青,影响品质,因此建议在5月中旬之前完成雪茄烟的采收工作。从相对湿度上来看,3-4月份相对湿度稍低,但一般来说田间相对湿度会比气象观测台站数据偏高,总体来说还是满足雪茄烟的生长条件。从日照上来看,德宏州1-6月日照都比较充足,而雪茄烟在多云寡照的条件下品质更好,因此建议对雪茄烟进行遮阴处理,以追求更高的烟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雪茄烟 气候要素 区划 适宜性
下载PDF
三江平原低山丘陵区气候立地类型研究——以依兰县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学慧 杨美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3期167-174,共8页
本文以依兰县低山丘陵区为研究区,采用立地类型分类系统,通过对研究区内气候立地类型的划分,为探讨如何遵循资源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进一步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低山丘陵 气候要素 模糊聚类 气候立地分类
下载PDF
张北柔直输电线路走廊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馨 卢毅 《电工技术》 2020年第23期74-78,共5页
基于ERA-interim 1980~2017年的格点数据及气象站点气象要素数据,分析张北柔直输电线路走廊的气候特征,发现走廊区域四季温度从北向南依次升高,最低值主要出现在沽源段;平均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四季风速从西北向东南依次减小,最大风速主... 基于ERA-interim 1980~2017年的格点数据及气象站点气象要素数据,分析张北柔直输电线路走廊的气候特征,发现走廊区域四季温度从北向南依次升高,最低值主要出现在沽源段;平均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四季风速从西北向东南依次减小,最大风速主要出现在康保站附近。采用极值I型分析得到柔直沿线极值重现,康保等地气温较低,最低温在-30℃以下;年降水量极大值主要出现在丰宁,极小值出现在康保;大风日数极值最大值主要出现在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特征 张北柔直线路 气象要素
下载PDF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文冠果阶段性耗水规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新 李铭 +2 位作者 董鹏 朱耀军 姜继元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41-2444,共4页
为探究文冠果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耗水规律,以2年生盆栽文冠果为研究对象,用称重法研究了文冠果在2015年7-9月的耗水状况。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文冠果的日耗水量和月耗水量总体表现的趋势是T1(适宜水分)>T2(轻度干旱)>... 为探究文冠果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耗水规律,以2年生盆栽文冠果为研究对象,用称重法研究了文冠果在2015年7-9月的耗水状况。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文冠果的日耗水量和月耗水量总体表现的趋势是T1(适宜水分)>T2(轻度干旱)>T3(中度干旱)>T4(重度干旱),耗水量在各月的分配规律为:7月>8月>9月。日耗水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文冠果日耗水量与日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日平均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但与平均风速相关性不明显。土壤水分含量对文冠果水分利用效率影响较大,T2(轻度干旱)处理可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P<0.05),如与T1相比,可提高55.8%,而T3和T1处理间差异不显著,T4处理下文冠果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其它3个处理(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耗水规律 气象因子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宁南山区小气候特征的季节变化初探
20
作者 李凤霞 王连喜 +1 位作者 张学艺 闫蓉 《新疆气象》 2004年第6期16-18,共3页
通过对不同地形的小气候特征进行观测,研究不同下垫面的小气候变化规律、差异和特征,发现宁南山区不同下垫面气候特征均具有与大气候相似的变化趋势。平均最高气温最大值出现在夏季,气温日较差、相对湿度夏季变化小,秋冬季变化大,比较... 通过对不同地形的小气候特征进行观测,研究不同下垫面的小气候变化规律、差异和特征,发现宁南山区不同下垫面气候特征均具有与大气候相似的变化趋势。平均最高气温最大值出现在夏季,气温日较差、相对湿度夏季变化小,秋冬季变化大,比较不同下垫面的气象要素值得出,由于受下垫面的环境影响,固原团庄的农田与隆德联财草地相比,草地气温普遍比农田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下垫面 气候要素 变化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