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对植物物候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0
1
作者 徐雨晴 陆佩玲 于强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9-136,共8页
影响物候期变化的因子主要有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后者对物候期影响更显著,其中气温、光照和水分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目前对物候学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探讨物候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近年气温的升高,植物生长季延长、春... 影响物候期变化的因子主要有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后者对物候期影响更显著,其中气温、光照和水分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目前对物候学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探讨物候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近年气温的升高,植物生长季延长、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推迟成为一种全球趋势。欧洲国际物候观测园1959年~1996年间的资料表明,植物春季物候期提前了6 3天,秋季物候期推迟了4 5天,生长季长度延长10 8天。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资料显示,在过去20年内,欧亚地区植物生长季延长了18天左右、北美延长了12天。针对我国而言,采用全国物候观测网的物候观测资料与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建立物候与年平均气候的线性统计模式,利用该模式计算表明:年平均温度每上升1℃,我国各种木本植物物候期,春季一般提前3天~4天,而秋季一般推迟3天~4天,绿叶期延长6天~8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植物 物候期 生长季
下载PDF
藏北高原典型植被样区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40
2
作者 宋春桥 游松财 +2 位作者 柯灵红 刘高焕 钟新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45-1055,共11页
植被物候作为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反馈的重要指示,已成为区域或全球生态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基于非对称高斯拟合方法重建了2001—2010年MODIS EVI时间序列影像,利用动态阈值法提取藏北高原植被覆盖2001—2010年每年关键物... 植被物候作为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反馈的重要指示,已成为区域或全球生态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基于非对称高斯拟合方法重建了2001—2010年MODIS EVI时间序列影像,利用动态阈值法提取藏北高原植被覆盖2001—2010年每年关键物候参数。选取研究区内东部高寒灌丛草甸、中部高寒草甸及西部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4种典型植被类型,并结合附近的4个气象台站气候资料,分析典型植被物候在近10a对关键气候因子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4种不同典型植被的物候特征(EVImax降低、返青期延后和生长季长度缩短)均表现出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的过渡;(2)藏北高原近10a的年平均气温及春、夏、冬三个季度的平均气温均呈显著升高的趋势,升温幅度在0.8—3.9℃/10a,降水减少趋势不显著,在这种水热条件下典型植被均表现出返青提前(7.2—15.5d/10a)、生长季延长(8.4—19.2d/10a)的趋势,而枯黄出现时间为年际间自然波动;(3)高寒灌丛草甸EVImax主要受春季降水量和气温影响,且降水的影响程度大于气温;对高寒草甸植被而言,春、夏季的气温和降水均有较大的影响;而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草原主要受夏季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影响;(4)高寒灌丛草甸的返青时间主要受前一年秋季降水量的影响,相关系数达-0.579;而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草原主要受春季平均气温影响,高寒荒漠草原的特征最为明显(r=-0.5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变化 藏北高原 气候变化 MODIS 返青期 生长季
下载PDF
树木外生菌根菌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许美玲 朱教君 +3 位作者 孙军德 康宏樟 徐慧 张惠文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12-217,共6页
土壤、气候和立地因子等环境因子影响树木外生菌根菌的种类及数量。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 ,综述了外生菌根菌与土壤、季节气候及立地因子等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 ,探讨了环境因子对外生菌根菌的影响 ,揭示了外生菌根菌研究中所关注... 土壤、气候和立地因子等环境因子影响树木外生菌根菌的种类及数量。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 ,综述了外生菌根菌与土壤、季节气候及立地因子等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 ,探讨了环境因子对外生菌根菌的影响 ,揭示了外生菌根菌研究中所关注的环境因子问题。同时 ,提出了外生菌根菌与环境因子关系今后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向 ,旨在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和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改造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菌 环境因子 土壤因子 气候季节 立地因子
下载PDF
湖北神农架巴山冷杉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 被引量:24
4
作者 侯鑫源 史江峰 +1 位作者 李玲玲 鹿化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89-696,共8页
利用湖北神农架巴山冷杉树轮宽度标准年表,研究其径向生长对气候要素(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和生长期其他参数(活动积温、持续天数、初日和终日)的响应.结果表明:神农架地区巴山冷杉径向生长与当年2、4和9月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上... 利用湖北神农架巴山冷杉树轮宽度标准年表,研究其径向生长对气候要素(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和生长期其他参数(活动积温、持续天数、初日和终日)的响应.结果表明:神农架地区巴山冷杉径向生长与当年2、4和9月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上年和当年9月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与上年12月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巴山冷杉径向生长与生长期活动积温和持续天数呈正相关,且与以9.0℃为阈值定义的活动积温和持续天数的相关最高.其生长期从5月下旬开始,到9月中旬结束,大约120 d.树轮宽度标准年表与以9.0和9.3℃定义的生长期初日和终日序列相关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25(接近0.05显著性水平)和0.33(P<0.05),所以9.0℃是其进行光合作用的敏感温度.生长期开始得早或结束得晚,即生长期延长,均有利于巴山冷杉的生长.与我国气候突变年(1978年)前相比,1978年以后神农架地区气温开始上升,生长期活动积温和持续天数开始增加,生长期初日提前,终日延迟,使得生长期延长,进而促进了巴山冷杉的径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 巴山冷杉 树轮宽度 气候响应 生长期
原文传递
近30年北京自然历的主要物候期、物候季节变化及归因 被引量:22
5
作者 仲舒颖 葛全胜 +2 位作者 郑景云 戴君虎 王焕炯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17-1225,共9页
根据中国物候观测网资料并结合气象观测数据,重新编制了北京颐和园地区1981–2010年的自然历。通过与原自然历比较,揭示了北京物候季节变化特征,分析了1963年以来物候季节变化的可能原因。研究发现:与原自然历相比,1981–2010年北京的... 根据中国物候观测网资料并结合气象观测数据,重新编制了北京颐和园地区1981–2010年的自然历。通过与原自然历比较,揭示了北京物候季节变化特征,分析了1963年以来物候季节变化的可能原因。研究发现:与原自然历相比,1981–2010年北京的春、夏季开始时间分别提前了2天和5天,秋、冬季开始时间分别推迟了1天和4天;夏、秋季长度分别延长了6天和3天,春、冬季长度则分别缩短了3天和6天;各个物候期的平均日期、最早日期、最晚日期在春、夏季以提前为主,在秋、冬季以推迟为主;且春、秋、冬季节内部分物候期次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春、夏、冬季开始日期前的气温变化和秋季开始日期前的日照时数变化可能是北京颐和园地区物候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同物种、不同物候期对气温变化的响应程度不同,导致了物候季节内各种物候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气候变化 自然历 物候季节
原文传递
Changes in Seasonal Cycle and Extremes i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1960–2008 被引量:20
6
作者 严中伟 夏江江 +1 位作者 钱诚 周文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69-283,共15页
Recent trends in seasonal cycles in China are analyzed, based on a homogenized dataset of daily temperatures at 541 stations during the period 1960–2008. Several indices are defined for describing the key features of... Recent trends in seasonal cycles in China are analyzed, based on a homogenized dataset of daily temperatures at 541 stations during the period 1960–2008. Several indices are defined for describing the key features of a seasonal cycle, including local winter/summer (LW/LS) periods and local spring/autumn phase (LSP/LAP). Th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method is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indices for each year. The LW period was found to have shortened by 2–6 d (10 yr)-1, mainly due to an earlier end to winter conditions, with the LW mean temperature having increased by 0.2°C–0.4°C (10 yr)?1, over almost all of China. Records of the most severe climate extremes changed less than more typical winter conditions did. The LS period was found to have lengthened by 2–4 d (10 yr)?1, due to progressively earlier onsets and delayed end dates of the locally defined hot period. The LS mean temperature increased by 0.1°C–0.2°C (10 yr)-1 in most of China, except for a region in southern China centered on the mid-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contrast to the winter cases, the warming trend in summer was more prominent in the most extreme records than in those of more typical summer conditions. The LSP was found to have advanced significantly by about 2 d (10 yr)-1 in most of China. Changes in the autumn phase were less prominent. Relatively rapid changes happened in the 1980s for most of the regional mean indices dealing with winter and in the 1990s for those dealing with summ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sonal cycle temperature extremes season length climate change indices
下载PDF
基于NDVI的黄河源区生长季植被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0
7
作者 史丹丹 杨涛 +2 位作者 胡金明 顾治家 贾海锋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4-193,共10页
为掌握黄河源区植被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本研究利用2000—2013年Terra/MODIS NDVI数据和同期气温、降水资料,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黄河源区生长季植被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黄河... 为掌握黄河源区植被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本研究利用2000—2013年Terra/MODIS NDVI数据和同期气温、降水资料,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黄河源区生长季植被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源区多年平均生长季NDVI整体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2000—2013年,黄河源区生长季NDVI呈波动上升趋势(P<0.01);生长季各期NDVI均在增加,其中生长季初期NDVI增加较显著。近十几年NDVI无显著变化区域占黄河源植被覆盖区面积的69.58%,分布广泛;极显著和显著增加区域占28.88%,集中在黄河源东北部、扎陵湖和鄂陵湖周围;极显著和显著减少区域仅占1.54%,主要以小斑块状分布在扎陵湖、鄂陵湖以上源头区。生长季NDVI与气候因子显著正相关区域和NDVI增加区域高度一致,意味着黄河源区暖湿化促进了植被生长,而降水是影响黄河源区植被生长的主导因子。气温和降水对黄河源区植被生长影响的最大时间滞后效应约为16天或32天,且气温对黄河源区植被生长的影响还具有显著的同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时空变化 气候因子 生长季 黄河源区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植被生长季变化及其气候变化响应 被引量:19
8
作者 陈怀亮 刘玉洁 +2 位作者 杜子璇 刘忠阳 邹春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7-444,共8页
利用1982—2000年的NOAA/AVHRR逐旬数据,采用最大变化斜率法、曲线拟合法等方法分析黄淮海地区植被生长季开始及结束时间,选取典型样带,制作基于逐像无的I_(NDV)(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图,研究1982—2000年植被生长季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气... 利用1982—2000年的NOAA/AVHRR逐旬数据,采用最大变化斜率法、曲线拟合法等方法分析黄淮海地区植被生长季开始及结束时间,选取典型样带,制作基于逐像无的I_(NDV)(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图,研究1982—2000年植被生长季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黄淮海地区生长季开始的平均时间为3月下旬,结束时间为11月上旬。20年来研究区植被四季平均I_(NDV)呈上升趋势,春季增长尤为显著,且随着年代的推移,植被生长季有延长的趋势,生长季提前是黄淮海地区植被活动对气候变化响应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V 气候变化 生长季 黄淮海地区
下载PDF
Futur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forest fire danger in northeastern China 被引量:15
9
作者 TIAN Xiao-rui SHU Li-fu +2 位作者 ZHAO Feng-jun WANG Ming-yu Douglas J. McRae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3期437-446,共10页
Climate warming has a rapid and far-reaching impact on forest fire management in the boreal forests of Chin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outputs and the Canadian Forest Fire Weather Index (FWI) Sys- tem were used to ana... Climate warming has a rapid and far-reaching impact on forest fire management in the boreal forests of Chin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outputs and the Canadian Forest Fire Weather Index (FWI) Sys- tem were used to analyze changes to fire danger and the fire season for future periods under IPCC 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 Scenarios (SRES) A2 and B2, and the data will guide future fire management planning. We used regional climate in China (1961 1990) as our validation data, and the period (1991–2100) was modeled under SRES A2 and B2 through the weather simulated by the regional climate model system (PRECIS).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fire danger were interpolated to 1 km 2 by using ANUSPLIN software. The average FWI value for future spring fire sea- sons under Scenarios A2 and B2 shows an increase over most of the region. 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 FWI averages of spring fire season will increase by 0.40, 0.26 and 1.32 under Scenario A2, and increase by 0.60, 1.54 and 2.56 under Scenario B2 in 2020s, 2050s and 2080s, respectively. FWI averages of autumn fire season also show an increase over most of the region. FWI values increase more for Scenario B2 than for Scenario A2 in the same periods,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2050s and 2080s. Average future FWI values will increase under both scenarios for autumn fire season. The potential burned areas are expected to increase by 10% and 18% in spring for 2080s under Scenario A2 and B2, respectively. Fire season will be prolonged by 21 and 26 days under ScenariosA2 and B2 in 2080s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fire season forest fire danger northeastern China
下载PDF
1960年-2010年内蒙古东部地区生长季变化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戈丽 陶健 +1 位作者 董金玮 徐兴良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23-2332,共10页
内蒙古东部地区气候变化较全国平均水平更为剧烈,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呈明显的暖干化趋势。作为典型的农林牧交错区,该地区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选取0℃和10℃(牧草和喜温作物生长重要的临界温度)作为生长季指标,分析内... 内蒙古东部地区气候变化较全国平均水平更为剧烈,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呈明显的暖干化趋势。作为典型的农林牧交错区,该地区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选取0℃和10℃(牧草和喜温作物生长重要的临界温度)作为生长季指标,分析内蒙古东部地区自1960s以来稳定通过0℃和10℃生长季(简称0℃和10℃生长季)的初日、终日、生长季长度的时空变化,以及稳定通过0℃和10℃活动积温的时空变化。研究表明:①因气候变暖,研究区大兴安岭以东大部分地区逐年代初、终日等日线均向西北地区推移,以西地区向东北方向推移;其中初日等日线变化趋势较终日推移更为显著,且以1990s和2000s时期变化最为明显;0℃和10℃生长季初日提前速度分别为1.65d/10a和1.85d/10a,终日推迟速度分别为0.71d/10a和1.26d/10a;②由于生长季初日极显著提前,终日延迟,0℃和10℃生长季长度明显延长,延长速度分别为2.37d/10a和3.11d/10a;③≥0℃和10℃的活动积温明显上升,尤其是2000年以来积温增加异常明显,以研究区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热量增加最为显著,积温带明显向北移动。生长季初、终日、长度的变化以及生长季期间热量条件的变化将会对该地区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带来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生长季 初日 终日 活动积温 内蒙古东部
原文传递
生长期气候变化对我国油菜单产的影响研究——基于1985-2011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吴丽丽 李谷成 尹朝静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8-203,共6页
油菜生产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利用1985-2011年我国油菜主产区12个省的油菜生产及气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生长期气候变化对我国油菜单产的影响。研究表明:(1)1985-2011年间我国油菜主产区气候变化呈现气温升高、降水量略微减少的暖干化... 油菜生产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利用1985-2011年我国油菜主产区12个省的油菜生产及气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生长期气候变化对我国油菜单产的影响。研究表明:(1)1985-2011年间我国油菜主产区气候变化呈现气温升高、降水量略微减少的暖干化趋势。(2)生长期气候变化对我国油菜单产有显著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长期平均温度每升高1℃将导致油菜单产减少0.74%-2.92%,平均降水量每减少10mm将导致油菜单产增加1.64%-13.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生产函数 油菜 生长期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对柴达木灌区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力 李凤霞 +3 位作者 徐维新 肖宏斌 苏文将 周万福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0年第S1期81-83,89,共4页
利用柴达木盆地的格尔木、德令哈、诺木洪3个气象测点1980-2007年逐日平均气温和小麦生育期资料,研究气候变化对柴达木绿洲灌区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平均气温≥0℃、≥10℃界限温度初日提前,终日推后,积温增多,作物生长季延... 利用柴达木盆地的格尔木、德令哈、诺木洪3个气象测点1980-2007年逐日平均气温和小麦生育期资料,研究气候变化对柴达木绿洲灌区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平均气温≥0℃、≥10℃界限温度初日提前,终日推后,积温增多,作物生长季延长;3个农业气象测点的小麦播种期推迟、成熟期提前,生长期缩短;播种-出苗期的缩短是营养生长期缩短的主要原因,乳熟-成熟期的缩短是生殖生长期缩短的主要原因;诺木洪热量条件好的区域可以在小麦收割后种植生长期较短的蔬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生育期 柴达木盆地 小麦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我国部分地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11
13
作者 赵宗群 李东民 +1 位作者 廖小燕 李群娜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9-320,共2页
综述了季节变化、气压、气湿、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的联合作用对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 ,并介绍了国际、国内气候预报模型研究现况 ,初步提出预防对策。作者认为探讨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季节 心脑血管疾病 中国 死亡率 预防对策
下载PDF
未来情景下西南地区森林火险变化 被引量:12
14
作者 田晓瑞 舒立福 +1 位作者 赵凤君 王明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125,I0002,F0003,共7页
采用区域气候模式输出的日值和加拿大森林火险天气指数系统,在50km×50km尺度下,分析IPCCSRESA2和B2情景下中国西南地区未来不同时段区域森林火险和森林火险期变化,为科学制定未来林火管理规划提供参考。气候情景数据使用区域气候... 采用区域气候模式输出的日值和加拿大森林火险天气指数系统,在50km×50km尺度下,分析IPCCSRESA2和B2情景下中国西南地区未来不同时段区域森林火险和森林火险期变化,为科学制定未来林火管理规划提供参考。气候情景数据使用区域气候模式系统(PRECIS)对中国区域1961—2100年SRESA2,B2情景下的气候模拟结果,计算研究区各格点森林火险天气指数(FWI),并利用ANUSPLIN软件把研究结果插值到1km×1km水平。结果表明:PRECIS模式对研究区的平均气温和月均降水均有较好的模拟能力,气温和降水空间分布形态及中心区域与观测数值基本一致。A2和B2情景下西南地区火险期(11月至翌年5月)内森林火险天气指数平均分别增加1.66和1.40。A2和B2情景下2041—2050年火险期FWI平均变率分别为1.22倍和1.24倍,表明A2和B2情景下西南地区的森林火烧面积在2041—2050年可能比基准时段增加22%和24%,并且在火险高的月份潜在的森林火烧面积增加更为明显。与基准时段相比,2种情景下都表现出低火险日数明显减少和极高火险日数显著增加的趋势。A2和B2情景下,2041—2050年高、很高和极高火险等级总日数分别增加17和13天。建议根据未来森林火险和火险期变化特点,加强早期预警、火灾监测和可燃物管理等,提高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森林火险 火险期 西南地区
下载PDF
安徽省沿江地区棉花生长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岳伟 曹雯 +3 位作者 姚筠 王晓东 段春锋 王胜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08-1314,共7页
为进一步了解安徽省沿江地区棉花生长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以安徽省沿江地区12个棉花主产市、县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气象数据为基础,采用线性趋势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了平均... 为进一步了解安徽省沿江地区棉花生长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以安徽省沿江地区12个棉花主产市、县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气象数据为基础,采用线性趋势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了平均气温、≥10℃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并讨论其变化对棉花气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a,安徽省沿江地区棉花生长季平均气温和≥10℃积温均呈明显增加趋势(P【0.01),平均每10a分别增加0.16℃和37.13℃·d;降水量无明显变化趋势(P】0.05);日照时数显著减少(P【0.01),平均每10a减少46.92h。棉花气象产量与生长季降水量、日照时数呈极显著相关关系,与平均气温、≥10℃积温相关不明显;平均气温、≥10℃积温和日照时数的增加均有利于棉花产量的提高,而降水过多不利于棉花产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棉花 生长季 产量
原文传递
大兴安岭蓝莓生长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田宝星 宫丽娟 +3 位作者 滕潘 陈晶 杨帆 张洋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7期99-105,共7页
为了解1971—2014年大兴安岭地区蓝莓生长季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及对气候变化响应,利用大兴安岭地区6个气象站气温资料,采用EOF、小波分析和文献综述等方法,研究蓝莓生长季平均气温时空变化,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 为了解1971—2014年大兴安岭地区蓝莓生长季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及对气候变化响应,利用大兴安岭地区6个气象站气温资料,采用EOF、小波分析和文献综述等方法,研究蓝莓生长季平均气温时空变化,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地区蓝莓生长季平均气温呈增加趋势,周期变化存在28年和8年尺度;空间分布展现为第1特征向量正变化,第2和第3特征向量正、负相间变化;特征向量东南与西北变化相反,东与西也相反;气候变化将对蓝莓产生一定的影响,利弊均有。热量条件影响下蓝莓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寒害、霜冻和春季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并阐述发生情况及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确保蓝莓优质高产、避免灾害损失和科学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蓝莓 小波分析 气候变化 生长季 灾害
下载PDF
1961-2010年气候变暖对中国气候生长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立波 魏丽华 沈国强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28,共6页
利用中国550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日平均温度资料,分析研究了近50年中国≥0℃和≥10℃气候生长期的趋势分布及年代际变化特征,对近20年(1991-2010年)与前30年(1961-1990年)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0℃和≥10℃初终... 利用中国550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日平均温度资料,分析研究了近50年中国≥0℃和≥10℃气候生长期的趋势分布及年代际变化特征,对近20年(1991-2010年)与前30年(1961-1990年)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0℃和≥10℃初终日期及气候生长期的变化幅度。结果表明:近50年来,中国≥0℃和≥10℃气候生长期的总体趋势是普遍增加的,增幅最大的区域分别位于华北和青藏高原;全国及位于110°E以东地区≥0℃和≥10℃气候生长期比较明显的转折主要出现在1990年前后和20世纪90年代中期,110°E以西地区则主要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与前30年比较,近20年来≥0℃和≥10℃气候生长期普遍增加,其是受初始日期提前和终止日期延后的共同影响,而初始日期提前比终止日期延后的影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气候生长期 趋势变化 中国
下载PDF
贵州旅游气候资源评价 被引量:9
18
作者 梁玉华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9期26-30,共5页
根据贵州气候特点及中西部和南部几个代表城市的气温、湿度、风等观测资料进行了舒适指数、风效指数的计算和分析。指出贵州优越的气候全年均可开展旅游活动,还可充分利用山地气候和森林小气候的优势,发展疗养旅游。
关键词 旅游气候 旅游季节 舒适度 疗养旅游
下载PDF
赤峰市气候季节划分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程玉琴 尤莉 +1 位作者 朱宇 马霜霜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1-177,共7页
利用赤峰市14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14年逐日气温资料和赤峰农业气象观测站的植物发芽时间、候鸟初鸣等物候观测资料,结合赤峰市的气候特点,阐述了现行的我国气象行业标准《气候季节划分》温度指标在赤峰市的不适应性;建立了适... 利用赤峰市14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14年逐日气温资料和赤峰农业气象观测站的植物发芽时间、候鸟初鸣等物候观测资料,结合赤峰市的气候特点,阐述了现行的我国气象行业标准《气候季节划分》温度指标在赤峰市的不适应性;建立了适合赤峰市的气候季节划分温度指标;通过概率密度函数分布趋势,确定了气候季节早晚和持续时间长短的等级指标。据此,分析该地气候季节的时空分布特征,尤其是气候变暖对气候季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季节 指标 物候 特征
原文传递
中国东部植被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被引量:8
20
作者 侯美亭 延晓冬 《气象科技进展》 2012年第4期39-47,共9页
使用1982—2006年的GIMMS NDVI数据,基于TIMESAT程序,提取并分析了中国东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的物候(生长开始期、生长结束期和生长季长度)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响应。获得以下结论:(1)各土地类型植被的NDVI变化都具有明显的季节规... 使用1982—2006年的GIMMS NDVI数据,基于TIMESAT程序,提取并分析了中国东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的物候(生长开始期、生长结束期和生长季长度)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响应。获得以下结论:(1)各土地类型植被的NDVI变化都具有明显的季节规律。自然植被的NDVI年变化曲线表现出显著的单峰型。而农业植被的NDVI年变化曲线表现出双峰,第一个峰值一般出现在5月份,第二个峰值大约出现在8月份;(2)农业植被的生长开始期一般要早于自然植被;(3)1982—2006年间,林地的生长季长度延长了11.3d(10a)-1;草地的生长开始期提前了6.4d(10a)-1,生长季长度延长了7.2d(10a)-1;有灌溉旱地的生长开始期提前了5.8d(10a)-1,生长结束期提前了11.6d(10a)-1。引起植被物候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气候因素是气温,降水的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变化 气候 生长季 中国东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