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艺术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审美影响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黄强苓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现代包装设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经过传统文化艺术浸润而发展起来的更具科学和审美意义的设计。文中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价值和审美意义,以及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对于现代包装艺术设计的民族风格和发展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 现代包装设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经过传统文化艺术浸润而发展起来的更具科学和审美意义的设计。文中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价值和审美意义,以及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对于现代包装艺术设计的民族风格和发展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艺术 工艺关术 绘画 现代包装设计 审美
下载PDF
浅谈中国画的线条艺术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婧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75-76,89,共3页
对于中国画来说,线是画面最基本的造型,主要体现了绘画的灵魂所在和精神文化的韵律。中国画的线具有独特的审美要求,它讲求功力,讲究线的象征意义。中国画线条所容纳的点画勾勒、运转自如的节奏感,形成了线条的丰富性,使得中国画的线具... 对于中国画来说,线是画面最基本的造型,主要体现了绘画的灵魂所在和精神文化的韵律。中国画的线具有独特的审美要求,它讲求功力,讲究线的象征意义。中国画线条所容纳的点画勾勒、运转自如的节奏感,形成了线条的丰富性,使得中国画的线具有音乐的韵律美、节奏感和形式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线条 形式美 韵律美 节奏感
下载PDF
《韩熙载夜宴图》中家具美学解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屠心微 刘文佳 +1 位作者 吕梦琦 刘新有 《家具》 2020年第6期62-65,共4页
《韩熙载夜宴图》是一幅中国古代完整的写实的传世绘画佳作,其中也有描绘当时代的家具陈设。从该画的创作缘由出发,分析其创作背景。按照“听乐”“观舞”“暂歇”“清吹”和“散宴”的顺序逐一地分析《韩熙载夜宴图》中5个场景的内容,... 《韩熙载夜宴图》是一幅中国古代完整的写实的传世绘画佳作,其中也有描绘当时代的家具陈设。从该画的创作缘由出发,分析其创作背景。按照“听乐”“观舞”“暂歇”“清吹”和“散宴”的顺序逐一地分析《韩熙载夜宴图》中5个场景的内容,并对其中涉及的家具陈设按照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和其他类等进行美学及功能的解析,结果显示当时人们的生活起居方式仍以床榻为中心,椅上覆披是靠背椅常用的装饰方式,绣墩是艺人表演时常用的坐具,脚踏和禅椅一体式结构可能是这个时期典型特征。通过图中家具的研究辅助研究当时社会制度和生活状况,揭示了时代背景下的审美特点对家具形态的影响,为后世家具形态的美学研究提供生动形象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熙载夜宴图》 家具美学解析 中国传统家具 中国传统绘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画论中的“四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晶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3-128,共6页
春夏秋冬的不同物色变化,是宇宙自然的生命力的呈现,在诗论文论与画论中都有许多相关的论述。画论中的"四时",以唐宋时期的王维、郭熙和韩拙等的画论经典为重心,一方面是宇宙自然的生命力的勃发,另一方面,则是山水画很多法式... 春夏秋冬的不同物色变化,是宇宙自然的生命力的呈现,在诗论文论与画论中都有许多相关的论述。画论中的"四时",以唐宋时期的王维、郭熙和韩拙等的画论经典为重心,一方面是宇宙自然的生命力的勃发,另一方面,则是山水画很多法式的积淀。二者的融合,成为画论中"四时"问题的美学蕴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画论 四时 宇宙自然 法式 艺术精神
下载PDF
中国山水画及山水精神的哲学阐发 被引量:5
5
作者 蔡劲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78-83,共6页
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类别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典型代表,其图式格局、审美意味、哲学意蕴等诸多特质,在中国艺术史乃至世界艺术史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就山水画从"自然景观"到"艺术景观"的时空格局转换、... 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类别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典型代表,其图式格局、审美意味、哲学意蕴等诸多特质,在中国艺术史乃至世界艺术史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就山水画从"自然景观"到"艺术景观"的时空格局转换、山水审美的"天人合一"生态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山水画的哲学蕴含,认为传统山水画独特的审美体系重在强调情景审美、心境审美、气韵审美的辩证统一,进而从哲学视角对山水精神的内涵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天人合一"之"真"、"知行合一"之"善"、"情景合一"之"美"的山水精神理念,必将促进中国山水画从传统中走来又向未来走去,创造更加辉煌的艺术精神回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绘画 山水画论 艺术景观 审美结构 山水精神 哲学意蕴
下载PDF
中国传统园林的表现绘画创作途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丹丹 宫晓滨 《风景园林》 2016年第6期86-91,共6页
在风景园林学科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从园林美术基础课和风景园林专业设计课相结合的视角出发,本着创作性、实用性和示范性三个原则,园林学院开设了"素描风景画"特色课程。在... 在风景园林学科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从园林美术基础课和风景园林专业设计课相结合的视角出发,本着创作性、实用性和示范性三个原则,园林学院开设了"素描风景画"特色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中国传统园林的表现绘画创作途径,提出了系统构建"素描风景画"课程的思考,力求使这门精品课程更能适应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和综合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传统园林 素描风景画 绘画创作途径 课程建设
下载PDF
中国国画艺术美感特征分析与分类 被引量:5
7
作者 湛颖 高妍 谢凌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514-2522,共9页
图像艺术美感自动分类是近年的热门研究领域,国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体现,其美感也极具研究价值。在5类美感标注的国画数据库基础上,进行了国画艺术美感自动分类研究和相关特征分析。经过特征提取和筛选,得到适用于美感分类的3... 图像艺术美感自动分类是近年的热门研究领域,国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体现,其美感也极具研究价值。在5类美感标注的国画数据库基础上,进行了国画艺术美感自动分类研究和相关特征分析。经过特征提取和筛选,得到适用于美感分类的33个图像特征,并基于特征重要性建立了物理特征与艺术美感、美术技法之间的映射关系。同时使用该特征集在多种分类器上进行艺术美感自动识别,验证了国画艺术美感自动分类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国画艺术美感分类的主要相关美术元素按重要性排序为:颜色、笔触、亮度和线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感分类 美感特征 国画 特征选择 图像分类
下载PDF
基于传统文化的皮革制品绘画图案设计
8
作者 郑仁思 《中国皮革》 CAS 2024年第10期129-132,共4页
在皮革制品工艺设计中,绘画图案设计备受关注。绘画图案能够丰富产品外观设计,提升商品的市场表现,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带动产品销售量的增长。同时,良好的外观设计能够显著增强用户体验,使消费者在享用产品时产生强烈的满足感。优秀... 在皮革制品工艺设计中,绘画图案设计备受关注。绘画图案能够丰富产品外观设计,提升商品的市场表现,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带动产品销售量的增长。同时,良好的外观设计能够显著增强用户体验,使消费者在享用产品时产生强烈的满足感。优秀的图案设计不仅会提升产品的使用价值,还会增大其附加价值。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深度探讨了如何将中国传统元素巧妙地融入皮革制品的绘画图案设计中。通过发掘传统文化元素的潜在价值,为皮革制品设计在绘画图案设计环节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皮革制品 绘画图案设计
下载PDF
中国传统色彩与现代装饰绘画的融合探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燕 《色彩》 2023年第10期128-130,共3页
现代装饰绘画是现代艺术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备较强的实用性与装饰性能,还能够在广大社会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发挥出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众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现代装饰绘画以其色彩丰富、造型新颖等诸多... 现代装饰绘画是现代艺术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备较强的实用性与装饰性能,还能够在广大社会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发挥出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众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现代装饰绘画以其色彩丰富、造型新颖等诸多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当中。为了切实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将我国传统色彩与现代装饰绘画相结合,不断提升装饰绘画的艺术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色彩 现代装饰绘画 应用探究
下载PDF
论中国民族传统图形的起源及其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云慧 李征 梁婧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5-57,共3页
中国民族传统图形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神灵观念与图腾崇拜对中国民族传统图形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中国民族传统图形的特征可概括为:装饰性、程式化、意象性和纳福求吉。
关键词 中国 民族传统图形 起源 特征
下载PDF
中国传统“画道”:内核、意蕴及当代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劲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45-50,共6页
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历经上千年的历史。迄今仍处在发展变革中的中国传统绘画,具有丰富而深厚的文化传统、哲理艺理、意象境界。必须坚持承续与拓展的理念,深化对中国传统“画道”内核的认知,弘扬传统绘画... 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历经上千年的历史。迄今仍处在发展变革中的中国传统绘画,具有丰富而深厚的文化传统、哲理艺理、意象境界。必须坚持承续与拓展的理念,深化对中国传统“画道”内核的认知,弘扬传统绘画精神之诗性智慧与审美理想,才能在促进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实现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绘画 哲学意蕴 画道 艺术审美 当代价值
下载PDF
中国电影摄影对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借鉴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明 《民族艺术研究》 2018年第5期41-45,共5页
从某种角度上说,强调立体效果的电影摄影与强调平面效果的中国传统绘画的关系不是很密切,有时甚至是背道而驰的;但是同属于视觉表现的载体,电影又从中国传统绘画中吸取养分,用到视听语言中来。借鉴传统绘画的多点透视技法,中国电影突破... 从某种角度上说,强调立体效果的电影摄影与强调平面效果的中国传统绘画的关系不是很密切,有时甚至是背道而驰的;但是同属于视觉表现的载体,电影又从中国传统绘画中吸取养分,用到视听语言中来。借鉴传统绘画的多点透视技法,中国电影突破单点透视,以突出人物及事物的个性;借鉴传统绘画的对称及留白等构图法,中国电影进行自由的思想表达、造就形式美感;借鉴传统绘画的意境营构法,中国电影以形写意、以形传神。打破传统的电影拍摄方式,不断吸收传统绘画的艺术表现手法,中国电影能够使观众产生新颖的视觉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摄影 中国传统绘画 透视 构图 意境
下载PDF
中国传统绘画与园林营造的关系解析——以网师园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大松 李军 脱斌锋 《城市建筑》 2021年第20期153-155,共3页
作为艺术具体门类的中国传统绘画,与古典园林的关系密切,园中有画,画中有园。实际上,传统绘画俯瞰视角下的绘画也一直影响着古典园林。文章以网师园为例,从中国古典园林与传统绘画的共性关系,绘画与古典园林中的主观能动性和位置经营的... 作为艺术具体门类的中国传统绘画,与古典园林的关系密切,园中有画,画中有园。实际上,传统绘画俯瞰视角下的绘画也一直影响着古典园林。文章以网师园为例,从中国古典园林与传统绘画的共性关系,绘画与古典园林中的主观能动性和位置经营的角度去进行解读俯瞰视图,为园林空间的保护和营造提供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绘画 网师园 共性 主观能动性 位置经营
下载PDF
中国传统绘画着色模式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江媛 郑立波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321-325,共5页
目的研究中国传统绘画的着色模式,并将其应用到招贴设计中,为招贴设计的配色提供文化支撑和参考。方法首先,用K-MEANS聚类计算的方法,结合Python编程语言,提取绘画颜色的RGB数据后做可视化处理,并加以分析。其次,阐述中国传统绘画着色... 目的研究中国传统绘画的着色模式,并将其应用到招贴设计中,为招贴设计的配色提供文化支撑和参考。方法首先,用K-MEANS聚类计算的方法,结合Python编程语言,提取绘画颜色的RGB数据后做可视化处理,并加以分析。其次,阐述中国传统绘画着色模式在招贴设计配色中运用的可行性,结合实例归纳出中国传统绘画着色模式用到招贴设计中的方法。结论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更加准确地提取出图片的着色模式。探析了将中国传统绘画着色模式运用到招贴设计中的可行性,给出中国传统绘画着色模式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为招贴设计的色彩选取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绘画 色彩提取 着色模式 招贴设计 应用
下载PDF
寓画于园,以画探园:《红楼梦》大观园园林空间的画意营造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莲 黄学渊 张蕾 《古建园林技术》 2023年第2期87-90,共4页
曹雪芹对大观园的空间营造与当时寓画于园的宗旨息息相关,以山水画的空间法则解析大观园园林空间营造意匠,可以拓宽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的画意内涵。大观园园林空间在动态游观法则下,从整体与局部、空间序列、景观集群三个方面推进了园林... 曹雪芹对大观园的空间营造与当时寓画于园的宗旨息息相关,以山水画的空间法则解析大观园园林空间营造意匠,可以拓宽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的画意内涵。大观园园林空间在动态游观法则下,从整体与局部、空间序列、景观集群三个方面推进了园林空间形态的完善;在气韵生动法则下,从风声、水声、动物声三种声景营造加强了园林空间结构的音韵流通;在象征隐喻法则下,从植物象征与文学象征引发了园林空间氛围的意境呈现。大观园园林空间的画意营造,既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经典内核,又有园林空间形态、结构与氛围方面的创新和拓展,体现了诗意栖居的和谐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大观园 画意营造 中国传统园林 空间法则
下载PDF
基于色差分析的中国淡彩绘画保护性照明光源 被引量:2
16
作者 党睿 刘杰 +1 位作者 刘刚 张海滨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3-729,共7页
为得到博物馆照明光源对中国传统淡彩绘画的色彩影响规律,并确定不同类型中国传统淡彩绘画的最低损害光源,以3种博物馆典型照明光源作为实验光源,分组照射中国传统淡彩绘画模型试件,对模型试件的CIE LAB色度数据进行周期性测量。基于实... 为得到博物馆照明光源对中国传统淡彩绘画的色彩影响规律,并确定不同类型中国传统淡彩绘画的最低损害光源,以3种博物馆典型照明光源作为实验光源,分组照射中国传统淡彩绘画模型试件,对模型试件的CIE LAB色度数据进行周期性测量。基于实验数据计算不同周期色差变化值,并绘制色差随曝光量的周期性衰变曲线。进而对色差值变化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拟合得到不同光源对4种淡彩绘画颜料的相对影响函数公式,提出不同光源对各类型淡彩绘画的相对影响系数。结果表明:3种照明光源对工笔淡彩绘画的影响系数为K_(金卤灯)∶K_(卤钨灯)∶K_(WLED)=1.00∶0.92∶0.84;对小青绿淡彩绘画的影响系数为K_(金卤灯)∶K_(卤钨灯)∶K_(WLED)=2.05∶1.71∶1.65;对水墨淡彩绘画的影响系数为K_(金卤灯)∶K_(卤钨灯)∶K_(WLED)=1.17∶0.94∶0.91。在淡彩绘画照明保护性照明光源选择时,应选择RYGB型WLED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绘画 WLED 色彩衰变 光照保护
下载PDF
中、西传统绘画差异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娅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6-8,共3页
中、西方传统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不断地演变、提高,形成了各自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使中、西传统美术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包括:透视原则差异、造型手段差异、造型原则差异、设色原则差异等方面。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绘画 西方传统绘画 特征差异
下载PDF
中国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国喜 孙锐 姜向阳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380-384,共5页
中国传统绘画是在中国本土艺术语境下吸收和容纳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艺术风格而形成的艺术作品。中国当代绘画则是接收多元的、国际化的艺术创作思潮而形成的艺术作品。基于对中国传统绘画流派不同风格的研究,从派别的风格体系出发,阐... 中国传统绘画是在中国本土艺术语境下吸收和容纳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艺术风格而形成的艺术作品。中国当代绘画则是接收多元的、国际化的艺术创作思潮而形成的艺术作品。基于对中国传统绘画流派不同风格的研究,从派别的风格体系出发,阐述了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现代艺术的结合方式,结合中国现今当代绘画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意在为中国当代绘画的发展提供新的实际应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绘画 中国当代绘画 艺术创新
下载PDF
中国绘画比照下的鸡年画:民俗源流、符号特征与观看方式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璨 《创意设计源》 2017年第4期36-41,共6页
在中国绘画与民间年画中,都有大量的鸡形象。它们在"入画"源流上明显有着雅俗两套不同的传统,但以此作为尺度来进行比较的研究还较为鲜见。鸡形象在年画中呈现出符号化的特点;以阅读习惯、观看方式与记忆途径等角度考察,鸡年... 在中国绘画与民间年画中,都有大量的鸡形象。它们在"入画"源流上明显有着雅俗两套不同的传统,但以此作为尺度来进行比较的研究还较为鲜见。鸡形象在年画中呈现出符号化的特点;以阅读习惯、观看方式与记忆途径等角度考察,鸡年画在中国绘画的参照下敞开了更为意趣丰满的阐释空间。鸡形象在两套传统下的比较讨论,为艺术史视域中的民俗图像解读做了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年画 中国绘画 民俗源流 符号特征 观看方式
下载PDF
无“法”而法——中国传统绘画画“法”源流研究
20
作者 周鼎 王金志 陈书芳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1年第2期46-52,共7页
画"法"是中国绘画在实践中形成并用以指导创作的道或法式。画史上画"法"理论滥觞于秦汉前后的"谨毛失貌",成熟于南朝谢赫"六法",并先后为五代荆浩、宋刘道醇和明李开先乃至清盛大士、邹一桂等... 画"法"是中国绘画在实践中形成并用以指导创作的道或法式。画史上画"法"理论滥觞于秦汉前后的"谨毛失貌",成熟于南朝谢赫"六法",并先后为五代荆浩、宋刘道醇和明李开先乃至清盛大士、邹一桂等所承袭与发展。以谢赫"六法"为核心的画"法"体系对民族画艺影响深远但也为创新带来了困扰,清初石涛"一画之法"的提出与其说是对这种传统画"法"的反拨,毋宁说是使之向"无法而法"的回归,这对民族画艺的发展不无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或格法 六法 一画或一画之法 无法与至法 中国传统绘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