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机遇还是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民俗学发展 |
乌丙安
吴效群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0
|
|
2
|
中国都市民俗学的学科传统与日常转向——以北京生育礼俗变迁为例 |
岳永逸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2
|
|
3
|
从文化翻译看中国民间文学的英译 |
魏建刚
吕自先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12
|
|
4
|
“中国民俗志”的书写问题 |
高丙中
|
《文化艺术研究》
|
2008 |
10
|
|
5
|
70年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历程、经验与反思 |
萧放
贾琛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6
|
中国民俗学应如何走出自己的学术困境 |
苑利
顾军
|
《西北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01 |
9
|
|
7
|
世界视野下的中国图景:辅仁大学集刊《民俗学志》探析 |
岳永逸
曹雅楠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8
|
边界视角:新时期中国民俗学发展脉络考察 |
李海云
|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9
|
中国民俗学著述中的区域本位、民族本位与事象本位 |
周星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10
|
跨文化的汉语文化交流:调研与对策 |
董晓萍
|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5
|
|
11
|
美国民俗学的移民研究传统——兼论对中国民俗学的启发 |
周波
|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2
|
新文科背景下数字化赋能教学改革创新:以中国民俗学课程为例 |
吉国秀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3
|
论中国民俗学新世纪的学科发展 |
黄泽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4
|
《红楼梦》民俗英译的召唤结构研究 |
宋华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4
|
|
15
|
民俗学的中国机遇:根基与前景 |
高丙中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6
|
表彰隐藏的光辉:歌谣运动与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建立 |
李传军
罗含
|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7
|
走向“新时代”的民俗学:2017年中国民俗学 |
林继富
谭萌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
2018 |
2
|
|
18
|
中国民俗文化中的阴阳辩证观 |
薛红艳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9
|
“柳树图案”装饰中的中国民间传说与跨文化叙事 |
朱练平
欧飞兵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20
|
建设中国民俗学的自主话语体系——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八十七 |
游红霞
田兆元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