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6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语法整合与英汉致使移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38
1
作者
张辉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7-13,19,共8页
以Fauconnier和Turner( 1 996)和Mandelblit( 1 997,2 0 0 0 )提出的语法整合 (grammaticalblend ing)为基础 ,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致使移动时概念整合操作的异同 ,以揭示英、汉句子生成、理解和翻译的差异。在此基础上 ,对比语言学...
以Fauconnier和Turner( 1 996)和Mandelblit( 1 997,2 0 0 0 )提出的语法整合 (grammaticalblend ing)为基础 ,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致使移动时概念整合操作的异同 ,以揭示英、汉句子生成、理解和翻译的差异。在此基础上 ,对比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应相互借鉴 ,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整合
致使移动
英汉对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技期刊中英文摘要体裁对比与分析
被引量:
15
2
作者
李平
牟爱鹏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5-427,共3页
运用体裁分析理论对中英文摘要的体裁结构进行对比分析。首先是摘要结构的宏观对比,然后是基本要素的逐项对比。结果表明,中英文摘要的宏观结构和各个要素的组织模式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英文摘要的结构较之中文摘...
运用体裁分析理论对中英文摘要的体裁结构进行对比分析。首先是摘要结构的宏观对比,然后是基本要素的逐项对比。结果表明,中英文摘要的宏观结构和各个要素的组织模式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英文摘要的结构较之中文摘要更加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摘要
体裁分析
中英文对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名量词的认知理据:基于象似性的汉英对比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张东方
卢卫中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7-10,共4页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为基础,对比、分析汉英两种语言中名量词的构建理据。作者将象似性的原则之一——隐喻象似性进一步划分为类比象似、转喻象似和联想象似。文章通过列举并分析大量的实例证明:大部分名量词的构建都以这三类...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为基础,对比、分析汉英两种语言中名量词的构建理据。作者将象似性的原则之一——隐喻象似性进一步划分为类比象似、转喻象似和联想象似。文章通过列举并分析大量的实例证明:大部分名量词的构建都以这三类象似性为理据,为解释名量词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似性
隐喻象似
名量词
汉英对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批评认知语言学的“心理学实验转向”——基于汉语语法构式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辉
龚思源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8,110,共10页
本文是批评话语研究新近出现的研究取向“心理学实验转向”在国内的一次尝试。本研究采用线下纸质调查问卷和大样本的被试探究新闻报道话语中的语法构式类型(不对称构式和交互构式)以及各自的语态或信息顺序如何影响大学生对事件双方的...
本文是批评话语研究新近出现的研究取向“心理学实验转向”在国内的一次尝试。本研究采用线下纸质调查问卷和大样本的被试探究新闻报道话语中的语法构式类型(不对称构式和交互构式)以及各自的语态或信息顺序如何影响大学生对事件双方的责任归咎和攻击性感知。实验结果表明:(1)不对称构式的责任归咎偏施事,而交互构式的责任归咎则较均等;(2)交互构式的责任归咎有偏左边行为者的微弱但不显著的倾向;(3)交互构式有左边行为者的攻击性强于右边行为者的微弱但不显著的倾向;(4)不对称构式的语态转换对攻击性感知无影响。本文从身体特异性、隐喻识解、汉语主谓结构的特点与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等方面对实验结果做了详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认知语言学
心理学实验
语法构式
汉英比较
原文传递
指物时“它”、“它们”与it、they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储泽祥
吴军
廖光蓉
《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46-49,共4页
“它”、“它们”与it,they指物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指代复数的事物方面 :指代事物的全体 ,汉语用“它” ,不用“它们” ,而英语可用it,也可用they ;指代多个体的事物 ,汉语注意整体时用“它” ,注意数量多少时用“它们” ,而英语一般都用t...
“它”、“它们”与it,they指物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指代复数的事物方面 :指代事物的全体 ,汉语用“它” ,不用“它们” ,而英语可用it,也可用they ;指代多个体的事物 ,汉语注意整体时用“它” ,注意数量多少时用“它们” ,而英语一般都用the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它
它们
指物
汉英比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跨文化视阈中的汉英詈语对比
被引量:
3
6
作者
尉万传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6年第3期5-9,共5页
詈语是一种表达说话者情感状态的禁忌语,汉英詈语既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本文主要聚焦于两者的差异所在: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英语詈语具有性别多样性和种族歧视的特征,并体现出西方社会的宗教色彩;汉语詈语则有突出的株连...
詈语是一种表达说话者情感状态的禁忌语,汉英詈语既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本文主要聚焦于两者的差异所在: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英语詈语具有性别多样性和种族歧视的特征,并体现出西方社会的宗教色彩;汉语詈语则有突出的株连色彩以及方言多样性,其背后是儒释文化的深刻影响。在跨文化交际中有必要了解目的语詈语使用的场合、时机、对象以及方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
詈语
差异
跨文化交际
对比
原文传递
边音/l/在汉、英语音拼合中的比较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彩豫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57-60,共4页
汉语普通话(以下简作“汉语”)、英语中都有舌尖浊边音/l/。本文拟就/l/在汉、英语音拼合方面的共同特征及差异作一些粗略比较,探讨一下汉语、英语语音中共有的一些音位的共性特征及差异,用以指导汉、英语音教学,也为人们学习第二语言时...
汉语普通话(以下简作“汉语”)、英语中都有舌尖浊边音/l/。本文拟就/l/在汉、英语音拼合方面的共同特征及差异作一些粗略比较,探讨一下汉语、英语语音中共有的一些音位的共性特征及差异,用以指导汉、英语音教学,也为人们学习第二语言时,发好不同语言中的共有语音提供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边音/1/
汉语英语中
比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汉“半”的比较
被引量:
2
8
作者
马崇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97-101,共5页
由于语言自身的特点和文化的差异等原因,现代英汉语言中的"半"在语法作用、语义及表达方式等方面也不尽相同。目前对汉语中的"半"的研究已较全面和透彻,但对英语中的"半"的研究却甚少。从多角度对英汉中...
由于语言自身的特点和文化的差异等原因,现代英汉语言中的"半"在语法作用、语义及表达方式等方面也不尽相同。目前对汉语中的"半"的研究已较全面和透彻,但对英语中的"半"的研究却甚少。从多角度对英汉中的"半"的对比研究却更少。文章从语法作用、语义、表达方式及翻译等角度对英汉中的"半"作出对比、分析和归纳,以期加深对英汉中的"半"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半”
语法作用
语义
表达方式
翻译
比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英句法哲学中的主客体意识比照
9
作者
柳荣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5年第2期51-54,共4页
东西方哲学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的对立.主张悟性的汉民族强调的重点是主体意识,这种意识在语言中的体现就是汉语句法的话题句优势;主张理性的西方哲学其前提是保持物我之间的距离,必然形成客体意识较为凸现的英语句法.
关键词
汉英对比
主体意识
客体意识
句法意念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英咏花抒情诗比较
被引量:
1
10
作者
刘勇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86-87,共2页
本文从抒情言志、意象、创作方法三方面对中英咏花抒情诗进行比较。
关键词
中英
咏花诗
比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型—模型象似视域下的汉英文字生成母体溯源
11
作者
成汹涌
成桦
刘豪爽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90-97,共8页
基于语言原型—模型理论和象似性原则以及“创新客观世界是原型、语言是象似于客观世界模型”的学术思想,提出了原型—模型象似学术观点。汉英作为客观世界原型的两个象似模型,其演进史表明,语音文字均是对客观现实中具体声音或自然界...
基于语言原型—模型理论和象似性原则以及“创新客观世界是原型、语言是象似于客观世界模型”的学术思想,提出了原型—模型象似学术观点。汉英作为客观世界原型的两个象似模型,其演进史表明,语音文字均是对客观现实中具体声音或自然界中山河日月和飞沙走石等品性形貌的摹拟,但又不是其简单的翻版。通过对汉英文字生成母体进行溯源后发现,相对于客观世界原型,语言模型在语音文字、词汇、语法、语义、语用和修辞等6个子系统均存在着象似性,尤其在语音文字层面,象似性更加明显。研究结果表明,原型—模型象似理论注重语言内部机制与外部因素的有机融合,有助于多视角、多维度考察和解释语言的本质以及语言与认知的深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模型论
象似性
母体溯源
汉英对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英文电影字幕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分析——对电影《归来》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吴春晓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63-67,共5页
以Prince等人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为分析框架,对电影《归来》中英文字幕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试图总结出英汉两种语言的字幕中模糊限制语的异同并探究造成这些异同的原因。旨在为模糊限制语的研究提供一个较新颖的视角,并对...
以Prince等人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为分析框架,对电影《归来》中英文字幕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试图总结出英汉两种语言的字幕中模糊限制语的异同并探究造成这些异同的原因。旨在为模糊限制语的研究提供一个较新颖的视角,并对外语学习者理解英汉模糊限制语的异同及正确运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限制语
中英文
电影字幕
对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三人称代词在英汉语篇中的衔接差异
13
作者
赵宇霞
《长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54-57,共4页
文章对第三人称代词在英汉语篇中的衔接差异及其对英汉互译的影响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第三人称代词
衔接
英汉对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晋南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句法问题研究
14
作者
任晋宏
张文君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25-129,共5页
英语句法是学好英语的前提之一,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句法能力决定着学习者英语技能的发展。文章对晋南地区60名中小学英语教师和准英语教师进行了英语句法的测试,研究发现受测者对句法基本知识了解不够系统;对英汉两种句法体系中简单句与...
英语句法是学好英语的前提之一,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句法能力决定着学习者英语技能的发展。文章对晋南地区60名中小学英语教师和准英语教师进行了英语句法的测试,研究发现受测者对句法基本知识了解不够系统;对英汉两种句法体系中简单句与并列句、复合句、时态、语态、语气、非谓语动词、一致性、倒装句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该研究还分析了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师句法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提高师范英语专业句法教学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句法
汉英翻译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恭维语差异研究
15
作者
徐美兰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12期99-100,共2页
恭维语是一种常见的言语行为。中美两国语言都有丰富的恭维语,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又决定了在恭维语使用方面存在着差异。本文从恭维语的话题与对象、词法与句法结构、应答模式探讨了中美恭维语的差异,并指出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只...
恭维语是一种常见的言语行为。中美两国语言都有丰富的恭维语,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又决定了在恭维语使用方面存在着差异。本文从恭维语的话题与对象、词法与句法结构、应答模式探讨了中美恭维语的差异,并指出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努力掌握两种语言及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运用恭维这一言语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恭维语
英汉对比
跨文化交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英语逆向性搭配对比分析
16
作者
王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9-31,共13页
逆向性搭配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语用现象,通过褒贬语义的对立来对某一褒义进行渲染或强调,往往能够获得一致性搭配无法获得的某种语义和情感表达效果。汉英语中都存在将褒义形容词与贬义副词进行搭配来表达褒义的逆向性搭配结构,如“帅呆...
逆向性搭配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语用现象,通过褒贬语义的对立来对某一褒义进行渲染或强调,往往能够获得一致性搭配无法获得的某种语义和情感表达效果。汉英语中都存在将褒义形容词与贬义副词进行搭配来表达褒义的逆向性搭配结构,如“帅呆了”“好得要死”和“damn good”“terribly glad”等。本文对逆向性搭配的概念作了界定,把研究范围限定在程度副词与形容词相搭配的情况,比较了汉英语逆向性搭配的形式特征,重点分析了汉英语程度副词的语义虚化现象及搭配特征,最后从话语语境、使用规约和情感表达3个维度对其表达机制进行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性搭配
褒义
贬义
汉英对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虽然”一词的英汉比较研究
17
作者
刘祎飞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06-107,共2页
通过对汉语"虽然"与英语"although"一词三个方面的比较研究,即"虽然"一词的英汉自由度方面、句式搭配方面、转折性方面,进而得出汉语"虽然"与英语"although"在这几方面所呈现的相似...
通过对汉语"虽然"与英语"although"一词三个方面的比较研究,即"虽然"一词的英汉自由度方面、句式搭配方面、转折性方面,进而得出汉语"虽然"与英语"although"在这几方面所呈现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这对于进一步比较分析汉语和英语的转折连词的差别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虽然
连词
英汉比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翻译教学中英汉对比的应用
18
作者
曾右美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347-347,349,共2页
在英语翻译教学中,英汉对比方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针对翻译教学中英汉对比的应用研究,将从英汉对比理论介绍入手,对翻译教学中英汉对比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最后,本文提出翻译教学中英汉对比的具体应用内容。希望本文的研究...
在英语翻译教学中,英汉对比方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针对翻译教学中英汉对比的应用研究,将从英汉对比理论介绍入手,对翻译教学中英汉对比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最后,本文提出翻译教学中英汉对比的具体应用内容。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培养出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提供参考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教学
中英汉对比
对比应用
应用内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英比喻之比较
19
作者
曹霞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49-53,共5页
该文对比分析了汉英比喻的不同。从句子形式结构、比喻构成成分、中西民族文化差异和艺术审美特色角度对比研究,并讨论汉英比喻中各自的特色和实际运用的效果。通过大量例举实证,对比分析,找出中西比喻带给读者的不同感受,使我们在选择...
该文对比分析了汉英比喻的不同。从句子形式结构、比喻构成成分、中西民族文化差异和艺术审美特色角度对比研究,并讨论汉英比喻中各自的特色和实际运用的效果。通过大量例举实证,对比分析,找出中西比喻带给读者的不同感受,使我们在选择和应用比喻中达到思想和语言的完美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比喻
对比分析
特色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汉思维方式对比与互译
20
作者
陈青
《海外英语》
2015年第22期128-129,共2页
该文通过对中文思维方式与英文思维方式的对比,找出比较典型的异同点,进行分析,总结出翻译时三点需要注意的地方:词汇、句型和语境。在例子和统计的证明下,阐述翻译方法。
关键词
英汉互译
思维方式
语言对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法整合与英汉致使移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38
1
作者
张辉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7-13,19,共8页
文摘
以Fauconnier和Turner( 1 996)和Mandelblit( 1 997,2 0 0 0 )提出的语法整合 (grammaticalblend ing)为基础 ,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致使移动时概念整合操作的异同 ,以揭示英、汉句子生成、理解和翻译的差异。在此基础上 ,对比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应相互借鉴 ,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
语法整合
致使移动
英汉对比
Keywords
grammatical
blending
caused-motion
chinese
-
english
contrast
分类号
H314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技期刊中英文摘要体裁对比与分析
被引量:
15
2
作者
李平
牟爱鹏
机构
烟台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
出处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5-427,共3页
文摘
运用体裁分析理论对中英文摘要的体裁结构进行对比分析。首先是摘要结构的宏观对比,然后是基本要素的逐项对比。结果表明,中英文摘要的宏观结构和各个要素的组织模式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英文摘要的结构较之中文摘要更加完整。
关键词
科技期刊
摘要
体裁分析
中英文对比
Keywords
sci-tech
journal
abstract
genre
analysis
chinese
-
english
contrast
分类号
G237.5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名量词的认知理据:基于象似性的汉英对比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张东方
卢卫中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
出处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7-10,共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词汇对比:认知语义视角"(项目编号:11BYY114)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词汇语义的认知语言学研究"(项目编号:09YJA74007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为基础,对比、分析汉英两种语言中名量词的构建理据。作者将象似性的原则之一——隐喻象似性进一步划分为类比象似、转喻象似和联想象似。文章通过列举并分析大量的实例证明:大部分名量词的构建都以这三类象似性为理据,为解释名量词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
象似性
隐喻象似
名量词
汉英对比
Keywords
iconicity
metaphorical
iconicity
measure
words
of
noun
chinese
and
english
contrast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批评认知语言学的“心理学实验转向”——基于汉语语法构式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辉
龚思源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出处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8,110,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22JJD740010)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AYY010)
“十四五”南京师范大学重点学科(交叉学科)(项目编号:184320H809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本文是批评话语研究新近出现的研究取向“心理学实验转向”在国内的一次尝试。本研究采用线下纸质调查问卷和大样本的被试探究新闻报道话语中的语法构式类型(不对称构式和交互构式)以及各自的语态或信息顺序如何影响大学生对事件双方的责任归咎和攻击性感知。实验结果表明:(1)不对称构式的责任归咎偏施事,而交互构式的责任归咎则较均等;(2)交互构式的责任归咎有偏左边行为者的微弱但不显著的倾向;(3)交互构式有左边行为者的攻击性强于右边行为者的微弱但不显著的倾向;(4)不对称构式的语态转换对攻击性感知无影响。本文从身体特异性、隐喻识解、汉语主谓结构的特点与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等方面对实验结果做了详细的解释。
关键词
批评认知语言学
心理学实验
语法构式
汉英比较
Keywords
Critical
Cognitive
Linguistics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
chinese
and
english
contrast
分类号
H319.3 [语言文字—英语]
原文传递
题名
指物时“它”、“它们”与it、they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储泽祥
吴军
廖光蓉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46-49,共4页
文摘
“它”、“它们”与it,they指物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指代复数的事物方面 :指代事物的全体 ,汉语用“它” ,不用“它们” ,而英语可用it,也可用they ;指代多个体的事物 ,汉语注意整体时用“它” ,注意数量多少时用“它们” ,而英语一般都用they。
关键词
它
它们
指物
汉英比较
Keywords
chinese
它
and
它们
it
and
they
unhuman
referance
chinese
-
english
contrast
分类号
H021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跨文化视阈中的汉英詈语对比
被引量:
3
6
作者
尉万传
机构
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研究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出处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6年第3期5-9,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二语学习的认知过程与高效率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ZD224)
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幽默语言表征及认知语用研究"(项目编号:2015WTSX063)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地方师范院校与实践基地协同育人创新机制研究和改革实践--以英语学科为例"(项目编号:2015-4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詈语是一种表达说话者情感状态的禁忌语,汉英詈语既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本文主要聚焦于两者的差异所在: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英语詈语具有性别多样性和种族歧视的特征,并体现出西方社会的宗教色彩;汉语詈语则有突出的株连色彩以及方言多样性,其背后是儒释文化的深刻影响。在跨文化交际中有必要了解目的语詈语使用的场合、时机、对象以及方式等。
关键词
汉英
詈语
差异
跨文化交际
对比
Keywords
chinese
and
english
swearing
differenc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ntrast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边音/l/在汉、英语音拼合中的比较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彩豫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57-60,共4页
文摘
汉语普通话(以下简作“汉语”)、英语中都有舌尖浊边音/l/。本文拟就/l/在汉、英语音拼合方面的共同特征及差异作一些粗略比较,探讨一下汉语、英语语音中共有的一些音位的共性特征及差异,用以指导汉、英语音教学,也为人们学习第二语言时,发好不同语言中的共有语音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
浊边音/1/
汉语英语中
比较
Keywords
the
lateral/1/
chinese
and
english
contrast
分类号
H11 [语言文字—汉语]
H3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汉“半”的比较
被引量:
2
8
作者
马崇梅
机构
云南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出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97-101,共5页
文摘
由于语言自身的特点和文化的差异等原因,现代英汉语言中的"半"在语法作用、语义及表达方式等方面也不尽相同。目前对汉语中的"半"的研究已较全面和透彻,但对英语中的"半"的研究却甚少。从多角度对英汉中的"半"的对比研究却更少。文章从语法作用、语义、表达方式及翻译等角度对英汉中的"半"作出对比、分析和归纳,以期加深对英汉中的"半"的认识。
关键词
英汉“半”
语法作用
语义
表达方式
翻译
比较
Keywords
"ba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grammatical
functions
semantic
meanings
expressions
translation
contrast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英句法哲学中的主客体意识比照
9
作者
柳荣军
机构
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广西南宁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5年第2期51-54,共4页
文摘
东西方哲学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的对立.主张悟性的汉民族强调的重点是主体意识,这种意识在语言中的体现就是汉语句法的话题句优势;主张理性的西方哲学其前提是保持物我之间的距离,必然形成客体意识较为凸现的英语句法.
关键词
汉英对比
主体意识
客体意识
句法意念模式
Keywords
chinese
-
english
contrast
subject
consciousness
object
consciousness
motif
pattern
of
syntax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英咏花抒情诗比较
被引量:
1
10
作者
刘勇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出处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86-87,共2页
文摘
本文从抒情言志、意象、创作方法三方面对中英咏花抒情诗进行比较。
关键词
中英
咏花诗
比较
Keywords
chinese
and
english
flower
poems
contrast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型—模型象似视域下的汉英文字生成母体溯源
11
作者
成汹涌
成桦
刘豪爽
机构
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90-97,共8页
基金
河南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22A630014)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32400410150)
郑州市协同创新专题重点项目(21ZZXTCX23)。
文摘
基于语言原型—模型理论和象似性原则以及“创新客观世界是原型、语言是象似于客观世界模型”的学术思想,提出了原型—模型象似学术观点。汉英作为客观世界原型的两个象似模型,其演进史表明,语音文字均是对客观现实中具体声音或自然界中山河日月和飞沙走石等品性形貌的摹拟,但又不是其简单的翻版。通过对汉英文字生成母体进行溯源后发现,相对于客观世界原型,语言模型在语音文字、词汇、语法、语义、语用和修辞等6个子系统均存在着象似性,尤其在语音文字层面,象似性更加明显。研究结果表明,原型—模型象似理论注重语言内部机制与外部因素的有机融合,有助于多视角、多维度考察和解释语言的本质以及语言与认知的深层关系。
关键词
原型—模型论
象似性
母体溯源
汉英对比
Keywords
prototype-model
theory
iconicity
matrix
traceability
chinese
-
english
contrast
分类号
H0-06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英文电影字幕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分析——对电影《归来》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吴春晓
机构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63-67,共5页
文摘
以Prince等人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为分析框架,对电影《归来》中英文字幕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试图总结出英汉两种语言的字幕中模糊限制语的异同并探究造成这些异同的原因。旨在为模糊限制语的研究提供一个较新颖的视角,并对外语学习者理解英汉模糊限制语的异同及正确运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模糊限制语
中英文
电影字幕
对比
Keywords
hedges
chinese
and
english
movie
subtitles
contrast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H3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三人称代词在英汉语篇中的衔接差异
13
作者
赵宇霞
机构
长治学院英语系
出处
《长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54-57,共4页
文摘
文章对第三人称代词在英汉语篇中的衔接差异及其对英汉互译的影响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第三人称代词
衔接
英汉对比
Keywords
the
third-person
pronouns
cohesion
chinese
-
english
contrast
分类号
H314.2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晋南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句法问题研究
14
作者
任晋宏
张文君
机构
运城学院
出处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25-129,共5页
基金
山西省出国留学人员资金项目(20071389)
文摘
英语句法是学好英语的前提之一,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句法能力决定着学习者英语技能的发展。文章对晋南地区60名中小学英语教师和准英语教师进行了英语句法的测试,研究发现受测者对句法基本知识了解不够系统;对英汉两种句法体系中简单句与并列句、复合句、时态、语态、语气、非谓语动词、一致性、倒装句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该研究还分析了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师句法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提高师范英语专业句法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
英语句法
汉英翻译
对比研究
Keywords
english
syntax
chinese
-
english
translation
contrast
research
分类号
H31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恭维语差异研究
15
作者
徐美兰
机构
沈阳理工大学
出处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12期99-100,共2页
文摘
恭维语是一种常见的言语行为。中美两国语言都有丰富的恭维语,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又决定了在恭维语使用方面存在着差异。本文从恭维语的话题与对象、词法与句法结构、应答模式探讨了中美恭维语的差异,并指出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努力掌握两种语言及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运用恭维这一言语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
恭维语
英汉对比
跨文化交际
Keywords
Compliment
chinese
-
english
contrast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H3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英语逆向性搭配对比分析
16
作者
王军
机构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9-31,共13页
基金
2020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重点资助项目“汉语符号意指系统研究”(项目编号:20SWA-01)的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逆向性搭配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语用现象,通过褒贬语义的对立来对某一褒义进行渲染或强调,往往能够获得一致性搭配无法获得的某种语义和情感表达效果。汉英语中都存在将褒义形容词与贬义副词进行搭配来表达褒义的逆向性搭配结构,如“帅呆了”“好得要死”和“damn good”“terribly glad”等。本文对逆向性搭配的概念作了界定,把研究范围限定在程度副词与形容词相搭配的情况,比较了汉英语逆向性搭配的形式特征,重点分析了汉英语程度副词的语义虚化现象及搭配特征,最后从话语语境、使用规约和情感表达3个维度对其表达机制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
逆向性搭配
褒义
贬义
汉英对比
Keywords
oppositional
collocation
commendatory
derogatory
chinese
-
english
contrast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虽然”一词的英汉比较研究
17
作者
刘祎飞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
出处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06-107,共2页
文摘
通过对汉语"虽然"与英语"although"一词三个方面的比较研究,即"虽然"一词的英汉自由度方面、句式搭配方面、转折性方面,进而得出汉语"虽然"与英语"although"在这几方面所呈现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这对于进一步比较分析汉语和英语的转折连词的差别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虽然
连词
英汉比较
Keywords
although
conjunction
chinese
-
english
contrast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翻译教学中英汉对比的应用
18
作者
曾右美
机构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出处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347-347,349,共2页
文摘
在英语翻译教学中,英汉对比方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针对翻译教学中英汉对比的应用研究,将从英汉对比理论介绍入手,对翻译教学中英汉对比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最后,本文提出翻译教学中英汉对比的具体应用内容。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培养出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翻译教学
中英汉对比
对比应用
应用内容
Keywords
translation
teaching
chinese
and
english
contrast
contrast
ive
application
application
content
分类号
H319.3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英比喻之比较
19
作者
曹霞
机构
广东培正学院英语教育中心
出处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49-53,共5页
文摘
该文对比分析了汉英比喻的不同。从句子形式结构、比喻构成成分、中西民族文化差异和艺术审美特色角度对比研究,并讨论汉英比喻中各自的特色和实际运用的效果。通过大量例举实证,对比分析,找出中西比喻带给读者的不同感受,使我们在选择和应用比喻中达到思想和语言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
汉英比喻
对比分析
特色效果
Keywords
chinese
and
english
Metaphor
contrast
and
Analyze
Features
and
Effects
分类号
H315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汉思维方式对比与互译
20
作者
陈青
机构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海外英语》
2015年第22期128-129,共2页
文摘
该文通过对中文思维方式与英文思维方式的对比,找出比较典型的异同点,进行分析,总结出翻译时三点需要注意的地方:词汇、句型和语境。在例子和统计的证明下,阐述翻译方法。
关键词
英汉互译
思维方式
语言对比
Keywords
chinese
and
english
translation
thinking
patterns
language
contrast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语法整合与英汉致使移动的对比研究
张辉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3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科技期刊中英文摘要体裁对比与分析
李平
牟爱鹏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名量词的认知理据:基于象似性的汉英对比研究
张东方
卢卫中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批评认知语言学的“心理学实验转向”——基于汉语语法构式的个案研究
张辉
龚思源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4
原文传递
5
指物时“它”、“它们”与it、they的比较研究
储泽祥
吴军
廖光蓉
《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跨文化视阈中的汉英詈语对比
尉万传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6
3
原文传递
7
边音/l/在汉、英语音拼合中的比较
王彩豫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英汉“半”的比较
马崇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汉英句法哲学中的主客体意识比照
柳荣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英咏花抒情诗比较
刘勇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原型—模型象似视域下的汉英文字生成母体溯源
成汹涌
成桦
刘豪爽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中英文电影字幕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分析——对电影《归来》的个案研究
吴春晓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第三人称代词在英汉语篇中的衔接差异
赵宇霞
《长治学院学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晋南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句法问题研究
任晋宏
张文君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恭维语差异研究
徐美兰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汉英语逆向性搭配对比分析
王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虽然”一词的英汉比较研究
刘祎飞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翻译教学中英汉对比的应用
曾右美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汉英比喻之比较
曹霞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英汉思维方式对比与互译
陈青
《海外英语》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