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明治时期日本音乐文化变迁对清末中国音乐文化的影响 |
冯长春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13 |
4
|
|
2
|
让未来同唱这首歌——从世博会主题歌《致世博》看中国盛典歌乐的国际化走向 |
朱艳
|
《皖西学院学报》
|
2011 |
0 |
|
3
|
从传统文化视角解读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 |
袁渊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9
|
|
4
|
“中国音乐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中主体性地位的认知初探 |
张丽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6 |
6
|
|
5
|
20世纪中国音乐文化两次转换的美学思考 |
龚妮丽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02 |
1
|
|
6
|
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策略新论——以礼乐文化涵养初中生行为习惯 |
李启洪
许韶歆
张建设
刘晚晴
|
《当代教育论坛》
|
2015 |
2
|
|
7
|
学术共同体与国家音乐文化的价值体系建构——在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九届年会上的发言 |
李松
|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
2016 |
0 |
|
8
|
中国音乐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 |
项阳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
2006 |
25
|
|
9
|
略论中国音乐文化多元一体的发展与格局——中国音乐史研究深化刍议之一 |
秦序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10
|
略析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文化的价值维度和负面影响——基于学校音乐教育的视角 |
王晓盈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1
|
接受美学视阈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学优化策略 |
崔学荣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2
|
考镜源流 辨章学术——评赵维平《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东流日本的研究》 |
王安潮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3
|
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的滥觞——辛亥时期音乐文化巡礼 |
冯春玲
冯长春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4
|
中国音乐文化史的研究向度 |
郭威
|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
2016 |
0 |
|
15
|
论新疆音乐人电影《天边的情歌》的叙事策略 |
杨昌俊
|
《新余学院学报》
|
2021 |
0 |
|
16
|
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之比较研究 |
田洁
|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14
|
|
17
|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
李晓燕
|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
2020 |
7
|
|
18
|
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历时性观察 |
马春莲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5
|
|
19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思政路径探索——以“中国民乐文化”通识教育课程为例 |
武金龙
|
《教育教学论坛》
|
2024 |
0 |
|
20
|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在医科大学美育教育中的传承模式与路径研究 |
杨禾
|
《医学教育管理》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