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籍英译中的“东方情调化翻译倾向”研究——以英美翻译家的汉籍英译为例 被引量:43
1
作者 蒋骁华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45,共6页
汉籍英译中有许多直译程度很高的译品。中国译评家对这些译作的主要评价是"文化陷阱"、"误读"、"死译"、"超额翻译"、"亏损"、"偏离"等。与中国译评家简单的"价值判... 汉籍英译中有许多直译程度很高的译品。中国译评家对这些译作的主要评价是"文化陷阱"、"误读"、"死译"、"超额翻译"、"亏损"、"偏离"等。与中国译评家简单的"价值判断"不同,西方译界对这类直译进行了理论探讨。本文认为这种直译反映了译者的"东方情调化翻译倾向",并通过大量实例分析总结了"东方情调化翻译倾向"的方法与特点,还从多维视角探讨了"东方情调化翻译倾向"背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情调化翻译倾向 典籍英译 死喻“活”译 英美翻译家
原文传递
《园冶》古典人类宜居环境理论探研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薇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5-268,共14页
一般认为,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首先提出了现代人类宜居环境理论。然而,在370多年前,《园冶》已经奠定了古典宜居环境理论框架。《园冶》不仅是造园理论专著和重要的传统文化典籍,更是一部古典宜居环境理论的集大成之作。从这个新的视... 一般认为,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首先提出了现代人类宜居环境理论。然而,在370多年前,《园冶》已经奠定了古典宜居环境理论框架。《园冶》不仅是造园理论专著和重要的传统文化典籍,更是一部古典宜居环境理论的集大成之作。从这个新的视角来看,《园冶》的核心是宜居环境理论。古典宜居环境理论源于风水学,《园冶》扬弃风水学,吸取其合理因素,摈弃其迷信糟粕,其提出的中国古典宜居环境理论的基本框架是:构建宜人的自然生态环境,创造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陶冶健康的精神生态环境,形成三者辩证统一的宜居生态系统链。《园冶》宜居环境理论表现为三个基本特点:其灵魂是“天人合一”宇宙观;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特征和价值理念;用形象思维方式,展现宜居环境理论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冶》 中国古典 宜居环境理论
下载PDF
中国传统典籍的分类指导阅读推广模式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彦力 冉蔚然 杨新涯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7-72,共6页
[目的/意义]为更好地对中国传统典籍进行阅读推广,提出对中国传统典籍进行分类指导阅读推广,并以此分类为基础提出有针对性的各类不同推广策略。[方法/过程]界定适合阅读推广的中国传统典籍范围,建立以阅读推广为基础的中国传统典籍分... [目的/意义]为更好地对中国传统典籍进行阅读推广,提出对中国传统典籍进行分类指导阅读推广,并以此分类为基础提出有针对性的各类不同推广策略。[方法/过程]界定适合阅读推广的中国传统典籍范围,建立以阅读推广为基础的中国传统典籍分类书目体系,梳理研究中国传统典籍推广现有模式及案例。[结果/结论]建立起一套以阅读推广为基础的中国传统典籍自主分类体系,面向不同阅读群体提出各具特色的推广模式,促进中国传统典籍阅读推广工作的高效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典籍 分类指导 阅读推广模式
原文传递
国学渗透 花开不败——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研究初探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莉玲 唐贵生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30期267-268,共2页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国学更要从基础教育抓起,从日常生活抓起。本文从教学实践中进行国学的渗透,涉及阅读课、话剧与表演话剧班以及中队活动红领巾广播站等,从而使学生的国学底蕴得到提升,享受乐趣,品味经典,国学之花永开不败。
关键词 国学经典 诵读 渗透
下载PDF
跨文化视角下看“信、达、雅”原则对中国古典外译的指导性作用——以《桃花源记》3个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家坤 王蓝雨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620-625,共6页
我国古典著作《桃花源记》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叙事性散文。在其颇多英译版本中挑选了林语堂、方重及Rick Davis的译本,以严复的"信、达、雅"翻译原则为理论支撑,将3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其各自的优势所在并加以总结,以期对中... 我国古典著作《桃花源记》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叙事性散文。在其颇多英译版本中挑选了林语堂、方重及Rick Davis的译本,以严复的"信、达、雅"翻译原则为理论支撑,将3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其各自的优势所在并加以总结,以期对中国古典外译的跨文化交流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源记》 古代典籍 “信、达、雅” 跨文化翻译
下载PDF
本体诠释学视角下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沈思芹 钱宗武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7-107,共11页
翻译即异语诠释。从本体诠释学的视角看,西方译者们在不同时期对中华原典《尚书》的英译,都是发展中的对《尚书》的本体真实与价值的理解与诠释。各《尚书》英译均至少有语言、理论和本体三个层次的意义,据此形成不同的诠释圆环,其中本... 翻译即异语诠释。从本体诠释学的视角看,西方译者们在不同时期对中华原典《尚书》的英译,都是发展中的对《尚书》的本体真实与价值的理解与诠释。各《尚书》英译均至少有语言、理论和本体三个层次的意义,据此形成不同的诠释圆环,其中本体论层次是其余两层次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分析各英译的诠释圆环可发现,西方各译者在对《尚书》本体的诠释上,皆存在程度不同的不足,其根本原因即在于中西方哲学思考方式的差异。因此,西方《尚书》英译的空间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本体诠释。本研究可为文化学、汉学、典籍翻译等提供理论与实践的资料及参考,也有利于中国文化话语体系的构建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本体诠释学 英译 中国经典
下载PDF
过度诠释理论对于中国古典审美接受的观照
7
作者 杨丽娜 亓元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28-30,共3页
通过中国古典审美接受过程中对于"过度诠释"的理论与方法支持的回顾,以及审美接受实践过程中对于"过度诠释"的不可避免,可以得出"过度诠释"在整个中国古典审美接受过程中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当"过... 通过中国古典审美接受过程中对于"过度诠释"的理论与方法支持的回顾,以及审美接受实践过程中对于"过度诠释"的不可避免,可以得出"过度诠释"在整个中国古典审美接受过程中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当"过度诠释"超出了社会与时代所能承受的范围时,这种"过度诠释"本身就会给我们的社会与文化带来压迫与损害,让我们对于审美接受存在的合法性产生了怀疑。在审美接受过程中,可以容忍"过度诠释"的存在,但还是应该有意识的控制审美接受过程中诠释的过度,以确保我们文化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柯 过度诠释 中国古典 审美接受
下载PDF
《清明》一诗英译文的人际功能探讨 被引量:157
8
作者 黄国文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38,共5页
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从文献看 ,用系统功能语法进行语篇分析和文体分析的研究已不少 ,但把它应用于古诗英译方面的探讨还不多见。本文拟从韩礼德的人际纯理功能入手 ,分析唐代诗人杜牧的《... 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从文献看 ,用系统功能语法进行语篇分析和文体分析的研究已不少 ,但把它应用于古诗英译方面的探讨还不多见。本文拟从韩礼德的人际纯理功能入手 ,分析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的几种英译文。我们希望 ,本文的功能分析会给翻译研究带来启示 ,帮助我们重新审视翻译研究中的一些难题 ,我们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来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诗歌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法 古诗英译 翻译 《清明》
下载PDF
意在笔先、情境交融——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营造 被引量:45
9
作者 杨云峰 熊瑶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2-85,共4页
从界定"意境""园林意境"的概念着手研究"意境营造"这一涉及文学、美学、园林学的园林设计的重要环节;从理论角度分析中国古典园林创作中意境营造的思想和技法,将其归纳为主题的预设、实境的建置、意境的... 从界定"意境""园林意境"的概念着手研究"意境营造"这一涉及文学、美学、园林学的园林设计的重要环节;从理论角度分析中国古典园林创作中意境营造的思想和技法,将其归纳为主题的预设、实境的建置、意境的深化3个步骤,并通过清漪园和拙政园这2处典型案例加以举证;本着古为今用的实用主义态度,阐释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意境营造方法对于当代园林创作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设计 中周卉典园林 意境营造
下载PDF
经方治疗慢性咳嗽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38
10
作者 苏克雷 张业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35-2441,共7页
慢性咳嗽临床常见且病因复杂,极易被误诊误治。现代医学擅长解剖学病因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指南,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慢性咳嗽的诊疗水平。目前认为慢性咳嗽常见病因有:咳嗽变异型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胃... 慢性咳嗽临床常见且病因复杂,极易被误诊误治。现代医学擅长解剖学病因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指南,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慢性咳嗽的诊疗水平。目前认为慢性咳嗽常见病因有:咳嗽变异型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感染后咳嗽等。中医中药治疗咳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经验,传统中医重视辨证论治,其病机要素不外乎风、痰、火、虚4端。经方在慢性咳嗽中广泛运用,其治疗重点在于方证对应。该文通过从辨病因、辨病机、辨方证3个角度探讨慢性咳嗽的治疗思路与方法,并附医案3则,以供同道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咳嗽 经方 思路 方法
原文传递
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彭巧 傅德亮 徐剑锋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4-108,共5页
中国古典园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艺术精神与性格,并由此体现在园林的风格、布局以及审美情趣上。而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儒、道、禅以及风水的哲学思想对于这些建园因素,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文章从中国传统文... 中国古典园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艺术精神与性格,并由此体现在园林的风格、布局以及审美情趣上。而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儒、道、禅以及风水的哲学思想对于这些建园因素,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各派思想的精神实质出发,探讨它们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 园林艺术 传统文化 风水
下载PDF
中国古典舞代表作重建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28
12
作者 刘青弋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0-36,共17页
在全球化的视野下,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提高,文化交流广泛。然而,在不同民族间古典舞蹈的文化交流领域,"中国古典舞"却常常处于失语与尴尬的境况。因而,这一现状要求我们对自身建设的文化基础何在作出回答。本文认为:当代... 在全球化的视野下,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提高,文化交流广泛。然而,在不同民族间古典舞蹈的文化交流领域,"中国古典舞"却常常处于失语与尴尬的境况。因而,这一现状要求我们对自身建设的文化基础何在作出回答。本文认为:当代中国古典舞蹈重建工程中最显著的成果是在"教学体系"建设方面——主要是在"教学法"建设方面,而在文化整体建设层面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中国古典舞代表作重建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其一,在理论上探究"中国古典舞"的概念,明确地界定:古典舞是从古代流传后世的、被后世认同与追认的传统典范之舞。首次提出:中国古典舞属于"非遗"保护范畴,是由当代人"挖掘"、"整理"、"保护"与"传承"的对象,而非是由当代人"创建"的产物。其中,戏曲舞蹈作为中国古典舞本身的一部分,无需进行"舞蹈化"的改造。其二,首次明确指出:中国古典舞建设最核心的缺位在于历史形态的"代表作"建设缺位,从而将"中国古典舞历史形态的代表作"作为研究对象,在实践上探索了"中国古典舞代表作"重建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其三,深入挖掘获得了可靠的历史证据,尤其是依据详实的乐谱、舞谱、图谱,进行系统"复建"中国传统雅乐舞代表作的实践,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古典形态的舞蹈在历史上的真实存在。其四,首次创造性地提出"在亚洲‘非遗’中建立中国宫廷舞蹈代表作体系"和"建立亚洲汉字文化圈中的古典舞体系"的观点,并付诸探索实践,初步形成这一体系的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舞 历史形态代表作 传统雅乐舞
原文传递
古典散文的现代阐释 被引量:19
13
作者 陈平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4-33,共10页
该文主要钩稽了晚清及五四两代人的古典散文研究眼光及思路,认为林纾、姚永朴之拓展桐城义法,林传甲、钱基博之以散文为中心建立文学史,章太炎、刘师培之重构六朝,以及周作人之发现晚明,都在某种意义上指向并达成了“古典散文的现代阐释... 该文主要钩稽了晚清及五四两代人的古典散文研究眼光及思路,认为林纾、姚永朴之拓展桐城义法,林传甲、钱基博之以散文为中心建立文学史,章太炎、刘师培之重构六朝,以及周作人之发现晚明,都在某种意义上指向并达成了“古典散文的现代阐释”,中国古典散文的研究范式是在他们手里建立的。文章最后提出了关于深入展开散文研究的6点设想,指出“文章之学”的研究更需触类融汇、古今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散文研究 现代阐释 晚清和五四
下载PDF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抗抑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许异川 林江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10期104-108,共5页
综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抗抑郁的研究进展。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具有和解少阳、镇静安神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肿瘤相关性抑郁、心血管疾病合并抑郁、神经系统疾病合并抑郁、戒断抑郁、妇产科疾病伴抑郁、消化系统疾病合并抑郁等的治... 综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抗抑郁的研究进展。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具有和解少阳、镇静安神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肿瘤相关性抑郁、心血管疾病合并抑郁、神经系统疾病合并抑郁、戒断抑郁、妇产科疾病伴抑郁、消化系统疾病合并抑郁等的治疗。其治疗机制可能与调节神经递质及其受体表达、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保护神经元细胞、改善机体免疫状态、减少炎性因子分泌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经典名方 临床应用 机制研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经典阅读推广模式与路径研究——以广州市属高校中华经典诵读知识竞赛组织实践为例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正 《图书馆研究》 2016年第4期29-32,共4页
以广州大学图书馆承办广州市属高校中华经典诵读知识竞赛为例,分析传统经典阅读推广活动面临的三个困境,介绍其目标、定位和组织方法,并阐述其四个特色,最后指出创新是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经典阅读 阅读推广 中华经典诵读知识竞赛 模式 路径
下载PDF
传统经学与现代神话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吕微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8-23,共6页
中国现代神话学是在引进西方学理与继承本土学统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根据“中国神话历史化”的假说 ,现代学者抛弃了今文家的“语境化”研究方法 ,延续了古文家的“文本间”研究方法。中国现代神话学关于“中国神话历史化”的理论命题... 中国现代神话学是在引进西方学理与继承本土学统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根据“中国神话历史化”的假说 ,现代学者抛弃了今文家的“语境化”研究方法 ,延续了古文家的“文本间”研究方法。中国现代神话学关于“中国神话历史化”的理论命题和“文本间”的研究方法 ,一方面证明了西方理论的普遍有效 ,在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起材料的同一性关系与文化间的不平等关系 ;而另一方面也使本土材料由此丧失了参与修葺普遍性理论的机会 ,并且以无语境“纯文体”的建构掩盖了其真正的当代学术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神话 历史化 神话学 经学 文本 语境
下载PDF
中国古典舞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理念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陈苗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10-112,共3页
中国古典舞的艺术境界是形神合一,这就是所谓形神兼备,以形寓神,以神化形,重在展神。中国古典舞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审美理念。
关键词 中国古典舞 形似 神似 文化内涵 审美理念
下载PDF
古代经典名方芍药甘草汤的处方及关键信息考证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平 曾瑾 +8 位作者 杨安东 张美 尹竹君 戴瑛 李莉 赵军宁 周厚成 周翔 周维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5-203,共9页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是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的经典名方之一。本文收集各类相关古籍文献数据和多部中医药古籍文献,系统分析并归纳芍药甘草汤的历史沿革,煎服方法,药物基原及炮制方法等内...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是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的经典名方之一。本文收集各类相关古籍文献数据和多部中医药古籍文献,系统分析并归纳芍药甘草汤的历史沿革,煎服方法,药物基原及炮制方法等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考证。通过芍药和甘草之间的配伍关系进行探索,深化对经方以及对应条文的认识与理解,为经典名方芍药甘草汤的制剂研发提供参考。经考证,处方中芍药基原为芍药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Pea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甘草基原为豆科植物乌拉尔甘草G.uralensis的干燥根及根茎,原文所述“炙甘草”应为炒甘草。芍药和甘草的用量分别为55 g左右。制法为芍药和甘草锉成粗末,加水600 mL,煎煮1次,煮取300 mL,分两次服用,一次150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芍药甘草汤 经典名方 考证
原文传递
大众传媒在经典文学传播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敏 《武警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76-77,共2页
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接受信息最重要的方式。由于大众传媒的介入,传统的经典文学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式,变成了大众文化的一种。大众传媒一方面促进了经典文学的传播,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经典文学原有的主题意义、审美功能和教化... 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接受信息最重要的方式。由于大众传媒的介入,传统的经典文学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式,变成了大众文化的一种。大众传媒一方面促进了经典文学的传播,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经典文学原有的主题意义、审美功能和教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文学 传播 大众传媒 审美功能 教化功能 主题
下载PDF
浅谈训诂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蔡梦麒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1-46,共6页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充分利用训诂的原理和方法,能够收到较大的效益。从训诂的角度考察语文教材中的古文注释,能使教材编写更加完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精良的范本。在教材基础上,适当运用训诂学的有关成果和方法指导文言文词语...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充分利用训诂的原理和方法,能够收到较大的效益。从训诂的角度考察语文教材中的古文注释,能使教材编写更加完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精良的范本。在教材基础上,适当运用训诂学的有关成果和方法指导文言文词语教学,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训诂学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把握文言文学习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训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