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47
1
作者 杨庆宇 刘占兵 肖飞 《陕西中医》 2019年第8期1131-1133,1137,共4页
目的:探究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共11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研究组在推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治疗时间30d。观察两组... 目的:探究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共11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研究组在推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治疗时间30d。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TMF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指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1.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9%(χ^2=4.235,P=0.039)。两组患者的ESCV评分和CASCS评分在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t=0.498,P=0.619;t=-1.730,P=0.086)。治疗后两组的ESCV评分和CASCS评分均明显升高(t=17.282,P=0.000;t=11.177,P=0.000;t=33.994,P=0.000;t=19.601,P=0.000);其中,研究组治疗后的ESCV评分和CAS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5.716,P=0.000;t=9.885,P=0.000)。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MFV、PSV均明显升高,而PI及RI值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TMFV、PSV显著高于对照组(t=2.707,P=0.008;t=2.099,P=0.038),PI及RI值则显著低于对照组(t=-2.619,P=0.010;t=-2.508,P=0.014)。结论: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较好,可以明显提高ESCV评分和CASCS评分,显著改善椎动脉血流速度,降低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推拿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临床效果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 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
下载PDF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吴永平 《四川中医》 2017年第1期195-198,共4页
目的:颈椎容易因各种动力及静力因素刺激而受到损伤,针灸疗法创伤小,安全系数高,故探讨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就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根据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 目的:颈椎容易因各种动力及静力因素刺激而受到损伤,针灸疗法创伤小,安全系数高,故探讨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就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根据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脱落4例,两组实际纳入研究对象均为46例,对照组行针刺治疗,观察组行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颈椎病临床客观评价量表项目和评分标准》(CASCS)评分、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舒张末期峰值流速(VD)、收缩期峰值流速(VS)、峰值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差异。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数据统计包分析,计量数据均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均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ESCV总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SCV总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CASCS总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SCS总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VD、VS、VM、RI、PI等血流指标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D、VS、VM等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RI、PI等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较针刺疗法,针灸疗法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仅临床效果更显著,且未明显增加治疗成本及治疗风险,是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艾灸 针灸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下载PDF
通塞脉片联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 被引量:26
3
作者 平少华 张岩 梁春雨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观察通塞脉片联合颈椎牵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药物对照组和基础对照组各60例,3组均予以颈椎牵引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塞脉片口服,药物对照组予以颈复康颗粒口服,疗程均为3周。... 目的观察通塞脉片联合颈椎牵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药物对照组和基础对照组各60例,3组均予以颈椎牵引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塞脉片口服,药物对照组予以颈复康颗粒口服,疗程均为3周。在治疗后的1、3周分别采用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ESCV)、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和椎动脉平均流速(Vm)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3周的改良ESCV、CASCS评分和Vm均明显高于药物对照组和基础对照组(P<0.05)。结论通塞脉片结合颈椎牵引可有效缓解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改善椎动脉平均流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塞脉片 颈椎牵引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下载PDF
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辨证施治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霆 施杞 王拥军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辨证施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中医辨证,将椎动脉型颈椎病分为气血亏虚、痰湿内阻、湿热内扰三型。每型各20例作为治疗组,进行辨证施治;同时观察运用丹参、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该病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辨证施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中医辨证,将椎动脉型颈椎病分为气血亏虚、痰湿内阻、湿热内扰三型。每型各20例作为治疗组,进行辨证施治;同时观察运用丹参、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该病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经两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运用中医药治疗有较好疗效,辨证施治优于单纯丹参、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动脉型 眩晕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夹脊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5
作者 鞠丹 高维滨 张萍萍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第12期32-33,共2页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夹脊电针疗法,取颈部夹脊穴,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取穴,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70.00%和53....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夹脊电针疗法,取颈部夹脊穴,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取穴,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70.00%和53.33%,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90.00%,经统计学检验P<0.05。结论:夹脊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电针 夹脊穴
下载PDF
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用药频次的归纳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许金海 莫文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16-19,共4页
目的:归纳分析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处方的用药特点。方法:检索2003年1月-2008年12月间各类医学期刊,获取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剂;统计方剂中不同功效类别药物的使用频次;比较内服方剂和外用方剂用药的差异。结果:共有85个方剂... 目的:归纳分析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处方的用药特点。方法:检索2003年1月-2008年12月间各类医学期刊,获取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剂;统计方剂中不同功效类别药物的使用频次;比较内服方剂和外用方剂用药的差异。结果:共有85个方剂纳入研究。69个内服方剂中,补益药26味283次、活血化瘀药20味216次、解表药17味167次;16个外用方剂中,活血化瘀药18味62次、祛风湿药16味54次、解表11味42次。内服、外用方剂中的补益、活血化瘀、祛风湿以及常用药物,在使用上存在着不同。结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剂以补益、活血化瘀、解表、祛风湿类别药物为主要组成药物;内服方剂多使用补益、活血化瘀类药物,而外用方剂则多使用活血化瘀、祛风湿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颈性眩晕 内治法 外治法 中药治疗
原文传递
项七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大兔模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永臣 贾红玲 +3 位作者 郇海红 卢承顶 张春晓 王文琴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第9期56-59,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CSA大兔模型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Vm)和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变化,探讨项七针与颈夹脊穴对CSA大兔模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7只正常新西兰白兔局部注射血液制成CSA大兔模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项七针组、颈... 目的:通过测定CSA大兔模型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Vm)和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变化,探讨项七针与颈夹脊穴对CSA大兔模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7只正常新西兰白兔局部注射血液制成CSA大兔模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项七针组、颈夹脊穴组。对照组不予针刺治疗,项七针组、颈夹脊穴组分别针刺项七针和颈夹脊穴,经颅多普勒检查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结果:项七针组、颈夹脊穴组针刺治疗后Vm、PI、RI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项七针组优于颈夹脊组(P<0.05)。结论:针刺可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项七针优于颈夹脊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项七针 颈夹脊穴 平均流速 搏动指数 阻力指数
下载PDF
新三联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滕忠华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4期547-550,共4页
目的观察新型三联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A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CA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波治疗、按摩、中草药内服三种手段联合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针灸加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椎... 目的观察新型三联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A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CA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波治疗、按摩、中草药内服三种手段联合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针灸加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椎动脉血流速度、症状积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为71.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两组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相比,观察组明显增加,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新三联疗法治疗CAS,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椎动脉的血流速度,疗效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微波治疗 推拿疗法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苓桂术甘汤加泽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饮上泛型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德刚 牛绍雷 +1 位作者 姜玉祥 阚卫兵 《光明中医》 2022年第10期1796-1798,共3页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加泽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痰饮上泛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CSA痰饮上泛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苓桂术甘汤复方14 d,对照组口服丹七软胶囊14 d。在入组第1天、第14天分别记录患...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加泽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痰饮上泛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CSA痰饮上泛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苓桂术甘汤复方14 d,对照组口服丹七软胶囊14 d。在入组第1天、第14天分别记录患者眩晕情况(VAS评分)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功能评定(FS-CSA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FS-CS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苓桂术甘汤加泽泻治疗CSA痰饮上泛型眩晕疗效优于丹七软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型颈椎病 眩晕 苓桂术甘汤 痰饮上泛证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温针灸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风痰上扰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俊 金晶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6期117-119,共3页
目的分析温针灸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风痰上扰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 目的分析温针灸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风痰上扰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颈椎活动度、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眩晕、舌红苔黄腻、腰膝酸痛、上肢麻木积分分别为(9.05±2.17)分、(8.87±1.53)分、(9.18±2.40)分、(8.21±2.02)分,观察组的眩晕、舌红苔黄腻、腰膝酸痛、上肢麻木积分分别为(4.88±1.26)分、(5.30±0.96)分、(4.25±1.01)分、(4.87±0.94)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0%(39/43),高于对照组的71.43%(3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温针灸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风痰上扰型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以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颈椎活动情况,提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温针灸 半夏白术天麻汤 风痰上扰证 中医综合疗法
下载PDF
孔氏护心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子衡 孔德韶 沈杰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9期59-61,158,共4页
目的以名中医孔令深经验方护心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在门诊以及住院部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孔氏护心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氟... 目的以名中医孔令深经验方护心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在门诊以及住院部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孔氏护心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氟桂利嗪胶囊口服,两组均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判定临床总疗效、中医眩晕的症状积分以及彩色多普勒检测椎动脉的血流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5%vs 85.0%,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超声数据中收缩期峰值及平均血流速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组药物均可有效改善眩晕症状,治疗组在提高收缩期峰值流速上疗效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孔氏护心方 椎动脉型颈椎病 彩色多普勒
下载PDF
定点旋转手法配合中频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被引量:2
12
作者 范斌 冯敬 《四川中医》 2013年第8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3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28例,对照组110例,治疗组采用定点旋转手法配合中频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两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显效88例(68.75...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3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28例,对照组110例,治疗组采用定点旋转手法配合中频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两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显效88例(68.75%),有效35例(27.34%)无效5例(3.91%)总有效率133例(96.0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定点旋转手法配合中频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起效快且疗效确切,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定点旋转手法 中频
下载PDF
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肝阳化风证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疆 张雨星 +6 位作者 熊新贵 梁清华 曾年菊 区健刚 萧梅芳 赵艳 范荣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1249-1253,共5页
目的采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建立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肝阳化风证和肝阳上亢证高分辨率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从蛋白质组学角度探讨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中医肝阳化风证和肝阳上亢证的本质内涵。方法设颈椎病肝阳化风证组、颈椎病肝... 目的采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建立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肝阳化风证和肝阳上亢证高分辨率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从蛋白质组学角度探讨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中医肝阳化风证和肝阳上亢证的本质内涵。方法设颈椎病肝阳化风证组、颈椎病肝阳上亢证组及健康人对照组3组,取外周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提取蛋白质,经双向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获取凝胶图谱,以PDQuestV7.3.1软件对三组表达图谱进行差异分析,选定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和SWISS-PROT数据库检索鉴定蛋白质。结果建立了颈椎病肝阳化风证组、肝阳上亢证组、健康人组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2-DE图谱;通过分析比较,发现16个蛋白质点在肝阳化风证组中异常表达,12个蛋白质点在肝阳上亢证组中异常表达,肝阳化风证组与肝阳上亢证组比较,分析发现16个差异蛋白点,3个相同蛋白质点。结论颈椎病(椎动脉缺血型)肝阳化风证与肝阳上亢证有差异蛋白又有相同的蛋白,提示同病异证在共同的物质基础上存在着不同的本质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 肝阳化风证 二维电泳 蛋白质组学
原文传递
五联非药物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泽银 张成明 +3 位作者 张兴祥 罗鹏雏 廖运生 易海燕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4年第7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五联非药物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0例)和对照组(300例),治疗组采用颈椎牵引、中频治疗、电针、TDP照射、推拿等五联非药物疗法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口服西比灵... 目的:观察五联非药物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0例)和对照组(300例),治疗组采用颈椎牵引、中频治疗、电针、TDP照射、推拿等五联非药物疗法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口服西比灵和全天麻片,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五联非药物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患者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牵引 中频治疗 电针 TDP照射 推拿 疗效
原文传递
超声检查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牵引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瑛 王春丽 +4 位作者 王帅 汤祎 祝海颖 张建秋 于爱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运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技术,检测颈椎牵引等综合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治疗前后变化情况。方法:对202例CSA,经X线、CT及超声检查结合临床确诊,随机分为颈椎牵引等综合治疗(颈牵组)和药物口服治疗组各101例,并对两... 目的:运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技术,检测颈椎牵引等综合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治疗前后变化情况。方法:对202例CSA,经X线、CT及超声检查结合临床确诊,随机分为颈椎牵引等综合治疗(颈牵组)和药物口服治疗组各101例,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用超声检查的各项参数对其进行监测。结果:通过超声检查,两组治疗疗效经Ridit分析,可信区间0.5228-0.6376,u=1.98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30天治疗观察,颈牵组其疗效优于口服药物治疗组。改变了传统认为CSA只给药物治疗的看法,认为牵引等综合治疗CSA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牵引 超声检查
下载PDF
整脊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江永桂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3年第11期48-49,50,共3页
目的:观察整脊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整脊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香丹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体征、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 目的:观察整脊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整脊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香丹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体征、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整脊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整脊 推拿 疗效
原文传递
三部推拿法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模型家兔的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新华 范炳华 +2 位作者 徐泉珍 王鹏 许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8期1909-1912,共4页
目的:观察三部推拿法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模型动物的干预作用,为三部推拿法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2只健康家兔(不分雌雄)完全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模型对照组、三部推拿法组和传统推拿法组4组,采用眼震电... 目的:观察三部推拿法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模型动物的干预作用,为三部推拿法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2只健康家兔(不分雌雄)完全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模型对照组、三部推拿法组和传统推拿法组4组,采用眼震电图(ENG)、超声多普勒(TCD)检查,比较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血流速度及眼震持续时间的变化。结果:三部推拿法组和传统推拿法组均能改善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模型家兔的椎-基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血流速度及眼震持续时间(P<0.05,P<0.01);三部推拿法组与传统推拿法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三部推拿法对改善椎-基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的供血及眼震持续时间,其作用优于传统推拿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缺血 眩晕 三部推拿法 干预作用 TCD ENG
下载PDF
牵引状态下行点穴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18
作者 李占军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6期937-938,共2页
目的:研究在牵引状态下行点穴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SA1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牵引状态下行点穴手法治疗)85例和对照组(单纯牵引治疗)78例。治疗组采用在牵引状态下行点穴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牵引治疗... 目的:研究在牵引状态下行点穴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SA1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牵引状态下行点穴手法治疗)85例和对照组(单纯牵引治疗)78例。治疗组采用在牵引状态下行点穴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牵引治疗,每周3次,周一~周五做治疗(隔日1次),周六、日休息,治疗2个疗程(24次)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45%和75.3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牵引状态下行点穴手法治疗CSA的效果较理想,并且具有操作安全简便、疗效可靠、患者乐于接受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点穴 牵引
下载PDF
推拿结合高压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19
作者 李志强 方向延 +1 位作者 李翠仁 陈宝杏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4年第4期50-51,共2页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高压氧(HBO)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5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HBO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HBO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高压氧(HBO)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5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HBO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HBO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结合高压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并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推拿 高压氧 疗效
原文传递
定位旋转斜扳法配合压灸百会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20
作者 邓明其 容健成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3年第11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旋转定位斜扳法配合百会穴压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理筋手法及百会穴压灸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施以旋转定位斜扳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 目的:观察旋转定位斜扳法配合百会穴压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理筋手法及百会穴压灸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施以旋转定位斜扳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的86.5%(P<0.05)。结论:旋转定位斜扳法结合百会穴压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操作简便,疗效显著,适于在社区康复服务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旋转定位斜扳法 百会穴 灸法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