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痉挛性斜颈的临床分型和手术治疗 被引量:23
1
作者 姬绍先 陈信康 +4 位作者 周国俊 马安保 梁健 熊左隽 裴圣广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6期341-344,共4页
目的 研究痉挛性斜颈 (spasmodictorticollis,ST)临床分型和手术治疗关系。方法 对ST按痉挛肌肉范围分型 :单纯性ST和症状性ST。按姿态分型 :旋转型、侧屈型、后仰型、前屈型和混合型ST。按肌肉痉挛的方式分型 :强直型和阵挛型ST。按... 目的 研究痉挛性斜颈 (spasmodictorticollis,ST)临床分型和手术治疗关系。方法 对ST按痉挛肌肉范围分型 :单纯性ST和症状性ST。按姿态分型 :旋转型、侧屈型、后仰型、前屈型和混合型ST。按肌肉痉挛的方式分型 :强直型和阵挛型ST。按病情程度分型 :轻型和重型。手术治疗 :针对ST姿态分型采用不同术式组合。对旋转型ST ,采用二联术或三联术 ,(术式一 :面部旋向侧颈后痉挛肌肉选择性切除术或部分切除术。术式二 :同侧颈神经 1~ 6 (C1~ 6)后支选择性切断术。术式三 :对侧副神经切断术或加胸锁乳突肌切除术。三种术式合用称“三联术”。术式一和三合用称“二联术”)。侧屈型ST采用屈向侧二联术或三联术。后仰型ST采用双侧术式一或术式一和术式二合用。前屈型ST采用双侧术式三。混合型ST采用分期颈部神经选择性切断术和肌肉选择性切除术。结果 术后 6个月评定疗效 ,全组 5 95例 ,斜颈症状消失 4 0 4例 (6 8% ) ,显效 10 7例 (18% ) ,进步 6 7例 (11.1% ) ,无效 17例 (2 .9% )。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颈部痉挛肌肉选择性切除和颈部神经选择性切断术治疗ST ,手术安全创伤小、操作简便 ,无残疾并发症。头部CT和MR检查未发现与痉挛性斜颈有关的颅内病灶。颈部CT显示痉挛肌肉呈肥大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斜颈 外科手术 副神经 选择性肌肉切除术
下载PDF
颈神经及相关结构的应用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芮炳峰 安淑芬 +2 位作者 夏凤歧 王忠 张建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296-2298,共3页
目的测量不同节段颈神经的组成、走行及相应椎间空的特点,以提高颈椎病微创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15例(共30侧)国人成年颈椎标本,进行显微解剖,对颈神经走行、分支、分布进行观测。结果颈椎间孔长度在0.54~0.65cm,且从上到下,椎间孔长度... 目的测量不同节段颈神经的组成、走行及相应椎间空的特点,以提高颈椎病微创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15例(共30侧)国人成年颈椎标本,进行显微解剖,对颈神经走行、分支、分布进行观测。结果颈椎间孔长度在0.54~0.65cm,且从上到下,椎间孔长度逐渐增加;C4、C5、C6椎间孔的上下径及前后径测值较小,C3、C7测值较大,而椎间孔内神经根的径线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神经根与脊髓在水平面上向前的前倾角各节段变化不大,在15°~19°,而与冠状面上向下的下倾角从C3到C7逐渐变小;颈神经后根根丝间存在着广泛的吻合支。结论椎间孔入口关节突内侧0.6cm的范围内最狭窄,切除此范围的关节突关节,既达到了对神经根减压的效果,又保留了脊柱的稳定性;颈神经存在广泛的吻合支,颈椎病的表现和神经定位不能完全相对应;C4、C5、C6椎间孔的上下径及前后径较小,而其神经根的径线较大,C4、C5、C6神经根最易受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神经 纤维解剖 颈椎病 微创手术
下载PDF
副神经和迷走神经、颈神经根交通支的形态学观察及临床意义
3
作者 李海艳 刘英东 +2 位作者 宋东帅 杨志鹏 杜心如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观测副神经与迷走神经、颈神经根交通支的形态特点及副神经在颈静脉孔处的毗邻。方法解剖剥离头颈标本,观测颈静脉孔内的结构毗邻、颈静脉孔下方处副神经与迷走神经间的交通支及副神经脊髓根与颈神经根的交通支。结果在颈静脉孔处,... 目的观测副神经与迷走神经、颈神经根交通支的形态特点及副神经在颈静脉孔处的毗邻。方法解剖剥离头颈标本,观测颈静脉孔内的结构毗邻、颈静脉孔下方处副神经与迷走神经间的交通支及副神经脊髓根与颈神经根的交通支。结果在颈静脉孔处,左侧迷走道的面积为(6.99±0.74)mm2,右侧的面积为(5.02±0.37)m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颈静脉孔下方处,迷走神经和副神经有交通支者29侧(76.3%),交通支有4种分型,左侧交通支的长度为(5.82±1.18)mm,右侧长度为(6.60±1.17)mm,左右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22侧标本上观测到副神经脊髓根和C1、C2颈神经后根存在交通支者17侧(77.27%,17/22)。结论副神经和迷走神经在颈静脉孔下方存在交通支,这种解剖结构特点,为临床上避免损伤副神经提供解剖学依据;副神经和颈神经后根存在交通支,说明副神经含有感觉纤维,来源于颈神经后根,其功能可能与维持头部姿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神经 颈静脉孔 迷走神经 颈神经
下载PDF
神经移植在面神经功能重建中的应用
4
作者 沈艺漫 朱婉春 +4 位作者 陈正 蔡小敏 王好鹏 王柏淼 李世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4期509-514,共6页
面神经损伤引起的面部功能障碍可由多种原因造成,其不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而且进一步影响正常社交活动,因此面神经修复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患者面部对称性以及恢复社交能力,目前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以及各类外科干预等。... 面神经损伤引起的面部功能障碍可由多种原因造成,其不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而且进一步影响正常社交活动,因此面神经修复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患者面部对称性以及恢复社交能力,目前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以及各类外科干预等。轻症初期面瘫患者往往会先选择保守治疗,对于保守无效或中重度面瘫的情况,神经移植是有效且可靠的治疗手段,主要术式包括咬肌神经-面神经移植(MFNN)、舌下神经-面神经移植(HFA)、跨面神经移植及其改良、联合的术式,迄今仍无统一的治疗指南。本文就面神经功能重建中不同神经移植术式进行简单地描述,重点对比其优缺点、适应证以及术后疗效,为日后临床术式选择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 面瘫 神经移植 咬肌神经 舌下神经 颈神经 跨面神经移植
下载PDF
颈神经及其相关结构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5
5
作者 孟竞为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3-5,共3页
对第1、2颈神经、整个颈神经后支及相关结构(包括特殊颈椎、神经通道)作祥细的调查、测量和追踪。横行分离每一块椎骨,纵行剖开每一椎体和椎弓。阐明了环椎、枢椎的解剖特点和第1、2颈神经的特殊通道结构。
关键词 颈神经 环椎 上下颈段综合征 颈椎病 应用解剖
下载PDF
寰枢关节错位与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疼痛的解剖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谭海智 张鸣生 +1 位作者 高卫邦 叶金群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7-630,共4页
目的观察寰枢椎与副神经及第2颈神经的解剖关系,以及观察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神经支配特点,为寰枢关节错位致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疼痛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具共6侧成年人颈部尸体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寰椎横突与副神经、寰枢外侧关节与... 目的观察寰枢椎与副神经及第2颈神经的解剖关系,以及观察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神经支配特点,为寰枢关节错位致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疼痛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具共6侧成年人颈部尸体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寰椎横突与副神经、寰枢外侧关节与第2颈神经前支、寰枢椎椎间孔外韧带的解剖结构,以及观察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神经支配特点,测量副神经与寰椎横突尖的最短距离。结果(1)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均受副神经和颈丛(第2~4)神经支配,并且副神经与颈丛神经存在交通支联系。(2)副神经走行在寰椎横突前方,二者关系密切,副神经与寰椎横突尖的距离为4.84~7.60 mm(左侧)和3.22~6.80 mm(右侧)。(3)寰枢椎存在椎间孔外韧带,该韧带与第2神经相连,并附着在寰椎横突。(4)第2颈神经前支贴着寰枢外侧小关节向前走行。结论寰枢关节错位可能会刺激副神经及第2颈神经或其前支,从而引起胸锁乳突和斜方肌紧张、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副神经 颈神经 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
下载PDF
地塞米松混合罗哌卡因用于颈神经通路阻滞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吞咽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钱龙 水维康 +2 位作者 马文文 王钦阁 朱珊珊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6-670,共5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混合罗哌卡因用于颈神经通路阻滞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徐州市肿瘤医院2023年3月至12月择期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124例,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按...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混合罗哌卡因用于颈神经通路阻滞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徐州市肿瘤医院2023年3月至12月择期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124例,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DR组)和对照组(R组),每组62例。全凭静脉麻醉诱导后分别行双侧颈神经通路阻滞,DR组患者注射地塞米松5 mg+0.25%罗哌卡因10 ml,R组患者注射0.25%罗哌卡因10 ml。主要结局指标:分别于术后1和6 d时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价吞咽功能,记录吞咽功能障碍(任意一个指标异常)发生情况。次要结局指标:分别于气管拔管即刻、气管拔管后4、8、12、24和48 h时,记录静态和吞咽状态下NRS评分。分别于术后1和6 d时采用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10)评价嗓音功能;记录术后酮咯酸氨丁三醇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最终DR组纳入61例,R组纳入60例。与R组比较,DR组术后1和6 d时SSA评分、术后1 d时吞咽障碍发生率降低,气管拔管后8和12 h时静态、气管拔管后4~24 h时吞咽状态下NRS评分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1 d时VHI-10评分降低,酮咯酸氨丁三醇使用例次减少( P<0.05)。 结论:地塞米松混合罗哌卡因用于颈神经通路阻滞可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罗哌卡因 神经传导阻滞 甲状腺切除术 吞咽障碍 颈神经
原文传递
单孔分体内镜颈椎钩状突部分切除三维影像解剖测量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昌震 王红艳 +3 位作者 刘鑫 孙宁 李岳飞 孙兆忠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214-1219,共6页
[目的]三维重建观测骨骺环和颈神经、钩状突毗邻关系,指导单孔分体内镜切除部分钩状突对颈神经减压。[方法]建立3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维模型,测量C3/4~C7T1骨骺环后缘最低点分别至钩状突尖部所在矢状面颈神经前缘前后距离(anterior and ... [目的]三维重建观测骨骺环和颈神经、钩状突毗邻关系,指导单孔分体内镜切除部分钩状突对颈神经减压。[方法]建立3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维模型,测量C3/4~C7T1骨骺环后缘最低点分别至钩状突尖部所在矢状面颈神经前缘前后距离(anterior and posterior distance of anterior margin of cervical nerve,APDACN)及下缘垂直距离(vertical distance of inferior margin of cervical nerve,VDIMCN)、硬脊膜外侧缘左右距离(left and right distance of lateral border of dure mater,LRDLDM)、颈神经起点上缘垂直距离(vertical distance of superior margin of cervical nerve start point,VDSCNP)、颈神经起点下缘垂直距离(vertical distance of inferior margin of cervical nerve start point,VDICNP)、椎弓根峡部外侧缘前后距离(anterior and posterior distance of lateral border of isthmus of pedicle,APDLIP)、颈神经外展角(abductor angle of cervical nerve,AACN)及前倾角(anterior inclination angle of cervical nerve,AICN)。[结果]随节段降低,矢状面APDACN无显著变化(P>0.05);VDIMCN、VDSCNP、VDICNP、AACN和AICN显著增加(P<0.05),LRDLDM和APDLIP显著减少(P<0.05)。相应节段APDACN、VDIMCN、LRDLDM、VDSCNP、VDICNP、APDLIP、AACN和AICN男女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节段左右侧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节段参数(C5/6)APDACN、VDIMCN、LRDLDM、VDSCNP、VDICNP、APDLIP、AACN、AICN与年龄及BMI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随颈椎节段下降,骨骺环后缘最低点为标志的VDIMCN、VDSCNP、VDICNP、AACN和AICN增大,而LRDLDM和APDLIP减少,相同节段上述指标男性与与女性之间,左与右侧间的差异均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单孔分体内镜 钩状突 颈神经 三维影像
原文传递
16~42周胎儿脊髓颈膨大发育的MRI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董金叶 林祥涛 +4 位作者 曹金凤 吴勇 赵慧 谢辉辉 肖连祥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78,共5页
目的利用3.0T MRI观察正常胎儿标本脊髓颈膨大最大横断面及其相对位置关系随孕周变化的规律。方法随机选取44例16~42孕周胎儿标本,行3D-T2WI和T2WI-SPC序列扫描,对所得图像三维重建,观察及测量以下参数:1颈膨大最大横断面面积:选取C4... 目的利用3.0T MRI观察正常胎儿标本脊髓颈膨大最大横断面及其相对位置关系随孕周变化的规律。方法随机选取44例16~42孕周胎儿标本,行3D-T2WI和T2WI-SPC序列扫描,对所得图像三维重建,观察及测量以下参数:1颈膨大最大横断面面积:选取C4-T1脊神经区间内各椎体中心及椎间盘中心水平分别测量颈膨大横断面面积,选取最大面积,绘制最大横断面面积随孕周变化的生长曲线;2颈膨大最大横断面与椎体的相对位置关系;3比较性别间差异。结果 1颈膨大最大横断面积随孕周呈线性增加,与孕周的相关方程分别为:最大横断面积(cm2)=0.01×孕周-0.12,R2=0.91,P〈0.05;2颈膨大最大横断面与椎体相对位置关系:16~28孕周胎儿颈膨大最大横断面约位于C5/6椎间盘中心水平,29~42孕周胎儿颈膨大横断面约位于C5~C5/6中心水平,此位置随孕周增加而逐渐轻度上移;3颈膨大最大横断面面积与性别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场磁共振可准确反映胎儿颈膨大最大横断面积及相对位置与孕周变化的规律,建立了正常胎儿脊髓颈膨大生长发育的磁共振影像图谱及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颈膨大 胎儿标本 磁共振成像 脊神经
原文传递
CT引导下蝶腭神经节联合选择性颈神经阻滞治疗蝶腭神经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洪裕 唐树春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21期2768-2771,共4页
目的探究CT引导下蝶腭神经节联合选择性颈神经阻滞治疗蝶腭神经痛(SP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安康市人民医院于2016年7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34例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CT引导下采用蝶腭神经节联合选择性颈神经阻滞治疗。术前... 目的探究CT引导下蝶腭神经节联合选择性颈神经阻滞治疗蝶腭神经痛(SP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安康市人民医院于2016年7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34例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CT引导下采用蝶腭神经节联合选择性颈神经阻滞治疗。术前、术后1 d、术后7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观察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治疗效果,同时采用数字分级法评估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面部麻木发生情况。结果SPN患者在术后1 d、7 d、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3.11±0.67)分、(2.56±0.51)分、(2.08±0.45)分、(1.74±0.31)分、(1.52±0.26)分和(1.01±0.19)分,均明显低于术前的(7.13±1.23)分,VAS评分呈逐渐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N患者在术后1 d、7 d、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29%、94.12%、97.06%、100.00%、100.00%和100.00%,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N患者在术后1 d、7 d、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麻木总发生率分别为70.59%、50.00%、20.29%、11.76%、5.88%和2.94%,患者的麻木总发生率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术后未见体位性高血压、颅内感染、视力障碍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仅有3例患者在术后1 d出现面部轻血肿,经局部冰敷后完全消退。结论CT引导下蝶腭神经节联合选择性颈神经阻滞能够显著缓解SPN患者的头痛症状,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长、治疗过程安全可靠等优势,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腭神经痛 神经阻滞治疗 CT引导 蝶腭神经节 颈神经 疗效
下载PDF
旋转型痉挛性斜颈的三联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章 《医学新知》 CAS 2008年第3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旋转型痉挛性斜颈(spasmodic torticollis,ST)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15例旋转型ST的不同术式进行分析。结果全组215例中斜颈症状消失150例(69.8%);显效43例(20.0%);进步18例(8.4%);无效4例(1.8%)。无1例死亡、残疾。结... 目的探讨旋转型痉挛性斜颈(spasmodic torticollis,ST)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15例旋转型ST的不同术式进行分析。结果全组215例中斜颈症状消失150例(69.8%);显效43例(20.0%);进步18例(8.4%);无效4例(1.8%)。无1例死亡、残疾。结论颈部痉挛肌肉选择性切除术、颈神经后支选择性切断术、副神经切断术(三联术)是治疗旋转型ST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型痉挛性斜颈 副神经切断术 颈部痉挛肌肉选择性切除术 颈部神经选择性切断术
下载PDF
中药扶正祛邪治疗神经型颈椎病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心红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9期4541-4542,共2页
目的:研究中药扶正祛邪治疗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神经型颈椎病病患者220名,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名,年龄、性别分布均匀,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牵引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我院自制的扶正祛邪药进行治疗,收集两组患者的总... 目的:研究中药扶正祛邪治疗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神经型颈椎病病患者220名,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名,年龄、性别分布均匀,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牵引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我院自制的扶正祛邪药进行治疗,收集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服用我院自制的扶正祛邪药患者组较牵引治疗患者组有明显优势。结论:扶正祛邪较常牵引疗神经型颈椎病总有效率高9.25%,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扶正祛邪 神经型颈椎病 效果分析
下载PDF
旋转型痉挛性斜颈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熊左隽 王潞 +2 位作者 姬绍先 周国俊 陈信康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研究旋转型痉挛性斜颈(rotationalspasmodictorticollis,RoST)的临床分型和手术治疗。方法对RoST按痉挛肌肉范围,姿态,肌肉痉挛的方式,病情程度分型。手术治疗:采用下列术式或二至三种术式组合。术式一:面部旋向侧颈后痉挛肌肉选择... 目的研究旋转型痉挛性斜颈(rotationalspasmodictorticollis,RoST)的临床分型和手术治疗。方法对RoST按痉挛肌肉范围,姿态,肌肉痉挛的方式,病情程度分型。手术治疗:采用下列术式或二至三种术式组合。术式一:面部旋向侧颈后痉挛肌肉选择性切除术。术式二:同侧颈神经1-6(C16)后支选择性切断术。术式三:对侧副神经切断术(或加胸锁乳突肌切除术)。结果术后6个月评定疗效,全组423例,斜颈症状消失192例(69%),显效78例(18.4%),进步42例(10%),无效11例(2.6%)。无死亡,无并发症。结论采用颈部痉挛肌肉和神经选择性切断术治疗RoST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无残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型痉挛性斜颈 手术治疗 副神经 颈神经后支 选择性肌肉切除术
下载PDF
大鼠颈神经前支受压后电生理及解剖学改变
14
作者 张云庆 周枫 +4 位作者 杨惠光 方有生 陈德松 彭裕文 王劼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5期9-10,共2页
目的观察大鼠颈神经前支受压后的电镜及电生理改变,设计大鼠颈神经前支受压模型。方法Wistar雄性大鼠,用直径1 mm硅胶管,纵形切开,于接近背根神经节远端套入颈6神经前支,以丝线在硅胶管外轻松结扎。结扎前、术后2周及4周测定肌皮神经躯... 目的观察大鼠颈神经前支受压后的电镜及电生理改变,设计大鼠颈神经前支受压模型。方法Wistar雄性大鼠,用直径1 mm硅胶管,纵形切开,于接近背根神经节远端套入颈6神经前支,以丝线在硅胶管外轻松结扎。结扎前、术后2周及4周测定肌皮神经躯体诱发电位,并于2周、4周取受压部位神经段、对侧正常神经及双侧背根神经节作电镜检查。结果受压2周及4周后肌皮神经躯体诱发电位波幅低于结扎前,潜伏期比结扎前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受压段神经呈纤维变性、神经脱髓鞘及炎症改变。结论本模型具有切实可行、经济、方便的特点,可作为颈神经受压进一步研究的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颈神经 神经受压 实验模型
下载PDF
椎孔外颈神经根卡压松解术
15
作者 夏宁晓 李小亚 +1 位作者 朱孟勇 马宁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3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用神经松解术治疗颈神经根椎孔外卡压综合征。方法对符合手术指征的24例患者经系统的保守治疗无效后行颈神经根探查松解术。对术中发现的相应神经根卡压进行彻底松解。结果除2例术前有明显肌萎缩者未见恢复外,其余22例术后症状... 目的探讨用神经松解术治疗颈神经根椎孔外卡压综合征。方法对符合手术指征的24例患者经系统的保守治疗无效后行颈神经根探查松解术。对术中发现的相应神经根卡压进行彻底松解。结果除2例术前有明显肌萎缩者未见恢复外,其余22例术后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颈神经根椎管外卡压是导致颈肩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手术治疗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神经 卡压综合征 神经松解术 椎孔
下载PDF
经皮射频热凝治疗小关节源性颈肩痛
16
作者 刘庆鹏 孙崇毅 +1 位作者 姜永庆 兰少波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522-523,529,共3页
目的 应用经皮射频热凝技术治疗小关节源性颈肩痛。方法 对 82例诊断明确的小关节源性颈肩痛患者 ,采用经皮射频热凝技术进行治疗 ,按Barnsley评定标准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82例患者中 ,优 4 6例 ,良 2 8例 ,可 8例。优良率 90 .2 ... 目的 应用经皮射频热凝技术治疗小关节源性颈肩痛。方法 对 82例诊断明确的小关节源性颈肩痛患者 ,采用经皮射频热凝技术进行治疗 ,按Barnsley评定标准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82例患者中 ,优 4 6例 ,良 2 8例 ,可 8例。优良率 90 .2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射频热凝 治疗 小关节源性颈肩痛 Barmsley评定标准
下载PDF
环枢关节错缝与上颈段解剖的关系 被引量:64
17
作者 周卫 蒋位庄 +1 位作者 章永东 李星 《中国骨伤》 CAS 1996年第1期5-6,共2页
通过对三具尸体上颈段的介剖观察和分析,认为:1)枢椎是上颈段运动的应力中心,环枢关节错缝以旋转和侧方移位为主;2)对第一至第三颈神经后支的卡压和刺激是颈性头痛的主要原因;3)椎动脉的环枢横突间段在头颈旋转时受到明显牵... 通过对三具尸体上颈段的介剖观察和分析,认为:1)枢椎是上颈段运动的应力中心,环枢关节错缝以旋转和侧方移位为主;2)对第一至第三颈神经后支的卡压和刺激是颈性头痛的主要原因;3)椎动脉的环枢横突间段在头颈旋转时受到明显牵拉和扭曲,是引起颈性眩晕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枢关节 骨错缝 颈神经 椎动脉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及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18
作者 彭飞飞 周脉涛 +2 位作者 司波 李国威 余天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5期55-60,共6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CRB)及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疼痛科确诊的60例头颈部及上肢PHN患者,随机分...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CRB)及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疼痛科确诊的60例头颈部及上肢PH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超声引导下SGB联合药物治疗;实验组:超声引导下CRB及SGB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l周、4周、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睡眠自评量表(SRS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神经阻滞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VAS、SRSS、SDS评分有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VAS、SRSS、SDS评分有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VAS、SRSS、SDS评分较低;治疗前后两组的VAS、SRSS、SDS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只有声音嘶哑、轻度头晕的并发症出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CRB及SGB联合药物可有效治疗PHN,是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颈神经根阻滞 星状神经节阻滞 超声引导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联合全麻对肩袖损伤肩关节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8
19
作者 赵丽 黄宏艳 金婷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446-449,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联合全麻对肩袖损伤肩关节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实施肩关节镜手术的150例肩袖损伤患者的诊疗及麻醉资料,按照麻...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联合全麻对肩袖损伤肩关节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实施肩关节镜手术的150例肩袖损伤患者的诊疗及麻醉资料,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NA组与GA组各75例。GA组实施常规全麻,NA组实施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联合全麻。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第一次进食饮水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状况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NA组和GA组患者术后24 h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最低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A组和GA组患者术后24 h的舒张压最高值[(77.4±12.5) mmHg vs (85.4±13.4) mmHg]、收缩压最高值[(120.4±12.3) mmHg vs(133.5±13.4) mmHg]、心率最高值[(80.1±5.3)次/min vs (88.9±8.5)次/min]及平均动脉压最高值[(77.8±6.7) mmHg vs(86.4±10.2) mmHg]比较,NA组明显低于G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组和GA组患者术后的第2、4及8小时的VAS评分≤3分病例数(100.0%vs 66.7%、93.3%vs 53.3%、74.7%vs 26.7%)、需应用额外镇痛药物的患者病例数(0 vs 10.7%、4.0%vs 20.0%、28.0%vs 60.0%)比较,NA组明显多于G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组和GA组患者术后的第一次进食饮水的时间[(30.1±2.9) min vs (210.3±4.1) min]、下床活动时间[(34.8±4.8) min vs(258.9±5.4) min]、平均住院时间[(6.8±0.3) d vs (7.3±0.3) d]比较,NA组明显短于G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GA组的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联合全麻对肩袖损伤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疼痛评分较低,明显优于单纯全麻,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 全麻 肩袖损伤 肩关节镜手术 血流动力学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在肩关节镜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20
作者 周玉弟 姜慧丽 +2 位作者 汤洋 崔耀梅 田伟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67-1170,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与传统肌间沟臂丛阻滞在肩关节镜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全麻患者70例,男25例,女45例,年龄18~75岁,随机分为两组,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组(S组)和传统肌间沟臂丛阻滞组(ISB组),每...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与传统肌间沟臂丛阻滞在肩关节镜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全麻患者70例,男25例,女45例,年龄18~75岁,随机分为两组,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组(S组)和传统肌间沟臂丛阻滞组(ISB组),每组35例。S组在超声引导下分别给予C5、C6神经根0.5%罗哌卡因各5ml;ISB组在超声引导下给予0.5%罗哌卡因10ml。记录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记录术后4、12、24h的VAS评分和前臂(屈肘、屈腕、屈指)MBS运动评分;记录术后24h曲马多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S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ISB组[(8.24±2.96)min vs(13.85±7.45)min,P<0.01];S组术后12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ISB组[(1.7±0.8)分vs(3.6±0.7)分,P<0.05],术后4h前臂(屈肘、屈腕、屈指)MBS运动评分明显高于ISB组[(3.5±0.6)分vs(0.8±0.3)分,(3.4±0.5)分vs(0.9±0.4)分,(3.6±0.6)分vs(0.7±0.4)分,P<0.01];术后24h曲马多用量明显少于ISB组[(37.5±35.9)mg vs(112.5±43.5)mg,P<0.05],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ISB组(88%vs 56%,P<0.05),术后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肩关节镜手术后镇痛中,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优于臂丛神经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神经根阻滞 肌间沟臂丛阻滞 肩关节镜手术 超声引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