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灌注成像的颅内外动脉旁路移植术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段鸿洲 李良 +4 位作者 邱建星 张扬 伊志强 张家湧 鲍圣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的探讨脑CT灌注成像在指导及评价颅内外动脉旁路移植术(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2月,43例有临床缺血表现的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或大脑中动脉高度狭窄,术前进行... 目的探讨脑CT灌注成像在指导及评价颅内外动脉旁路移植术(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2月,43例有临床缺血表现的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或大脑中动脉高度狭窄,术前进行脑血管造影及脑CT灌注成像,选取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测量并评估多个ROI区域以下指标的平均值: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平均通过时间(relative mean transmit time,rMTT)及达峰值时间(relative time to peak,rTTP),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脑血流评估结果,选取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进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手术后复查脑血管造影及脑CT灌注成像,测量术后rCBF、rCBV、rMTT、rTTP。术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状态进行评估。结果①43例均顺利进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术后造影42例(97.7%)吻合口通畅,术后NIH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前3.67±1.02,术后1周3.30±0.89,术后3个月2.88±0.96,术后12个月2.34±1.02,与术前相比,t=2.634,P=0.012,t=5.373,P=0.000,t=7.342,P=0.000),随访期间未再出现与患侧相关的脑卒中。②43例手术前后脑CT灌注成像结果显示,术前患侧rCBF较健侧明显降低[(31.37±9.29)ml.100g-1.min-1 vs.(45.41±6.91)ml.100g-1.min-1,t=-7.921,P=0.000],rMTT、rTTP较健侧明显升高[rMTT(11.32±3.19)s vs.(8.43±1.95)s,t=5.754,P=0.000;rTTP(3.71±1.22)s vs.(2.03±0.87)s,t=9.889,P=0.000],rCBV与健侧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周患侧rCBF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44.05±10.24)ml.100g-1.min-1,t=-7.273,P=0.000],rCBV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rMTT、rTTP较术前明显降低[rMTT术后(8.16±1.99)s,t=7.743,P=0.000;rTTP术后(1.88±1.29)s,t=7.333,P=0.000]。手术后患侧以上指标与健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外动脉旁路移植术 脑血管障碍 ct灌注成像
下载PDF
基于颅脑CT灌注成像筛选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血管内再通治疗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清清 傅聪 +6 位作者 傅新民 马庆防 张洋 陆俊杰 李峤 平蕾 施洪超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基于颅脑CT灌注成像(CTP)筛选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再通治疗的临床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发病12 h内、责任血管椎基底动脉完全闭塞且住院的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60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39~94岁,平均年龄6... 目的基于颅脑CT灌注成像(CTP)筛选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再通治疗的临床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发病12 h内、责任血管椎基底动脉完全闭塞且住院的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60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39~94岁,平均年龄63.32岁。行一站式颅脑CT平扫和CTP检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血管内治疗联合标准脑梗死药物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标准脑梗死药物治疗。采用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评估两组血管再通、颅脑CT平扫评估症状性出血,用颅脑CT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造影评估再闭塞情况;采用90 d改良Rankin量表(m RS)对比两组临床预后和90 d死亡率。结果60例基底动脉完全闭塞处于梗死前期缺血的程度为Ⅰ~Ⅱ1期。其中治疗组Ⅰ1期11例,Ⅰ2期7例,Ⅱ1期12例;对照组Ⅰ1期10例,Ⅰ2期6例,Ⅱ1期14例。治疗组术后血流TICI分级2b或3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93.33%(28/30)vs 6.67%(2/30);P<0.01]。治疗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60.00%vs 13.33%;P<0.01)。治疗组90 d死亡率低于对照组(26.67%vs 66.67%;P<0.01)。治疗组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虽然高于对照组(10.00%vs 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治疗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26.67%vs66.67%;P<0.01)。结论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在发病12 h内,经一站式颅脑CT平扫和CTP检查筛选处于梗死前Ⅰ~Ⅱ1期,采用血管内治疗技术和标准脑梗死药物治疗,临床症状改善显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基底动脉闭塞 脑血栓取出装置 血栓抽吸系统 颅脑ct灌注成像
下载PDF
脑CT灌注成像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梅茸 陈文利 +3 位作者 张凤丽 孟强 赵忠 丁里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64-70,共7页
目的探讨VCI患者非病灶区慢性脑血流低灌注量化指标与VCI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部位脑CTP在识别VCI及临床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用MMSE和MoCA量... 目的探讨VCI患者非病灶区慢性脑血流低灌注量化指标与VCI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部位脑CTP在识别VCI及临床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用MMSE和MoCA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筛选出VCI患者40例及评估正常对照组18例.40例患者按MoCA评分分为VCI-ND组21例和VaD组19例.认知功能评估后24 h内行CTP检查,得到CBF、CBV和TTP的脑灌注参数图,标准化非病灶区各脑叶皮层及丘脑为ROI,镜像法分别测量两侧ROI的CBF、CBV、TTP值.结果 MMSE与MoCA两种方法对VCI障碍患者检出率比较显著差异(P<0.05),MoCA量表对VCI-ND更为敏感.脑CTP中CBF、CBV及TTP的高低与MoCA评分高低明显相关.非病灶区CBF、CBV数值随认知障碍程度加重而逐渐降低,CBF较CBV更明显;TTP值随认知障碍程度加重逐渐升高.在不同脑区,CTP灌流参数也有不同,在丘脑、颞叶和顶叶CBF和TTP较为敏感,VCI-ND组和VaD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额内侧叶、额外侧叶和枕叶,仅CBF较为敏感,TTP无明显差别,而CBV在VCI-ND组和VaD组之间各脑区均未显示出明显差异(P>0.05).结论 MoCA量表在低灌注导致的VCI患者尤其是VCI-ND患者的检出较MMSE敏感.脑CT灌注成像中的血流灌注参数CBF、CBV、TTP的变化与VC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关,随非病灶区各脑叶皮层和丘脑的局部脑血流灌注减少,认知功能障碍程度逐渐加重,能一定程度上反映VCI尤其是VCI-ND发生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对VCI的早期诊断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脑血流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颅脑CT灌注成像相关指标与IMT对TIA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郭艳利 胡示超 秦文宇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9-21,共3页
目的探究颅脑CT灌注成像相关指标与IMT在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为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102例TIA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是否发生急性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的观察组和非脑梗死的对照组。比较... 目的探究颅脑CT灌注成像相关指标与IMT在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为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102例TIA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是否发生急性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的观察组和非脑梗死的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颅脑CT灌注成像相关指标、IMT;颅脑CT灌注成像相关指标与IMT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分析颅脑CT灌注成像相关指标与IMT的相关关系。结果两组年龄、性别、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BV、CBF均低于对照组,MTT、Tmax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IMT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颅脑CT灌注成像相关指标与IMT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良好,AUC为0.886,P=0.000,特异度、灵敏度较高,分别为0.904、0.846。CBV、CBF、MTT、Tmax、IMT的阈值分别为3.326ml/100g、33.682ml/min·100g、9.840s、12.562s、1.082mm。颅脑CT灌注成像相关指标CBV、CBF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IMT呈负相关关系,MTT、Tmax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IMT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显著,(P<0.05)。结论颅脑CT灌注成像相关指标与IMT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急性脑梗死有良好的预测价值。颅脑CT灌注成像相关指标与IMT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ct灌注成像 短暂性脑缺血 IMT 预测 相关性
下载PDF
取栓前后脑CT灌注参数变化值联合检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取栓后复发的预测效能
5
作者 马志强 赵永超 +1 位作者 李志鹏 李松山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7期2523-2527,共5页
目的探讨取栓前后脑CT灌注成像(CTP)参数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变化值(ΔrCBV、ΔrCBF、ΔrMTT)联合检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取栓后复发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河... 目的探讨取栓前后脑CT灌注成像(CTP)参数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变化值(ΔrCBV、ΔrCBF、ΔrMTT)联合检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取栓后复发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且行机械取栓术治疗的122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栓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21例和未复发组101例。比较两组患者取栓前后的rCBV、rCBF、rMTT及ΔrCBV、ΔrCBF、ΔrMTT;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取栓前后ΔrCBV、ΔrCBF、ΔrMTT与AIS患者取栓后复发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取栓前后ΔrCBV、ΔrCBF、ΔrMTT联合检测对AIS患者取栓后复发的预测效能。结果取栓前,复发组患者的rCBV、rCBF分别为(1.08±0.13)m L/100 g、(28.62±2.72)m L/(min·100 g),明显低于未复发组的(1.23±0.18)mL/100 g、(31.57±3.16)m L/(min·100 g),rMTT为(1.40±0.08)s,明显高于未复发组的(1.32±0.10)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栓后,复发组患者的r CBV、rCBF分别为(1.26±0.20)m L/100 g、(32.82±4.07)m L/(min·100 g),明显低于未复发组的(1.51±0.26)m L/100 g、(38.66±5.23)m L/(min·100 g);rMTT为(1.33±0.06)s,明显高于未复发组的(1.20±0.09)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取栓后的rCBV、r CBF均高于取栓前,r MTT均低于取栓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取栓前后ΔrCBV、Δr CBF、Δr MTT分别为(0.18±0.06)m L/100 g、(4.20±1.37)m L/(min·100 g)、(0.07±0.02)s,明显低于未复发组的(0.28±0.09)m L/100 g、(7.09±2.32)m L/(min·100 g)、(0.12±0.04)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取栓前后ΔrCBV、ΔrCBF、ΔrMTT与AIS患者取栓后复发均呈负相关(r=-0.512、-0.617、-0.584,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P参数取栓前后变化值ΔrCBV、ΔrCBF、ΔrMTT联合检测预测AIS患者取栓后复发的曲线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取栓治疗 ct灌注成像 相对脑血容量 相对脑血流量 相对平均通过时间 复发
下载PDF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脑CT灌注与术后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师恒 王东旭 +6 位作者 金振晓 杨晨 陈涛 江丽青 思艺 俞世强 张文龙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4年第2期110-116,共7页
目的探讨伴颈总动脉严重狭窄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术前脑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CTP)与术后新发缺血性脑卒中(IS)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连续在本中心行术前脑CTP及手术治疗的伴颈总动脉严重狭窄的ATAAD患者资料,用脑... 目的探讨伴颈总动脉严重狭窄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术前脑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CTP)与术后新发缺血性脑卒中(IS)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连续在本中心行术前脑CTP及手术治疗的伴颈总动脉严重狭窄的ATAAD患者资料,用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最大达峰时间(Tmax)和脑梗死体积量化脑灌注,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与术后新发IS相关的临床和影像学预测因素。结果在纳入的40例患者中,15例(37.5%)出现术后新发IS。单变量分析显示,颈内动脉夹层、患侧CBF、患侧CBV和脑梗死体积与术后新发IS有关。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患侧CBF(OR=0.865,95%CI:0.752~0.994,P=0.041)、患侧CBV(OR=0.087,95%CI:0.006~1.335,P=0.080)和脑梗死体积(OR=1.152,95%CI:1.017~1.306,P=0.027)是术后新发IS的独立预测因素。患侧CBF预测术后新发I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79(95%CI:0.636~0.921),最佳临界值为44.65 ml/(100 ml·min)。以患侧CBF=44.65 ml/(100 ml·min)为临界值分为低CBF组和高CBF组,分析显示低CBF组的术后30 d内全因死亡、术后新发IS和不良结局的比例均比高CBF组高(P=0.017,P=0.001,P<0.001)。结论患侧CBF、脑CBV和脑梗死体积是伴颈总动脉严重狭窄的ATAAD患者术后新发IS的独立预测因素。脑CTP是定量、客观评价脑灌注不良的一种可行的方法,术前脑CTP量越低,术后新发IS的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头颅及体部ct血管造影 ct灌注成像 脑卒中
下载PDF
脑电图联合脑CT灌注成像评定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淇民 杨璇 高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第12期1061-1066,共6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预后评定中脑电图(EEG)联合脑CT灌注成像(CTP)的作用。方法纳入2019-06—2021-01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aSAH住院患者60例,脑电图联合脑CT灌注成像检查组(联合检查组)30例,单独脑CT灌注成像检查组...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预后评定中脑电图(EEG)联合脑CT灌注成像(CTP)的作用。方法纳入2019-06—2021-01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aSAH住院患者60例,脑电图联合脑CT灌注成像检查组(联合检查组)30例,单独脑CT灌注成像检查组(单独检查组)30例,分析联合检查组患者的动态EEG Young分级,分析2组患者的脑血管痉挛、痫样发作检出情况及发生与未发生脑血管痉挛患者的CTP参数、mRS评分。结果联合检查组动态EEG Young分级Ⅰ级2例(6.7%),Ⅱ级4例(13.3%),Ⅲ级14例(46.7%),Ⅳ级8例(26.7%),Ⅴ级2例(6.7%)。60例患者中脑血管痉挛、痫样发作检出率分别为46.7%(28/60)、40.0%(24/60),其中联合检查组患者的脑血管痉挛、痫样发作检出率分别为73.3%(22/30)、60.0%(18/30),均显著高于单独检查组的20.0%(6/30)、2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脑血管痉挛患者的CBF、CBV均显著低于未发生脑血管痉挛者(P<0.05),TTP、MTT均显著高于未发生脑血管痉挛患者(P<0.05)。2组发生脑血管痉挛患者的mRS评分[(3.6±1.1)分]显著高于未发生脑血管痉挛者[(1.1±0.3)分](P<0.05)。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评定中脑电图联合脑CT灌注成像的价值较单独脑CT灌注成像检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预后 脑电图 ct灌注成像 脑血管痉挛 痫样发作 mRS评分
下载PDF
CTP灌注参数联合脑电图对aSAH继发癫痫及预后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明武 郑诗豪 +1 位作者 杨波 王开宇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182-185,231,共5页
目的:分析脑CT灌注成像(CTP)参数联合脑电图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继发癫痫及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aSAH患者78例,其中CTP联合脑电图检查40例(联合组),单独CTP检查3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动态EEG Young分级、脑血管痉挛... 目的:分析脑CT灌注成像(CTP)参数联合脑电图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继发癫痫及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aSAH患者78例,其中CTP联合脑电图检查40例(联合组),单独CTP检查3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动态EEG Young分级、脑血管痉挛与痫样发作检出情况,比较发生与未发生脑血管痉挛者的CTP参数、痫样发作与未发作者CTP参数、预后,分析单独CTP、CTP联合脑电图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联合组EEG Young分级Ⅰ、Ⅱ、Ⅲ、Ⅳ、Ⅴ型分别3、5、19、11、2例;联合组脑血管痉挛、痫样发作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发生脑血管痉挛者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均较未发生脑血管痉挛者低,而达峰时间、平均通过时间延长(P<0.05);联合组中痫样发作者的脑电图类型构成与未发作者存在差异(P<0.05),痫样发作者以Ⅲ、Ⅳ型为主,非发作者以Ⅱ型为主;痫样发作者改良Rankin评分高于非发作者(P<0.05),联合组评估预后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而错误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CTP相比,CTP联合脑电图对aSAH患者继发癫痫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更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脑电图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癫痫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脑CT灌注成像在首发抑郁症患者诊断中的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周华 张艳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1年第4期647-649,659,共4页
目的分析脑CT灌注成像在首发抑郁症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18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门诊体检的18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脑CT灌注成像检查,比较两组平扫、增强扫描后颅... 目的分析脑CT灌注成像在首发抑郁症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18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门诊体检的18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脑CT灌注成像检查,比较两组平扫、增强扫描后颅脑各脑叶CT值。结果 (1)两组左顶叶、右顶叶、左颞叶、右颞叶、左枕叶、右枕叶平扫后CT值、TIP、MTT、rCBF、r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额叶、右额叶平扫CT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左顶叶、右顶叶、左颞叶、右颞叶、左枕叶、右枕叶增强扫描后CT值、TIP、MTT、rCBF、r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额叶、右额叶增强扫描CT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左右额叶脑组织密度CT值均低于正常对照,可能存在大脑额叶功能改变,对首发抑郁症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抑郁症 ct灌注成像 ct 诊断
原文传递
动态脑CT灌注成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建国 陈剑 +4 位作者 郑邦豪 徐声亮 何文贞 陈显光 陈雪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3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脑CT灌注成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在汕头市龙湖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脑血管减影造影显示的动脉狭窄率分为健侧、患侧,均进行动态脑CT灌注成像,得到动态... 目的探讨动态脑CT灌注成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在汕头市龙湖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脑血管减影造影显示的动脉狭窄率分为健侧、患侧,均进行动态脑CT灌注成像,得到动态脑CT灌注图像,参数包括达峰时间图(TTP)、脑血容量图(CBV)、脑血流量图(CBF)。比较患者两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脑CT灌注参数指标变化,观察患者发病不同病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动态脑CT灌注成像参数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健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TTP、CBV、CBF等灌注参数指标高于患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患者患侧比较,发病12~30 h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TTP、CBV、CBF等灌注参数指标高于发病<1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灌注CT中的TTP、CBV、CBF等灌注参数指标与脑梗死的风险因素密切相关,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价值 灌注参数 ct灌注成像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CT平扫联合脑CT灌注成像在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预后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梅 孙艳秋 +3 位作者 白峻虎 李耀东 张永海 张学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75-83,共9页
目的探讨CT平扫联合脑CT灌注成像在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预后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0年5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行血管内治疗的151例急性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 目的探讨CT平扫联合脑CT灌注成像在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预后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0年5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行血管内治疗的151例急性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75例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7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行头颅CT平扫联合脑CT灌注成像,记录影像学特征[CT平扫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及CT灌注成像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记录两组患者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侧支血流分级情况、术后即刻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术中及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临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评价头颅CT平扫中HMCAS和CT灌注成像参数在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年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心房颤动、入院时NIHSS评分、MTTASPECTS评分、侧支循环分级0~2级比例、术后TICI分级<2b级比例、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取栓次数、收缩压、HMCAS比例、MTT、TTP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CBV-ASPECTS评分、CBF、CBV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两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闭塞部位、TOAST卒中分型、桥接治疗、空腹血糖、舒张压、肌酐、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OR=1.160(95%CI:1.019,1.321)]、CBV-ASPECTS评分[OR=1.789(95%CI:1.276,2.500)]、MTT-ASPECTS评分[OR=2.463(95%CI:1.431,4.239)]、侧支循环分级[OR=5.712(95%CI:1.669,19.549)]、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OR=1.007(95%CI:1.002,1.012)]、收缩压[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预后 ct平扫 ct灌注成像
下载PDF
脑灌注量与脑白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钟莉莉 冯占辉 +5 位作者 杨雪霞 吴珊 楚兰 倪睿涵 陈连花 王波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9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对不同分级的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患者行脑CT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探讨脑灌注量与LA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头颅MRI检査并诊断为LA的107... 目的:对不同分级的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患者行脑CT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探讨脑灌注量与LA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头颅MRI检査并诊断为LA的107例患者,根据Fazekas分级标准,分为LA1级组(50例).LA2级组(41例)及LA3级组(16例);均行脑CT灌注成像检査.测量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基底节区3个层面的平均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值;分別定义为CBF1、2、3,CBV1、2、3,分析不同程度LA患者脑灌注量之间的差异性。结果:①3组LA患者间年龄存在差异.年龄与CBF1XBF2有相关性(P<0.05);②三组LA患者间CBF在半卵圆中心层面(P=0.002)、侧脑室旁层面(P=0.005)有差异;CBV在半卵圆中心层面(P=0.006)、侧脑室旁层面(P=0.002)有差异;两两比较提示LA1级组和LA2级组CBF在半卵圆中心层面(P=0.007),侧脑室旁层面(P=0.012)有差异;CBV在半卵圆中心层面(P=0.024)、侧脑室旁层面(P=0.009)有差异;③107例患者半卵圆中心层面、侧脑室旁层面、基底节区层面的CBF逐渐升高(P=0.000)。结论:LA患者半卵圆中心层面、侧脑室旁层面的CBF及CBV随着严重程度的升高而降低。半卵圆中心层面、侧脑室旁层面、基底节区层面的CBF逐渐升高=LA严重程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症(LA) ct灌注成像(ctP) 脑灌注参数 脑血流量(CBF) 脑血容量(CBV)
下载PDF
应用脑CT灌注成像评估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前、后侧枝循环影响
13
作者 张文彪 覃玉术 +5 位作者 刘银银 吕正祥 周杰 任梅 文璋 苏菁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4期30-33,共4页
目的应用脑CT灌注成像评估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前、后侧枝循环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3月收治的9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两组均给予... 目的应用脑CT灌注成像评估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前、后侧枝循环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3月收治的9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两组均给予脑CT灌注成像评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修正Rankin量表(mRS)评分、患侧脑灌注参数图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对比剂峰值时间(TTP)。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346,P<0.05)。治疗前两组NIHSS、mR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侧CBF、CBV、MTT、TTP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BV、CBF均显著提高,MTT、TTP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治疗组CBV、CBF高于对照组,MTT、TT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脑灌注CT成像技术评估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是可行的,丁苯酞可有效提高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改善侧枝循环,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丁苯酞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侧枝循环
下载PDF
磁敏感成像技术联合脑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塞伴微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14
作者 熊健 杨超 +1 位作者 许晨 章超 《当代医学》 2022年第33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磁敏感成像技术(SWI)联合脑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塞伴微出血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塞伴微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SWI联合脑CT灌注成像检查,记录... 目的探讨磁敏感成像技术(SWI)联合脑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塞伴微出血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塞伴微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SWI联合脑CT灌注成像检查,记录患者脑微出血病灶分布情况。比较病灶区与镜像健侧区CT灌注参数[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到达峰值时间(TTP)]及脑磁共振SWI序列脑微出血病灶检查结果。结果60例患者脑微出血病灶分布区域:脑叶型20例,幕下型7例,深部脑组织型25例,多区域型8例;多区域型与深部脑组织型的分级高于脑叶型与幕下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区CBV、CBF低于镜像健侧区,MTT短于镜像健侧区,TTP高于镜像健侧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I联合脑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塞伴微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准确诊断微出血病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成像技术 ct灌注成像 急性脑梗塞 微出血
下载PDF
脑血管与灌注成像对颈动脉狭窄及闭塞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石建奎 张翔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8年第8期6-7,共2页
目的观察脑CT灌注成像与CT血管成像对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已确诊为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脑CT灌注... 目的观察脑CT灌注成像与CT血管成像对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已确诊为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脑CT灌注成像进行诊断,观察组在使用脑CT灌注成像的基础上,联合使用CT血管成像,观察两组患者脑部情况以及斑块数量,对两种诊断方式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斑块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达峰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脑血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脑CT灌注成像和CT血管成像可有效提高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的诊断效果,增加患者的诊断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ct血管成像 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
原文传递
脑CT灌注成像在脑动脉狭窄介入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应用
16
作者 李飞 马新强 +5 位作者 尤国庆 任悠悠 王彦平 牛犇 曾庆 李闪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859-863,共5页
目的:探讨脑CT灌注成像(cerebral CT perfusion imaging,CTP)检查用于颅内外动脉狭窄(intracranial and ex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is,ICAS)的诊断应用及预测支架成形术后发生脑过度灌注综合征(cerebral hyperperfusion syndrome,CHS... 目的:探讨脑CT灌注成像(cerebral CT perfusion imaging,CTP)检查用于颅内外动脉狭窄(intracranial and ex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is,ICAS)的诊断应用及预测支架成形术后发生脑过度灌注综合征(cerebral hyperperfusion syndrome,CHS)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分析南阳市中心医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100例经支架置入术前检查确诊为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患者,同时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CTP检查。分析支架置入术后发生CHS与非CHS患者的术前CTP的CTP参数,对患者术后发生CHS的预测价值。结果:CTP检查显示低灌注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患侧局部脑血容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较健侧降低,患侧脑血流体积(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较健侧增加,局部平均通过时间(regional mean transit time,rMTT)、局部达峰时间(regional time to peak,r TTP)较健侧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生CHS的患者的术前rTTP、rMTT较非CHS组患者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CTP参数rMTT、rTTP对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发生CHS具有预测价值。结论:CTP可以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临床诊断工具来诊断颅内外狭窄的患者,能反应血流动力学变化。rMTTP、rTTP对支架成形术后是否发生CHS有一定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检查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 颅内外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
下载PDF
动态脑CT灌注成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17
作者 陈瑀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23期72-75,共4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应用动态脑CT灌注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6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多层螺旋CT平扫和动态脑CT灌注成像检查。比较患者患侧与健侧区域及发病<12 h与发病12~30 h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应用动态脑CT灌注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6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多层螺旋CT平扫和动态脑CT灌注成像检查。比较患者患侧与健侧区域及发病<12 h与发病12~30 h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结果患者患侧区域的CBF(45.87±2.60)ml/(100 g·min)、CBV(3.54±0.63)ml/100 g均小于健侧的(50.44±4.35)ml/(100 g·min)、(4.62±0.81)ml/100 g,TTP(12.00±5.52)s长于健侧的(8.15±3.67)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发病<12 h的CBF(41.87±2.60)ml/(100 g·min)、CBV(3.12±0.63)ml/100 g大于发病12~30 h的(32.44±4.35)ml/(100 g·min)、(2.64±0.21)ml/100 g,TTP(10.15±3.67)s短于发病12~30 h的(16.45±11.55)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动态脑CT灌注成像应用效果确切,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动态脑ct灌注成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腰大池置管联合侧脑室引流治疗对脑室出血患者脑CT灌注成像参数的影响
18
作者 徐军伟 杨小英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39-43,共5页
目的 分析腰大池置管联合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患者对脑CT灌注成像参数(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对比剂达峰时间、脑血流量、脑血容量)水平的影响,以期为治疗脑室出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 目的 分析腰大池置管联合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患者对脑CT灌注成像参数(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对比剂达峰时间、脑血流量、脑血容量)水平的影响,以期为治疗脑室出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脑室出血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传统侧脑室引流术治疗)和试验组(50例,腰大池置管联合侧脑室引流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引流总时间、脑室积血消失时间、脑脊液转清时间,术后3、7、14 d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对比剂达峰时间、脑血流量、脑血容量水平,术前与术后6个月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较对照组的82.00%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试验组患者引流总时间、脑室积血消失时间、脑脊液转清时间均显著缩短;与术后3 d比,术后7、14 d两组患者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对比剂达峰时间呈先延长后缩短趋势,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缩短;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理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术后6个月试验组恢复良好(GOS评分为5分)患者占比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 腰大池置管联合侧脑室引流治疗可缩短脑室出血患者引流与脑室出血时间,改善脑血流灌注,促进预后恢复,并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腰大池置管引流 侧脑室引流 ct灌注成像参数
下载PDF
急性脑缺血脑血流变化与脑组织死亡概率间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唯唯 漆剑频 +1 位作者 宋金梅 王承缘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40-643,共4页
目的采用自体血栓栓塞模型计算超急性期脑缺血时脑组织的死亡概率曲线,并通过概率曲线计算缺血半暗带的阈值。材料与方法12只新西兰大白兔行自体血栓栓塞制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GELightspeed16层螺旋CT,于栓塞后20min和10h各行CT灌... 目的采用自体血栓栓塞模型计算超急性期脑缺血时脑组织的死亡概率曲线,并通过概率曲线计算缺血半暗带的阈值。材料与方法12只新西兰大白兔行自体血栓栓塞制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GELightspeed16层螺旋CT,于栓塞后20min和10h各行CT灌注扫描1次。以CT灌注软件绘出每个时间点的脑血流图。在脑缺血12h后,取脑标本行TTC染色,并根据血流速图和染色结果将梗死侧分为中心梗死区,半暗带区和相对正常区三部分。结果缺血20min时中心梗死区、半暗带区和相对正常区各区域pCBF均值分别为29.33%,47.86%和94.32%,对应的死亡概率分别为67%,27%和1%,缺血10h各区域pCBF均值分别为16.87%,50.17%和85.49%,对应的死亡概率分别为100%,95%和43%。各时间点梗死侧的3个区域间差别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1)。缺血20minP=0.5时对应的pCBF值等于31.14%,而缺血10hP=0.5时对应的pCBF值等于40.89%。结论缺血10h的脑组织死亡概率明显高于缺血20min,证明了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提出利用概率进行半暗带判定的方法,但其有效性还需进一步研究与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缺血 脑血流 脑组织死亡 概率间关系 ct灌注成像
下载PDF
单纤丝血管内穿刺法兔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建立的稳定性分析
20
作者 尹剑 钟鸣 +4 位作者 谭显西 陈伟健 杨运俊 王宏清 贾秀芬 《浙江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769-771,87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单纤丝血管内穿刺法建立兔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58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成3组,其中A组(12只)用于进行颈动脉系统血管造影,以观察颈动脉系统的走行特点及分支情况;B组(8只)为假手术组;C组(3... 目的探讨应用单纤丝血管内穿刺法建立兔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58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成3组,其中A组(12只)用于进行颈动脉系统血管造影,以观察颈动脉系统的走行特点及分支情况;B组(8只)为假手术组;C组(36只)用于观察单纤丝血管内穿刺法制作兔SAH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模型制作成功后,按出血时间分为出血后6h、12h组和24h组,利用多层螺旋CT平扫和CT灌注成像对各组模型动物的SAH进行评估,并行兔脑血管造影评价出血情况。结果出血6hCT平扫兔SAH明显,脑血管造影可见明显弥散影;出血24h组CT灌注成像显示脑血流量、脑血容量下降及平均通过时间延长。结论应用单纤丝血管内穿刺法建立的兔急性SAH模型结果可靠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纤丝血管内穿刺 兔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 脑血管造影 ct灌注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