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洋时期中原地区红十字组织的社会救助
1
作者 崔家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53-156,共4页
北洋时期,中原各地红十字组织积极参与各类社会灾难救助,力尽人道天职。灾荒之际,多措并举,施赈渡人,解人危难,谋划社会元气恢复;平常之日,施茶舍衣、捐棺助葬、修道利人、戒烟断瘾、推广消防、勇于任事,致力地方社会建设。在这一时期,... 北洋时期,中原各地红十字组织积极参与各类社会灾难救助,力尽人道天职。灾荒之际,多措并举,施赈渡人,解人危难,谋划社会元气恢复;平常之日,施茶舍衣、捐棺助葬、修道利人、戒烟断瘾、推广消防、勇于任事,致力地方社会建设。在这一时期,虽限于时代环境和自身能力,中原各地红十字组织开展的救助活动有所不足,但它毕竟发扬了红十字组织力行人道的热忱,接续了民间社会积德行善的本土脉络,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红十字组织的业务范围,进而成为民国时期中原地区社会发展中一支不应忽视的人道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十字运动 北洋时期 灾难救助 中原地区
下载PDF
基于Super-SBM模型的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77
2
作者 周泽炯 胡建辉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57-2466,共10页
本文以中原经济区15地市2008-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对其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其生产前沿面的投影和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动态变化做了相关分析。研究发现:从投入导向和产出导向两... 本文以中原经济区15地市2008-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对其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其生产前沿面的投影和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动态变化做了相关分析。研究发现:从投入导向和产出导向两种角度衡量,周口市、邯郸市、商丘市、蚌埠市和郑州市的低碳经济发展绩效显著优于其它地市,安阳市、新乡市、焦作市和淮北市表现最不理想;从中原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的总体表现来看,低碳经济发展无效地市所占比例接近70%,说明其整体发展成果不理想;从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动态演变来看,技术变动与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具有较强同向性,反映出低碳技术落后和经济发展规模瓶颈是制约中原经济区低碳生态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实证分析,提出促进中原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低碳经济 非期望产出 Super—SBM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以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为例 被引量:71
3
作者 闫翠丽 梁留科 +1 位作者 刘晓静 王文静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3-67,共5页
按照系统性、层次性、可操作性等原则,从城市旅游现状竞争力、旅游潜力、旅游环境支持3个方面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模型。以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19.0中的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城市旅游竞争力。依据城市旅游竞... 按照系统性、层次性、可操作性等原则,从城市旅游现状竞争力、旅游潜力、旅游环境支持3个方面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模型。以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19.0中的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城市旅游竞争力。依据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将中原经济区30个城市划分为强旅游竞争力城市、较强旅游竞争力城市、较弱旅游竞争力城市、弱旅游竞争力城市4个等级,对不同等级的旅游竞争力城市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竞争力 因子分析 中原经济区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城市间相互作用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量:42
4
作者 刘静玉 杨虎乐 +1 位作者 宋琼 范晓霞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60-1068,共9页
将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市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由"线"→"点"→"面"的分析思路,运用引力模型、潜能模型与潜能得分模型、经济隶属度模型等各种模型,定量分析1990~2010年间中原经济区城市间相互作用时空格局的演变过程与特征。结果... 将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市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由"线"→"点"→"面"的分析思路,运用引力模型、潜能模型与潜能得分模型、经济隶属度模型等各种模型,定量分析1990~2010年间中原经济区城市间相互作用时空格局的演变过程与特征。结果表明:城市间相互作用强度的时空差异明显。"线"层次上,城市间的引力和城市联结线数目的增多,逐渐形成辐射网络,引力和联结线数目的变化存在时空差异性。"点"层次上,通过"线-点"叠加分析,城市最大联结线数目增多和城市潜能等级提升的时空差异性明显。而且1990~2010年间各个城市潜能等级跃迁的时空差异明显。"面"层次上,近20多年来,区域中心城市没有变化,但4个中心城市的腹地变化明显,核心组团——郑州组团1990~2000年北扩,2000~2010年东扩;1990~2010年,潜能高值区域的空间收缩也表现出阶段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间相互作用 城市潜能 中原经济区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县际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特征 被引量:30
5
作者 李亚婷 潘少奇 苗长虹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39-1250,共12页
以中原经济区县级行政单元为网络节点,利用重力模型分别测算1996年、2010年226个节点间的经济联系强度。首先设定同一阈值筛选有效连接,分析网络连通能力变化;再设定不同阈值,分析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特征。研究发现:①中原经济区经济网络... 以中原经济区县级行政单元为网络节点,利用重力模型分别测算1996年、2010年226个节点间的经济联系强度。首先设定同一阈值筛选有效连接,分析网络连通能力变化;再设定不同阈值,分析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特征。研究发现:①中原经济区经济网络连通能力有大幅度提高,经济发展和交通改善是网络稠密化和便捷化的主要原因。②节点连通能力差异很大,少数节点掌握着绝对的网络权力,郑州市等5个核心节点的地位尤其突出,其连线呈横向"T"字形状,建设"十"字形发展轴需要提升东部节点的连通能力。③网络呈明显的核心—外围结构并有极化趋势,核心区影响力和辐射力进一步增强,中原经济区只有提高边缘"洼地"节点连通能力才能加强与毗邻区的融合发展。④网络节点集聚现象明显,围绕次级核心节点形成了多个轴—辐结构子网络,"十"字形发展轴和"米"字形发展带的构建与发展,将有利于形成多重轴—辐结构嵌套的经济联系网络。⑤郑州市等高度值节点因较强的连通能力成为网络中的中介节点,一些度值不高的节点因处于"结构洞"位置上也具有较强的中介作用,在提高中介节点连通能力的同时,需要改善低度值中介节点所在小区域的经济和交通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联系网络 空间格局 演化 中原经济区
原文传递
中原经济区经济联系网络空间格局 被引量:28
6
作者 潘少奇 李亚婷 高建华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2-101,共10页
以中原经济区县级行政单元为网络节点,利用重力模型测算1996年、2010年231个节点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分别取各个节点对外联系强度第1位、前5位、前10位的连接建立经济联系网络,运用GIS工具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网络的空间格局与演化特... 以中原经济区县级行政单元为网络节点,利用重力模型测算1996年、2010年231个节点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分别取各个节点对外联系强度第1位、前5位、前10位的连接建立经济联系网络,运用GIS工具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网络的空间格局与演化特征。研究发现:①中原经济区经济联系网络发育不平衡,节点度分布呈明显的右倾"斜长尾分布"特征,少数节点掌握着绝对的"网络权力",郑州市为整个网络的首位核心,洛阳市、邯郸市为副中心;网络中部、北部节点间连通情况相对较好,而东、南两个方向上节点连通能力亟需提升。②核心、边缘节点网络权力差距进一步扩大,2010年节点度值基尼系数和集中度指数比1996年均有明显提高,边缘区节点连通能力不足且进一步弱化,不利于中原经济区同毗邻地区的互动发展。③网络呈现多重轴—辐结构,郑州市为一级枢纽,洛阳市、邯郸市、漯河市等为二级枢纽;中原经济区正在建设的"十"字形发展轴和"米"字形发展带,有助于巩固一、二级枢纽间的经济联系,并使整个经济区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④网络中的"掮客"节点主要位于中原城市群板块中,因此中原城市群发展对提高网络整体连通能力有很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联系网络 空间格局 中原经济区
原文传递
基于EOF和GWR模型的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时空分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白景锋 张海军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30-1238,共9页
结合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基于自然正交函数(EOF)分析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时空特征,借助地理加权回归(GWR)揭示其驱动力。EOF第一模态分析表明: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沿京广线的东西两侧反相分布,京... 结合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基于自然正交函数(EOF)分析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时空特征,借助地理加权回归(GWR)揭示其驱动力。EOF第一模态分析表明: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沿京广线的东西两侧反相分布,京广线以西增长快于京广线以东;时间系数表现出明显的年际特征,且东、西两部分有近10年的循环周期。第二模态反映局部区域经济增长的年际异常,其呈西南、东北反相空间分布;时间系数年际波动明显。GWR分析发现:驱动力的作用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农民人均纯收入对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呈正相关关系。资源禀赋是第二大影响因素,也呈正相关关系。经济区位是第三大影响因素,其他因素依次是第二产业、城市化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影响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因素有明显的经度地带性规律。因此,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时,要考虑不同行政区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F GWR 时空 中原经济区
原文传递
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域经济格局时空演化 被引量:27
8
作者 程金龙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36,共7页
以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域为研究视角,选取衡量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15个指标,以2006-2015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结合ESDA以及GIS可视化等手段对边界区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 以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域为研究视角,选取衡量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15个指标,以2006-2015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结合ESDA以及GIS可视化等手段对边界区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差异呈现出先发散后收敛的动态变化特征;空间上集聚特征明显,趋同效应显著,但随着时间推移,聚集态势有所减弱;局部特征上看,研究期内随时间变化,区域内部热点区范围有所增加,次热点范围有所减小,而次冷点区和冷点区基本没有变化。边界区各地市在区位交通、经济发展、边界阻隔以及政府导向等方面的基础和条件不同,边界效应中产生的“切变效应”大于“桥梁效应”,基于此提出了促进边界区域双赢状态下快速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边界区域 区域经济差异 空间自相关 时空格局 中原经济区
原文传递
中原经济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25
9
作者 卢方元 王茹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0-143,共4页
中原经济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根据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从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农业生产效率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农业投入水平5个方面选择18个指标构成中原经济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 中原经济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根据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从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农业生产效率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农业投入水平5个方面选择18个指标构成中原经济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对中原经济区28个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众多评价指标中,农业生产效率权重最大;28个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排在前3名的阜阳市、鹤壁市、徐州市的综合得分高于排在后3名的晋城市、淮北市、长治市综合得分的2倍;中原经济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不高,只有阜阳、鹤壁、徐州、新乡、郑州、济源的综合得分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熵值法 中原经济区
下载PDF
我国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胜今 杨鸿儒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44,共10页
中原经济区位于我国中心地带,经济总量大且人口密集,研究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关系对促进中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参考意义。本文基于1995-2015年我国中原经济区的人口与经济数据,采用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地理集中度、人口与经济不... 中原经济区位于我国中心地带,经济总量大且人口密集,研究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关系对促进中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参考意义。本文基于1995-2015年我国中原经济区的人口与经济数据,采用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地理集中度、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性和空间自相关模型等方法系统分析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时空演变以及空间关联结构。研究发现:从人口与经济增长协调性来看,人口-经济增长弹性系数为0.05,经济增长对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显著。从人口与经济分布的时空演变看,中原经济区人口高度集中区域范围缩小,经济发展进一步向核心区域极化,呈现出“中心-外围”结构。人口与经济集聚关系多为协调型和超前型,主要位于中原经济区的中部和北部,其人口、经济集聚能力较强。滞后型地市数量逐渐增多,经济集聚滞后于人口集聚。从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关联结构看,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分布集聚趋势不强,关联性有所减弱,大部分城市分布在一、三象限,呈现出高-高(H-H)分布和低-低(L-L)分布,区域内人口与经济发展差异大,不利于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分布 时空演变 区域协调 中原经济区
下载PDF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的亮点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占仓 蔡建霞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3-58,共6页
伴随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程,河南省在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涌现出郑州都市区规划建设、中心城市新区建设、中原城市群一体化网络化发展、县城的快速扩张、特色镇的崛起、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突破等亮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涌现出移民搬迁型、... 伴随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程,河南省在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涌现出郑州都市区规划建设、中心城市新区建设、中原城市群一体化网络化发展、县城的快速扩张、特色镇的崛起、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突破等亮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涌现出移民搬迁型、产业集聚区建设集中型等六种模式。研究认为: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亟待土地政策法律突破和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牢牢把握为农民创造利益的大方向,还要在先行先试上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新型农村社区 中原经济区 河南省
原文传递
中原经济区土地经济密度区域差异及影响机理 被引量:19
12
作者 方明 吴次芳 +1 位作者 吕添贵 洪土林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5年第6期35-40,共6页
评价区域土地经济密度并研究其内在影响机理对指导区域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分析30个城市2002-2012年间的土地经济密度,并采用空间分析法和面板数据模型对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和影响机... 评价区域土地经济密度并研究其内在影响机理对指导区域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分析30个城市2002-2012年间的土地经济密度,并采用空间分析法和面板数据模型对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和影响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中原经济区土地经济密度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但个别城市近年来有所下降;(2)土地经济密度总体差异上下波动有缩小趋势,其中核心区区内差异是总体差异主要来源;(3)土地经济密度在整体上没有显著空间集聚,各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呈现随机分布状态;(4)人口规模、经济水平、城市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对土地经济密度具有显著影响,且呈正相关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密度 区域差异 影响机理 中原经济区
下载PDF
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业及区域经济发展效应分析——以中原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成效及问题为例 被引量:18
13
作者 汪来喜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7-150,共4页
本文以中原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成效及问题为例,分析了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业发展的直接效应以及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间接效应,认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改善中原经济区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效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提出了强化... 本文以中原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成效及问题为例,分析了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业发展的直接效应以及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间接效应,认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改善中原经济区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效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提出了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减少政府对金融的直接干预,加快建立信用体系,规范金融生态的信用秩序,加强政府与金融部门、企业的合作,促进信息平台建设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企业成长 中原经济区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地缘经济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媛媛 涂建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6-159,共4页
国家战略明确提出重点推进中原经济区等区域的发展,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广阔的前景。郑州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凭借其作为增长极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和带动力,在中原经济区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利用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体系,... 国家战略明确提出重点推进中原经济区等区域的发展,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广阔的前景。郑州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凭借其作为增长极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和带动力,在中原经济区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利用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体系,运用欧氏距离对郑州和中原经济区内其他28个城市的地缘经济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将中原经济区内城市分为4类:强竞争型城市,一般竞争型城市,一般互补型城市,强互补型城市;并分析了郑州市地缘经济关系的优势和劣势所在。研究表明,中原经济区地缘经济关系严峻,从整体上看竞争性大于互补性。因此,各城市应根据不同地缘经济关系类型,采取不同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经济关系 欧氏距离 中原经济区
下载PDF
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14
15
作者 徐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39,共5页
基于河南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情况,采用指标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河南省的对外开放度与GDP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外开放度系数与GDP高度关联,即对外开放促进了河南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带动了河南的对外开... 基于河南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情况,采用指标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河南省的对外开放度与GDP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外开放度系数与GDP高度关联,即对外开放促进了河南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带动了河南的对外开放。进而提出充分利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在改善投资环境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河南经济的对外开放步伐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度 开放型经济 回归分析 中原经济区
下载PDF
把现代农业特区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内核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铜山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1-15,共5页
河南省应把现代农业特区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内核抓紧抓好。阐述了现代农业特区的涵义和特征,分析了河南省建设现代农业特区的特殊意义和突出优势,提出了河南省建设现代农业特区的基本构想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现代农业特区 中原经济区 内核
下载PDF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促进中原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孙宏岭 张小蒙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90-94,共5页
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规划实施,发展现代物流业必将成为引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选择。主要的实现路径是:开展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多式联运,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实施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等方式助推港区经济发展,打造... 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规划实施,发展现代物流业必将成为引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选择。主要的实现路径是:开展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多式联运,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实施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等方式助推港区经济发展,打造中国郑州现代物流中心,最后借助本土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以及政府的政策等措施保障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本文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必要性从三方面分别进行了分析,认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是重要的、科学的、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中原经济区 现代物流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水平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黄磊 朱洪兴 杨叶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4年第1期80-84,共5页
以新型城镇化为理论基础,构建涵盖经济、民生、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城镇化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质量进行测评。结果显示,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质量总体呈现逐年稳步提升的趋势,但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中部,以... 以新型城镇化为理论基础,构建涵盖经济、民生、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城镇化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质量进行测评。结果显示,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质量总体呈现逐年稳步提升的趋势,但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中部,以邯郸、邢台、聊城组成的中原经济区北部,以淮北、宿州组成的中原经济区东南部和以阜阳、信阳、驻马店等市组成的中原经济区南部区域之间的城镇化质量差异明显。城镇化质量水平由各分指标水平综合构成,但其水平高低不存在对应关系。中原经济区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但不是必然。依据测评结果提出差异对待、因地制宜的协调发展策略,稳步提升城镇化质量,以期为中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新型城镇化 质量评价体系 熵值评价法
下载PDF
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12
19
作者 任俊英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7-20,共4页
中原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其主要特征是:人口众多,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农业地位突出,资源较为丰富,发展水平较低,经济综合竞争力下降。构建中原经济区切合区域经济学理论,并已具备了相应的客观条件。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对于保障国家粮食... 中原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其主要特征是:人口众多,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农业地位突出,资源较为丰富,发展水平较低,经济综合竞争力下降。构建中原经济区切合区域经济学理论,并已具备了相应的客观条件。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中原崛起、支撑中部崛起、完善全国区域发展格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河南经过长期的发展,具备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河南省 战略思考
下载PDF
河南省安濮鹤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占仓 陈群胜 +3 位作者 沈辉 闫国平 高现林 杨迅周 《河南科学》 2013年第3期377-383,共7页
系统调研了河南省安阳、濮阳、鹤壁三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基础,分析了其发展特色和建设贡献,指出了产业集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系统提出产业集聚区主要发展产业集群的核心观点,并提出了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国... 系统调研了河南省安阳、濮阳、鹤壁三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基础,分析了其发展特色和建设贡献,指出了产业集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系统提出产业集聚区主要发展产业集群的核心观点,并提出了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指导意见》和河南省委九次党代会精神,持续推进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发展,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区 产业集群 中原经济区 河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