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评价2009-2011年湖北省死因监测数据完整性 被引量:14
1
作者 潘敬菊 张岚 +3 位作者 张庆军 何田静 傅义 任世成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4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capture-mark-recapture method,CMR)评价2009-2011年湖北省疾病监测点(diseases surveillance points,DSPs)死因监测数据的完整性。方法在湖北省国家DSPs的基础上,将DSPs由6个扩大至11个,抽取能代表各DSPs人... 目的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capture-mark-recapture method,CMR)评价2009-2011年湖北省疾病监测点(diseases surveillance points,DSPs)死因监测数据的完整性。方法在湖北省国家DSPs的基础上,将DSPs由6个扩大至11个,抽取能代表各DSPs人口水平、经济水平、死亡水平的乡镇(街道)1个,其所有的家庭均为调查家庭,开展漏报调查。收集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湖北省DSPs抽样地区常规死因网络报告数据和死因漏报调查数据,人口数据以户籍人口为准。采用CMR估计目标人群的死亡人数,计算死亡率。结果 2009-2011年,湖北省DSPs抽样地区常规死因网络报告和死因漏报调查2个独立来源资料显示,全死因死亡人数分别为9 019和9 481人,死亡率分别为6.16‰和6.48‰。用CMR估计的全死因死亡人数为10 200人,死亡率为6.97‰。结论湖北省DSPs抽样地区死因监测数据完整性较好。但是,死因网络报告质量在不同的DSPs之间分布不均衡,个别DSPs存在一定的漏报现象。建议定期开展漏报调查,使用CMR校正低估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获一再捕获 死因监测 完整性
原文传递
死亡监测数据完整性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庆萍 韦再华 +6 位作者 高燕琳 王苹 王晶 苏健婷 杜婧 谢春艳 李刚 《首都公共卫生》 2017年第1期11-13,16,共4页
死亡监测是疾病预防与控制的重要工作之一,死亡数据完整性是各项健康指标和相关政策制定的基础。死亡监测系统漏报现象普遍存在,现对监测系统完整性评估方法进行研究,为进一步评估死亡监测系统完整性提供依据。
关键词 死因监测 完整性 死亡率 漏报率
下载PDF
山东省沂水县2018-2020年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登强 《预防医学论坛》 2022年第7期534-537,共4页
目的 了解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死因变化规律,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18-2020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统计分析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 2018-2020... 目的 了解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死因变化规律,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18-2020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统计分析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 2018-2020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居民死亡25 824例,男性死亡14 910例,粗死亡率821.19/10^(5)万;女性死亡10 914例,粗死亡率631.81/10^(5)万。男性高于女性(P<0.01)。各年度死亡率的年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P<0.01),5~9岁年龄组粗死亡率最低(为18.17/10^(5)万),15~44岁年龄组随着年龄的增加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45岁以上上升趋势更加明显。45岁以上年龄组首位死因为恶性肿瘤和心脏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全死因的92.09%,已成为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成为沂水县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各年龄组首位死亡原因不同,5~44岁年龄组死亡率缓慢上升,首位死亡原因为伤害;45岁以后死亡率进入快速上升期,首位死因以心脏病、恶性肿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死因监测 死亡率 死因
原文传递
2011—2020年上海市崇明区<5岁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4
作者 黄晓晓 杨超 秦慧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崇明区<5岁儿童死亡资料及主要死亡原因,为降低<5岁儿童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上海市崇明区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获取2011—2020年崇明区<5岁儿童的相关资料,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崇明区<5岁儿童死亡率... 【目的】分析上海市崇明区<5岁儿童死亡资料及主要死亡原因,为降低<5岁儿童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上海市崇明区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获取2011—2020年崇明区<5岁儿童的相关资料,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崇明区<5岁儿童死亡率、主要死亡原因等。【结果】2011—2020年崇明区<5岁儿童平均死亡率为6.51‰,总体趋势稳定。其中非本市户籍<5岁儿童死亡率(11.44‰)显著高于本市户籍<5岁儿童死亡率(4.88‰)(P<0.05)。<5岁儿童主要死亡原因为意外死亡(溺水、意外窒息、交通事故),婴儿主要死亡原因为先天性心脏病、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先天异常、出生窒息以及肺炎。【结论】应加强儿童及监护人安全教育,加强非本市户籍儿童安全管理,扩大妇产科及儿科建设,适当增加高危及高龄产妇产前检查,进一步降低<5岁儿童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 死因监测
原文传递
2018—2020年吉林省疾病监测点死因漏报调查分析
5
作者 李璐 刘婷 +3 位作者 贾淯媛 朱颖俐 卢欣荣 郭伟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23年第5期590-593,598,共5页
目的评估2018—2020年吉林省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死因数据完整性。方法监测县(市、区)内所有的乡镇/街道按当地居民死亡水平高低分三层,分别为高、中、低(每层的乡镇/街道的数量基本相同)。每一层均随机抽取一个乡镇/街道,该乡镇或街道中... 目的评估2018—2020年吉林省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死因数据完整性。方法监测县(市、区)内所有的乡镇/街道按当地居民死亡水平高低分三层,分别为高、中、低(每层的乡镇/街道的数量基本相同)。每一层均随机抽取一个乡镇/街道,该乡镇或街道中的所有家庭都为调查家庭,将调查家庭中常住成员的死亡情况与人口死亡监测系统中常规报告死亡数据之间进行比较,计算漏报率。调查研究结果采用构成比和率进行统计描述,并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2018—2020年吉林省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漏报率为10.87%,农村地区漏报率高于城市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3,P<0.05);0~岁组漏报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8,P<0.05);各年度漏报率不同,2020年漏报率高于2018年和201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7,P<0.05);漏报率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05)。结论吉林省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报告的死亡监测信息数据完整性较好,但是仍然存在死亡报告信息不全面、不完善和数据漏报的情况,应进一步加强对死因报告常规工作管理,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责任心,建立多部门数据信息长效共享机制体系,切实做到提高死因数据可靠性,增强数据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监测 漏报调查 完整性
原文传递
北京市不同来源居民死亡数据库的一致性与及时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庆萍 李刚 +7 位作者 韦再华 高燕琳 王苹 王晶 苏健婷 杜婧 谢春艳 曹卫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19-1624,共6页
目的 通过对不同来源北京市死亡居民数据的描述和分析,了解不同来源数据的特点并探索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的方式。方法 收集、整理和对比公安、民政及卫生来源北京市户籍居民死亡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分析不同来源数据的特点及其一致... 目的 通过对不同来源北京市死亡居民数据的描述和分析,了解不同来源数据的特点并探索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的方式。方法 收集、整理和对比公安、民政及卫生来源北京市户籍居民死亡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分析不同来源数据的特点及其一致性和及时性。结果 2013-2014年度公安、民政和卫生来源数据共387 003例,其中公安来源户籍居民数据95 318例,民政来源所有数据130 906例,卫生来源户籍居民数据160 779例。卫生和公安来源数据填报完整性及数据字段规范性较高。公安来源数据身份证号码填报率最高,民政来源数据报告及时性最高,卫生来源数据信息量最大。3种来源数据总体一致性及报告及时性较好,但死亡原因等字段一致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 北京市公安、民政及卫生来源交换数据总体质量较高,但是仍然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监测 完整性 漏报率
原文传递
1996~201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 被引量:73
7
作者 周远洋 朱军 +5 位作者 王艳萍 代礼 李小洪 李明蓉 李琪 梁娟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34-939,共6页
目的了解1996--201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和主要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及地区的差异变化。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网的数据,1996--2005年覆盖了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76个监测区(县),2006年后扩大至336个区(... 目的了解1996--201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和主要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及地区的差异变化。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网的数据,1996--2005年覆盖了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76个监测区(县),2006年后扩大至336个区(县),统计1996--2010年全国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孕产妇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下降幅度和年平均下降速率。应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及Poisson检验,对1996--2010年的孕产妇死亡率、死因构成及地区间差异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从1996年的64.7/10万下降到2010年的30.0/10万,下降53.2%;2010年农村孕产妇死亡率(30.1/10万)高于城市(29.7/10万),西部(46,1/10万)高于中部(29.1/10万)及东部地区(17.8/10万)。东、中、西部地区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幅度分别为37.76%、57.02%和66.27%。地区间差异在逐渐减少,2006---2010年间,农村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为城市的1.82倍,西部地区为东部地区的3.0倍。产科出血死亡的构成比从1996年的47.9%下降到2010年的27.8%,但仍是导致全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结论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地区间孕产妇死亡率仍存在差异,但差异逐年减小,农村和西部地区仍是孕产妇死亡干预的重点;产科出血仍是各地区的主要死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死亡率 死亡原因 人群监测
原文传递
2010—2016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分析 被引量:47
8
作者 刘珍 刘芯如 +7 位作者 何春花 缪蕾 康乐妮 李小洪 朱军 李琪 黄燕 王艳萍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1-414,共4页
分析2010—2016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数据,描述了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因变化情况。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10年的16.4‰下降至2016年的10.2‰,其中农村由20.1‰下降至12.4‰,城市由7.3‰下降至5.2‰,农村下降幅度大于城市。... 分析2010—2016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数据,描述了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因变化情况。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10年的16.4‰下降至2016年的10.2‰,其中农村由20.1‰下降至12.4‰,城市由7.3‰下降至5.2‰,农村下降幅度大于城市。与2010年相比,2016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中,除交通意外和败血症外,其他8种死因的死亡率均有下降,其中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神经管缺陷死亡率明显下降。城市5岁以下儿童的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死亡率有所下降,先天性心脏病和腹泻死亡率明显下降,败血症死亡率明显升高;农村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变化与全国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死亡率 死亡原因 人群监测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2014年安徽省居民死因及期望寿命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邢秀雅 贺琴 +2 位作者 陈叶纪 李蕊 刘志荣 《疾病监测》 CAS 2017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分析安徽省常住居民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和期望寿命,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国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安徽省2014年全国疾病监测点的数据,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期望寿命和去... 目的分析安徽省常住居民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和期望寿命,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国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安徽省2014年全国疾病监测点的数据,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指标。结果安徽省2014年23个全国疾病监测点常住居民老龄系数为10.18%,人群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24.94/10万和551.44/10万,居民人均期望寿命77.72岁。死亡率男性(716.95/10万)高于女性(530.53/10万)(U=44.81,P<0.05)、农村(659.26/10万)高于城市(587.56/10万)(U=17.2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人均期望寿命女性(80.59岁)高于男性(75.33岁)、城市(78.20岁)高于农村(77.12岁)。慢性病占总死因的86.87%,居民死因顺位前5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对男性和女性期望寿命影响最大的疾病分别为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伤害对男性期望寿命的耗损大于女性,而心脏病对女性期望寿命的耗损大于男性。对城市和农村期望寿命影响最大的分别为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结论慢性病尤其是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对安徽省居民健康影响日趋严重,在疾病防控中,应根据性别、城乡和年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率 死亡原因 期望寿命 疾病监测系统
原文传递
福建省2006-2010年老年人死亡病例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黄文龙 祝寒松 +4 位作者 谢忠杭 洪荣涛 欧剑鸣 孟珺 李宏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1359-1362,共4页
目的分析福建省老年人死亡原因、地区分布及医疗卫生机构报告情况。方法把60岁及以上统计为老年人,利用福建省医疗卫生机构2006-2010年通过《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个案数据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发布的常住人口数信息进行... 目的分析福建省老年人死亡原因、地区分布及医疗卫生机构报告情况。方法把60岁及以上统计为老年人,利用福建省医疗卫生机构2006-2010年通过《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个案数据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发布的常住人口数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死因类别前5位分别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和诊断不明;第7位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和第10位的精神疾病女性死亡率高于男性,其它死因类别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各年龄组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且死亡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2008-2010年各卫生机构报告死亡病例多于2006年和2007年,乡镇级报告增加明显;5年标化死亡率前3位分别为厦门、龙岩和南平,后3位分别为宁德、福州和漳州。结论了解福建省老年人主要死因及性别、年龄组别、各级别报告机构、地区等分布情况,为福建省今后防治老年人疾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死亡原因 病例分析 疾病监测
原文传递
某矿业集团1977例尘肺病患者死因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崔风涛 许洁 +6 位作者 沈福海 丁新平 黄正杰 王燕 唐桂钰 陈卫东 许希海 《职业与健康》 CAS 2014年第22期3196-3198,共3页
目的分析某矿业集团1963—2012年尘肺病及尘肺结核死亡病例的死亡特征,为尘肺结核防治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某矿业集团1963—2012年9月所有尘肺病及尘肺结核死亡病例(1 977例)进行分析。结果尘肺病... 目的分析某矿业集团1963—2012年尘肺病及尘肺结核死亡病例的死亡特征,为尘肺结核防治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某矿业集团1963—2012年9月所有尘肺病及尘肺结核死亡病例(1 977例)进行分析。结果尘肺病例死因前5位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死因不明及其他;尘肺结核病病例死因前5位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死因不明及其他;肺结核仍为尘肺结核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单纯尘肺与尘肺结核病患者的死亡尘肺病期别、尘肺病类型及工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纯尘肺和尘肺结核病患者的死亡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尘肺病及尘肺结核病患者死亡原因以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应进一步加强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加强对离退休职工的医学随访和职业健康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病 尘肺结核 死因 职业健康监护
原文传递
三峡库区蓄水前后(1997-2009年)以生物媒介传播疾病为重点的人群健康状况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静 杨维中 +10 位作者 汪诚信 王豫林 徐勇 毛德强 潘会明 王子军 冯连贵 汪新丽 杨小兵 常昭瑞 贺圆圆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96-1000,共5页
目的评价1997--2009年三峡库区人群健康状况以及蓄水对健康的影响。方法在三峡库区选择9个县(区)的17个乡镇(街道)设立疾病和生物媒介监测点,1997-2009年连续系统收集人口出生死亡、传染病、生物媒介等监测数据。采用时间和空间分... 目的评价1997--2009年三峡库区人群健康状况以及蓄水对健康的影响。方法在三峡库区选择9个县(区)的17个乡镇(街道)设立疾病和生物媒介监测点,1997-2009年连续系统收集人口出生死亡、传染病、生物媒介等监测数据。采用时间和空间分析以及蓄水前后比较,分析疾病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评价库区人群健康状况。结果三峡库区监测点2003年蓄水后7年室内平均鼠密度(2.22%)比蓄水前6年平均鼠密度(4.38%)下降49.32%;蓄水后室外平均鼠密度(2.76%)比蓄水前平均鼠密度(4.43%)下降37.70%。蓄水后人房年均蚊密度[35.09只/(间·人工小时)]较蓄水前[54.24只/(间·人工小时)]下降35.31%。蓄水后畜圈年均蚊密度[125.75只/(间·人工小时)]比蓄水前[179.46只/(间·人工小时)]下降29.93%。2003年蓄水后,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疟疾、钩端螺旋体(钩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出血热)发病率分别较蓄水前下降22.88%、84.85%、95.03%和81.82%。在蓄水后,钩体病、疟疾和出血热各年发病率均处于较低水平(〈0.4/10万),乙脑历年发病率〈2/10万,下降幅度略低于重庆市和宜昌市。各年粗死亡率低于重庆市和湖北省的平均水平,标化死亡率为3.77%。~5.1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平均婴儿死亡率为11.8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后未诱发疟疾、乙脑、钩体病、出血热等生物媒介传播疾病的明显升高,尚未发现水库蓄水对人群死亡率造成影响,库区人群总体健康状况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生物媒介 死因 监测 三峡水库
原文传递
苏州市2007年居民全死因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海涛 陆艳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9年第12期585-587,共3页
[目的]了解苏州市居民主要死因及疾病负担,为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按ICD-10国际疾病分类对死因进行分类及编码,统计分析人群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死因构成。[结果]2007年,苏州市居民年均死亡率为656.21/10万,标化死... [目的]了解苏州市居民主要死因及疾病负担,为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按ICD-10国际疾病分类对死因进行分类及编码,统计分析人群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死因构成。[结果]2007年,苏州市居民年均死亡率为656.21/10万,标化死亡率为365.69/10万。5种主要死亡原因是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为112.79/10万)、脑血管疾病(65.54/10万)、呼吸系统疾病(47.19/10万)、心脏病(39.41/10万)、损伤和中毒(35.34/10万)。[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已成为苏州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是苏州市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原因 死亡率 标化死亡率 监测
下载PDF
2016-2020年深圳市户籍居民死因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魏双翼 付英斌 +4 位作者 高钰杰 廖佳 刘刚 刘建军 黄海燕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2年第6期812-815,共4页
目的了解2016—2020年深圳市户籍居民主要死因及寿命损失,为明确医疗卫生工作重点和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0年深圳市户籍居民全死因数据,统计死亡率、死因顺位、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指标,分析户籍居... 目的了解2016—2020年深圳市户籍居民主要死因及寿命损失,为明确医疗卫生工作重点和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0年深圳市户籍居民全死因数据,统计死亡率、死因顺位、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指标,分析户籍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2016—2020年深圳市户籍居民死亡率为137.26/10万,其中,男女性户籍居民死亡率分别为152.65/10万、120.46/10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28,P<0.001),死亡率随着年龄变化“先降后升”。2016—2020年深圳市户籍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87.43岁,高于同期常住人口的期望寿命;去除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后,期望寿命可分别增加9.27岁和4.88岁。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是深圳市户籍居民的主要死因,也是造成户籍居民期望寿命损失的主要疾病,应列为今后深圳市慢性病防控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监测 死亡率 死因顺位 期望寿命 去死因期望寿命
原文传递
2019年济南市历城区居民死因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韩联宇 王蓓 《慢性病学杂志》 2021年第5期659-662,666,共5页
目的分析历城区2019年居民死因监测数据,了解本地居民的死亡水平和死亡原因,为制定慢性病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山东省死因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2019年历城区居民死因监测数据,使用Excel2010、SPSS22.0统计分... 目的分析历城区2019年居民死因监测数据,了解本地居民的死亡水平和死亡原因,为制定慢性病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山东省死因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2019年历城区居民死因监测数据,使用Excel2010、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期望寿命、死亡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结果2019年历城区居民死亡4219例,死亡率为638.83/10万。男性居民死亡率为734.08/10万,女性为543.70/10万;0岁为40.44/10万,1~4岁为23.07/10万,5~9岁为13.85/10万,10~19岁开始死亡率逐渐升高,60岁起死亡率迅速上升,80岁以后死亡率最高。居民死亡率最高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损伤中毒,合计死亡3701例,占全部死亡人数的87.72%。2019年居民期望寿命为80.64岁,其中男性78.62岁,女性82.35岁。4219例死亡者合计减寿27644人年,每例平均减寿6.55年,潜在减寿率为41.73‰。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损伤中毒是导致历城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监测 死亡率 死因顺位 期望寿命 减寿率
原文传递
2019年营口市城市居民死因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博 刘洋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20年第6期350-354,358,共6页
目的了解营口市城市居民死亡水平,为制定卫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卫生部指定的死因专用软件“DeathReg 2005”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的死因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 目的了解营口市城市居民死亡水平,为制定卫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卫生部指定的死因专用软件“DeathReg 2005”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的死因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减寿率(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Rate,PYLLR)等有关指标。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9年营口市城市地区共报告死亡人数为3834人,粗死亡率为862.60/10万,标化死亡率为490.12/10万,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340,P<0.001)。除5岁以下年龄组外,其他各年龄组男性死亡率均大于女性。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χ^2=9850.968,P<0.001)。死因顺位前5位的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减寿顺位前5位依次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内分泌系统疾病。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损伤和中毒已成为营口市城市居民的主要死因及减寿原因。应重点加强对慢性病防控,同时采取措施降低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造成的寿命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率 死因顺位 寿命损失 慢性病 损伤和中毒 死因监测 营口市城市居民
原文传递
2016-2021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及死因研究
17
作者 李东阳 李一辰 《首都公共卫生》 202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分析2016-2021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5MR)变化趋势及主要死因,为制定、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北京市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中2016-202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数据,对北京市U5MR和不同年龄组死亡率变化趋势及主要死... 目的 分析2016-2021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5MR)变化趋势及主要死因,为制定、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北京市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中2016-202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数据,对北京市U5MR和不同年龄组死亡率变化趋势及主要死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6-2021年北京市U5MR呈下降趋势,2021年下降至2.24‰,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岁以下儿童各年龄组中,新生儿死亡率(NMR)下降速度最快,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8.98%(95%CI:-13.14%~-5.59%),是2016-2021年北京市U5MR下降的主要原因;而1~<5岁儿童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13.50%,95%CI:1.06%~27.51%)。2016-2021年早产或低出生体重(APC=-14.00%,95%CI:-23.51%~-6.38%)和其他新生儿疾病死亡率(APC=-25.91%,95%CI:-44.69%~-12.43%),呈下降趋势;意外伤害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12.34%,95%CI:5.11%~19.72%)。2021年主要死因中,远郊地区先天异常、意外伤害、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和出生窒息死亡率均高于城市地区。2016-2021年,城市地区和远郊地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城市地区出生窒息和远郊地区其他新生儿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城市地区意外伤害和肺炎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北京市在降低NMR以及降低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和其他新生儿病等疾病死亡率方面成果显著,但同时还应重视意外伤害、先天异常和出生窒息等主要死因防控,并加强对1~<5岁儿童群体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新生儿死亡率 死亡原因 人群监测
下载PDF
2005—2008年射阳县居民死因监测结果 被引量:6
18
作者 戴曙光 吴向红 +3 位作者 戴春云 顾善儒 孙晓凯 贾成艳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6-288,共3页
目的分析2005—2008年射阳县居民主要死因。方法利用射阳县2005—2008年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数据和公安局提供的人口资料,对射阳县居民的主要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8年该县平均粗死亡率为621.38/10万,标化死亡率为464.06/10万,... 目的分析2005—2008年射阳县居民主要死因。方法利用射阳县2005—2008年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数据和公安局提供的人口资料,对射阳县居民的主要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8年该县平均粗死亡率为621.38/10万,标化死亡率为464.06/10万,其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85.44%,处于死因前5位的分别是恶性肿瘤(222.15/10万)、脑血管疾病(129.31/10万)、呼吸系统疾病(82.23/10万)、心脏病(61.61/10万)、损伤与中毒(60.60/10万)。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该县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恶性肿瘤处于首位,应加强其综合防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 死亡率 监测
原文传递
天津市居民碘盐摄入情况与甲状腺癌关系的研究
19
作者 辛鹏 范莉莉 +5 位作者 潘怡 王德征 李威 李昌昆 李静 江国虹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2-317,共6页
目的利用天津市碘营养与甲状腺癌相关多源异构数据科学评价居民碘盐摄入情况与甲状腺癌的关系,以循证数据为科学推广碘盐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要求,对天津市7个区的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开展人群碘营养调查,... 目的利用天津市碘营养与甲状腺癌相关多源异构数据科学评价居民碘盐摄入情况与甲状腺癌的关系,以循证数据为科学推广碘盐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要求,对天津市7个区的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开展人群碘营养调查,分析水碘、盐碘和食物碘对总膳食碘营养的贡献以及碘盐组与非碘盐组人群尿碘和血清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 3)、游离甲状腺素(FT 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变化。收集2002-2020年覆盖天津市全人口的全死因监测和肿瘤登记中甲状腺癌数据,结合全市各区含碘量≥5 mg/kg盐样占比(≥95%为碘盐高暴露区、<95%为碘盐低暴露区),分析天津市居民碘盐摄入与甲状腺癌发病或死亡的关系。结果共对天津市403例调查对象开展碘营养调查,居民膳食碘来源分布中,盐碘占78.2%(143.72/183.78),食物碘占13.2%(24.25/183.78),水碘占8.6%(15.81/183.78)。碘盐组人群尿碘为100~299μg/L的比例高于非碘盐组[55.9%(185/331)比38.9%(28/72),P<0.05]。碘盐组与非碘盐组血清FT 3、FT 4、T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002-2019年,碘盐高暴露区人群甲状腺癌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均低于碘盐低暴露区(均P<0.05)。2020年碘盐高暴露区人群甲状腺癌粗死亡率高于碘盐低暴露区(P<0.05);其余年份碘盐高暴露区与低暴露区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碘盐是天津市居民膳食碘的主要来源,科学食用碘盐不会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类 甲状腺癌 膳食营养调查 肿瘤登记 全死因监测
原文传递
2018年凉山州人群死因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罗进 朱天宇 +4 位作者 廖强 陈傲兰 边绍勇 吉克春农 阿都嫫李扎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353-1359,共7页
目的分析人群死因监测数据,掌握地区人群死因分布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健康政策建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全死因监测系统收集2018年凉山州死因监测数据和2018年死亡漏报调查数据,采用ICD-10对人群死因进行分类,并计算人... 目的分析人群死因监测数据,掌握地区人群死因分布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健康政策建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全死因监测系统收集2018年凉山州死因监测数据和2018年死亡漏报调查数据,采用ICD-10对人群死因进行分类,并计算人群总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和死亡构成比,利用寿命表法计算人群期望寿命。结果凉山州人群标化死亡率为804.48/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932.95/10万、女性死亡率671.22/10万;全人群前五位的死因依次为心血管疾病、主要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恶性肿瘤前五位死因依次为肝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道癌;人群平均期望寿命为72.09岁,其中,男性平均期望寿命为68.69岁、女性平均期望寿命为75.95岁。结论凉山州人群死亡率高于其他地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对人群生命危害均较大,当地人群期望寿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死因 监测 死亡率 期望寿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