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估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顺行置管溶栓对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总结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我科87例(87条患肢)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非手术治疗组(外...目的评估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顺行置管溶栓对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总结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我科87例(87条患肢)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非手术治疗组(外周抗凝溶栓组)及手术治疗组(顺行置管溶栓组)患者的肢体消肿率、血栓溶解情况及静脉通畅改善度等指标。结果非手术治疗组53例,溶栓前后大腿、小腿周径差(cm)分别为(7.82±1.96)vs.(3.02±1.05)、(4.25±0.87)vs.(2.13±0.95);而手术治疗组34例,溶栓前后大腿、小腿周径差(cm)分别为(7.96±2.03)vs.(1.85±0.71)、(4.37±0.65)vs.(1.43±0.32);手术治疗组围手术期的肢体消肿率、血栓溶解情况及静脉通畅改善度明显比非手术治疗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顺行置管溶栓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近期疗效明显,然而其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得到证实。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导管溶栓联合压力治疗系统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形成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选取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LEDVT患者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3...目的:研究导管溶栓联合压力治疗系统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形成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选取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LEDVT患者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抗凝、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导管溶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系统进行压力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大腿周径[(55.90±4.51) cm vs.(54.10±5.04) cm]和小腿周径[(44.72±3.45) cm vs.(42.85±6.53) 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大腿周径[(44.90±1.99) cm vs.(47.25±4.08) cm]和小腿周径[(34.25±1.51) cm vs.(37.45±1.84) cm]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的患肢皮肤温度、皮肤色泽、疼痛和通畅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了溶栓并发症,观察组总发生率为15.15%(5/33),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2.12%(4/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9,P=0.720);两组均未出现便血、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导管溶栓联合压力治疗LEDVT较单纯导管溶栓可以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轻患者患肢症状。为LEDVT的治疗提供了全新、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估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顺行置管溶栓对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总结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我科87例(87条患肢)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非手术治疗组(外周抗凝溶栓组)及手术治疗组(顺行置管溶栓组)患者的肢体消肿率、血栓溶解情况及静脉通畅改善度等指标。结果非手术治疗组53例,溶栓前后大腿、小腿周径差(cm)分别为(7.82±1.96)vs.(3.02±1.05)、(4.25±0.87)vs.(2.13±0.95);而手术治疗组34例,溶栓前后大腿、小腿周径差(cm)分别为(7.96±2.03)vs.(1.85±0.71)、(4.37±0.65)vs.(1.43±0.32);手术治疗组围手术期的肢体消肿率、血栓溶解情况及静脉通畅改善度明显比非手术治疗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顺行置管溶栓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近期疗效明显,然而其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得到证实。
文摘目的:研究导管溶栓联合压力治疗系统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形成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选取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LEDVT患者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抗凝、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导管溶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系统进行压力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大腿周径[(55.90±4.51) cm vs.(54.10±5.04) cm]和小腿周径[(44.72±3.45) cm vs.(42.85±6.53) 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大腿周径[(44.90±1.99) cm vs.(47.25±4.08) cm]和小腿周径[(34.25±1.51) cm vs.(37.45±1.84) cm]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的患肢皮肤温度、皮肤色泽、疼痛和通畅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了溶栓并发症,观察组总发生率为15.15%(5/33),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2.12%(4/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9,P=0.720);两组均未出现便血、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导管溶栓联合压力治疗LEDVT较单纯导管溶栓可以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轻患者患肢症状。为LEDVT的治疗提供了全新、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