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IGF-1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褚熙 高光 +2 位作者 王建春 王艳清 朱兴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7期538-54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0例和老年健康查体者55例,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GF-1水平,以多普勒超声测定两组IMT。结果:老年高血压病组随...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0例和老年健康查体者55例,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GF-1水平,以多普勒超声测定两组IMT。结果:老年高血压病组随血压增高,IMT逐渐增厚,55例患者有颈动脉斑块形成,IGF-1水平〔(207.70±79.21)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32.53±35.62)ng/ml〕(P<0.001)。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IGF-1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密切关系,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作为观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老年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老年患者代谢综合征不同组合成份与颈动脉内膜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天凤 谢海宝 +4 位作者 俞晓映 江缨 袁放 叶萌 钟诚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617-61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代谢综合征不同组合成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79例、年龄60岁以上,按组成成份不同分为老年伴糖尿病组41例,老年非糖尿病组38例,同时选年龄<60岁年轻伴糖尿病组37例。用彩色多普...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代谢综合征不同组合成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79例、年龄60岁以上,按组成成份不同分为老年伴糖尿病组41例,老年非糖尿病组38例,同时选年龄<60岁年轻伴糖尿病组37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老年伴糖尿病组与老年非糖尿病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较年轻伴糖尿病组明显增厚,二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老年伴糖尿病组又较老年非糖尿病组增厚明显,二组统计有显著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年龄(r=0.300,P<0.01)、高血压病程(r=0.255,P<0.01)呈显著正相关,斑块发生率以老年伴糖尿病组最高(73.2%),其次为老年非糖尿病组(50%),年轻伴糖尿病组最少(21.6%)三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0.01)。结论合并糖尿病的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非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明显增厚,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又较非老年患者增厚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代谢综合征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超声检查 老年患者
下载PDF
不同他汀类药物对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与颈动脉IMT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廖振海 周文忠 +2 位作者 陈东来 钟新友 陈浩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5期2264-226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他汀类药物对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冠脉综合征患者90例,根据采用不同他汀类药物将患者... 目的探讨不同他汀类药物对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冠脉综合征患者90例,根据采用不同他汀类药物将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与瑞舒伐他汀治疗组,每组4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超声测定颈动脉IMT。结果瑞舒伐他汀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s-CRP与颈动脉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个月后,患者hs-CRP与IMT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瑞舒伐他汀治疗组hs-CRP与IMT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治疗组治疗1年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用于改善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作用更显著,可明显降低血清hs-CRP、颈动脉IMT,且降低MACE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冠脉综合征 超敏C-反应蛋白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下载PDF
2型糖尿病颈动脉IMT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李铁 赵晓娟 《辽宁医学杂志》 2009年第6期290-292,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稳态模型评估(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探讨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方法选择T2DM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龄(53.12±15.35)岁,经彩色...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稳态模型评估(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探讨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方法选择T2DM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龄(53.12±15.35)岁,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将其分为3组:IMT正常组(IMT<1.0mm)、IMT增厚组(1.0mm≤IMT≤1.2mm)、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组(IMT>1.2mm)。同时选取20例性别、年龄匹配健康的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受试者均晨起空腹,口服75g葡萄糖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血脂等。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评估指数(HOMA-IR),分析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与颈动脉IMT之间的关系。结果T2DM患者的颈动脉IMT及HOMA-IR均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即使IMT正常的T2DM患者的IMT及HOMA-IR值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颈动脉IMT与HOMA-IR呈正相关(r=0.593,P<0.01)。结论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和胰岛素抵抗程度与颈动脉IMT值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颈动脉IMT T2DM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cadherin和MCP-1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丽 陈擘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20-323,共4页
目的研究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cadherin和MCP-1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的128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就诊64例2型糖尿病非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血... 目的研究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cadherin和MCP-1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的128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就诊64例2型糖尿病非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入院1 w后观察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及测定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观察组血清VE-cadherin和MCP-1的水平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PCI组血清VE-cadherin和MCP-1的水平也明显高于非PCI组(P<0.05)。观察组血清VE-cadherin和MCP-1的水平随着IMT的厚度增加而升高(P<0.05)。PCI组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PCI组(61.82%vs 35.62%,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cadherin和MCP-1水平显著升高,而且血清VE-cadherin和MCP-1水平与患者病情进展和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