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正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程锋 简志杉 +3 位作者 朱莹 张纯燕 胡丽 陈莉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1-307,共7页
目的探讨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正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及优势。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月因骨性Ⅲ类错[牙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拒绝手术治疗而采用正畸掩饰性治疗的患者97名进行回顾性研究... 目的探讨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正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及优势。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月因骨性Ⅲ类错[牙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拒绝手术治疗而采用正畸掩饰性治疗的患者97名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骨性畸形的程度分为2组:轻中度骨性组(-4°≤ANB角<0°)和重度骨性组(-8°≤ANB角<-4°),每组按照采用的矫治技术不同又分为2组:传动矫治技术(T组)和MBT矫治技术(M组)。结果 97名患者均已结束治疗。轻中度骨性组:59名患者前牙反[牙合]均解除,磨牙恢复Ⅰ类关系,面型明显改善,但T组中U1/SN角、L1/MP角、Lip-Diff等指标矫治前后的差值与M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与M组相比上下切牙区牙根吸收程度更轻(P<0.05);重度骨性组:38名患者前牙反[牙合]解除或基本解除,其中14例出现下颌前牙过度舌倾(M组9名,T组5名),面型改善不佳。24例矫治结果较理想的患者,T组中U1-NA值、U1/SN角、L1-NB值、L1/MP角、LLP、Lip-Diff等指标矫治前后的差值与M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与M组相比上下切牙区牙根吸收程度更轻(P<0.05)。结论相对于MBT矫治技术,传动力矫治技术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时,存在可使面型改善更加明显、上下前牙的代偿倾斜度更小、牙根吸收的风险率更低等优势,应用在骨性Ⅲ类错[牙合]中优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传动矫治技术 掩饰性治疗 牙根吸收
下载PDF
不同切牙定位方式对骨性Ⅱ类患者审美评价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何昌平 邓锋 +3 位作者 王华桥 黄倩倩 张林 张翼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7-501,共5页
目的:评价正畸治疗中不同切牙定位方式对骨性Ⅱ患者的侧貌审美认知的影响。方法:选取1例上颌前突下颌后缩骨性Ⅱ正畸术后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拍摄头颅侧位片和侧貌照片,分别以Tweed、Andrews理论为指导对切牙位置进行不同方式定位,通过P... 目的:评价正畸治疗中不同切牙定位方式对骨性Ⅱ患者的侧貌审美认知的影响。方法:选取1例上颌前突下颌后缩骨性Ⅱ正畸术后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拍摄头颅侧位片和侧貌照片,分别以Tweed、Andrews理论为指导对切牙位置进行不同方式定位,通过Photoshop软件体现到唇部变化,得到12张不同的侧貌图。选取择专业和非专业人员对其评分。结果:下切牙直立(90°)、轻度唇倾代偿的(92.5°)、上切牙FA点落于GALL线后方-2mm和-1mm对应侧貌较美观。结论:成人上颌前突下颌后缩的骨性II患者软组织侧貌美学设计中,上切牙内收舌倾代偿,下切牙唇倾代偿,且下切牙唇倾处于于90°~95°之间较为美观;下切牙的过度唇倾代偿有损侧貌的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 代偿性治疗 切牙定位 软组织侧貌 审美评价
下载PDF
数字化隐形矫治技术治疗成人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12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杨璐 王斌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311-315,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隐形矫治技术治疗成人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合肥市口腔医院成人轻到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人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例,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数字化隐形矫治技术治疗成人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合肥市口腔医院成人轻到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人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例,观察组采用数字化隐形矫治技术,对照组采用固定矫治技术即MBT矫治技术。测量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16项软硬组织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骨性组织测量项目中,蝶鞍中心点、鼻根点和上牙槽座点的交角(SNA)、下颌平面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SN-MP)在矫治后较矫治前均增加(P<0.05),上牙槽座点、鼻根点和下牙槽座点的交角(ANB)变小(P<0.05);矫治后观察组较对照组ANB[−0.22±1.47]比[−1.41±0.99];SN-MP[31.91±5.81]比[37.07±2.56];下颌平面与眶耳平面的交角(FH-MP)[22.80±4.14]比[26.74±3.56];[牙合]平面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OP-SN)[10.42±4.31]比[15.93±2.10]均减小(P<0.05)。牙性测量项目中,上中切牙长轴到前颅底平面的交角(U1-SN)、下中切牙切点至下颌平面的距离(L1-MP)治疗前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软组织测量指标上唇凸点至E线距离(UL-EP)、下唇凸点至E线距离(LL-EP)、眶耳平面和软组织鼻根点与软组织颏前点连线的后下角(FH-N'Pog')、软组织鼻根点、鼻下点和软组织颏前点连线的夹角(N'-Sn-Pog')在治疗前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数字化隐形矫治技术掩饰性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在垂直向控制,减轻牙齿代偿方面较固定矫治技术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安氏Ⅲ类 正畸矫治器 功能性 成像 三维 垂直向控制 掩饰性治疗
下载PDF
骨性Ⅱ类高角错正畸治疗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胥杨 韩向龙 白丁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8-512,共5页
骨性Ⅱ类高角型错畸形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畸形,同时伴矢状向和垂直向异常,是正畸治疗的难点。近年来,有很多关于其治疗方法的文献报道,作用机制及效果不一。本文详细介绍骨性Ⅱ类高角型错畸形的临床表现、形成机制和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 骨性Ⅱ类高角型错畸形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畸形,同时伴矢状向和垂直向异常,是正畸治疗的难点。近年来,有很多关于其治疗方法的文献报道,作用机制及效果不一。本文详细介绍骨性Ⅱ类高角型错畸形的临床表现、形成机制和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治疗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高角型错 功能矫形 掩饰性治疗 正颌手术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掩饰性治疗后上气道形态和舌骨位置的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董浩鑫 徐文华 +3 位作者 马众辉 闫肃 蔡留意 王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6-821,共6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行正畸掩饰性治疗前后的X射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患者上气道形态和舌骨位置治疗前后的差异,为该类患者的临床矫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21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 目的:通过对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行正畸掩饰性治疗前后的X射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患者上气道形态和舌骨位置治疗前后的差异,为该类患者的临床矫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21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行正畸掩饰性治疗的3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按照不同垂直骨面型分为高角组13例,均角组17例,分别对两组正畸治疗前后的X射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治疗前后患者上气道形态和舌骨位置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矫治结束后上气道形态测量值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舌骨位置水平向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垂直向有向下移动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角组治疗前后舌骨-后鼻棘点距和舌骨-下颌平面距的变化值大于均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掩饰性治疗后上气道形态无明显变化;舌骨位置在水平向无明显变化,在垂直向有向下移动的趋势。正畸掩饰性治疗结束后高角组舌骨位置向下移动的趋势可能大于均角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正畸掩饰性治疗 上气道形态 舌骨位置
下载PDF
后牙咬合板配合种植钉技术对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掩饰性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曲幸辉 施优灵 +2 位作者 马艳 张帆 王叶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研究后牙咬合板配合种植钉技术对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掩饰性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158例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种植钉组和咬合板联合组各79例。种植钉组采用种植钉技术,咬合板联合... 目的:研究后牙咬合板配合种植钉技术对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掩饰性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158例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种植钉组和咬合板联合组各79例。种植钉组采用种植钉技术,咬合板联合组采用种植钉联合后牙咬合板。对比两组治疗后SNA、SNB、ANB、U1-SN、L1-MP、U1-L1、OP-FH、MP-FH、N-Me、N-ANS、ANS-Me、N-ANS/N-Me、ANS-Me/N-Me变化,以及治疗完成后1年的成功率及满意度。结果:与种植钉组相比,咬合板联合组OP-FH、MP-FH降低(P<0.05);咬合板联合组L1-MP升高,U1-L1降低(P<0.05)。治疗完成后1年随访观察,咬合板联合组成功率及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牙咬合板配合种植钉技术在解除前牙反[牙合]快速有效,同时可有效避免下颌前牙内收时的过度舌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牙咬合板 种植钉 Ⅲ类错[牙合] 掩饰性治疗
原文传递
掩饰性治疗成人轻中度骨性Ⅲ类软硬组织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武杰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20期118-120,共3页
目的分析成人骨性Ⅲ类错k非拔牙代偿性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方法选取成人骨性Ⅲ类错k非拔牙患者11例,运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早期轻力Ⅲ类牵引进行矫治,通过头影测量分析得出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软组织UL-EP、UL-Sn-... 目的分析成人骨性Ⅲ类错k非拔牙代偿性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方法选取成人骨性Ⅲ类错k非拔牙患者11例,运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早期轻力Ⅲ类牵引进行矫治,通过头影测量分析得出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软组织UL-EP、UL-Sn-Pogs增大,Z角、∠Cm-Sn-UL、LL-Sn-Pogs减小;硬组织∠ANB、Wits值、∠NA-PA、Ptm-U6距、∠U1-SN、∠U1-NA、U1-NA距增大,∠U1-L1、∠L6-MP、L6-Mc Namara距减小,以上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早期短Ⅲ类轻力牵引可以有效治疗轻中度骨性Ⅲ类错k,治疗前后患者侧貌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 非拔牙 掩饰性治疗
下载PDF
正畸掩饰性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及对外貌美观性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崔聪聪 朱林 +1 位作者 吕吉训 刘少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掩饰性治疗的效果及对外貌美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1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正畸掩饰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软组织、硬组织指标,并选...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掩饰性治疗的效果及对外貌美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1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正畸掩饰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软组织、硬组织指标,并选取普通人和正畸医生作为美观评价者对患者的侧貌美观性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Z角、H角、UL-Sn-Pogs均大于治疗前,Cm-Sn-UL、LL-Sn-Pogs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患者软组织面角、Si-LL-Pog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SNA、ANB、Wits、NP-FH、U1-SN、U1-NA均大于治疗前,SNB、U1-L1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患者MP-SN、OP-SN、L1-MP、L1-N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普通人及正畸医生对患者的美观性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掩饰治疗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改善软硬组织条件,增加外貌美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 错(牙合)畸形 正畸掩饰治疗 治疗效果 美观性
下载PDF
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掩饰性正畸治疗前后切牙区牙根吸收的锥形束CT定量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林娜 张钰泽 +4 位作者 葛晓磊 刘洋 李杰 常维维 马文盛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探讨成人骨性Ⅲ类错掩饰性正畸治疗前后切牙区的牙根体积变化以及牙根吸收的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正畸科完成的成人骨性Ⅲ类错掩饰性正畸治疗的3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CT,CBCT),应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 目的探讨成人骨性Ⅲ类错掩饰性正畸治疗前后切牙区的牙根体积变化以及牙根吸收的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正畸科完成的成人骨性Ⅲ类错掩饰性正畸治疗的3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CT,CBCT),应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分别测量右侧上下颌切牙牙根整体、根颈部、根体部、根尖部体积。结果各切牙牙根总体积及各部分体积在正畸治疗后均明显减小(P<0.001);上中切牙、上侧切牙的根颈部与根体部的体积变化量较为接近,根尖部体积变化量较大,但无显著差异(P>0.05);下中切牙、下侧切牙根尖部的体积吸收量与根颈部和根体部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所有切牙之间的牙根各部分体积吸收比例均有显著差异(P<0.001),其中根尖部吸收最明显。牙根总体积、各部分体积、总体积吸收比例、根颈部和根体部吸收比例在所有切牙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下侧切牙根尖部体积吸收比例较其他切牙有显著性差异(P=0.028)。结论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在掩饰性正畸治疗后上下颌切牙的牙根吸收在根尖部表现明显,但根颈部和根体部的体积减小也应引起医师的关注。下切牙区发生牙根吸收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 掩饰性治疗 三维重建 牙根吸收 牙根体积 锥形束CT 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 逆向工程 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下载PDF
成人骨性Ⅱ类错拔牙矫治后牙颌结构变化观察
10
作者 王玲 黄敏方 +1 位作者 饶明聪 谭盛欢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2年第7期636-641,共6页
目的观察成人骨性Ⅱ类错患者行拔牙掩饰性矫治后软硬组织、牙体长轴的变化。方法选取2002—2019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采用拔除四颗前磨牙完成掩饰性矫治治疗的成人骨性Ⅱ类错患者24例,比较其治疗前后的SNA角、SNB角、ANB角、... 目的观察成人骨性Ⅱ类错患者行拔牙掩饰性矫治后软硬组织、牙体长轴的变化。方法选取2002—2019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采用拔除四颗前磨牙完成掩饰性矫治治疗的成人骨性Ⅱ类错患者24例,比较其治疗前后的SNA角、SNB角、ANB角、FMA角、SN-MP角、U1-NA角、U1-NA距、U1-SN角、L1-NB角、L1-NB距、L1-MP角、U1-L1角、Ls-E线距、Li-E线距和Z角等15项头影测量参数,并与正常牙合的正常参考值进行比较。分析L1-NB距的变化量与其余14项参数的变化量的相关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的SNA角、SNB角、U1-NA角、UI-NA距、U1-SN角、L1-NB距、Ls-E线距和Li-E线距减小,SN-MP角、U1-L1角和Z角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的SNB角、U1-L1角和Z角较正常参考值小,ANB角、SN-MP角、L1-NB距、L1-MP角、Ls-E线距和Li-E线距较正常参考值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SNB角、U1-NA角、UI-NA距、U1-SN角和Z角较正常参考值小,ANB角、SN-MP角、L1-MP角、U1-L1角和Ls-E线距较正常参考值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L1-NB距与△U1-NA角、△U1-NA距、△U1-SN角、△Ls-E线距、△Li-E线距、△L1-NB角、△L1-MP角呈正相关(P<0.05),与△U1-L1角、△Z角呈负相关(P<0.05)。结论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拔牙矫治后上下唇软组织、下前牙牙体长轴均较治疗前改善,上前牙牙体长轴较正常略舌倾,硬组织改善不明显。下前牙的内收量影响上下颌前牙的唇倾度及后移量、上下唇的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骨性Ⅱ类错 拔牙 掩饰性矫治 颌骨不调 极限
下载PDF
垂直向控制在矫正成人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畸形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瞿然奕 汪席均 江凌勇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84-288,共5页
颌骨与牙包含三个维度:矢状向、横向和垂直向,以往临床上错[牙合]畸形的矫治常聚焦于前突或后缩问题,而易忽略垂直向问题。垂直向问题往往对矢状向产生影响,如垂直向发育过度患者多呈现高角骨面型,易引起下颌骨顺时针旋转,形成骨性Ⅱ类... 颌骨与牙包含三个维度:矢状向、横向和垂直向,以往临床上错[牙合]畸形的矫治常聚焦于前突或后缩问题,而易忽略垂直向问题。垂直向问题往往对矢状向产生影响,如垂直向发育过度患者多呈现高角骨面型,易引起下颌骨顺时针旋转,形成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早期由于相应的矫正手段有限,正颌手术一直是骨性Ⅱ类高角面型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随着种植支抗的出现及应用,使用微钛板和(或)微螺钉种植体可以提高单纯正畸治疗的垂直向控制效果,减小了部分轻、中度垂直向发育过度患者的治疗风险和创伤。本文旨在回顾近年关于正畸代偿及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矫正成人骨性Ⅱ类高角病例的研究,从不同方式的控制效果、稳定性分析以及临界病例的治疗方式等方面,对应用垂直向控制纠正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畸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诊疗和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向控制 骨性Ⅱ类高角 正畸代偿治疗 正颌手术 种植支抗
下载PDF
伴宽度不调的成人骨性Ⅲ类畸形掩饰性治疗后横向代偿的锥形束CT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谷妍 王华 王林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探讨掩饰性治疗对伴宽度不调的骨性Ⅲ类畸形患者的磨牙颊舌向倾斜度、宽度及颊舌侧牙槽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2015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轻中度骨性Ⅲ类...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探讨掩饰性治疗对伴宽度不调的骨性Ⅲ类畸形患者的磨牙颊舌向倾斜度、宽度及颊舌侧牙槽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2015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轻中度骨性Ⅲ类成人患者16例,其中男5例,女11例。治疗前、后均行CBCT扫描,应用Simplant 16.0软件进行校准及重建,对59个标记点及2个参考平面进行三维定位及测量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上颌磨牙颊舌侧倾斜角度增大,下颌磨牙倾斜角度减小。上颌磨牙间宽度增大,下颌磨牙间宽度略减小。上颌磨牙的颊侧牙槽嵴顶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舌侧牙槽嵴顶及下颌磨牙的颊舌侧牙槽嵴顶高度无显著差异。结论:掩饰性治疗会继续加大伴宽度不调的骨性Ⅲ类患者的牙性横向代偿,并伴随上颌磨牙区的颊侧牙槽骨吸收。进行掩饰性治疗时,应明确磨牙横向代偿的潜力,选择合适的预置矫治器或者辅助手术扩弓,以避免牙周风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掩饰性治疗 横向代偿 牙槽嵴顶高度
下载PDF
掩饰性正畸治疗成人高角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姜洪涛 刘筱琳 +2 位作者 毕韡玮 丁晓仪 原工杰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5年第9期549-553,共5页
目的:观察掩饰性正畸治疗成人高角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15例成人高角骨性Ⅱ类患者进行代偿性治疗,并对其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治疗前后U1/SN减小(11.80±10.72)°,L1... 目的:观察掩饰性正畸治疗成人高角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15例成人高角骨性Ⅱ类患者进行代偿性治疗,并对其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治疗前后U1/SN减小(11.80±10.72)°,L1/MP减小(9.33±6.47)°,(P<0.01);L6/MP增加(4.67±7.40)°,(P<0.05);SN/MP减小(1.80±3.14)°,OP/SN减小(4.20±4.20)°,(P<0.05);U1-PP增加(1.07±4.18)mm,(P>0.05);L1-MP增加(0.27±5.60)mm,(P>0.05);U6-PP增加(0.33±4.51)mm(P>0.05);L6-MP增加(0.67±1.27)mm,(P>0.05)。结论:高角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通过掩饰性治疗后,牙合平面、下颌平面逆时针旋转,上下颌切牙明显内收,磨牙及切牙垂直高度得到较好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掩饰性正畸治疗 成人 高角骨性Ⅱ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