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钢铁业研究的减排CO_2炼铁新技术 被引量:6
1
作者 胡俊鸽 王再义 +2 位作者 陈妍 周文涛 郭艳玲 《冶金丛刊》 2011年第3期47-50,共4页
日本钢铁业在减排CO2的炼铁技术开发中,近期主要以开发新型炉料为主,新型炉料包括高反应性焦炭、铁焦复合球团、预还原烧结矿等;长期主要以氢气还原铁矿石的高炉炼铁技术为主,还包括与氢还原相配套的新型焦炭技术等。本文介绍了高反应... 日本钢铁业在减排CO2的炼铁技术开发中,近期主要以开发新型炉料为主,新型炉料包括高反应性焦炭、铁焦复合球团、预还原烧结矿等;长期主要以氢气还原铁矿石的高炉炼铁技术为主,还包括与氢还原相配套的新型焦炭技术等。本文介绍了高反应性焦炭、铁焦复合球团和预还原烧结矿对高炉降低还原剂比的作用及其在高炉中的用法,阐述了氢气还原铁矿石的高炉炼铁技术及与之相配套的新型焦炭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我们应借鉴其高反应性焦炭概念、在矿焦混装时使用高反应性焦炭,以及应着手开发类似HPC的粘结剂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排co2 低还原剂比 新型炉料 氢冶金
下载PDF
CO_2在孤岛稠油中的溶解性质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亮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4-137,共4页
为了探索孤岛油田稠油注CO_2增油机理,采用PVT和对称悬滴形状分析技术,开展了不同温度和压力下CO_2在稠油中溶解度、体积系数、密度和CO_2—水—稠油间界面张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实验结果阐述了CO_2与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验... 为了探索孤岛油田稠油注CO_2增油机理,采用PVT和对称悬滴形状分析技术,开展了不同温度和压力下CO_2在稠油中溶解度、体积系数、密度和CO_2—水—稠油间界面张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实验结果阐述了CO_2与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验发现孤岛油田稠油在溶解CO_2后,能强烈抽提轻烃形成萃取作用;压力在18 MPa以上有明显的油滴"爬杆"现象。矿场应用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油田 二氧化碳 溶解度 降黏率 增油机理
下载PDF
气流床煤气化条件下煤(焦)气化反应性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黄于益 解强 《洁净煤技术》 CAS 2018年第1期85-89,共5页
为了寻求适用于气流床煤气化条件的气化反应性评价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接近现代煤气化环境的气化装置提出了一个评价煤(焦)的气化反应性的指数H_(PO),通过1组典型的煤(焦)样品在该装置上的气化试验数据对比,验证H_(PO)对煤(焦)气化反应... 为了寻求适用于气流床煤气化条件的气化反应性评价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接近现代煤气化环境的气化装置提出了一个评价煤(焦)的气化反应性的指数H_(PO),通过1组典型的煤(焦)样品在该装置上的气化试验数据对比,验证H_(PO)对煤(焦)气化反应性的表征效果。结果表明:利用气化后CO_2浓度或CO_2还原率α不能准确评价煤(焦)的气化反应性,而H_(PO)值可以避免可气化组分含量的干扰,在接近现代煤气化工艺条件下快速并较为准确地评价煤(焦)的气化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床煤气化 煤焦 气化反应性评价指数 co2还原率
下载PDF
CO2对春17井区稠油的溶解降黏特性及吞吐效果 被引量:9
4
作者 郭文轩 赵仁保 陈昌剑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6-72,共7页
为了研究河南油田春17井区稠油油藏注CO2开发的可行性,利用PVT装置开展了不同温度及压力条件下CO2在稠油中的溶解性、膨胀性及降黏效果研究,并通过填砂管实验研究了CO2吞吐及CO2-降黏剂复合吞吐的效果。结果表明:CO2在该稠油中具有较好... 为了研究河南油田春17井区稠油油藏注CO2开发的可行性,利用PVT装置开展了不同温度及压力条件下CO2在稠油中的溶解性、膨胀性及降黏效果研究,并通过填砂管实验研究了CO2吞吐及CO2-降黏剂复合吞吐的效果。结果表明:CO2在该稠油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当温度为40℃、压力为8.013 MPa条件下,CO2溶解度达到最大值89.233 kg/m3,原油膨胀系数为1.092,降黏率高达54.7%。CO2的吞吐效果主要取决于前4个轮次,采油量占总产量88.6%,最终采收率为32.1%;CO2-降黏剂复合吞吐主要取决于前3个轮次,采油量占总产量88.8%,最终采收率为35.2%。相对于CO2吞吐,CO2-降黏剂复合吞吐的开采轮次降低,但最终采收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co2溶解膨胀特性 降黏率 吞吐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analysis of CHP system driven by biogas based on emission factors 被引量:2
5
作者 Dong Zhang Rui Zhang +4 位作者 Yu Zheng Bin Zhang Yuzhan Jiang Zhoujian An Jianhua Bai 《Energy and Built Environment》 2023年第5期576-588,共13页
The cogeneration system of heat,power,and biogas(CHPB)driven by renewable energy provides an effective solution for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in rural China.Starting from fully meeting the energy demand of 17 new rura... The cogeneration system of heat,power,and biogas(CHPB)driven by renewable energy provides an effective solution for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in rural China.Starting from fully meeting the energy demand of 17 new rural residential households in Lanzhou,considering the annual dynamic local climate change,energy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and environment parameters,a model of environmental benefit index for the CHPB system is constructed.The concept of emission factor i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the system.The equivalent CO_(2)emission factor is defined to connect emissions with energy output,evaluating the environment-friendly potential of energy supply system.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systems of indepen-dent power and thermal generation,the year-round characteristics of CO_(2)emission and emission structure chart of the proposed system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CO_(2)emission and the average equivalent CO_(2)emission factors of the conventional and CHPB system are 85.45t,1.53 kg/kWh,and 308.46t,0.22 kg/kWh,respectively.The maximum CO_(2)emission reduction ratio of the CHPB system is 113.47%.Anaerobic digestion technology is employed to consume biomass feedstock,which reduced CH_(4)emission(equivalent to 86.36t of CO_(2)emission reduction).Five typical cities were selected to study the regional adaptability of the system and analyze environmental benefit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HPB system has the best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 Guangzhou,where the average CO_(2)emission reduction rate is 10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ass cogeneration system Environmental benefit Equivalent co_(2)emission factor co_(2)emission reduction ratio
原文传递
耦合绿电煤气化生产化学品过程CO_(2)减排潜力
6
作者 孙益 郭啸晋 徐祥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9,共9页
耦合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绿电为煤气化反应供热以消除燃烧供热实现自热平衡的影响,不仅可有效降低气化过程CO_(2)排放量,还能提高合成气氢碳比(H/C),从而降低以煤气化为源头生产化学品的水煤气变换工段中CO_(2)排放。对不同类型的常规气化... 耦合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绿电为煤气化反应供热以消除燃烧供热实现自热平衡的影响,不仅可有效降低气化过程CO_(2)排放量,还能提高合成气氢碳比(H/C),从而降低以煤气化为源头生产化学品的水煤气变换工段中CO_(2)排放。对不同类型的常规气化反应器和相应的耦合绿电反应器进行建模与模拟,判明合成气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温度对合成气组分的影响,探讨合成气H/C随温度变化规律,并计算不同化学品生产过程的CO_(2)减排潜力。结果表明,耦合绿电的气化反应器合成气中CO_(2)排放较常规气化反应器分别减少了12.63%(固定床)、11.01%(气流床)、9.23%(输运床)和5.12%(流化床),且H/C呈上升趋势;温度对合成气组分影响较大,热解解耦和气化反应的反应器一定程度上影响合成气组分;温度低于1500 K时,H/C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温度高于1500 K时,H/C随温度升高而缓慢升高;耦合绿电煤基化学品生产过程CO_(2)排放大幅减少,操作在更低温度和压力的气化反应器具有更高的合成气H/C和CO_(2)减排潜力;耦合绿电的固定床系统效率优势明显;考虑到耦合绿电的高温反应器存在的技术困难,耦合绿电的固定床、流化床和输运床反应器更具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 流程模拟 co_(2)减排 氢碳比 绿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